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法媒稱,7月19日臺灣遊覽車車禍造成24位大陸遊客慘死的遊覽車司機蘇明成,其實是在大陸出生長大的臺灣人,他的妻子也是大陸人。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8月10日援引臺媒報道稱,出事當天,蘇明成曾接到妻子的電話,告訴他將要帶著三個子女返回大陸定居,蘇明成當場揚言,要買汽油放火自殺,結果真做出沖動的傻事。
蘇明成的父親今年90歲,是臺灣人,曾在大陸生活,娶妻生子。因此蘇明成是在大陸出生長大,多年之後,他也在大陸娶妻生女,後來帶著妻女來臺依親,開車維生。
報道稱,出事那天,蘇明成在電話中得知妻女決定回中國大陸定居後,和妻子在電話中發生激烈爭吵,他向妻女揚言將買汽油放火自殺,而且要讓乘客陪葬,隨後在前往桃園機場的高速公路上,先用高粱酒麻痺自己,接著潑灑汽油自焚身亡,也導致24位來自大連的大陸遊客和一位臺灣籍的導遊,總共26人葬身火窟。
臺灣檢警查出,蘇明成在三年前曾酒後性侵一名女導遊,最近剛被判刑五年,她的妻子決定帶三個兒女返回大陸定居是否和這件事有關,檢警仍在調查。
旅遊大巴當天,遊覽車公司經理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蘇明成的家屬,接電話的是他的大女兒,當她聽到父親慘死火海後,第一句話竟然是“他說要去做的事,真的去做了”,當時打電話的經理,沒意識到這句話的意思,不久後才驚覺,趕忙回報檢察官。
遇難者家屬參加公祭
此前,臺灣檢方複驗司機蘇明成血液、尿液和胃內酒精含量,檢測結果顯示其是“喝完酒就上路”。臺灣桃園地檢署也發現車內有5瓶汽油可燃物,並展開調查。在確認酒後駕車後,偵辦方向朝“人為自焚”。
臺灣檢方今通報遼寧旅遊團火燒車調查結果:司機蘇明成酒後駕車、潑灑汽油、放火自殺、並燒死車內其他乘客。
7月19號,一遼寧旅遊團在臺灣遊覽時發生遊覽車起火事故,26人全部遇難。(來源:中國臺灣網)
7月19號,臺灣發生大陸遊客遊覽車起火事故,車上26人全部遇難。經過50多天偵辦,臺灣桃園地檢部門今天(10號)舉行記者會,通報調查結果。
據央視報道,檢方表示,經調查,司機蘇明成酒後駕車、潑灑汽油、放火自殺、並燒死車內其他乘客。但因為蘇明成已經死亡,其所涉及的酒後駕車、放火、殺人等罪行,依法不起訴。
國臺辦對該調查結果作出回應:喪盡天良、泯滅人性
針對這個調查結果,國臺辦發言人表示,對這起蓄意制造的惡性刑事案件表示強烈譴責,對這種喪盡天良、泯滅人性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
發言人說,“7.19”事件發生以來,我們已多次表明對此起事件處理的態度,要求臺灣有關方面徹查事故原因和責任,給罹難者及其家屬一個交代。這起惡性事件以及島內出現的一些傷害兩岸同胞感情的言行,對大陸遊客赴臺旅遊造成了嚴重影響。
下一步,大陸有關方面將繼續敦促臺方處理好理賠等後續事宜,並將全力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務。
“遼寧陸客團火燒車案”致26死,桃園地檢署昨天偵查終結,調查認定司機蘇明成因為性侵案被判刑與家庭壓力等多重因素,預謀自殺輕生縱火,但蘇明成已死亡,以不起訴處分結案。對此蔡英文在臉書上對罹難的中國大陸朋友表示哀悼,並呼籲臺灣人體現同理心。
事件回顧:司機事發前5天購買汽油
7月19日中午12時57分,遼寧24人旅遊團結束8天7夜環臺之旅,搭乘玫瑰石通運遊覽車,準備前往桃園機場搭機返家,但在2號公路西向2.8公里處,車頭開始冒煙,撞擊護欄後起火,遊客及駕駛員、導遊等26人全部罹難。
檢方查出蘇明成7月14日在嘉義市博愛路信義加油站為遊覽車加油後,另變裝購買了8.36升汽油,後於高雄市的飯店分裝至塑料瓶內,分別放在駕駛座、導遊座下方及前車門口。
7月19日,蘇明成喝下大量烈酒後,行經2號公路時,潑灑汽油自焚,汽油在駕駛艙瞬間燃燒,連遊覽車底盤鋼板都被燒穿,且火勢迅速蔓延,阻斷乘客從前方車門逃生的通道,加上司機蘇明成當下可能已失能,遊覽車左右偏移,撞上護欄後,後車門被護欄卡住,阻斷了乘客最後逃生的機會。
根據火災鑒定報告,檢方確定駕駛艙是起火點,但沒有電線短路、走火會有的熔珠現象,幾乎排除是電線走火釀災。檢方還查出蘇明成生前曾打電話給友人抱怨被法院判5年徒刑,也曾向家屬透露輕生念頭,其遺體內又有高酒精濃度,因此確認蘇明成用汽油自殺,並讓全車人陪葬。至於蘇明成在何時買酒、何時喝下大量烈酒,因調閱監視器都未發現,研判是在最後購物行程中灌酒。
檢方因而將蘇明成列為殺人案等被告,但他在火燒車事故中身亡,因此,偵結以不起訴處分。至於蘇明成家屬已經領走意外險理賠200萬元新臺幣,其家屬也將面對保險公司、旅行社與遊覽車公司,及其他被害人家屬的後續求償。
蔡英文臉書發文表哀悼
遼寧陸客團火燒車事故,桃園地檢署昨天下午公布偵結報告,蔡英文稍早之前在臉書發文,以“我感到非常沈痛”表達她的心情,同時也對罹難的中國大陸朋友表示哀悼,並強調會提供必要的協助。
