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助理文書主任只須中學學歷 50%受聘者持學位大學生搶基層公僕職位

1 : GS(14)@2015-03-11 08:49:21







【本報訊】公務員有「鐵飯碗」之稱,即使基層職位,近年也遭大學生全面攻佔。公務員事務局數字顯示,只需中四學歷要求的文書助理,二○一二年公開招聘時有22.2%獲聘者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較二○一○年時多出一點六倍;而入職要求中學程度的助理文書主任,更有多達50%獲聘者具備大學或以上學歷。兩個職位月薪均過萬元,與大學生起薪點相若,因此吸引不少高學歷人士降grade加入競逐。工會形容政府訂立的入職要求自欺欺人,促檢討有關職系的架構。記者:盧文烈



政府近年每兩年便公開招聘文書助理及助理文書主任,二○一二年的招聘程序去年底才完成。公務員事務局就有關入職者的學歷進行分析,發現越來越多高學歷人士競逐這兩個基層職位。在二○一二年的招聘中,局方分別招聘一千一百九十名文書助理及二千零三十名助理文書主任。結果顯示,文書助理獲聘者中,22.2%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比率較二○一○年的8.5%多出一點六倍,只具備最低學歷即中四程度者只得0.2%,二○一○年則沒有獲聘者是中四學歷。




工會:入職要求自欺欺人


至於學歷要求較高的助理文書主任,大學生爭崩頭情況更加嚴重。二○一二年數據顯示,50%獲聘者具大學或以上學歷,比率較二○一○年的39%多出三成;具中學學歷的獲聘者只有15.5%,較二○一○年23%更低。公務員事務局在去年八月曾進行招聘,兩職位分別提供一千個空缺,結果合共吸引五萬九千人申請,平均約三十人爭一職位,由於仍在面試階段,暫未有入職者學歷分析。文書職系公務員總會總幹事梁籌庭表示,大學生搶佔基層職位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不少求職者借助理文書主任作為跳板,加入政府後再尋求內部轉職機會,「例如轉去做行政主任同助理勞工事務主任等」。他說港人平均學歷越來越高,文書助理中四學歷的入職要求已不合時宜,「政府根本就係自欺欺人」。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漢祥表示,近年大學生在私營機構入職起薪點約一萬二千至一萬三千元,與助理文書主任人工相若,但公務員工作較穩定,因此吸引不少安份守己的年輕人申請政府職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1/190719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372

美新增職位勁 加息開綠燈 下月加息機率急升至七成

1 : GS(14)@2015-11-08 23:48:1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7/news/ec_ecg1.htm
【明報專訊】美國就業市場經歷上季增長放緩後,上月新增職位出乎市場意料強勢反彈。美國勞工部昨公布10月非農職位大幅增長27.1萬,幾乎是9月增長13.7萬的兩倍,也是今年最高的數字。薪酬增長高於近年均值,失業率跌至5%,按月跌0.1個百分點。市場認為數據為聯儲局下月加息開綠燈。數據公布後,CME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下月加息的機會率由58%升至70%,預測年底加息後利率中值為0.375厘。

Edward Jones策略師Kate Warne表示,美股連升5周,投資者憂慮一旦加息令金融條件收緊,部分人沽出股票獲利。美股昨早段偏軟。美匯指數昨升1.3%至99.3水平,美元兌日圓曾升0.9%,升穿123。歐元兌美元跌1.5%至1.07水平,見7個月新低。美國國債價格下滑,兩年期國債孳息升至0.942厘,是逾5年來最高。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也升至2.3厘以上,是7月以來最高。現貨金昨跌1.5%至每盎司1087美元,是3個月低位。紐約期油昨跌逾1%,跌穿每桶45美元。

美債息升 金價油價回吐

上月新增職位集中在私人市場,其中26.8萬職位來自私人機構,政府職位僅增加3000個。大部分職位來自零售業、專業和商業服務。建造業的職位增長也創8個月新高。

修訂的數據顯示,8月和9月的非農新增職位合計,比原先估計多1.2萬。每月平均非農職位增長,由次季的23.1萬降至第三季的16.7萬。不過上月數字強勢反彈,令8至10月非農職位增長增至18.7萬。今年以來每月非農職位平均增長20.6萬。

