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ETF續跑輸內地股市

1 : GS(14)@2015-07-22 23:01:28

【表現遜色】內地股市周一彈升2.4%,昨則回吐1.2%,惟早前曾報復性反彈的三大港上市的A股ETF(指數買賣基金),周一升幅普遍介乎0.3%至1.3%,及至昨日跌幅則在2.6%至2.9%之間,已連續兩日跑輸A股。
ETF表現大落後,主因是要基於追蹤的指數均主要持有內銀及內險等重磅股份,而中央近日托市焦點已轉至細價股,重磅股全線冇運行。



三大ETF均錄折讓

目前三大ETF股價相較每股資產淨值(NAV)亦齊齊錄得折讓,南方A50(2822)及華夏滬深300(3188)分別折讓0.7%及1.5%,而安碩A50(2823)更折讓10.2%。滬綜指近兩日的升勢幾乎全靠二、三線股支撐,至於三隻ETF目前的重大持倉均為平保(2318)A股,其餘為招行(3968)及交行(3328)A股等,昨日相關A及H股均報跌2%至3%,其餘重倉股如中鐵建(1186)A股更暴瀉近一成,因此拖累ETF表現遠遜滬綜指。時富資產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認為,ETF是反彈市但欠缺焦點的選擇,投資者要再博A股未彈夠,可考慮受惠A股投資收益上升、兼上半年保費收入理想的平保,同樣是追蹤A股的替代選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15/192199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69

安碩A50離奇大折讓12%持續跑輸A股 首見連續8個月低水

1 : GS(14)@2015-07-23 01:54:11

【本報訊】資金熱炒的安碩A50(2823)離奇大折讓!內地股市昨再彈0.6%重上四千關,一眾A股ETF(指數買賣基金)跟勢走高之際,昨日成交最大的安碩A50,卻逆市下跌1.1%,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NAV)再擴大至11.69%,為本月初股災後新低,並已連續八個月出現折讓,為史上最長折讓浪。記者:林靜


市場揣測安碩A50大折讓基於非全實物持股的弱點,估計在波動市下,中短線亦難重回溢價水平。安碩A50已連續三個交易日跑輸其追蹤的富時A50指數,累計今年升幅僅1.2%,A50指數卻升7.7%,追蹤同一指數的南方A50(2822)亦未見大誤差,相對滬綜指今年勁飆24.2%,更是差天共地。股價持續大跑輸,觸發安碩A50折讓幅度持續擴大至11.69%,倘撇除股災日的15.73%後,為2007年以來最大;累計去年11月至今的連續八個月折讓潮,較2007年的五個月還要長。



■內地股市昨重上四千關,成交最大的安碩A50卻逆市跌1%。



非全實物持股被唾棄

iShares早前曾解釋指,安碩A50的大折讓,是源自A股大幅波動下,市場對沖需求增大,集團昨在截稿前仍未回覆本報查詢,惟市場相信,導致大折讓出現還有另外三個因素。首先,安碩A50為合成ETF,基金實物投資比例最多10%,其餘為衍生產品,相對南方A50及華夏滬深300(3188)均全實物持股,意味前者追蹤誤差或較大(見另文);有指在雷曼事件後發行商為降低風險,與多間不同投行建立合成品合約,但亦因此牽涉較高交易成本及交易對手風險,在近期波動市中,容易成為被唾棄對象。另一方面,安碩A50大折讓自去年11月17日起,正正是滬港通開車之時,投資A股方法更多元化,令A股ETF出現撤資潮,當中尤以非全實物持股的安碩A50吸引力最低。安碩A50自滬港通開車後,累計已有約500億元資金撤離,目前基金單位規模已縮減至2010年初、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基金:短線難大幅反彈

中投傲揚精選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安碩A50的的非全實物持股,牽涉交易成本及追蹤誤差風險均大,是令基金卻步的重要原因,在內地股市波動下,旗下基金只持有南方A50,「有得揀都寧願揀實物」。不過他提醒指,當內地市況再重拾信心時,最大折讓的安碩A50,或成為反彈力最大的A股ETF,惟相信短線難以見到。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亦指,目前A股4000關受阻並有信心危機,買貨意欲不大,安碩A50折讓要收窄仍有難度。另外,雖然南方A50及華夏滬深300昨雖然分別有0.1%及0.4%升幅,但較NAV亦折讓0.7%及1.6%,單日更分別巨額走資4.9億及1億元,累計南方A50在滬港通後已有近300億元撤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22/19227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79

