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專訪喻思成:阿里雲聯手軟銀 “出海”日本輸出雲服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316.html

多年來日本對中國單方向技術輸出的模式,因為中國雲計算的出海擴張而調轉方向。

5月13日上午,阿里巴巴對外宣布已和日本軟銀達成合作,以合資公司形式深耕雲計算規模巨大的日本市場,並在當地設立數據中心。在分工上,本土擁有廣泛客戶資源的電信運營商軟銀主要負責市場,而阿里雲將聚焦在技術和產品層面。

阿里雲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喻思成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阿里在合資公司中占股40%,軟銀占股60%,軟銀在日本當地市場積累了龐大的企業客戶,除了服務一部分跨境業務公司外,阿里雲主要先從當地中小企業進行業務覆蓋,再拓展到全行業。

近日發布的阿里巴巴2016財年四季度報告中,阿里雲以175%的增速在全球三大雲計算公司(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中領跑,但在營收規模上,阿里雲與發展10年的AWS尚有追趕空間。阿里雲在境外繼香港、美國、新加坡之後落地日本,與競爭對手正面交鋒,也被視為其擴張邊界、提升營收的路徑之一。

軟銀背書

在5月12日下午的CES Asia大會上,偌大會議廳里的目光被一塊屏幕所吸引。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站在臺上即興演講時,屏幕上實時顯示出對應的字幕。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字幕準確地還原了演講者所說的話,連一些雲計算的專有名詞也準確無誤。

本報記者從阿里雲方面了解到,背後實時給出字幕的就是前不久成功預測《我是歌手》冠軍的阿里雲小Ai,這次它展現的是人工智能領域中的自動語音識別技術,它的算法基於BLSTM(雙向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其對單位時間內的計算量要求非常高,因此阿里雲采用了帶GPU加速的新一代高性能計算平臺。

消費者層面對阿里雲計算能力的直觀印象還是在去年雙11期間,阿里雲搭建了全球最大的混合雲,支撐起每秒14萬筆交易創建峰值,以及每秒8.59萬筆支付峰值,保證了集中網購時的順暢。

眼下,日本企業也看重了阿里雲的計算能力,決定以合資公司形式引進技術,幫助更多本土企業“上雲”。在阿里雲之前,AWS和Azure已經先行一步進入日本市場,但並不是以合資公司形式。依托阿里巴巴集團早期投資者軟銀的背景,阿里雲這次進軍日本比此前布局美國、新加坡、歐洲等任何一地都更為紮實而深入。外界看來,阿里雲做好了與亞馬遜和微軟在日本交鋒的準備。

喻思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日本雲計算市場規模比中國還要大,從IDC數據看,明年日本市場規模將達到35億美元。日本是一個企業IT專業化程度很高的市場,在過去傳統IT布局的那個年代在全球領先,在雲計算的全球趨勢下,將這些老機房搬到雲端成為越來越多日本公司的訴求。顯然,這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阿里雲在日本會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我們的策略並不是低價,而是提供完整的雲計算解決方案,以及像大數據平臺這種特色服務。”

孫正義執掌下的軟銀公司在合資公司中占股60%,阿里雲將市場工作交給了擁有龐大客戶群基礎的軟銀去做。日本市場相對於美國更加封閉,在日本互聯網圈一家獨大的軟銀將對阿里雲的本地化服務產生幫助。

借勢出海

與貢獻核心現金流的電商業務相比,雲計算在阿里巴巴被視為“新興引擎”,2016財年四季度175%的同比增長讓阿里雲在“3A”(AWS、Azure、Alibaba Cloud)中增速領跑。從時間上看,亞馬遜發展雲計算已有十年,阿里雲是第六年;在財報的營收數據上,AWS目前的領先優勢還比較明顯。

喻思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雲計算的營收主要依靠客戶的服務費,客戶按量購買虛擬機、帶寬、存儲等服務,享有靈活的價格服務。目前,阿里雲在全球有230萬客戶,拓展國際市場邊界,將更多客戶納入阿里雲生態中,是提升營收規模的重要一環。當然,阿里雲在國內會繼續堅持現有的營銷策略,並逐步進入專有雲市場。

從最近半年的財報來看,無論是AWS還是Azure,都各自成為亞馬遜和微軟乏善可陳的財務數據中最亮眼的新秀明星,與之此消彼長的是傳統IT巨頭呈現的衰落之勢。與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的國際化戰略一樣,阿里雲正在雲計算的世界地圖上“插小旗”,目前境外已在香港、美國、新加坡建有數據中心,並已在歐洲、中東等地區布局。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此前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將未來雲計算的爭奪描述為杭州和西雅圖之爭。喻思成說,隨著市場交集的增多,雲計算“3A”之間勢必會產生交鋒,但目前只是零星的交鋒,因為全球市場的總盤子足夠大,“全球化的目標是在今年內搭建起全球數據中心網絡。”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鄭和下西洋?阿里雲的“出海”究竟有何象征意味?“都不是。”喻思成說,中國雲計算向境外擴張順應了兩個時代趨勢,一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並購愈發頻繁,對雲計算的需求增多;另一個是中國自身IT能力在崛起,能躋身世界領先行業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使阿里雲的出海趕上了順風。

