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元走高,商品行業供給過剩,全球的商品價格正在以雷曼時刻以來的最快速度下滑。
今天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下滑了0.8%,至五年多以來的新低。倫敦交易所交易的銅、鋁和鎳至少跌了1.1%。
布油最高跌幅達1.4%至81.63美元/桶,刷新2010年10月以來的低點,WTI在昨日創下三年新低後有所反彈。今日OPEC原油價格四年來首次跌破80美元/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對沖基金以今年最快速度削減黃金多倉,這類倉位連續第三周減少。面對美元走高、美聯儲加息、通脹並未如期加快上升,黃金的投資需求進一步減少,多頭節節敗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本月11日一周,紐約市場的黃金期貨與期權凈多倉減少了14%,三周內減幅達49%,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黃金ETF的黃金持倉也減至2009年以來新低。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黃金需求為將近五年來最低水平。
本月13-14日,黃金期貨價格上漲2.3%,兩日漲幅創下了今年6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可金價和今年3月的巔峰期相比還低了15%。目前美元逼近四年新高,市場預期美聯儲明年年中首次加息,美股創新高,美國國內通脹並未如預期加快上升,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已經下降。
管理3336億美元資產的公司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旗下全球題材策略師Frances Hudson認為:
“一切都在跟黃金(漲價)對著幹。最大的影響是美元走強,它是所有大宗商品的負面因素。現在的環境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和股市走高,可能發生通縮,有些國家已經是通縮了。”
不過,管理30億美元資產的 National Securities Corp.首席市場策略師Donald Selkin認為,面對所有負面,金價看來已經見底。美聯儲可能不會像外界預期的那麽快加息,一切經濟疲弱的跡象都有利於黃金。而且金價低可能吸引央行和珠寶商買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日大智慧阿斯達克通訊社援引某發改委鐵路專家表示,普鐵客運價格上調預期臨近,最快年底將上調,高鐵票價將實行浮動制。不過央視微博對此傳聞予以否認。
專家表示,由於發改委價格司爆發貪腐案,對鐵路價格改革造成一定的影響,原計劃於年內上調的客運價格或擱淺。
專家表示,普鐵客運價格多年未漲,本次上調幅度不會很大,隨著鐵總負債的進一步擴大,提價已成必然。
鐵路貨運方面,專家表示,由於近期電價成本的上升,煤炭價格的下調壓力,年內上調貨運價格壓力較大。
截至9月末,中國鐵路總公司負債合計3.5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3.06萬億元的負債總額擴大,較今年上半年3.43萬億元的負債總額也有所增加。目前,中國鐵路總公司資產總計5.45萬億,負債率超過64.77%。
據央視財經官方微博今日消息,針對今天有媒體報道的“普鐵客運價格上調預期臨近,高鐵票價將實行浮動制”的傳聞,央視財經記者進行了多方了解,發現這是一條假消息。另據記者查閱有關法律法規,如果有關部門要調整鐵路客運基準票價,必須召開聽證會,否則不會調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醞釀研究20余年的存款保險制度千呼萬喚始出來,但征求意見稿並未明確該條例具體施行的時間,而據《經濟參考報》消息,存款保險制度最快將從明年二季度開始正式實施。
此前據《第一財經日報》引述接近央行的人士稱,將留足1年以上時間,因監管層已充分考慮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市場消化期,從制度公布到制度運行需要一個過渡期,此間還需要和公眾充分溝通。此外,制度細則還有待進一步敲定。
昨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顯示,投保機構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交納保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央行根據2013年底的存款情況進行了測算,可以覆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值得註意的是,征求意見稿也並未明確市場所關註的具體的存款保險費率。意見稿只顯示,“存款保險費率由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構成。”《經濟參考報》援引前期參與過存款保險條例討論的監管層人士稱,費率可能會根據銀行的註冊資本、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指標等分級制定標準,劃分五或六個等級。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從國際經驗來看,保險費率在可能大體在0.015%-0.02%之間,因上交保險費而造成的銀行利潤減少比較有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11月的外商投資增速超過20%,創今年以來最高值,商務部預計全年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水平將比較接近。
16日公布的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22.2%,市場預期僅為1.1%,上月增速為1.3%。
中國證券網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FDI一直保持較低的增長水平,個別月份甚至出現負增長。而11月FDI達到兩位數的增長,這與當月產生重大項目相關。