蔡英文在臉書發文指出,經過檢調單位一個多月的努力,遼寧旅遊團火燒車的真相逐漸水落石出了。對於駕駛員輕生並連累25條寶貴生命的悲劇,“我感到非常沈痛”。
蔡英文表示,“我要再一次向罹難的中國大陸朋友表示哀悼。我們一定會保持對家屬的關懷,並且提供必要的協助。臺灣人的同理心,在這個時候應該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
國臺辦回應:喪盡天良泯滅人性
臺灣桃園地檢署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7·19”火燒遊覽車事件偵辦結果,系司機酒後駕車、潑灑汽油、放火自殺,並燒死車內其他乘客。對此,國臺辦發言人表示,我們對這起蓄意制造的惡性刑事案件表示強烈譴責,對這種喪盡天良、泯滅人性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
國臺辦發言人指出,“7·19”事件發生以來,我們已多次表明對此起事件處理的態度,要求臺灣有關方面徹查事故原因和責任,給罹難者及其家屬一個交代。這起惡性事件以及島內出現的一些傷害兩岸同胞感情的言行,對大陸遊客赴臺旅遊造成了嚴重影響。
下一步,大陸有關方面將繼續敦促臺方處理好理賠等後續事宜,並將全力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務。
16日據央視新聞消息,臺灣交通部門今天公布了7·19火燒車事故罹難者保險理賠情況。24名罹難大陸遊客中,已有23位罹難者家屬與業者達成和解。
據悉,每位罹難者可獲總計新臺幣664萬元(約人民幣143.2萬)的理賠金。除有1名罹難者因請求權人文件未齊備尚未理賠外,其余22位罹難者家屬理賠所需文件經臺灣海基會完成驗證後,已由各承保保險公司於本月上旬陸續完成匯款。
目前,尚有1名罹難者家屬未與業者達成和解,目前由保險公司就“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部分先行賠付新臺幣200萬元。
今年7月19日,遼寧大陸遊客團在臺灣發生火燒車事故,24名大陸遊客及臺灣司機、導遊共26人全部罹難。這是臺灣交通史上最嚴重的遊覽車事故。
臺灣桃園地檢署9月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7·19”火燒遊覽車事件偵辦結果,系司機酒後駕車、潑灑汽油、放火自殺,並燒死車內其他乘客。
昨夜到今晨,除了周立波被捕的消息,在美國還發生了一件全球關註的大事,那就是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第45任總統。白宮就此迎來新的主人,意味著美國真正進入了“特朗普時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在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宮的背後,資本市場上卻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博弈,這場博弈自大選開始前就已經展開,從不看好特朗普而導致的市場低迷,到特朗普當選後的美股反轉,甚至直到今日淩晨的就職典禮,這樣的博弈也一刻都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特朗普上任,美股、黃金都漲了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20日中午,唐納德·特朗普在華盛頓國會山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發表以“唯有美國第一”為主旨、以保護主義為主基調的就職演講。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16分鐘的就職演講里,特朗普一再強調美國優先,他表示這一天美國人民重新掌握國家的政權,美國人民要團結起來,改變美國的未來,共同見證前所未有的繁榮。對於如何實現美國優先,特朗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是要購買美國的產品,二是要雇傭美國的員工。
在特朗普就職的前幾天,資本市場的表現卻並不樂觀,道指從1月12日開始,連跌了5個交易日。這一方面是市場等待特朗普在就職典禮上對經濟政策會有怎樣的表述;另一方面則是新政府如何將此前宣稱的宏偉計劃付諸實踐,曾經的許諾究竟會有多少成為現實,再加上特朗普本身釋放的混亂信號,這也讓市場疑慮重重。
然而美股在特朗普就職當日卻一掃陰霾,道指、納指、標普三大股指全部收漲,這是美股逾50年來首次在新總統入主白宮第一天以上漲報收。自大選以來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6.2%,這也是美國近代史上,總統當選到上任過渡期內美股最佳表現之一。