廣義失業率 海嘯後首低於10%

隨着就業市場收緊,經濟師都在尋找工資加快增長的迹象。10月私人市場的工人平均時薪按年增長2.5%至25.2美元,高於9月的2.3%,明顯高於過去6年經濟復蘇期以來平均2%增長,暫未知10月薪酬增長加快是暫時現象,還是新趨勢的開始。

上月把失業人口加上放棄尋找工作及找不到全職而被迫兼職的廣義失業率跌至9.8%,是2008年5月以來首次低於10%,反映就業市場的閒置產能減少。不過勞動參與率維持在62.4%的低位,維持1977年以來最低的比例,約9.7萬美國人上月脫離勞動人口。與此同時,仍有790萬求職者無法找到工作。

耶倫﹕美可擺脫中國等外因影響

每月非農新增職位的變化與工資增長,是聯儲局衝量美國就業市場狀况與通脹壓力的重要指標。

聯儲局下月議息前,還將參考11月的非農數據。儘管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增長放慢可能影響美國經濟,但聯儲局主席耶倫認為美國將可擺脫這些外在因素的影響,表示下月可能是加息的時機。

(綜合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67

機械人將滅710萬職位

1 : GS(14)@2016-01-19 22:40:06

世界經濟論壇(WEF)明天起一連四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年度例會,主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WEF昨發表分析報告,指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的冒起,未來五年將令全球15主要經濟國的職位淨減少510萬個。報告分析佔全球勞動人口65%的世界15大經濟體,指現代科技漸能取代人手處理較複雜的工序,未來五年將導致各行業有710萬職位流失,雖同時創造200萬個新職位亦抵銷不了。報告指各行各業職位流失的比例各異,其中醫療的人力需求跌幅最大,因遙距醫療技術有助減省會診人手,能源及金融服務則緊隨其後,負責數據分析等技術人員的需求卻不跌反增,並指2/3流失職位屬行政工作白領,因此女性勞動人口較受影響。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9/194579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49

巴克萊全球裁千投行職位

1 : GS(14)@2016-01-22 17:00: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2/news/ec_ecz1.htm


【明報專訊】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昨宣布新一輪緊縮政策,稱銀行將會把業務重心放在英國及美國的投行,並且將會裁減全球投資銀行業務1000個職位,當中主要來自亞太地區。另外,巴克萊亦透露,將關閉亞洲地區(包括香港在內)所有的股票研究、銷售和交易業務,以及可轉換債券的交易業務。

集中亞太區 包括香港

根據巴克萊投行行政總監Tom King發給員工的信及便條所稱,該行將會退出多國市場,包括巴西、俄羅斯、台灣及韓國。便條又稱,該行將會削減美國以外的產品,以及權衡會否退出貴金屬業務。據一知情人士透露,巴克萊是次重整業務料會導致1000個職位被裁減。

據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巴克萊會退出多國市場,但在這些國家的債券、貨幣、商品交易、衍生工具市場及對冲基金等業務則會繼續經營。另外他又稱,該行在印度、中國及日本的辦公室則維持經營。事實上,自Jes Staley去年擔任巴克萊行政總裁一職後,該行便加速業務重整,並將銀行重心放回英國盈利更高的業務。

(綜合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17

美失業率9年來首穿5% 職位增長放緩成隱憂 道指曾挫200點

1 : GS(14)@2016-02-08 02:22:47

【明報專訊】美國1月份非農新增職位只有15.1萬,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9萬。12月非農職位亦由增加29.2萬,向下修訂至26.2萬。雖然職位增長有所放緩,但上月失業率降至4.9%,較預期低0.1個百分點。對上一次失業率低於5%已是2007年11月。失業率回落至經濟衰退前水平,刺激美匯指數昨由96.499急升至97以上。歐元兌美元跌0.8%至1.1124。美元兌日圓反彈至117水平,但仍抵消了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後的日圓跌幅。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急升至1.884厘。美股亦顯著下跌,至今早零時道指大跌200點。



