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荒謬歪理實在不吐不快

警方在葵涌一工廈單位搜獲一批物品,包括氣槍、刀、鐵枝、水管、鐵通、鐵鎚、口罩、手套,及辣椒油等具危險性化學物,並拘捕一男兩女,不排除被捕人士與被檢物品與年初一旺角騷亂事件有關

  有人立即提出,“所謂武器庫實為儲存回收物資的儲存倉”,批評警察“老屈”,並為被檢物品提供各類正當合理的用途:如辣椒油可用作驅蚊劑等等,至於為何有刀、槍、鐵枝等等,則解釋為因為倉庫一向接收市民的丟棄物品,所以在倉庫中任何物品也可能存在:“佢地拯救資源的,真係乜都會收”、“因為乜都有人丟囉!”

  簡直混帳荒謬!如此理由,莫非把全港市民都當成三歲小兒或白痴?按此邏輯,是否即使搜出什麼可製炸彈或毒藥的原料等,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了?提出這種辯解理由,倒不如乾脆說成是警察根本是事先準備了這些物品,存心來“砌生豬肉”的好了。當然,這些所謂“理據”,對於那些一貫支持你們的追隨者們,自然已是足夠有力的了,因為他們先天上已接受了你們對他們灌輸的仇警意識,徹底不信任政府、不信任警察的意識,以及政府隨時隨地都在向他們加以政治迫害的意識。此所以,你們隨時都站在不敗之地,你們犯法,便是“公民抗命”,“被暴力政府逼出來的抗爭”,警察拘控你們,便屬“政治打壓”、你們暴力打警察,只是“自衛”、“比起外國別的地方示威者行動,根本不算激烈,不算暴力”,但警察向你們還擊,便是“濫暴”。像這樣的”任你講晒”邏輯,除了你們那班忠實支持者之外,我相信全香港市民聽來也絕對不會心服!

日前陶傑、鮑偉聰在電台節目中批評傳媒(主要是TVB)把是次事件稱為“暴亂”,把示威者稱為暴徒,是不恰當的,顯是有心跟梁政府口徑一致,並質疑好幾年前內地發生的反日大遊行中,曾出現打砸焚燒由中國人開設的日本食店、截打駕駛日本汽車經過的中國人司機等,為何又不見他們稱之為暴徒?

  首先,我雖然不太清楚“暴亂”或“暴徒”兩詞在專門學術上的明確定義,但憑字面上常識上的定義,想當然地,我認為當行動中出現不當的,或過度的暴力行為時,行動即有理由被稱之為“暴亂”,參予者亦有理由可被稱為“暴徒”。據此,在當年那場反日大遊行示威之中,我絕對同意把那些瀕臨失控、失去理智的示威者們,一概稱為“暴徒”。至於傳媒當時為何未予“正名”,你固然可指摘批評他們,然而我認為這並不足以構成今天傳媒把年初一的那批滋事示威者稱為“暴徒”,或把事件描述為“暴亂”的所謂犯了“雙重標準”的批評理由。更何況,根據世俗傳統的情理標準,我們總是傾向以哪一方是主動挑起事端衝突的一方,而作為判斷行為是非的準則的,如在國際戰爭中,相信誰也不會傾向於同情主動作出侵略行為的一方的。如果接納這一準則,則在當年的反日大示威中,甚或追溯至幾十年前的那場抗日戰爭之中,相信是非也十分明顯的,不論是主動挑起事端,或挑起侵略戰爭的,都是日方。同理,在是次旺角騷亂事件中,我們也看不到任何理據,是警方在主動挑起衝突,相反,我們在電視畫面上看到的,倒是那批“示威者”不斷在向警察作出挑釁。

  此外,陶傑又在節目中提出什麼遠因近因的一番分析,以此作為與坊間一窩蜂的”師奶大媽”式的只懂譴責聲討的意見有別,其實要歸咎起來,我相信大部份人的意見想當然都不外是把一切都歸咎於梁振英政府的種種施政不善,倒行逆施等等,這裏只想向大家推薦一篇文章,是“香港01 觀點”的“梁振英再本事也無法製造一切問題”。

