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黎智英一手打造的壹電視,證實將自十二月開始免費贈送電視機上盒,直接進入台灣家家戶戶的客廳。 在電視數位化的潮流裡,黎智英率先開了第一槍,勢將掀起電視圈的一波戰火。《今周刊》特別專訪黎智英,請他一談對於創辦壹電視的想法,以及壹電視要如何超越其他電視台,贏得觀眾的青睞。 撰文‧劉俞青 攝影‧吳東岳、林偉凱 繼《壹週刊》、《蘋果日報》之後,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壹電視」就要來了。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砸下超過百億元,將於十二月開始,挨家挨戶免費送電視機上盒;他說,壹電視一定成功。黎智英有備而來,勢將引發一場電視戰火! 二○○一年《壹週刊》首度登陸台灣,○三年,《蘋果日報》也來了,就此掀起台灣媒體的狗仔風氣,從此「黎智英」三個字,讓許多台灣人又愛又恨。 但無論多少人罵他,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如今的《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在台灣報紙與雜誌發行量的排行榜上獨占鼇頭。根據發行公信會(ABC)今年上半年 的發行統計,《壹週刊》一期平均發行量是十萬本,《蘋果日報》日平均發行量估計約五十萬份,更遑論有多少媒體轉載、沿襲壹傳媒報導的新聞內容,讓人不得不 正視「黎智英」這位港仔對台灣傳媒的巨大影響力。 黎智英說他愛台灣,賭台灣大好,這幾年來他在台灣置產,從北市內湖、北縣土城,一路買進台北市中心,二年前,《今周刊》專訪他時,他已大買超過一萬坪土地,如今他說他還在買,而且,一筆都沒賣過,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台灣還會更好」。 如今黎智英發下豪語,要進軍電視!今年七月,壹電視已經搶先在網路上開播,十二月,他決定送全體台灣人一個耶誕大禮,就是免費的電視機上盒(set top box)。 機上盒到底要送多少?一直令外界好奇。但根據透露,黎智英打算讓台灣挨家挨戶都能收看得到壹電視,台灣家戶數共有五百二十萬戶,黎智英是否也準備了同樣數目的機上盒?黎智英笑笑,不願正面回答。 比《蘋果日報》進軍台灣報業還要狠! 他不只要送機上盒,而且,免費收看壹傳媒提供的頻道內容,這種強迫放送的方式,比起九年前,《蘋果日報》以每份五元的方式進軍台灣報業,還要更狠。 據傳,壹電視的電影台已與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簽約,未來新的強檔影片只要一下映,觀眾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而其購物台業者也將與國內網購龍頭 PChome合作。電視圈正彌漫一股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黎智英這一次出手,讓所有台灣頻道商嚴陣以待。但對於這些有關壹電視內容上的傳聞,黎智英不願正 面證實,只說「保證讓大家耳目一新」。 無論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怎麼擋,黎智英以實際行動力與百分百的投入,首次對外界證實:這一次,他玩真的。 你當然還是可以不喜歡他,但無論如何,你應該正視他。 以下是他首次破除外界疑慮,在媒體面前暢談他對壹電視的想法與擘畫:頭一次有跳下來做電視的念頭,是三年多前,因為你只做平面媒體,真的很怕,怕有一天沒得做了。 而且台灣電視節目這麼爛,製作成本這麼低,我砸錢做最好節目,肯定有機會。 談投資 我砸錢,一集成本五百萬元沒問題! 我們不能用現在去想像未來的電視,時代不一樣了。第一,媒體不同了,有網路、有iPad、手機;第二,市場也不一樣了,以後是大中華的市場;第三是內容也 不一樣,以前的節目是做給歐巴桑看的,將來有了互動之後,是要做給所有人,例如上班族看的。媒體要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你問我會變成如何,我也不知道,但 我知道總之要變了,新媒體時代來了! 電視要怎麼做?一開始我估計大約花三十到五十億元,買頻道來做,後來看了幾家例如八大電視台等,機器都是舊的,人也是舊的,腦袋也是舊的,花幾十億去買這些舊東西?當時,我就決定跳下來自己做了。 後來NCC的事情則是意外,但我說NCC幫我們指路啊,本來以為是幾年後才要做的事,因為NCC,逼我們提前做,所以我說NCC給我啟發,這一啟發,把我從幾十億元的投資,一下子拉高到百億元以上,光是機上盒成本就超過一百億元,反正早晚都要來的,就做了! 我的機上盒是送的,看壹傳媒的頻道包括新聞台、綜合台都是免費,但此外,還會有國外的電影頻道等等,這些要看就要錢;另外,如果你要隨意選取,例如八點要看七點的節目,這部分也要付費,大約是一天五元。我一開始不向觀眾收費,只賺廣告商的錢,相信我,這樣就夠了。 我是生意人,這筆投資回收沒問題,不用擔心。首先,我砸錢,一集製作成本五百萬元沒有問題(許多談話性節目,一集成本只要十萬元),我們已經在做了;第 二,我百分之百全心投入,我是認真做事的人,每天晚上八點就睡覺,凌晨一點起床就開始想,用什麼資源可以做到最好?看哪裡不對就改,我是可以接受失敗的, 一直在錯中學,錯了就改,失敗就修,怎可能不成功?不可能的。 只要把節目品質做好了就不用怕。很多人說「content is king(節目內容最重要)」,我說不對,是「quality is king(有品質的節目才最重要)」,品質好,觀眾就自然會轉台,不用擔心收視習慣的問題,品質好就不怕沒市場。 