《華爾街日報》表示,職位增長大幅放緩,顯示近期環球股市波動、海外經濟數據疲弱、中國增長放慢及油價下跌等,促使美國商界對招聘審慎。CNBC稱,新增職位減少,是經濟增長放慢的?[象。金融市場動盪、製造業活動及企業利潤出現收縮?[象之際,職位增長亦有所放慢。美國Citizens Bank分析認為,上月非農報告同時滿足到鷹派和鴿派的需要,它並未給予聯儲局加快加息的理據,市場對未來數月的利率走勢預期變化不大。

利率期貨反映今年加息機率回升

CME Group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投資者認為3月加息的機會率,由周四的11.7%升至昨日的13.6%。4月加息機會率維持22%。不過6月加息的機會由25.6%升至33.3%。12月加息的機會更由33.9%升至57.9%。

上月主要職位增長來自零售業,增加了5.8萬個,其次是餐廳和酒吧,增4.7萬個。醫療和製造業分別增加3.7萬個和2.9萬個。報告亮點之一是上月工資增長加快,美國私人企業工人平均時薪按月增長12美仙至25.39美元,折合為按年增長2.5%。1月勞動參與率升至62.7%,按月微升0.1個百分點。把失業人口加上放棄尋找工作及找不到全職而被迫兼職的廣義失業率維持在9.9%。

市場對美國短期內加息的預期早前降溫,令美匯指數較一周前跌近3%,周三單日跌幅是7年來最大。日圓昨一度升至每美元兌116日圓。汽車及電機等出口相關板塊股價下滑,負利率政策促使銀行股被拋售,日經指數連跌4日,昨跌225.40點,收報16819.59點,跌為1.32%。日經指數本周跌5.85%。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率繼續下滑,昨收報0.025厘創歷史新低。

日圓回到負利率前水平

油價偏軟之際,奧巴馬政府提議向油企徵收每桶10美元的稅款,為替代交通工具計劃融資以應對氣候暖化。該稅項是2017財政年度預算提案內容,目標是每年向油企徵收約320億美元稅款。原油價格在每桶30美元徘徊之際,稅率相當於油價三成,料肯定不會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通過。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6/news/ec_ecm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28

美國上月新增職位遠遜預期

1 : GS(14)@2016-02-08 03:22:11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勞動就業數據表現參差,1月份非農新增就業職位僅增加15.1萬份,遠差過市場預期增加19萬份,上月失業率意外下跌至4.9%,則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首次低過5%。數據反映美國就業勞動市場轉弱,經濟增長動力現慢減迹象,市場預估美國勢將放慢加息。美國勞工部公佈,美國1月份非農新增就業職位為15.1萬份,遠差過市場預期18萬份;上月失業率由5%降至4.9%,創8年新低。美國1月份製造業職位增加2.9萬份,較預期少2,000份;美國政府部門職位則減少7,000份。美國上月每周平均工時為34.6小時,與預期34.5小時相符;1月份平均時薪較對上一個月略上升0.5%,勝市場預期上升0.3%。



加息步伐勢放慢

儲局線人、《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在1月非農就業數據公佈後表示,儲局將進入觀望狀態,意味美國今年加息前路更崎嶇。美滙指數扭轉跌勢,由4個月低位回升,曾見97.236。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上月26日一周,美元淨好倉合約連跌5周至238.5億美元,反映大戶傾向看淡美元。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回升,報1.874厘。華爾街三大指數偏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16368點,跌47點,標普500指數報1915點,升2點。納斯達克指數報4469點,跌39點。美銀美林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上周錄得99億美元資金流出,美國債券基金和貴金屬基金則錄得24億美元和7億美元資金流入。美銀美林報告指,資金流向反映股市出現「正常調整」,並非步入熊市訊號。過去5周,股票基金錄得340億美元流出,較去年8月環球股市大跌走資360億美元的規模少。美元轉弱,大宗商品價格價格上揚。現貨金價報每盎斯1,145.30美元。國際油價持續上揚,紐約期油報每桶32.45美元,升2.30%;倫敦布蘭特期油報35.14美元,升1.9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6/194821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454

