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前要知的二三事
1 :
GS(14)@2017-06-22 08:01:48【特約報道】「買保險要趁後生!」「親戚朋友都係買呢款,我唔執輸跟住買咋。」「公司都已經幫我買咗保險,唔使再買醫療保險㗎嘛?」很多香港人都有買保險,但經常都會聽到以上有關買保險的說法,到底你了解保險制度的運作嗎?你又清楚所購保險的保障成份嗎?保險種類五花八門,不要因為保險從業員把產品介紹得天花亂墜就隨便購買。很多時都會出現一個狀況,明明每年已繳了不少保費,但當不幸發生意外需要住院、看病時,才發現根本沒辦法理賠。所以在買保險前,應好好了解各種保險的內容,按自己的真正需要去挑選適合自己的保險。
■對一般剛踏入社會工作的「新鮮人」而言,最需要的應該是人壽加危疾保險。除了保障家人外,亦可免卻不幸患上嚴重疾病時龐大的醫療開支。
幾時買最好?
許多人都認為有錢就能買到保險,等有閒錢時再買也不遲。但事實並不如你所想,保險公司一般也會根據投保人的健康狀況、年齡及財務狀況進行審核,再決定是否承保。根據衛生署統計,香港死亡率最高的三大殺手分別為癌症(佔30%)、肺炎(佔16%)及心臟病(佔14%)。根據某大保險公司近年的索償個案顯示,在香港危疾保險的索償個案中,癌症、心臟病及中風分別約佔76%、11%及4%,41至60歲的索償者佔總數約67%,可想而知,超過五十歲的長者消費群絕對不是保險公司的首選客戶。所以最佳的投保時機是年輕和健康時,保費不但較低廉,投保也更便捷,保障範圍更全面。
買幾多?供幾多?
以人壽和危疾險來說,保額大當然也會保障多點,但買得太多會浪費,太少則不夠保障。以理財角度看,一個人應買的保額是有數得計的,一般會按以下公式計數:年薪3至5倍再加負債。若以年薪14.4萬元,另加幾萬元卡數未還為例,就應該買約10萬美元的保障計劃。另一樣要考慮的因素就是負擔能力,剛入社會工作的新鮮人一般負擔能力有限,保費應維持薪金10%以內。
■購買醫療保險前,應根據自己慣用的醫療模式,例如:選用的醫生、醫院住房級別的收費,預計所需的保障額。通常保障額愈大,保費相對愈高。
公司已為員工購入醫療福利,不用自行再買醫療保險吧?
錯!因為公司政策或會有變動,而且也有轉換工作的可能性;只有成立個人的醫療保障計劃,才可確保自己的醫療保障不會受影響。在選擇個人醫療計劃時,可選擇有墊底費(即費用的一部份需要自行負責)的計劃以減低保費。萬一需要作出索償時,投保人可先向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險作出索償,然後有需要時才利用個人的醫療保障。
醫療保都有分Scheduled Plan同Unscheduled plan?
一般的醫療保險(Scheduled Plan)都設有一個賠償表,列明每項賠償項目的最高賠償上限,例如每日住院費用或外科手術費用上限等。然而近年市場上開始流行一些不設每項上限的醫療保險產品,這類有別於傳統的醫療保險產品(Unscheduled Plan)不會為每樣項目設一個賠償上限,而是每年設一個賠償上限,有些可能會再有終身賠償限額,通常賠償上限由每年數百萬至上千萬元不等。
■每個人對保險的需求都不一樣,加上市面上的產品選擇亦非常多。投保人應先了解清楚自己的需要,再諮詢保險經紀,選出適合自己的計劃。
別怕麻煩,看清楚保單條款!