海面上的阻力在哪兒?“技術上並無太大差別。”喻思成說,主要是對當地用戶使用習慣的了解,語言文化上的差異,以及對方政府支持工作上的對接等問題。因此阿里雲在美國和日本會以當地人員為主,以期更貼近當地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44

軟銀將追加出售10億美元股份,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2/156258.shtml

軟銀將追加出售10億美元股份,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
張曉軍 張曉軍

軟銀將追加出售10億美元股份,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

軟銀表示,售股後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

i黑馬訊6月2日消息,軟銀集團今日宣布,有關出售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股份一事將追加套現價值10億美元的部分,與5月底已經公布的套現額累加後總價值為89億美元。軟銀方面介紹原因稱“買方需求比當初預想得更多”。

軟銀新決定了將向新加坡一家基金公司的旗下子公司出售股份。出售股份前的持股比例為32.2%,此次追加部分對比例降至約28%不產生影響。

軟銀周二稱,將出售至少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持股,以削減債務。軟銀表示,售股後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

阿里巴巴表示,新加坡的GIC Private和淡馬錫控股分別以每股74美元買進阿里巴巴價值5億美元的股票。阿里巴巴並在周二公布軟銀售股細節。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公司也以同樣價格買進了20億美元的自家股票,以期增加獲利。

他並表示,由阿里巴巴高管和創始人組成的阿里巴巴合夥人(Alibaba Partnership)成員一如預期認購另外4億美元的阿里股份,每股74美元。

蔡崇信還稱,軟銀還將發行約55億美元債務證券,三年內可轉換成阿里巴巴股票。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收報每股76.69美元。

軟銀 阿里巴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01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31.shtml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殷佳微 殷佳微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軟銀債臺高築,首次減持阿里股份。

i黑馬訊6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今日宣布,計劃拋售價值約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減少自身負債。

這是軟銀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出售所持股份。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約28%的股份。受此影響,阿里股價下挫2.45%至每股79.9美元。

除此之外,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凈利潤繼續下降30%。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軟銀只能依靠減持早期投資的已經取得不錯成績的公司來獲得資金的註入,緩解債臺高築的局面。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期待繼續與軟銀的關系,並且“買回股票是對資本的最佳運用”,同意以手頭現金融資股票買回。

近來阿里巴巴進入多事之秋。一周前該司的年報提到正在接受美國證監會調查。同時,有股票分析師認為軟銀賣出阿里股票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改變信心的舉動,依然維持阿里股票的“買入”評級。

阿里巴巴 股票 減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3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31.shtml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殷佳微 殷佳微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軟銀債臺高築,首次減持阿里股份。

i黑馬訊6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今日宣布,計劃拋售價值約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減少自身負債。

這是軟銀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出售所持股份。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約28%的股份。受此影響,阿里股價下挫2.45%至每股79.9美元。

除此之外,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凈利潤繼續下降30%。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軟銀只能依靠減持早期投資的已經取得不錯成績的公司來獲得資金的註入,緩解債臺高築的局面。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期待繼續與軟銀的關系,並且“買回股票是對資本的最佳運用”,同意以手頭現金融資股票買回。

近來阿里巴巴進入多事之秋。一周前該司的年報提到正在接受美國證監會調查。同時,有股票分析師認為軟銀賣出阿里股票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改變信心的舉動,依然維持阿里股票的“買入”評級。

阿里巴巴 股票 減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4

軟銀首次出售阿里股票 孫正義獲利近1000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558.html

因調整資本結構和降低負債規模的需求,大股東日本軟銀將出售手中的部分阿里股票,阿里得以回購自己的股份,這也展示了阿里管理層的信心。

根據6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的消息的稱,同意從軟銀集團手中購買其持有的價值2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所需資金由阿里巴巴自有現金支付。此外,由阿里巴巴創始人和高管組成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同意,從軟銀集團手中認購另外4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同時日本軟銀的公告稱,還將向一家主權財富基金出售5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軟銀集團將新成立一個法定可轉換信托基金發行總額為5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這些債券可在三年內轉換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普通股。在所有這次交易完成之後,軟銀集團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將降至28%。此次交易源於軟銀集團的資本結構和降低負債規模的需求。該交易將使軟銀套現部分所持阿里巴巴股票以增加其自身流動性。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給出積極回應,“在孫正義的領導下,在過去逾16年的時間里,軟銀一直是阿里巴巴高度重視的一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我們期待繼續保持我們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當軟銀在尋求改善它的財報時,阿里巴巴相信,通過購回我們自己的股票,再投資於我們自己的業務,是對我們的資金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將為我們的股東帶來實際的利益。”

