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淘寶團購商品被改價1元 多個賣家受損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2MMDcyXzM2MjI2MQ.html

昨日(9月1日)上午,網友小雨(化名)發現,她在淘寶上開的潮鞋小店裡,竟然一下來了幾十筆團購生意,不由一陣狂喜。可一看價格就傻了眼:頁面顯 示,這些交易的成交單價為16元,刨去每單運費15元,相當於每雙鞋只賣1塊錢。而這些鞋子原價108元,即便為團購開設,促銷價也是85元。

淘寶網多個賣家昨日稱,他們在淘寶網店開設的團購中,商品價格被改為1元,這些「被促銷」的商品被大量搶購。據初步估計,賣家損失從數百元到數百萬元不等。

對此,淘寶網回應稱,可能是第三方軟件出錯或被黑客攻擊導致出錯,目前正在緊急核查和制定解決方案。截至發稿時,淘寶尚未公佈進一步的信息。

賣家要求取消買家不答應

小雨並不是唯一倒霉的賣家。昨日下午,在一個聊天群裡,已聚集了數十名有相似遭遇的賣家。

有的賣家向淘寶反映了上述狀況,得到的回答是,淘寶和第三方軟件「團購寶」被攻擊,導致很多店舖的商品價格被改成1元。但處理辦法尚無定論。

在聊天群中,一家數碼產品店的店主說,從9月1日凌晨1時許,到昨日上午9時多,他的店舖一共被搶購了7000件「1元促銷品」,這些商品的原價從100元到500元不等,如果發貨,損失將達數百萬元。

發現上述狀況後,店主們紛紛停止了「1元促銷品」的銷售,並在網店首頁掛出通知,告知買家暫時不能發貨,或請求買家退款、取消交易。

但這些賣家擔心,如果交易取消,都將被系統記錄在案,退貨量過高將對店舖信譽造成巨大打擊。他們表示,等候淘寶網的進一步消息再做決定。

賣家鬱悶,買家又是什麼心態呢?

網友慕雪(化名)昨日上午搶購了近千件「1元促銷品」,還對其中一半商品付了款。她是淘寶資深買家,「不用多想,肯定是系統問題,但有便宜誰不佔?」

不出所料,她隨後就看到「淘寶團購可能被攻擊」的消息。慕雪自稱「學過法律」,她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交易已經形成,形勢對買家有利。她還加入上述賣家聊天群,勸賣家「換位思考」,盡快發貨,然後找淘寶索賠。

淘寶:第三方軟件或遭攻擊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到淘寶網相關負責人,詢問他們對此事的回應。對方表示,上述交易是由淘寶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團購寶」提供服務。「團購寶」為淘寶的團購提供一種 「類似團購導航的插件」。上述價格出錯,「有可能是第三方軟件出錯或者被黑客攻擊」。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確定權責;關於對消費者的賠償問題,淘寶正在統計商家售出的商品數量和涉及的金額總額。

「目前已經暫停了『團購寶』的所有應用,正在緊急核查和制定方案,有即時消息會馬上告知。」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截至發稿時,記者仍未收到來自淘寶網的進一步消息。

有 網友在淘寶網上發現一則《淘寶網服務協議》,其中一條內容是:第三方站點和軟件的質量和品質由第三方獨立負責。如因第三方站點或軟件存在漏洞、瑕疵、故 障、病毒等原因造成您相關權益受損的,您可以請淘寶協調,但您不應就登錄和使用第三方站點或軟件的後果要求淘寶承擔任何責任。

法律人士:淘寶有連帶責任

針對上述事件中買賣雙方的糾紛,以及淘寶網、「團購寶」的責任如何界定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法易網負責人王豐昌。法易網是國內知名消費者維權網站,曾組織消費者針對惠普筆記本進行維權。

「如果消費者提交了訂單,且支付了貨款,買賣合同就相當於成立了。」王豐昌表示,如果賣家不發貨,消費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賣家履行合同。同時,消費者也可以把淘寶、「團購寶」作為連帶責任人提起訴訟。

而在賣家方面,如果是由於淘寶網的系統出錯造成價格更改導致損失,可以在向買家發貨之後,再向淘寶網追索賠償損失。

王豐昌稱,除非淘寶網能拿出確鑿證據,證明上述價格錯誤是遭到黑客攻擊或其他不可抗力導致的,否則需要承擔責任,對商家進行賠償。

至於淘寶的上述服務協議,王豐昌認為這是 「霸王條款」,「要看賣家的動機,是基於對淘寶平台的信任,才和它的第三方夥伴產生合作關係。」王豐昌認為,淘寶不能以第三方平台出問題,而對商家和消費者進行抗辯,但淘寶可以向第三方合作夥伴追索賠償。

各方說法

賣家:損失慘重,暫不發貨,看淘寶怎麼說吧。

買家:有便宜誰不佔?希望賣家盡快發貨。

淘寶:價格出錯,有可能是第三方軟件出錯或者被黑客攻擊。

專家:消費者提交訂單且付了款,相當於買賣合同就成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79

淘寶商城高壘准入門檻 技術服務年費最低漲4倍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910&PHPSESSID=23bbd3f7357e61952549058d8dcc7ac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00

淘寶商城PK騰訊電商平台 誰能助垂直B2C扭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gf.html

本週一,淘寶商城首次以獨立身份亮相,宣佈推出開放的B2C平台戰略,一舉將業內多家主流的垂直B2C網站納入其中。一號店、銀泰網、新蛋、麥考林等38家B2C企業宣佈將在淘寶商城開設官方旗艦店。

如業界預期一般,京東噹噹、卓越亞馬遜並不在此份名單中。而另一邊廂,騰訊新電商平台首頁昨日在網上首度曝光,信息顯示該平台將以「Q Q團購」的獨立域名在明年啟用。

各家頻繁出招,但正如淘寶商城總裁張勇所說,「大家都在說B2C企業什麼時候能夠賺錢、什麼時候能夠盈利」。在業界看來,這才是電子商務「賣貨」的商業價值。

 

誰能扭轉B2C的虧損?