回溯過去80年里,新總統宣誓就職當日(不算連任總統的就職日),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為-0.9%。其中,66.7%的新總統就職日,美國股票市場都遭遇了下跌;僅有33.3%的新總統就職日,美國股票市場是上漲的。前任奧巴馬在第一次上任就職的當日,美國股市更是暴跌5.28%。在過渡期的2008年適逢金融危機,標普500指數自他當選到上任暴跌了15.5%。但在奧巴馬任期內,美股的表現僅次於艾森豪威爾時期,在歷任總統中位列第二。
除了股市,商品市場也表現不俗,由於美元指數的下跌,金價實現連續第4周上漲,創下去年7月以來的最長上漲周期。油價方面,WTI原油期貨收漲1.05美元,漲幅2.04%,報52.4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1.33美元,漲幅2.46%,報55.49美元/桶。
而美元指數近期則持續下跌,周五下跌0.3%,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四周下跌,創下去年2月以來最長下跌周期。外匯策略師Lee Hardman表示:“政策不確定性的提升導致了美元的波動。”在此前一周,特朗普曾指出,美元已“過度強勢”,美國企業因而失去競爭優勢,“強勢美元正在將我們推入深淵”(it's killing us)。
這些貨幣有點慘
特朗普上任,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墨西哥比索了。眾所周知,由於特朗普在整個競選期間都表示,為限制非法移民,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修一道墻。在11月9日特朗普勝選的當天,墨西哥比索的貶值幅度甚至曾一度高達11.82%。上周,特朗普接連向汽車公司開炮,以高關稅威脅各公司將制造和工作崗位從墨西哥遷回美國,也使得墨西哥比索受到重創。
在特朗普宣誓就職的這天,比索漲幅創自去年11月15日以來新高。在特朗普就職演說並未提及墨西哥的情況下最低觸及21.6915點,比索在特朗普宣誓就職之後波動1739點。墨西哥前商務部長Gutierrez表示,墨西哥必須對特朗普展現強硬的態度。
OANDA公司高級貨幣分析師Alfonso Esparza稱,“交易員本來坐等特朗普言說能對於貿易協定給出更清晰的指導方向,但他並沒有太提及。所以投資者是時候從中獲利,使比索走高。”
盡管周五比索小幅上漲,今年比索兌美元已經下跌約4.2%。自去年11月8日特朗普當選以來,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大跌約19%。
除了墨西哥比索,同樣受傷的還有俄羅斯盧布。過去,由於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的一系列“制裁”,加上過去兩年油價的持續走低,使得俄羅斯經濟陷入低迷。
俄羅斯盧布自2014年中開始下跌,但自從2016年初特朗普公開對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欽佩,盧布開始有回溫的勢頭。2016年俄羅斯盧布兌美元上漲16%,終於在經過三年的下跌後恢複了原有價值的一半以上。
今年,盧布兌美元漲約2%,達自2015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盧布兌美元仍保持在2014年匯率的一半。
美國退出TPP,這11個國家很受傷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特朗普宣誓就職後,白宮網站發布新政府施政綱領,並換上新的“讓美國更偉大”的標語(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ogether),宣示“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和撤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重大政策方向。
眾所周知,在此前的參選演講中,特朗普多次對TPP“開火”,他聲稱,TPP對美國制造業將是致命打擊,該協議是對美國人民的背叛,將會擴大美國的貿易逆差、減少美國的制造業崗位,若其當選將退出TPP。
而如今,這位誓要“撕毀TPP”的總統已經成功入主白宮,在經貿協定上,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國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並準備好在必要情況下,退出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TPP共有12個成員國,除了美國外,其他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這12個國家加起來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達到40%,超過歐盟。而NAFTA則是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組成。
