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劉細良專欄: 百佳.戴曼迪斯.貿發局 劉細良

1 : GS(14)@2013-07-23 00:19: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722/18343430

                  上周最受注目的新聞,是外電報道和黃(013)有意出售百佳及財政司與特首關係,兩件事共通點是表面看涉及兩位當事人,李嘉誠、曾俊華同梁振英之間恩怨。
和黃帝國準備出售百佳,超人話係正常商業行為,毋須過份政治化,現實上香港今日政經環境,又怎能叫人不從政治角度去閱讀事件。對和黃而言,百佳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超市零售業量大利微,加上又被視為「地產霸權」標誌,惹事生非,但零售業帶來可觀現金流,亦非一無是處,邊際利潤雖然低,但收益卻穩定。據悉除百佳外,和記同類業務也不停有人問價。至於有志進軍香港民生百貨業,最大動力自然是中資企業。究竟甚麼原因令和黃睇淡零售業,是否對梁振英管治投不信任票,還是別有內情?我認為線索在一本書。

零售業過去式

                  最近台灣《商業周刊》將《Abundance︰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繙譯出版《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作者是Peter H. Diamandis(戴曼迪斯),他是多間科技公司創辦人,宣揚科技創新足以令人類未來生活更富足,這種樂觀情緒背後有大量科技創新去支持,包括用水藻也能生產石油;高科技淨水器解決全球水資源匱乏問題;垂直農場與生技培養技術餵飽未來90億人口;一機在手,幾分鐘就能得到血液、痰液檢驗結果,非正常死亡人口大量減少;「資訊與通訊技術推翻專制政權,讓民主自由遍地開花,呈幾何級數成長的科技創新,將使全人類過着富足的生活。」
中文版有不少台灣名家推介,其中一篇是由香港科技投資者潘山卓寫的「富足之前:憤怒的年代」,他認為科技創新無疑帶來樂觀未來,但人為政治的阻礙,令社會不一定會向前。眼前科技創新已造成了人類社會巨變,美國Google廣告收入已超過美國出版業整體收入;Amazon的收入,已超過全球一半國家的GDP,每日facebook點擊1.5億次,五成以上通過手機,任何商業計劃無法搭上流動通訊都前景黯淡,過去五年內243個零售品牌關門大吉,而零售業管理層被僱用平均時期僅有48個月便被炒。科技創新先破後立,過去20年憑藉金融動力、全球化及科技發展而獲益良多的「虛中產」,會面臨嚴峻考驗,不單職位不保,購買力也不保,中產下流社會兩極化,成為憤怒之源。
老友告知超人正在看戴曼迪斯的「富足」一書,眾所周知他名下基金會積極投資未來科技,由早年入股facebook,到以色列科技公司。若非Yahoo!收購Summly,外界也不知他投資在一個15歲的英國科技天才少年身上。百佳所代表的零售業時代,可能已屬於過去式,若果到價,為何不出售呢?

貿發局爭位戰

                至於人稱高佬陳,梁營大將恒隆地產(101)陳啟宗高調炮轟財爺為香港大罪人,財爺話自己心情沉重,特首立即澄清自己同財爺合作無間。外界揣測兩人因來年施政報告是否大幅增加開支意見分歧,所以便由梁營人士對財爺進行政治攻擊。但局內高人透露不要過於高估政府,高佬陳發炮可能另有原因,提示我留意有甚麼重要公職要委任,即時想到最重要應該係貿發局主席,蘇澤光做了六年要退,今年10月屆滿,另一個機管局主席又到期。對商界而言當然貿發局主席最威,威過特首,全世界四處去,人人巴結。貿發局主席屬財經金融,名義上歸曾俊華任命,莫非有人行程看淡就發惡發圍!好快知道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55

賣掉百佳 分拆港燈 和黃自有如意算盤 曾淵滄

1 : GS(14)@2013-10-21 23:31:55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9335

和黃(013)股價在一連串售賣資產的聲音中不斷上升,現在已創十三年新高,超越二○○七年時股市高峰期的水平,和黃股價在十三年前的高價,也是受到售賣資產的消息所推動的,當時和黃以千億元的價格賣掉Orange電訊,獲利也千億,售價千億,利潤也千億,原因是Orange在和黃的資產負債表中的紀錄是零價值,和黃早已把投資於Orange的成本當成折舊,虧損而清除掉,這使到和黃在當年可以少交一些稅,也使到和黃在出售資產時可以獲利巨大,一舉兩得。

和黃股價超越○七高位

和黃售賣資產使到投資者重新認識到和黃隱藏着的巨額資產,這是和黃年報上的帳面資產所沒有反映的,和黃的實際資產遠超過其帳面值。因此,當和黃出售資產時,其隱藏着的資產就曝光了,這是我們可以從和黃打算售賣資產的事件中學習到的第一個經驗。