港銀行地產股無力彈 業界料今年將跑輸

1 : GS(14)@2016-01-24 01:36: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3/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港股昨日回穩,但本地地產及銀行股未有大幅跟升。證券界相信,這反映投資者擔心香港經濟表現轉差,加上樓市減辣無期,進一步影響樓盤銷售,甚至影響到各行各業,連帶百業之母的本地銀行也連帶受拖累。業界更明言,本地地產及銀行股今年將跑輸大市。

昨日本地地產股普遍只升0.48%至1.99%,但相比前4個交易日累計的5.67%至12.03%跌幅,反彈幅度不似預期。同樣情况亦發生在本地銀行股身上,昨日該等股份只反彈1.4%至4.64%,然而前4個交易日則累積跌幅介乎8.24%至10.51%(見表)。

謝明光:股價未見底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董事林偉雄稱,投資者在大市反彈時首選炒上的不會是本報地產及銀行股,原因是本地地產市場過去一段日子交投不多,甚至未見政府對樓盤銷售措施減辣,這勢令本地銀行的樓宇按揭生意受壓。同時因為經濟轉差,連帶影響零售、飲食及旅遊各行各業,適逢外圍加息,投資者預期本地銀行盈利也會向下。因此他預期本地地產及銀行股會在2016年跑輸大市。

匯盈證券董事謝明光也明言,本港經濟轉差,加上美國已踏入加息周期,投資者擔心影響到發展商樓盤銷售及銀行按揭生意,故將影響投資本地地產及銀行股的意欲。他又稱,地產股較早前並未有因應較早前美國加息跟跌下,故預期地產股股價仍未見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07

差估署:樓價、租金連跌三月大單位跑輸大市

1 : GS(14)@2016-02-08 02:53:39

■十大屋苑呎價上月全部下挫,以康怡花園跌幅最大。朱永倫攝


【本報訊】樓市確認跌勢,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去年最後一季本港私人住宅樓價及租金齊跌,兩項指數連跌3個月,其中樓價較去年9月份高位累跌6.83%,令全年升幅大為收窄至2.48%,而租金跌足一季後,全年仍升3.13%。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預期今次調整較高位跌15%,指現時並非買樓時機。記者:程俊華


施永青


根據差估署公佈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的本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為285.2點,按月再跌2.83%,跌幅略低於11月的3.01%,但已連續3個月下跌,累跌6.83%。去年樓價指數曾一直上升屢破歷史新高,首9個月升幅最高曾達9.99%,但在9月份見頂。經連續3個月下跌後,全年樓價累計升幅為2.48%,最新樓價指數重回去年1至2月水平。




施永青:確認樓市跌勢

各類單位中,仍以面積431方呎以下的細單位樓價升幅最高,全年升3.52%;面積431至752方呎單位全年升2.68%;753至1,075方呎單位升2.9%。但大單位樓價已率先現跌勢,1,076至1,721方呎跌0.88%;1,721方呎以上單位則微跌0.77%。雖然政府數據指,全年樓價只比高位跌不足7%,但個別大型屋苑的實際市況已低過去年高位逾一成。以十大屋苑計算,在今年1月土地註冊處註冊個案計算的平均呎價與去年高位比較,全部屋苑呎價均下挫3.8%至18.3%,當中6個跌幅更超過一成,並以鰂魚涌康怡花園跌幅最大。私樓租金連跌3個月,去年12月份的租金指數為171.4點,按月下跌1.3%,累積跌幅為3.45%。而全年仍升3.13%,重返去年4月水平。中原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施永青指,雖然政府數據自去年10月才下跌,但實際市況在9月中已開始下跌,「當初啲人認為今次跌都係樓價上上落落,業主都未肯個個減價,但當一個數據連跌3個月,都可以話跌勢已成,加上租金又跌,確認整個房地產市場都向下調整」。他指出,樓價會繼續下跌,相信今年第一季完結時,樓價將會較去年9月高位跌15%,其後會企穩一段時間。由於市場有變,市民認為樓市前景不明朗,都會放棄買樓。以其集團計,在樓市下行後,租樓佔整體成交六成,「樓市高位嗰陣,買樓同租樓係七、三之比,證明市民取態有變」。他重申在現時市況向下,以投資角度,「現時買樓唔係好時機」。




市民:跌咪易啲上車囉

記者訪問市民普遍認為樓價多年來升得太多,目前下跌實屬正常,不過仍未跌夠,始終目前樓價仍然高企,普羅大眾市民根本買不起。市民文先生認為,本港經濟前景不濟,樓價起碼跌多兩年,累跌三、四成很合理。另外李小姐直言:「樓價跌就最好啦,而家好難上車,跌咪容易啲上車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05/194805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45