談獲利 至少三年內一定賺,而且是很多錢! 我剛剛說了,現在是大中華的市場,現在大中華的黃金時段需要二萬多個小時內容,但現在市場只有五千個小時,你說好品質的節目會怕沒市場嗎? 我不是神仙,什麼時候才會賺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賺錢,至少三年內一定賺,而且是很多錢。 我不是很多錢的人,我對錢其實沒有感覺,我說過我是生意人,我知道這絕對是一筆好生意,但你要問我會賺多少錢?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做事情沒規畫的,我只是每天解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我是傻孩子個性的人,方向對就認真做,賺多少錢不是我最在意的。 但你放心,我知道電視的重要性,它是直接進入家庭的,因此對家庭不適合的內容,我絕對不會做。壹電視畢竟不是《蘋果日報》、《壹週刊》,這些刊物你可以選擇買或不買,但電視不可能,它直接就進來了,除非我瘋了,否則這些不適合的內容一旦放進電視,我只有死路一條。 做和社會對立的事,有什麼好處?電視不能超越家庭倫理,這一點我很清楚。 但不做這些,我的壹電視還是和現在其他電視有很大不同。你看看(指向背後正在播出的壹電視畫面),光用眼睛看,就有很大不一樣,畫面多乾淨。 一年多前有一天,我在看台灣的電視,但我發現我背對電視,光用聽的,就完全懂,這不是電視,是廣播。我的新聞不一樣,它讓你用看的,就知道這條新聞在播什麼,這才叫電視。 比方說,一則火災新聞,我們會告訴你當時火場是什麼樣子,怎麼逃出去,讓你完全了解,這和現在的電視新聞完全不同。 我的壹電視一共用了七百個人,其中新聞的投入最多,也是最快可以創造營收的部門,綜藝也會很快,比較慢的是戲劇,這需要時間。但我們找來陳玉珊(三立「命 中注定我愛你」編劇)、蔡岳勳(「痞子英雄」導演),我們也和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合作,製作費是目前他在其他台的五倍以上。我的錢當然不會白花,你等著看, 王偉忠將來肯定不得了;這樣的團隊怎麼可能不成功? 我現在全心投入做電視,做品質最好的節目,我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其他的包括《蘋果日報》、《壹週刊》我都不管了,其他競爭者我也不看,我一個人都不認識。 談人才 台灣有最好的人才,這就是競爭力! 這十年來,我對壹傳媒在台灣的發展很滿意,但賺的錢,眼前都要先虧給電視了,沒關係,我還年輕(黎智英六十二歲)。 最後我要說,未來十年最大的困難有二,一是頻寬不夠,不夠空間承載更多傳輸內容;另外一個則是不夠資源去做更好看的內容。前者不是我能控制,但後者,我必 須說,這市場太大了,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匯集。本來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創意人才,現在都跑到中國去了,這些人應該要回流,台灣有最好的條件做創意內容的製作工 廠,壹傳媒率先號召,希望這些資源趕快聚集過來。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在香港做電視?語言是最大問題。台灣說國語,才有中國市場,台灣還有最好的人才庫,所以我把我的動畫團隊三百人全設在台灣,因為台灣有遊戲產業,台灣人要知道自己擁有最珍貴的資源,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競爭力。 找來沒有電視經驗的人擔任壹電視董事長黎智英、朱華煦為何一拍即合? 朱華煦是誰?在2008年之前,這三個字只在食品業的相關資訊上會看到,例如百事可樂、桂格食品,但如今,他是壹電視董事長。找來沒有任何電視經驗的人做電視,黎智英在打什麼算盤? 過去從來沒接觸過與媒體相關的職務,朱華煦在57歲「高齡」,接下壹電視董事長一職,應該說朱華煦「膽識過人」?還是起用他的黎智英勇氣可嘉? 「兩者都是吧!」朱華煦說,過去30年的職場生涯,他從事的是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行業,身為美籍華人的他,在美國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曾任惠而浦大中華區總 裁、孟山都大中華區總裁,1998年進入百事中國,之後出任百事中國區總裁,這些經驗,讓他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想法與行為。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特質,讓向來最 重視觀眾(或讀者)感受的黎智英頗為讚賞。據了解,黎智英相中朱華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電視正邁向新的時代,只有找來沒有電視經驗的人,才能有創新的作 法。 08年秋天,兩人初次見面,一談就是4個小時,再經過一個多月,黎智英就拍板,由朱華煦出任台灣壹電視的負責人。 朱華煦其實與台灣頗有淵源,1994年到96年曾在台灣桂格工作,是佳格的一號員工,與佳格董事長曹德風是好友。這一次回到台灣,他說,台灣變化不大,但這正是壹電視的機會,壹電視一定給台灣觀眾全新的感受,請大家拭目以待。 |
2010-12-8 AD
|
||||||
