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接連抽銀根 資源股瀉 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8.5%新高
1 :
GS(14)@2010-11-20 16:49:28人行接連抽銀根 資源股瀉
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8.5%新高
2010年11月20 日
【明報專訊】正當市場屏息注視內地會否於本周末加息時,人行昨日傍晚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兩周內第二度調高準備金率。調整後內地大型國有銀行準備金率將升至18.5%的歷史新高,中小型銀行準備金率則升至 16%或16.5%。雖然短期加息預期稍降溫,但證券界認為內地年底前加息機會仍大。
相關分析
更多
周小川重申遏更多熱錢流入
人行行長周小川昨天亦重申,將採取管理措施防止更多熱錢流入。
人行對上一次宣布調高準備金率,是本月10日,當時的加幅同樣是0.5個百分點,由17%調升至17.5%。上述調整剛於本周二(16日)生效,人行昨日即再度出招,表示為加強流動性管理,適度調控貨幣信貸投放,決定從本月29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今年來第五次上調準備金。
儘管環球市場對內地緊縮政策早有心理準備,但人行昨晚出招後,礦業巨擘力拓(Rio Tinto)及必和必拓(BHP)在倫敦的股價均應聲下挫逾2%。
周小川昨日在北京舉行的財新峰會上表示,就聯儲局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中國可以採取一些管理措施,盡可能地防止更多熱錢流入」。他又重申「池子論」,指如果短期的投機性資金要進入內地,政府希望將資金放在一個池子裏,並通過對畄不讓它氾濫到中國的實體經濟中。
對於人行短期內兩度調高準備金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向本報表示,面對境外熱錢持續流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發行央票,是人行對畄流動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流動性仍然氾濫,人行會進一步調高準備金率,故準備金率可謂「高處未算高」。
中信銀行:年底前加息機會大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則指出,人行調高準備金率,不等於人行不加息。事實上,中國已進入加息周期,倘若下月中公布11月的通脹數據繼續嚴峻,人行加息機會大。此外,美國的QE2政策尚未完全展開,如落實後引發大量資金湧入,亦會觸發人行加息對抗。廖群又稱,再度調高準備金率,內銀股盈利肯定受壓。
工商銀行(1398)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朱長法本月12日在A股配股發行網上推介會上曾表示,如果央行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工行影響不大,倘若央行持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不同銀行的流動性會有不同影響。
(明報記者毛婷婷報道)
減存款準備金率有乜用?
1 :
GS(14)@2012-02-20 22:29:10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20/55939
星期六晚,約朋友食晚飯,窗口外做完幻彩詠香江無幾耐,手機就響。原來人行出聲明,減存款準備金率(RRR)50點。即刻上《利字當頭》facebook留個言,諗住將消息報告畀讀者知,原來《Money Cafe》個facebook都有即時發布呢個訊息,且已經有觀眾留言。星期六晚都繼續關心財經大事,呢班讀者同觀眾既可愛又可敬。
我對減RRR即時評語:「祝君好運」。讀者唔明,我解釋:「成件事,對大眾嚟講,根本完全無技術成份可言,唯一取決因素就只有或然率。」呢刻我相信最多人關注嘅係:「減RRR,對A股同大陸樓市有無幫助?」另一個就問題係:「o依家形勢,究竟似2007年定係2009年?」
降貨幣流速作用有限
分析減RRR有乜嘢影響前,先要明白點解全世界咁多國家央行,只有人行用調整準備金去調控物價。大家有無留意,廣義嘅人幣供應每年以十幾巴仙增長,從來無停過;充其量,只有增速放緩。「無所謂啦,大陸經濟強勁嘛!」
就算因出口增長,新發行嘅錢,最終都要回流,變成中國境內資金池一部份。越來越多錢,追逐無乜增加過嘅貨物,就係通貨膨脹。要去減少不斷增長嘅錢對物價嘅壓力,人行用佛利民一條數式:MV=PQ
呢條式,簡單易明:M係錢嘅總額,P係物價,Q係社會出產總量。佛利民開創嘅貨幣學派認為,社會出產總量(Q)短期內難有大改變,所以錢嘅總額增加減少,直接影響物價上落。