TPP的前身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即TPSEP),最早於2002年b便開始了談判,初始成員國僅有4個,分別為新西蘭、智利、新加坡和墨西哥,因此也被稱為“P4協議”,隨後的2009年11月,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在其亞洲之行中正式宣布美國將參與談判,與此同時,秘魯、越南和澳大利亞也宣布加入,“P4”由此變為“P8”,完成了向TPP的轉變。
此後,隨著馬來西亞、越南、日本等國的相繼加入,最終形成了目前的TPP框架,12個國家於2016年2月正式簽署了《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文件簽署後,12個成員國將有兩年時間,來完全接納協定內容。然而隨著奧巴馬卸任,特朗普宣布退出的決定,意味著TPP已經失去了實際意義。
原來的貿易協定要在成員國內部實現貿易自由化、零關稅等眾多互惠政策,可以最大程度消除貿易障礙,但是隨著美國宣布退出這兩個協定,無疑對其他的11個國家造成重大打擊。以日本為例,日本早在去年11月10日就在眾院通過了TPP批準案及相關法案,寄希望於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任期結束前完成TPP的批準,然而奧巴馬政府隨後宣布將TPP交由下屆美國總統和過會決定,日本政府的美好願望由此落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業內人士曾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TPP是美國倡導成立的貿易、投資組織,將中國排除在外,這是一種遏制中國的手段,設置這個TPP本身就是要稀釋中國的競爭力,TPP作為一個跨越三大洲12國、經濟總量龐大的貿易合作協議更不可避免地會對中國出口貿易帶來巨大影響,包括中國對東南亞的投資、美國對中國的投資,在TPP下都會受到影響”。
而眼下,TPP將被“終止”對中國意味著什麽呢?
“TPP被終止的話,對中國是一個利好。”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負責人郭靜利此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TPP將中國排除在外,它的終止有助於中國避開由此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由中國主導推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也就是RCEP,或將贏得一個進展機遇,此前由於多方因素,RCEP的進度被延緩了。而RCEP不僅僅是一個貿易協定,更是給中國帶來提升亞太經貿政治影響力的杠桿性工具。”
每經編輯 王曉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每經網
中國新聞網、華爾街見聞等
轉載請註明
| 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
區塊鏈掀起熱潮。(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
僅A股就有二十余家上市公司宣布進軍區塊鏈領域,諸多公司的股價自2018年以來漲幅都超過了20%。
以迅雷、暴風、人人網等公司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企業試圖依靠區塊鏈技術實現自身的轉型,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僅僅發表了意圖進行區塊鏈研究的公告,並無實際研究成果或創新。
2018年1月5日,受海外市場區塊鏈概念股暴漲的刺激,A股眾多與區塊鏈沾邊的上市公司股價也開始普漲。
然而僅一周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發布了一則“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直指迅雷發行的以“鏈克”(原名“玩客幣”)為代表的IMO融資模式,稱其存在風險隱患。
以迅雷、暴風、人人網等公司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企業試圖依靠區塊鏈技術實現自身的轉型,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其實是一種去中心的分布式記賬方式,大部分上市公司僅僅發表了意圖進行區塊鏈研究的公告,並無實際研究成果或創新。
這究竟是一場資本市場套利,還是貨真價實的商業模式?
