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網絡外賣沖擊 中國方便面產業已連續四年下滑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7/1039142.html
對於老牌方便面巨頭“康師傅”而言,這段日子有些丟面子。上月末,康師傅交出了今年上半年銷售額與凈利潤雙降的業績答卷,其中康師傅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潤更是創下了10年來的單季最大跌幅。緊接著,從9月5日開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康師傅控股被剔除出恒生指數成份股。
網絡外賣的興起對方便面形成了直接的沖擊,二者的消費人群高度貼合。很多原來宅在家里靠方便面度日的年輕人正是網絡消費的主力軍,隨手一點、網上支付就可能等來一頓美食,這個過程甚至比泡方便面還簡單。更關鍵的是,網絡送餐在口味、飯菜量上顯然都要遠勝過方便面。
對於老牌方便面巨頭“康師傅”而言,這段日子有些丟面子。上月末,康師傅交出了今年上半年銷售額與凈利潤雙降的業績答卷,其中康師傅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潤更是創下了10年來的單季最大跌幅。緊接著,從9月5日開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康師傅控股被剔除出恒生指數成份股。
康師傅是2011年年底入選恒指成份股的,而康師傅的故事表現也大致以2011年作為分界點——2011年之前的10年時間里,康師傅股價漲幅超過20倍,成為港股最富成長性的消費類龍頭公司。但從2012年開始,康師傅的利潤開始持續下滑。有統計資料顯示,從2014年開始,康師傅的股價幾乎每個季度都在下跌,2014年和2015年其複權股價分別下跌20.13%和36.59%。從去年10月份至今的一年時間里,康師傅股價從13港元一路跌至現在8.93港元,跌幅超過三成。而這還是近一個月以來其股價出現反彈後的表現,今年6月份康師傅股價曾跌至6.4港元,創下了近八九年來的新低。這期間康師傅的股票市值也從最高時的1400多億港元跌至如今的400億港元,賬面蒸發近千億。
市場
我國方便面產業連續四年下滑
康師傅是中國市場最大的方便面品牌,銷售額超過了其他所有品牌之和;同時方便面也是康師傅的最重要業務,集團內的收入占比達到40%。因此有人評論,康師傅的業績表現其實也正是方便面市場從興盛轉向衰落的歷程。與康師傅纏鬥了多年的統一,雖然今年上半年的方便面業績好些,但之前也經歷了多年的巨額虧損。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康師傅和統一的市場占有率多年來均保持在50%和20%上下的樣子,兩家占據了中國方便面市場七成以上份額,而且行業兩強格局常年穩定。但從去年開始,康師傅、統一在財報中都不斷揭示中國方便面市場衰退帶來的風險。
單從兩家的方便面業務來看,康師傅上半年方便面收入為15.42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3.95%。由於方便面是康師傅的最主要業務,收入占比達到36.79%,因此方便面業務的下滑也直接導致了公司整體報表的業績萎縮。而且在銷售衰退的同時,方便面原材料價格還出現了上升,使其毛利率也出現下降,但由於同時提高了廣告投入,康師傅方便面上半年凈利潤出現腰斬,下滑幅度超過六成。
兩家巨頭的日子折射出了整個中國方便面市場的現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上周舉行的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方便面產業已是連續第四年下滑,而且調整還在繼續。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內地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上年下跌6.75%。而這種調整在今年前8個月仍在繼續,依然未能止跌回升。根據對全國22家方便面企業的統計,有9家都出現銷售下跌,多個品牌已經開始調整經營方向。
有分析報告指出,方便面市場連續數年出現衰退,一方面與人們產品品質、口味的一成不變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替代品出現有直接關系。但歸根結底仍在於行業創新嚴重滯後,二三十年來方便面在形式、口味上基本沒有什麽太大的改動,“人們看也看膩了,就別說吃了!”