張勇在接受記者群訪時說,對於和京東的合作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要採用支付寶;二是不能接受一個零售商只以銷售額為目標,不惜犧牲成本。

在國內B 2C領域,京東和淘寶商城代表了兩種主要的商業模式。京東、噹噹和卓越更傾向亞馬遜模式,本質是「網絡零售商」,通過賺取零售差價獲得利潤,最近也開始採 取開放策略吸引第三方賣家進入。而淘寶商城、騰訊超級電商平台走B2B2C平台模式,即「虛擬商業地產」模式,他們本身不供貨,通過向平台上的商家收取佣 金來賺取利潤。

一位淘寶商城服裝類商家向南都記者表示,淘寶商城的收費模式是成交額(不含郵費)×商品對應的技術服務費率+技術服務費年費,其中技術服務費固定每年6000元,技術服務費率根據品類有所不同,服裝類大約是5%.

張勇表示,淘寶商城的盈利規模隨著交易額規模增長是線性增長。「我們主要盈利來源是整個商城佣金收入,這個佣金跟交易額掛鉤。而成本結構相對簡單,主要是人員、服務器、儲存、營銷費用,這些費用不隨著業務規模增長而增加,毫無疑問整個利潤水平隨著業務增長發展。」

在張勇看來,淘寶商城的盈利模式是「健康的模式」。同樣地,對於更多的B2C來說,能否實現盈利才是電子商務「賣貨」的商業價值。

據南都記者瞭解,目前B 2C企業獲取新客戶的成本大約在100-300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約2倍,營銷成本的增加造成了B 2C的長期虧損。淘寶商城對於垂直B 2C價值在於流量優勢,根據易觀國際的統計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B2C網上零售市場淘寶商城的市場份額已達到32.8%.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淘寶商城、騰訊以及京東、一號店的關係是產業鏈上下游的關係,前者要做的是挖掘用戶價值,幫助零售商增強盈利能力。「對於垂直B 2C來說,加入平台獲得用戶成本會降低,毛利會增加。但能否扭轉虧損,還要看平台銷售量在總銷售量中的貢獻,現在來看平台銷售量的貢獻是有限的,更多的來自主站。」陳壽送認為,平台價值需要時間才能完全體現,預計垂直B2C需要2年才能扭轉虧損。

 

虛擬商業地產模式對決

張勇認為,整個淘寶商城是互聯網價值窪地,獲得用戶成本非常低廉。他給出的淘寶商城R O I數據,「正常情況下做到1:23回報率」。

看中同樣的商業模式,同樣擁有流量優勢的並不只淘寶商城一家。今年以來,騰訊開始以從未有過的高調公開談論電商,不僅開展了一系列電商領域的投資併購行為,今年8月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更首次宣佈騰訊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B2B2C的超級電商平台。

昨日,騰訊新電商平台首頁在網上首度曝光,信息顯示該平台將以「Q Q團購」的獨立域名在明年啟用。據南都記者瞭解,騰訊採取的是類目特許經營方式,即讓某一家B 2C單獨運營服裝、化妝品和日用百貨等某一品類。據悉,騰訊可能引入六家戰略合作夥伴運營相關的品類,此前騰訊投資的易迅、好樂買及珂蘭鑽石已經確定加入並運營相應品類。有消息稱,包括噹噹、凡客、1號店等B 2C平台或許會出現在騰訊的戰略合作範圍之內。

與淘寶商城相比,騰訊同樣強調自己的流量優勢。吳宵光曾經透露,騰訊的社交化電商平台將逐步把這些用戶群和流量開放出來,配合整個騰訊的平台開放戰略,整合Q Q、Q Q郵箱、Q Q空間、騰訊微博、騰訊朋友等產品,為眾多電商建立一個比較有效的流量分配模式。

騰訊旗下Q Q活躍用戶已達7.019億,最高同時在線用戶也有1.36億。但陳壽送認為,騰訊同樣有自己的難題———如何提高轉化率:「騰訊不是一開始就從事電商的企業,他擁有的更多是社交優勢,但目前『社會化電商』還只是一個概念。」

 

●2011年第二季度

 

中國B2C網上零售市場概況

A、淘寶商城,32.8%

B、京東商城,12.4%

C、卓越亞馬遜,2.3%

D、蘇寧易購2.2%

E、噹噹網,1.4%

F、凡客誠品,1.3%

G、易迅,1.1%

H、庫巴,1.1%

I、新蛋中國,1.0%

J、1號店,0.6%

K、其他,43.80%

來源:易觀國際

南都製圖:黃敬

南都記者謝睿 實習生紀佳鵬 淘宝商城PK腾讯电商平台 <wbr>谁能助垂直B2C扭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0

淘宝的“如意算盘”难免满盘皆输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424-25517.shtml