報道還提到,FDI數據受大項目影響月度波動會較大,更應關註整體趨勢。今年1-1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2.4億美元,同比增長0.7%,基本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值得註意的是,今年以來乃至今後的趨勢是FDI更多的是由傳統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
數據顯示,前11個月,服務業使用外資額同比保持增長,而農林牧漁、制造業都出現了下降,占比較重的制造業降幅最大,同比下滑13.3%。
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分別為香港、新加坡、臺灣省、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合計投入1000.1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1%,同比增長1.9%。
其中,韓國和英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5.9億美元和12.5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22.9%和28%;日本對華投資40.8億美元,同比下降39.7%;美國對華投資24.6億美元,同比下降22.2%。此外,歐盟28國對華投資61.7億美元,同比下降9.8%;東盟對華投資58.7億美元,同比下降23.6%。
對外直接投資方面,商務部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對外直接投資89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其中11月當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79.2億美元,同比下降26.1%。
“我們分析全年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處於一個比較接近的水平,不排除對外投資超過利用外資,但也很難說會一定超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發布會上稱。
具體數據如下:
中國1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同比22.2%,預期1.1%,前值1.3%。
中國1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03.6億美元,前值85.3億美元。
中國1-1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同比0.7%,前值-1.2%。
以下是商務部發布的情況:
一、 關於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基本平穩,發揮了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1-11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緩1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11月當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增速在連續5個月小幅回落後企穩回升,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為今年以來最高水平。1-11月份消費市場主要特點:
一是大眾化服務消費升溫。我國進入到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基本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的階段,大眾化服務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隨著餐飲業加快轉型,大眾化餐飲成為主流,據測算,1-11月限額以下餐飲企業收入增長13.2%。文化旅遊需求旺盛。全年電影票房有望突破300億元,增長38%以上;預計全年旅遊總收入3.3萬億元,增長14.6%。
二是通訊文體類商品銷售加快。1-11月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通訊器材、文化辦公、體育娛樂商品銷售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3.2、6.2和5.9個百分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零售額增長29.7%。1-11月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家電、家具銷售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4.2和0.7個百分點。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11月乘用車銷量增長9.2%,同比放緩5.9個百分點。
三是綠色健康消費發展良好。節能環保消費理念深入人心,推動綠色健康消費發展。在政策帶動下,新能源汽車增長提速,1-11月銷售5.3萬輛,近兩個月新增近1.5萬輛。有關數據顯示,1-10月空氣凈化器、凈水設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6%和72.1%,節能電視、綠色冰箱和變頻空調等商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LED照明普及加速。
四是消費價格漲幅穩中回落。今年前11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比上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11月份上漲1.4%,漲幅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據商務部監測,1-11月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同比上漲0.8%,其中11月下降1.9%,較上年同期回落7.8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負增長。從品種看,菜籽油、羊肉、豬肉同比分別下降3.2%、3.3%和8.2%;牛奶、雞蛋、水果分別上漲8.8%、11.2%和11.6%。