應對
高端化沒能救方便面的命
“方便面在產品創新方面不足已逼迫消費者逐步轉向其他食品,與此同時,網絡送餐行業的迅速崛起對方便面市場也沖擊巨大,尤其是康師傅、統一所在的一線中心城市,網絡送餐業務越來越發達,消費者通過很便利的方式就可以滿足日常的餐飲需求,因此方便面充饑的功能被稀釋。”有行業咨詢人士這樣分析方便面眼下面臨的困局。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方便面企業也在努力尋找突圍模式,但最終都似乎遇到了瓶頸。首先,面對市場被蠶食,各大型方便面巨頭都在提升方便面檔次上做著嘗試,希望實現產品的高端化,希望以此擺脫方便面是“廉價食品”的定位,一方面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適應人們的口味提升。康師傅就多次對旗下方便面在配料、湯頭、包裝等方面進行升級。今年春節後,康師傅推出了高湯熬制濃重口味的“黑白胡椒”系列品種。同時,針對城市白領還推出了“湯大師”高端杯面。這些產品使方便面單價提升到4.5元以上的檔次。統一也針鋒相對地大力布局中高端方便面市場,僅上半年就先後推出了“都會小館”、“相伴一城”和“滿漢宴”三個新品牌,通過不同品牌和價位布局不同消費人群。其中“滿漢宴”純打高端市場,價格竟然定在了29.9元,希望能真正成為代餐品。
但事實上,方便面企業這種升級提價策略的成效也面臨考驗。康師傅曾在去年第四季度進行了產品的升級提價,但立即導致了銷售渠道商的觀望,銷量明顯下滑。根據康師傅公布的數據顯示,這一時期方便面銷量的下滑直接導致去年方便面事業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23.99%,跌至2.74億美元。
而這一局面一直延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康師傅方面坦言,經過持續溝通,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衰退幅度已經有所縮小。一季度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利潤下跌幅度縮小至15.82%。但因其間銷售不佳以及階段性產品結構的調整,反而導致了方便面毛利率還同比有所下降。再加上期間大幅提高了廣告投入,使得今年一季度方便面凈利潤同比下滑了48.34%,僅為4866萬美元。
而定價將近30元的統一“滿漢宴”在市場上的銷售並不樂觀,很多大型超市寸土寸金的貨架上根本就沒有上架。一些消費者對於30元一盒方便面表示驚訝:“料再足能比得上我去叫份外賣嗎?”
分析
被網絡外賣打敗的方便面
外界對方便面的這種高端化轉型前景並不看好,“雖然能提高價位,但終究是小眾消費而且無法形成常態”。因為想用提升品質和價位的方法去與正餐搶市場恐怕不太現實,恐怕一旦價格超過10元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快餐盒飯了!更關鍵的是,方便面在人們的消費觀念里不是“正經飯”,充其量只是沒辦法應急時才吃的,而這一印象的形成恐怕與方便面長期以來的低價競爭以及油炸面餅不健康的觀念有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
各方便面企也都把年輕人作為大力爭取的消費人群,通過各種品牌推廣力圖塑造品牌的年輕化概念。從幾大方便面巨頭巨資投入電視臺娛樂節目就可看出其對於年輕人的渴望。但有報告分析,網絡外賣的興起對方便面形成了直接的沖擊,“二者的消費人群高度貼合,即便是在三四線城市,這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變化。”很多原來宅在家里靠方便面度日的年輕人正是網絡消費的主力軍,隨手一點、網上支付就可能等來一頓美食,這個過程甚至比泡方便面還簡單。
更關鍵的是,網絡送餐在口味、飯菜量上顯然都要遠勝過方便面,在價格上雖然不占優勢,但對於10元以上的高端方便面來說則是直接的攔路虎。方便面企業也在努力扭轉這一局面,統一今年推出的“都會小館”系列,就是以中國各城市的特色面食風味為主題,想抓住漂泊在外的年輕人市場。康師傅也不斷推出各種口味產品希望打動年輕人重新端起面碗,而不僅僅是在迫不得已時。
但這些似乎沒能擋住外賣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對於方便面市場的下滑,有消費者表示最關鍵的還是十年來口味就沒什麽變化,僅僅依靠調味料和蔬菜渣勾芡口味的模式顯然已經不適應口味越來越刁的年輕人。而年輕人一直是方便面消費者的最大群體。“我們每次只能根據包裝袋上花花綠綠的圖案邊想象邊吞下去面條,十年過去了還是這樣,打死也不再吃了!”在某網絡公司工作的小胡告訴北青報記者,他現在基本每天都以外賣為生,他表示大學四年的泡面經歷已經給自己留下了心理陰影。
財經觀察
行業模仿秀讓方便面喪失創新動力
