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貸幫網尹飛的曾經理想:做窮人的銀行家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0/147619.html

i黑馬導語:

今天貸幫網的一篇文章引起極大關註,文章開頭說:“(尹飛)曾想走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路。他曾希望自己能像尤努斯一樣做一家為農民服務的銀行。”今天黑馬哥就來說一說這位“窮人的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及他的自傳。

穆罕默德·尤努斯,1940年6月28日生於孟加拉國吉大港的一個寶石加工場主的家庭。這位標準的“富二代”沒有選擇自己過上豪奢的生活,相反,他目睹孟加拉國的愚昧和貧窮,從小立下為可憐的同胞們做事的理想。1976年,尤努斯走出了第一步,他拿出27美元借給村子里42個制作竹凳子的農婦。這一點點錢,使得這些窮苦的農婦們買上原材料,做起生意,擺脫貧困。1983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創立了格萊瑉銀行,專註於向最窮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額貸款。他的目標是:幫助窮人實現個體創業,從而使他們永遠地擺脫貧困生活。
 

\格萊瑉銀行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貸款額很低,通常只有數十美元至數百美元;

第二,主要面向那些生活水平低下的窮困者;

第三,貸款者之中有96%是婦女;

第四,格萊瑉貸款無擔保抵押物、法律文件、團體擔保或連帶責任。

當然,格萊瑉銀行具有一系列制度安排來確保貸款的收回,實際上格萊瑉的還款率高達99.89%,壞賬率極低。格萊瑉具體的制度創新包括每周還款制度、五人小組制度、違約限貸制度等。通過要求貸款者每周償還一定數額的貸款,一方面可以減輕貸款者最後一次性還款的壓力,同時也有利於監督貸款者的現金流狀況。五人小組制度是一項創新,根本要旨在通過群體的監督力量來規範貸款的用途和確保還款。每個新加入的格萊瑉成員必須先組成一個五人小組,然後才能貸款。小組如果能按時還款,累計到一定的份額,小組的信用額度就會增加,組員們能借到更多的錢。當小組中有成員不能或不願還貸的時候,別的成員就會幫助她(雖然不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小組自己無法解決問題,這個小組在今後的幾年里,就沒有資格申請更大額的貸款了,甚至會被停止貸款。這其實是加上了一道熟人社會的道德保險杠。那些成員不會輕易違約,因為這個小組對於她來說,是她最最重要的社交圈子,那些組員是她最親密的夥伴。一旦違約,那麽她在村里的信用也會受損,很難再生活下去。

尤怒斯堅信,借貸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他提出了簡單而充滿智慧的解決貧困的方案:為窮人提供適合他們的貸款,教給他們幾個有效的財務原則,然後,他們就可以自己幫助自己。

尤努斯的理論被實踐證實了,格萊瑉銀行已經向240萬個孟加拉農村家庭提供了38億美元的貸款。今天,有250多個機構在將近100個國家里基於格萊瑉模式運作著,而格萊瑉銀行領導著這個以小額貸款消除貧困的席卷全球的運動。

下面,黑馬哥摘選了尤努斯的自傳《窮人的銀行家》里的一部分,尤努斯如何一步步實現他的理想。

“在喬布拉村,我召集當地農夫與佃農開了一個會。我提出做一項試驗,我們都加入一個名為“新時代”(Nabajub)三方共享農莊的新型農業合作社。土地擁有者的貢獻是,讓合作社在旱季使用他們的土地,佃農的貢獻是他們的勞動力,而我的貢獻是,提供運作深管井所需的燃料費用、高產稻的種子費用、肥料費用、殺蟲劑費用和實用技術知識。作為交換,這三方中的每一方(農夫,佃農和我本人),各分享收成的三分之一。

一開始,村民們對我的提議持懷疑態度。管井者操作者與農夫之間積怨甚深,互不信任,所以他們根本聽不進我的計劃。有人爭辯說,付給我三分之一的收成太多了。盡管我主動提出由我來承擔所有可能的損失,我的提議還是沒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在一周以後的第二次會議上,我終於讓他們相信:他們什麽也不會損失。他們事先不必付任何費用,就能得到灌溉用水、肥料、種子和殺蟲劑,而只需同意將他們收成的三分之一給我。窮苦的佃農們熱情地歡迎我的提議,那些日子過得相對好一些的農夫們則勉強同意一試。

對我來說這是一段艱難的日子。夜里我經常睡不著覺,總擔憂會出什麽岔子。每周二的晚上,我都去走訪那些農夫,並和我指定的四個學生“小組負責人”和我的十三人顧問小組一起正式開會,討論肥料、灌溉、技術、儲藏、運輸和銷售等各類問題。

頭一年的努力以成功而告結束。農夫們很高興:他們根本沒花一分錢,還獲得了很高的收成。然而,由於一些農夫沒有按承諾將收成的三分之一給我,我賠了13000塔卡。但我還是很高興。我們設法在從未在旱季有過產出的地方收成了莊稼,這些土地長滿了綠油油的稻子。沒有什麽如同農夫們收割稻谷的景色這樣美麗,這景象溫暖了我的心。

但我還是有一些憂慮。三方共享試驗的成功突出了一個我以前未曾重視的問題。一旦稻子收割,就需要勞動力來把稻米從幹穗上脫粒。把這種不用腦子、讓人厭煩的工作交給最廉價的勞力:那些走投無路、瀕臨乞討的赤貧婦女。這些窮苦的婦女一連幾個小時用雙腳將稻米脫粒,緊抓她們面前墻上窄小的墻檐,以使自己保持直立。25到30個婦女整天持續這種不停扭曲的動作,用她們的雙腳扭纏著稻穗,來將稻子脫粒。清晨,她們會飛跑去上工,搶占靠墻比較舒服一點兒的位置。一種多麽可怕的生活呀——投入你全身的重量,用你的赤腳,一天十小時做著枯燥疲倦的動作,只掙40分錢!這些婦女中許多是守寡的,離婚的,或是被遺棄還帶著需要撫養的孩子的,她們窮得連佃農都當不上。她們沒有土地,沒有財產,沒有任何希望。她們是窮人中最窮的。我看得很清楚,一個農夫越富有,他從我的三方分享農作的試驗中所得的越多;一個工人越窮,得到的收入就越少。“我們怎麽會因為你的三方共享農作感到高興呢?”一個婦女對我說,“幹幾周的脫粒之後,我們就失業了,也就再沒有什麽可指望的了。”她說得對。如果有經濟來源去買脫粒機自己操作的話,一個婦女從同樣的工作中至少能掙四倍的工錢。

隨著對喬布拉村貧困狀況研究的深入,我越來越認識到,將赤貧的窮人與勉強為生的農夫加以區分是很重要的。國際上一些鄉村開發規劃總是將重點放在農夫和地主身上,而在孟加拉,總人口的半數以上都夠不上勉強為生的農夫的水平。在我研究喬布拉村時,政府官僚們與社會科學家們還沒有闡明“窮人”到底是指哪些人。當時,“窮人”可能有許多含義。對一些人來說,這個詞指失業者,文盲,沒有土地的人,或是無家可歸的人。對另一些人來說,“窮人”是指那些不能使他或她的家人全年吃飽飯的人。還有另一些人認為,“窮人”是住在茅屋頂的爛房子里的人,營養不良,或是沒送他或她的孩子去上學的人。這種概念上的含混不清大大地破壞了我們為消除貧困的努力。舉個例子,大多數對窮人的定義都將婦女與兒童排除在外。我從工作中發現,使用有關“窮人”的三個廣義界定來描述孟加拉的狀況是很有用的1995年,救助最窮人咨詢小組(CGAP,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est)與小額貸款高峰運動委員會終於將“窮人”定義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者”,將“最窮人”定義為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者中的下半部分”:

1.人口最底層的20%(“鐵桿窮人”/絕對的窮人);

2.人口最底層的35%;

3.人口底層的50%。

在貧窮的各個界定範疇里,我經常以地區、職業、宗教、種族背景、性別、年齡等等做一些子分類。職業或地區的分類可能不像收入標準那樣可以量化,但它幫助我們建立一種認識貧窮的多維矩陣。

如同在未知的水域設立航標一樣,對於貧困的界定必須是明確而毫無含混的。一種不準確的界定與根本沒有界定一樣糟糕。在我對窮人的定義里,我將三方共享農作規劃中的那些脫粒的婦女包括進去,把那些做竹凳的婦女包括進去,把那些不得不借每月甚至每周10%利息的高利貸的小商販包括進去。我還要把其他一些人包括進去,諸如那些靠編制籃子、睡席的微薄收入依然難以為生,而不得不經常乞討的人們。這些人絕對毫無機會改進其經濟基礎,他們深陷在貧困之中。

在喬布拉村的深管井經歷使我將註意力集中到了沒有土地的窮人身上。很快,我開始探討:一個減輕貧困的規劃究竟是否應該允許非窮人搭車——窮人很快就會被那些日子好一些的非窮人擠出去的。在世界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某個規劃將窮人與非窮人混在一起,除非在一開始就設立一些保護性措施,否則非窮人總會把窮人趕走,不那麽窮的人會把更窮一些的人趕走。那麽,非窮人就會攫走所有那些以扶貧為名義所做努力中的實際利益。”

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更多好書,請加入“黑馬讀書群”,加微信zzyyanan,黑馬哥拉你入夥。
記得要加“公司+姓名”,否則黑馬哥不會加你的。
本欄目歡迎出版社與自媒體人聯系合作。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21

Snapchat再融4.86億美元 曾經錯過投資的Facebook是否更垂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1/148693.html

i黑馬:真是想不到,一個添加 ”了閱後即焚“功能的閱讀應用,可以連續融資上億美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垂直的領域、 細分的行業以、接近生活以及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總是能收到人們的關註。

\“閱後即焚”消息應用Snapchat在12月31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CES)的文件中披露最新一輪融資的詳情。在此輪融資中,Snapchat獲得了23家投資方的4.85億美元投資。
 

到目前為止,Snapchat獲得的投資總額為6.1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Benchmark Capital、KPCB,以及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等。
 

Snapchat創立於2011年,CEO為埃文·斯皮格(Evan Spiegel)。2013年底,Facebook曾試圖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napchat,但未能取得成功。
 

在索尼影業遭黑客攻擊的事件中,Snapchat的一些商業計劃文件被泄露。為此,斯皮格於12月17日致信全體員工表示道歉。索尼影業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 Lynton)是Snapchat的董事會成員。
 

Snapchat宣稱,目前用戶每天通過該服務分享7億張照片。從照片分享的數量上來看,Snapchat已經比Facebook更熱門。


“曾經的大多頭”國泰君安:事情正在起變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10

QQ圖片20150209101535

因為增量資金放緩和政策放松低於預期,A股此前的大多頭——國泰君安策略團隊現在認為,市場可能會出現“大分化”。

以喬永遠為首的國泰君安策略師們表示,2015年,A股將不再是14年行情的延續,而更可能是向2013年行情的回歸。價值股不再應該是市場唯一的追逐,中盤藍籌和成長性股票市值的估值和市值的擴張可能重新成為市場關註的重點。

國泰君安估計“大分化”的持續性可能會維持一到兩個季度左右的時間。在“大分化”的背景下,該券商繼續維持前期推薦邏輯,認為防禦性的中盤藍籌(醫藥、大眾食品、黑電、輕工)與博弈性的成長板塊(TMT、環保、新材料)是當前市場環境下,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可以選擇的配置邏輯。

此外,在存量博弈下,他們認為除了此前推薦的體育、核電以及國企改革等與改革相關的主題將會持續活躍外,近期重點推薦的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主題是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最佳主題性機會。

以下是國泰君安策略團隊的報告正文:

【導讀】

“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是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鬥爭的結果,走向自己的反面,建立新的統一,社會生活就前進了一步。”毛澤東 1957年5月15日《事情正在起變化》

在我們近期報告《大分化:存量博弈取代增量入市》(2月1日)發布之後,在市場中形成了不少討論。我們認為事情正在起變化,市場近期行情也正在反映這種變化的特征。我們路演和溝通過程中,發現投資人關註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上。首先,什麽因素驅動了市場邏輯的拐點出現?第二,穩增長政策效果短期內是否明顯?第三,大分化的邏輯將會持續多長時間?

【什麽因素驅動了市場邏輯的拐點出現?】

站在2015年年初,市場缺乏爭論本身正在反映一種變化,即市場邏輯拐點可能正在出現。這主要體現為首次降息之後所形成的股票市場過快的上漲,進而引發了監管層面對於資產價格泡沫化,以及流動性“脫實向虛”的擔憂。這種拐點出現的起點可能是偶然的因素,但這種偶然的因素正在形成市場拐點的特征。2月6日,證監會禁止代銷傘形信托,進一步確認了監管態度變化。市場邏輯拐點的特征也基本具備。

自一月中旬起,一行三會分別對於信貸和杠桿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的隱患進行排查,即體現了這種監管態度轉變的特征。自12月起,央行對市場的態度已經發展轉變;1月16日,銀監會對《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對委托貸款的來源和用途兩端加強監管;保監會在近期召開會議,提示險資運用的合規性及相關風險;一月中旬起,證監會開始核查券商兩融情況。綜合考慮監管部門近期政策在邊際上的變動,短期內資金成本下降的線性外推式的預期將受到影響。甚至可能轉變為無風險利率短期內的上升。需要註意,無風險利率的下滑是2014年增量資金進入股市的主要原因。這一因素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增量資金入市邏輯在短期內被打破。

另一方向,放松政策在時點和力度上都弱於市場預期。盡管已經可以明顯看到通脹指標的明顯下滑,通縮預期正在強化,降息的前提正在充分具備,但是降息這一合理的調控操作並沒有出現。此外,自十二月起,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受到美元升值的影響,境內資金出現了外流。這種流動在過去十年間往往被歸類為熱錢。回顧一月,市場普遍預期的降準和降息並沒有實現,這一變化事實上正在被投資者所普遍忽視。但這種低於預期的變化正是市場邏輯拐點的開始。盡管在2月4日央行啟動了首次降準,釋放了近6000億資金,但仍然在時點和力度上弱於預期。