  話說回來,在是次旺角騷動後,有人批評到當日那位交通警員向天鳴槍示警,以保護同袍的行為是否恰當,但個人認為,最該值得詬病的還是,電視畫面上可見,警察以擲磚頭還擊“示威者”的行為。這種行為似乎的確是有點過了火位。再加上,猶如當年“佔中”那樣,這次亦同樣出現了不少對警察在現場濫施暴力,甚至對無辜過路途人、記者施暴的指控,這些指控若是已得到充份的證據支持,而非屬一面之辭的話,我絕對同意警方應盡快向全港市民作出一個交代,甚至成立專案委員會加以立案調查,以示公正。

  事件平息後,這兩天卻先後發生了兩宗耐人尋味的事件。包括有人致電報警,虛假在警察總部有炸彈、油麻地一街邊垃圾桶發生爆炸,兩宗事件,若配合起那位在旺角騷亂中曾擔當起一定主要指揮角色的黃台仰是日在網上發布的那段“抗爭將陸續有來”、“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的錄音內容,以及警方近兩日大舉向“示威者”作出的拘捕行動,究竟是否有任何相關相聯,在未有任何確切證據下,任何人當然都無法妄下斷語,可是實在卻又很難免讓人據此作出一定的相關聯想。不過,假設這真是相關的報復行為,筆者在此只期望肇事者不妨真依黃台仰所號召,作出一番更加激烈的違法舉動來,筆者也樂於在此放長雙眼,且看你們的這種舉動,究竟是真的有利於你們的抗爭,還是只會把全香港市民的人心跟你們拉得越來越遠。有種的,下一次不妨就真的在警察總部放個真的炸彈吧!

  又,關於月前蕭陶兩位才子關於歐洲難民潮引發論戰的事件中,筆者近日剛剛讀到一篇網文,指摘蕭才子將陶才子相關文章翻譯成阿拉伯文,廣傳出去,是有可能招惹到IS伊斯蘭國,向香港無辜市民進行不分青紅皂白式的報復行動,也是屬於打壓言論自由的做法(理據是,陶才子畢竟只是一介文人,根本只有說說嘴的能力,而沒有真正把難民拖出公海的付諸行動的能力),對於這論點,筆者實是無法苟同。須知散播鼓吹歪論的罪惡影響,很多時猶在真正把罪惡付諸實行之上。如文中所言,要是一切言論自由,應只以法律為唯一底線,而不須理會任何道德底線的話,則我們還要基本的道德底線何用?何況,更大的問題是,即使如此,在現代的社會中,人人或多或少都已在逐漸學習挑戰著法律的底線。又更何況,陶才子既然說得出那番言論,自然也該有膽文責自負,預了惹起伊斯蘭國份子的相當反感,縱使有天真會惹來伊斯蘭國恐怖份子來港不分青紅皂白地報復,濫殺無辜,我想我們大概也絕不該只把一切責任單純歸於蕭才子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240

找不到千里馬官員?國會四個荒謬要先解決 議堂亂象》官員備詢枯坐、上台挨罵、跑關要罰站

2016-05-23  TWM

在國會備詢,許多政務官避之唯恐不及, 因為多半在空轉,卻不針對政策溝通辯論, 專業無處施展,還要不時被謾罵,令政務官心寒。

三月四日周五,行政院院長張善政一早就帶著各部會首長,九點前到立法院報到,準備面對一整天的備詢。但他必須先等著,讓立委獨秀的國是會議登場。一個多小時之後,十點五十八分,他才站上備詢台,接受第一位立委徐榛蔚的質詢。這一天,除了中午兩個半小時的休息,張善政帶領的二十幾位官員,坐滿備詢席,對著一百多個空空的立委席,一路坐到晚上七點十一分。

空轉枯等!