人行無法控制M,因為大型國有銀行以下,有好多大型國企等錢用。所以M一定要不斷增加。要調控物價,人行唯一變數就係V。V係乜?V就係錢嘅流轉速度。V越高,物價越高,反之亦然。太平盛世,V好穩定。不過兵荒馬亂,V可以大上大落。最重要一點,V並唔係簡單調整RRR就可以。事實上,之前減RRR,V並無跌,只不過錢由枱面走去枱底。今次人行減RRR,正面諗係陽光政策,慢慢鼓勵枱底錢回流正規系統。不過,對放大信貸就無乜用;對內銀股應該有少少好處,對宏觀經濟無乜意義。究竟o依家似07年定09年?我會話:It is different every time。
利世民
離岸市場大倒退 港銀捱沽 徵存款準備金 中銀急挫逾4%
1 :
GS(14)@2016-01-19 22:28: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人行確認下周一起,將對境外人幣存款徵收存款準備金率,是繼早前「挾息戰」後,人行再推管理離岸人民幣匯價及流動性的舉措,有大行直言,近期「干預」的代價相當大,一路以來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努力將被抵消掉。匯豐表示此舉或令2450億元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被鎖住,憂慮流動性緊張,本地銀行股股價昨日亦普遍下跌,中銀香港(2388)跌逾4%。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以往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的資金,並沒有被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範圍,但人行昨日決定,由1月25日起對此執行存款準備金率政策,但不包括境外央行和其他官方儲備機構、國際金融組織及主權財富基金。惟對此,引起不少市場人士抨擊,指此舉將進一步打擊辛苦經營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人行則表示,這措施將引導境外金融機構加強人民幣流動性管理,防範金融風險。
陳德霖﹕不影響港資金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強調,內地的措施不會影響香港資金,因為香港從來沒有存款準備金率的要求,香港資金只須跟從香港規矩,但涉及跨境的資金便要遵守內地規則。他表示,會與人行跟進細節,及與本港業界研究此新措施的影響。
新措施令市場憂慮港銀流動性緊張,作為本港離岸人民幣清算行的中銀香港,昨日股價下跌4.38%,大新銀行(2356)更跌5.24%,匯控(0005)及渣打(2888)亦跌逾3%。香港的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抽升,1周拆息升至11.9厘。匯豐表示,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韓國等主要市場的離岸人民幣存款總量達1.45萬億元人民幣,以17%存款準備金率計算,新措施將鎖住約2450億元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匯豐﹕2450億元流動性將被鎖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2450億元人民幣的估算或過高,因為只有在境內的資金才須交付準備金,而並非所有離岸存款都放在境內,因為同時有點心債或離岸人民幣貸款,境外銀行放在境內清算行或代理行的資金,多數是多餘的頭寸,或者是跨境貿易的資金,存放內地以方便結算。
中銀﹕嚴格遵照新規定
顏劍文表示,現時執行細節未明,人行新規可能適用所有境外機構,或者只要求清算行及代理行,把境外機構存放在它們的資金,交一部分上去。若是後者,影響不算廣泛。中銀香港人民幣業務處主管楊杰文表示,該行一直非常關注流動性管理要求,未來會嚴格遵照新政策的規定,但目前正在了解政策細節,會與有關當局及金管局溝通,制定收取存款準備金的細節安排,並及時通知各參加行。
2 :
GS(14)@2016-01-19 22:28: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9/news/eb_eba2.htm
匯控挫3% 近7年新低
2016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人行宣布於下周一(25日)對境外銀行收取存款準備金,本地銀行股昨日應聲急跌,其中「港人最愛」匯控(0005)大跌3.12%%,收報54.35元,跌近7年新低;渣打(2888)更跌至歷史新低的55.4元。有分析員認為,負面情緒充斥大市,令所有利淡因素被放大。惟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指匯控抗跌能力較其他區內銀行高,故長遠仍然看俏。
渣打見55.4元 上市後新低
昨日本地銀行股全部跟隨大市急插,跌得最厲害的為大新銀行(2356),跌幅約5.24%,報11.94元,為近一年低位;其後便是三大發鈔行,匯控、中銀香港(2388)及渣打,分別創出近7年、近4年半及歷史新低,跌幅為3.12%、4.38%及3.40%,報54.35元、20.75元及55.40元(見表)。
英皇證券(0717)研究部分析員林茂森認為,人行收取存款準備金,對銀行來說其實不是大問題。
券商﹕徵存準金影響不大
他稱,問題在於中國經濟下行及人民幣持續貶值,均令內地的「壞帳」危機蔓延至本港銀行身上,而更重要的是負面情緒充斥大市,令利淡因素被放大,故導致股價急挫。