值得關註的是,這為軟銀首次出售手中的阿里股票。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稱,“事實證明我們對於阿里的投資獲得了驚人的成功,過去16年里我們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我們在此期間從未出售過阿里巴巴的股份。阿里巴巴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軟銀集團期待與之繼續緊密合作”。

2000年和2004年,軟銀分別以2000萬、60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為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一生最為成功的投資。以阿里巴巴今天的市值計算,孫正義獲利近1000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43

東京現場》軟銀總裁、日第一夫人搶站台 這場新創派對 如何吸金140億

2016-05-23  TCW

20人籌辦團隊,月薪不高、老闆還鼓勵員工離職去,為何還能籌辦出全球最大、最high的非營利創業活動Slush?

五月中,日本東京郊區幕張國際展覽館被布置成超大型夜店,日本首相夫人安倍昭惠、軟體銀行總裁阿優拉(Nikesh Arora)和各國新創團隊,像搖滾明星般陸續登台。

擁擠昏暗的台下,軟銀社長孫正義的胞弟,工合娛樂創辦人孫泰藏手裡拿著啤酒,對《商業周刊》記者說:「人們來到這裡,心理狀態會變得跟平常不一樣,變得很正向、積極又開放,這有利於建立關係,甚至是創造奇蹟。」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非營利創業活動Slush的亞洲會場。創造隔絕商場環境的酷炫派對氛圍,是Slush有別於其他創業競賽活動的特色。孫泰藏正是把Slush引進日本的推手。年初被鴻海旗下創投基金投資的VR廠商Fove,就是去年的季軍。今年冠軍,由台灣團隊SkyREC獲得,這是台灣第二年奪冠。

Slush源自芬蘭,它兩天內吸引一萬五千人飛到冬天的北歐,創造逾一百四十億融資金額,約略同於去年台灣新創事業獲得的投資總額,是吸金規模全球前三大的創業活動。創辦人胡亞南等人在讀大學時,目睹諾基亞帝國殞落,整個芬蘭陷入愁雲慘霧,但一句「去他的,我們辦得到」,他們決心舉辦Slush,振興芬蘭新創生態。〇八年開始時只有四百人參加,現在每年光是新創企業就有一千六百多家與會。

非營利是Slush與其他創業活動最大不同。別人一張票價動輒一千歐元起跳,它只要三分之一,收入和贊助皆投入隔年活動。正職支薪成員僅二十人,以亞洲Slush為例,每名正職月薪不超過新台幣八萬元,剛好符合日本平均月薪標準。

「我們確保不會有任何人從這個活動中飽私囊,」Slush共同創辦人胡亞南告訴本刊記者,非營利讓Slush得以吸引眾多大咖投資人和講者前來。

「低薪確保不會有人一直賴在這個位子上不走,並且確保來籌辦的人都是真正有熱情,這有助於促進流動性。」亞洲Slush執行長梭尼嫩說。

不同於其他組織希望核心成員留下來,Slush反其道而行,幾位創始成員,紛紛離開Slush 幕前工作,各自創業。例如胡亞南現在正忙於做一個KTV App,梭尼嫩也計畫出去創業,因為「待太久,年輕人會沒有機會嘗試。」

撰文者李欣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45

日本電商龍頭,拋售阿里巴巴持股的算盤 軟銀賣股籌錢 加碼「印度阿里巴巴」

2016-06-20  TCW

阿里巴巴最大股東軟銀首次拋售持股,孫正義表面是為還債,其實是「中國out,印度in!」要南進千億美元印度電商市場。

身為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日本軟體銀行(以下簡稱軟銀)罕見的在近日宣布,將拋售阿里巴巴部分持股,套現一百億美元。

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是阿里巴巴的貴人,他在二○○○年入股,此前從未賣過任何一股阿里巴巴持股。這也是他上千家投資案中,報酬率最好的一家,這波賣股獲利近千倍。

軟銀對外宣稱為了改善資產負債表,決定出售阿里巴巴持股。主因其二○一二年買下的美國電信商Sprint已連七年虧損,未來三年到期負債將達一百億美元。軟銀市值兩年來一路萎縮,負債也創下近十二兆日圓紀錄。

但拋售消息一出,受Sprint壓制股價的軟銀,反而急漲三%。金融市場很清楚,軟銀表面上是為了還債,真正動機,可能是為了收購日本雅虎,以及投資印度的「阿里巴巴」。

軟銀錢進印度電商

賭下個阿里巴巴:Snapdeal 根據《日經亞洲週刊》(Nikkei Asian Review)報導,目前軟銀持有日本雅虎四三%股份,比雅虎美國總部持股三五%還多,而後者的持股市值約九十億美元,軟銀套現的一百億美元,用來收購日本雅虎,綽綽有餘。