五是新型業態與傳統業態發展分化。網絡零售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數據顯示,1-11月網絡購物增長33.3%;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增長55.9%。傳統業態增速回落明顯,1-11月專業店、超市和百貨店分別增長6%、5.5%和4.2%,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4、2.8和6.4個百分點。
二、 關於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4年11月,全國進出口22681億元,下降0.3%。其中,出口13014億元,增長4.9%;進口9666億元,下降6.5%;順差3348億元,增長60.5%。按美元計,全國進出口3688.5億美元,同比(下同)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億美元,增長4.7%;進口1571.9億美元,下降6.7%;順差544.7億美元,增長61.4%。
一是出口繼續保持穩定增長。11月當月,機電產品出口1227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655億美元,分別增長3.9%和2.5%,其中手機和彩色電視機出口分別增長12.8%和7.8%。增幅比較大的商品包括:礦物肥料及化肥出口12.3億美元,同比增長91.2%;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出口46.8億美元,同比增長77.4%;鋼材出口66.5億美元,同比增長55.8%;玩具出口11.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
二是對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出口較快增長。11月當月,對印度、東盟和南非出口分別增長24.5%、14.3%和7%,合計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5.2%,對出口增量貢獻45.2%。對美國和香港地區進出口均增長2.2%,對歐盟進出口與去年同期持平,增速較上月分別回落4.4個、20.4個和6.1個百分點。對日本進出口下降6.7%,連續四個月負增長。
三是中部地區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1月當月,中部地區進出口319億美元,增長15%,連續四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東部地區進出口3088億美元,下降1.9%。西部地區進出口281億美元,下降1.6%,增速為2013年6月以來最低。
四是加工貿易小幅增長,其他貿易增速回落。11月當月,加工貿易進出口1304億美元,增長2.5%。其他貿易進出口463億美元,下降7.5%,增速較上月回落15.9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1921億美元,下降0.6%。
三、 關於吸收外資情況
2014年1-1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1296家,同比增長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2.4億美元(折合65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11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057家,同比下降8.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折合6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2%。1-11月吸收外資有以下特點:
一是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1-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5.5億美元,同比增長7.9%,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5.1%;其中分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分別為70.2億美元、36.3億美元。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8億美元,同比下降5.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1.4%。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59.3億美元,同比下降13.3%,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3.8%;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分別為54.2億美元、36.2億美元、27.2億美元。
二是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1-11月,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香港、新加坡、臺灣省、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合計投入1000.1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1%;同比增長1.9%。其中,韓國和英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5.9億美元和12.5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22.9%和28%;日本對華投資40.8億美元,同比下降39.7%;美國對華投資24.6億美元,同比下降22.2%。此外,歐盟28國對華投資61.7億美元,同比下降9.8%;東盟對華投資58.7億美元,同比下降23.6%。