10月11日至12日,淘宝商城遭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抗议。据报道,3000余自称“淘宝商城小店家”者针对性围攻 淘宝商城知名店铺,引发这轮“暴力攻击”的导火索是10月10日淘宝商城公布的新收费规则。根据新规则,入驻淘宝商城的卖家每年需交的技术服务年费,从原 先的6000元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两个档次,保证金同时也从此前的1万元提高到5万元、10万元和15万元三档。而这样的收费标准,对淘宝商城中的诸多 中小卖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笔者能够理解淘宝试图优化市场架构的愿望,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粗暴举动违反了网络经济的基本规则,引发市场情绪的反弹势难避免。
   淘 宝提高保证金要达到两大利益目的,其一是作为淘宝母公司的阿里巴巴集团正在筹划上市,急于明显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但是之前淘宝的推广模式就是免费,因此淘 宝公司必须由免费变收费,类似保证金和技术服务费的提高可谓顺理成章。其二,淘宝长期以来推行的C2C模式,目的就是吸引低端消费群体。而商业企业历来是 高端群体才产生高利润,所以以更注重品牌的淘宝商城为主体,让免费又低端的淘宝集市边缘化,能够为淘宝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
   遗憾的是,这只是淘宝公司自己的如意算盘,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必须以双赢为前提。而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注定网络公司一旦在某些战略问题上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全盘皆输。
   仔 细观察,淘宝公司的举措在两个重大因素上犯了错误。其一,忽视了网络经济模式和实体店模式的区别,高端品牌店和低端集市店在网络上很难把界限划分清楚。其 二,淘宝公司提供了一个市场交易的平台,应该以服务为基本定位,一旦越界进入到商家利益范围,就会因为公平性失衡而失去市场信任。
   关 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上海的奢侈品商店集中于南京西路,以恒隆百货为代表;中低端服装集中于七浦路服装市场,两地不仅商品定位悬殊,而且物 理距离较远。由此,淘宝商城类似于恒隆百货,而淘宝集市则类似于七浦路市场。淘宝商城的商品固然品质上要好于淘宝集市,但相似之处同样很多,不可能出现奢 侈品与地摊货的迥异差距。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商城还是集市,由于没有现实中逛街的物理障碍,还是在同一个大的平台,也就是鼠标一点就能在七浦路或者恒隆 间来回。恒隆和七浦路可以长期并存不悖,但淘宝商城和淘宝集市并存的结果,只能是前者壮大而后者被淘汰,无怪乎淘宝集市的商家会出现反弹。
   另 外值得注意的是,商城和集市的划分,不仅形成了一个市场界别区分,更重要的是,前者在淘宝市场推广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后者则很难在推广中获得机会。众所周 知,在网店云集的情况下,网站的推广排名能否靠前事关重大,无法获得推广机会就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边缘化位置。事实上,什么样的商家能够获得推广的机 会,很大的决定权在于淘宝公司,与商家的规模大小、所缴纳的保证金数量多少不乏关联。
   马 云曾明确表示,“公司想挣钱是正常的,不想挣钱是不正常的。”此言并无疑义,但是挣钱的诉求要以尊重客户、尊重市场为前提。网络经济创富的最大魅力在于, 它能够削平产业进出的门槛,让微型初创企业获得发展机会。而淘宝公司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对网络经济创富机制的沉重打击,直接遏制了初创企业的生存空间。 当然,网络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表明,任何敢于背离市场和网络规则的企业,都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当年的淘宝正是靠着免费打败了易趣,而今天下一个替代淘宝 的企业或许已在酝酿之中。(南方都市报 2011-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8

憤怒小販大戰淘寶商城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071

五萬人的圍攻

 

週五組織決定再次開買,還請來一位YY頻道DJ暖場,一邊播放勁爆的音樂,一邊聲嘶力竭地鼓動大家不停地拍拍拍。

2011年10月10日,淘寶商城——中國最大B2C平台(企業級網絡賣家對網絡消費者)公佈了下一年度的招商新規,將保證金從1萬元提高到5萬、10萬、15萬三檔;技術服務費從6000元一年提高到3萬元和6萬元兩檔。

儘管營業額和評分達到一定水平的商家最終可以得到技術服務費的返還,但10倍左右的沉澱資金和規則的突變,還是激起了部分中小賣家的強烈不滿。

11日上午,確認了淘寶商城新的招商規則後,憤怒之下,小賣家曉北來到阿里旺旺的一個賣家群裡,與同行互訴苦衷。打字的速度無法緩解他們的情緒,不知在誰的提議下,十幾個原來並不相識的賣家,相約去一個如今的最高領袖「佐輪」創建的YY語音頻道「扯淡」。

因為每一個淘寶賣家,手上都有大把用來推廣店舖的QQ群和論壇資源,所以聚集的人數迅速增加,一兩個小時內就超過了一千。「一千人之後,增長就是幾何倍數,不在我們的控制之內了。」曉北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隨後組建的管理團隊裡,曉北被任命為「新聞發言人」。

一千人後,一則消息點燃了群內的怒火——韓都衣舍的老闆趙迎光在微博上說我們是「小泥鰍,掀不起什麼風浪」。隨後,「集體購買」活動開始,截至當晚10點,YY上聚集了七千多人,韓都衣舍的幾百件商品被拍至下架。

事後證明,這句話出自一個花名「金光」的淘寶小二,也就是淘寶負責運營的員工,但被身份和動機不明的人士嫁接到了趙迎光身上。

趙迎光當晚的澄清和抗議毫無作用,之後幾天的「集體購買」行動中,韓都衣舍無一次倖免,一度被迫關店半小時。「因為韓都衣舍有云鋒基金的投資,就是馬云投資的,是淘寶的關聯企業。」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數位活動參與者都這樣強調。

