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報道,白宮表示,中方下周將前往華盛頓繼續進行貿易談判,雙方致力於達成互利結果。今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已經註意到美國白宮發言人的表態,我們認為這表達了美方希望就經貿問題同中方達成共識的願望,是積極的信號。耿爽強調,通過平等協商來化解分歧、處理#中美間貿易摩擦#,符合雙方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對於中美歐日貿易談判利益相關方而言,八月這個傳統意義上的休假月過得一點都不輕松。
自20日起,上述四方將進入頻繁互動期,其間美歐和中美貿易官員都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雙邊會談,美日歐貿易官員也將再次舉行三方會議;同期,美方針對“301”調查擬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征稅的公眾聽證會,則將持續六個工作日的時間。
這樣規模的聽證會雖不能說絕無僅有,但也是歷史罕見。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往該類聽證會最多舉行三天。
罕見的六天聽證會
7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布對6031項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隨後在8月1日,USTR又宣布將稅率從10%上調至25%。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第一,我們奉勸美方端正態度,不要試圖搞什麽訛詐,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第二,我們奉勸美方回歸理性,不要一味地意氣用事,因為這樣最終會傷害他們自己。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則表示,美方不僅不顧全世界的利益,甚至也不顧美國普通農民、企業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對中方玩弄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這種做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也使世界上反對貿易戰的國家和地區感到失望。
而根據USTR最新發布的日程計劃可以看出,由於要求參加聽證的利益相關方過多,此次針對“301調查”舉辦的聽證會時間將持續六天,而非此前公布的三天。不過,此前USTR也曾表示,是否延長時間,則將取決於“要求參與聽證的額外的感興趣人群”。
該聽證會將在8月20日至24日以及8月27日舉行,其中在20~24日,聽證會從每日早晨9:30開始,至晚間6點結束,27日的聽證會則會結束得早一點。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目前共有358位代表共46個小組參加此次聽證會,參加代表來源主要是美國企業、行業協會、遊說組織、律所以及相關高校法學院代表。
“美國國內關心貿易沖突的人越來越多。越是反對的,才越會來報名參加。”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對美出口的三分之二都屬於日用消費品。
以2016年數據計算,在玩具方面,美從中國進口占比高達86%,旅行箱包占61%,鞋類占60%,家具占44%,紡織品服裝占37%,機電產品占27.1%;此外,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占94%,數碼相機占40%,家用彩電占27%,美國不可能把所有商品都排除在外。而最終,這些成本都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這必然會導致美國日常消費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據悉,USTR希望在此次聽證會中聽到這三方面的意見,即目前清單上稅則號的產品是否應當保留,是否有其他未在清單上的產品應被納入;第二,在關稅提高方面的看法;第三,在征稅貿易總量方面的看法。
而在是否保留產品方面,美方通常有兩項判斷標準:第一,是否存在替代品,第二,是否會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價格傳導。
正在參加上述“301調查”公開聽證會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磊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美方騰挪空間並不大:在中國對美出口的價值5000億美元產品中,此前征稅的500億美元產品就是從5000億美元產品中篩選出的,而現在又要從剩下的、已經篩過一次的4500億美元產品中再找出2000億美元(可替代性強的)產品,難度很大。
不過,如若美方騰挪空間已經不大,為何還要堅持把上述聽證會搞得這麽聲勢浩大?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美方而言,聽證會的程序是必要的,不過這對美方並不產生法律拘束力:即便不聽證,看看公共評論也是可以的,其往後延時的行為,也許是美方想為溝通留出一些時間。
商務部8月16日發布通知稱,應美方邀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擬於8月下旬率團訪美,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率領的美方代表團就雙方各自關註的中美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美歐日商議WTO改革
同期將齊聚華盛頓的,還包括歐盟和日本的相關貿易談判人員。
8月20日,歐盟同美方就“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自貿協定舉行首次談判,歐盟方面目前派出了兩位高級官員赴華盛頓談判。而在赴華盛頓之前,歐盟在加大美方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方面拋出橄欖枝,一口氣羅列了總額6.38億歐元的14個LNG基礎項目,並指出,如美國LNG“價格具有競爭力”且美國取消在出口方面的相關限制,歐盟就有意加大對美LNG的進口額度。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此前曾積極預測,美歐之間能在九月份達成某些貿易協議。
同期,美歐也將就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問題進行進一步商談。此前在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訪美時達成的美歐聲明中,美歐為此特地建立了一個執行工作組,並表示將“立即”對此展開工作,美歐雙方並表示,將推動在知識產權盜竊、強迫技術轉移、產業補貼、國企制造的(經濟)扭曲以及過剩產能方面的改革。
美歐在WTO問題的改革立場,加強了近兩年來美歐日三方在此方面的共識。據外媒報道,USTR證實美歐日三方將於本周在華盛頓舉行“工作級別”談判,討論此前部長級別會面成果,這一會面將是3月在布魯塞爾及5月在巴黎舉行的三方會談之後的延續。
5月,美歐日三方達成了“美國、日本和歐盟貿易部長三方會議聯合聲明”,表明了三方在WTO規則改革方面的聯合立場,其主要內容同補貼和國企問題相關。三方認為,應當明確並改進WTO現行的產業補貼規則,且三方表示計劃在2018年底之前開展各自的內部行動,以便在此後不久展開談判,且必須確保主要的貿易夥伴們參與這些未來的談判。
目前,歐盟則希望能夠在今年12月1日召開的阿根廷二十國集團峰會(G20)上可以正式推進這一WTO改革議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