三是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2014年1-11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85.3億美元,同比增長0.4%;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01.6億美元,同比增長10.4%;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75.6億美元,同比下降7.2%。
四、 關於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今年1-1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540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518.2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前11個月累計實現投資89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其中11月當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86.7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79.2億美元,同比下降26.1%。截至11月底,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8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6332億美元)。
1-11月,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等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671.6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4.8%。其中對中國香港的投資同比增長13.3%;對歐盟和日本的投資分別增長195%和80%;對美國投資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對澳大利亞、東盟投資同比分別下降29.8和3.8%。受上年大項目影響,對俄羅斯投資下降76.7%。
1-11月,地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371.1億美元,同比增長33.6%,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41.3%,較上年比重增加6.7個百分點。廣東、北京、山東位列前三。
對外承包工程。今年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453.9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1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新簽合同額9892.2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1609.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50個(上年同期538個,增加12個),合計1326.7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2.4%。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302個,同比減少8個。
截至11月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33萬億美元,完成營業額9140.6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今年1-11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3萬人,同比增長14.5%;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24.1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25.7萬人。11月當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3萬人。11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100.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9萬人。
截至11月底,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人員742萬人。
五、 關於服務外包情況
2014年1-11月,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6.87萬份,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918.4億美元和689.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29.2%。主要特點有:
一是在岸服務外包快速增長。1-11月,我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608.4億美元和466.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9%和24.3%;在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310億美元和222.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4%和40.8%。
二是美、歐、港、日為國際服務的主要發包市場。1-11月,我國承接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的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109億美元、66.9億美元、63.9億美元和50.1億美元,合計為289.9美元,占執行總額的62.1%。