我們認為市場當前所面臨的邏輯拐點與2014年年初市場邏輯拐點有相似之處。短期內看市場仍然會在傳統邏輯下的震蕩,也會出現短期內存量資金風險偏好波動的行情。自年初以來至今的行情已經出現了這種“大分化”的苗頭。這種苗頭仍將面臨投資者的檢驗、政策沖擊、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

這些苗頭成長為“大分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A股在2015年將不再在14年行情的延續,而更可能是向2013年行情的回歸。價值股不再應該是市場唯一的追逐,中盤藍籌和成長性股票市值的估值和市值的擴張可能重新成為市場關註的重點。在這種變化下,考慮註冊制的引入,A股市場將會更有效體現融資功能,也更符合監管層面對於A股恢複融資功能的政策需求。

【穩增長政策效果短期內是否明顯?】

評估穩增長政策效果短期內是否明顯,需要考慮政策目的和政策手段兩方面的因素。當前市場普遍存在一種認識,即穩增長以增長目標為唯一指標,而忽視了調整結構的重要作用。但事實上,如果從各項增長指標來評估,可以看到穩增長更多不是為了穩定增長指標本身,而是為了在就業穩定的條件下,避免外部沖擊對增長的擾動。以防風險為核心目標,宏觀調控將會以對沖外部沖擊為導向,而不以啟動和誘發複蘇為主要目標。

全球市場中當前最重要沖擊來自於油價的過快下跌和美元指數的較快上漲。這兩個外部沖擊對中國市場的影響巨大。如果觀察通脹預期的變化,可以看到市場中的通脹預期自2014年六月以來出現了明顯的下降。2014年年中時的半年後通脹預期甚至達到了3.2-3.5%的水平,但站在今天,實際的通脹水平只有1.0%,而半年後的通脹預期也僅有可憐的1.7%左右。盡管油價下降從長期看對於全球經濟複蘇都有正面作用,但不可否認,短期內對通脹預期的負面作用極其明顯。油價下跌抑制了庫存周期,限制投資的增長。這也是短期內我們看到各類經濟指標進一步弱化的重要原因。油價下跌是大火,而降息和結構性的放松只是杯水。杯水車薪之下,仍然需要更進一步的放松政策來應對。

美元指數的較快上漲可能源於各國普遍性的量化寬松。經濟增速偏弱,導致了人民幣不可能跟上美元同步上漲。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吸引力正在弱化。這驅動了企業、居民跨境套利行為的變化。很多人過去把熱錢的流入流出歸因於海外資金跨境流動。但事實上,境內企業和居民行為的變化往往可能成為資金流動的主要力量。從2014年12月份至今,我們看到所謂“熱錢”出現了持續性的流出。這也導致在2014年我們所面臨的較為穩定的流動性環境出現一定波動。降準有助於對沖資金流出,但力度仍然不夠。我們估計對沖全年熱錢流出可能需要再有兩到三次降準。如果希望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改善,可能需要降準的頻率要高於這個水平。

【“大分化”的邏輯將會持續多長時間?】

這是一個近期和市場溝通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我們認為時間的持續性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邏輯上看,更重要的問題是什麽因素的變化會影響“大分化”格局的延續?三類變化可能會成為這種演變的核心驅動力:無風險利率大幅下降(或大幅上升),或風險偏好下降,或增長預期明顯變化。從這三個因素看,我們認為接下來需要關註的問題首先在於調控目標的變化。調控目標變化決定了當下市場折現率的變化趨勢。較為激進的降準和降息操作一定有助於改善A股折現率的條件,推動市場形成向上的趨勢。從監管機構去杠桿一類的操作上看,短期內仍然看不到這一可能的出現。其次需要關註的是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短期內可能會大幅影響風險偏好,進而對市場形成沖擊。最後是經濟複蘇水平。我們估計如果信貸政策轉為積極,那麽經濟可能在兩個季度內築底,之後存在溫和複蘇的可能性。但這種預期需要有較強的前提存在。總體來看,我們估計“大分化”的持續性可能會維持一到兩個季度左右的時間。

“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是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鬥爭的結果,走向自己的反面,建立新的統一,社會生活就前進了一步。”(毛澤東,1957年5月15日,《事情正在起變化》)最近市場所反映出的這種特征,正好是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這種對立面便是無風險利率的變化。我們認為“大分化”是無風險利率從前期的下降,過度到後期進一步下降過程中的一種所謂“鬥爭”的反映。這種過度中,有必要在投資的方向和標的上做出更好的組合,以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

【“大分化”下的投資推薦邏輯】

我們在近期一系列的報告中強調,無風險利率水平在未來一到兩個季度內將不再快速下降,使得市場行情和風格不太可能延續2014年的突飛猛進式的發展,相反正在向2013年的模式回歸;相應的,我們推薦中盤藍籌與成長股。我們繼續延續這種推薦邏輯,認為防禦性的中盤藍籌(醫藥、大眾食品、黑電、輕工)與博弈性的成長板塊(TMT、環保、新材料)是當前市場環境下,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可以選擇的配置邏輯。此外,在存量博弈下,與改革相關的主題將會持續活躍,我們前期推薦的體育、核電都有很好的表現,而我們持續推薦的國企改革相關標的,也在上周陸續迎來了強催化劑。我們維持對上述主題投資機會的推薦,並在近期重點推薦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主題,認為這是當前市場環境下最佳的主題性機會。

主題策略

【國企改革:央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試點落地,積極布局試點公司和試點區域的重點國企】

據國藥股份、國藥控股、北新建材等多家上市公告,中國醫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已分別於2月5日和2月6日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的原則性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於2014年7月15日公布了央企改革首批試點的六家央企集團,中國醫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混改方案獲批標誌著國資委央企改革試點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已正式落地。

中國醫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是央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和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的試點。在已批複的方案中,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北新建材和中國玻纖分別被列入兩家集團公司的首批試點。我們認為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北新建材和中國玻纖四家公司將在以下幾個方向上集中受益:1.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將促使四家上市公司獲得更多的經營自主權,通過引入重要外部資源(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外部資產的整合/註入),四家公司的經營效率將獲得有效提升;2.董事會改革的推進打開了四家公司對核心崗位員工實行激勵的向上空間,我們判斷四家上市公司將在員工持股或者股權激勵方面取得重大突破;3.伴隨著改革的推進,市值管理在四家上市公司推行的步伐將進一步提速,公司高管與公司股東的利益更為一致,對提升股票估值將會產生實質性的正面作用。

央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試點落地正在引發新一輪國企改革主題投資的高潮。央企改革試點企業和重點省市的地方國企改革試點公司將得到市場的集中關註。在過去三周的周度策略報告中,我們反複強調,考慮到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的企業更容易推進考核目標市場化的改革,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進速度更快,將成為央企改革試點中第一批受益的公司。改革方案批複之後,我們繼續推薦直接受益的北新建材/國藥股份/中國玻纖/國藥一致。同屬第一批改革試點的其他央企集團中,作為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國投集團可能成為下一階段央企改革試點的重點,我們推薦國投集團下屬的國投新集。