官員坐一整天,不一定有機會上台這不是法庭,也不是考場,而是台灣的立法院和官員備詢的一幕,常態是立委在輪到質詢時才出現,三十分鐘的質詢過後就走人,官員則乖乖坐在備詢席,可能連上台都沒機會。

立法院開議後,大約連續六周的總質詢是問政重頭戲,這段期間,執政團隊各部會首長都得「綁」在立法院,除了每周二、五必須全天陪著行政院長在立法院院會接受總質詢;另外三天,如有必要,還必須出席各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專案報告、預算說明、法案審查等會議,並接受質詢。

對許多政務官而言,這是政務停擺又難熬的六周;會期中,常常是立委輪番上陣,重複應答同樣題目不說,期間內不准離開、不准請假,有時遇上強悍的立委,只能聽訓、難以回嘴,讓許多政務官覺得「與立法院互動困難」。

第一個困境,是曠日廢時的備詢。

「只有立法院休會,部會首長才能有點時間處理公務。」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舉例,立法院總質詢期間,行政官員一早就準時出現,但這時院會經常會先處理例行議案或進行黨團協商,內閣成員只能枯坐在場內無所事事,卻無法辦公。

即使質詢順利進行,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台備詢,葉匡時說,「幾十個部會首長坐了一整天,立委卻只要在質詢的那段期間到場,難道行政部門的時間比較不重要嗎?」曾有一位卸任政務官,因為有緊急事項必須處理,要求主席希望能先離開幾小時處理公務,待立法院政黨協商一個段落後再回來備詢,卻遭主席以「無此慣例」為由拒絕。

曾擔任政務官、也將在新政府出任環保署長的立委李應元建議,為兼顧民意監督與行政效率,立法院可以讓政務官備詢時間更有彈性,例如院會處理議案或朝野協商的空檔時,首長得以離席辦公,議事恢復進行後,內閣再於一定時間內抵達議場即可;總質詢形式也可學習內閣制國家,每次會議前,由行政、立法兩院先行協調議題範圍,避免漫無邊際地隨意發問。

離題作秀!

非關政策天馬行空,只為上媒體曝光第二個困境,是五花八門、甚至淪為機智問答的質詢話題。

國民黨立委潘維剛曾在質詢時任科技部長的張善政時,說「現在韓國(手機通訊技術)是8G,那我們4G會不會落伍了!」讓張善政當場傻眼。

本屆立院最年輕立委呂孫綾,在質詢憲兵濫搜民宅事件時問錯對象,反遭國安局長楊國強揶揄,也遭網友冷嘲熱諷是「拿大麥克去肯德基抗議」。

總是直言不諱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就批評,「立委質詢的時候,要不是想作秀上媒體,不然就是問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有人問我:麻疹疫苗是每年幾月施打,一次要打幾CC。這是一個管政策的部長該回答的問題嗎?」許多官員感嘆,政務官最重要的工作,應是制定與推動政策方向,但是只要一進到立法院,除了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立委對答非關政策的內容,常常還要面對立委尖銳辛辣的問政。

「台灣政治人物詢答時,經常不是在論理,而是使用刺激的言語動作,爭取媒體曝光,這種方式對非民代出身的政務官確實很難適應。隨著民主日漸深化,立法院也應該發展出更成熟的政治文化。」李應元說。

利益交換!

立委把預算當籌碼,不爽就刪第三,少數惡劣立委,利用質詢或刪預算的方式達到施壓目的。

即將卸任的金管會主委王儷玲,和幾位政務官聊天討論時,把立委歸納為三個類型,第一種是認真的立委,雖然凶,但是可以溝通,例如她曾在質詢時,遇到立委王榮璋責難,但私下當面解釋後,王榮璋反而態度一轉,願意幫忙。卻也有立委是意在作秀,真要私下溝通,卻大手一揮,說「我已經質詢完了,不需要找我。」一切隨質詢秀完就結束。最後一種立委,則表面正氣凜然,實則為利益交換,等著和政務官要求條件,以換取支持政策和預算。

不受尊重!