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作加深。1-11月,我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106.1億美元和80.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3%和31.5%。其中承接東南亞11國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43.2億美元,同比增長達50%。通過積極開展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出口,有助於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四是服務外包就業規模穩步擴大。1-11月,我國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62.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43.5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9.1%。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7686家,從業人員599.1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99.4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6.7%。
五是服務外包產業向高端業務拓展。1-11月,我國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知識流程外包(KP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執行金額分別為246.8億美元、154.4億美元和65.3億美元,占比分別為52.9%、33.1%和14.0%,同比分別增長22%、28.4%和23.6%。企業的交付能力和專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服務外包產業逐漸向高端業務拓展,生物醫藥研發、產品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高附加值的知識流程外包與提供商業解決方案的業務流程外包占比日益增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新科技的浪潮來臨時,企業能不能調整DNA、培養新競爭力,擁抱新市場?網通設備廠中磊電子,正是一個值得借鏡的例子。 受到中國業者競爭、歐美景氣復甦不如預期等影響,國內多數的網路通訊設備業者,今年前十一個月營收比起去年同期,不是衰退一成到二成,就是持平。 然而,中磊卻鶴立雞群,前十一個月營收成長幅度逾兩成,達到二百零一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多數的網通廠不進反退,為什麼中磊卻能保持強勁的成長力道?答案是「智慧家庭」。 智慧家庭,是近兩年隨著物聯網發燒而被炒熱的科技應用領域。IEK研究經理陳豫德說明,智慧家庭含括健康照護、能源控制、娛樂與安全監控等領域,指的是讓家中的電器、安控設備以至照明、電力系統連上網路,使生活更安全、方便,是物聯網概念下的一環。 5年前布局智慧家庭毛利率三成,高於平均17% 自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今年初指出,物聯網是「下一波大勢」(Next Big Thing)後,台灣的科技業者,從上游的半導體,到下游組裝製造廠,都開始孵著物聯網大夢。 但中磊早在五年前就開始布局智慧家庭,目前該領域貢獻中磊年營收約兩成,今年估計超過四十億元,且毛利率近三成,遠高於全公司平均約一七%的毛利率。「(中磊)是進度最快的,其他網通業者在智慧家庭的進度或成績都慢中磊一截,」元大投顧研究經理王登城觀察。 「我們不是weather maker(製造氣候的人),我們只是weather forecaster(預測氣候的人)。」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煒表示,智慧家庭其實不是新概念,但在十多年前,因為網路的普及與頻寬皆不足,加上當時統整、操控智慧家庭的主要媒介是電腦,但電腦並不會二十四小時開機,也無法隨身攜帶,對使用者來說並不方便,因此智慧家庭一直未成氣候。 直到五、六年前,智慧型手機開始盛行,成為操控智慧家庭最方便的媒介,3G、WiFi、藍牙等傳輸方式也跟著普及,王煒嗅到了風向,知道智慧家庭的「任督二脈」即將被打通,因此積極進軍這塊市場。 從賣設備到賣服務「頭尾通吃」,不怕被砍價 對向來專精網路通訊技術,也擁有生產製造能力的中磊而言,進入智慧家庭領域的門檻,並不在技術。真正的難題,在於如何將思維從硬體製造,轉向服務加值。 「傳統網通,我們講的是賣Box的思維,但現在是強調要提供服務。」王煒解釋,過去販售網通設備,只要想著如何把設備做得更好、更便宜,設備賣出去,銀貨兩訖便可以。但現在,進軍智慧家庭領域後,得跟電信業者、有線電視業者或各類系統商緊密合作,為各種不同的平台量身打造客製化的服務。 為了服務好客戶,中磊得把自己當成半個運營商,替客戶設想硬體以外的解決方案。中磊電子發言人陳正弘舉例,跟電信商合作時,除了做好硬體,還要幫他們想好,擺在家門外的安控攝影機或是感測器,電力如何傳輸?訊號要如何穿牆送回屋內?或如何跟家中其他智慧設備的系統整合。 王登城觀察,中磊跨足服務的好處,是可以「從頭吃到尾」,以前只有賣硬體的錢,但現在還能收服務費用,「客戶對你的依賴越高,就不敢隨便砍價錢。」 觸角伸向健康照護提前跨出去,帶動海外布局 除了培養服務加值的能力,中磊還得跟各種不同領域的企業合作。過去,中磊的產品不是賣到零售通路就是電信商,但切入智慧家庭後,要跟健康照護領域的業者、有線電視業者,甚至是電力公司合作,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的知識,像是說著各自不同的方言。王煒比喻,每個領域都像一座各自獨立的島,想划到別的島上,要時間、要投入研發,「要敢把船划出去自己的島。」 為了適應智慧家庭迥異於網通設備的生意模式,中磊在管理上也做了大改變。過去販售網通設備,生產基地在台灣,就能向全世界出貨。但智慧家庭領域講求服務,為了就近服務歐美運營商,中磊不能再只從台灣遙控,近兩年在德國、法國、俄羅斯、義大利、美東等地都增設據點,並將高階管理人才派駐到各國,第一線親自服務客戶。儘管此舉增加了人事及管理成本,但中磊認為,為了拓展海外市場,及得到全球布局帶來的收益,這些投資是必要跟值得的。 而中磊比其他廠商更早切入這個領域,也使它享有「股神」巴菲特所謂的「護城河優勢」。王登城觀察,中磊不論在網通或智慧家庭領域,往往比其他廠商早兩年到三年投入研發新技術,因此一直能保有領先優勢。「其他廠商也都有著墨研發,但經過這幾年競爭的結果,中磊很明顯勝出,不斷往上成長。」 王煒比喻,以前就像是個農夫,田種得夠好,東西就能賣出去。如今改做服務,就要知道農產品推到市場上的時間對不對,跟客人要求符不符。種田這種事台灣做得很好了,但下一步,是要有能看到市場,又能跟科技嫁接的人才,「這是普遍台灣缺乏的。」 在台灣多數的科技與電子業陷入低價競爭紅海時,中磊轉換經營思維,切入服務加值的新市場,逆勢成長,使它能夠在網通設備業者中一枝獨秀,也為台灣科技業示範出不同的可能。 |