央企改革試點混合所有制的有關內容率先落地,也有力地驗證了我們“混合所有制才是本輪國企改革的關鍵和核心”的這一判斷。地方國企未來的重點也將落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其中我們反複強調過的安徽、江蘇和貴州三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度最快、力度最大,未來可能受益央企改革突破而取得新的進展。除此之外,以上海國資委召開會議布置2015年國企改革重點工作為標誌,上海、廣州、深圳、雲南、河南這兩省三市改革節奏的拐點也正在到來。我們推薦:江淮汽車/盤江股份/白雲山/東方賓館/天健集團/雲南旅遊/深紡織/百聯股份/光明乳業/上汽集團/鄭煤機/太龍藥業/珠江鋼琴/徐工機械。另外皖通高速/匯鴻股份/雲天化等也將受益。

【長江經濟帶主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頂層設計出臺加速】

據央視2月7日晚新聞聯播,張高麗於2月6日在北京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會議,會議研究討論了《2015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部署下一步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

此次會議作為長江經濟帶頂層設計方案出臺前的重要準備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國家自上而下推動意願。這驗證了我們前期對長江經濟帶政策出臺的預期。我們認為,頂層設計後續準備工作將會持續深入推進,兩會前後頂層設計正式出臺的確定性進一步提升。當下政策出臺前的準備階段正是布局長江經濟帶主題的最佳時點,新一輪主題行情大幕開啟。

發展黃金水道功能、建立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將成為總體規劃綱要重點方向,基建和交運行業重點受益。受益標的:南京港/重慶路橋/重慶港九/上海佳豪/中海集運。沿線投資將帶來新的融資需求,相關標的:長江證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94

曾經的熱門交易"做空日元" 如今已沒那麽好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14

Screen Shot 2015-02-13 at 下午12.02.25

風靡一時的"做空日元"交易如今已沒那麽好做。

進入2015年,這一華爾街近幾年來最熱門和最為賺錢的交易開始進入平靜期。《華爾街日報》指出,因為過去做空日元的成功讓投資者變得自鳴得意和日本政府官員對超級寬松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質疑,市場情緒發生了轉變。

這種轉變使得許多投資者變得手忙腳亂,迫使其他人平掉了空單,並且在繼續下註日本政府會擴大刺激從而貶值日元的投資者心中播下疑惑的種子。

本周四,日本央行官員對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刺激的作用提出了質疑。隨後日元大漲1.1%,創去年12月以來對美元的最大漲幅。

MI-CH809_YEN_16U_20150212180609

(左圖:美元/日元 中圖:做空合約數變化 右圖:日本通脹率)

華爾街網站介紹過,自安倍晉三上臺以來,“做空日元做多日股”的宏觀交易一度成為全球宏觀對沖基金的寵兒。金融大鱷索羅斯更是在2012年11月以來的兩個月中狂賺近1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援引的投資者警告稱, 做空日元似乎變得越來越有風險,因為大規模的資金做空日元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日元大幅反彈的情形很少,許多投資者都在自鳴得意。

資產規模2430億美元的Invesco Fixed Income高級資產組合經理和外匯團隊主管Ray Uy表示:

市場共識是日元還會貶值,但是歷史顯示,做空日元是很有風險的。

他還表示,Invesco Fixed Income在去年最後三個季度平掉了日元的空單。

也有基金經理以賣出日元的方式為購買其它資產進行融資,即上述的宏觀套利交易。《華爾街日報》援引的交易員稱,如果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變得黯淡或者經濟基調變得消極,日元可能會大漲,迫使那些套利交易者買入日元。

資產規模達2200億美元的Guggenheim Partners全球首席投資官Scott Minerd稱:

日元套利交易在過去就是大贏家的代名詞。但只要你存在這種心理,日元走勢的一個突然反轉將十分具有破壞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31

“曾經的”俄羅斯最大海外投資客:普京才是全球首富 身家兩千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9

普京

普京身家幾何?

對沖基金Hermitage Capital Management的聯合創始人Bill Browder接受CNN采訪時回答稱,2000億美元!如果按這個估值,普京絕對是世界首富。根據上個月公布的胡潤富豪榜,全球首富是比爾•蓋茨(Bill Gates),僅僅坐擁約860億美元。

但Browder向CNN稱,普京是靠掠奪國內財富致富的:

上臺14年後,俄羅斯創造的財富,以及那些沒有花在教育,公路和醫院上的錢,都成為普京和同僚在瑞士銀行賬戶上的財產。

1999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理,一年之後,成為俄羅斯總統。在2001年到2007年間,俄羅斯經濟年平均增長7%,GDP翻了六倍。

在同一時期,這位俄羅斯曾經最大的海外投資商以指控俄羅斯政治寡頭而聲名遠揚。199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Browder公開指控俄羅斯政治寡頭和政府官員倒賣資產、不公平地稀釋股票以及采取其他的手段讓大股東受益。他曾指控俄羅斯國有控股的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管理層轉移資產給親信賬戶,並邀請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媒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傳這一指控。然而,2005年11月13日,Browder從倫敦飛往莫斯科意外地被拒絕入境,隨後他很快得知自己被禁止進入俄羅斯。

russian_economy_since_fall_of_soviet_union

Business Insider,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Anne Applebaum在The New York Review Book中稱:

上臺不久,普京就清除了葉利欽時期的精英人士,換成了同樣腐敗,但是對他忠誠的精英。這些人主要來自聖彼得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58

八一八,那些年,我們曾經做的烏龍操作 柯中

http://xueqiu.com/5243796549/36776517
快過節的,看大家也都挺無聊的,正好昨天的誤操作,讓大家在節日裡面添加一點歡樂的氣氛,看了大家的評論後,心情還是好了不少.
我們也八一八,總結一些常見的烏龍操作.

1.烏龍操作排名第一的當屬 8·16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 2013年8月16日11點05分上證指數出現大幅拉升大盤一分鐘內漲超5%。最高漲幅5.62%,指數最高報2198.85點,盤中逼近2200點。11點44分上交所稱系統運行正常。下午2點,光大證券公告稱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有媒體將此次事件稱為「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

點評:
這是最大的烏龍操作了,因為都是程序操作,所以瞬間批量的下單,導致了這件事.程序化操作,風險比人操作還大的多.

2. 排名其後的是,一些操作員追高某股票的時候,輸錯代碼,比如(這個只是打個比方,確實是出現過的,不記得是什麼股票了)想追高600199結果少輸入了個0, 輸入成了601999, 當時因為是追版直接9999手掛單,瞬間該股9999手拉高至7-8%.然後逐漸回落.

點評:該烏龍主要是輸入錯了代碼導致,很多朋友也是如此,比如要買一個股,因為少輸入一位或者輸錯了一位,導致最後張冠李戴,這裡面有買到好的,也有買到差的.記得我一個朋友當時想買601600的,結果多輸入了個0,買了600160,買入的時間是2011年初,後面也懶得賣了,1個月就翻翻了.

3.買入當成了賣出,賣出當成了買入.很多時候我們操作比較急,比如一下手滑點錯了,也沒注意看買入是紅色的,賣出是綠色的,就直接下單了.比如很多人是在公司炒股,有人來回走動,也不想讓其他人看見,慌張操作導致.比較幸運的是如果操作錯了賺錢還好,如果是想清倉,變成了買入,然後後面就大跌,那真是欲哭無淚.

點評:買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般軟件賣出是綠色的文字,買入是紅色的文字,以前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後來就沒犯過了.