人身攻擊,官員被氣到送醫第四,立法院缺乏對政務官的尊重。

今年三月底,環保署長魏國彥到立院備詢,與立委劉建國為了德翔台北輪擱淺漏油事件激烈交鋒,一度脫口「要辭職」,又因心臟不適緊急送醫,事後他說,三十一日還是會硬著頭皮到立法院備詢挨罵。

前經濟部長張家祝在高雄氣爆事件後,在立法院時遭立委批評「冷血」、「不是人」,憤而請辭。一位政務官表示,常常必須到立委辦公室就特定政策溝通時,要每一層樓、每一層樓地「拜會跑關」,許多時候都需在長廊門口枯等、罰站十幾分鐘,他坦言這樣做,「很傷自尊」。

照理,政務官薪水由人民納稅買單,等於是重要國家資源,如果逢備詢,就綁死在國會,不進行具體的政策、法案溝通,徒然消磨政務官做事的熱忱,以及執行政策的信心,豈不大大違反原始立意。

當然,政務官未盡職責,演出脫序言論,或是不尊重國會的行止,同樣所在多有,例如法務部長羅瑩雪近日多起在立法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和立委對嗆,稱「要下台的最大」,甚至親自寫新聞稿,嗆立委「只出一張嘴」。再如勞動部長陳雄文接受質詢時,以「我在吃便當」回應,乃至於○八年民進黨敗選後,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連續十二次拒絕赴立法院備詢等等,不尊重立院的態度皆不可取。

「台灣這個國家的民主還處在青春期、持續成長發展的階段,應該逐漸建立起相互尊重的民主風度與文化。」李應元感嘆。立委不應該將政務官視為二、三十年前那種麻木不仁的「高官」,而是尊重對方為國服務的熱忱與專業學養;政務官在國會殿堂也應該自重身分,兩邊都以國家整體利益為優先,互動方式才能逐漸改善。不然可預見的是,台灣在未來,縱或執政者多有識人之才,也難找到願意「當官」的「千里馬」了。

撰文 / 賴若函、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66

特朗普再度發飆!炮轟重計選票乃極度荒謬

候任總統特朗普周六對希拉里團隊重新計算威斯康辛州選票一舉感到非常不滿,稱這是一個“陰謀”和“極度荒謬”的。

特朗普在一份聲明中指控重計選票只是綠黨籌集資金的幌子,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綠黨提名人Jill Stein能賺的盤滿缽滿。

“Jill Stein所得到的全部選票還不及1%,甚至沒有出現大部分州的選票排名當中,這次荒謬的重計選票只是為了讓Jill賺到那些她永遠也不會用的錢”。

Stein為威斯康辛州重計選票已經在網上籌集到超過500萬美元,在接受CNN的采訪時,Stein表示不會考慮特朗普提出的禁止將所募得資金用於重計選票的建議,並反駁特朗普道:“他(特朗普)只能看到將募集的資金用於重計選票這一用途,他最擅長於創造屬於自己的事實,在過去他也這麽幹過。”

對於希拉里團隊也加入了重計選票,特朗普表示了無奈:“大選已經結束了,希拉里在敗選演講那晚也承認了這一點,而且她還祝賀我了,大選的結果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因為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朗普繼續說到:“毋庸置疑,這是綠黨對大選結果的一種抵觸手段,他們應該明白,與其挑戰和辱罵大選的結果,不如好好接受它“。

綠黨官方在周五以紙質計票結果可能與電子計票結果存在誤差為由,申請了對威斯康辛州重計選票。威斯康辛州綠黨聯合主席George Martin表示,隨著重計選票的進行,可能會觸發對威斯康辛州投票系統的調查,“這是一個過程,也是檢驗我們的選舉民主是否被侵蝕的手段。”

希拉里團隊和白宮方面均稱,無證據顯示威斯康辛州的投票系統被黑客入侵。為證明選票結果對雙方的公正性,希拉里團隊周六宣布加入重計選票的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78

“自我而荒謬!”:古巴領導人怒斥特朗普搞孤立主義

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在最近的公開講話中嚴厲斥責特朗普的移民和貿易政策“自我”而“荒謬”。

