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證監會終身禁止Pauline Ellen Cousins重投業界

1 : GS(14)@2010-11-19 21:23:09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rvlet?docno=10PR133

證監會終身禁止Pauline Ellen Cousins重投業界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終身禁止Pauline Ellen Cousins(女)重投業界;Cousins是Crown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的前任董事總經理兼負責人員(註1及2)。

在2002年至2006年間,Cousins向一名客戶先後提供合共四份虛假的投資組合估值概要。Cousins利用這些屬於其他客戶的概要來誤導該客戶,令該客戶以為自己有一筆175萬元的款項投資於一項與投資有關的保險計劃。實情是Cousins未經該客戶授權,將這筆款項投資於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股份,而這家公司其後遭接管資產。

證監會對Cousins採取上述紀律處分行動之前,曾將Cousins的個案轉介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其後,商業罪案調查科對Cousins展開法律程序,結果Cousins於區域法院被裁定四項提供虛假資料的罪名成立,於2009年12月被判監禁21個月。



備註:

1. Cousins之前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在2002年至2006年期間隸屬Crown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Cousins的牌照於2006年2月被撤銷,目前並無持有任何證監會牌照。

2. Crown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之前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並於2002年至2006年期間經營上述業務。其牌照於2006年2月被撤銷,目前並無持有任何證監會牌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48

安老按揭出爐 按百萬物業 終身月收千八

1 : GS(14)@2010-12-17 11:27: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775649

【本報訊】針對長者而設的按揭計劃終在港出現。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昨日宣佈,明年上半年推出俗稱「逆按揭」的安老按揭試驗計劃,讓長者以供滿按揭的自住物業作抵押,每月從銀行收取穩定收入。以估值 100萬元物業計算,若選擇終身領取的話,每月最少收 1,800元。

按證公司今年 10月及 11月進行調查,共訪問了 1,005位年齡 60歲或以上、擁有非按揭或快將清償債務物業的業主。結果發現,約 44%受訪者支持引入安老按揭,並有約 25%受訪者會考慮參加該按揭計劃。
按證公司執行董事彭醒棠稱,由於調查結果正面,故決定推出計劃,讓長者以沒有按揭的物業作抵押,在繼續居住原有物業的同時,每月可從銀行收取穩定收入。
計劃參與者必須為 60歲或以上人士,可選擇的按揭年期包括 10年、 15年、 20年或終身領取,另必須繼續負責物業的維修保養,以及繳付差餉、地稅及管理費等。假如參與計劃的長者,選擇收取現金的年期完結,借款人仍可居住在原有物業至去世,銀行之後才收回及出售物業。
樓價差額 由按證包底
放大圖片

12345678910

物業出售後,在扣除長者之前收取的款項本金、累計利息、保費及安排出售物業等費用後,若仍有餘款,銀行會將餘款全數給予借款人的承繼人。相反,若出售物業後,金額不夠彌補長者之前收取的款項和所涉費用,銀行不會向借款人的承繼人追收差價,而會向按證公司收取差價。有按證公司為風險「包底」,將可鼓勵銀行參與有關計劃。
若長者去世後,其子女或承繼人希望繼續居住在有關物業,他們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優先償還在安老按揭計劃下曾經收取的貸款及相關費用,以贖回物業。
彭醒棠期望,藉着有關計劃,為長者提供多一個收取穩定現金流的渠道,提升生活質素之餘,又確保老有所居。至於保費息率,他表示,會進一步與銀行商討,強調水平應不會太高。按證公司總裁劉怡翔補充,安老按揭的保費水平仍要與銀行商討,以美國為例,當地會一次過收取貸款額的 2%,其後每年收取 1.25%。
劉怡翔稱,參與計劃的長者需接受輔導程序,以充份了解整個計劃的內容,有關做法是參考美國例子,當地輔導員有相關牌照,讓長者了解物業最終有機會被變賣。
聯名物業 須為長命契