蒸發7百萬職位 自動化科技席捲全球

1 : GS(14)@2016-03-02 16:59:52

2016-02-27 iM
近年愈來愈多人談論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不論吃飯、購物、乘車以至娛樂消閒,在新科技及新商業模式崛起下,消費者以更低的成本及資源,享受更多選擇或更便宜的價格,成為大贏家。這些創新公司如Uber、Airbnb、Netflix等,亦在業內引發一陣騷動,而電子商貿公司如Amazon、淘寶等,甚至已動搖消費市場的生態。

科技造就的新商業模式,暫時也許未至於顛覆整個行業,但行業如金融業所受影響已相當徹底,百業之母的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Fintech)浪潮下不得不變革迎戰,甚至是與Fintech融合。

而除了破壞性創新,另一波的科技變革——自動化(Automation)更為全球經濟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不久將來會影響全球各地經濟及各個職業階層。

工業生產上應用的自動機械,正急速上升,當中以亞洲尤甚。機械人以往取代的是重複的簡單工序,低收入及低技術的工種都是高危產業,但雲運算、大數據等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甚至連一些分析決策的工作,包括白領工種亦難以倖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下,全球過百萬打工仔的飯碗隨時危在旦夕!

一機在手 解決衣食住行

今時今日,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網絡科技。打工仔早上遲起床,怕截不到的士上班?打開Apps,Uber司機隨傳隨到。周末想來個短綫旅行?更容易,可以利用Airbnb網站,不同類型的台灣民宿應有盡有,除了住得更便宜,更是住進別人家中,體驗他鄉風情。大時大節,父母一輩可能仍然停留在逛街逛商場買新衫的年代,但後生一輩已視網購為習慣,從頭至腳都可「淘」回來。

在手機應用程式Apps、分享型經濟(Sharing Economy)、電子商貿(E-Commerce)等帶動下,消費者可說是大贏家,能以更少的資源及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更好的選擇。但與此同時,一眾新興企業的規模愈做愈大,隨時要脅到傳統行業生態,因而被視為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所謂的破壞性創新,究竟破壞力有多大?全球最大的叫車(Car Hailing)應用程式Uber,成立只有短短6年,就已經將業務擴展至全球超過58個國家、300多個地區。專家估計,目前Uber的市值已高達625億美元。

傳統行業漸被侵蝕

Uber在短時間內奪取市場佔有率,威脅的士司機的飯碗,的士行業當然大為不滿,指控Uber有機會違法。近年全球各地都有的士司機抗議,巴西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更直指,Uber的出現,將提高的士司機的失業率。

所謂有得必有失,既然消費者可以在網絡上購得一切,實體零售店的生存價值亦面臨挑戰。美國全國零售協會(NRF)的調查顯示,2015年11月美國為期4天的「黑色星期五」促銷節日,網購人次達1.03億人,高於實體店購物人數1.02億人。

而在中國,網購市場的規模更出現爆炸性增長,網購滲透率極高,佔總零售額逾一成。面對網購的崛起,實體店以至相關職位難免受打擊。

酒店冀與Airbnb共存

同樣地,酒店業也見挑戰重重。萬豪國際(Marriott International)去年11月宣布以122億美元併購喜達屋集團(Starwood),成為業界頭條,有指在Airbnb等崛起下,傳統酒店業不得不加速全球擴張,以維持優勢。

Starwood Capital主席兼行政總裁Barry Sternlicht早前接受彭博訪問時就指,Airbnb無可否認正在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但他相信,消費者對酒店業的需求不會消失。「正如實體商場一樣,大家逛商場或大商店,並非單單是買東西,更重要的是擁有那種互動的體驗,我們賣的不只是一種商品,而是服務及體驗。」

雖然酒店業近年叫苦連天,例如紐約酒店聯會就發表報告指,去年Airbnb對酒店業的負面衝擊達21億美元,但同樣有不少分析指,實質的影響或未如想像中嚴重,因為住民宿的人,本身就未必是傳統酒店業的客人。紐約檢察局的報告指出,2013年Airbnb的收入中就有38%是為用戶租訂酒店,如此看來,酒店業與Airbnb不一定是處於敵對狀態。