| ||||||
你想創業,該產業卻被四大品牌囊括八成全球市占率,僅剩的兩成機會,還得跟超過二十家業者一起競爭,此時,你會選擇放棄,還是堅持下去? 五年半前,和碩聯合科技子公司晶碩光學選擇的是後者,這讓它在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登錄興櫃時,首日股價漲幅達一○四%,成為隱形眼鏡類股中最亮眼者。 現在,晶碩已經打敗博士倫、酷柏、視康三大國際品牌,擠進台灣市占率前三名,連股王大立光花了快十年投資的星歐光學,都不是它的對手。 二○○九年,本業為筆電、手機代工的和碩與旗下印刷電路板大廠景碩共同轉投資晶碩,跨足隱形眼鏡產業,但市面上除了嬌生等國際大廠,還有成立逾三十年的本土業者F-金可、生技類股股王精華光學,晶碩做為門外漢,這項嘗試,並不被看好。 「大家都覺得不務正業,做電子的去搞這個??。」晶碩執行長郭明棟回憶。 不怕當異類,卻是它後來居上的關鍵。 比起大立光有光學背景,精華光學有隱形眼鏡代工優勢,生產印刷電路板的公司卻進入這個產業,自然引起非議。 因為一開始,晶碩竟選擇自己開門市,這是連股王大立光當時都不敢做的事。 不走寄賣的傳統路燒錢開門市,回頭客近九成 台灣業者賣隱形眼鏡,若開發自有品牌,大多進駐眼鏡行,再從營收中支付兩成到三成佣金,好處是節省通路建置、經營成本,「自己開門市的話,每個月要幾百萬投資,誰花得起?」一位業界人士說。 這確實是很燒錢的投資,以目前晶碩擁有逾四十家門市計算,一個月光租金、人事各項開銷,就得燒掉快一千二百萬,以二○一四年上半年為例,其營業費用率就高達四四‧五%,是精華光學的近五倍。 但晶碩卻是這樣算這筆帳的,若走傳統通路,「你只是one of ten(十個中的一個),眼鏡行也不見得會幫忙賣,」郭明棟這麼說。 更重要的是,這投資可以從降低的庫存管理費用來抵,進一步換來的顧客情報,與曝光的品牌效應無價。 和碩內部分析,隱形眼鏡的庫存管理比手機還複雜,除了每二十五度區分為一種規格,加上散光、彩色片、不同材料……,產品組合達數百種,還得配送到全台近千家眼鏡行,雖然業者會針對常見度數大量鋪貨,如果是特殊產品,只能建議顧客先訂貨再取貨,卻很難避免有人因為買不到產品,改到別處消費。 晶碩選擇建立直營通路,四十多家門市互相支援庫存反而簡單,省了庫存成本。而且,顧客上門時,若有任何狀況都能直接向門市人員反映,做為開發新產品參考。 郭明棟笑說,像一盒六色的限量「馬卡龍」系列,豹紋、愛心等特殊款式,都是顧客提供的點子。 目前,晶碩會員回購率將近九成。好處還不只如此,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生活與生醫組副組長張慈映說,比起一般代工業者習慣開發標準品,透過與顧客接觸,更能將意見反饋到研發流程,改善產品、爭取代工訂單。 雖然一開始連虧四年,但是到了二○一三年底,門市數逼近四十家之後,全年度就開始獲利,經濟規模建立起來了,對手若想要追上,至少得再花五年時間。 現在,晶碩挾著品牌氣勢,又走入全台門市數超過四百家的屈臣氏通路。 敢走通路的創新路當化妝品賣,開架設櫃位 「不要像一般硬邦邦的隱形眼鏡,我們把它弄得像化妝品,名字還像法國品牌……。」珠光黃色、粉紅色包裝,正面完全不見「晶碩」、「PEGAVISION」字樣??,郭明棟解釋,過去大多在台北捷運站內設點,業務難以拓展到中南部,於是,從去年底開始和屈臣氏合作,設立開架式櫃位,把隱形眼鏡當化妝品賣。 一個門外漢,為什麼敢闖進外界認為已經成熟的市場?還敢嘗試新的通路賣法?況且,通路,過去總是台灣電子產業做品牌最常失敗的關卡。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訪問的時候曾這樣回答:「不要人云亦云。」 不用五年就獲利後發先至,今年營收拚翻倍 之前,晶碩做隱形眼鏡,大家說不可能。但它看到這個產業還不夠自動化的缺口,找來和碩、景碩擅長光學和機械方面人才,重新打造設備和檢測儀器,改變過去人工檢測的遊戲規則,比起同樣登錄興櫃的優你康,自動化設備仍無法順利導入製程,前年慘賠超過兩億元,晶碩稅後淨利率達七‧八%,開始穩定獲利。 自己做門市的道理亦然。當隱形眼鏡開始朝瞳孔片等流行品發展,晶碩知道唯有親自掌握顧客喜好,才可能勝出。 「太內行恐怕做不起來,要有點外行才敢衝,什麼都不懂,才會去想怎麼做會成功。」郭明棟說。 他口中的太內行,指的是傳統做光學、隱形眼鏡起家的業者們,二十多年來,都習慣用人工一片一片檢測隱形眼鏡,未料到,一夕之間,產業會被擅長大量製造、生產的電子業顛覆。 當同業擔心市場變成紅海,郭明棟說,機會永遠都在,創業不要怕當老二、老三,重點是做到「不一樣」,自然會帶領你後發先至。這,就是對手連虧超過十年,晶碩卻不用五年就獲利,二○一五年營收還可望翻倍的秘訣。 |
| ||||||
你想創業,該產業卻被四大品牌囊括八成全球市占率,僅剩的兩成機會,還得跟超過二十家業者一起競爭,此時,你會選擇放棄,還是堅持下去? 五年半前,和碩聯合科技子公司晶碩光學選擇的是後者,這讓它在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登錄興櫃時,首日股價漲幅達一○四%,成為隱形眼鏡類股中最亮眼者。 現在,晶碩已經打敗博士倫、酷柏、視康三大國際品牌,擠進台灣市占率前三名,連股王大立光花了快十年投資的星歐光學,都不是它的對手。 二○○九年,本業為筆電、手機代工的和碩與旗下印刷電路板大廠景碩共同轉投資晶碩,跨足隱形眼鏡產業,但市面上除了嬌生等國際大廠,還有成立逾三十年的本土業者F-金可、生技類股股王精華光學,晶碩做為門外漢,這項嘗試,並不被看好。 「大家都覺得不務正業,做電子的去搞這個??。」晶碩執行長郭明棟回憶。 不怕當異類,卻是它後來居上的關鍵。 比起大立光有光學背景,精華光學有隱形眼鏡代工優勢,生產印刷電路板的公司卻進入這個產業,自然引起非議。 因為一開始,晶碩竟選擇自己開門市,這是連股王大立光當時都不敢做的事。 