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會備詢,許多政務官避之唯恐不及, 因為多半在空轉,卻不針對政策溝通辯論, 專業無處施展,還要不時被謾罵,令政務官心寒。 三月四日周五,行政院院長張善政一早就帶著各部會首長,九點前到立法院報到,準備面對一整天的備詢。但他必須先等著,讓立委獨秀的國是會議登場。一個多小時之後,十點五十八分,他才站上備詢台,接受第一位立委徐榛蔚的質詢。這一天,除了中午兩個半小時的休息,張善政帶領的二十幾位官員,坐滿備詢席,對著一百多個空空的立委席,一路坐到晚上七點十一分。 空轉枯等! 官員坐一整天,不一定有機會上台這不是法庭,也不是考場,而是台灣的立法院和官員備詢的一幕,常態是立委在輪到質詢時才出現,三十分鐘的質詢過後就走人,官員則乖乖坐在備詢席,可能連上台都沒機會。 立法院開議後,大約連續六周的總質詢是問政重頭戲,這段期間,執政團隊各部會首長都得「綁」在立法院,除了每周二、五必須全天陪著行政院長在立法院院會接受總質詢;另外三天,如有必要,還必須出席各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專案報告、預算說明、法案審查等會議,並接受質詢。 對許多政務官而言,這是政務停擺又難熬的六周;會期中,常常是立委輪番上陣,重複應答同樣題目不說,期間內不准離開、不准請假,有時遇上強悍的立委,只能聽訓、難以回嘴,讓許多政務官覺得「與立法院互動困難」。 第一個困境,是曠日廢時的備詢。 「只有立法院休會,部會首長才能有點時間處理公務。」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舉例,立法院總質詢期間,行政官員一早就準時出現,但這時院會經常會先處理例行議案或進行黨團協商,內閣成員只能枯坐在場內無所事事,卻無法辦公。 即使質詢順利進行,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台備詢,葉匡時說,「幾十個部會首長坐了一整天,立委卻只要在質詢的那段期間到場,難道行政部門的時間比較不重要嗎?」曾有一位卸任政務官,因為有緊急事項必須處理,要求主席希望能先離開幾小時處理公務,待立法院政黨協商一個段落後再回來備詢,卻遭主席以「無此慣例」為由拒絕。 曾擔任政務官、也將在新政府出任環保署長的立委李應元建議,為兼顧民意監督與行政效率,立法院可以讓政務官備詢時間更有彈性,例如院會處理議案或朝野協商的空檔時,首長得以離席辦公,議事恢復進行後,內閣再於一定時間內抵達議場即可;總質詢形式也可學習內閣制國家,每次會議前,由行政、立法兩院先行協調議題範圍,避免漫無邊際地隨意發問。 離題作秀! 非關政策天馬行空,只為上媒體曝光第二個困境,是五花八門、甚至淪為機智問答的質詢話題。 國民黨立委潘維剛曾在質詢時任科技部長的張善政時,說「現在韓國(手機通訊技術)是8G,那我們4G會不會落伍了!」讓張善政當場傻眼。 本屆立院最年輕立委呂孫綾,在質詢憲兵濫搜民宅事件時問錯對象,反遭國安局長楊國強揶揄,也遭網友冷嘲熱諷是「拿大麥克去肯德基抗議」。 總是直言不諱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就批評,「立委質詢的時候,要不是想作秀上媒體,不然就是問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有人問我:麻疹疫苗是每年幾月施打,一次要打幾CC。這是一個管政策的部長該回答的問題嗎?」許多官員感嘆,政務官最重要的工作,應是制定與推動政策方向,但是只要一進到立法院,除了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立委對答非關政策的內容,常常還要面對立委尖銳辛辣的問政。 「台灣政治人物詢答時,經常不是在論理,而是使用刺激的言語動作,爭取媒體曝光,這種方式對非民代出身的政務官確實很難適應。隨著民主日漸深化,立法院也應該發展出更成熟的政治文化。」李應元說。 利益交換! 立委把預算當籌碼,不爽就刪第三,少數惡劣立委,利用質詢或刪預算的方式達到施壓目的。 即將卸任的金管會主委王儷玲,和幾位政務官聊天討論時,把立委歸納為三個類型,第一種是認真的立委,雖然凶,但是可以溝通,例如她曾在質詢時,遇到立委王榮璋責難,但私下當面解釋後,王榮璋反而態度一轉,願意幫忙。卻也有立委是意在作秀,真要私下溝通,卻大手一揮,說「我已經質詢完了,不需要找我。」一切隨質詢秀完就結束。最後一種立委,則表面正氣凜然,實則為利益交換,等著和政務官要求條件,以換取支持政策和預算。 不受尊重! 人身攻擊,官員被氣到送醫第四,立法院缺乏對政務官的尊重。 今年三月底,環保署長魏國彥到立院備詢,與立委劉建國為了德翔台北輪擱淺漏油事件激烈交鋒,一度脫口「要辭職」,又因心臟不適緊急送醫,事後他說,三十一日還是會硬著頭皮到立法院備詢挨罵。 前經濟部長張家祝在高雄氣爆事件後,在立法院時遭立委批評「冷血」、「不是人」,憤而請辭。一位政務官表示,常常必須到立委辦公室就特定政策溝通時,要每一層樓、每一層樓地「拜會跑關」,許多時候都需在長廊門口枯等、罰站十幾分鐘,他坦言這樣做,「很傷自尊」。 照理,政務官薪水由人民納稅買單,等於是重要國家資源,如果逢備詢,就綁死在國會,不進行具體的政策、法案溝通,徒然消磨政務官做事的熱忱,以及執行政策的信心,豈不大大違反原始立意。 