不過優質企業不乏支持者。穆迪發表報告稱,雖然中國經濟放緩及亞洲市場的波動性增加,均妨礙匯控在亞洲區內的短期增長,不過由於匯控在其核心的香港市場持審慎態度,同時亦於其他亞洲市場專注優質企業客戶,故抗跌能力較區內其他銀行強,長遠而言仍然看好。
3 :
GS(14)@2016-01-19 22:28: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9/news/eb_eba3.htm
中金﹕抵消培育離岸市場努力
2016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雖然人民銀行強調,要求境外金融機構的境內存放,交付存款準備金,是一年多前已開始籌備,並於2014年12月已經發文。但人行近日連番對離岸市場的干預措施,均惹來一眾市場人士抨擊,指其舉措均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帶來嚴重打擊。
外資對點心債敬而遠之
大和資本亞洲區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走了10年,一下子就完全被破壞了。從早前挾高離岸人民幣拆息,到昨日宣布的存款準備金新例,都令離岸市場流動性被抽乾,短期可以擊退沽空炒家,但長遠無助解決在岸資金流走問題,更令外資對點心債敬而遠之,代價相當嚴重。
人行的新規不但被外資狠批,連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開腔評論。她的報告表示,央行在離岸市場的干預措施,使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一度告竭,此舉可抑制針對人民幣的投機行為,但也會抵消之前為培育離岸市場發展所做的努力,使離岸人民幣的可投資性受損。該行認為,內地當局如何處理兩地匯差和套利行為,如何平衡離岸市場發展的利弊,這些問題尚待回答。
澳新﹕無關匯價波動 長期考量
然而,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則認為,人行明顯把其管理伸延至離岸市場,但相比「挾息」等行政干預措施,存款準備金的新規對市場發展有利,因為這統一了境內外金融機構的監管標準,有效降低金融風險。他估計,這項新規與近日人民幣匯價波動無關,而是長期的考量。
大行避繳準備金 離岸人幣見負拆息
1 :
GS(14)@2016-04-01 14:16:29【明報專訊】本港的人民幣拆息定價如坐過山車,繼年初急升至歷史新高的66厘後,昨日又突然急挫至負3.725厘,即銀行拆出資金,還要向借貸方支付利息。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人行早前推出針對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準備金政策,有大型外資行在季結日寧願以負利率把資金拆借出去,也不願全季繳付準備金。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留意到拆息下跌,但拆借市場整體運作有序,強調離岸人民幣拆息是由市場對人民幣資金的供求所主導,金管局將一如既往,密切監察離岸人民幣市場。
本港的人民幣隔夜拆息定價,昨日急跌4.77厘至負3.725厘的歷史新低,一個月的拆息亦降至1.84厘,同樣屬於歷來新低。不過,隔日拆息(CNH Tomorrow NEXT),即明日借入、後天還款的息率,昨晚為0.4厘,反映拆息或將回歸正數。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指出,昨日正值季結,拆息出現負數,無疑是由於今年1月起人行實行的準備金新規。他指,外資行普遍不願被提取準備金,變相把資金鎖死3個月,於是寧願以負息拆息出去。
為增加做空離岸人民幣的成本,並加強對離岸人民幣的管理,人行自今年1月25日起,對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的存放,執行存款準備金率政策。顏劍文指出,不單是存放在境內的資金受影響,港銀存放在清算行,即中銀香港(2388)的人民幣資金亦會提取準備金。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指出,由於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小,流動性低,只要少數大行開出負利率的定價,即能左右整體息口。但他強調,除了因為資金供應急增,需求偏低亦是導致負息的主因。
國信點心債技術性違約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國信證券香港分支的一筆12億元人民幣點心債出現違約,本該在4月24日支付的3800萬元人民幣的利息面臨風險。國信證券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只強調將會發公告解釋,但至截稿前尚未有相關公告。不過,據悉該筆點心債違約並非因為集團財務問題,而是條款問題導致技術性違約。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1/news/ec_ecb1.htm