參與計劃的物業需有火險、沒附帶其他產權負擔,例如轉讓限制。假設同一物業有兩位借款人,一人去世後,另一人仍可繼續收取貸款,直至計劃完結。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情況下,有關物業須為俗稱「長命契」的聯權擁有(即一方去世,業權自動歸在生的一方所有),而非分權擁有契(即一方可有權出售物業,而毋須另一方同意)。
滙豐香港區個人理財業務主管麥倩華表示,支持任何能夠協助長者有更大財政保障的措施,香港人口持續老化,對安老按揭需求有增無減,滙豐期待知悉計劃詳情,並盼望提供支持。她指出,香港 65歲以上人口佔整體 13%,預期有關比例在未來 15至 20年升至三成。
中銀香港副總裁林炎南亦稱,該行積極支持該計劃。不過,他表示,市民及樓宇擁有者對該計劃的概念,需要一個認受過程,他認為,應參考先進國家經驗,考慮顧客之取態,計劃才得以推進。他指出,該行與按證公司保持接觸,但不評論逆按揭的風險及利潤率,強調產品屬變相保險產品,該行有興趣發展。
借款人每月收取金額

借款年期: 10年
-假設物業估值 1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3,300-4,600
-假設物業估值 8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26,400-36,800

借款年期: 15年
-假設物業估值 1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2,500-3,500
-假設物業估值 8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20,000-28,000

借款年期: 20年
-假設物業估值 1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2,100-3,000
-假設物業估值 8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16,800-24,000

借款年期:終身
-假設物業估值 1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1,800-2,800
-假設物業估值 800萬元-
每月收取現金(元): 14,400-22,400

資料來源:按揭證券公司
安老按揭主要申請條件

合資格借款人: 60歲或以上,擁有非按揭自住物業的業主
共同借款人數上限: 2人(可為夫妻、兄弟姐妹或非親屬人士)
物業業權狀況:相關物業的所有業主必須共同參與安老按揭,所有借款人必須是相關物業的業主
估值上限: 800萬元
物業樓齡上限(以貸款時計): 50年

資料來源:按揭證券公司
2 : GS(14)@2010-12-17 11:28:02

學者:有一定需求
2010年12月17日

【本報訊】政府推出安老按揭試驗計劃,市場反應普遍正面。學者認為,對於那些畢生積蓄放在物業上的長者來說,是一項便利;但對中產人士來說,計劃的需求欠奉,一些精於理財的中產人士,更寧願選擇將物業按給銀行,然後用這筆資金進行投資,回報往往更高。
城市大學 MBA課程主任曾淵滄指出,安老按揭在西方十分流行,香港雖然是中國人社會,但應有一定需求,適用於一些只擁有一個單位、手持現金不多的人士。曾淵滄表示,他持有十多個物業收租,已有穩定現金收入,毋須承造安老按揭。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陸叔)認為,安老按揭恍如另類保險計劃,對於無需要或者無打算把物業留給後代的人士,有一定吸引力,他們把物業按給銀行,繼續有屋住之餘,每月又有固定收入,何樂而不為。
中產取態 視乎收費

陸叔在灣仔會景閣擁有兩個供滿的物業,一個自住,一個讓子女居住,他打算在百年歸老後,把自住單位留給子女,故無意承造安老按揭,加上他本身精於投資,寧願賣掉自住單位,把套現資金撥作其他投資來增加回報。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計劃視乎個人需要,一些只有一個自住物業而不能拿綜援的人士,生活在貧窮線下,藉計劃套現,無疑解決每月生活所需。
然而,他認為,若中產人士精於理財,目前物業按揭息率不需一厘,拿取大筆資金作投資,回報分分鐘高於 3至 4厘,故計劃是否合乎中產胃納,最終取決於收費水平。
3 : GS(14)@2010-12-17 11:28:17

中產不感吸引 寧按樓投資
2010年12月17日

【本報訊】逆按揭是否「老有所依」仍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計劃的靈活性低,對一些中產人士來說,吸引力不大,他們寧願選擇到銀行做按揭來投資。
55歲的梁先生是大學導師,與妻子擁有北角城市花園一個面積 700平方呎的單位,現時估值約 600萬元。
假設他參加計劃,將物業抵押 20年,每月最多可收取 18,000元生活費;但他認為,金額多少並不重要,對他來說,參加計劃等同「綁死嚿錢」。
嫌逆按揭無資產增值

「點解唔去按咗層樓,將筆錢去投資,買股票或買樓。」他認為,逆按揭沒有資產增值的概念,每月得到的生活費,等同減少物業的價值,自己日後退休,可以換一個較小、較便宜的單位,再用多出的金錢,投資在其他方面,令資產調動更靈活,得到的資金有機會比逆按揭給予的更多。
「唔等錢使,梗係留番畀啲仔女。」從事建築業、 58歲的黃先生,在觀塘月華街月明樓,擁有一個面積 600平方呎的物業,現時估值約 260萬元。由於每月消費不大,又有兩名子女供養,加上自己早已計劃退休生活,從未擔心過日後的開支,手上物業是留給子女的重要財產。即使日後有需要動用大筆金錢,他寧願將部份業權按給銀行,亦不願參加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65