不走寄賣的傳統路燒錢開門市,回頭客近九成 台灣業者賣隱形眼鏡,若開發自有品牌,大多進駐眼鏡行,再從營收中支付兩成到三成佣金,好處是節省通路建置、經營成本,「自己開門市的話,每個月要幾百萬投資,誰花得起?」一位業界人士說。 這確實是很燒錢的投資,以目前晶碩擁有逾四十家門市計算,一個月光租金、人事各項開銷,就得燒掉快一千二百萬,以二○一四年上半年為例,其營業費用率就高達四四‧五%,是精華光學的近五倍。 但晶碩卻是這樣算這筆帳的,若走傳統通路,「你只是one of ten(十個中的一個),眼鏡行也不見得會幫忙賣,」郭明棟這麼說。 更重要的是,這投資可以從降低的庫存管理費用來抵,進一步換來的顧客情報,與曝光的品牌效應無價。 和碩內部分析,隱形眼鏡的庫存管理比手機還複雜,除了每二十五度區分為一種規格,加上散光、彩色片、不同材料……,產品組合達數百種,還得配送到全台近千家眼鏡行,雖然業者會針對常見度數大量鋪貨,如果是特殊產品,只能建議顧客先訂貨再取貨,卻很難避免有人因為買不到產品,改到別處消費。 晶碩選擇建立直營通路,四十多家門市互相支援庫存反而簡單,省了庫存成本。而且,顧客上門時,若有任何狀況都能直接向門市人員反映,做為開發新產品參考。 郭明棟笑說,像一盒六色的限量「馬卡龍」系列,豹紋、愛心等特殊款式,都是顧客提供的點子。 目前,晶碩會員回購率將近九成。好處還不只如此,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生活與生醫組副組長張慈映說,比起一般代工業者習慣開發標準品,透過與顧客接觸,更能將意見反饋到研發流程,改善產品、爭取代工訂單。 雖然一開始連虧四年,但是到了二○一三年底,門市數逼近四十家之後,全年度就開始獲利,經濟規模建立起來了,對手若想要追上,至少得再花五年時間。 現在,晶碩挾著品牌氣勢,又走入全台門市數超過四百家的屈臣氏通路。 敢走通路的創新路當化妝品賣,開架設櫃位 「不要像一般硬邦邦的隱形眼鏡,我們把它弄得像化妝品,名字還像法國品牌……。」珠光黃色、粉紅色包裝,正面完全不見「晶碩」、「PEGAVISION」字樣??,郭明棟解釋,過去大多在台北捷運站內設點,業務難以拓展到中南部,於是,從去年底開始和屈臣氏合作,設立開架式櫃位,把隱形眼鏡當化妝品賣。 一個門外漢,為什麼敢闖進外界認為已經成熟的市場?還敢嘗試新的通路賣法?況且,通路,過去總是台灣電子產業做品牌最常失敗的關卡。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訪問的時候曾這樣回答:「不要人云亦云。」 不用五年就獲利後發先至,今年營收拚翻倍 之前,晶碩做隱形眼鏡,大家說不可能。但它看到這個產業還不夠自動化的缺口,找來和碩、景碩擅長光學和機械方面人才,重新打造設備和檢測儀器,改變過去人工檢測的遊戲規則,比起同樣登錄興櫃的優你康,自動化設備仍無法順利導入製程,前年慘賠超過兩億元,晶碩稅後淨利率達七‧八%,開始穩定獲利。 自己做門市的道理亦然。當隱形眼鏡開始朝瞳孔片等流行品發展,晶碩知道唯有親自掌握顧客喜好,才可能勝出。 「太內行恐怕做不起來,要有點外行才敢衝,什麼都不懂,才會去想怎麼做會成功。」郭明棟說。 他口中的太內行,指的是傳統做光學、隱形眼鏡起家的業者們,二十多年來,都習慣用人工一片一片檢測隱形眼鏡,未料到,一夕之間,產業會被擅長大量製造、生產的電子業顛覆。 當同業擔心市場變成紅海,郭明棟說,機會永遠都在,創業不要怕當老二、老三,重點是做到「不一樣」,自然會帶領你後發先至。這,就是對手連虧超過十年,晶碩卻不用五年就獲利,二○一五年營收還可望翻倍的秘訣。 |
據彭博2月5日援引消息人士稱,因希臘債權人不接受該國要求的債務重組,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拒絕接受更多救助貸款將導致該國最早在下個月就出現現金緊張的局面。
據一位消息人士稱,除非希臘的“三駕馬車”國際債權人提高150億歐元的短期借貸上限,希臘政府可能在2月25日就用完現金。三周前,國際官員還稱希臘可以撐到今年年中。
不過,上述消息人士稱,如果齊普拉斯政府動用社保基金並暫停支付一些開支,可能還能再支撐額外幾周。但到3月底,他就會面臨“生死抉擇”:要麽接受國際債權人附加條款的救助金,要麽就揮手告別歐元區。
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周四將赴德國與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會面。觀察人士稱,德國有的是時間與希臘談判,但希臘的“喪鐘”卻隨時可能敲響。
德國總理默克爾預期希臘將對歐元區滿足其承諾,並且願意等待齊普拉斯點頭,最晚可以等到5月,彭博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稱。
希臘財長Varoufakis周三還與歐央行官員在法蘭克福進行了會談。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對希臘財長表示,他需要與三駕馬車對話,而且不會放松歐央行對抵押品的限制。
但此後歐央行卻發布聲明稱,歐央行管委會將暫時撤銷希臘債券的信用評級豁免權。不過,希臘銀行業仍可通過歐央行緊急貸款計劃(emergency lending program)獲得資金。在該計劃下,貸款的信用風險存留在希臘央行財務報表上,該類融資的成本較此前要高。
歐央行宣布這項決定,正值希臘與債權人就債務問題展開激烈談判之際。歐央行此舉旨在給希臘政府更多壓力,以在救助計劃上達成一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深港通方案已獲批 料最快月內公布 作者:顏茜 深港通進入宣布前最後一關,中資及外資消息同時披露,國務院日前已批覆深港通,現由中證監及香港證監會協商方案細節,兩地證監批準後,最快月內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初啟動。 消息指,兩地證監會正在評估港交所及深交所擬定的方案,須理順有關實際操作層面的監管細則,合適時間將由兩地證監聯合宣布深港通啟動時間。 須理順操作層面監管細則 有消息人士指,何時宣布並非那麽重要,也難以捉摸,關鍵在於推出時間,由於涉及系統準備及法例修訂,預期最快第四季度初推出。但另有消息人士指,最快數日內將有好消息。 本港證監會表示,對於市場傳聞不予評論;港交所(00388)重申深港通有待監管機構批準,屆時將對外公布。 自中證監3月27日宣布放寬公募基金來港投資後,港股於複活節假期後曾連續幾個交易日出現大漲行情,港股通交投熾熱。據了解,兩地市場投資氛圍亦被監管者納入考量範圍,認為市場過於瘋狂不是件好事。 踏入五月,港股大市成交以及滬港通日均平均成交都較4月有所回落。5月首4個交易日,港股通日均成交近62億港元,相較4月近124億港元水平顯著回落,但仍遠高於3月或之前水平(見表)。 