家族式大型企 業,規模仲大到上市嗰隻,絕對係需要一個開國謀臣幫手打江山。香港老牌地產商新世界發展(017)嘅掌舵人─鄭裕彤(彤叔),咁多年東征西討,全靠背後有 個「殿堂級」嘅謀臣梁志堅(堅叔)幫忙。唔好搞錯,呢個唔係奸人堅,而係喺地產界打滾40幾年嘅老江湖,佢經驗老到,由新世界未上市,做到o依家集團市值 近600億,可謂功不可沒!不過呢位開國元老,噚日就宣佈明年退休嘞! 作風硬朗 紅灣一役經典 講到堅叔,人如其名,堅到 爆!佢70年代已經同彤叔打工,幫彤叔手建立新世界,雖然40年嘅青春就咁畀晒彤叔,但係睇住新世界一日一日長大,一定好有成就感同歸屬感。至於戰績喇 喎,新世界搞地產起家,堅叔既然係彤叔頭馬,又係公司參謀大臣,所有同土地有關嘅事,無論收購地皮、併購舊樓、官地拍賣、買賣現成物業,統統都關佢事。聽 聞89年落成嘅荃灣海濱花園塊地皮,就係當年堅叔親自飛去美國同油公司加德士傾返嚟嘅。而新世界唔少品牌豪宅,好似西半山學士臺、中半山嘉富麗苑、前身係 學校嘅俊傑花園等,都係佢一手打理。近年最經典嘅,就非04年新世界有份參建嘅紅磡紅灣半島(現稱海濱南岸)重建風波莫屬。當年,堅叔一句話「廁所(紅灣 半島)連大肚婆都入唔到去」一度成為城中佳話。近年政府諸多留難地產商,多多規條要地產商遵守,堅叔不時代表地產界出頭,狠批政府各樣花招,作風硬朗。 噚 日華華去新世界總部樓下等堅叔,佢話:「退休之後仍然係公司顧問,只係日常嘅工作唔跟,假期唔會返工。不過,一個星期仍然會返5至6日工,我個人喜歡返 工。」佢仲話:「喺新世界已經做咗40年,咁啱今年新世界又係40周年,我都覺得係時候(退休),其實公司法定退休年齡係70歲,我已經超過咗年幾,而公 司(業務)已經上軌道,亦都有好多人跟(工作),所以選擇退休。」 「o依家選擇退休冇乜特別嘢,我已經超過70歲,公司畀咗好多機會我,o依家係時候畀返啲機會後輩,等後輩上,而事實上公司工作量亦都好大,但係我仍然會每日返工,直至工作完全有人接手,arrange好啲嘢先告別,特別係joint venture嘅嘢會先交代清楚。」 至於顧問無任期,佢話:「我鍾意做到幾時就幾時。」佢仲話有同老闆傾過,彤叔話:「我都80幾歲,都未退休。」不過佢都尊重我嘅選擇。」而地產建設商會就因為就快遴選,「到時再睇吓大家意向,商會嗰邊唔成問題。」 李華華 |
||||||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696
巴黎:
可能(possibility)和機會率(probability)兩者的意思,在日上生活的說話中,我們很少像語言學家那樣清晰劃分。但在股票市場,清晰明確分辨兩者是必須,因為它將決定你的投資成績。
股票市場有N種投資/投機法可贏錢,甚至乎可以找八爪魚呀paul代你,或在發夢後選股也可能賺到錢。因為我們知到,不管你是天材、或者白癡、甚或是一個低等動物、植物,都有可能(possibility),而可能是由命運掌管,我們無法掌握相同的結果的出現。
既然投資市場的合理的市場回報(Market Return)之外的額外回報(extra-return)是一個零和遊戲的爭奪,那麼明顯地,不同的策略的買賣方法,就存在著不同的致勝的機率(probability)。將命運與機會率的原則混淆是非常致命的。
較好的理論、方法,或會在運作一百次中出現五次的意外(Normal failure rate),我們因而會說,他的致勝機率(probabilty)是95%。這種機率的出現,必須能承受嚴厲的時間和市場的考驗。
有一些Blog友問我,價值投資法很難運用,我認為這涉及三種認知問題:
1.在運作價值投資法時必須排除所有非Graham的指定的動作,例 如以大市、走勢、未來等等,因為這些原素會引致混淆個案的失敗原因,到底是因為操作不正確,還是正常probability內的常態失誤(normal failure),又或是價值投資法的不足和限制。這是很多學習價值投資法的投資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因為有太多"專家"無時無刻以這些因素去分析,並潛移 默化我們。
2.俗語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對價值投資法來說,這話更加正確,在未熟練書內初級技巧前就跳級運作絕對要不得。看年報是第一步,不要以為專業人便一定較你佔優,即使巴菲特也說,每次看 年報,也總發現很多新東西不明。有一些公司的年報,因為行內監管甚嚴,年報會非常複雜,尤其金融、保險股並不適合初級者,因不懂而不買它們,並不可惜,市 場仍有很多又易明,又便宜的選擇,此為第二戒;
3.實踐是檢視真理的唯一標准, 這句包含兩個重要詞語,一為真理(理論),另一為實踐。有一些很好的理論,由一個懶人或智力有問題的人去實踐,會很易糟蹋了它。所以務實、勤力、堅持的態 度是非常重要。如果你發現不知從何開始,多數的問題並不是你無法明白Graham說什麼,而是你並未找一些研究對象和開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p3yd.html
谢谢大家!感谢大家在这么忙 的时候,快过年参加我们物流会议。我今天是带着非常崇敬的心情来看大家,因为我觉得你们创造不仅仅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这一两年整个物流产业发展超 越我们想象,这是相当了不起事情。我跟马局长今年估计35亿包裹,美国快递业70亿包裹,原计划我们要想15年、20年超过美国,按照现在状态中国三年、 五年一定超过美国物流行业。短短两三年我们创造这么多机遇、创造这么多就业机会,我非常敬佩大家。近百万人就业涌入物流行业,任何一家公司短短一两年就业 人数、员工人数翻两三番,非常难管理。我自己问自己,阿里巴巴这十年,我感到骄傲的不是阿里巴巴有这么多业务,挺骄傲的是拥有22000名员工,这 22000名员工培训、成长非常难,在座能够管理上百万员工相当了不起。
