【旅遊籽】遇見行李高人
1 :
GS(14)@2017-06-10 13:47:39飛機裝載監控主任林葭葦(Reed)
【旅遊籽:浪迹遊蹤】上飛機的行李旅程雖然短,卻每個環節都是學問,靠科技、也靠人,絕非單純的「搬運行李上機」。我們就與「怡中航空服務」的幾位行李高人見面,看看他們如何在背後出手,成就行李的機場旅行。
行李擺位精算師
機肚不是家中衣櫃,不容亂塞。行李上機次序、如何放,原來都是精確科學。Reed是飛機裝載監控主任,專職計算行李及貨物在機內的擺位。「每種飛機都有其安全標準,要在特定範圍才可裝載特定重量的貨物。所以乘客Check-in後的兩小時內,我要小心計算該次航班的油量、乘客量、行李量、貨量等,設定擺位。裝卸行李的同事就會按我的計劃裝貨,機長亦會根據資料,設定飛機升降的平衡中心點。若胡亂把行李、貨物塞進機肚,飛機會失平衡,很危險。」不過,行李擺位有時關乎另一些考慮,「例如頭等乘客的行李,我們可能會安排在最後才登機。許多航空公司希望頭等旅客可優先領取行李,行李最後登機即最近機門,那頭等客就會最先抵達行李認領大堂了。」
極速裝卸行李車手
我們總見過在停機坪或機肚下徘徊、遠看像積木小火車的行李拖車,當中就靠機場車輛駕駛員。看阿新控制拖車車扣,勾實後面長長拖卡,精準如射籃穿針。他要做的,就是把行李卡運到指定航機位置,讓其他工人上貨,「拖車不同私家車,它拉着長長的行李拖卡,不能太快,轉彎要特別小心,預留許多空間。否則容易翻側。」雖說小心,可也不能太慢,「抵港航班一般比較趕。可能航機抵港後不久又要開出,我們要把握時間將行李卸走,再裝上下一班的行李。而我們的標準是在7分鐘內把航班的第一轉行李送給行李處理系統的同事,15分鐘內把機內所有行李送到行李處理中心的行李帶。行李上落,就靠他們在酷熱的停機坪來來往往,我們在等候行李時,不妨多一分體諒。
機場車輛駕駛員王順新
停機坪上的棋手
停機坪像一個超大棋盤,航機、同事還有不同的運輸工具,無時無刻在棋盤的每一角。Ryan的工作就像捉棋,「我們每天處理約220航班,我的工作就是協調人手和工具。行李裝卸包括許多工具架生,像拖車、載具等,我要確保同事和架生都可以準時出現在指定飛機的停泊位置。」航班千變萬化,Ryan的工作好刺激,「有一次當行李已經妥善上機後,該班飛往倫敦的航班卻突然取消,乘客臨時被分配到十多班不同航班繼續旅程。我就要協調同事,讓大家清楚,哪一件行李該被安放到哪一隻集裝箱、轉上哪一班機。那一次非常有挑戰性,和同事一起密密工作幾小時,順利完成。」
地勤服務經理許震(Ryan)
記者:李寶怡攝影:周芝瑩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0/20050486
【專題籽】收藏和服港女 粗魯變優雅 和服下遇見另一個我
1 :
GS(14)@2017-10-09 04:03:08Moona在日本舞教室練習《藤娘》,穿上代表年輕少女的振袖來迎合歌曲意境和舞步。礙於練習關係,腰帶只用了較為簡單的半幅帶,一般來說,平常是不會這樣穿的。
【專題籽:港情港趣】一年容易又中秋!天氣尚未轉涼,各大品牌早已急不及待、紛紛推出秋冬系列,正當不少女生都在盤算怎樣投放「資源」購置新裝之際,剛剛遷入新居的張月華(Moona)卻在苦惱如何安置自己的寶物。「衣服季季不同,甚麼時候都可以買,但這些和服卻要特別去選購,有緣才買得到。」因為日本舞而醉心和服,幾年下來,Moona漸漸成了小小收藏家,不但在搖曳的裙襬間體驗與和服共生的舞蹈世界,在層層叠叠的衣料之間,她更遇見了藏在和服下面的另一個自己。
近年的旅遊潮流強調個人體驗,吸睛又呃like的和服體驗更加是不少港女到日本旅行的重點行程之一,Moona也不例外,幾年前到日本旅行時首次接觸和服,本身是平面設計師的她,一下子就被和服的顏色和圖案吸引住了,而保暖的和服更讓她撐過了那次寒冷的假期,令她對這傳統服飾留下了深刻印象。向來鍾情日本文化的她,回港後在機緣巧合之下到了「若柳流香之會」學習日本舞,舞者需以和服的顏色和圖案來配合歌曲意境及舞蹈動作,於是Moona在不經意間,開展了蒐集和服的旅程。「我本身比較爽朗,但穿着和服後,所有動作都要放輕、放慢,讓我變得更加斯文。以前我的衣服主要是黑白灰三色,而和服像浴衣和小紋都色彩繽紛,和服給我更多選擇,甚至令我跳出自己的框框,讓我知道『咦?原來我都可以這樣着!』」眼前的Moona樣子甜美斯文,很難想像得到從前的她會是如何粗魯,那是舞蹈改變了她,也是和服改變了她。「穿上和服時端莊優雅,配合日本舞的動作更是錦上添花,在擺動中能顯示和服的美態。」在日本,傳統的日本舞分為花柳流、藤間流、若柳流、西川流及坂東流五大流派,而Moona所屬之若柳流,可說是五大流派之中、唯一可以在香港找到的日本舞流派,Moona視老師若柳智香為學習榜樣之餘,對於老師為她挑選的第一套和服,更是珍而重之。「那是老師從日本給我買回來的,她特別為我挑選適合我的顏色,很感動。」那是一件紫色底印有粉紅色及白色蝴蝶圖案的浴衣,穿在頎長的Moona身上,秀氣又好看。
浴衣、和服 儍儍分不清?