其實方便面行業內人士對於人們對方便面口味的吐槽也心知肚明,一家方便面企業人士表示,技術和成本都是阻礙方便面發展創新的關鍵。從技術上,目前只能做到把新鮮蔬菜幹燥制成蔬菜包,品種也比較單一,目前還沒有更先進的技術讓成型的配菜能夠既與方便面一起長期保存又能在通過熱水短時間加熱就恢複狀態,尤其是在肉制品方面更是如此。另外一點就是方便面的價位一旦超過某一範圍就意味著自取滅亡,這直接決定著方便面要精算原料成本。“人們對配料有高需求,廠家對成本需要嚴控制,這兩點把方便面的可開發範圍限制在了很窄的範圍。”
方便面企業疏於創新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無法形成有效的創新保護,當一個品牌創新出一個新口味後,其他品牌就會一哄而上,從名稱到包裝圖案、顏色都模仿得淋漓盡致。康師傅的看家品種紅燒牛肉面的紅色包裝袋如今已經成為各個品牌同口味產品的標配。北青報記者在超市中看到,紅燒牛肉面基本是所有方便面品牌的主力產品。而統一歷時數年研發出的老壇酸菜面則是近兩年引起行業跟風的品種,包括康師傅、白象、今麥郎等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同行把紫色的包裝袋都模仿得一絲不差,在超市里不仔細看還真難以分辨。甚至有行業人士調侃,“如果你開發出一個口味根本沒別人模仿,只能說這款產品的銷售不行!”
行業盛行模仿秀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小企業無心也無力開發新產品。據業內人士介紹,要想在全國範圍推開一款新口味方便面,沒有百萬數量級的廣告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目前低端方便面每包毛利僅在10%,即一包一兩毛錢。如果沒有超大規模的銷量,很可能研發出來的新品種就是虧本的,這使得很多企業寧願等著模仿分一杯羹,而不願意投資開發試驗品。這就導致了國內方便面行業成為幾大巨頭開發、其他品牌跟風模仿的局面。高度的同質化競爭使得開發者的市場份額受到一定影響,跟風者也只能跟著喝湯,這對整個行業發展顯然是不利的。“紅海過熱,藍海寂寞”,有人這樣描述方便面市場同質化、少層次、無差異的競爭現狀。
特別提醒: 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 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方便食品如何涅槃重生:方便面高端市場競爭態勢已形成
方便面、速凍水餃等方便食品曾幾何時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隨著人們對健康認識的提高,以及不少方便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負面消息,人們在選擇方便食品時也產生了猶豫。2015年,方便面行業經歷了斷崖式下跌之後,2016年,行業在市場上的表現仍然未見太大起色。
在營養與健康需求的引導下,中國方便食品在產業與產品結構上將進入多元化的調整階段。
方便面紅藍之局的破解
經過20余年的積澱與成長,作為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原始創新中最活躍且日益成長的行業之一,方便食品行業在中國從無到有地形成了一個以方便面、速凍食品為主體,並派生出鹹味香精調味料等,不斷增長壯大,且具有強烈民族特征的強大的產業群。新興商業模式的興起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發展,促使方便食品這個年輕的傳統行業正悄然發生著結構調整,整個行業面臨新的變革。
在方便面行業經歷了2015年斷崖式下跌之後,2016年行業在市場上的表現仍然未見太大起色,但卻有企業因為口味、包裝、產品定位的改變而獲得了市場的回報。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在會上發布的最新統計分析表明,2015年,中國大陸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上年下跌6.75%。2016年1-8月,主要企業仍未能止跌回升,行業仍在深刻的調整中。
“2015年方便面行業的困局主要源於供給側改革遲滯,雖然部分企業突圍初見成效,但整體上仍呈‘紅海過熱,藍海寂寞’的同質化、少層次、無差異的競爭格局。”孟素荷對此一語中的。
為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鼓勵和推動行業創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2016年9月8日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期間,發布了由權威專家評選出的2015-2016年度方便食品行業創新產品和本年度行業創新趨勢。康師傅、今麥郎、白象、日清、金光、三全、思念、通用磨坊、安井、克明面業等業界龍頭企業大佬分別就此發表觀點。
