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債王警告 美股炒風或爆災難

1 : GS(14)@2017-06-09 07:44:17

【明報專訊】隨着環球股市持續向上,「債王」格羅斯警告,美國市場的風險處於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的水平,當前的炒風可能引爆災難。現擔任Janus Henderson Global Unconstrained債券基金投資經理的格羅斯稱,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金融市場處於最脆弱的狀態,投資者對其所承擔的風險,承受太高的代價。

人為壓債券孳息 無實際經濟增長

他向彭博研討會稱,當前債券孳息太低,股票價格太高,市場「沒有低買高賣,只有高位買入,然後祈求好運」。他歸咎於主要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人為地壓抑債券孳息率,製造負利率環境,提高資產價格,卻沒有帶來實際經濟增長。

格羅斯一直嚴厲批評央行透過寬鬆貨幣政策帶來資金,令環球市場「水浸」,近年曾多次警告金融市場將面臨崩潰。但迄今他的預言未實現,股市繼續向上。雖然理論上當投資者看好股市,債券會受壓,但債市幾乎沒有熊市迹象。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早前跌至2.1399厘,見近7個月低位。「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上周警告,指美國市場正處於巨大泡沫,沒有什麼資產價格偏低。

儘管格羅斯憂慮資產價格過高,但他仍堅持投資,並表示看到封閉式基金的價值。他同時持有2%至3%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以提高投資組合的多元化。不過格羅斯管理的基金今年迄今回報率為3.1%,僅跑贏22%同業。

管理基金今年回報率 僅跑贏22%同業

目前愈來愈多市場人士憂慮歷時8年的牛市終結,部分分析更試圖尋找當前情况,與1987年股災或2008年金融海嘯的相似之處。但LPL Financial分析師Ryan Detrick稱,2017年和1987年的市况並不相似。他說,標普500指數在1985至87年升近100%,標普500指數在2015至17年僅升約20%。如果要數現在和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前的共同點,那就是信貸膨脹。格羅斯早前亦對美國信貸總額達到6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50%)表示憂慮。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97&issue=201706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70

陳德豪﹕港股炒風蔓延至細價股

1 : GS(14)@2017-09-10 14:55:50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連升8個月,指數到了28000點,距離2015年的高位(28588點)只有數百點的距離,但很快又回落到28000點以下,難道28000點的阻力真的那麼大?仍未到28588點已經需要鳴金收兵嗎?

貨在強手 散戶買入機會低

很多朋友問我,連升8個月後,9月會否再來一根陽燭,還是回調一下?事實上,我沒有水晶球,真的不知道後市將會是龍是鳳。 根據過往經驗,來到現時的重要位置,多數會花一段時間整固。短期而言,往上,也就是2015年的高位,然而,就算不能夠一次衝過,往下的空間也不大。理由是,整個牛市趨勢已經成形,趨勢出了,就像航空母艦離開港口,要掉頭就不容易,除非有非不得已的理由,否則只會向着目標前進。

這次的牛市和以往的有幾方面不一樣。首先,從數據分析或與友好券商的草根調研也反映,這次的上升,散戶的參與度十分之低,相反,從2016年至今,從海外流入買港股的資金,以及國內透過滬港通深港通南下的資金,不知不覺地將巨量的港股籌碼牢牢地鎖緊,貨在強手 ,在市場流通的股票大量減少。 技術上,指數及股價在25000點以下,反覆上落多年,25000的阻力現在反而成為很大支持。我不相信,恒生指數在短期能大幅回落,讓多數人有買貨的機會,恆久以來,機會是不會等人的。

9月整固 待「十九大」再炒起

港股在7月的大升,8月的強勢後,炒業績的資金相信已有不錯的收穫,接下來9月,似乎找不到強而有力的催化劑(Catalyst),給予大戶再將指數拉升,大家有可能在等待10月中的「十九大」,而在「十九大」前的十月初,將會是國內的長假,在此之前,理論上國內的資金也會適度地減倉,所以上文提到在9月份,整個大市整固也是正常。