「和服」是日本傳統服飾的統稱,很多人都以為「浴衣」(yukata)是和服的一種,其實嚴格來說,「浴衣」算不上是和服,要數正式和服,最常見的就有「小紋」(komon)。顧名思義,同樣的花紋會重複地出現在「小紋」的布料之上,那是正式和服種類中最簡便的一種,不像浴衣般受季節限制之餘,一般逛街、吃飯、看戲都可以穿着。除了小紋,較高級的還有「訪問着」(houmongi),浴衣和小紋或訪問着的分別,在於浴衣一般是棉質或合成纖維、而小紋或訪問着則多以真絲製成,兩者最明顯的分別除了是布料材質和厚薄外,小紋和訪問着後領附有啪鈕、領口位置露出裏面的內襯衣長襦袢(nagajuban)衣領,以至腰帶使用更闊更厚的名古屋帶(nagoya-obi)或袋帶(fukuro-obi),都是能夠清晰區分正式和服與浴衣的方法之一。「夏祭時出席煙火大會一般會着浴衣,但出席隆重場合就要穿訪問着,年輕女生則會穿振袖(furisode),畢業禮或成人禮時最常見。日本人的美學頗特別,越年輕的顏色越見豐富,成熟女性則穿得較為清雅。」訪問着的特色在於其「繪羽」,布料上的圖案可以跨越縫線、攤開時成為一幅大圖畫,日本人的美學,就是令人賞心悅目。
着衫都要考試?
傳統和服分類仔細,對於如何穿着和服,不是路人甲乙丙丁說會就是,日本人就設有和服着付(Kitsuke)的資格認證考試,首先要懂得自己穿,然後要懂得為別人穿,有興趣的話甚至可以考取着付師(Kitsukeshi)的專業資格,成為和服穿着方面的老師。Moona呢?原來早已考獲「基礎科前期」證書,雖然只能為自己穿,但可見Moona是認真對待和服穿着這回事。她說︰「懂得正確穿着和服是很重要的,那是對別人文化與傳統的尊重。我參加考試是希望能夠虛心學習別人的文化,和服這麼漂亮,都要着得好看、合格才行。」正正因為認真,有時反而Moona亦會看不過眼或失笑,「有時大機構都會穿錯,簡單如穿着浴衣,也不是只穿單衣和半幅帶(hanhaba-obi)就可以,入面還需要穿着腰紐和伊達帶。先不說穿着手法是否正確,首先物品要預備充足,我們借用別人的文化,就要尊重他們的做法。」Moona不但在和服下遇見另一個自己,和服還教會了她對抗亂世的道理——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Moona心繫若柳流,藏品當然少不了印有若柳流家徽的浴衣。
無論是較常見的小紋、還是較高級的訪問着,入面都要穿着內襯衣長襦袢,並在領口位置露出裏面的襦袢。
穿着小紋和訪問着時需要使用的腰帶和補正。
小紋和訪問着是用更闊更厚的名古屋帶。
配襯浴衣的半幅帶。
「繪羽」是訪問着的特徵,圖案不像小紋般重複,展開時像一大幅圖畫,有故事結構。這件真絲訪問着是Moona二手購置回來的。
若柳智香來港二十多年,Moona視她為自己的學習榜樣。
若柳智香老師為Moona挑選的紫色浴衣,是她第一件正式擁有的和服。
小紋的布料上印有重複的花紋與圖案,是不少港女到日本參加和服體驗時會穿着的種類。
穿上振袖的Moona(左)斯文優雅。
採訪:劉嘉寧攝影:黃健峰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7/2016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