更耐人尋味的是,軟銀變賣更多資產,可能是為了持續注資下一個阿里巴巴。這個阿里巴巴,可能出現在印度。印度人口是美國四倍、歐洲兩倍,平均年齡二十七歲,比美國年輕十歲。根據印度網際網路與行動協會,該國上網人口二○一五年激增四成,已達二億五千萬人。

二○一四年,孫正義從Google挖角印度裔、現年四十八歲的阿羅拉(Nikesh Arora),掌管軟銀海外業務,他的任務就是幫助軟銀成為科技界的波克夏,當年就主導軟銀投資印度電商Snapdeal,隔年也促成軟銀、阿里巴巴、富士康三方共同投資Snapdeal。

但,Snapdeal真能如孫正義所願,成為印度的阿里巴巴?

二○一○年成立的Snapdeal,最早是以模仿Groupon的團購網起家。今年二月,Snapdeal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班薩爾(Rohit Bansal)表示,該公司擁有一百萬交易用戶,比印度的亞馬遜加計另一主要對手Flipkart更多,並號稱二○二○年交易用戶數將衝到兩千萬。

衡量電商勝負的指標不少,據印度《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只看電商交易總額(GMV)的話Flipkart是絕對贏家,二○一五年約一百億美元,Snapdeal為四十億美元、亞馬遜為二十億美元。

亞馬遜砸650億拚進度

幫打包、填稅單無所不服務《財星》曾分析,亞馬遜在中國已經輸給阿里巴巴,因此在印度是勢在必得。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自認當初在中國投資不盡力,所以現在前進印度,不問何時賺錢,只問錢砸得夠不夠多。二○一四年,貝佐斯當眾遞出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億元)支票給印度亞馬遜總經理。

在中國得到的教訓,也讓貝佐斯決心在印度提供更多在地化服務。由於印度人習慣用現金,約一半的網購消費者選擇貨到付款,亞馬遜跟當地數千家小店家合作,將這些店做為取貨點,讓他們抽點佣金,也幫店家帶進更多生意。

由於外商不能直接在線上銷售商品,亞馬遜費盡心力,說服大多數都是家庭自營生意的中小企業上網賣東西:它免費幫店家拍攝商品照、填報稅單,因為二十九個邦稅碼不同,跨邦送貨很麻煩,它還幫忙挑選最適賣家。不只如此,亞馬遜還幫店家接電話訂單、打包、送貨。

面面俱到的服務,讓亞馬遜進軍印度剛滿三年,已成印度市場要角。根據《商業標準報》,去年亞馬遜業績是前年的二.五倍,今年迄今已是去年同期的一.五倍。物流商指出,這一年來亞馬遜是唯一出貨量有成長的電商。

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米納(Satish Meena)對《金融時報》表示,雖然Flipkart在網路流量、訂單量都居冠,與亞馬遜的差距卻是逐季縮減。

Snapdeal市占掉到第三還面臨塔塔、馬雲等新對手根據印度新聞網Vccircle,原本市占率最高的老大哥Flipkart,已從一年前的四三%掉到三七%,亞馬遜同期從一四%成長為二一%至二四%,Snapdeal則從老二變老三,從一九%掉到一五%。

Snapdeal的對手並非只有亞馬遜和Flipkart。阿里巴巴已開始在印度建立核心團隊,今年將展開營運。樂天兩年前在班加羅爾建立研發中心,也打算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最大企業塔塔集團、最大私營集團信實工業(Reliance)等重量級玩家,也有意前進電商領域。塔塔已透過Unistore發表自己的電商平台,信實工業也推出了時尚電商平台Ajio。

因此,孫正義這次拋售阿里巴巴持股,看似與馬雲兄弟情轉淡,實則卻在另一個更有潛力的市場碰頭,合力打貝佐斯。

近來Snapdeal和Flipkart不約而同將眼光轉向增加廣告營收、提升獲利,亞馬遜若繼續在交易總額上加速,有機會超越Snapdeal、進逼Flipkart。

長期來看,穩健成長的亞馬遜,最有機會在印度電商市場稱霸,因為這家千億美元企業資本最雄厚,對於印度投資毫不手軟。Snapdeal是不是下一個阿里巴巴?或許不久將來,答案就會浮現。

【延伸閱讀】亞馬遜進軍印度 兩年半就成人氣王!—印度3大電商業者比較

Flipkart

市佔率:37%

活躍賣家數:10萬

每月不重複訪客:2,700萬

亞馬遜

市佔率:21-24%

活躍賣家數:8.5萬

每月不重複訪客:3,000萬Snapdeal(軟銀投資)

市佔率:15%

活躍賣家數:25萬

每月不重複訪客:2,000萬註:此處為《商業標準報》引述ComScore 2015年10月數字,以桌機、筆電端造訪者計算,不含手機App端訪客資料來源:《商業標準報》、 Vccircle 2016年5月報導