銀行避繳存款準備金 貼錢拆借港人幣拆息 首現負利率
1 :
GS(14)@2016-04-01 15:40:37【本報訊】人仔拆息天堂與地獄!繼年初出現近百厘高息後,本港驚現負利率。昨日財資市場公會網頁上顯示,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出現負3.725厘,盤中更曾試過以負8厘成交,意味本地銀行不收利息之餘,竟然貼錢將人幣資金借予同業,屬歷史上首次。記者:周家誠
分析認為,負利率僅是技術性問題,因早前人行徵收本地銀行存款準備金,促使銀行「貼錢」拆借,避免人行向其收取存款準備金所致,並不是投機盤或恐慌情緒引導,未對港外滙市場造成衝擊。中國境外人幣參加行存款至境內代理行時,原先並不收取存款準備金,惟人行規定,今年一月起境外參加行存款均須徵收17%存款準備金率,意味每100元存款須保留17元至人行,以減少銀行閒資,並增加投機者炒賣成本。
人行季結日計存準金額
人行徵收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性為每季度尾,即以3月、6月、9月、12月底結餘總和來計算存款準備金額。有財資部主管稱,行內會在季結時幫人幣存款結餘「影相」,並傳送至人行作證,確保存款準備金額正確。不過,「影相」實際為一個漏洞,因為銀行有誘因於「影相」日時,將既有人幣存款以隔夜拆借形式拆出,以減少被徵收存款準備金額,主要是因為存放於人行利息過低,銀行希望將資金投資於更好的項目,故甘願以負利率形式貼錢拆出,並於翌日收回資金再作投資。
非恐慌拋售難衝擊外滙
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舉例,若銀行有100萬元存款,當中17萬元將成存款準備金,惟若果以隔夜形式拆出存款,甚至以負利率增強同業借貸誘因,將使準備金額大大減少,「如果銀行計到數,將呢筆錢投資到更高利潤資產,就會願意以負利率方式進行」。有財資部主管形容以季結形式計算存款準備金不合理,「如果有間行忽然當日有個大deal,集中一間銀行做支付,咁就無端要繳交相當多存款準備金」。該主管認為,以日平均計算存款準備金較為合理。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林俊泓相信,負利率並非由投機盤帶動,亦非恐慌拋售,只是存款準備金政策帶來的影響,相信未來季結均會出現一次。他預料,今日人幣隔夜拆息回復正常。從彭博數據顯示,截至昨晚9時,隔日拆息曾以0.4厘成交,反映負利率變成正利率。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離岸人幣拆息由市場供求主導,當局留意到離岸人幣拆息下跌,惟拆借市場運作有序,將一如既往密切監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01/19553179
人行傳「降準」鬆外匯管制 風險準備金率將降至零 分析﹕人民幣已趨穩
1 :
GS(14)@2017-09-10 14:48:13【明報專訊】人民幣匯價連月回穩,昨晚傳出人行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自下周一(11日)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現時20%大幅調整為0,不過至10日為止,銀行仍需按規定存交。市場早已有外匯風險準備金「降準」傳聞流傳,有市場人士指出,今次措施反映人行認為人民幣匯率已轉趨穩定,可酌量鬆綁外匯管制,助企業較易購匯營商。
人行在2015年10月15日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定為20%。準備金計算依照金融機構上月的遠期售出外匯金額,以美元計算徵收,主要目的是藉增加遠期購買外匯成本,以減少資金外流和投機者跨境套利,同時降低槓桿以降低維持匯率的成本。
兩年前開始要求20%準備金
路透社在今年7月底曾引述消息人士,指外管局研究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消息人士指出,隨美匯疲弱減輕人民幣貶壓,正是時機作出調整。人民幣兌美元年初至今累升7%,匯率走強或會影響出口,放鬆外匯風險準備金將有助減輕企業遠期購匯成本。不過交易員昨日表示,人民幣最近屢創新高,除非不論自營交易和客戶盤都無意購入美元;又指雖然人民幣中間價明顯經過微調,但亦未能冷靜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即可使人民幣跳升。
人幣中間價昨再創16月新高
人民幣中間價昨日延續升勢,央行公布昨日中間價為6.5032,比上日大幅上升237點子(1萬點子等於1元),創近16個月以來新高。人行連續兩日沒有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指銀行體系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昨日亦沒有逆回購到期。
人民幣昨日則先升後回,在岸人幣最多上升超過400點子,高見6.4391,創21個月高位;離岸人民幣亦曾高見6.4437,創18個月新位。不過晚上美國開市後美匯指數回升,加上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消息傳出,離岸人民幣升幅明顯收窄。截至晚上10時45分,在岸人民幣報6.4975,跌105點;離岸人民幣報6.5138,跌273點;美匯指數報91.25點,跌0.407點。