Uber也是一樣,目前仍然未有明顯數字證實Uber的出現令的士司機難以維持生計。被譽為「破壞性創新」之父的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Christensen曾在學術論文中提到,Uber只是透過智能電話的應用程式,為大眾提供的士以外的另一種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因此該模式只是「創新」,而非「顛覆」,對的士行業的影響程度亦較小。

傳統銀行求共存

「破壞性創新」對各行業的影響,仍然言之尚早,有待更多數據支持。但被譽為「百業之母」的金融及銀行業,近年卻因為互聯網金融(FinTech)的流行,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

Fintech涵蓋範疇極廣,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包括支付、融資、風險管理及投資理財。近年就以融資渠道中的P2P借貸(Peer to Peer Lending)較為人熟悉。

P2P借貸是新式借貸,借貸雙方可藉網上平台進行配對,對借款人(Borrower)而言,能以比傳統銀行更低的利息獲得貸款;對貸款人(Lender)而言,則可獲得較高利息的回報。

網上借貸成本取勝

P2P借貸平台近年極速席捲全球,根據P2P Finance Association數據,2015年,發源地英國的P2P借貸總額超過31億美元,而全球數字更大得驚人。調查機構Statista數據顯示,去年年全球P2P借貸平台借出達640億美元總額,並預計到2050年將高達約1萬億美元。

傳統銀行既有實體分行,背負龐大的租金及皮費成本,又要養活大量員工,更要接受各種金融法規監管,借貸成本一定遠高於P2P借貸平台。反過來說,P2P借貸效率較傳統銀行的借貸服務高六成,每次由P2P平台借出資金,其營運成本平均亦較傳統銀行低4.25%

憑藉龐大的價格優勢,P2P借貸已漸漸威脅到銀行的傳統貸款業務,兩者似有此消彼長之勢。美國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的報告顯示,自2007年第二季開始,傳統借貸總額平均每季下跌2%,反之,P2P借貸總額卻以平均每季84%之勢頭迅速增長。

與Fintech合作競爭

面對挑戰,銀行業亦開始變陣,第一招是將敵人收歸麾下,直接購入P2P公司的股份,如英國巴克萊銀行就已購入南非P2P借貸平台RainFin的股權;另一招是化敵為友,互相合作,將資金透過P2P借貸平台借出,令新模式與其傳統借貸方法融合,如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及蘇格蘭皇家銀行透過Funding Circle平台放貸,幫助中小企業發展。

根據英國科技機構Nesta及劍橋大學的調查,目前英國的P2P借貸平台上的放貸人,有約四分一是對冲基金、銀行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可見銀行業已漸接受新型的借貸方法,嘗試與舊有借貸業務融合,甚至視之為另一個機遇。

Blockchain領行業進化

此外,嶄新的Blockchain技術亦對金融業影響深遠。Blockchain為虛擬貨幣Bitcoin背後的記帳技術,可應用於多種金融交易中。利用Blockchain的好處,是交易平台可自行處理資金分派及轉手的工作,用戶毋須中介人協助,進一步減低交易成本。去年10月,德銀在旗下雜誌文章指出,該行正研究Blockchain的應用潛力。

德銀指Blockchain可以為銀行業帶來破壞性改變,利用Blockchain平台交易,用戶毋須持有銀行戶口、信用卡等傳統銀行提供的工具及方法,亦不需向銀行支付行政費或滙率差價等。而美國交易所公司納斯達克,已在去年於北歐國家愛沙尼亞,設立以Blockchain技術為基礎的結算及交易系統。

瑞銀的取態更為積極,已成立了一個名為「Crypto 2.0」的小組研究Blockchain技術。CNBC早前的報道指出,該小組已研究多達20個Blockchain應用方法,其中一個研究為「智能債券」(Smart Bond),利用Blockchain技術處理債券利息計算、利息分派等。

迎接新一波工業革命

面對新科技衝擊,銀行業的變化最大,亦勇於與創新科技融合,但畢竟並非人人都在金融行業工作,未必能感受到銀行業轉型的影響。工業自動化(Automation)則是無人能擋,關乎所有階層的最大改變。

以交通運輸業為例,Uber的出現,雖然為乘客帶來另一選擇,卻沒有改變「有人有乘車需要,就有人提供運送服務」的經濟模式,分別只在提供服務者是的士司機或是Uber司機。但無人駕駛技術的誕生,卻預示「司機」這個工種,在未來有可能完全絕迹。