|
||||||
看準南山人壽資產豐厚,尹衍樑無懼重重難關的挑戰,大膽出手入主。 雖然有諸多利多可以期待,卻也面臨著工會開出四大條件、金管會設下五大原則,以及如何平衡藍營內部政治雜音的重重挑戰。 撰文‧徐介凡 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南山人壽一案幾經波折,最終拍板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共同組成的潤成控股得標。市場普遍看壞南山人壽行情,為何尹衍樑卻敢搶進呢? 據壽險專業人士分析,南山人壽是台灣公債最大買家、且擁有龐大美國公債,資產價值豐厚,是讓尹衍樑大膽出手的關鍵。 根據南山人壽財報資料顯示,截至二○一○年第三季,南山人壽淨值約新台幣一千七百億元。相較金融海嘯時期,淨值不但大幅成長兩倍,顯見投資部位的資產品質良好;更重要的是,目前帳上金融商品還有高達近一千一百億元的未實現獲利。 三.七萬螞蟻雄兵是南山最大資產其次,南山人壽擁有四百萬保戶、三.七萬名員工,這股螞蟻雄兵的力量,讓尹衍樑無懼於市占率下滑的困境,勇敢許下長期經營的承諾。 據買家之一的知情人士說,﹁睡醒的雄獅,危險性絕對不可小覷。﹂雖然南山業務員在AIG出售南山股權這兩年纏鬥期間元氣大傷,面臨客戶大舉流失的問題,南 山年度新增保費收入亦從○八年初的八%市占率,一路下滑到一○年只剩二.六%。但是,這些保戶的客群分布,卻大多集中在都會區,購買保單能力比其他壽險公 司的保戶更高。只要買家確定、重振軍心,重新奪回市占率,對南山人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位人士指出,拿下南山對尹衍樑來說,更是進可攻退可守,既能創造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將來若有出場打算,價格亦可望有倍數成長。不過,據尹衍樑本人表 示,他拿下南山,絕對是要做長期經營的打算。若以他過去投資安泰人壽的例子來看,是在持有十五年後才出場;因此,他應該不會在短期內有出場打算。 最後,金管會主委陳裕璋的﹁南山人壽上市說﹂,讓尹衍樑看見投資南山人壽,通往未來獲利最璀璨的道路。 陳裕璋曾建議AIG以股票公開上市籌資,取代出售股權的方案。據了解,走向上市之路,讓深諳金融股價值的尹衍樑,連眉頭都不皺就豪爽的拿出二十五.五億美元(約七五七.四億新台幣)投資南山人壽。 法人指出,若以此金額推算,股價淨值比僅○.四三倍;相較目前市場上金融股平均股淨比,是約在一倍左右的行情。也就是說,南山人壽一旦上市,尹衍樑只要賣出不到一半的持股,就能拿回所有的投資資金,甚至就連未來實施IFRS國際會計準則後的增資壓力,亦可望迎刃而解。 工會四大條件是潛在最大風險當然,尹衍樑在迎接獲利機會的曙光背後,也暗藏著許多讓買主不敢高價出手的挑戰。其中的最大風險,就在金管會緊盯的保障員工權益這一環;這讓尹衍樑幾乎必須照單全收南山人壽工會所開出的四大條件。 南山人壽工會發言人藍維鼎表示,這四大條件包括:一、必須以每年兩個基數結清所有業務員年資;二、無條件歸還業務員公積金一六○億元;三、未來將外勤員工雇傭關係明確化,勞健保必須納保;四、依法提撥《勞動基準法》新制六%的退休金。 據買主評估,光是前兩項必須在買入同時支付的費用,就會增加超過三百億元的潛在購買成本。而後面兩項條件,更會大幅墊高未來的營運成本,相較潤成控股目前只提撥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一八.八億元),尹衍樑的評估恐怕太過樂觀。 尤其,若尹衍樑不能順利安撫這群軍心渙散的大軍,流失的市占率亦恐怕不容易回流。一旦走到這一步,將使南山人壽價值進一步重挫。其次,南山人壽該如何走出目前的營運困境,也是尹衍樑未來無法避免的巨大挑戰。 南山人壽內部高層指出,近兩年來AIG急於出脫持股,無心壽險本業經營,少有新產品推出,與往年平均一年至少有十種以上的新產品保單,相距甚遠,業務員面臨幾乎沒有保單可賣的狀況。 另外,低利率環境,加上新台幣匯率強勢升值的經營困境,也使得南山人壽的資金運用必須重新調整。 外資法人就提出質疑,﹁尹衍樑過去雖然曾經投資過安泰人壽以及中國太平洋人壽,但經驗是否能夠套用在資產規模高達一.七兆元的南山人壽,仍有待觀察。﹂尤 其入主初期,尹衍樑得重新調整內部組織,至少得忍受半年虧損的陣痛期;對照目前南山人壽資金成本約在四%的評估,經營虧損的壓力同樣不可小覷。 知情人士觀察,與立法院長王金平關係緊密的尹衍樑,此次買南山會否直接觸動藍營馬、王兩派敏感的政治神經,面臨投審會與金管會審查時,是否能平息政治阻力,也是尹衍樑必須正視的挑戰。 特別是金管會一再重申五大審核原則,包括一、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二、資金來源須符合法令規定;三、有專業經營能力;四、對南山有長期經營承諾;五、有財 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等。這些標準套在只有投資金融業資歷、卻無壽險實際經營背景的尹衍樑與蔡其瑞二人身上,能否成功說服金管會,沒人能說得準。 布局眼光一向長遠的尹衍樑,面對機會與挑戰各半的南山人壽,未來是否能夠一如過去投資金融事業再創佳績,考驗著他的智慧。 資產節節高升 市占率卻急速滑落——買南山,尹衍樑機會與挑戰各半時間(年) 2007 2008 2009 2010* 資產(兆元) 1.39 1.46 1.64 1.78 淨值(億元) 1028 834 1448 1690 未實現金融產品獲利(億元) 516 204 712 1080 年度新增保費收入市占率(%) 8.0 4.2 2.6 –*截至2010年8月31日數字資料來源:南山人壽、元大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nlp1.html