這是古巴領導人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後首次對其發出批評性言論,卡斯特羅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以自我為中心”,而他計劃在美墨邊境修築高墻的決定也是“荒謬”的。

“美國政府的新政策威脅將拿出一份極端而自我的貿易計劃,這將對我們的對外貿易競爭力造成影響,撕毀環境協議,將移民驅逐出境。”卡斯特羅表示,不公平的國際經濟體系將加劇社會不平等和貧困,移民也將隨之增多,因此,美墨邊境的高墻計劃不僅針對墨西哥,也是針對所有拉美國家的荒謬之舉。

“你無法用一堵墻擋住貧困,災難和移民,只能用合作,理解和和平。”卡斯特羅表示。

和前任奧巴馬不同,特朗普對古巴的態度並不友好,他曾威脅,除非美古之間簽訂“更好協議”,否則將終止奧巴馬政府和古巴之間緩和關系的努力。但是,特朗普並沒有給出具體細節。

上個月,白宮也表示正在“全面審視美國對古巴的各項政策”。

從2009年入主白宮開始,奧巴馬就顯示出對恢複美古關系的格外關註,曾宣布一系列放寬對古巴限制措施。

2014年12月17日,奧巴馬和卡斯特羅宣布正式結束兩國長期敵對關系,在宣布和解後,雙方已在2015年7月全面恢複外交關系。很快,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宣布將會進一步放松對古巴出口和旅行的限制,兩國也恢複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往來定期航班。外界普遍認為恢複美古關系是奧巴馬給自己留下的一個功勛卓著的政治遺產。

但是,取消對古巴貿易禁運的議案目前還卡在共和黨人控制的國會,而共和黨人對美古關系的理解和奧巴馬政府幾乎南轅北轍。

正如古巴外貿外資部長羅德里戈·馬爾米耶卡·迪亞斯(Rodrigo Malmierca Díaz)此前的評論:“在禁運未解除,一些重要議題未得到解決之前,我們(美古雙方)無法達到關系的正常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87

替補制荒謬 一票也可當選

1 : GS(14)@2011-06-26 10:21: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76589


大律師公會反駁政府理據
政府前日回應:替補機制符合比例代表制原意
大律師公會昨日反駁:違反比例代表制原意,候選名單得票或與所得議席比例嚴重不相稱

政府前日回應:選民投給離任立法會議員的選票已用於選出該名議員,選票已被「使用」並「完成」功能
大律師公會昨日反駁:現時選民投票是投給名單而非指定候選人,政府的建議歪曲選民原來投票效果

政府前日回應:替補機制堵塞補選投票率低等漏洞
大律師公會昨日反駁: 07年立法會補選投票率高達 52.06%

政府前日回應:《基本法》無要求空缺議席必須由補選填補
大律師公會昨日反駁:《基本法》無授權立法會限制和不合理剝奪港人的投票和參選權

資料來源:政府及大律師公會聲明
2 : 草帽(1253)@2011-06-26 13:14:54

其實應該吊銷林公公既律師牌照, 一個律師點可能公開講違憲謬論.

大陸自的始終係唔想有公投, 但係估唔到諗條屎橋會犯眾憎. 其實市民應該囉返一國兩制既皇牌出黎, 保護自己同下一代亨有既權利.
3 : cqb(1533)@2011-06-26 14:03:26

遲d可能保鑣公司生意會好好,d立法會議員個個都係武林高手,唔係一個唔該俾的替補侯選人買凶做瓜都唔奇,香港日日都玩十月圍城都唔定.
我一定參加七一遊行反對替補機制,如果今次咁都俾政府硬上到,下次23條都可以咁樣過,之後話唔埋立法會選舉都可以廢除埋,全部委任.一於反佢檯~~~
4 : Wilbur(1931)@2011-06-26 14:54:46

3樓提及
遲d可能保鑣公司生意會好好,d立法會議員個個都係武林高手,唔係一個唔該俾的替補侯選人買凶做瓜都唔奇,香港日日都玩十月圍城都唔定. 我一定參加七一遊行反對替補機制,如果今次咁都俾政府硬上到,下次23條都可以咁樣過,之後話唔埋立法會選舉都可以廢除埋,全部委任.一於反佢檯~~~