4. 當前價格為14.95, 想掛15.xx賣,結果只記得把後面的角分修改了,忘記修改前面的15,結果直接掛單14.xx,瞬間成交.

點評:該烏龍操作實屬太急,不過這樣的事情我也犯過幾次,後來每次操作都會看清楚.

5.本想買入x股,結果後面多輸入了個0變成了x0股,直接放大了10倍.
大家一定要注意鍵盤上的0鍵不要太靈敏了,不然按一下出現2個.就掉的大了.

點評:把這個按鈕要仔細保護起來..

6.提前掛單賣出,或者買入,盤中發現行情逆轉,出現單邊下跌或者上漲,忘記撤單.
點評:還是注意力不夠集中,不是持股太多,就是被其他事情給分心了.

7.其他誤操作,比如買了後就跌,賣了後就漲這種屬於誤判,不在烏龍操作範圍內.

8.我們在看看市場上的一些烏龍事件和操作
日本瑞穗證券「烏龍指」操盤手敲亂日本股市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的一名經紀人在交易時出現重大操作失誤,引發投資者恐慌並導致證券類股票遭遇重挫,東京證券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亂這個錯誤發生在當天上午開盤後不久。瑞穗證券公司一名經紀人接到一位客戶的委託,要求以61萬日元(約合4.19萬人民幣)的價格賣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然而,這名交易員卻犯了個致命的錯誤,他把指令輸成了以每股1 日元的價格賣出61萬股。
這條錯誤指令在9時30分發出後,J-Com公司的股票價格便快速下跌。等到瑞穗證券公司意識到這一錯誤,55萬股股票的交易手續已經完成。為了挽回錯誤,瑞穗發出了大規模買入的指令,這又帶動J-Com股票出現快速上升,到8日收盤時已經漲到了77。2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萬元)。回購股票的行動使瑞穗蒙受了至少270億日元(約合18。5億人民幣)的損失。
此次事件中最冤枉的瑞穗證券公司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遭受損失的還有眾多的散戶,因為當天有不少散戶只聽到了有證券公司出現操作失誤將遭遇大規模虧損的傳言,卻不知道具體是哪家公司,因此只好把證券公司的股票一股腦地拋售,在短短幾個小時內,上市公司的股票被拋售一空。股票持有者生怕自己買的公司就是那個倒霉蛋,也清倉出售。

美國交易員「烏龍指」按出美股9.11

2010年,彭博通訊社、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等財經媒體曾報導,根據多個消息來源,在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5月6日下午2時47分左右,一名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敲錯了一個字母,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突然出現千點的暴跌。
2010年美國東部時間5月6日,當天從下午2點42分到2點47分之間,道瓊斯指數從10458點瞬間跌至9869.62點,與前一交易日收盤相比,下跌了998.5點。到2點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點。這是道瓊斯指數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

海爾認沽現「烏龍指」 股民820元變成56萬
2007年3月8日,南京一股民以1釐錢的價格買到收盤價近0.70元的海爾認沽權證 ,資金瞬間從820元變56萬,一天炒出了700倍的收益!
「說實話我也沒想到真的會成交。」這位股民稱,收盤之後他查了一下自己的賬戶,一下子多出了50多萬。「我想是不是搞錯了?以前也有一次,因為系統出錯,我的賬戶上多出了100多萬。」但是這次張浩仔細看了盤面之後,確信這次50多萬是真的到了自己的賬戶上。「因為今天的盤面上我看到了1釐錢的成交價格。我一共買到82萬份海爾認沽權證。」
1釐錢能買到權證的概率有多大?證券公司專業人士稱,這樣的概率簡直就和中六合彩一樣。「這種情況發生,只有在一種情況下,那就是在9:25分-9:30之間,首先要有人掛出按市價委託的賣單,賣單先進交易所,同時沒有什麼買單。然後,這位股民掛出了1釐錢的買單,買單後進交易所。」以前從來沒有人掛過按市價委託的單子。就這一次機會,就讓他給碰上了。
2008年 11月19日,飛樂音響發佈公告稱,第一大股東上海儀電10月20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買入本公司股票298000股,當日賣出11463股。其中賣出飛樂音響股票的交易行為系工作人員實際操作失誤引起,上海儀電無意出售該部分股票。
其他「烏龍指」事件
2007年12月3日,南玻A發佈關於股東買賣公司股票的公告,公司股東在減持公司股票過程中現「烏龍指」,但是該交易未產生收益。
2007年10月23日和2008年3月13日,渝開發控股股東兩次曝出「烏龍指」事件,違反了不得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公司股票的規定。
2008年9月25日,廣電運通公司股東梅州敬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錯把「賣出」操作成「買入」,損失人民幣 23770.8元。
2007年在大股東減持風流行的時候,重慶港九、鑫新股份、霞客環保、山東海龍、創興科技、華神集團、泰豪科技、佛塑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出現過股東在大量拋售解禁股過程中又小額買入股票,後公告稱是誤操作。

海潤光伏「除權價烏龍」
  2014年6月12日,上交所將海潤光伏除權後的開盤參考價計算錯誤,以7.12元(應為7.95元)「烏龍」價交易持續半日,導致海潤光伏市值一夜之間無故蒸發10%。當日買入海潤光伏股票的投資者將有較大的獲利空間,而賣出者將蒙受損失。
  14日凌晨上交所承認是工作失誤導致公司開盤價格異動,並承諾將與海潤光伏共同承擔責任。至於發生原因,上交所指責海潤光伏在向其提交操作申請單中,未明確提示定向轉增。 上交所官方微博「上交所發佈」晚間發佈微博,稱鑑於本次事件已經查清,海潤光伏將於16日復牌,12日收盤價格不做調整。此外,15日晚間發佈補償預案,賣出者將獲得補償。

深交所誤算甬成功除權價 將錯就錯
在A股歷史上,深交所也曾出現過一次「除權價烏龍」。2002年6月28日,當時的甬成功(現為榮安地產(000517)除權日,除權價被錯誤地算成了17.54元(實際除權價應該是18.6元),每股價格少算了1.06元。當時甬成功立即向深交所申請臨停,卻沒獲批准。而事後至今,深交所既沒有公開明確說明這是否屬於錯誤,也沒有認定責任方,實際上此事變成不了了之。

深交所曝烏龍基金復活交易
  最近一次在2013年12月23日市場上的一次小烏龍。已終止上市的普惠證券投資基金(184689)(基金普惠)卻在終止交易首日仍於二級市場交易了85分鐘。深交所後來判定當日交易無效,並稱承擔相應責任。這是滬深市場首次出現類似的「烏龍」,深交所稱,這是因為交易所「與相關基金管理公司業務銜接問題」。不過,此後深交所並未公開披露擔責措施。

國投瑞銀金融地產「烏龍指」
  在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烏龍指」現象極為罕見,但並非沒有。
  2010年9月28日,股市震盪下跌,金融地產股領跌,國投瑞銀金融地產基金卻突然大漲9.95%。業內人士推測,極有可能是投資者在操作時誤將前一日收盤價「0.804元」打成「0.884元」,導致這只基金的瞬間漲停。


最後大家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心再小心,不要分神.. 大家也可以來吐吐槽,今天最後一個交易日,祝大家新年快樂,來年再見.@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45

“曾經的”俄羅斯最大海外投資客:普京才是全球首富 身家兩千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9

普京

普京身家幾何?