與淘寶有關係,成為「集體購買」活動組織者挑選大賣家的一大標準,比如總是能參與淘寶商城的各種促銷活動,並且佔據好幾個有利位置,也成為證據之一。

事態的推進,在曉北看來,已經不在他的預想範圍之內,而是裹挾著各方的力量。

活動第二天,34158的成員上限被主動從9999調整到99999,參與人數一下子暴漲到5萬人。

活動第三天的週四,組織者決定暫停至週五晚上24點,期望淘寶前來對話,但頻道內馬上有人質疑組織者是否已被淘寶收買,還有人新開了YY頻道繼續拍。於是,週五組織決定再次開買,還請來一位YY頻道DJ暖場,一邊播放勁爆的音樂,一邊聲嘶力竭地鼓動大家不停地拍拍拍。

而活動的訴求,也從一開始要求維持租金原狀或者至少延長緩衝期,拔高到了要求公平公正公開。在一份對外發佈的維權十條中,列著「召開聽證會」、「三權分立」、「政府參與規範電子商務市場」、「反對霸權」、「反小二腐敗」等更宏大的訴求。

「我們不是組織者,我們只是最早進來、被傷害最深的一些中小賣家;我們反對淘寶的不公平,所以我們必須民主地傾聽每一個群裡人的聲音,彙集意見並提升總結。」管理部的「天祐」解釋。意見的收集,由幾個策劃部人員負責;而頻道里,每天都有幾百上千人排隊等著發表意見。

被引爆的積怨

 

「那一次是少部分賣家注意到了規則的不公平,現在更多的賣家清醒了,積累已久的怨氣,通過漲價這個導火索爆發出來了。」

誰在組織?誰在參與?直到今天,這個問題恐怕還難以解答。

在所謂「集體購買」行為發生後幾個小時,10月12日凌晨4點,淘寶商城就迅速發佈公告稱,有證據表明,這場攻擊是一群號稱「淘寶小店家」的人士在刻意操縱,淘寶曾嚴厲打擊過的「刷鑽」和「惡意差評」機構也有參與。

10月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淘寶商城進一步強調,17名組織者中,有一半沒有淘寶商城的店舖,有店舖的也都曾被淘寶處罰過。參與攻擊活動的,也只有5000多,不是5萬。

作為組織者之一,東北人「天祐」很憤怒,認為這是在抹黑他們。他自己經營一家服裝類的淘寶商城店舖,在淘寶商城最大的商品類目裡,他屬於排在後面的30%,也是無力承擔新規下需要多繳納的入門費、不得不退出的店主。

「天祐」的名字,也出現在了發佈會上,後面註明曾經被淘寶商城處罰。「我的確因為發佈信息的問題被處罰過,但這樣的小違規,又有幾家店舖沒有過?」

但在南方週末記者進入頻道的會議室,對多名組織者進行採訪時,他們並沒有否認,YY頻道里魚龍混雜。曉北也坦承,他能確認身份的組織者,其實也只有幾位,組織者之間並沒有相互亮明身份。因為負責接待媒體,曉北的真實身份早已曝光,確為商城賣家。

「這裡肯定有專業刷鑽的、給差評的,有大賣家的競爭對手,也有一些身份目的都不明的人,但更多的是淘寶商城和淘寶網的賣家,否則怎麼可能聚集起來這 麼多人。」曉北和天祐也曾參與過去年的杭州抗議。2010年9月9日,曾有數百名賣家聚集到杭州的阿里巴巴總部樓下,抗議淘寶對搜索規則作出的調整,但之 後不了了之。

「那一次是少部分賣家注意到了規則的不公平,現在更多的賣家清醒了,積累已久的怨氣,通過漲價這個導火索爆發出來了。」曉北說。

中小賣家怨氣的指向,是淘寶及其迅速崛起的大賣家。他們認為淘寶「就是要趕走我們,所以我們才這麼極端」。衝突發生後,網絡上開始流傳一個名為「小 泥鰍」的視頻,主人公是一個辭了職、問父親借了10萬元、起早貪黑賣皮帶的賣家,新規之後,他面帶笑容地接了一個買家的電話後,將腦袋吊到了自己賣的皮帶 上。

大賣家也是他們仇恨的對象。因為,在淘寶商城和淘寶網各種名目的促銷、團購活動中,受益的永遠都是那些前面10%的大賣家們。

前天才剛剛加入管理團隊的劉小姐,本來和男友各自經營一家淘寶網上的C店,去年因為搜索規則改變,C店的流量下降了2/3,於是拿出一家店去做商城,結果什麼活動也參與不了,新規之後,可能又要被迫去做C店。

「5萬個商家,只有參與活動,才有可能獲得大部分流量,淘寶商城的定位已經是活動為主了。」一家食品類TOP10商家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淘寶商城運營部門工作人員判斷,即便是按照過渡政策,後面的30%也將不得不離開,中間的50%會有些資金緊張,而前面的20%毫無困難。

錯位的溝通

 

馬云說他在飛機上聽到一首歌——「傷害我最深的,是我最愛的人。」但在34158頻道里,有人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反詰了一句,「這句話應該是我們唱給你聽吧。」

2011年10月17日,剛從美國飛回來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出面召開新聞發佈會,聲音嘶啞,手上寫著四五個忍字。在譴責抗議者們身份不明、惡 意攻擊,但也對自己考慮不周作出道歉後,宣佈了過渡政策——老人老辦法,新規公佈前加入商城的,給一年的緩衝期;同時,保證金減半,另一半由阿里巴巴集團 出資10億元補齊,再拿出5億元貸款作扶持。