證監會終身禁止張必佳重投業界

1 : GS(14)@2011-02-04 12:26:17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Servlet?docno=11PR9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終身禁止張必佳(男)(註1)重投業界,張較早前被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審裁處)裁定從事市場失當行為。

審裁處在2010年9月9日裁定,張及劉燕艷(張當時的女友)進行美麗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美麗寶)股份的內幕交易。審裁處對張作出了若干命令,包括頒令張交出推算其從內幕交易所賺得的利潤,並建議證監會向張採取紀律行動(註2)。

證監會是依據審裁處的裁定及建議作出上述紀律行動。

在 2008年2月21及22日,張在明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百麗)將會提出全面現金要約,以高於美麗寶最後成交市價的價格收購美麗寶股份的情況下購入美麗寶股份。張先前從劉取得有關消息;劉在諾頓羅氏律師事務所(諾頓羅氏)任職見習事務律師,而諾頓羅氏當時在百麗收購美麗寶的交易中擔任百麗的法律顧問。



備註:

  1. 張之前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6類(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證監會已於2008年6月11日撤銷其牌照,因此張目前並無持有證監會發出的牌照。
  2. 審裁處的報告書載述了在2008年2月18至22日期間有關美麗寶股份交易的事宜。審裁處報告書第一部(日期為2010年9月9日)及第二部(日期為2010年10月13日)均載於審裁處網站(www.mmt.gov.hk)(報告書只有英文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60

賴昌星料囚終身 家屬:北京早定結果

1 : GS(14)@2012-04-07 15:35: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226889
法庭可容納百人旁聽,但昨日獲准旁聽的只有賴的前妻曾明娜及兩名子女,其他所有申請旁聽的賴氏親友全被拒門外;旁聽者絕大部份是國家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曾參與調查遠華案的公安、檢察和法院工作人員。《蘋果》記者昨日致電有份旁聽的賴昌星兒子賴俊健、女兒賴珍珍,他們均拒絕回應任何問題。
據悉,為賴辯護的楊曉虹律師年僅 30出頭,是北京一家公益律師事務所律師。消息指,賴及家人很清楚,賴的命運完全取決於北京,廈門開庭只是走過場,加上賴家聲言現已家徒四壁,無力僱請大牌律師辯護,惟有「接受並認可」當局指定這名年輕的女律師作辯。有賴的親友指,雖然北京已應允不判死刑,但賴很可能要面臨終身監禁,「結果早就定好,誰辯都沒用。」
據悉,因遠華案內幕太深,當局只准辯方就公訴的範圍作辯,不准涉及未經法院判決的涉案人士。廈門法院網公示,亦只列「被告人賴昌星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未列舉此前控方公佈的「行賄罪」,顯示當局對此部份審理仍存顧慮,擔心賴在庭上口沒遮攔,亂爆內幕,造成影響,此或為當局「閉門審理、拒絕公開」的原因之一。
2 : GS(14)@2012-04-07 15:35: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226890
中共從全國抽調逾千工作人員甚至武警,進駐廈門等地查案。最後共有 600多人涉案被審查,其中有近 300人被追究刑事責任;被查處的高官包括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福建省委副書記石兆彬、解放軍總參謀部情報部副部長姬勝德、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庄如順等, 160多名官員下台,其中 30名是處級以上官員。
案件審結後,當局曾在遠華集團總部舉辦「反走私」展覽,指賴在其紅樓通過金錢、女色等拉攏誘惑官員,令他們成為遠華走私的保護傘,其中有專供高官與美女泡「鴛鴦浴」的超豪按摩浴缸等。其時賴昌星則在加國爆料指,他的紅樓曾是軍方對台進行情報工作的據點,接待過不少解放軍高層。
遠華案被揭發後,賴昌星於 1999年舉家經香港逃往加拿大並尋求庇護,中國政府要求加國遣返,朱鎔基更誓言「不管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抓回來」。經過 12年漫長法律訴訟並獲得中方允諾不判賴死刑後,去年七月賴昌星終被遣回國。
54歲的賴是福建晉江人,曾有香港居民身份,但 2006年被港府宣佈取消。《蘋果》記者
3 : superkkw(6672)@2012-04-07 21:17:41