Klarman on where to fi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1) Spin-offs: Complete lack of information in spin-offs.
拆分
2) Forced selling by index funds.
指数基金被迫卖出
3) Forced selling by institutions: Big mutual funds are often forced to sell tainted names.
机构被迫卖出:大的共同基金通常会被迫卖出名声受损的公司
4) Disaster De Jour: accounting fraud, earnings disappointment. Adversity and uncertainty create opportunity.
问题股票:会计欺诈,利润失望。灾难和不确定性创造机会。(夕注:目前的紫金矿业符合此项)
5) Bankruptcy: Unfavorable leases can be terminated. Bond investors tend to sell the recycled equity in a hurry.
破产:
6) Graham-and-Dodd deep value: Discount to breakup value, P/CF< 10.
格雷厄姆多德的深层价值:在清算价值(breakup value:the amount thata company wouldbe worthif all its assets (=everything ownedby the company) were sold)上再折扣,P/CF小于10。
7) Catalyst: tender, Dutch auction, spin-off. There are lots of competition from many event-driven hedge funds. Savings and loans conversions are often undervalued because they are only available to depositors and insiders.
催化剂:投标、拍卖、拆分。有很多事件驱动的对冲基金的竞争。存贷的转变经常被低估,因为只有存款人和内部人士才能获取。
8) Real estate: During the slump of 1992, the government had not been sophisticated sellers of real estate. You could buy properties at half of building costs. And there are far less competition in real estate.
房地产:在1992年的衰退期,政府并不是一个有经验的房地产出售者。你可以用建筑成本一半的价格买入资产。那里在房地产业几乎没有竞争。
|
||||||
幸好近年筆者少接待老外,不然最近出差大陸,要飲料時會出問題,「Jasmine tea,please」,侍應跟從國家規定,自動把Jamsine刪除,再問甚麼tea,那就麻煩! 自 己拜訪廣東友人,用茶招呼,從來不問喝甚麼茶,受台灣文化影響,大家坐下後,主人家馬上燒水、洗杯、弄茶葉、冲茶,邊談邊忙,沒有混亂,只是藝術,跟現在 北非的「茉莉花革命」,是兩個世界。中國革命是百年前的事,現在氣候溫和,不行!但不要以為把因果倒過來說,「甚麼窮人不要亂、一亂最慘就是窮人,不是因 為窮的慘所以作亂嗎?」就可以解決問題,北非已經證明鴕鳥政策最終會失敗。 廣東友人從投資角度分析,這次事故絕對是機會,已經出現的石油與黃金上漲,對筆者來說,只是過去式,因為沒貨在手,但友人提出中國房地產板塊,詫異!有可能嗎? 筆者知道友人投資有道,在股市上是「歷史失敗,當前成功」,從過去的教訓,走到今天的賺錢,就是把心態和逆向思維,發揮得淋漓盡致。前者,在低潮中每每動用大軍進攻,可能一次比一次往低價買進。 低吸內房股? 後者對於當前社會、經濟、政治分析,必須獨立於一切資料和專家意見。友人把眼光駐足於國內房地產,首先是發展商的國企背景,國家不可能讓這些公司倒閉,這就能「守」。其次,發展商還沒入賬的樓盤,從去年開售但今年才入賬的,就是要推動今年業績,這就是「攻」。 最後友人猜測,中央對北非狀況的工作,除了一條棍子把哪些「小花」打掉,還是要施肥把「果子」弄出來讓人民飽肚。 當然,要樹結果,就是要耐性,看官,你現在餓嗎? 因念 |
2011-4-28 AD
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主人騎驢,手提木棍,用繩牽着紅蘿蔔,方向、速度,由主人控制。要快一點,把棍和繩拉近,驢仔看見大紅蘿蔔,自然跑快一點,把紅蘿蔔拉開,驢腿速度降低。
今 周與國內友人會面,聊起中國的發展前景,友人說起這故事,問筆者當中最重要是哪樣?木棍、繩,還是紅蘿蔔?突然提問,筆者有點不解,當下心想應是最後者, 就是驢仔往前走之目的?友人偏偏說筆者想錯,驢仔思維,紅蘿蔔是最重要,若從主人角度,沒有紅蘿蔔,可以有其他,比如乾草,甚至玉米也可,但沒有木棍和 繩,怎樣牽着誘因?怎樣控制方向與速度?主人要去之目的地能達嗎?