撰文者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55

243億英鎊收購ARM 軟銀孫正義的物聯網雄心

移動世界規則制定者ARM將更換新東家。

7月18日,軟銀(SoftBank)宣布,以243億英鎊(1英鎊約合人民幣8.872元)收購英國半導體知識產權提供商ARM Holdings ,收購價較上周五的收盤價11.89英鎊高出約43%。

7月18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聯系上負責ARM中國公關業務的相關人士,其表示正在等待ARM總部消息。

多位半導體專家告訴記者,對於軟銀而言,這是一筆富有遠見的財務投資,瞄準的是未來5年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

移動架構霸主

ARM是總部位於英國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提供商,截至目前,ARM向全球250多家公司出售了800多個處理器許可證,ARM架構在95%的智能手機、80%的數碼相機以及35% 的所有電子設備中得到應用,總共銷售了超過 200 億個基於ARM架構的芯片。

財報顯示,ARM近年來財務保持穩定增長。ARM在2013年~2015年分別實現營收7.14億、7.95億、9.68億英鎊;凈利潤分別為1.53億、3.09億、4.06億英鎊。

中信證券並購業務高級副總裁陳紀正對記者表示:“從財務的角度來講,英日匯率目前處於歷史最低點,43%的收購溢價並不貴,而且鎖定了英鎊匯率超低的時點。從戰略上來講,因為ARM在智能手機芯片設計領域的龍頭地位,能夠進一步使得軟銀收購配置鏈條更加完整,將手機和TMT行業的缺口補足。”

如果說X86架構統治了PC世界,ARM架構則統治了移動終端。“無論是蘋果、高通、三星、華為,手機芯片都是基於ARM架構,隨著ARM的發展而發展。”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ARM和下遊芯片商發展了一套共生發展的生態關系,其商業模式主要涉及處理器架構相關的設計和許可,而非生產和銷售實際的半導體芯片,通過向體系內的芯片商收取許可費,以及收取基於每塊芯片的版稅盈利。因為構建了強大的ARM生態體系,其他技術架構很難挑戰到ARM架構在移動端的影響力。

英國宣布退歐以後,英鎊對日元已經跌去30%,英國公司體現出收購價值。

韓國投資夥伴合夥人王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有點像當初盧布突然貶值,蘋果手機和其它硬通貨價格來不及調整的情況類似。英鎊匯率的下跌會使得ARM賬面(美元結算,英鎊計算)的收入大幅上漲,而開支(英鎊結算)會顯著下跌。”

有分析人士認為,看準ARM的更大潛力,可能是軟銀發起收購的出發點。

業內普遍認為,聯網設備智能數量將是現在的十倍以上,ARM架構繼續拓展的空間較大,而軟銀正是看中了ARM對移動世界的影響和繼續拓展潛力。

“軟銀作為一家電信運營商,此前的收購多數集中於互聯網、智能硬件行業,如此大規模投資國外的半導體公司是第一次。”Gartner研究總監盛陵海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物聯網雄心

根據Dealogic Data統計,軟銀過去10年在全球範圍參與了140多項收購,總金額高達820億美元。比較知名的投資案例是入股阿里巴巴,2006年,軟銀斥資150億英鎊收購電信運營商沃達豐日本公司,2013年收購美國第四大運營商Sprint。

ARM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英特爾。PC時代的霸主英特爾,也曾試圖在移動領域建立起基於英特爾架構的芯片王國,但因為決策的失誤和ARM生態體系的強大而難以突破,不得不放棄部分移動業務,今年5月,英特爾公司書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將取消Broxton系列處理器產品以及SOFIA系列部分產品。

ARM的商業模式征服了移動世界,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平平,總市值並不高。以至於有分析人士認為,ARM很有可能成為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公司的收購對象。對於軟銀可能和ARM達成的收購,王艷輝向記者表示,交易對雙方有利,軟銀看中ARM在物聯網領域的拓展空間,而對於ARM而言“軟銀的出價夠高”。

盛陵海認為,ARM的成功在於開放精神,“聯手三星、蘋果、高通、臺積電等一起做生態圈,分享ARM自己的IP。合作夥伴也認為使用ARM的架構成本較低,因為開放而容易更改設計。”但ARM的發展也面臨瓶頸,雖然ARM占有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絕對份額,但它的營收只有幾十億美元,而且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在增長較快的服務器領域,ARM並沒有掌控局面。

相對於其他競爭方收購,由此前沒有大規模布局半導體產業的軟銀對其進行收購,或許是對半導體產業、終端產業震動最小的一種方式。

然而,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從未掩飾自己對物聯網的興趣。他在解釋這筆收購的時候表示,隨著軟銀積極尋找物聯網的機遇,ARM會成為軟銀絕佳的戰略資產補充和未來增長戰略的核心,這是軟銀所進行最為重要的投資之一。孫正義對機器人同樣癡迷,去年,軟銀的陪伴機器人Pepper已經上市發售,這一產品來自於過去幾年收購的數家機器人公司。