一線城市內房料跑輸

1 : GS(14)@2016-05-21 13:37:47

【本報訊】權威人士表明不應通過加槓桿去庫存,讓股、樓及滙市重回應有定位。有中資分析員指,權威人士發言將令樓市升勢終止,因市場不再預期政府會允許加槓桿推動增長及以大政策刺激需求。他指,以往瀋陽「零首付」被叫停已反映中央不希望因去庫存而造成更大的泡沫。現時樓市已較以往幾年放鬆,但顯然中央不介意以行政措施控制樓市,如對一線滬深的提升二套房首付比例,其他城市亦有限價政策等,雖然反映周期可能較長,但4月份起一線的樓價及銷售量已快速放緩。在一線投資信心動搖下,其餘次級城市的樓價相信亦會跟隨放軟。但他強調,由於樓市仍是經濟增長動力的重要因素,中央亦難再出台大的壓抑政策。月初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部份次級城市的樓價漲幅已跑贏一線城市,當中4月份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漲幅由惠州、昆山、中山、廈門、等城市領漲,一線城市墮後,與權威人士「房子是給人住的」剛性主導背道而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9/19617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664

港股一度重上牛熊線 近一年首次 六成藍籌跑輸

1 : GS(14)@2016-07-14 08:05:54

■恒指牛熊線昨日得而復失,但全日仍漲97點。 黃耀興攝



【本報訊】港股受制牛熊線!恒指昨一度升越21400水平的熊證重倉區,重上250日線(昨處21426點),乃近一年來首次。惟及後乏力,收市牛熊線得而復失。目前僅四成藍籌跟勢企上牛熊線,並以地產及高息股獨撐,反映升勢不全面,有基金直言港基本因素惡化,散戶宜減持港股。記者:賴俊達


恒指昨日高開131點後,一度升216點至21441點,穿越俗稱牛熊線的250日線,但及後即遇阻並於21300點水平上落,以21322點收市,全日漲97點或0.5%;H指跑贏昨收報8909點,升53點或近0.6%。港股全日主板成交額略減至693億元,當中沽空佔11.2%。





聯想距牛熊線達三成

雖然港股已謀闖上牛熊分野,但50隻恒指成份股中,有30隻仍處牛熊線之下,包括多隻脫歐受累股及內需股,大弱勢的聯想(992)距牛熊線仍有三成距離;至於20隻技術性踏入牛市的藍籌股中,大部份為近日強勢的地產及高息股,包括領展(823)、新地(016)、港鐵(066)及煤氣(003)等,藍籌表現分歧大。事實上,外資基金已陸續對港股不表樂觀,貝萊德亞洲基本股票團隊聯席投資研究主管何利斯(Chris Hall)昨指,由於香港經濟基本因素惡化,且樓市表現未如理想,故給予港股「減持」評級,並指即使英國減息,對港股幫助不大。



專家料21500阻力大

另外,恒指昨衝上熊證街貨重貨區21400點,殺絕52隻恒指熊證後即回頭,屠熊意味濃,目前熊證重倉區已分散至21500至21800點水平。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指,港股累積不少漲幅有獲利誘因,致恒指於250日線受阻,短線或會於21500點附近遇上大阻力,但仍可穩守二萬一關,建議投資者可考慮買入煤炭及礦鐵股,博季績有起色資金短炒。
A股方面亦連漲三日,滬綜指昨日收報3060點,升0.4%;深成指則收報10835點,升0.9%,兩市總成交額為7,292億元人民幣,略少於前一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4/196939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624

H指今年跑輸 有望追落後

1 : GS(14)@2016-09-06 04:35:58

【本報訊】H指年初至今跑輸恒指,但有望追落後。恒指上周連續兩日創逾一年高,惟H指自8月中創今年高後未見突破,跑輸恒指。不過單計8月份,H指不僅跑贏恒指,升幅冠絕環球主要股市。


資金湧恒生H股ETF

恒指由年初至今計累升4.85%,H指則累積下跌1.23%。惟單計8月份,H指累升4.52%,高於恒指3.83%的漲幅。中資金融股領升H指,工行(1398)、建行(939)、中行(3988)以及平保(2318)四股份,已貢獻恒指8月份逾六成升幅。不過追蹤H指的恒生H股ETF(2828),與表現緊貼恒指走勢的盈富(2800),上周累計仍見走資,前者連續走資9周,後者亦連續走資6周。惟兩者上周五均見吸資,恒生H股ETF更吸資3.84億元,較盈富1.67億元的吸資額高。富瑞亦指,截至8月31日一周,中國ETF見走資,惟持貨較長期的互惠基金,最近四周均見流入,該行近期亦將中國股市的評級上調至「溫和看好」,對中國股市持正面看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5/197602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88