自動化對全球的影響,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連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Davos World Economic Forum,WEF)的主題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論壇創辦人兼行政總裁Klaus Schwab表示,從現時無所不在的流動網路,以至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功能更強大的感應器,到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顯示各種新科技正不斷演化、突破和融合,並形成新一波工業革命,它的來臨足以顛覆全球各個產業。

其中,自動化可說是改寫全球勞動人口面貌的一大關鍵。傳統而言,自動化即是以機械人取締人手處理各種重複而繁重的工作,而隨着雲運算及大數據等新技術發展,人工智能處理問題的能力愈來愈高,不單只是一些簡單工序,甚至連一些需要分析決策的工作,都可能被取而代之。

百萬職位被科技取代

機械自動化的大時代下,會加劇失業人口還是創造出更多工種?不幸地,答案是前者。周一(22日)公布的美國白宮2016年經濟報告指,美國時薪20美元以下的工種將有83%的機會被自動化科技取締。而根據WEF調查報告,在2015年至2020年間,科技改變將令700萬個職位消失,但僅有200萬個新職位出現,當中,一般白領將會面對最嚴峻的打擊,而電腦及數學相關的工種就會增加。

報告指,雲運算的普及,令電腦有更強的運算能力,而物聯網加上大數據等技術令電腦分析及決策速度加快,不少辦公室職位已不用再由人手負責,例如電話客戶服務中心(Call Center)因得到大數據支援,電腦可得知顧客的問題所在,應付顧客的查詢,因此甚有機會被取締。此外,新科技亦直接打擊製造業,如3D打印等先進技術的誕生,使未來的製造業不再是勞動力密集的行業。

社會不均情況加劇

勞工結構改變,隨之而來的有可能是貧富懸殊加劇。去年被《金融時報》選為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的《Rise of the Robots》中,作者Martin Ford就預示科技進步令機器在多類工作中取締人手,勞工收入將無可避免下降;但擁有機器的高資產人士,就可以依靠機械創造收入,令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未來,新開創的工種都需要較高的技術,低技術勞工難以配合,他們在市場的競爭力只會愈來愈低。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師Jeffery Lin的研究指,由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電腦科技革命,約有8.2%勞工轉移至電腦相關的行業,九十年代數字已降至4.4%,而千禧年間該數字再下降至0.5%,反映新科技創造職位的速度愈來愈慢,換言之,失業大軍將愈來愈多,低收入勞工將面臨更大經濟壓力。

舊工業化進程不再

生產自動化衍生的另一個宏觀經濟效應,是發展中國家可能因此無法踏上急速增長的快車,令國際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著名發展經濟學者Dani Rodrik指出,現時全球經濟發展出現「過早去工業化」(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的現象。以往英美等西方國家都是先以製造業帶動經濟增長,由於以往製造業有勞動力密集及生產力快速的特質,可同時做到吸引農鄉人口遷往城市、創造大量職位、及令勞動人口平均收入急速增長,一舉三得,帶來全面的經濟發展。

在長期的工業化過程中,西方經濟強國的製造業佔總勞動人口的比例升上20%至30%,人均年收入升至約1.7萬美元的水平,此後製造業才會褪色,開始「去工業化」,並由服務業頂上;相似的工業化進程亦見於八十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及千禧年代的中國。

問題是,由於生產過程愈來愈自動化,工業化的經濟效應較以前更早就完結,製造業不再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反而需要有基本機械操作技術的工人,結果是,不少發展中國家難以再複製西方國家或亞洲四小龍的增長步伐。

新興國家裹足難前

舉例說明,印度的人均收入,在到達3,000美元時已開始下降,而非洲國家如尼日尼亞、肯亞及加納等,人均收入更在約2,000美元就開始出現去工業化,勢難追上發達國家的增長步伐及收入水平。