“近兩年來,方便面行業已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通過創新將產品從對價格的競爭轉向對價值的競爭。” 孟素荷指出,“專註地培育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在一個鍋里面燴’,行業健康發展中至關重要的兩大因素——產品多元化分層與差異化品牌區隔的雛形,已初步顯現。”
目前,以康師傅、統一、日清、農心為代表,高端面的市場競爭態勢已經形成。它將原有的以價格競爭為手段、以低端方便面為主、由上向下擠壓的競爭模式,向以營養健康為內涵,展示核心競爭力,勢均力敵的高端方便面延伸,在激烈競爭的同時,各企業核心產品的競爭力日益提升。
例如,今麥郎持續三年加速轉型與創新,2015年產量雖然下跌,但38.51億元的銷售額卻使其在方便面業務扭虧為盈;白象集團所專註創新的“大骨面”,在河南市場的占有率高達50%以上。
孟素荷分析,2015年,方便面行業由於產能過剩引起的行業下跌,將各種深層次的矛盾與困局盡顯。2016年,方便面行業仍處於修複期,尚未觸底,但整體依舊穩中向好。
速凍食品將拓展新領域
隨著冷鏈的普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化和消費能力的提升,速凍食品行業的市場潛力將持續拓展。
中國的速凍食品行業經過20年的黃金發展期成為了食品行業最具競爭力的領域,以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為代表的速凍食品業已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輻射全國,市場集中度逐年提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424家規模以上速凍食品加工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達831.03億元,較上年增長6.23%。
“近年來,隨著餐飲市場的需求旺盛,企業紛紛與業務用市場對接。相較日本等發達國家速凍食品業務用量60%以上的占比,我國速凍食品業務用領域市場潛力巨大。”孟素荷表示。
與速凍食品不同的是掛面行業將要面臨淘汰期。
“掛面行業的整合潮即將出現,2015-2016年掛面小企業淘汰的速率也在加快。在大規模的設備擴張之後,產能過剩的格局基本形成,所以行業將從量的競爭進入到價值與品牌競爭的階段,而這一趨勢在2016年比2015年更加明顯。”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在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後,掛面行業近兩年整體發展增速放緩。
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於2015年統計的行業內24家掛面龍頭企業的數據顯示,企業總產、銷量相較於2014年只是略有增長,在經濟“新常態”的壓力下,行業正面臨著生產力過剩和產業價值提升的共性問題。
據統計,2015年,24家掛面龍頭企業的總銷售額為111.98億元,相較於2014年的111.28億元增長了0.63%;總產量為237.28萬噸,相較於2014年總產量的229.51萬噸增長了3.39%;總生產線條數為329條,相較於2014年的326條增幅為0.92%。總體來看,掛面行業發展進入了趨穩階段,但行業擴大產能的勢頭仍在加劇,行業仍處於無序競爭中。
晨悅生活 | 被稱垃圾食品 國民食品方便面真的賣不動了嗎?
說起居家旅行必備好夥伴角色的方便面,大夥一定嘿嘿一笑,“春運神器”、“加班拍檔”呀,誰沒吃過幾包墊個饑或者應個急。
今年里約奧運會上,方便面也大大露了回臉,劉國梁擺了“泡面宴”,郎平也半夜偷偷吃泡面。
然而,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方便面產業卻是危機四伏。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內地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上年下跌6.75%。
在《北京晨報》的報道中也出現了這樣的數據:自2011年開始,中國方便面銷量持續五年下跌。2015年,中國內地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今年調整仍在持續。
與此同時,方便面巨頭康師傅不久前交出了十年來最差的一份財報——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營收為15.42億美元,同比下降13.95%,方便面事業的凈利潤同比下降60.30%至6082萬美元。
方便面真的賣不動了?記者特地去康師傅在杭州的基地一探究竟。
而在杭州,方便面到底賣得如何?杭州人到底還愛不愛方便面呢?