乏新經濟股 恒指跑輸美股

1 : GS(14)@2016-09-09 04:52:25

■全球五大市值公司全為科技企業,其中以蘋果公司稱冠。 資料圖片



【財經專題】恒指成份股欠多元化,港股長期「跑輸」美股。有專家指,這是因為恒指側重舊經濟股,縱然「蘋果概念股」瑞聲科技(2018)剛成為藍籌股,亦難令港股隨新經濟「起飛」。


標指3年升32% 恒指升5%

近年美股屢創歷史新高,而港股最近才僅見年內新高。過去三年,恒指累積升5%,而標普500指數則累升32%。豐盛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及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認為,港股漲幅不及美股,因為恒指成份股欠多元化,且過份側重金融股。黃國英稱,騰訊(700)過去五年漲幅強勁,但恒指仍原地踏步,可見其他行業股份表現何其疲弱,尢其是金融股。郭家耀則稱,舊經濟股盈利表現不現想,恒指金融股比重過大,雖然內地資金近期湧入港股,但因市場缺少如騰訊的「領頭羊」,港股難出現牛市。他又指,由於港股的結構,其或長期跑輸美股。恒指金融業比重為45.05%;計及瑞聲,資訊科技業比重亦僅11.29%。另一邊廂,標指資訊科技業比重為21%,生命科技業比重約3%,而金融業比重則約16%。黃國英表示,其實美國僅兩成上市公司上升,其餘表現平平或差勁,惟因「強者越強」,該兩成股票能拉動指數。港股漲勢不及美股,他認為問題癥結在於新經濟可於短期內孕育超大型企業,但恒指缺乏該種類型股份。



全球五大市值公司全為科企

從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的變化可見,新經濟股已主導環球市場。15年前,僅一間科技公司微軟名列全球五大市值公司,但現時五大市值公司全為科技企業,分別為蘋果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及facebook。過去三年,騰訊累漲約178%,恒生金融分類指數累升不逾1%,於恒指比重達10%的滙控(005)累跌30%,但標指資訊科技業指數則累漲55%。對此,黃國英認為港股恐長期「半生不死」。記者:賴俊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8/197638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42

指數ETF不憂跑輸大巿 小心追蹤誤差 費用比率未必反映

1 : GS(14)@2016-10-12 07:44:14

【明報專訊】一直以來,強積金最為人詬病的是管理費太高,因此積金局亦致力推動較低收費的基金。事實上,近年在波動市况下,很多星級基金經理也相繼失守,要找出回報跑贏基準指數的基金也不容易。反之,低收費及被動式基金雖不會超越掛鈎的指數,但是起碼與大市同步,故近年被動式基金愈來愈受散戶歡迎。月初筆者到訪領航(Vanguard)美國總部,了解為何ETF不單在美國以至亞洲的增長驚人。領航行政總裁Bill McNabb表示,ETF收費低及產品透明度高是受歡迎的主因。

投資者在選擇投資產品時,當然希望成本低回報高,但在利息低企年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領航股票指數部管理層Ryan Ludt表示,公司選擇推出追蹤指數ETF也着重該指數的成本問題及流動性。好像2012年公司便將跟蹤指數公司由MSCI變成FTSE,就是為降低收費。數據顯示現時領航指數基金超過200隻,管理2萬億美元資產,其中「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則有4650億美元。

以往互惠基金若資產增至某個水平,便不接受認購,但指數基金在這方面問題較少。例如投資者看好美國前景,買入指數ETF便可以,不用做太多功課,但由於美國指數ETF多在交易所掛牌,香港與美國有時差,可能在美國開市時,香港交易所休市,投資者便不能參與市場。

Vanguard集團去年6月首次將A股直接納入其新興市場ETF,是首個納入A股的全球主要新興市場基金。公司總值達59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已經完成過渡至其富時新興市場納入A股全市場指數,於9月19日起生效。Ludt指出,中國股市料如同其他新興市場一樣甚為波動,但基金現時可讓投資者直接投資於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興市場。可見公司會因應市場變化將基金成分改變,故投資者在選擇指數或行業ETF時,也要審視ETF內容是否轉變。

