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里,張琨經歷了重要的職業轉變。此前他是一個投資者,而今是中國重要的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的首席執行官。2016年10月初,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病去世。半年多時間後,春雨醫生迎來了他的接任者。
“春雨是一個市場價值低估的企業,而且從投後管理的角度上看增值的潛力非常大”在5月13日舉行的2017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大會上,張琨回顧自己加入春雨醫生的初衷時表示,“以一個傳統產業投資人的角度,我認為這個企業是非常有潛力的,這是我角色轉換的過程。”
作為中國移動醫療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春雨醫生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聲譽。目前春雨醫生的激活用戶量是1.25億,註冊醫生是50萬,單日問診量33萬。
張琨為春雨帶來了投資人的視角,並試圖將其職業生涯中總結的投後管理方法論,用於春雨醫生,將其戰略使命調整為“以創新的模式解決健康問題”。
春雨醫當前的核心業務是健康咨詢,截至目前已經在線上解決了1億多個健康咨詢問題。但這種輕問診的業務模式所對應的市場容量有限。春雨醫生的用戶在完成線上健康咨詢之後,往往有做進一步治療的需求,這是春雨目前的業務形態無法滿足的。張琨認為,“要想把春雨由一個幾十億估值的公司做到幾百億、或更大想象力的公司必須邁出這一步,雖然這一步在很多人看來有挑戰性”。
這是張琨上任以來,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披露其“施政”方向。在張琨的設想中,完成春雨醫生業務向縱深發展、估值提升至百億的的路徑,並非靠自己開設實體醫療機構。“我們不會自己去做任何線下的醫療服務機構,不管是診所也好,醫院也好。我們的目標是和醫療機構去合作,要把我們的互聯網服務的基因給這些傳統醫院,幫助他們提高構建互聯網的能力。”
通過與有資質的機構合作,春雨醫生過去一度大力推行線下業務。
2015年5月春雨醫生宣布於全國5個重點城市開設25家線下診所,邀請來自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坐診線下診所。彼時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15年底,在全國50個大中型城市進一步開設300家診所。
在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大會上,張琨並未透露目前線下診所具體運的營狀況。他會後婉拒了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
他在演講中進一步表示,未來春雨三大業務的核心,一是強化患者端原有優勢;二是賦能傳統醫院,擴大醫生服務的效率,提升醫院服務的能效,以及增加醫院的流量。第三大核心則是在前兩者基礎上,構建平臺生態體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