我都係咁諗

如果今次比政府過到骨

以後更加為所欲為
5 : 亞力士(1473)@2011-06-26 16:29:43

明知近7.1.都咁搞 唔明

雖然我對大劣屍公會無乜好感
6 : GS(14)@2011-06-26 18:20:47

今次覺得政府是收了柯打做
7 : 龍生(798)@2011-06-27 01:12:14

rf 組團上街?
8 : GS(14)@2011-06-27 22:22:37

你可以搞的
9 : 龍生(798)@2011-06-28 01:00:12

本想試試開區, 但突然有點手軟....
10 : cqb(1533)@2011-06-28 21:19:34

政府都怕又有50萬人上街,臨時縮沙...
11 : GS(14)@2011-06-28 21:20:24

有個遊行貼
12 : 草帽(1253)@2011-06-28 22:49:52

呢單野過左之後, 律師公會大律師公會正式宣布執笠.
13 : 龍生(798)@2011-06-28 23:23:06

我覺得大律師公唔會執粒....
如果佢地收左皮, 香港競爭即時輸俾新加坡

而家香港唯一優勝, 就係唔同大陸

大陸由政府控制法院, 有咩官司基本上唔駛打己知輸嬴
唔專重產權既後果係地價唔會值錢
唔專重法律既後果係無人遵守法律

香港斷估唔會自毁長城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052

趁低吸納的荒謬

1 : GS(14)@2011-10-20 21:50:5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22073
股市從高位下滑,財經演員必定會送上一句「趁低吸納」,這句廢話雖然是廢,但投資者聽後心裏還是舒服。投資者在高位入貨,如今股價不見了一大截,有人安慰投資者,不是你買得貴,只是現價便宜。
趁低吸納的荒謬是財經演員沒說清楚定義?財經演員的答案可能是,跌到驚就是低。硬要他們說出一個數字,是兩成,至於兩成怎計算,無從稽考。以財經演員投資在鑽研自己的一門手藝的時間來看,其實他們時時刻刻都應該在驚。股價從高位回落兩成,只代表── Well──股價從高位回落兩成。「股價從高位回落兩成」這句話,當中不含價值判斷,跌了兩成有可能未跌夠,仍是昂貴。
我甚至大膽斷言,財經演員推出「趁低吸納」的時候,可肯定股價仍是昂貴。原因簡單,財經演員平日懶做功課,吓報價機睇吓報紙便落場踢波,根本分不開股價甚麼是高,甚麼是低。股價牛皮橫行的話,普遍台詞是現股價加減兩成做止賺和止蝕位。就是股市大上大落,財經演員才加入「趁低吸納」這台詞,令場面更生動,但股價從高位回落兩成,通常仍是昂貴。

低買而不能高賣 廢話

舉一個慘烈的例子,藍籌股花旗銀行在雷曼爆煲前,股價逾 200美元,爆煲後的一段時間股價只回落兩成。假如投資者趁低吸納,持股至今輸九成。低,這單字沒意思。
「趁低吸納」的另一問題是不完整,吸納是一個動作,需要另一個動作配合,令整件事情完整;另一動作是沽出。
很多時候趁低吸納的「低」可能不錯是低,但股價低不代表日後股價一定會上升,很多股票股價注定是低,原因例如投資者不信任管理層,公司從事的行業不吸引等,股價可以低一段很長時間,甚至一世是低。因此,低買而不能高賣,又是講完等於冇講的廢話。
人是簡單易受騙的動物,見到大減價的標語,心情立即變靚,覺得自己在執平貨。價錢嘜高後減價這不老的招數,千秋萬載地通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34