多數人買保單都只緊張保額、買的險種、繳的保費,卻忘了關心保單中最重要的那道防線:保單不負責理賠的項目與範圍。許多保單的糾紛問題都是從這衍生。買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清楚以下細節:1)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保或不保的事項2)保單的賠償限制和等候期的長短3)保險公司是否接受已存在或先天性疾病不要抱人買我買的心態,由於市場上有不同類型的產品,而產品內容亦愈見複雜,因此最簡單的做法還是找一個專業的獨立理財顧問,根據你的實際需要而揀選一個最合適的產品或方案。市場保險種類眾多,各家保險條款解讀不一,適宜由一個中立的專業人士如康宏這類獨立理財顧問幫你客觀比較、理智分析,從而作出最佳選擇。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0/20061449
魑魅魍魎:抽新股你要知
1 :
GS(14)@2017-10-09 03:20:19挾「三馬」概念的眾安在綫(6060)成為全城熱話,抽新股入場的每手有幾嚿水落袋,但上市後追入的幾乎無一生還,適逢今年餘下時間,還有像Razer、閱文集團等幾隻具概念的股份,入市實在要了解抽新股機制的邏輯。金融市場是零和遊戲,而抽新股其實是一個低風險賺錢的智力遊戲,要贏就要評估其他參與者對新股的需求,然後衡量值博率,運用最大效應策略以獲配最多新股,然後於上市初期沽出,讓其他人接火棒。因新股十之八九都是以高估值上市,定價多半不便宜,期望在市場盡量地集資(啤殼上市的新股除外,但只佔少數)。
IPO分為公開發售及國際配售,散戶參加公開發售,機構投資者及專業投資者則認購國際配售。一般情況下,投行及券商會將總售股股數90%撥予國際配售,餘下10%則會撥予公開發售。而新股市場設有回撥機制,投行及券商會根據公開發售反應,而增加原本只有10%的公開發售比率。而今次屬於集資額眾安超購121倍,則把公開發售部份由5%上調至20%,情況跟中廣核(1816)和中國信達(1359)相近。集資額細的新股較易令散戶中伏,成莊家散貨對象,因為這些股份要製造熾熱氣氛吸引散戶眼球絕不困難,只要老闆的友好一開始先入一條大飛,不用多,如約3億元(用10倍孖展,即準備3,000萬)。假設啤殼上市的新股IPO集資額為1.5億元,一般只有10%是公開發售部份,即價值1,500萬元,所以單單是3億元足以營造20倍超額認購效果。不少散戶看見了超額認購,便一窩蜂地衝去抽新股,包銷商便可把新股銷售出去。而老闆友好若要退場,就可以善用回撥機制。例如早年碧瑤綠色(1397)超額認購400多倍就調至50%/50%比例,把國際配售當中的4,000萬股撥至公開發售,等於將國際配售部份的股票散了貨給散戶。在這情況下,即使老闆友好的那條飛也會抽中新股,但比起散戶,老闆友好只算是小部份,總可以用「其他方法」獲得補償,而大部份公開發售的股票還是落入散戶之手的,所以這方法可謂除笨有精,再加上15%的超額配股權,最後的確有可能把不少股票散出街的。十一少
http://www.fb.com/11mis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1/20169515
【專題籽】雙子座流星雨殺到 觀星禮儀你要知
1 :
GS(14)@2017-12-18 04:14:18近年越來越多人到郊外觀星,觀星禮儀你又知多少?
【專題籽:港情講趣】香港青年天文協會會長梁榮燊(Ricky)從2000年開始觀星,也從事天文教育方面的工作。他留意到近年越來越多人到郊外觀星,不過未必個個懂觀星禮儀,如很多人開着電筒亂照,令到整個環境不適合觀星。他提醒大家棄用白光電筒和手機的星圖應用程式,這些光是光害的來源,強光會令我們的眼睛難以適應而看不到天上較暗的星。他建議改用傳統的旋轉星圖和紅光電筒,因為紅光產生的影響較輕微。想省錢可用紅色玻璃紙包着白燈電筒,手做一個紅光電筒。
提到秋冬較適合觀星,Ricky回應道:「其實四季都有許多耀眼的星,尤其夏天和冬天的更加突出,夏季有牛郎織女和銀河,冬季有大三角,惟夏季天氣不好,很難看到漂亮的星星,而冬季天氣較好,所以我們多在秋冬觀星。」另外,除留意天氣,亦需注意月圓月缺的日子,因月光會影響其他星星的「能見度」。入門者初學觀星,可自備觀星三寶:旋轉星圖、普通雙筒望遠鏡及紅光電筒,使費不多,他強調,「最重要是熟悉了星空,有興趣才購入器材,那樣會更加合適。」
這星期雙子座流星雨殺到,有興趣去觀星記得做好準備,也要遵守觀星禮儀。
香港青年天文協會會長梁榮燊(Ricky)是名觀星發燒友,有17年經驗,他指初學者入門觀星只需簡單三寶:旋轉星圖、雙筒望遠鏡及紅光電筒,並不一定是個奢侈嗜好。
雙子座流星雨建議時間:12月13、14及15日晚上11時後*建議地點:西貢天文公園、石澳*注意可見流星數目難以預測,會受天氣影響。高峯期為14日午夜。
facebook:盲人觀星傷健營記者:鄧天蔚攝影:張志孟(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3/2024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