馬云覺得很委屈,明明是要打造網絡上的第五大道,卻被解讀為缺錢提價;明明制定了服務費的返還機制,卻被視而不見;明明事先作了溝通,卻被指責為霸道和不公正。

10月17日的發布會上,馬云說他在飛機上聽到一首歌——「傷害我最深的,是我最愛的人。」但在34158頻道里,有人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反詰了一句,「這句話應該是我們唱給你聽吧。」

中小賣家也覺得被傷害了,他們覺得「大」不等於品質,有些大賣家也在賣假貨;他們注意到了返還機制,但捉襟見肘的流動資金讓他們根本沒法先交這筆錢;他們沒有被邀請去參加溝通會,也沒有書面的事先告知,甚至還在9月20日看到了一則不漲價的闢謠。

龐大的淘寶商城,只有不到400人的運營和招商隊伍,卻要面對5萬個商家。「申請淘寶商城後,分配給了我一個小二,不過後來再也沒搭理過我。」李心 南說。她做了5年的淘寶C店和B2B,2010年末進入淘寶商城,經營內衣自有品牌。在之後的十個月內,又湧入了1萬多賣家。發佈會上,據淘寶商城CEO 張勇介紹,2011年淘寶商城店舖數實現了40%的增長。

顯然,淘寶商城不可能事先與每一位商家坐下來溝通,但34158頻道收集的訴求之一,就是「倡導推行廣泛且真實有效的聽證制度」。

可是,即便發生了如此激烈的衝突,雙方仍然沒能坐下來溝通。組織者的意願是,淘寶的高層可以到YY頻道里來,與民選的賣家代表溝通。因為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敢走出來獨自跟淘寶對話。但淘寶堅決拒絕與他們眼中的惡意攻擊者對話,並且表示客服電話等溝通渠道始終暢通。

事實上,從最一開始,中小賣家就放棄了最公開的渠道,反而拿起最熟悉的淘寶規則做武器,通過攻擊大賣家,來獲得淘寶的關注。

這是一個外界無法理解並顯然過了界的舉動。大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魏士廩律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第三方的攻擊及詆毀導致其受損,需承擔民事責任。此外,由於還帶有一定的組織性,所以也不排除觸犯刑法的可能性。

10月15日,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負責人表示高度關注,希望淘寶商城充分聽取意見,同時強調必須循合法途徑表達訴求後,34158頻道終於諮詢了律師,「我們意識到可能觸犯了法律,週六之後再也沒有發起集體購買行動。」管理者「天祐」表示。

淘寶不得不變

 

「如果淘寶商城不做改變,仍然維持現在的結構,3年之後必死。」

如果不是因為提前調整戰略,李心南恐怕也會義無反顧地投入到34158的活動之中。3個月的商城經歷,讓她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只依賴淘寶生存,對嗎?」

2011年4月,李心南開始同時入駐噹噹網和1號店這兩個B2C平台。截至目前,那兩家店舖的月收入已經超過20萬,與淘寶的店舖持平。

這是淘寶商城面臨的外部威脅。2011年,儘管淘寶商城仍然佔據大部分B2C江山,但噹噹網、1號店、京東商城、凡客等一批後浪的增長都是百分之幾百。

當然,在馬云看來,幾部委的聯合網絡打假和電子商務產業升級才是淘寶商城新規出台的動因。「如果淘寶商城不做改變,仍然維持現在的結構,3年之後必死。」

3年前,淘寶商城出世,當時的技術服務費只有2000元,一年後漲到6000元,加上1萬元的保證金、工商和商標註冊費用、鋪貨成本,10萬元足可 以支撐一家商城店舖的起步;3年後,這裡吸引來了品牌大商家,培育起了淘寶成長起來的大賣家,但同時也魚目混珠了一些經營和誠信都存在問題的中小賣家,外 界對淘寶網的假貨詬病並沒有在更高品質的淘寶商城這裡消聲。

「單純說為了打擊假貨,也不公平,因為確實也有大賣家售假。但是如果繼續按照原來的方式下去,可能會有更多賣假貨的商家成長起來,到時候怎麼辦?」前述淘寶員工表示,新的遊戲規則,不得不做。

面臨著大中小賣家和消費者多方的利益,淘寶的規則制定,越來越成為難解之題。淘寶網遭遇的數次賣家抗議,也都是因為規則而起。

34158的其中一個訴求是,要求第三方、政府共同參與進來制定規則。馬云也曾在幾年前就打算在全球招聘法律專家、經濟專家和政策專家,但時至今日,並未實現這一願望。

「電子商務規則的制定,交給任何一個國家部委,都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都是全新的東西。」馬云在10月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9

淘寶系一天交易額超52億 電商「光棍節」瘋狂吸金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59244110/

 「去 年『光棍節』綠盒子的銷售額是1050萬元,今年『光棍節』,綠盒子在淘寶商城的四家店舖銷售總額已超過3000萬,加上綠盒子官網、拍拍、淘寶集市等各 種電商渠道,一天的銷售額突破4000萬,幾乎是去年的4倍。」昨日,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致電綠盒子公關經理李婭婷時,電話背景中一片忙亂的嘈雜聲, 她正在綠盒子嘉善地區2.5萬平方米的倉庫給貨品打包。