近日,市場開始有微妙的變化,就是我在兩個月前預期會發生的,中細價股似乎蠢蠢欲動。不難發現,在每日的二十大升幅列表中,很久沒有被炒作的中細價股開始回升,而且成交量上升。 我在早前的文章提出,國內創業板指數已到了可以收集的位置,筆者所管理的帳戶買入了南方中創業板ETF(3147)。國內的創業板和香港的中細價股關連度高,所以我也預期港股中細價股也會開始回升,這其實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中細價股成交增 收集迎升浪

我再翻查研究資料,恒生小型股指數對恒生大型股指數的比例,跌至10年來最低的水平。在最近12個月,持有持續下跌的中小盤股的結果是何其慘痛,例如﹕持有內銀股能賺取近30%的利潤,相反,中小盤股下跌 20%至30%的比比皆是,這種落差造就了多數投資者選擇賣出手中的小盤股,轉投至大盤股,繼而令到中小盤股在的小量買盤的情况下進一步下跌。

筆者所管理的客戶的基金資金量較大,所以只能集中精力在大市值的股份中,對於靈活的個人投資者而言,應該把握這次機會參與細價股升浪的機會。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46&issue=20170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44

李志成:首置上車盤 防炒風有法

1 : GS(14)@2017-09-16 22:29:47

【明報專訊】香港地少人多眾所皆知,歷屆政府面對土地不足及房屋供應短缺問題,有的採不干預政策,有的積極干預,取態各有不同。近年政府傾向干預市場,自2009年起推出一系列樓控措施,以壓抑樓價為目標,可惜事與願違,多年來未能阻止樓價升勢。新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首份施政報告,預告推出房屋「新產品」應市,同時組隊研發土地,加快房屋供應,其房屋政策勢成焦點。

現時房屋市場供應主要分為公、私營兩大類,公營房屋又分出租公共房屋及資助出售房屋,主要由房協及房委會提供。由1970年代起,香港政府推行10年建屋計劃,分批出售資助房屋,讓市民可因應個人財政能力置業,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當中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及「租者置其屋計劃」等資助房屋,訂價一般與市場掛鈎,但採取折扣形式,以低於市價售予有意上車人士。

近年通貨膨脹,百物騰貴,資助房屋價格亦跟隨大市飈升。新政府致力重建置業階梯,讓市民逐步實現擁有自己安樂窩的夢想,是次推出新產品「港人首置上車盤」,對象針對未曾擁有物業的首次置業香港永久居民。筆者最欣賞之處,在於其概念有別於資助房屋,重點將資源投放有經濟基礎及具迫切置業需要人士身上,起分流置業作用。最重要的是,售價考慮與市價脫鈎,並加強出售條款限制,減少投資價值。

畢竟樓價可升可跌,購買與市場掛鈎的資助房屋無可避免涉及投資成分,要真正杜絕炒風,新產品或可加入條款,日後轉售需以原價交易予同類型新買家,鎖定物業價值,讓物業不存在投資價值。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34&issue=20170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25

「流心奶皇月」掀炒風 美心:只有創新才有突破

1 : GS(14)@2017-10-01 19:18:06

【明報專訊】美心流心奶皇月餅成功掀起「流心風」,風頭一時無兩,今年中秋節尚未來臨已一盒難求。美心集團旗下美心產品總監張慧文表示,月餅作為大眾化食品,人們要求只會更高,旗下團隊用逾一年時間研發流心奶皇,事實證明只有創新生意才會有突破。

傳內地炒價較港售價貴一倍

今年美心月餅銷情令人喜出望外,張慧文說:「特別是流心奶皇月餅,由於貨源較為短缺,我聽聞內地每盒售價曾炒上400元人民幣以上。」炒價相比香港第二期優惠價每盒230港元貴近一倍。現時大部分品牌都有推出奶皇月餅,但說到「流心奶皇月餅」,美心先行一步,「2014年奶皇月餅已經深受市場歡迎,但要在芸芸產品中跑出,關鍵在於創新,一定要在奶皇口味上找到突破」,美心食品旗下研發團隊有約10人,單是研發如何令奶皇在室溫下保持流心狀態便用上超過一年時間。