唔洗打把仲想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64

賴昌星囚終身

1 : GS(14)@2012-05-19 12:05:40

他應該唔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9/16350787
賴親友「這結果早就安排」

官媒並無透露賴昌星是否上訴。但他的親友昨接受《蘋果》記者查詢時稱:「上訴有甚麼用?這個結果早就安排了。聽天由命吧!」據悉,從被遣返回國開始,賴的家人就對案件表示無奈,認為他的命運已由中、加兩國政府商定好,「請不請律師都沒用」,「也沒錢請律師」。當局指定北京一名30歲的公益女律師楊曉虹為他作辯護。《蘋果》記者昨致楊,她的助手稱楊「不方便接聽」,拒絕回應。
新華社/《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9/16350788

劉仁文坦承,賴昌星「免死」在內部確有爭議,因賴案爆發後12年間,已有10多名相關的涉案人員,被判處死刑,其中大多是政府官員。他說:「賴昌星判刑過輕,對被判處死刑的人說不過去,所以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也面臨兩難。」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裴廣川則認為,賴昌星獲輕判有利引渡更多貪官,因攜款外逃的貪官估計有兩、三萬人,涉金額達6,000億人民幣,但多數發達國家未與中國簽引渡條約,因中國有死刑。專家指,賴回國只是個案協議,而非正式引渡,但可為未來簽引渡條約打下基礎。
中新社/新浪網
2 : GS(14)@2012-05-19 12:06: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9/16350789
判決書提64貪官
全不公開名字


涉賴昌星案部份高官

姬勝德:解放軍總參謀部情報部前副部長,被判終身監禁,後因病保外就醫

李紀周:公安部前副部長,被判死刑,緩刑兩年執行(圖)

莊如順:福建省公安廳前副廳長,被判死刑,緩刑兩年執行

楊前線:廈門海關前關長,被判死刑,緩刑二年執行

藍甫:廈門市前副市長兼國安局長,被判死刑,緩刑兩年執行

趙克明:廈門市前副市長,判死刑,緩刑兩年執行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3 : GS(14)@2012-05-19 12:07: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9/16350789
賴昌星流亡加拿大時曾稱,他與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大秘賈廷安;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現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的秘書等均有私交,甚至與總理朱鎔基的秘書也熟;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漢斌也和他「無話不談」;中南海一些重大決策「只要我想知道,當天就可傳到我的耳朵」,並稱他可以「隨便出入中南海」。
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跟賴昌星「是聊得來的朋友」;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曾向賴索取50萬元,然後親自給他的紅樓題字。遠華總部的紅樓,甚至成為中共軍方和安全部門對台灣和海外開展情報工作的據點。
4 : GS(14)@2012-05-19 12:08: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9/16350790
貧農出生
小學三年級輟學做生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9/16350791
上世紀90年代初,走私成風,賴昌星仗着與中共黨、政、軍的特殊關係,大發其財,但他絕不會料到,「成也關係,敗也關係」,正是一名軍長的兒子,因爛賭向他勒索不果,將賴送上絕路。
賴昌星在加拿大時透露,將他推下地獄的人叫朱牛牛,是解放軍31軍前副軍長的兒子,該副軍長曾是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的戰友;他與朱曾是好友,同時在香港合作開公司;不料朱好賭,欠下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賭債,朱向他索要一億元「還債」而遭拒絕。
朱牛牛一怒之下,寫了70多頁材料,揭發遠華集團走私。1999年4月20日,時任總理朱鎔基親自批示查辦,故稱「420」專案。因案涉眾高層,專案組一度感棘手,令朱鎔基大怒,獲時任總書記江澤民支持稱:「我做你的後台!」當局從全國調集數千人查案。同年8月,賴昌星攜妻兒經香港逃往加拿大,開始長達12年的尋求庇護之旅,直至去年7月23日被遣返回國。而賴妻曾明娜與賴離婚後,已於2009年先攜一對子女回國。《蘋果》記者