和黃打算賣資產,但是,賣百佳與賣港燈的手法卻不一樣,賣百佳是一次過賣掉100%股權,從此百佳與和黃將再也沒有任何關係,賣港燈則以分拆港燈上市,賣掉至少51%至70%股權的方法出售,港燈分拆後,其管理權仍然由和黃控制。

為何賣百佳與賣港燈的手法會不一樣?理由是和黃以這兩種方法,從這兩家不同的企業抽取最高的金錢回報。簡單的說,可以賣得好價,如果百佳以公開上市的方法上市,和黃通過百佳上市時賣舊股套現,上市的價格不可能高過把整家和黃賣給一家企業,因為目前整體股市的估價不高,零售股的P/E值也不高,通過上市賣股的對象是一般公眾投資者,P/E估得高根本沒法吸引廣大的公眾投資者,單一的買家更可能付得起和黃的叫價,理由是單一的買家考慮的因素較多,有些會考慮通過收購百佳來搶佔香港市場,來收購百佳的人才,聯想電腦當年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不是要IBM的品牌,而是IBM的人才,如果收購者也是零售業的經營者,收購更可以帶來協同效應。

港燈上市吸引好息一族

和黃選擇把港燈通過上市的方法賣掉大部分股權,理由是今日的香港依然有許多人在尋求一些有固定回報的收息股,過去港燈及電能(0006)只把部分利潤分派給股東當股息,將來分拆港燈上市,至少90%的利潤會分派給股東,收息的誘因會大過目前的電能,可以吸引「好息」一族,因此也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前些時候,李嘉誠也打算把香港一家酒店的房間一間間分拆出售給小投資者,為甚麼不一次過賣給單一的投資者?道理也是售價的差別,單一投資者的出價一定低過分拆賣給眾多小投資者,銀行利率太低,眾多小投資者很想找一些回報率不太低而穩定的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37

海怡半島分店減價促銷  抹完照上架 百佳賣發霉橙

1 : GS(14)@2013-10-29 01:22: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28/18482809


                陳先生上周四(24日)晚上9時半,在海怡半島百佳超級廣場,看到有職員正開箱擺放生果。他上前欲選購時,卻駭然發現整箱橙佈滿霉菌;但見職員用布將橙上灰色的霉菌抹去,然後放上「澳洲特大鮮橙」的生果架上,標價港幣9.8元三個。

市民:咁揚都得嘅?

                  陳先生說:「佢咁揚去做啲咁嘅嘢,咁都得嘅?」該處只有一間超級市場,他曾在店內買生果,「我焗住要喺嗰度買,但買生果而家要諗一諗!」
記者翌日到該分店查看該貨架,不少橙上仍可見有灰色粉狀物體,但標價已改為港幣8.9元三個,較前一晚便宜了9毫。不少顧客圍在貨架前選購,有人指:「好平呀!」也有老婆婆向身邊女傭說:「唔好揀黑嗰啲。」
對於百佳抹去橙上霉菌後照賣,街坊鄭女士大表驚訝,直言「唔會再喺度買生果」。另一位在附近居住的關太則指,擔心百佳的食品安全。
九龍果菜同業商會有限公司副理事長張志祥表示,變壞的橙若出現霉菌,表示已變壞一段時間,「將個好橙同爛橙(一齊)擺得耐嘅,隔籬嗰個好嘅都會變爛埋」。他補充,壞橙的霉菌也會沾到其他未變壞的橙皮上,這些橙用濕布抹去霉菌仍可食用。

醫生:或導致腸胃炎

                                    不過,不論有霉菌的橙是否已變壞,若不慎將霉菌沾染了橙肉,仍會吃壞人。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市民若不慎進食霉菌,有機會導致口腔潰爛及腸胃炎,出現肚屙及嘔吐徵狀。她表示,部份長期病患者或抵抗力差人士,「食咗發霉嘅嘢,肚屙得太緊要可以致命」。
百佳回覆指,職員會將質量不佳的橙取走;若橙皮沾有灰塵,則會抹去塵埃後才上架;因一般人會將橙去皮後才進食,故並不影響食品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42

內地百佳不敵貴租四店同日結業

1 : GS(14)@2016-03-02 15:01:43

內地多間百佳接連結業,包括廣州、東莞和成都兩間店都在上月29日結業,成都另一間百佳分店也將在本月底結業。百佳回覆內地媒體稱,結業是租金等經營成本高有關。有內地業界人士指電商衝擊,也令零售實體店生存更艱難。據報道,由1999年11月17日進駐廣州越秀區中山五路中旅商城的百佳(圖)前日(2月29日)結業,這間逾16年歷史的百佳廣州首店成為歷史。百佳方面回應當地記者採訪時回應說:「結業是因為租金等經營成本較高,我們需要優化分店選址。」業內人士指,近年廣州商舖租金漲幅以倍計,一旦租約到期,市中心的大賣場難再招架新租金水平,撤場搬遷與削減面積轉型成為應對的常見手法。位於東莞聚福豪苑的百佳超市也在同日結業,百佳方面回應稱是租約到期需要優化分店選址,百佳將繼續着力於南中國區發展。此外。位於成都的新城市廣場店和來福士Treat店都於2月29日結業,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店也將於3月底結業。廣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2/195125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53