旗下月餅大賣,今年大部分產品仍然供不應求,在9月中旬接受訪問的張慧文表示,當時的月餅銷量已超越去年同期增長,其中內地的銷售增長最快,內地市場銷售額佔整體月餅銷售額約50%,預計今年月餅銷售可按年錄得雙位數字增長。

料今年月餅銷售可錄雙位數增長

張慧文又稱,現時內地銷售市場主要依靠電商平台,如天貓、京東、微信商城等、華南地區約100間美心西餅門店,以及各大百貨公司及超市。雖然內地有足夠的銷售渠道,惟不少內地客仍偏好於香港購買香港品牌產品。她表示集團於內地或香港出售的產品款式上是相同,但標籤會不一樣,不少內地客希望購得印有香港標籤的月餅作為手信,令本港銷情比內地更好。

今年美心在太古城設置期間限定店(pop up store),張慧文說,選擇太古城主要看準該區顧客較多元化,除了附近有大型屋苑及寫字樓,可吸引本地客外,內地旅客亦愛到太古城購物,令限定店的顧客更多元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16&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21

劉思明﹕港股反高潮無礙炒風

1 : GS(14)@2017-11-12 16:47:25

【明報專訊】恒指再破頂後出現小型反高潮,惟沒有明顯沽壓,個別具概念股份及行業炒風旺盛。

恒指昨低開43點回升,早市最多升129點、再創近10年新高29123點回軟,收市報28907點,跌86點或0.30%;國指則跌0.60%。大市成交達1388億元,即使撇除閱文(0772)首日掛牌的142億元成交,仍高於60天平均近三成,交投相當熾熱。

閱文倘現陰燭 可考慮先行離場

昨天市場焦點明顯在閱文及騰訊(0700)上,前者全日成交僅次騰訊的171億元,也遠多於有三馬概念的眾安(6060)首日掛牌成交65億元。由於閱文國際配售大幅超購,機構投資者獲分配不多,相信首日沽出獲利機會不大,因此昨天流動股份應該大多是來自公開發售部分,公開發售有約4995萬股,以昨日均價99元計,轉一轉(股份買賣一次)估計涉及成交約50億元,以昨天成交142億元,意味街貨已走了兩轉或以上,炒味極濃。該股昨兩度試百元關口回升,該水平成短線支持位,短線炒作很視乎氣氛,倘現陰燭(收市低於開市價)也可考慮先行離場。

至於仍然持有閱文近六成股權的騰訊,急升至398.6元新高回落,從高位跌逾3%收市。不過,受惠於閱文上市後大漲及所投資的易鑫(2858)招股熱捧,騰訊估值水漲船高,而公司將下周三(15日)公布季度業績,相信除非有春江鴨,否則不會在業績前大舉沽貨,短線料高位徘徊。

騰訊下周三季績 短線料高位徘徊

大市方面,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41比59,升逾3%佔上升股份一成多,跌逾3%佔不足半成;陽燭對陰燭為46比54,大市普遍有回吐,但相當溫和,相反買盤動力較強。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中資電力、汽車相關升逾1%居前,惟後者僅一半股份上升;油氣及相關、航空、內房則跌逾1%,表現較差。

潤電向上阻力較輕 走勢看高一線

中資電力上月下旬急升後,股價持續轉強,但正如上月指大唐發電(0991)、華能(0902)向上阻力重重,高追並不值博,近半個月來也以進三退二形成向上。摩通看好中資電力前景,成行業催化劑,該行將華潤電力(0836)、華能、大唐發電目標價大幅調高51%、83%及1.2倍,至18.1元、6.6元及3.3元,以昨天收市價計,上升潛力21%、17%及16%,以此來看,潤電或較遜色,惟股價向上阻力較輕,走勢上卻可看高一線(詳看《技術取勝》)。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04&issue=20171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91

以太幣創辦人:炒風難控制

1 : GS(14)@2017-12-11 00:10:45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9/20239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