5 : wilyty(1376)@2012-05-19 18:39:46

係吾係幾年後换個人入去坐丫smiley
6 : Ar Yan(11362)@2012-05-19 19:50:23

5樓提及
係吾係幾年後换個人入去坐丫smiley


保外就醫,或者放出去,自此隱姓埋名,再起另一度生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70

老樓日記:終身樓奴論 侮辱租客

1 : GS(14)@2012-08-13 09:30:5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1%E7%A7%9F%E5%AE%A2
最近睇了一篇有關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總裁陳永傑的訪問,喻租客才是「樓奴」後相當火滾,簡直就是侮辱了租客。
陳永傑在文中所指,買樓只是初時做樓奴,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收入增加,供樓負擔便會變得越來越輕,因為供樓金額即使有改變,但變化通常都只會在三幾成之間,很少供款會倍增至難以負擔的境地。而且供樓一般是二、三十年,只要捱得過頭十年,之後供款便會輕輕鬆鬆。其後,完成供款,更可脫身,並累積到一筆財富,做一個優哉悠哉的真正業主,樓奴之名,與閣下從此拜拜。相反,租樓的人卻是如假包換的樓奴,一生要為業主供樓,樓奴之名與實,扔也扔不掉。再者,業主通常每兩、三年便加一次租,少則加兩、三成,多則加五成以至更多。做租客的,若負擔不起,便唯有搬屋,以減輕加租的壓力,搬得幾次,損失慘重。加租後,租樓依然是為業主供樓,終身為奴。
究竟這是什麼理論、邏輯,莫非人生除了樓之外,便不可以利用儲蓄用來自我增值,提升自己的知識,硬要將個人的優質生活與買樓造成等號?地產代理只懂得著人買樓,無非是與行業利益有關,假如只是一個拜金主義者,漠視個人健康和家人的關係,老樓絕不苟同。
劉兆昌
www.HKLau.com
2 : GS(14)@2012-08-13 09:31:29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120807/pba01/1.txt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最新數據,香港的住宅租金剛打破了1997年10月的歷史高位,反映了那些一直不買樓、只租樓住的「無殼蝸牛」所面對的困局。

與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談及上述的問題,他提出了獨特看法。他指出,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如果不及早籌謀,隨時臨老吃盡苦頭。為了將來覑想,港人有能力的話,盡快買樓做業主,這將會是一個長遠好計劃。雖然供樓初時做樓奴很痛苦,但總好過租樓做更痛苦的一世樓奴,甚至連累下一代的跨代樓奴。

陳又引述政府統計處公布30年後人口推算結果,指香港人口老化速度將會加快,到了2041年,長者人口比例將由去年的13%大幅增加至30%,升幅達到130%。統計處推算港人壽命會愈來愈長,男性壽命由去年的80.5歲延長至2041年的84.4歲;而女性壽命則由86.7歲延長至90.8歲。

「香港是一個生活水平甚高的國際級城市,物價昂貴,再加上實行聯繫匯率,港元與美元掛鹇,但美元卻是長期大幅貶值,生活指數勢必上多落少。」

「在香港生活,居住是頭等大問題,無論閣下是租樓或者買樓,同樣都做樓奴,樓奴這個枷鎖,經已是避無可避。但買樓,只是初時做樓奴,過得一段時間,隨覑收入增加,供樓負擔變得愈來愈輕,因為供樓金額即使改變,但變化通常在三幾成之間,很少供款會倍增至難以負擔的境地。而且供樓一般是二、三十年,只要捱得過頭十年,之後供款便會輕輕鬆鬆。其後,完成供款,更可脫身,並累積到一筆財富,做一個優哉悠哉的真正業主,樓奴之名,與閣下從此拜拜。」

陳永傑認為,如果閣下早已完成供樓大業,遇有緊急事情,甚至可以賣樓或者將物業重新抵押套現,江湖救急,幫助自己解困。

相反,租樓的人卻是如假包換的樓奴,一生要為業主供樓,樓奴之名與實,扔也扔不掉。再者,業主通常每兩、三年加一次租,少則加兩、三成,多則加五成以至更多。做租客的,負擔不起唯有搬屋,減輕加租的壓力。正所謂「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搬得幾次,損失慘重。加租後,租樓依然是為業主供樓,終身為(樓)奴。如果閣下已經一把年紀,七老八十之時,能否再工作掙錢,令人懷疑。

「做人,最好為人為己,造福後人。因為統計分析指出,三十年後,人口老化將令勞動人口擔子加重。15歲至64歲的人口比例,由75%降至62%,即是供養能力下降,已經自顧不暇的年青人,何來財力照顧老人家?如果閣下有一個物業留給下一代,年青人擔子減輕,他們不僅可以照料自己,也可更易兼顧到老人家。」