京加速調控紅蘿蔔擺動
友人用上這個比喻,解釋目前國家規劃 發展的一個簡單版。假如主人是領導,驢仔是平民百姓,目前情況,推動人民往前,是宏觀經濟下的金銀財富,所以紅蘿蔔不但是錢財,樓房、股票、古董字畫也可 以。木棍,就是當前調控經濟的所有手段,包括貨幣政策、房產調控。至於直接綁住紅蘿蔔的繩,自然就是一些指標,比如通脹率、新增貸款等。
所 以友人形容,國家需要人民跑快點,自然要製造一個特大紅蘿蔔,讓驢仔看清楚,這個過程,通過政府收縮木棍,拉短繩子。最近的貨幣政策,強調把資金從銀行體 系中收回,希望能控制過長的通脹和新增貸款。隨着繩和木棍操作一段時間,更新必然,所以最近出台十二.五之類的新材質木棍,還有準備替代信貸規模作為統計 監測宏觀調控目標的「社會融資總規模」繩子,也是友人看待可能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點。
筆者關心驢仔如何食到紅蘿蔔,友人的答案:「當木棍和繩快速擺動,紅蘿蔔搖來搖去,驢仔便可有機可乘!」看官,最近加速的調控,也許是紅蘿蔔擺動的開始。
因念
|
||||||
最近有一位漫畫家在對岸很紅,讓中國政府不惜祭出大別墅、紀念館力邀;他自認數理不好,卻是一三八項專利的發明人。 他是劉興欽,一個字典裡沒有「不可能」的人。 撰文‧梁任瑋 正午時分,炎熱的太陽把屋頂曬得發燙,淡水小坪頂山上「山盟海誓」社區的一隅,一位七旬老人背著鋤頭、穿著汗衫,忙著整理剛收成的蔬菜,不疾不徐地放在社區設立的良心菜攤,讓住戶自由取用,這位都市農夫,正是知名漫畫家劉興欽。 劉興欽不改幽默口吻說,為了避免睡午覺懶散,他都利用午休時間,在地主免費提供的土地上種蔬菜,不但可以運動,又可以行善,是他近年生活的重要休閒活動。 今 年七十七歲的劉興欽,是台灣創作生涯最長的漫畫家,這幾年靠著漫畫授權、推廣客家文化,持續活躍於藝文界。他的作品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阿三哥.大嬸 婆》系列漫畫,長銷五十年,可說是台灣最長壽的漫畫作品,估計累計版稅收入高達一億元以上。他以畫漫畫的創意一腳踏進了發明界,儘管歷經數十次的挫敗,仍 持續動腦不懈,到如今他已經是擁有一三八項專利的發明家,其中一項發明還獲得美國玩具大廠費雪公司要求授權。 劉式教法 讓小孩迷路學習注音符號 這是大家熟知的劉興欽,但鮮少人知道,他光靠漫畫與發明就累積超過二億元的身價。而且教養出四名兒女,各個在專業領域頭角崢嶸。這位成功的漫畫家、發明家,如何也能在孩子心目中扮演成功的父親? 劉 興欽有三女一子,每位名字都與酒有關。老大劉蘭地是美國醫學博士,老二劉香彬是平面插圖畫家,老三劉威琪是台灣匯豐銀行副總裁,老四劉海岳(原本打算取名 劉五皮)是動畫設計師。不僅第二代各個成就不凡,連今年十四歲的外孫女劉亨娜,曾在二○○四年入選加州甜心小姐,目前為美國迪士尼音樂劇演員,從小就展現 豐富戲劇細胞。 今年已三十八歲的劉興欽么兒劉海岳,對小時候父親「幽默又搞笑」的教育方式仍不覺莞爾。他記得,有一次父親為了教他注音符 號,曾帶他到烏來玩,然後竟然就消失不見。急著找爸爸的劉海岳只看到石頭上寫「ㄨㄛ ㄗㄞ ㄧㄡ ㄅㄧㄢ」,等到劉海岳走到右邊之後,又會看到另一個石頭寫「ㄨㄛ ㄗㄞ ㄗㄨㄛ ㄅㄧㄢ」。「用這種教育方式,不學會注音還真的很難。」劉海岳大笑說。 劉 海岳承認小時候很貪玩,不喜歡念書,父親雖不會逼著他非得用功不可,但卻要求一定要動腦,免得腦筋生鏽了。有一次,劉興欽帶他去圓山動物園玩,劉興欽說: 「你只要把那隻羊帶回家,爸爸就讓你養。」於是劉海岳死命地抓住羊頭不放,劉興欽只站在一旁大笑,告訴孩子,「做任何事不能靠蠻力,要靠腦筋想點子。」對 劉興欽四名兒女而言,父親雖然充滿幽默感,卻是堅守原則的人。有次劉海岳不愛吃飯,劉興欽就開車載著兒子一路往烏來,車上一句話都不說,肚子餓得不得了的 劉海岳坐在後座拚命猛哭,劉興欽理都不理,最後孩子只好乖乖就範。 