對沖基金Hermitage Capital Management的聯合創始人Bill Browder接受CNN采訪時回答稱,2000億美元!如果按這個估值,普京絕對是世界首富。根據上個月公布的胡潤富豪榜,全球首富是比爾•蓋茨(Bill Gates),僅僅坐擁約860億美元。

但Browder向CNN稱,普京是靠掠奪國內財富致富的:

上臺14年後,俄羅斯創造的財富,以及那些沒有花在教育,公路和醫院上的錢,都成為普京和同僚在瑞士銀行賬戶上的財產。

1999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理,一年之後,成為俄羅斯總統。在2001年到2007年間,俄羅斯經濟年平均增長7%,GDP翻了六倍。

在同一時期,這位俄羅斯曾經最大的海外投資商以指控俄羅斯政治寡頭而聲名遠揚。199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Browder公開指控俄羅斯政治寡頭和政府官員倒賣資產、不公平地稀釋股票以及采取其他的手段讓大股東受益。他曾指控俄羅斯國有控股的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管理層轉移資產給親信賬戶,並邀請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媒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傳這一指控。然而,2005年11月13日,Browder從倫敦飛往莫斯科意外地被拒絕入境,隨後他很快得知自己被禁止進入俄羅斯。

russian_economy_since_fall_of_soviet_union

Business Insider,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Anne Applebaum在The New York Review Book中稱:

上臺不久,普京就清除了葉利欽時期的精英人士,換成了同樣腐敗,但是對他忠誠的精英。這些人主要來自聖彼得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79

股市闲扯(二):泡沫,你知道如何应对吗? 曾经米奇

http://xueqiu.com/2232468241/44096961
卷首语:
        闲扯淡的帖子超预期的有朋友愿意看,那就继续扯下去。再次提示下,扯淡不要当真,更不要作为投资依据,闲扯而已。

正文:
        上篇闲扯中,有个对万科跟踪过很久的朋友很正式的回复了很多,也有朋友一再提示我中信证券07年业绩多牛逼,我弄错数据了(其实我已经说了,我用的是06年的,你能在07年的时候预测到中信证券07年的业绩?证券虽然每月都公布数据,但我可以跟你打赌,你连一个月的数据都预测不出来)来说明07年其实中信证券估值不高。正好用这个事情加上另外一个故事,来作为这次扯淡的引子。其实如果对地产有些了解的同学知道,由于行业特点情况,其实我们看到的万科06年的业绩,大部分其实05年就锁定了,换言之,07年年报体现的万科年报,其实体现的是大部分06年万科的真是公司情况。也就是07年真实的公司情况,其实要到08年年报才出来,所以按照实时性原则,其实08年年报,对应07年股价,才是真正万科的实际PE,可能有点复杂,不用弄懂,我说这个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家,其实万科在07年真的不贵,虽然看上去很贵,这是实情,中信也是同理。但后面的大跌我们都看到了,中信跌了多少,万科跌了多少,中信有情可原,因为上篇我已经说了,其实中信这种周期的行业,变量或者说弹性就是这样的,所以很正常。但万科其实在黄金十年中业绩挺好的,估值也很便宜的,但股价一直跌,一直杀PE,且那时候的房地产预期其实比现在好多了,现在大周期公共的认识就是周期顶点了(我们不讨论这个公共认知的对错)而07那时候,房地产其实是黄金十年的初期,用现在时髦的话翻译,就是新兴行业,未来的支柱行业。其实那时候的房地产,确定性比现在互联网确定性大得多,也更容易被看出来。但依然没有改变万科持续下跌杀pe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熊市。请大家记住这个引子一的结尾。
       引子二:英国法律界有一个经典案例,案例的内容很简单,一些乘客乘船出游,但船受到了海上的风暴沉了,一小队人马靠救生艇到了一个荒岛,在数日的荒岛生存中,他们吃了同伴,这个同伴是被他们杀死后吃的,还是病死摔死后吃的不知道,后来他们幸运的被其他船只发现,救下回到英国国内。他们因为心理压力公布了这个情况,法院决定审判,但社会舆论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是”这些吃人甚至杀人后吃人的“人”们,是无罪的。在人类正常社会,这种恶劣的行为肯定有罪,而且是惨绝人寰的重罪,但是他们当时处于荒岛,并非正常社会,人首先是动物,因为社会的存在,才次要是人,在自然界的动物,出于生存本能,进行猎食其他动物,甚至同类,是自然法则,是本能。在荒岛的日子里,他们已经是动物了,不收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应该尊重动物的本能和本性。而不能在特定极端的情况下,按照一般性常识去审判和评论他们。“我们无需认同或者不认同这个观点,只需要这个引子中,楼主想让大家记住的一句话:”在特定极端的情况下,不能按照一般的情况和常识来判断,否则结论绝对是让你觉得无法接受和逻辑上无法理解的“。
       结合两个引子,楼主要推出这次扯淡的主题了:泡沫期(大牛市)和危机期(大熊市)其实就是特定极端情况,如果你按照一般情况(震荡市,小熊市,小牛市)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判断,你根本无法在这情况下生存和获得收益。正因为泡沫和危机都是极端情况,所以很多人内心忽视了”极端“而按照经常出现的一般性情况的常识和思维方式面对,这是大部分人最正常的表现了。
      引子一,我们看到,万科这么牛逼的公司,这么低廉的估值,为啥依然跌跌不休呢?因为是熊市,确切的说是泡沫破灭期+外围危机两大可怕事件的共振期,是极端的不能在极端的时期了,你还指望从什么估值,业绩,增长率这种常规期的研究方式中去分析判断它?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评价的话就是:你脑残啊?但你可以发现自从08年万科出现底部后,10年的正常小熊市和11年的正常小熊市,万科再也没跌破过那个底,为什么?因为那些是正常期,只不过这个正常期是个熊市,所以要看估值,要看业绩,要看增长,自然不会体现不出来万科的价值。而09年流动性牛市和12年的年底蓝筹牛市中万科也没出现过历史新高,道理也是一样,那些是正常期的牛市,不可能挑战07年,那种极端情况下的大牛市弄出的万科的前高的因为我们一样按照正常的分析,看估值,看增长,看未来空间,市场不会把它弄成极端走势的。但今年之后如果万科出新高不要稀奇,道理很简单,虽然万科相对于黄金十年期已经是人老珠黄了,但是极端泡沫的牛市,大家都会出泡沫的,别以为在泡沫期,传统行业,夕阳行业就不会出泡沫。TMT这次虽然是最大的泡沫,但不意味着TMT的泡沫就低俗,所谓的低估值价值型的泡沫就高雅。大家都是泡沫,只不过谁大谁小。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就能扯,为啥很多人从创业板1300点甚至1000点,就已经开始理解不了为啥还在涨,为啥到了3000点,到了3200,也许以后更高。因为他们按照我们08年后,13年前的正常市场来看这次极端泡沫的牛市,你是无法得到任何答案的,因为极端和正常,不是一个层级,不是一个维度,你在英国社会的法律法规道德标准,是无法适用在无人荒岛,热带雨林,那里他们讲自然法则。人类无法教育一只老虎不去猎食一只麋鹿。
        所以,泡沫或危机,这种极端情况下,我们注定无法用常识去理解他,如果你非要用常识力图解释或理解,只会庸人自扰,且永无答案。也正式因为这种极端情况的罕见,使得我们只能接受和跟随,如果能有如同平时情况而提炼出的精确分析方式,他们就不是极端了。所以有人如果告诉你,他能预测泡沫,能测量泡沫,相信我,要么他是神,要么他装逼,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我们只能无助的承认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更多的只能靠适应能力和运气成分来面对。
       当你觉得自己渺小的时候,反而是你最强大的时候。
       