其實業內專家認為,方便面的銷售下滑主要是受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的宣傳影響,但更多的人則認為,這是受到外賣市場做大、消費升級所導致的正常結果。當然,如今層出不窮的方便食品也讓百姓的選擇比以前多得多。
康師傅杭州基地:8條流水線有3條停工
位於杭州下沙的康師傅方便面杭州基地,如今已被開發成工業旅遊點——“夢想探索樂園”,用新穎獨特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
10月11日中午,記者趕到那里時,有一批來自安徽的客人參觀園區,記者也跟著參觀了康師傅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21道工序,一條流水線每分鐘可生產500份方便面。工作人員介紹,杭州基地主要面向江浙滬皖等地市場銷售,有16條流水線,按照市場需求來安排流水線的作業情況。
記者在其中一個車間里看到,8條流水線中,正常生產的流水線有4條,剩下的4條沒有生產任務,除一條因檢修原因外,其它處於停工狀態。
而另一個廠區的8條流水線有幾條開工,這個問題,康師傅的工作人員沒有回答。
難道因為市場飽和而關停部分生產線?“生產線的生產情況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調節和安排的,現在產能也快,這里有16條,能滿足不同的需求。”一位工作人員解釋。
不過,康師傅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的營收41.9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4%,凈利潤同比下降64.75%,第二季度單季利潤更是大幅下跌87%,創康師傅近十年以來單季利潤的最大跌幅。
康師傅在半年報中稱,上半年集團受到方便面升級短期壓力影響,整體表現不佳。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營收為15.42億美元,同比下降13.95%,占集團總營收的36.79%;方便面事業的凈利潤同比下降60.30%至6082萬美元。
方便面銷量下滑 原因之一是外賣電商的沖擊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日前發布的最新統計分析顯示,目前我國方便面產業已是連續第五年下滑,而且調整還在繼續。2016年1~8月,主要企業仍未能止跌回升。根據對全國22家方便面企業的統計,有9家都出現銷售下跌,多個品牌已開始調整經營方向。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此前在接受媒體時分析認為,2016年,方便面行業仍處於修複期,但整體依舊穩中向好。
“方便面的誕生,本身就是為了方便大家出行,尤其乘坐火車時,方便面和火腿腸組合,方便又耐饑,價格實惠。”浙江工商大學食品工程系主任孟嶽成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方便面銷量下滑,並非方便面不健康,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有一點,就是隨著交通工具的升級換代,旅途時間縮短了。而且大家可選擇的方便食品更豐富了。”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方便面行業也被互聯網“撞”了一下腰,尤其隨著餐飲O2O外賣崛起,消費者輕點手機APP就可以坐等美食上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侵蝕了方便面市場。
杭州方便面銷售保持平穩 進口方便面大量進入市場
如果說全國方便面產業已是連年下滑,那麽,杭州方便面市場表現如何?