港女稱有百佳券賣騙575萬

1 : GS(14)@2016-10-20 08:05:25

一名在深圳福田區開辦兒童補習班的江姓香港女子,被揭涉向多名家長兜售香港百佳(圖)、屈臣氏的優惠券,騙取巨款後失蹤,已有數十人被騙,涉款高達逾5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575萬港元),個別人士損失逾100萬元。部份事主已報案,福田當局已立案。


有苦主被騙百萬

一名被騙的姓伍深圳男子稱,他透過友人周女士認識一名在福田口岸開辦「深圳市恆進教育培訓中心」的江姓港女,江女向家長稱手頭有批香港百佳、屈臣氏優惠券,購物時可獲六、七、八折優惠。伍先生今年9月先後向江女轉賬共22萬元。江稱中秋節前能將優惠券給他,但中秋已過,江女一直推搪,上月27日更人間蒸發。伍先生說:「周女士的小孩和我另外一個朋友的小孩在香港同一個小學讀書,並且周女士和江女士住同一棟樓」,故他沒起疑心。江女失蹤後,他前往報案才發現與他同樣被騙的還有數十人,其中一名女子損失逾100萬元。《南都》記者嘗試撥打江女的電話,一男子接電話後稱打錯,截至昨日仍未能聯繫江女。廣東南方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0/198066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850

百佳90萬租鄧成波西貢巨舖

1 : GS(14)@2018-04-11 06:31:2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466&issue=20180411


【明報專訊】隨着西貢多個新盤入伙,區內舖租亦上升。市場消息表示,資深投資者「舖王」鄧成波,去年以4.5億購入西貢花園地下入口及1樓28439方呎巨舖,原由超市惠康以月租78.4萬承租,惟今年3月租約期滿後不續租,改由百佳或旗下超市品牌以月租90萬元承租,新租較舊租多11.6萬元或15%,折合呎租31.6元,而鄧可享2.4厘租金回報。

首都廣場劏舖80萬沽 5年蝕八成

另外,尖沙嘴劏場首都廣場再錄蝕讓,有劏舖蝕近八成易手。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首都廣場2樓單號劏舖,於上月底以80萬元易手,較原業主於2013年8月以383.8萬元低79%,屬項目劏舖勁蝕個案之一。資料顯示,首都廣場最大蝕幅的劏舖,位於3樓一個單號舖位,於2016年底以70萬元易手,較原業主2013年初以368萬元購入,3年間蝕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03

百佳23萬租舊赤柱警署 3年加租三成

1 : GS(14)@2018-07-28 09:07: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186&issue=20180728
【明報專訊】政府產業署今年4月就南區赤柱村道88號租用權招租,該物業為舊赤柱警署,據產業署資料顯示,最新獲百佳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以每月租金23.4萬元承租,租期由今年8月1日起,為期3年。資料顯示,上述物業舊租戶為惠康超級市場,2015年時以月租18萬元續租3年,若以現時最新租金計算,月租較3年前上升三成。

中環中心22樓劏細 1651呎起

此外,中環中心買家之一、資深投資者蔡志忠將持有其中一層22樓,計劃分拆全層的12個單位出售,昨日市場流傳,該層物業的拆細圖則,其中2、3及5室已核實單位面積,分別為1,973、1,651及2,601方呎,據悉業主意向呎價4.25萬至4.35萬元,若以上述3個單位面積最細的3室、1,651方呎計,售價7017萬至7182萬元。

紀惠太子女3050萬購灣仔乙級商廈

乙級商廈吸引投資者入市,紀惠集團主席廖湯慧靄女兒廖偉芬新近以約3050萬元、購入灣仔乙級商廈守時商業大廈24樓頂層特式單位作長線投資,以面積約2288方呎計,平均呎價為13,330元,呎價創該廈新高。
2 : GS(14)@2018-07-28 09:07:5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716&issue=20180728
【明報專訊】一手住宅銷售新例實施5年,據一手住宅銷售監管局資料顯示,局方今年截至6月30日止,上半年內總共接獲18宗投訴及493宗查詢,相關投訴類別,以涉及售樓說明書的投訴共11宗佔最多,而有關銷售安排、樓盤廣告各佔2宗;另涉及價單、失實陳述及或傳布虛假或具誤導資料等,各佔1宗。

暫錄一宗檢控個案 涉九肚山峰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涉及售樓說明書的投訴,較去年全年錄得6宗大增83%,並逼近有紀錄以來、2015年全年錄得12宗的最高紀錄。檢控方面,局方上半年對一手樓盤賣方已採取檢控行動的控罪共有23項,涉及一個住宅項目。自2013年實施一手新例起,局方只對5個新盤作出檢控。今年暫錄的一宗檢控個案,為資本策略(0497)沙田九肚山峰,涉及23項控罪(主要涉樓書資料有誤),遭罰款32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8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