忙碌的不只是綠盒子一家。去年「雙11」還只是淘寶商城的「獨角戲」,今年,各大電商紛紛角逐「世紀光棍節」促銷,創下了電子商務區別於傳統零售的銷售旺季。

拉動效應

11月11日凌晨剛剛開始的8分鐘內,淘寶商城支付寶交易額突破1億元,20分鐘實現2億交易額,1小時實現4.39億交易額。

淘寶商城官方數據顯示,「光棍節」期間訂單數突破2000萬單,「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3.6億,為去年同日交易量的近4倍;而淘寶網、淘寶商城「支付寶」交易總額突破了52億,這個數字超過購物天堂香港6天的零售總額。

借「光棍節」創下驚人銷售紀錄的並非淘寶一家。從10月底到現在,幾乎整個電商行業都已投入到促銷推廣的大潮之中。

10月24日,騰訊旗下的拍拍網就率先拉開了促銷大潮的序幕。5天的銷售額共計突破7.18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00%。

進入11月,京東、蘇寧易購、噹噹、百度樂酷天、國美網上商城等也殺入戰團。國美網上商城企劃部部長於良釧透露,11月11日當天,全品類銷售額比上月同期超5倍增長。京東商城數據則顯示,京東商城日訂單量超過了40萬單,同比增長超過290%。

「淘寶商城已經把『光棍節』做成了電商業專屬的節日。」樂淘副總裁陳虎說,整個行業都在血拼這一促銷季。

此前,電商行業還沒有專有的促銷季,雖然在商業領域有元旦、春節促銷的傳統,但對於電商業而言反而是淡季。現在通過行業「眾人點火」,拉動效應非常顯著。

網絡品牌雄起

值 得注意的是,在女裝、化妝品、生活電器、童裝、內衣等多個類目,不少網絡原創的「淘品牌」企業的銷量超越同行業的傳統品牌。如裂帛、茵曼、歐莎分別以 1900萬元、1780萬元、1750萬元的成交額拿下女裝類前三,超越了ONLY、歐時力等線下傳統女裝品牌;在內衣類目,歌瑞爾以1800萬的銷量紀 錄遠超愛慕、戴安芬等傳統品牌。

淘寶商城官方數據顯示,光棍節一天內,109家「淘品牌」總計成交3.356億,其中成交金額超過千萬元的有8家,超過500萬元的有16家,超過百萬元的有31家,佔據了淘寶商城網購狂歡節10%的成交額。

二三線地區網購市場正在迅速崛起。淘寶商城數據稱,如以往排名在前十左右的成都,這次躋身城市第四名;整個四川省也躋身全國省級排名第五。這被解讀為網絡購物這趟快車的引擎已經由大城市時尚人群更換為馬力更為強勁的大眾市場

狂歡背後

擁有光鮮的交易額是否就是真正的贏家?淘寶商城在「光棍節」一天內因各種促銷中的異常情況遭到用戶詬病:系統故障、單方面取消交易、先提價再降價、支付困難等問題頻出。

淘寶商城稱,由於零時過後瞬間湧入流量巨大,造成系統擁堵,部分商品一時無法選擇尺碼和顏色等,就此形成部分無效訂單,目前正在與消費者積極溝通。

京東商城為期11天的「光棍節」促銷活動,也因點擊量過大多次出現系統故障。

在「光棍節」狂歡背後,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對電商扎堆促銷的做法提出異議。儘管噹噹網也推出了促銷活動,但其CEO李國慶卻表示並不看好網上零售商們集體跟風促銷。「一天之內搶錢,不聰明!」

百麗旗下優購網上鞋城CMO徐雷表示,如果能把集中在某一天的「光棍節」錯峰釋放,大型網商找到屬於自己的「盛宴、節日」,不僅將會緩解「光棍節」給物流帶來的巨大壓力,長遠看將會更有利於網購的良性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4

淘寶商城過「光棍節」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592216463/

11月11日,零時剛過,300多萬人湧進淘寶商城。

面膜類淘品牌御泥坊創始人戴躍峰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3秒鐘,只是頁面的一次刷新,一款備貨4000份的面膜產品全部被搶光了。

在銀行上班的陳潔(化名)就是搶購者之一,這一天她特地把睡眠時間推後了1個小時。在此之前,她已經做足了功課,列出了長長的心儀商品購物清單。

0 時1分,支付寶的付款筆數瞬間超過5.5萬筆,是去年峰值的2.5倍以上,隨後幾家銀行的網銀系統先後因交易激增而短暫停擺。活動開始短短8分鐘內,淘寶 商城成交額突破1億。淘寶商城技術團隊成員們頭頂開始冒汗,去年他們就經歷過最高300G流量的洗禮,在最高峰時他們甚至不得不做了點臨時技術性處理,短 暫地關閉圖片顯示才挺過網絡可能崩潰的危機。

總結去年的經驗,今年他們調集資源預備了最高900G的儲備,但是0點開始一小時內,峰值已經攀上了800G

此時,御泥坊已賣出了200多萬的貨,完成了去年成績的一半。他們還創下了一項品類新紀錄,一款單品這一小時內已經賣出了8700多件。他們專門成立的拉拉隊「雞血隊」向員工們派發紅包,送去巧克力、紅牛,並開始組織休息的員工高唱卡拉OK鼓勁造勢。

凌 晨3點,第一波高潮過去,御泥坊的員工開始打單,給包裹貼上快遞單。總結去年的經驗後,如今他們的後台系統已與快遞公司相通,可以從他們公司直接收單發 貨。在這一天之前,他們已經預先打好了幾萬個包裹,設計部等其他部門的員工在接受兩天臨時培訓後,也已加入到打包、客服隊伍中。