撰文:陸振球 (明報地產版主管)
3 : mannishmark(26310)@2012-08-13 12:32:05

爆啦爆啦..當個個都認為要買樓時即爆你睇...(雖然我主觀意願想爆)
4 : Ar Yan(11362)@2012-08-13 16:34:23

代理咁樣講,好明顯係這期單數唔夠,出口術叫人買(佣多過租)
咁單數唔夠代表咩?自己幻想下
5 : mannishmark(26310)@2012-08-13 16:37:11

4樓提及
代理咁樣講,好明顯係這期單數唔夠,出口術叫人買(佣多過租)
咁單數唔夠代表咩?自己幻想下


承接力不足,都係就黎爆
6 : 肥B(18468)@2012-08-14 12:16:42

亦可以理解為業主唔憂賣, 預期會升, 大家等升~~

所以....自己諗啦~~
7 : Ar Yan(11362)@2012-08-14 19:07:04

6樓提及
亦可以理解為業主唔憂賣, 預期會升, 大家等升~~
所以....自己諗啦~~


臨界點,爆到就有排爆,爆唔到就「令願沒擁抱,共你可到老」
8 : 龍生(798)@2012-08-14 23:09:30

最少仲有幾年升....
9 : GS(14)@2012-08-15 08:44:24

8樓提及
最少仲有幾年升....


可能起到出來都唔是好跌
10 : 龍生(798)@2012-08-16 01:38:38

起到出來先知, 呢個世界如果咁多先知, 仲有窮人?
11 : greatsoup38(830)@2012-08-16 09:51:25

10樓提及
起到出來先知, 呢個世界如果咁多先知, 仲有窮人?


我都想唔窮呀
12 : 龍生(798)@2012-08-16 15:15:39

家陣就係有人扮先知,亂咁解讀樓市,輸死自己事少,亂講野,害死人事大
13 : GS(14)@2012-08-16 22:58:37

12樓提及
家陣就係有人扮先知,亂咁解讀樓市,輸死自己事少,亂講野,害死人事大


好,你講講啦
14 : 龍生(798)@2012-08-17 00:46:10

我只係想講唔好估太多

樓市根本無得估計

所以果的什麼先升多幾年後跌, 升到去邊就會大跌之類既預測,

根本就唔應該理會

只需要計掂自己條數, 做先知, 害己害人
15 : 龍生(798)@2012-08-18 01:56:10

而家的人多數有樓, 但同時也有錢

樓市爆唔爆都可進可守

討論當然歡迎, 但亂咁解讀樓市數據, 好似好怪咁
16 : abbychau(1)@2012-08-30 19:23:31

比人話係樓奴唔算侮辱姐..
17 : 肥B(18468)@2012-08-30 19:35:07

睇你用乜角度, 幾時, 同用乜心情睇架姐~~
18 : abbychau(1)@2012-08-30 21:28:37

我想講ge 係, 侮辱本身就係主觀, 但佢果句係"簡直就是侮辱了租客" 個對象唔係自己, 係租客, 咁即係將主觀意願放係其他人身上
19 : 肥B(18468)@2012-08-30 21:35:08

或者劉生既為業主, 亦為租客呢~~
20 : abbychau(1)@2012-08-30 21:44:13

19樓提及
或者劉生既為業主, 亦為租客呢~~

就算係咁 "咁即係將主觀意願放係其他人身上" 都係無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95

終身壽險定期派錢 備不時之需

1 : GS(14)@2014-05-16 11:27: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16/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57歲的羅先生兩年前從廣告公司的管理梯隊退下來,享受豐盛的退休生活。更可喜的是,今年初羅先生的媳婦為家中添上一名男孫,無疑為喜愛弄孫為樂的羅先生的退休生活增添生氣。

羅先生打算自資為孫子安排一份教育基金及醫療保險計劃,好讓孫子能無憂健康地成長。事實上羅先生希望那份名義為「教育基金」的儲備能擔當小型信託基金的角色,在穩定增長的同時,還能讓孫兒於人生不同階段從計劃中提取一定金額作為心意。為此羅先生已撥備50萬元及尋求筆者的專業意見。

另外,羅先生於退休時把退休金一分為二,一部分償還所有按揭貸款,剩餘約200萬元全數在銀行存放,但為免長期被通脹蠶食,也想聽聽筆者意見。

為兒孫投保 重要時刻有錢應急

筆者了解過羅先生的想法和財務狀後,認為動用50萬的資金並不會影響羅先生充裕的退休儲蓄,故此可安心物色適合的理財產品。與此同時,羅先生希望筆者建議的方案能配合他以下的想法:於孫兒18歲時送上30萬資金作為大學經濟之用;30歲時送上40萬作婚禮之用;55歲時送上80萬作退休之用。