基金成分因應市場轉變

在牛市時,不少投資者也願意冒多些風險,偏向會選擇股票基金,因為希望跑贏大市,但在巿况波動時,指數ETF可能較受歡迎, 因為成本低及透明度高,容易看清走勢,反之基金經理若「轉身不快」及看錯股票,往往會跑輸大市。一隻ETF走勢理論上與追蹤相關指數相差不應太大,而且省掉了基金經理的費用,還省卻了背後龐大研究分析人員的費用,這樣基金的每年費用就可以收得很低。而這種基金管理方法稱作「被動式管理」。對這類型的基金跟其他的一般基金一樣,還是有其缺點:今天買的基金計算的是明天的淨值,而且基金無法和股票一樣融資及沽空。

省卻基金經理費用 年費較低

投資者選擇互惠基金,一定要看基金經理往績,表現是否穩定十分重要,但近年一些長勝將軍基金經理旗下基金表現有時候也跑輸大市,尤其是基金排名每年都不一樣,今年第一名不見得明年會第一。主動型基金的最大宗旨是企圖「跑贏」市場,以賺取最高回報。不過,回顧過去幾年,大部分的主動型股票基金(如投資美股市場及新興市場),回報表現低於市場基準。

對投資者而言,主動型基金的最大特色是交由專業基金經理精心挑選股票,透過適時管理投資組合,藉此賺取更高回報。然而,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不是「必贏」的保證;相反,高額的管理費卻是「必付」的成本。故想簡單方法參與市場,例如看好美國市場,你就可以買美國指數的ETF。如果看好新興市場,就可以買新興市場指數的ETF。

Ludt又表示,旗下指數ETF也十分注重追蹤誤差。投資者要知道ETF總費用比率的影響、相關基準組合及ETF類別(指實物資產相對於合成)改變等。ETF的總費用比率並無通用定義,可以包括管理費及其他費用(例如交易費用、印花稅、編備財務報告及其他文件、法律及核數、保險、託管服務等費用)。但個別ETF的總費用比率不一定等同該基金的追蹤誤差,因為ETF的資產淨值可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投資組合所帶來的股息及其他收益。

總費用比率無通用定義

另外,McNabb表示:「在美國推出新的個人化投資顧問服務,廣受客戶歡迎。此項業務的增長速度高於我們預期。推出該服務至今,已擁有超過3.2萬名客戶,涉及的資產約300億美元。此服務讓具有多個目標而且情况較為複雜的客戶,以相當低的成本,透過專責的財務顧問獲取具意義的建議。現時,我們僅於美國市場推出有關服務,不過我們亦考慮在合適的情况下將該服務擴展至其他地區。」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71&issue=20161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02

中港股市跑輸全球 明年首季料續受壓

1 : GS(14)@2016-12-25 11:01:20

【明報專訊】2016年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港股交易日亦僅餘下3天,全年總成績暫時仍見負。分析認為,港股近月表現不振,料難以「扭負為正」,預期明年首季仍因國際局勢動盪而受壓。外圍方面,隔晚美股全線做好,道指更連升7周,為兩年以來最長升浪。

道指連升7周 兩年最長升浪

臨近聖誕,受假期氣氛影響,環球股市交投淡靜,觀望氣氛濃厚。上周五道指低開10點,報19908點,及後雖一度低見19899點,但尾段出現承托,最高升至19934點,收市亦報19933點,升15點;全周累計升0.5%,連升七個星期,是自2014年底以來最長升浪。標普500及納指亦錄得輕微升幅,分別升3點及15點,收報2263點及5462點。

歐洲則個別發展,英國富時100指數全日升4點,收報7068點;德國DAX指數高開24點後出現回吐,更一度倒跌43點,尾段跌幅收窄至6點,收報11449點;法國CAC指數則表現反覆,收報4839點,升5點。全個星期計,三大指數分別升0.8%、0.13%及0.4%。

上證今年跌12% 主要市場中最差

2016年即將完結,環球主要股市指數中,全年計暫時以道指表現最佳,累升14.4%,其次則為富時100,升13.23%;表現最差的是上證,累跌12.12%,港股亦因而受拖累,累跌1.55%;惟其他亞太市場則普遍錄得升幅。

雖然恒指暫時僅較去年底跌約339點,不過港股近况疲弱,剛過去一周已跌近450點。耀才證券(1428)研究部總監植耀輝稱,近一兩個月港股表現差勁,且今年只剩下3個交易日,料難以「扭負為正」,但亦不會大跌,預期於21400點附近徘徊;展望明年首季,由於環球市場充斥諸當不明朗因素,如特朗普上場、英國脫歐進程等,尤以中美關係最為不明朗,故相信首季港股會續受壓,需待兩會過後,政策明朗化後才有轉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08&issue=20161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