蕭啟洪﹕人幣升勢 強弩之末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人民幣波動較強,單日波動300點亦不足為奇,上升或有以前的淡倉平倉或新的好倉推高。不過他指,人民幣升至現水平已到強弩之末,短期內上升空間不大,再升至6.4至6.45水平已今年的高位,美元或在年底稍為走強,至年底人民幣或有調整。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64&issue=20170909
人行撤CNH準備金 人幣大跌 中間價11連升 在岸離岸齊跌逾400點子
1 :
GS(14)@2017-09-16 22:31:39【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向路透社證實,放鬆兩項資金控制措施,包括自昨日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調整由20%至0%,以及上周五將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和參與行在境內存放的離岸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由15%降至0%。人行表示,市場環境轉向中性,有必要調整早前的逆周期措施,提高市場流動性。分析認為,有關措施有助紓減人民幣近期的升勢。在岸及離岸人民幣昨日齊齊大跌。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人行在2016年1月,向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存放的離岸人民幣徵收存款準備金,比率參照境內代理行、外資銀行或境內母行的存款準備金,調整前為15%。路透社消息表示,除港澳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外,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和其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的原有準備金可用於支付、清算等其他用途。
人行引述該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指出,兩項存款準備金都是因應人民幣匯率波動、資本流動呈現「順周期性」推出的宏觀審慎管理措施。現時人民幣匯率均衡,市場預期理性,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更平衡,有必要調整回歸中性,以強化外匯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提高市場流動性。
孫國峰又稱,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整體升值,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已經比較充分地反映了經濟基本面,匯率總體處於合理均衡的水平。
中銀香港:利海外人幣市場流動性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認為,取消兩項準備金,反映對人民幣有信心,不再擔心如早前貶值。風險準備金率放寬後,境外機構不需再付出20%準備金,對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的資金更鬆動,料稍為有助減低香港銀行同業人民幣(CNH HIBOR)拆息,有利離岸市場發展。
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人民幣業務處處主管楊杰文表示,境外銀行在境內機構存款,可用作跨境業務。原來的15%準備金也可即時運用,取消措施對增加海外人民幣市場流動性有幫助。
東亞:十九大後有機會回落至6.6
人民幣中間價雖然連升11天突破6.5,報6.4997比前個交易日上升35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為2005年以來最長升浪。不過放鬆兩項準備金消息令在岸人民幣日間交易回吐,午後跌幅擴大,在岸人民幣最低跌至6.533,回吐超過500點子,離岸價最低跌至6.5335,下跌超過300點子。截至晚上11時,在岸人民幣報6.5287,跌343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5344,跌401點子。
賴春梅認為此時取消有關措施,是不希望人民幣升值過快。人行中間價連續兩個交易日低於市場預期。她指6.40已是升勢的盡頭,十九大完結後有機會回落至6.6水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60&issue=201709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