雖然劉家四姊弟從小就顯露繪畫天分,經常在學校繪畫比賽得獎,但劉興欽還是依每個孩子性向,鼓勵他們朝向不同領域發展。 目前劉興欽的四位子女中,由老二劉香彬與老么劉海岳克紹箕裘。劉海岳目前為3D動畫設計師,但劉興欽從未教子女繪畫。 「畫畫不能教,只能體會!」劉興欽說,漫畫家不但要會寫故事,還要有幽默感,他最反對送孩子學畫,只會關在家裡臨摹,還不如到戶外寫生。並不是人人都要當畫家,但是要有繪畫基礎,當醫生要畫解剖圖,建築師要畫結構圖,繪畫是很多工作的基礎。 笑看失敗 創意胸罩被小孩拿來撈魚 就 是靠著繪畫打下的創意與剖析事物的深厚底子,從小就自認為數理不好的劉興欽,在一位小書迷的「挑釁」下,踏進了發明領域。他回憶,一九七一年,一位小讀者 打電話質問他的作品《機器人》,根本就是在吹牛,因為不可能有這麼厲害的機器人,不但能幫人做事,還可以幫警察抓小偷。這位小書迷在講完電話後,不等劉興 欽詳加解釋,就大笑三聲掛上電話。 小朋友讀者的「嗆聲」,讓劉興欽很不服氣。剛好在同一天,他去逛書店,看到一對母子在爭執,媽媽堅持要先買書,兒子卻吵著要先買玩具,這一幕讓劉興欽靈光一閃,想要製作一個兼顧念書及玩樂的東西。這個發想就成為後來為劉興欽賺進豐厚財富的專利——機器人自學機的創意來源。 然 而,能像機器人自學機那樣讓劉興欽賺到錢的發明,只是鳳毛麟角。「我的發明構想,至少有九○%以上都無法商品化,能夠商品化的賺錢發明,可能還不到一 ○%。」劉興欽說。他舉例子說,一九六○年時,有一位叫莊金池的人開發製造「免削鉛筆」,不但賺到大錢,還因此登上大英百科全書。他著手進行改良,推出 「自來免削鉛筆」。他找到金主投入二千萬元資金進行開發,過了數年好不容易產品上市了,卻已經出現更精良的免削鉛筆,讓投資他的金主血本無歸。 「心 心雙頭夾」,則是他動腦筋發明出來的一種兩頭都能夾衣服的曬衣夾,但後來因為設計得不夠理想,不但銷售率不好,退貨商品還堆滿家裡,讓劉興欽慘賠數十萬 元。塑膠材質的「透氣胸罩」原本是劉興欽自認為體貼女性的傑作,但最後的下場是被小孩子拿來撈魚,完全不受婦女消費者青睞。還有可用來刷馬桶與浴缸兩用的 「鴛鴦刷」,不僅找工廠開模的資金壓力壓得他差一點喘不過氣來,最後好不容易推上市面,卻被誤以為是刷背工具,在使用上也不盡理想,而匆匆下市。 但 是,發明過程的種種失敗,並沒有擊倒對人生充滿幽默感的劉興欽。他說:「發明其實不是件難事,困難的是如何把發明做成商品,成功推銷出去並賺到錢。」「我 在發明這條路上,吃了很多苦,但也淬鍊出面對挫折的勇氣。」跨入發明後,隨著發明的東西愈來愈多,無法專心於教職,在到達退休年限前二年,劉興欽自動請辭 教職,全力專注於發明。 不怕困難 教書加上大量畫畫脫離貧窮不過,也正由於劉興欽的教學生涯,很了解老師的需求,因此,替他賺進最多財富的是教學用具發明。其中,權利金最高的機器人自學機,在七○年代曾一次收取六百萬元權利金,這套商品後來經過知名玩具廠商費雪改良,至今已在美國熱賣四十年。 出生礦工家庭的劉興欽,因食量大,從小到大總是處於飢餓狀態,人生最大志願是當一名老師,讓父親揚眉吐氣。他的人生觀是「這個世界難不倒我,沒有錢就想辦法賺錢。」沒想到,他竟靠著畫畫累積財富,還主持過電視兒童節目,讓他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 一九五八年,當時在台北市永樂國小擔任美術老師的劉興欽,兼差在報社畫連載漫畫,當時小學老師一個月的薪水四八○元,劉興欽畫一天的插畫稿費就高達四八○元。 「機 會是長著翅膀的,你不抓住它,它就飛了。」當時有四本雜誌、兩家報紙連載︽阿三哥.大嬸婆︾系列,交稿量龐大。劉興欽每天早上五點三十分就起床寫對白,到 了學校後,利用下午課餘時間上墨,一張紙要畫六方格,劉興欽一天起碼畫十六張,最多一天畫二十四張,尤其劉興欽畫畫不用打草稿,時間縮短許多,很快就替他 賺進人生第一個百萬元,也讓他脫離了貧苦的生活。 「當時台灣沒有生產國產車,也沒有進口轎車,想要擁有自小客車,只能買美軍留下來的二手車。」