雖然243億英鎊收購ARM的成本不菲,但如果考慮到未來物聯網的市場規模以及ARM的先發優勢,這筆交易會在未來帶來巨大的回報。第三方咨詢機構IDC預計,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6000多億美元增長到1.7萬億美元。交易宣布之後,軟銀股價也沒有出現大幅波動,收盤基本持平。看起來,投資者對這筆交易並不過分擔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91

軟銀擬243億英鎊收購芯片巨頭ARM

軟銀(Softbank)官網消息,提議以243億英鎊(約合314億美元)收購英國半導體知識產權提供商ARM Holdings ,收購價較上周五的收盤價11.89英鎊高出約43%。軟銀計劃未來5年至少增加ARM英國員工人數一倍,並增加英國以外的員工人數。軟銀計劃把ARM總部留在英國劍橋,將保留ARM的高階管理團隊。

這標誌著軟銀在布局物聯網方面又邁出一大步,ARM智能芯片設計能力將幫助軟銀成為下一個科技大時代的領軍企業。

退歐令英國公司更具吸引力

Arm總部位於劍橋,成立至今已有25年,擁有4000名員工。如果軟銀成功收購Arm,將成為歐洲科技行業的最大一起收購案。軟銀將以17英鎊每股現金收購Arm,這比上周Arm的收盤價溢價高達43%。韓國投資夥伴合夥人王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收購價格相當與Arm市值的兩倍,軟銀布局物聯網是狠下決心了。”

Arm最早是從蘋果投資的一家英國計算機公司Acorn拆分出來的。Acorn的技術曾被用於全球第一代移動設備,包括蘋果的第一臺掌上電腦Newton。

軟銀對Arm的收購也是後英國退歐時代所顯現出來的並購機遇最好的例證。英國宣布退歐以來,英鎊對日元已經跌去30%,英國公司越發體現出它的收購價值。但由於Arm公司一直是以美元計價,所以反映在匯率上的損失較少,Arm過去一年的股價幾乎沒有波動。

長期從事半導體市場研究的Gartner研究總監盛陵海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軟銀作為一家電信運營商,此前的收購多數集中於互聯網、智能硬件行業,如此大規模投資國外的半導體公司是第一次。”但是盛陵海認為從收購邏輯上來看,軟銀的收購並不是非常清晰:“因為如果是看中Arm的芯片設計能力的話,其實Arm自己並不直接做芯片設計,而且也很難說能和軟銀收購的其它智能硬件形成物聯網生態圈,這有點牽強,而且半導體很難做。”

據盛陵海介紹,Arm最強的地方在於它的芯片架構的開放,而不是芯片設計能力。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的架構幾乎100%使用的是Arm的芯片架構。與高通、英特爾等全球芯片公司不同,Arm的成功就在於它獨立和開放的精神:“它聯手三星、蘋果、高通、臺積電等合作夥伴一起來做一個生態圈,分享Arm自己的IP。那些合作夥伴也認為使用Arm的芯片成本較低,而且比較開放,容易更改設計。”

改變全球半導體行業格局

不過盛陵海同時指出,Arm目前的發展正在接近頂峰,也意味著面臨瓶頸:“雖然Arm占有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絕對份額,但是它的營收也只有幾十億美元。而且隨著智能手機的飽和,對大型服務器的需求反而是上升了,但是Arm在這方面完全無法和英特爾、高通去競爭。這是它的瓶頸。”

因此,此前Arm一直被認為是英特爾潛在的收購對象,業內認為英特爾可能需要Arm來鞏固自己在智能手機領域缺失的市場份額。英特爾的架構x86主要用於PC,不適合手機這樣的電池驅動的設備。

更重要的是,被軟銀收購以後,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格局或將發生重大改變。盛陵海表示:“目前Arm最大的吸引力是開放的架構,如果軟銀的收購讓這一點發生改變,將會影響整個半導體行業未來的決策,也會促使包括中國芯片制造商在內的半導體行業參與者自主開發半導體的架構,而不是依賴於Arm的架構,這或許也意味著更大的機遇。”

包括浪潮在內的中國本土高端服務器技術提供商要在下一個物聯網科技時代占領制高點,獲得全球領先的芯片設計能力至關重要。而全球運營商也在努力獲取高端的技術服務。就在上周,浪潮宣布與愛立信合作,在雲基礎架構、電視媒體和物聯網領域共享資源。愛立信全球總裁兼CEO衛翰思(Hans Vestberg)表示:“愛立信與浪潮合作,能夠將先進的技術和專業的服務帶給全球範圍的運營商、企業以及行業客戶;也希望把始自中國的技術推向世界。”