题外话:这些东西仅仅适用于极端行情下,07年很多啥都不知道的人,收益率完爆各种投资大佬,但他们08年或者说泡沫破灭的时候,全身而退的寥寥可数。如今因为融资的出现,更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情况。泡沫与危机时刻,基本面有时候就是个笑话,但请记住,泡沫和危机都是极端特例,大部分时间,是常态。那时候你的分析研究功底是你活着,活好的资本。中国最可怕的熊市是那年?如果你回答是08年,那么很不幸的告诉你,你绝对不是一个合格职业投资者,最多算个票友。中国最可怕的熊市是2011年,如果你不信,请看阳光私募那些大佬的投资业绩,很多人08年没什么损失甚至还有正收益的人,因为太容易判断了,可能你判断不出来6124是顶点,但你知道泡沫随时会破灭的时候,职业投资者最多损失的浮盈回撤。而2011年,大部分顶级私募的年度收益都是负的,且都高于10%,因为那才是职业投资者的噩梦。这次也一样,如果你力图去寻找泡沫何时破碎,你要么错过,要么黄粱一梦来个过山车。如果不服气的话,请告诉我,即使我们现在回首,创业板的泡沫起点,你能确认在何时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55

曾经的惨痛套牢 Dean_丁丁

http://xueqiu.com/2129489320/50028458

下午发了个帖子问大家减仓了没,没想到无数的人很愤怒。我可以理解你的愤怒,血汗钱打了对折谁会开心?

我就说说我最惨痛的一个经历:

2007 年的港股。 4月份开始,我把大部分A股的钱转入港股,在3元买入PE为6左右的首创置业,到10月份涨到了7.8元。当时出了限制二套房的消息,觉得短期股价会跌 的,应该抛。但是又分析房价长期还会持续涨,股票有长期价值。另外,当时刚换了一份工作,心想减少操作长期持有才会获大利(受林园和巴菲特的影响), 就没有抛股票。后来股票跌到4元时,我就想反正明后年能涨起来,如果有钱还会买,那就不卖了。结果到了2008年底,这只股票最后跌到最低0.48元。这 个教训有多惨痛,大家怎么比?这一次失误,足足让我专职投资的计划延误了5年。 如果把股票7元抛掉,在1元时买入,不是资产一年就多7倍?

这中间有几个道理大家可以借鉴:
一、 股价你真的能预测吗?泥沙聚下的时候,你的股票真的能独立走强吗?
二、 有没有想过,你持续持有一个股票,这个股票半年后股价只剩个零头?而最可恨的是,这只股票你还很看好。
三、 真的应该长期持股吗?抱着一个普通股票睡大觉,你以为可以财务自由吗?
四、 如果在高位,只是简单的减持股票变成半仓现金,哪怕另外一半跌去80%,我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如果全仓持有,亏了80%,如何翻身?
五、股市的顶部,会有人告诉你把股票卖了吗?上次不会,下一次也不会。因为真的没有人知道哪里是顶部。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疯狂、盲目乐观或绝望。人性的疯狂退潮后,再恢复到原来的高峰需要很久,这是常理。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就是在幻想很快回到高峰。

大家亏的这个百分之几十,跟我的经历比,完全是毛毛雨。而且,或许后面有更大的暴风雨(点到为止,不点名具体板块和股票)。股市从来都只会让少数人获利。有没有想过,你留在高位不走,你不是那个最后一棒的人,是谁?

所 以这一次,当我感觉市场可能逆转时,我几乎跑掉了所有股票。我根本就不幻想我的股票可以独立走强。另外,也避免发生自己预测不到的股市崩盘。哪一次的股市 崩盘,是证监会告诉你让你把股票卖光的?历史上没有一次,这次也不会。如果你连股票卖出都不知道,你又如何能战胜大多数人从而获利。

就凭着大家的愤怒,我也可以猜测,短期内股市涨不起来。欢乐赚钱的感染情绪早就逆转,变成了懊悔、愤怒和无助。这些情绪后面,不会再有人砸锅卖铁加杠杆把钱送进股市。

跟我的粉丝,应该知道:逃顶的文章也发了,资金面也分析了,组合里也按时更新了。如果你没看到,那是缘分不到。如果你看了置若罔闻,说明你根本没有风险意识,这个钱你必须亏。

市 场的结局只有一个,观点却有无数。投资的路上,就是不断地尝试、努力和抉择。后面是大量的汗水和泪水。大跌后低估值买入时的勇气,大涨暴涨的股票放弃的决 心,抵制市场和媒体的干扰,都必不可少。同时,发展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不管是长期的、短期的、还是中期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能缺少这些。

我只想分享,不想无谓的抚慰。我抚慰你,告诉你希望还在,不能改变市场血淋淋的真相。大部分人真的会输掉50%甚至80%,这个事实改不了。7亏1赢2平。永远是这样。

能自己控制的,是自己下决心,保留现金,不要幻想依赖政府救市,而是用常理判断股市的估值和风险,耐心等待机会,在有确定的上升机会时加大操作力度。

投资的真谛,永远是传说的红宝石,藏在一个深深的地洞里。不经过披荆斩棘,没有经过累累伤痕、汗水和泪水,是不会让你轻易领悟到的。

P.S.我再说一下当时买这个股票的估值分析。这个股票,并不是什么垃圾股。当时国内万科等房地产股炒的的极其火热。这个股票,当时的市值大约只有20亿 港币左右。同时土地储备在1000万以上。真的没有想到拥有千万土地储备的公司,市值最后跌到几个亿。股票真的不可思议。08年低的时候,它的PE真的就 是跌到1-2倍。大家可以去复盘。以上是大致的数字,大家不必过于纠结数字。

另外我说的7元卖,1元买是可以实现的价格。而0.48是短期的价格,作为长期投资来说,你大概率是买不到的。 

无论这个股票后来涨到多少,长期持有有什么收益。中间跌90%以上,这绝对是不可以允许的行为,因为重仓持有,就已经破产了,谈什么未来的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2

“追悼要等組織來落實”曾經的“中南海總管”汪東興辭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468

汪東興 (資料圖)

汪東興90大壽時,曾在西單的一家飯店請老戰友吃飯,“他的身體一直不錯”。

江青的秘書楊銀祿說,汪東興常說“我想毛主席了”,“然後他就流下眼淚”。

汪東興的一位警衛員說,汪“一年多以前才住進醫院”,吃喝也一直很簡單。楊銀祿說,汪的晚年“還算安定幸福”。

追思已在悄悄進行

2015年8月21日上午,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汪東興在北京醫院逝世。

“今天是最忙的一天,(外祖父)確實去世了,但追悼的各項日程要等組織來落實。”8月21日上午,汪東興在北京病逝的消息傳出,南方周末記者致電汪東興的長女汪延群,她的女兒在電話中這樣轉告,語調低沈。 與之呼應的是,21日一整天里,汪東興晚年的住處仍是悄無聲息,沒有花圈,也沒有哀樂。這處步行到新華門只需1300米的四合院,位於西單六部口新壁街,是汪東興搬離中南海後的居所,對面就是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的院落。