筆者建議羅先生投保一份附「定期派發保證現金」的終身壽險計劃。這類保險與傳統的終身壽險計劃最大分別是,前者於特定年期後,會定期派發保證現金(coupon)予保障持有人,並可選擇隨時提取或存放於保單內積存生息。相對坊間的傳統終身壽險,「定期派發保證現金」終身壽險重於金額提取彈性,因此保障成分較低,儲蓄成分則較高。對於在投保期間提款資金應付財務需要的朋友來說,這類經改良的壽險計劃,無疑更適合他們。

重提取彈性 保障成分較低

因此,這類壽險計劃比較適合羅先生。為配合羅先生所需,筆者建議他投保一份能一次過清繳保費的計劃,一來避免他於退休後還要每年為繳付瑣碎保費而煩惱,二來提早清繳保費能為他減低計劃總保費的支出。

在該壽險計劃中,羅先生是投保人,孫兒是受保人,整體保費約7.2萬美元,計劃由第3個保單周年日及往後每3年皆派發保額18%保證現金儲備,直至受保人年滿100歲或身故為止。根據預期,羅先生可於上述3個重要時間(孫兒18歲、30歲、55歲)提取共約19萬美元 (包括保證及非保證部分),計劃還剩下的8.7萬美元的現金價值,以備孫兒不時之需。

轉買環球基金 以分散風險

在羅先生現有資產分配方面,雖然他的資產組合約四分之三是固定資產,流動性較低,但對於他這每月支出不多的退休人士來說,已能應付有餘。反之,筆者建議羅先生多加留意自己的組合過重投放於港元資產,應作適當調配,避免承擔過分的於單一市場風險。

羅先生可考慮先調配100萬港元存款、100萬港元香港股票,轉為購買環球收益及增長基金,透過基金經理專業管理,投資組合在這預期加息的敏感周期下,既可平衡債券收益和股票增值的比重外,還能令羅先生多投資在不同領域,以分散風險。

傅惠賢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 顧問副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60

莎利士堡董事終身釘牌

1 : GS(14)@2014-10-15 10:18: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5/news/ec_eck1.htm


【明報專訊】證監會昨日宣布,去年被清盤的外資證券行莎利士堡,兩名前董事Roger Albert John及Hamish Gordon Cruden終身禁止重投業界。經證監調查後發現John授權擅自動用客戶的資金,包括支付莎利士堡的營運費用以及繳付個人開支。


事源去年3月監證會突然向莎利士堡證券發出限制通知,禁止進行受規管活動及處理客戶資產;至6月更向法庭申請將莎利士堡清盤,當時提出多項指控,包括濫用或誤用屬於客戶約值900萬元的證券及銷售得益。

濫用客戶資產 約值900萬元

證監會昨日表示,經調查後發現在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間,莎利士堡未能維持規定300萬元最低速動資金水平;及在向證監會呈交的財務申報表中,就其速動資金水平提供虛假及具誤導性的資料。兩位前董事兼負責人員Roger Albert John及Hamish Gordon Cruden的牌照已在去年8月30日被吊銷,證監會昨日再宣布終身禁止2人重投業界。

證監又指出,其中John授權動用原本屬於其他客戶的證券及資金,來為另一名客戶的指示進行交收、支付莎利士堡的營運費用、以及將其用來清繳自己的個人開支,故要為莎利士堡失當行為負直接責任。John亦負責策劃粉飾速動資金及向證監會呈交虛假及具誤導性的財務報表。

至於另一位涉事人Cruden則未有履行自身職責,他在2011年搬至馬尼拉後雖繼續出任莎利士堡的董事及負責人員,即使定期返港,但卻不曾造訪莎利士堡的辦公室。證監指Cruden身為莎利士堡的高級管理人員,但完全沒有參與管理。