2018年1月12日,互聯網金融協會撰文稱,隨著各地ICO項目逐步完成清退,以迅雷“鏈克”(原名“玩客幣”)為代表的一種名為“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
簡單理解,IMO(Initial Miner Offerings)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最大的區別在於,需要購買專業礦機(專門用於挖掘數字貨幣的主機)來挖掘區塊鏈上的數字貨幣,然而在這類貨幣的價值產生機制上並沒有本質區別。
互聯網金融協會指出,以迅雷“鏈克”為例的IMO項目,發行企業實際上是用“鏈克”代替了對參與者所貢獻服務的法幣付款義務,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是變相ICO。同時,迅雷還通過招商大會頻繁推銷、發布交易教程助推炒作等方式,吸引大量不具備識別能力的群眾卷入其中。
從ICO到IMO,背後折射出的是資本對區塊鏈概念的狂熱追逐。
“最近還有炒幣的人在圈子里找項目,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募集一筆錢、成立一個基金來專門炒幣,炒一波就走;另外一些人所謂的項目基本是幌子,主要目的就是圈錢。監管針對的就是這類人。”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張烽向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6年年底,《“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正式發布,首度將區塊鏈技術建設納入國家信息化規劃。這一原本藏身於比特幣背後的底層技術擺脫了監管上的“曖昧不清”,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但無論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或是相關應用都沒有建立起行業標準,很難將其運用至成熟的商業環境中。與此同時,以瑞波幣、以太幣等為代表的其他幣種大放異彩,大有和數字貨幣的元老比特幣平分秋色之勢。
資本聞風而動,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數字貨幣首次公開眾籌)此後日漸成為主要的數字貨幣投資方式,關於ICO的造富神話不絕於耳。
監管對於ICO的整肅如期而至。2017年9月4日,央行、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七部委聯合發布的公告《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求立即停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各個數字貨幣交易所關閉相關交易。
一個月後,IMO登場。
在蔣海看來,區塊鏈的造鏈成本相當之低。蔣海是區塊鏈企業布比的創始人,布比是國內最早的區塊鏈基礎服務商之一。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區塊鏈的構造並不複雜,但是要形成成熟的區塊鏈卻是一項相當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普通人很難從技術層面判斷區塊鏈項目是否靠譜,隨便抄一下代碼也能組成一個鏈。”
技術上的可複制性客觀上促成了企業紮堆區塊鏈的現象。ICO不可行後,熱錢開始尋找新的目標——上市公司。
很難說是熱錢先找上了這些公司,還是這些企業創造了新的股價增值方法。一些上市公司發現,不論出身、不論業績,只要貼上了區塊鏈標簽,就能迅速獲得資本認可。
迅雷玩客幣(現更名為鏈克幣)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追捧。僅過了一個月,該幣價格從原來的1毛錢上漲幾十倍。公司股價也從每股不到5美元快速升至近25美元,股價翻了五倍。
此後相似的故事不斷上演,2017年12月,停盤將近5個月的暴風集團轉身成為“區塊鏈概念股”,並在隨後的兩個交易日漲停。2018年1月,一家名叫中網在線的中概股在宣布與井通科技開展區塊鏈合作後,股價突然暴漲,從2018年1月3日的收盤價1.17美元/股暴漲698.29%,並在1月5日盤中價一度漲至11.9美元/股,漲幅超過十倍。
如果僅從業務模式來看,迅雷的玩客雲實際上是讓用戶將家中的路由器和移動硬盤連接形成私人雲盤,將雲計算的分布方式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轉變,讓用戶的玩客雲就變成區塊鏈中的數據節點。
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用戶硬盤內存不夠問題,同時通過分享閑置帶寬和存儲為用戶帶來一定的收益。值得一提的是,迅雷早於2016年就推出了一項“賺錢寶”項目,本質上都是針對客戶的閑置寬帶資源,將礦機作為服務器,然後計算每臺玩客雲的數據使用情況並計算收益。之前用戶收益是用所謂“水晶”個數來計算,如今玩客雲中的收益則是用玩客幣來計算。