根據Dealogic Data的數據,軟銀過去10年參與了全球範圍的140多項收購,收購總規模達820億美元。此前的收購包括2000年以20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2006年以150億英鎊收購沃達豐日本公司。如今軟銀是全球第三大電信運營商。軟銀總裁孫正義的投資策略就是用前期成功投資積累的現金做更大的布局。但是自從2013年以216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四大電信運營商Sprint之後,軟銀就一蹶不振。據彭博統計數據,軟銀目前已經負債100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02

百度被指“推廣賭博網站”;軟銀320億美元收購ARM;新美大獲華潤戰略投資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9/157499.shtml

百度被指“推廣賭博網站”;軟銀320億美元收購ARM;新美大獲華潤戰略投資 | 黑馬早報
張曉軍 張曉軍

百度被指“推廣賭博網站”;軟銀320億美元收購ARM;新美大獲華潤戰略投資 | 黑馬早報

廢話不多說,下面是今天的早報時間!

e824b899a9014c082500d34d0f7b02087bf4f41b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百折不撓的創業者們

最近,靜靜采訪投資人,他總結了真正成功創業者的兩種素質,分享給大家,一是創始人對一件事的執著產生的對別人的影響。如果你看過喬布斯傳記的話,其中有一個詞語叫做現實扭曲力場,也就是說他因為對這件事的執著從而導致了當他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別人會完全被他的執著“扭轉”的能力。第二創始人有非常堅強的意誌力。

廢話不多說,下面是今天的早報時間!

1、軟銀確認320億美元收購ARM:英國脫歐後首筆大型並購交易

61e89b74jw1f5xt3a740ej20r20htjss_副本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日本軟銀已經同意斥資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這成為英國脫歐公投後的首筆大型並購交易。

ARM創立於25年前,目前擁有4000名員工。ARM專門設計芯片和芯片組件,該公司目前的市值約為220億美元。這起並購有望成為針對歐洲科技公司的最大並購。軟銀此次出價為每股17英鎊現金,較ARM上周的收盤價溢價43%。

在此之前,孫正義曾在2000年斥資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那筆投資如今已經增值到650億美元。他還在2006年花費150億美元收購了虧損的沃達豐日本業務,並將軟銀打造成了日本第三大電信運營商。

@蒲公英的約定cyz:愛國小粉紅沒手機用了

@小李子kindy:硬件才是實力 騰訊收的都是毛啊

@Has-it:這以後再抵制日貨可有點困難了

@Dynamics歌德:ARM是幹啥的?我只用高通、英特爾

@一刀柳葉:怪不得出售阿里

@蘼踏:這其實才應該是BBA幹的事!

2、劉強東上央視《對話》節目:京東超越阿里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劉強東受邀參加央視《對話》節目,從京東為何要做自營、自建倉儲,一直談到最對菜鳥物流的看法。劉強東認為,真正能活過百年的企業都是實體經濟,所有的互聯網企業,如果想持續地成功下去,都會逐步朝重模式發展。

節目中,劉強東還談到了當年創業的艱辛,稱自己有過兩次真正的恐懼:一次是非典期間因怕員工患病而關停所有門店,還有一次是金融危機,並爆料自己額前一簇白發就是那時候出現的。劉強東表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終究有一天我們會超過阿里。”

@手扶拖拉機:京東和阿里巴巴好像不是一個級別,騰訊和阿里巴巴還差不多。

@笨死不償命:雷軍也說他要超越蘋果………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見鬼了呢?

@春風古城:時間問題?一萬年夠嗎?

3、在國家網信辦高度重視下,百度回應“推廣賭博網站”:為企業深夜違規更改,已報案

61e89b74jw1f5xzu8j351j20q40q4dlx_副本

媒體報道的“百度搜索深夜推廣賭博網站”事件引發關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百度夜間推廣賭博網站事件”發生後,國家網信辦高度重視,已要求北京市網信辦進行調查,並適時公布調查結果。同時,國家網信辦、北京市網信辦將依據調查結果,嚴查違法違規行為。百度推廣在官方微博作出回應,稱所涉網站中的賭博信息均為企業深夜私自違規更改後的內容,目前百度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加緊收集證據積極協助調查。

@瘋狂的煙頭o0:他私自更改,不經過你服務器檢查? 騙鬼呢吧

@喲柒柒:百度的後臺管理,企業能私自上頭條?我讀書少,別騙我

@kooogle:一如既往地。。。沒有道歉

@蠟筆布小訫:原來百度的戰略是打地道戰啊,發現了就跑,沒發現就上。

4、奇虎360等12.4億美元收購Opera計劃失敗,替代方案已出爐

由於缺乏監管部門審批,以奇虎360和昆侖萬維為代表的中國財團12.4億美元收購挪威瀏覽器公司Opera的計劃宣告失敗。Opera公司稱,作為替代,已同意6億美元收購Opera的部分消費者業務,包括瀏覽器和應用程序運營等。