李小加:IT系統準備 7月完成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對媒體表示,深港通的IT系統準備工作將於7月完成。按照滬港通經驗,屆時兩地券商將在交易所的安排下進行數輪交易系統演習。 深港通緊密籌備同時,滬港通即將運行半年。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及本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早前都曾表示,將於滬港通運行6個月時檢討該試點機制。投資界普遍預期,滬港通將於現時基礎上擴容及擴額度。 截至昨日收市,北上買A股的滬股通剩余額度為1,651億人民幣或55%,而港股通額度使用已接近900億人民幣。 自今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南下深圳考察時定調“滬港通後應有深港通”,深港通便成為市場關註重點。尤其是,基於深圳多層次市場特性,將有部分中小板及優質創業板股份納入,相較滬港通的大藍籌互通亦凸顯新意。 ![]() 另從長遠來看,適時深港通啟動亦將有助A股推進國際化步伐。國際指數MSCI將於6月宣布新年度A股納入檢討結果,道富環球投資管理等全球領先基金已指出,深港通尚未啟動成為A股準入的致命傷,今年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機會微。(香港證券日報) |
“偏遠地區對於電商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偏遠地區的富裕人群是舍得花錢的,而且舍得花在電子商務上。”
“在網購頻率最高城市排名TOP50中,三四線城市占比超過50%。同時,四線、五線城市相對於一線城市網購信心更高,預示著接下來電商增長點將更多來自四五六級市場。”
這是由京東研究院和複旦發展研究院聯合公布的,中國首個用於評估電子商務、“互聯網+”等信息要素集聚程度及績效表現的綜合性指數——《複旦-京東信息消費指數研究報告(2015年第一季度)》(下稱“報告”)中透露的信息。
隨著城鎮化及信息化網絡建設的推進,農村網民及互聯網普及率逐步提升,這為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電商消費市場潛力的釋放提供了可能。而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增長率的逐步放緩,蘊藏巨大的消費潛力的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也成為電商積極布局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偏遠地區更舍得花?
報告中指出,在電商發展最快的TOP50城市排名中,新疆有8個城市入選前10,更有趣的是,對零售額的區域分析表明,西藏整體網購落後,但是西藏網購人群的購買力強盛。
“偏遠地區對於電商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偏遠地區的富裕人群是舍得花錢的,而且舍得花在電子商務上。”京東集團大數據事業部副總經理葛勝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對於三四線城市電商需求的崛起,京東研究院副院長金恩林分析,電子商務對於日常消費品比較匱乏的地區,是一個巨大商品庫的補充,同時價格又非常有競爭力,而且質量是農村或者四五線城市比不了的。由於傳統零售業的不發達,偏遠城鎮地區的消費者在當地購物時要忍受高價,而且由於市場不規範,這些地區往往充斥著諸多假冒偽劣商品,消費者所能得到的售後服務也較為欠缺,而通過網絡,四五線城市及農村消費者可以方便地選購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產品,而且通過網絡平臺的充分競價,電商提供的價格具有極大優勢。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2014)》也顯示,農村居民對網購的接受率達84.41%,人均年網購消費額在500~2000元人民幣左右,預計2016年時市場總量或將突破4600億元。
電商發力鄉村
然而,報告中也指出,目前三四線城市的電商供應,相比發達地區的一二線城市還有差距。比如京東POP商家(指第三方賣家借用平臺來銷售商品)的區域分布目前高度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廣大西北內陸地區仍留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不過,京東已經開始在鄉村電商發力。“我們會在區縣建立京東幫服務店、京東縣級服務中心,在農村發展鄉村推廣員,通過幫助鄉鄰創建京東賬戶、推薦商品、指導下單、完成支付。”葛勝利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京東已建成縣級服務中心近200個,在1.8萬余個鄉村開展了合作點並擁有鄉村推廣員;開設京東幫服務店超過500家,大家電配送、安裝、維修覆蓋超18萬個村。
除了京東,阿里巴巴也正式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準備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而蘇寧2015年也計劃建成15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並計劃在5年內建立10000家,深入全國鄉村。
不過,四五線城市和鄉村地區的消費者雖然消費意願旺盛,但是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如何使這部分消費者敢花錢是電商必須面對的難題。對此,複旦大學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認為互聯網金融是關鍵。
據記者了解,在互聯網金融創新上,京東推出了“先消費,後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使用該創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可以享受最長30天的延後付款或最長24期多分期付款方式,而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芝麻信用等新型互聯網小型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