雖然賺錢寶並沒有給股價帶來大幅提升,但其硬件銷售給迅雷帶來的收益相當可觀,等到2017年第三季度玩客雲硬件推出,該礦機已經被玩客幣玩家們從399元炒至近千元。據其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當年9月30日,迅雷第三季度總營收為4730萬美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包括雲計算在內的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2080萬美元,環比增長32.4%,同比增長64.9%。
迅雷的連番動作,呼應了公司近年來迫切的轉型需求。傳統會員收入增長僅為1%的情況下,如何從一家網絡下載工具軟件轉變為雲服務商?以區塊鏈為概念的玩客幣和玩客雲就成為了最好的突破口。
股價、賣硬件、轉型,這樣“一石三鳥”的買賣或許讓迅雷這樣的企業難以拒絕。
然而,並非所有公司都能像迅雷那樣幸運,監管風險如影隨形,隨時可能給想要打“擦邊球”的企業當頭棒喝,比如人人網。
2017年年底,人人網在股東溝通會上宣布進軍區塊鏈行業。據其發布的RRCoin白皮書稱,公司打算依托人人網自身的社交網絡,建立起一個開源性的區塊鏈平臺,打通目前的直播、商業推廣、社交遊戲、錢包應用等場景。
該項目最大的亮點在於該區塊鏈將發行10億枚RRCoin貨幣,其中40%用於私募,25%將用於RRCoin基金(負責技術開發及平臺運營),15%則用於市場運營和研發,剩下的20%代幣將用於社區商務合作。
具體來看,RRCoin承載著人人區塊鏈的支付功能,譬如在直播應用中的打賞功能,觀眾支付RRCoin給主播,直播開發者和主播按一定比例分成。如果開發者的直播服務被更多的主播使用,開發者對社區的貢獻越大,就能獲得平臺獎勵的代幣。
正是這一點引起了監管關註,在項目宣布啟動僅數日後,人人網遭遇監管約談,項目被立即叫停。有業內資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該項目慘遭腰斬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向私募投資人進行募集。
根據上述《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利用ICO代幣進行公開融資的行為已被認定為違法行為,任何利用代幣進行社會資金募集的行為都將被視作違法犯罪活動,而人人網利用RRCoin與私募投資者對接吸收投資資金明顯觸犯了法律紅線。
然而在央行嚴令禁止下,很多企業為何仍然敢於冒進突圍?
在正式宣布區塊鏈項目後,人人網的股價在隨後兩日內暴漲近80%,一度達到18.7美元/股,創出五年來新高。而在此次股價大幅上漲之前,這家公司自2012年起股價已經下跌了超過70%,並始終在低位盤旋。
具體分析公司的成交量和持倉情況更為清晰。數據顯示,自2017年11月後,小部分的機構資金開始增倉人人網,公司股價在12月開始小幅陸續回升。直到區塊鏈計劃發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公司的股價仍較為平穩,最初交易量並不大,在消息發酵一段時間後才顯示出人氣,並導致了第二天股價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機構數量和持倉比例反而較此前出現了小幅下降,表明有機構在減倉人人網。可見公司股價前期上漲更多來源於主力資金,此次股價飆升的主力資金是來源於散戶交易,而非機構投資人。
截至2018年1月9日,公司的股價再度回到了12.55美元/股,距離近日最高股價已經跌去近50%,交易量也迅速回落。
仔細分析,類似RRcoin貨幣的分配制度與傳統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性質並不相同,在功能上更類似騰訊Q幣這樣的內部交易貨幣和平臺燃料貨幣,而且是可以通過法定貨幣進行籌資的工具。
這被稱作“類區塊鏈技術”,屬於高度中心化且可以操控的,客觀上能夠快速吸引市場中的熱錢,充當助推公司股價或者規模上升的工具。
由此衍生出的問題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判斷?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張烽在近兩年的觀察和實際客戶接洽中,總結出“靠譜”區塊鏈的三個要點:一是要真實可實現,即交易上具有可行性;二是穩定不脆弱,在技術上要穩定成熟;三是要能提高交易效率並降低交易成本,有現實意義。
“再造一個比特幣或者以太坊從技術上並不難,但關鍵是要有生態,要能解決問題。”張烽說。
對迅雷、人人網這批成名於PC時代的公司而言,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為象征的這一次互聯網技術變革,可能是自己最後的機會。
迅雷聯合創始人程浩曾對媒體表示,他認為迅雷錯失了三個重要的發展機遇,第一個是瀏覽器(移動端);第二個機會是流媒體;第三個則是手機的應用商店。
曾經一度坐擁4億用戶的迅雷,無論是2008年收購PS光影魔術手卻敗給美圖秀秀,還是2013年“雷鳥”定制手機無疾而終,抑或2015年以1.3億元賣掉了瀏覽播放器迅雷看看,都是其業務線不斷縮減、用戶大量流失的證明。
人人網也是相同的故事,曾經豪言對標全球最大社交平臺臉書(Facebook)的中國第一,已經在原有的各個經營領域式微。據資料顯示,人人目前的轉型方向主要在互聯網金融和人工智能兩部分:包括和人人理財、人人金控等對標的互聯網金融部門,以及人人網、人人直播、真眾互動等社交性質較強的部門。