@鬼谷子望嶽:又一個瀏覽器不能愉快的使用了

@DrPure:醉翁之意不在酒吧,本來就為了瀏覽器吧……

@騎天大聖是也:你妹啊,別霍霍唯一一個最好用的瀏覽器了。

@LiCj:別啊,又一個 幹凈的產品遭破壞了。

5、逾50萬中國鋼鐵煤炭職工開網約車再就業

網約車平臺滴滴出行發布報告顯示,截至5月底,滴滴已為17個重點去產能省份提供的388.6萬就業機會。在來自去產能行業的司機中,有53萬來自鋼鐵、煤炭等行業。其中,來自鋼鐵行業的滴滴司機為21.9萬,來自煤炭行業的滴滴司機為31.1萬。

@煙花易冷也易爆:吹,註冊根本不寫過往從業經歷。往自己臉上貼金。

@朝花夕拾夕又落:滴滴的真實意圖再明顯不過,要的是zf支持,一路綠燈!

@柯豪_THU:然後再抓起來每人罰三萬。

6、搜房網借殼生變:萬里股份暫時撤回重組申請文件

萬里股份7月18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暫時撤回重慶萬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申請文件的議案》。此前,搜房網計劃借殼重慶萬里股份回歸A股市場。

@滾雪球的漁民:今天白天跌停,晚上公告,這太。。。。

@檀語軒印:一直關註,怎麽橫盤這麽久,結果。

@-遊就-:都去借殼上市吧,讓金融風暴來的更猛烈些。

7、Uber完成20億次打車服務,半年增加10億次

Uber周一宣布,已完成20億次打車服務,距離完成10億次打車服務僅6個月時間。Uber CEO稱,在16個國家同時有147名打車乘客在角逐第20億次打車服務。當前,Uber在全球450個城市提供達打車服務,而上年同期為311座。

@綠酸橙:覆蓋城市有點少

@朱初陽:太少了,在中國全面放開,一個月就10億

@東東家的Sam:其中有我的貢獻

8、華為、T-Mobile、諾基亞上演專利訴訟“三國殺”

《三十六計》中有一個相當精彩的智謀——圍魏救趙,諾基亞為解救華為在美國起訴的運營商客戶T-Moblie,似乎也搬出了2300多年前孫臏的計謀。諾基亞在同一法庭宣布對華為提起4起專利侵權訴訟,指向華為3項專利侵權。

@道一ment:華為被冠以愛國主義化身

@5078科技評測:諾基亞你是來逗比的嗎?

@v妮2014:中國人想法真奇特

@9連環:這是釜底抽薪啊。

9、華潤戰略投資美團點評,將探索互聯網+零售行業

昨天,新美大宣布獲得華潤旗下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戰略投資,但未透露投資金額,雙方將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今年1月,新美大曾獲得騰訊領投的超33億美元融資。

此次合作後,雙方將首先在外賣平臺探索互聯網+零售的新業態。據悉,雙方的戰略合作除資金支持外,華潤旗下的華潤萬家、蘇果超市、Tesco、OLE、Vango便利店以及太平洋咖啡、華潤堂等上萬家線下零售門店都將集體“搬入”美團外賣。屆時,用戶通過美團、美團外賣與大眾點評的APP入口,均可享受到半小時生活圈帶來的零售新體驗。

@jovi:對待商戶們的壓榨,迫使它們自己進入下半場,它們快結束了

@感覺45度:華潤萬家就是好,開個超市舍不得開空調

@恒達印務:華潤做的再好也逃不過被蛀空的命運。

@李丹飛:兩個都是行業的翹楚,希望更多的產業鏈協作,方便消費者!

@LED戶外亮化照明—歐生:華潤萬家,呵護你我他

10、AlphaGo排名反超柯潔成世界第一

61e89b74jw1f5y0y8pv23j20ag0dmgny_副本

Gorating世界圍棋排名發生了重大變化,柯潔由於在海峽兩岸世界冠軍爭霸賽中表現不佳,積分下跌,AlphaGo反超柯潔,排名升至榜首。柯潔則位居第二,李世石目前排名第四。

@寂寞:讓阿爾法有本事來中國比賽打麻將,鬥地主。

@HermanChang_:我發現排名上的圍棋下的比較好的人名字都很特別

@第七世界之子:放眼看去,好多五星紅旗

@姓董的胖子:不知道這些棋手看到一臺電腦和自己在一個榜單里是想哭還是想笑

今日思想

我堅持認為:企業管理方式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民主式、家族式、職業經理人式、現代國際式、農民式,都可以獲得成功,關鍵是你的企業是否形成了特定管理文化氛圍!你的團隊是否都理解並接受了某種管理方式,“理解和接受你的管理方式”才是關鍵!

——劉強東

百度 軟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