Rodrik更指,在製造業自動化的阻力下,非洲等落後地區的增長出路可能只有服務業,但服務業的生產力增速遠低於製造業,而增速較快的服務業如資訊科技業及金融業,本身又需要有較高的知識及技術水平,令落後地區難以突破困局。故Rodrik建議,發展中國家急需投放更多資源在科技及教育,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自動化年代被發達國家拋離。但若非洲等落後國家追不上全球發展步伐,Rodrik擔心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國內政治轉趨不穩,進一步打擊經濟,出現「貧國愈貧」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26

美上月新增職位遠勝預期

1 : GS(14)@2016-03-06 02:18:33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2月份非農新增職位數據表現超班,反映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然而,受制環球經濟前景未明,投資者預測本月美國再加息機會微,但今年6月或9月再加息可能性增加。



3月不加息機率達92%

美國勞工部公佈,2月非農新增職位錄得24.2萬份,遠超市場預期19.5萬份,並好過1月15.1萬份,是去年12月以來最高。2月失業率則維持4.9%不變。美國上月勞動參與率為62.9%,符市場預期的62.8%,優於原先預期的62.7%。不過,上月美國私人機構平均時薪按月微跌0.1%至25.35美元。另外,美國上月新增職位範疇為健康護理、零售、餐飲與酒吧業,當中以健康護理新增職位最多,錄得5.7萬份。儘管美國勞動就業市場持續好轉,但環球經濟前景未明與油價續跌,聯儲局下月再加息憧憬降溫,市場人士相信今年6月或9月加息機會較大。據利率期貨顯示,投資者預期儲局3月按兵不動機會率達92%,下月加息四分一厘機會率僅8%。市場料今年6月和9月加息的機會率分別為30.7%和38.1%。聯儲局下一次議息會議將於本月15日、16日連續兩日舉行。 數據公佈後,美滙指數曾升至98水平,其後反覆回落至97.58。華爾街三大指數早段向好,道指報16975點,升31點;標普500指數報1993點,升7點;納指報4716點,升9點。現貨金價由13個月高位回落,昨曾低見每盎斯1,249.7美元。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TFC)資料,截至上周二(23日)止,金價長倉合約增加1.82萬張至22.73萬張。國際油價亦回落,紐約期油曾見每桶34.92美元,最多跌0.49%;倫敦布蘭特期油報每桶36.82美元,曾跌0.67%。歐洲央行下周四(10日)舉行議息會議,MNI報道指歐央行貨幣委員對下調存款利率未取得共識。報道稱,歐央行委員建議下調存款利率超過10點子,並擴大量寬措施(QE)。據路透最新調查指,市場預期歐央行擴大QE與存款利率達60%。歐元滙價昨日向下,最弱曾見1.0903;歐元兌港元見8.466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5/195172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871

胞妹料升部長級職位

1 : GS(14)@2016-05-08 01:43:58

北韓領袖金正恩擬進一步為管治班子注入新血,有南韓專家估計,他的胞妹金與正(圖)將於勞動黨七大擢升至部長級職位。首爾北韓研究大學教授楊武仁指,以金與正在過去3年輔助金正恩的實戰經驗,她極可能獲晉升為部長級官員。他又估計,金與正晉身黨領導層,有助金正恩鞏固權力。據報29歲的金與正,現職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負責政治宣傳工作。而適逢黨領導層重新洗牌、宣傳部長又處於退休狀態,金與正亦在組織指導部及宣傳鼓動部擔當重要角色。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6/195996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717

大摩後勤職位遷離上海

1 : GS(14)@2016-05-21 19:03:31

【本報訊】《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摩根士丹利為改善後勤部門效率,擬把75個上海後勤支援團隊職位,轉移至香港及印度。據稱,其中三分一職位將遷到本港辦公室,其餘則轉至印度,消息獲該行駐北京發言人確認,惟不願進一步置評。上述團隊主要為地區業務作後勤支援,報道指,摩根士丹利擬將團隊集中在其亞洲最大海外業務中心印度,並撤銷規模較小的中國業務中心。消息人士稱相關決定已於3月作內部通知,料年底前可完成部署,又稱調整將不會影響該行設於上海的技術和數據支援團隊。另外,《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摩根士丹利與華鑫證券的中國合資公司,首席執行長鮑毅負責人將辭職。鮑毅於2006年加入該行,並於2011年轉到該合資公司,消息指,他離職後擬自立門戶開設投資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1/196210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