“據說是領導人之家,但從來不見開門。”隔壁樓的一位居民說。靜謐的氣氛中,只有灰色的磚瓦在高墻和鐵網之上露出頭,一棵高大的泡桐樹伸出茂盛的枝葉。

而與平日不同的是,一向關著的外墻鐵門敞開了,偶見車輛出入。四合院的猩紅色大門打開,幾個工作人員往屋里搬運兩個精心打包過的相框,院門很快又關了。留下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一塊牌子:光榮之家。

“現在不方便接受采訪,家里還沒有布置靈堂”,21日中午,在汪東興家門口,他的秘書劉桂民這樣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盡管公開的追悼會還在醞釀之中,但汪家的追思已悄悄進行 。透過解放軍305醫院太平間貴賓廳的白紗布幔,可以看到“沈痛悼念汪東興同誌”的字樣。靈堂外的停車場被圍起了隔離帶,不時有身著素服的人閃進門里,也有親屬在靈堂門口擁抱良久,頻頻拭淚。

“這里是吊唁的靈堂,但是公開的追悼會未必在這舉行,而且,逝世時所在的醫院跟吊唁時所在的醫院也未必是同一家”,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介紹,例如國務院原副總理萬里是在北京醫院辭世的,但舉行追悼的醫院卻在解放軍305醫院。

“就是江青來了,也得報告主席值班室”

“他是1月3日的生日,再過三四個月就滿一百了”,曾於1967年1月到1968年1月擔任江青的第一專職秘書的閻長貴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據他回憶,汪東興90大壽時,曾在西單的一家飯店請老戰友吃飯,“他的身體一直不錯”。 每年春節,閻長貴和十幾個老幹部都會去看汪東興,其中也包括曾任江青文革期間第二任機要秘書的楊銀祿。他們三人在晚年時常有走動,而追溯往昔,他們卻相識於動蕩的文革。

楊銀祿在自己的回憶錄《 我給江青當秘書》中寫到他與汪東興的第一次見面:1967年10月3日的中南海南樓,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汪東興在他眼中“中等身材,圓圓的臉,敏銳的目光里夾帶著興奮”。彼時,汪東興成功說服了楊銀祿打消疑慮,接替閻長貴在江青身邊擔任機要秘書。

次日上午,楊銀祿便由汪東興陪同,乘坐汪的紅旗轎車來到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汪東興進樓門後的這句話開啟了楊銀祿的機要秘書生涯:“今後說話時聲音要小些,走路要輕些,江青同誌神經衰弱,休息不好,特別怕聲音。”

盡管楊銀祿事後回憶,自己在江青手下當秘書的五六年“過著夢魘般的生活”,但他對曾說服自己的汪東興的評價是“他保護了很多戰友”。

在文革中,汪東興身居要職,卻沒有受到太多沖擊,在許多人看來,他受到毛澤東的保護。

比較廣為人知的兩件事是:1967年1月, 中南海造反派喊出“火燒”、“油炸”汪東興的口號,毛澤東得知後表態:“燒燒炸炸都可以,但不要燒焦了!”

林彪事件後,汪被江青指責為“林彪特務集團頭子”,毛澤東對江青說:“你不是說我這里有一個特務集團嗎?我就是這個集團的頭子!”

汪東興與毛澤東的交道始於1947年,始於中央機關的安保警戒工作。 早在轉戰陜北前,他就任中央書記處辦公處副處長兼警衛處處長。轉戰陜北後,毛澤東一直讓汪東興負責中共中央機關的警衛工作及自己的住行等安全工作,直至進北平、住香山、入住中南海,甚至把個人出國的安全工作也交給他。

文革期間,汪東興除了繼續負責毛澤東的安保,還要替其轉達意見、擔當中間人。毛澤東保護鄧小平的辦法由汪東興落實,鄧小平下放江西後,與毛澤東之間的聯系人也是汪東興。他還曾代表毛向陶鑄、譚震林、葉劍英等人轉達自己的意見。

“他在工作崗位上說話非常謹慎,他常說:這是毛主席下達的命令。”楊銀祿回憶。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毛澤東的許多行蹤,別人也許不知道——甚至江青也不知道——只有汪東興知道。江青甚至曾派楊銀祿從汪東興嘴里探口風,“中央的事他(汪東興)一概不說”,楊銀祿說。

楊銀祿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直負責毛澤東安保工作的汪東興會以“主席年歲大了,要多休息,少幹擾”來為其減少訪客,“就是江青來了,也得報告主席值班室,由值班室請示汪主任,汪主任再請示主席,通過了才讓進。”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汪東興:“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別人我用起來不放心,東興在我的身邊,我習慣了,人還是舊的好一點,他的長處是心細,缺點是理論水平差、不喜歡動腦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漢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

“中央決定的,毛主席決定的,我們不評價”

“粉碎’四人幫’時,沒他事情幹不成。”閻長貴說。他引用文革期間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吳德的觀點:“抓四人幫汪東興出了大力。”他的依據是:汪東興長期掌管“8341部隊”,“抓人時他布置的”,決定實施和抓捕“四人幫”前,華國鋒、葉劍英和汪東興是決策的核心。

然而,文革結束後,汪東興仍堅持“兩個凡是”這一提法。“他一直忠於毛主席。”閻長貴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汪東興暮年時常對他言及毛主席功勞很大,“他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楊銀祿也憶及,汪東興常說“我想毛主席了”,“然後他就流下眼淚”。幾十年來,毛的生辰忌日,都被汪東興當成大日子來過。

曾與汪東興有過一次面談的《香港商報》記者木子回憶,汪東興每晚必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將之作為一天的結束。但當木子請他比較在任的這屆政府與當年領導人的不同時,在前一個話題中談興正濃的汪東興突然打住說:“這個問題,我就不方便回答了,今年也聊得差不多了,咱們拍個合照吧。”

除了“想念毛主席”,汪東興晚年的主題還有讀書看報和散步。 “他身體好時,每天出來散步,最開始每天走4000步,後來是2000步”,楊銀祿透露。據南方周末2011年6月的報道,汪東興每天都要看《人民日報》,從頭到尾看,還有《環球時報》、《南街村報》等。彼時,他還在通讀毛選,“他碰到問題會去里面找答案”。 汪東興的一位警衛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汪晚年時身體一直硬朗,“一年多以前才住進醫院”,吃喝也一直很簡單。在楊銀祿看來,汪的晚年“還算安定幸福”,汪東興津津樂道於自己的兩次大手術——四分之三的胃部切除和前列腺手術,以及兩次小手術,關鍵是他“人很開朗,什麽都想得開”。 閻長貴眼中的汪東興“心很寬,想得開”,他們在一起總會“開闊天空地談”,可唯獨不談文革後“平反的事”。“說它幹嘛?這(文革)是中央決定的,毛主席決定的,我們不評價。”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