2016年,人人網創始人陳一舟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人人翻盤是場打不贏的仗,我們現在做的是特種金融”。而同時具備金融和互聯網屬性的區塊鏈技術,無疑成為人人網要抓住的風口。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僅A股就有二十余家上市公司宣布進軍區塊鏈領域,諸多公司的股價自2018年以來漲幅都超過了20%,諸如區塊鏈龍頭之一的易見股份(600093.SH)漲幅將近80%,新晨股份(300542.SZ)的漲幅也超過70%。
然而繼監管發聲後,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澄清公司業務和區塊鏈的關系。
高偉達(300465.SZ)稱沒有區塊鏈相關業務收入,暴風集團(300431.SZ)表示與暴風新影無控制關系,四方精創(300468.SZ)稱區塊鏈合作項目對業績貢獻很小。
4月16日下午,多方信源向第一財經確認,17日開始,繼私募基金開展場外期權業務的券商端口被喊停後,期貨子公司也被下發窗口指導,即日起暫停新增與私募基金合作做的場外期權業務,存續業務亦不得展期。這意味著,私募的場外期權業務被全線按下暫停鍵。
“券商端口被停後,還有期貨公司的人借機宣傳他們還可以做,但沒想到才這幾天就也被停了。”一券商期權業務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一位期貨公司場外期權業務負責人也稱,上周券商對接私募基金的場外期權接口被切斷後,就預測不久後,期貨子公司的場外期權業務也會被暫停,畢竟私募基金不能與券商合作了,個股場外期權的市場需求就會流入到期貨子公司,仍舊存在漏洞,如今全面被暫停就完全堵住了漏洞。
據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獲悉,此次政策主要意在堵住個股場外期權,大量散戶利用高杠桿做個股場外期權,市場普遍杠桿在10倍左右,波動特別大的會高一些。
“場外期權這塊如果是跟股票相關的,那確實可能隱含著相對風險,暫停也正常。”一位期貨公司董事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監管層降低金融杠桿、降低市場風險決心明顯,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措施。
4月12日,證監會發布《場外個股期權交易風險警示問答》提示風險稱,一些互聯網平臺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群組等方式招攬客戶,為投資者提供場外個股期權交易服務。但這些平臺並沒有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內控合規機制不健全,權利金要求過高,缺乏資金第三方存管機制,存在明顯風險隱患。
“這些平臺往往使用‘高杠桿’、‘虧損有限而盈利無限’、‘虧損無需補倉’等誤導性宣傳術語,片面強調甚至誇大個股期權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個股期權風險。”證監會在上述問答中提醒投資者,通過這些平臺參與場外個股期權交易,存在較大的風險,若平臺存在欺詐行為或者發生“跑路”等風險事件,自身權益難以保障。
上述期貨公司場外期權業務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監管的政策較為明確,意在堵住私募變相給大量散戶進入這個市場提供通道,之後應該會出臺一個比較完善的政策,也並非所有的散戶都不允許,可能會對符合條件的散戶放開,“畢竟從去年四季度到現在,市場的確有點亂”。
另一從事場外期權的私募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後續對場外期權的監管會出臺全新政策。
4月11日,證券公司與私募基金開展場外期權業務被監管叫停,要求不得新增業務規模,存量業務到期自動終止,不得續期。彼時就有從事場外期權的陽光私募董事長對第一財經透露,場外期權將出臺新規。“對場內場外期權統一管理,出臺細則,對場外期權尤其個股期權要求更嚴、門檻更高,比如杠桿將不超過一定比例,機構的金融資產要求也將在2000萬以上。”該人士稱。
但上述期貨公司場外期權業務負責人認為,場內場外期權應該不會統一管理,因為場內期權品種有限,而且能做這些品種的客戶本身也符合適當性要求,新的政策可能主要對場外期權進行規範。
“核心的問題在於,要弄清楚場外期權里面的風險,以及和實體經濟的關系。”上述期貨公司董事長認為,如果場外期權的品種與實體經濟、中國未來制造業升級發展有相關性,那麽可以發展;另外,其中的風險能否清晰判斷,有效甄別。要開展場外期權,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對於期貨子公司不得新增與私募基金合作做的場外期權業務給期貨子公司帶來的影響,上述期貨公司場外期權業務負責人認為,對期貨子公司的影響應該不大,因為期貨子公司做個股場外期權業務較少,而與私募合作的也主要是做個股場外期權,做商品場外期權則主要是與現貨企業、產業客戶合作。
“對期貨子公司具體每家的影響不一樣,如果有些子公司專門做這一類產品(個股場外期權),和實體經濟沒有多大關系,主要是收取各種費用,那麽業務停止後將對他們的收益等各方面有影響;但有些子公司沒有做個股場外期權方面,都是與實體相關的,則不會受影響。”上述期貨公司董事長表示。