清晨太陽升起,第二波高潮襲來。截至當天上午10:09,淘寶商城成交額已經突破10億,突破了去年同天全天9.36億的成績,淘寶商城的辦公室裡爆發出了第一輪歡呼。午間,御泥坊的交易額超過了去年400多萬的紀錄。

由於單位的網絡屏蔽了淘寶,陳潔特意「徵用」了丈夫的3G上網卡,自帶筆記本電腦,午休時再度繼續購買了大量日化用品,如牙膏、洗髮水甚至衛生巾等,「幾乎夠用一年了。」

下午4點,淘寶商城總交易額突破20億元,產生1000萬個訂單。運營團隊成員們甚至開始了「賭局」,競猜最終的成交額。

這一天,淘寶商城共出現了四次流量高峰,峰值達到了去年近三倍。在凌晨的800G之後,流量一直保持在600G~700G之間。臨近晚間,最高峰將在最後幾個小時到來,技術部門調配了阿里集團能夠提供的極限資源,將服務器流量儲備提高至了960G。

當晚21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趕到杭州,先後巡視客服團隊、技術團隊和支付寶。所到之處,他迎來了員工們的歡呼。馬云最終在支付寶駐守到了24時促銷活動結束。

最後的流量峰值達到了817G,淘寶商城的技術團隊長出一口氣,沒有動用關閉圖片顯示等應急手段。支付寶也經受住了考驗,當天支付寶成功交易達到3369萬筆,比去年增長了近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6

淘寶養活誰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437.html

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恐怕無人不知淘寶了,淘寶網由於其巨大的用戶群成為了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航母。然而這艘航母在行進過程中,伴生了無數相關聯行業的成長。

首先獲利的當然是淘寶的600多萬商家,憑藉著成本優勢,電子商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深入人心,過億的日成交額讓不少淘寶商家獲利頗豐。

 

數據顯示,2011年TMALL平台品牌電商進一步增加,品牌數達7萬多個,相較上年的3萬個,品牌數增幅超過1倍。截至2011年11月30日, 淘寶網幫助246.3萬人實現直接就業,其中2.034萬為殘障人士。雖然伴隨著競爭的日益加劇,淘寶網上的利潤率越來越低,但是其提供的無數就業崗位及 創業機會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淘寶與商家的關係如同「魚水」相互依存。

快遞行業也是獲利的一方,2012年1月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淘寶網和淘寶商城在2011年終每天包裹量一共已經超過800萬,佔到整個快遞業總包裹的近60%。電商的需求拉動如此海量的訂單,著實促進了物流行業的規模擴張。

電子商務信息流、現金流、物流三個流程中,物流被認為是電子商務最難攻克的難關,馬云用淘寶、阿里巴巴和支付寶解決了前兩個,物流也因此被認為是他下一步主攻的目標。隨著淘寶總量的增加,淘寶對物流的投入可能繼續增加。

另外,2011年為淘寶開放年,淘寶在賣家業務、買家業務、無線、物流等領域全面開放,引入第三方開發者、企業和服務商。數據顯示,自2009年至 今,淘寶開放平台已經開放300個API接口,其中,2011年開放的API數量較2010年增長100%,合作獨立軟件開發者總數達27.3萬。 2011年12月,淘寶開放平台每天要提供超過17億次的API調用,共接入應用數超過30萬,較2010年同期增加150%,調用量峰值超過20億。

另外,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購物逐漸催生出了一系列全新職業,如網絡議價師、網絡模特、網絡裝修師等。這些為網商企業服務的職業已逐漸形成了新 的服務行業。攝影、模特是淘寶網上產值較大的服務行業之一。據淘寶透露,2011年為網購服務的攝影、模特行業的交易額達到17億元,僅次於信息系統的 22.9億元,位居第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3

淘寶營收有望超過百度?

http://www.infzm.com/content/71176

金山網絡首席執行官傅盛最近有兩句話引發互聯網界熱議,他說,前百度產品副總裁俞軍當年離開百度時說,「百度的最大對手不是谷歌而是淘 寶;淘寶的商業模式不是電子商務,是搜索」、「百度10%的搜索是商業詞彙,這是百度收入的核心;淘寶的站內搜索全是商業詞彙且搜索量是百度搜索的20% 以上」。

淘寶的營收有可能超過百度嗎?有可能。

百度最新發佈的財報顯示,2011年其營收為145億元人民幣,2009年至2011年增長率分別為40%、77%和81%。這種增速雖然已經讓很 多公司望塵莫及,但淘寶卻跑得更快:2011年營收為88億元人民幣,最近三年增長率分別為97%、123%和150%。假如淘寶能夠持續保持113%以 上的年增長率,百度維持80%的增長率;淘寶營收將在2014年超過百度。

淘寶上述數據是市場調研公司艾瑞發佈的。算法應該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集團2010年營收是102億人民幣,扣除上市公司的營收55.6億元人民幣,還有46.4億元,來自淘寶、中國雅虎、阿里云和支付寶(還未劃出前)等阿里非B2B業務。而在此當中,淘寶佔了大頭。阿里非B2B業務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71%。這樣來看,淘寶2011年營收增長150%至88億人民幣極有可能。