劉央斥洗錢指控荒謬

1 : GS(14)@2015-09-19 20:00: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19/news/ww_ww1.htm
【明報專訊】因應《博聞社》及媒體關於西京投資管理(香港)主席劉央捲入內地高官洗黑錢的不利報道,劉央透過公關回應,直指有關傳媒對西京投資管理的指控荒謬之極並毫無依據。她本人及公司與文中所指人士無任何關聯,他們對此正在尋求法律協助。西京投資管理基金聲稱,該基金是由世界認可金融機構監管,以確保基金符合全球所有打擊洗錢的標準條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270

劉央斥洗錢指控荒謬

1 : GS(14)@2015-09-19 20:00: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19/news/ww_ww1.htm
【明報專訊】因應《博聞社》及媒體關於西京投資管理(香港)主席劉央捲入內地高官洗黑錢的不利報道,劉央透過公關回應,直指有關傳媒對西京投資管理的指控荒謬之極並毫無依據。她本人及公司與文中所指人士無任何關聯,他們對此正在尋求法律協助。西京投資管理基金聲稱,該基金是由世界認可金融機構監管,以確保基金符合全球所有打擊洗錢的標準條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271

劉央指《博聞社》報道荒謬

1 : GS(14)@2015-09-22 02:21:49

【本報訊】「女股神」劉央及旗下的西京投資,成為本周二內地《博聞社》一篇不利報道主角。事隔三天,劉央昨日發出聲明,指文章指控「荒謬之極並亳無依據」,與文中所指人士無任何關聯,現正尋求法律協助。本報日前曾到西京投資位於中環的辦公室採訪,惜未見劉央現身。被問到她本人會否親身闢謠,劉央對《蘋果》記者表示:「明者自明,清者自清。」她於聲明中又表示,西京投資管理基金由世界認可金融機構監管,以確保基金符合全球所有打擊洗錢的標準條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19/193014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69

蘋影話:《末世街10號》(10 Cloverfield Lane)荒謬原來是真實

1 : GS(14)@2016-04-15 16:30:14

很喜歡看到尊高文(John Goodman)精采的演出,原來他只比我大幾歲。大家有沒有看過88年左右明珠台有部美國處境喜劇叫《肥媽日記》(Roseanne)。當年是我最愛看的處境喜劇之一,也抄橋無數。雖然後來他拍電影並沒有代表作,但每次看到他,我都份外有一份親切感,所以也許影響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觀點。《末世街10號》只是部低成本、由幾個演員演出的電影,卻非常有緊湊力。有很多觀眾看完後覺得其不知所云,非常失望地離場。對於我,這是人類對未來雙重恐懼的展示:被監禁、被其他不知名的東西侵略。只要你現在在香港,你便感到其中的寒意。Mary Elizabeth Winstead因為感情問題逃離現在的生活時,卻在半途遇到了車禍,醒來發覺被囚禁在一座地下室中。陌生人尊高文對她說,其實她很好運,因為外邊的世界已經大滅絕,人類都死光了,是他救了她。這樣荒謬的說法當然不會令她相信,直至有一天她爬上逃生梯,看到外面的世界,一個滿臉紅斑的婦人拍打着窗戶,要她放其進屋內,她才相信原來荒謬也許是真的。外邊的空氣有毒,吸了便會死亡。影片的前半段就只有三個人在地下室內演出,玩的似乎是變態狂人把她捉來玩弄,而女主角努力地企圖逃離魔掌,直到她發現這個肥男人可能不是變態,或者是瘋狂的,才放棄逃跑的念頭。這是第一重荒謬。然後第二重荒謬來了,原來肥男人口中的女兒,似乎是他自己殺死的,原來第一次她沒看錯,這個人不只瘋狂,還是個暴力的變態者。真和假已經分不了,當然是先走為上着。我們的確恐懼未來會活在一個專制極權的社會之中,沒有自由沒有民主的世界,只有幽閉恐懼。如果是香港人便會有這個擔憂,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在我們香港這個家外的世界,其實也面臨崩潰?人類正在遇到危難,地球的一切都在瓦解。香港帶給你恐懼,你卻沒留意原來荒謬也是真實的,危機到處。你已經不知可以逃到甚麼地方,我們都住在末日街了嗎?撰文:仰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415/19571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