六○年代,劉興欽賺進人生第一桶金後,花了十幾萬元買了一輛美國道奇轎車,是全台少數擁有私人轎車的國小老師。 劉興欽成為暢銷漫畫家後,也將財富全數轉往房地產。劉興欽說,自己不善理財,賺了錢就拿來買房子,且從不向銀行貸款,至今在美國替自己與四位子女各買一棟房屋,加上台灣目前在淡水小坪頂的住家,光在房地產上的價值就高達上億元。 劉興欽不敢負債的人生,起因於他剛當小學老師時,父親正在生病,劉興欽每個月領到薪水四八○元,全部寄回鄉下給父親醫病;當時可以向教育廳每月預支四百元,他想預支薪水,校長說了一句「你還得起嗎?」從此之後,劉興欽不敢跟別人借一毛錢,買任何東西都用現金。 劉興欽說,「在美國買房子、車子也用現金,還被別人笑。」因為沒有貸過款,沒有金融卡、信用卡的劉興欽,到現在還是到銀行寫提款單蓋章領錢,要坐高鐵就提早到車站排隊買票。 永保創意 七十七歲仍像陀螺轉不停 已擁有富豪身價的劉興欽,至今生活仍非常節儉,一般人牙膏快用完,頂多摺兩、三圈,但劉興欽會想辦法刮到一點不剩;只要捷運可到達的地方,絕對不會搭計程車,雖然常常因為迷路改搭計程車,但是劉興欽還是不改節儉的本性。 這三年來,劉興欽從美國正式回台灣定居,但他的工作量一點也不輸當年在永樂國小當老師時,白天教書、晚上畫圖的生活。 採訪當天,劉興欽家裡的電話每隔二十分鐘就響一次,來自各界的授權要求、演講活動,讓他忙得不亦樂乎。此外,也因政府這幾年大量推廣客家文化,讓身為客家人的劉興欽在文化推廣上更不遺餘力。這位七十七歲的老頑童,仍不放過創造人生驚奇的任何機會! 劉興欽 出生:1934年 現職:漫畫家 經歷:台北市永樂國小教師、漫畫家、發明家學歷:台北師專,美國聯合大學榮譽藝術博士家庭:已婚,三女一子 |
||||||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6997
巴黎:
有Blog友說我不post自已的組合,只是得個講字。
其實這些Blog友的誤會非常美麗,我的Blog只談釣魚技巧,站內提供的股票只作為如何分析的示範而已。
例如早排我站內分別分析了Johnson & Johnson 和神威藥業、AIG和友邦,
我的分析都是以穩定和價值為主的比較,我雖然未有在AIG的最頂60元而只在50多元走貨(連送warrant計),但隨後的轉到友邦,賺到的升幅已經差不多等同AIG的60元了。能在"相對"的高位轉股,只因為相信自已,並身體力行。(請參考舊文的分析)
又我在60元買入Johnson & Johnson時 P/E約是11倍,當時的神威大約是20元,P/E約是18倍,現在J&J升了一成,而神威反跌了幾成,兩者的P/E就變得差不多了(請參考舊文的分析)。
舉這些例子時,Blog友千萬別留意我賺了多少錢,我的股票,一如你們別留意我在超大的蝕了多小錢。而是要注意當中的分析技巧,因為你是可以自已找幾支另一些感興趣的行業同類的股票,作類似的分析比較,找你自已的一片天地。
而只跟我買號碼、股票而最終蝕錢是不關我的事,我是無需要Blog友盲目的跟進的支持,一如我是不會理會沒有分析的道聽途說的意見一樣!而只要是肯以價值投資的角度發表意見,無論是高是低階,都是最寶貴的支持!
最近的股市不分清紅皂白的下跌,令很多人產生熊來了的疑惑恐懼。
我認為是牛是熊還不及你是否清楚自已的股票來得重要,因為對牛熊的疑惑正暴露了對組合的掌握不足,既然這樣,不妨從新審視組合,可能現在的全線下跌,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給你轉股。
但 要注意,不是見股下跌得較利害,就轉到它們身上博反彈,你只要真心的分析過它們,清楚了解它的內在價值相對它現在的價格,有一個非常大的Margin of Safety,就應轉到它身上,而另一些股,在分析後發現本身的價值不高,又或你沒有興趣、有疑惑、不想花時間分析,即使是創新底,也不應沾手。
天助自助者,機會只留給肯嘗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