我們這裡所說的淘寶,是指涵蓋C2C網站淘寶網、B2C商城天貓(即淘寶商城)和購物搜索一淘網(之前的「淘寶直通車」)的「大淘寶」。在2011年之前,其營收主要來源是淘寶直通車帶來的CPC廣告(點擊付費)收 入。淘寶廣告產品及運營資深總監王華曾說,「淘寶網客戶花在營銷上的費用如果是100%的話,那麼淘寶直通車佔80%」。不過現在業界對一淘網和天貓的潛 力同樣給予了很高評價。相比之下,百度在谷歌撤離中國後的兩年內實現了快速增長之後,能否繼續保持之前的增長現在業界爭議頗多。

如果淘寶營收超過百度,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精準電商廣告模式超過泛搜索廣告模式。

眾所周知,百度通過競價排名,以CPC廣告的搜索模式獲得了比以新浪為代表的CPM(展示付費)廣告模式大得多的收入。這主要是由於百度提供了一個更有效但門檻更低的廣告模式,產生了很大的長尾效應。而現在的淘寶提供的電商廣告又在百度的長尾上進一步挖掘,為廣告主直接提供精準的網購客戶。

如果用關鍵詞「iPad」分別在百度和淘寶上搜索,你會發現:百度的搜索結果前三條分別是百度百科、中關村在線報價和百度圖片,而淘寶的搜索結果則 是商家給iPad的報價列表。這表明使用百度搜索的人是希望瞭解iPad的各種信息的用戶,而在淘寶搜索的人就是希望購買iPad的用戶。當然,也有部分 希望購買iPad的用戶可能會點擊中關村在線的報價,但是這部分用戶的購買意願明顯比淘寶帶去的用戶低很多。作為廣告主,自然是希望得到購買意願最強的用 戶。

此外,我們進入中關村在線的網站可以看到,在網頁右側有銷售商家的廣告鏈;就是說中關村在線會把從百度購買來的流量賣給商家;商家自然需要付比他從 百度買來的流量更高的價格。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明,電商廣告比普通的CPC廣告更有價值;廣告主願意為此付更高的價錢。淘寶提供的正是精準的電商廣告。

數據調研機構Hitwise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月噹噹網上游網站來源中,包括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淘寶網、凡客在內多家電商網站成為其最 主要訪客來源。在噹噹上游網站前十位貢獻者中,京東、亞馬遜中國、來優團購、淘寶和凡客幾家電商公司成為主力軍,佔主要上游網站來源的35%,超過了百度 搜索的貢獻。

百度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流量為王」的模式,但要在電商領域「後來者居上」談何容易。「有啊」作為百度體系內電子商務事業部模式運作,一直走得踉踉蹌 蹌,後來宣告關閉,現在則轉為生活信息類服務平台。與日本電商巨頭合資的「樂酷天」也一直是不慍不火,最近又與新浪樂居成立「百度樂居」,玩起家居電商。 但收效如何,估計李彥宏心裡也沒底。

(作者係雪球財經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85

淘寶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39806.html
淘寶

淘寶商城漲價,小賣家鬧事。
毋庸置疑小賣家比較沒道理他們鬧事的方式雖然還趕不上犯罪但是又違普遍意義上的道德規範是顯而易見的。

這裡已經不需要探討攻擊商場事件的對錯。只是探討商業上的一些思考。
主要是兩點。

1.漲價那麼小事情,搞那麼大動靜。淘寶商城話事人商業上的不成熟顯而易見。

如果不是宣傳需求。漲點服務費和質保金那點小事情。搞到現在都要政府介入,所有媒體類篇累牘報導。商業上一定是失敗的。
且不論是否最後能否收到這些費用。

漲價道義上一定沒有錯,只是在漲幅多少,什麼時間點推出漲價,是否有後續措施,是否有應對小賣家鬧事的相應策略上一定是有欠缺。

這就是所謂商業上的不成熟。

用最江湖的語言就是搞不定。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小賣家鬧的越凶顯示出淘寶商城的商業價值越高。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越高是指過去即漲價錢的淘寶商城的價值高。說明客戶遷移的成本高,且小賣家是賺到錢的。

現在這樣大動靜搞的政府都要介入。這簡直是商業上的笑話。授人以柄。

2.商業制度安排上從偏向賣家的規範制約轉向需要對買家進行一些制約。

這是今天在看一財週末刊的讀者來信中看到的。我深以為然。

淘寶的制度安排上特別是支付寶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制約的是賣家,在中國特定的情況下,賣家比較沒有商業信用。所以早期用支付寶用差評來規範賣家,從目前看淘寶賣家或許是中國商人群體中最重視信譽的一個群體。
這就是制度帶來的好處。

就我個人經歷來看上百次交易中只有一到兩次略有瑕疵。其他都是滿意度非常高。

但是商業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對買家也會需要一些規範。這次淘寶小賣家們就是利用了對買家的無制約來亂拍商場大賣家產品。

有人說現在是商品過剩時代很難規範買家行為。

那就讓我們會到現實生活中, 說一個醜事,若干年前有次我去高爾夫俱樂部穿了件無領T-shirt結果給趕出來:) 
一般的路邊攤對買家是沒選擇的,但是逐步演進到小商店到大商場到專賣店其實對買家的規範逐步增多。
一半到大的商廈門口會有禁止寵物,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等等,當然對買家的至於永遠是很弱的,目的只是為了區別是否是真正的消費者。
同時不然特定的某些異常人士影響整體目標消費群的消費感受。換句話說就是犧牲部分消費群體。滿足目標消費群。

看來淘寶也必定會在未來這方面下工夫。

制度的自然演進最重要的是契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實際情況。時刻做到符合時代背景,當然切不可超前。商業規範的變動應該遵循保守主義原則。少動,小動,滯後動。三個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