“空姐網約車被害案”余波未消。17日上午,多個政府部門的官員在公開場合提醒出租車業內人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互相提醒,不要火燒連營,殃及池魚。
“從民政部門的角度看,一旦火燒起來,只要是這個行當的人,都會受影響,被扣分。”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信息宣傳處處長馬俊達說。
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17日上午舉辦的巡遊、網約出租車行業服務承諾儀式上,馬俊達用“家、加、佳”三個字概括了民政部門對出租車行業的希望。
他解釋說,“家”是啟發行業協會,要把出租車行業的大家庭組建好,行業協會應及時把會員企業的難點和痛點收集、反映和表達出來,及時有效地應對風波;“加”是指行業協會多做加法,發揮各自的優勢,多做疊加;“佳”是指再創佳績。除了本身的經營指標外,更多的是讓群眾獲得更多的滿意服務。
5月17日上午,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巡遊、網約出租車行業服務承諾儀式。攝影/章軻
馬俊達說,行業內部達成自律、服務公約和承諾,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必然。目前,全國道路運輸領域的協會有521家,出租汽車協會共有182家,加上其它領域的交通運輸方面的協會,總數約1000家。這些協會發揮了聯系會員單位,規範行業發展,促進行業自律的作用。
“中消協一直在關註網約車的健康發展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介紹,中消協前年就全國範圍內,以消費者的身份,組織開展了網約車的調查體驗活動,對各個網約車平臺的各類服務進行體驗,當時就發現了五個主要問題,包括司機在安全駕駛方面的意識不強,行車時打電話、刷微信等諸多不安全隱患,甚至不系安全帶。
此外,中消協還發現一些網約車司機在服務語言、服務態度等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以及線上登記的人、車方面的信息與實際不相符,還包括一些合同上的不公平條款等問題。
皮小林說,“安全權”是消費者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之一,任何經營者包括提供信息服務的各類平臺,都應當履行應盡的責任。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前不久發生的“空姐被害案”,讓傳統出租車企業和網約車企業老總們的手上都捏著一把汗。
首汽集團副總經理、首汽約車聯席CEO梁海晨稱,當前處在網約車行業發展的重要階段,亟需行業企業嚴苛律己,恪守承諾,遵守行業自律公約,營造健康良好的行業發展態勢。
神州優車集團副總裁李勤稱,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維護乘車人的合法權益是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網約車是新物種,需要經歷多個階段。”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美銀說。
“總的來看,我國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總體進展順利。”簽約儀式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處管理處長孟秋介紹,交通運輸部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兩個文件發布後,截至目前,省級層面(除直轄市外),25個省(自治區)發布了實施意見;城市層面(含直轄市),206個城市正式出臺了實施細則,60個城市已公開征求意見。目前已有7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在部分城市獲得經營許可。到今年2月底,各地共發放網約車車輛運輸證14萬多本,網約車駕駛員證23萬多本。
孟秋說,出租汽車是窗口性服務行業,是城市流動的名片,將乘客安全、快捷、舒適地運送到目的地,提供優質服務、保障乘客安全是出租汽車行業經營者的基本責任和要求。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管理處處長孟秋。攝影/章軻
孟秋說,目前,搭建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的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體制正成為大家的共識。應探索建立政府、企業、從業人員、乘客及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多方協同治理機制,推動巡遊車行業轉型升級,規範網約車創新發展。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今天還在行業內發布了《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出租汽車行業自律公約(修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