明報記者 葉浩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57

騙1.5億豪賭 警花囚終身

1 : GS(14)@2014-10-18 22:48:21



「沉迷賭博等於倒錢落海!」浙江80後退役警花盧曉琴,自前年起先後詐騙同鄉1.5億元人民幣,其間多次到澳門豪賭,甚至被禁入境仍乘搭舢舨偷渡解癮,最終血本無歸。浙江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以詐騙罪,一審宣判盧曉琴終身監禁。盧曉琴(31歲)出身富商家庭,父母在廣東中山經營紅木家具廠,中學畢業後在武警某部服役。她退役後與男友結婚,育有一對龍鳳胎,定居東陽市。2004年,盧因無所事事到澳門賭博,後來越賭越大,幾乎將積蓄輸清光。前年她在偶然下,結識姓徐民企老闆娘,竟虛構各種理由借得1.5億元,小部份用作揮霍,其餘當作賭資。她自稱,曾到美高梅貴賓室太陽廳賭輸幾千萬元,還曾在澳門逾期居留,遭禁止入境一年,但因賭癮起居然乘舢舨偷渡豪賭。中國江蘇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017/189027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87

閉門審訊周永康突判囚終身

1 : GS(14)@2015-06-15 01:00:16

【本報訊】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昨突對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案一審宣判,認定周受賄、濫用職權和洩密三罪成立,合併判處周無期徒刑(即終身監禁),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財產。這是中共史上首名因貪腐罪名被重判的中南海頂級權貴,是習近平借反貪打虎立威的標誌性案件。周當庭認罪不上訴,判決即時生效。有內地法律界人士指,以周案對中國法律的破壞性,有關判決太輕。記者:陳永階


自今年1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告指定天津市檢察院對周永康案審查起訴、4月3日檢方向天津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後,外界期待周案會如2013年山東濟南中級法院審判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案那樣,會用微博或其他方式公開審理和判決,不料毫無聲氣兩個多月後,官方新華社昨傍晚突宣告周案一審判決,央視晚上7時《新聞聯播》隨之播出周一頭白髮出庭聽判決的視頻,外界對當局如此神秘審理本案譁然不解。



受賄1.29772113億人幣

新華社指,5月22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鑑於周案中一些犯罪事實證據涉及國家機密,依法對周案進行不公開審理。法院昨對本案一審宣判,認定周永康犯受賄罪,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財產;濫用職權罪判有期徒刑7年;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判有期徒刑4年。三罪並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財產。受賄罪具體案情為周永康利用職務為吳兵(周家代理人兼商人)、丁雪峰(山西呂梁市前市長)、溫青山(中石油前總會計師)、周灝(周永康遠房親戚)、蔣潔敏(中石油前董事長)謀取利益,收受蔣73.11萬元(人民幣˙下同)財物,其子周濱、妻子賈曉燁收受吳兵、丁雪峰、溫青山、周灝1.29041013億元財物並告知周,受賄共1.29772113億元。濫用職權罪,周要求蔣潔敏、李春城(四川省委前副書記)為周濱、姪仔周鋒、胞弟周元青、商人何燕及「國師」曹永正等經營提供幫助,使他們非法獲利逾21.36億元,造成經濟損失逾14.86億元;洩密罪,周違反規定將五份絕密級文件、一份機密級文件交給無關者曹永正。新華社引周永康最後陳述稱:「我接受檢方指控,基本事實清楚,我表示認罪悔罪;有關人員對我家人的賄賂,實際上是衝着我的權力來的,我應負主要責任;自己不斷為私情而違法違紀,違法犯罪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給黨和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對我問題的依紀依法處理,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心。」官媒又稱案件處理過程中,司法機關充份保障周永康及辯護人各項訴訟權利。央視昨晚《新聞聯播》播出庭審片段,為周永康2013年10月以來首度現身,他滿頭白髮,臉頰瘦削,顴骨突出,與在位飽滿紅潤身形魁梧判若兩人。周低頭站立,並說:「服從法庭對我的判決,我不上訴。我認識到自己違法犯罪的事實給黨的事業造成損失,我再次表示認罪、悔罪。」根據內地法律,被告放棄上訴判決即時生效,72歲的周永康要在秦城監獄度過餘生。




內地律師:判決太輕

周永康是習近平上台後首個被以貪腐罪名送進監牢的中共正國級領導人,破了中共刑不上常委(即政治局常委不受刑事追究)潛規則,對中共官場起到震懾作用。內地刑事律師、前全國人大代表遲夙生指,以周永康這樣級別的人物犯罪對中國法治造成的破壞,判無期輕了,「應該判死刑緩期」。內地律師劉曉源則認為僅以受賄罪而言,薄熙來和劉志軍(前鐵道部長)受賄數額都比周少,薄被判無期,劉被判死緩,「中國的案子,說不清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612/191818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