當然,政務官未盡職責,演出脫序言論,或是不尊重國會的行止,同樣所在多有,例如法務部長羅瑩雪近日多起在立法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和立委對嗆,稱「要下台的最大」,甚至親自寫新聞稿,嗆立委「只出一張嘴」。再如勞動部長陳雄文接受質詢時,以「我在吃便當」回應,乃至於○八年民進黨敗選後,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連續十二次拒絕赴立法院備詢等等,不尊重立院的態度皆不可取。 「台灣這個國家的民主還處在青春期、持續成長發展的階段,應該逐漸建立起相互尊重的民主風度與文化。」李應元感嘆。立委不應該將政務官視為二、三十年前那種麻木不仁的「高官」,而是尊重對方為國服務的熱忱與專業學養;政務官在國會殿堂也應該自重身分,兩邊都以國家整體利益為優先,互動方式才能逐漸改善。不然可預見的是,台灣在未來,縱或執政者多有識人之才,也難找到願意「當官」的「千里馬」了。 撰文 / 賴若函、鄭閔聲 |
候任總統特朗普周六對希拉里團隊重新計算威斯康辛州選票一舉感到非常不滿,稱這是一個“陰謀”和“極度荒謬”的。
特朗普在一份聲明中指控重計選票只是綠黨籌集資金的幌子,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綠黨提名人Jill Stein能賺的盤滿缽滿。
“Jill Stein所得到的全部選票還不及1%,甚至沒有出現大部分州的選票排名當中,這次荒謬的重計選票只是為了讓Jill賺到那些她永遠也不會用的錢”。
Stein為威斯康辛州重計選票已經在網上籌集到超過500萬美元,在接受CNN的采訪時,Stein表示不會考慮特朗普提出的禁止將所募得資金用於重計選票的建議,並反駁特朗普道:“他(特朗普)只能看到將募集的資金用於重計選票這一用途,他最擅長於創造屬於自己的事實,在過去他也這麽幹過。”
對於希拉里團隊也加入了重計選票,特朗普表示了無奈:“大選已經結束了,希拉里在敗選演講那晚也承認了這一點,而且她還祝賀我了,大選的結果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因為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朗普繼續說到:“毋庸置疑,這是綠黨對大選結果的一種抵觸手段,他們應該明白,與其挑戰和辱罵大選的結果,不如好好接受它“。
綠黨官方在周五以紙質計票結果可能與電子計票結果存在誤差為由,申請了對威斯康辛州重計選票。威斯康辛州綠黨聯合主席George Martin表示,隨著重計選票的進行,可能會觸發對威斯康辛州投票系統的調查,“這是一個過程,也是檢驗我們的選舉民主是否被侵蝕的手段。”
希拉里團隊和白宮方面均稱,無證據顯示威斯康辛州的投票系統被黑客入侵。為證明選票結果對雙方的公正性,希拉里團隊周六宣布加入重計選票的進程。
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在最近的公開講話中嚴厲斥責特朗普的移民和貿易政策“自我”而“荒謬”。
這是古巴領導人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後首次對其發出批評性言論,卡斯特羅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以自我為中心”,而他計劃在美墨邊境修築高墻的決定也是“荒謬”的。
“美國政府的新政策威脅將拿出一份極端而自我的貿易計劃,這將對我們的對外貿易競爭力造成影響,撕毀環境協議,將移民驅逐出境。”卡斯特羅表示,不公平的國際經濟體系將加劇社會不平等和貧困,移民也將隨之增多,因此,美墨邊境的高墻計劃不僅針對墨西哥,也是針對所有拉美國家的荒謬之舉。
“你無法用一堵墻擋住貧困,災難和移民,只能用合作,理解和和平。”卡斯特羅表示。
和前任奧巴馬不同,特朗普對古巴的態度並不友好,他曾威脅,除非美古之間簽訂“更好協議”,否則將終止奧巴馬政府和古巴之間緩和關系的努力。但是,特朗普並沒有給出具體細節。
上個月,白宮也表示正在“全面審視美國對古巴的各項政策”。
從2009年入主白宮開始,奧巴馬就顯示出對恢複美古關系的格外關註,曾宣布一系列放寬對古巴限制措施。
2014年12月17日,奧巴馬和卡斯特羅宣布正式結束兩國長期敵對關系,在宣布和解後,雙方已在2015年7月全面恢複外交關系。很快,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宣布將會進一步放松對古巴出口和旅行的限制,兩國也恢複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往來定期航班。外界普遍認為恢複美古關系是奧巴馬給自己留下的一個功勛卓著的政治遺產。
但是,取消對古巴貿易禁運的議案目前還卡在共和黨人控制的國會,而共和黨人對美古關系的理解和奧巴馬政府幾乎南轅北轍。
正如古巴外貿外資部長羅德里戈·馬爾米耶卡·迪亞斯(Rodrigo Malmierca Díaz)此前的評論:“在禁運未解除,一些重要議題未得到解決之前,我們(美古雙方)無法達到關系的正常化。”
3樓提及
遲d可能保鑣公司生意會好好,d立法會議員個個都係武林高手,唔係一個唔該俾的替補侯選人買凶做瓜都唔奇,香港日日都玩十月圍城都唔定. 我一定參加七一遊行反對替補機制,如果今次咁都俾政府硬上到,下次23條都可以咁樣過,之後話唔埋立法會選舉都可以廢除埋,全部委任.一於反佢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