昨天下午,記者先後走訪了杭州多家超市。在華潤萬家施家橋店,在方便面貨架前,記者留意了半個小時,有三位消費者在這兒停留並最終選購。
家住附近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平時會購買方便面,囤在家里備著用。
華潤萬家施家橋店的客服經理趙經理,從電腦中調出了2015年上半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數據。數據顯示,在該店總共售出的各類品牌方便面數量,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13%。不過趙經理也表示,“從觀察來看,來超市購買方便面的主力軍基本上是30歲上下的年輕人居多。”
另外一家大型超市的食品管理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方便面銷量並未發生很大變化。
但也有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隨著方便面種類增多,尤其不少進口方便面進入市場,在總體保持平穩的情況下,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單個品牌的銷量有所減少。
不少杭州人拒絕方便面 但也有旅行者更愛方便面
那麽,杭州人到底愛不愛方便面了呢?記者在街頭做了一次小規模的攔訪,結果顯示,60%的杭州人還是會力挺方便面:肚子餓時,最便捷的食物;邊打遊戲邊吃泡面不浪費時間;好吃,時不時來一包。
而40%的人表示會拒絕方便面,理由大致有這樣幾個:不健康,不吃;方便面屬於垃圾食品,不能給孩子吃,所以大人一並戒了;在家有人做飯,沒機會吃方便面。
不久前,挖財、阿里旅行聯合發布了一組旅途中方便面消費的數據,數據顯示,有一半以上的旅人在旅途中會吃上幾次方便面。境外遊有31%的人群會攜帶泡面,58%的人會在旅遊目的地買泡面。70後、單身、低收入人群出遊時選擇方便面的比例高。另外,月入2萬以上旅行者對方便面的愛好也是不降反升。
晨悅生活欄目的互動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四早上8:00~9:00,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有更多問題也可以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康師傅前三季度賺2.13億美元 方便面業務跌幅收窄
11月28日,康師傅控股(00322-HK)發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凈利潤1.42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443億美元,同比下降1%。三季度營收27.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6億美元,同期下降1.52%。
前三個季度營收同比下降9.44%至69.13億美元。凈利潤下跌37.85%至2.13億美元,但超出全年1.7億美元的利潤預期。
其中,三季度飲料業務是亮點,方便面業務跌幅收窄。三季度方便面銷售額同比下降8.8%,二季度下滑11.6%;飲品銷售額增長3.6%,二季度下滑21.1%。
蘋果推出一個小工具:方便檢測6s是不是能免費換電池
12月2日消息,蘋果公司今日在其官網推出了一個序列號查詢工具,便於人們自助查詢自己的iPhone 6s電池是不是在可免費更換範圍內。此前有不少iPhone用戶發現自己的手機會自動關機,而蘋果官方稱,“此問題僅會影響序列號在一定範圍內的,生產日期為2015年9月到10月之間的設備”。
近段時間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部分iPhone 6s手機在仍有50%-60%電量的情況下自動關機,系統升級後自動關機情況仍存在,在環境較冷甚至室溫環境下均出現自動關機的情況,自動關機後不連接充電器無法開機等現象。
蘋果官方發表聲明稱,生產日期在2015年9月到10月之間的設備遇到此類問題的用戶,可到Apple Store零售店或Apple授權服務提供商進行產品序列號的驗證,確認屬於問題機型的話蘋果官方將給予免費更換產品的電池。
關於具體如何判斷自己手機序列號是否在蘋果規定的範圍內這一問題, 此前,用戶只能到Apple Store零售店或Apple授權服務提供商,技術人員會檢查用戶設備的序列號,以確認該設備是否符合免費更換電池的條件。現在,其官網推出了查詢工具,在查詢頁面直接輸入手機序列號就可以。
1月5日起新版鐵路運行圖上線 這些地方出行更方便了
5日據中國網報道,從2017年1月5日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135對。 日前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運行圖調整後,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總數達3570.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2332.5對。
據了解,一批新線開通大大縮短我國西南地區與華南、華東和中南地區的時空距離。 隨著滬昆高鐵貴陽北至昆明南段、南昆客專線百色至昆明段等新線即將開通運營,滬昆高鐵將全線貫通,雲南省連入全國高速鐵路網,我國西南地區與華南、華東和中南地區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昆明南至北京西最快旅行時間較現行直達特快壓縮約21小時;昆明南至上海虹橋最快旅行時間較現行普速客車壓縮約22小時;昆明南至深圳北最快旅行時間較現行普速客車壓縮約22小時。
高鐵運能得到較大釋放,客流飽滿區段出行壓力進一步緩解。為更好地滿足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鐵路部門進一步優化運力資源配置,擴大杭深線、滬昆高鐵等客流飽滿方向運力,除新線外還安排在已開通客專增開12對直通動車組列車,並安排15對動車組列車改為重聯或長編組運行。
部分旅客列車運行時間進一步壓縮。鐵路部門提高了部分旅客列車旅行速度,如烏魯木齊至福州T308/5 T306/7次往返旅行時間分別壓縮2小時43分、5小時38分;西寧至合肥T389/90次往返旅行時間分別壓縮1小時12分和1小時10分。
據悉,2017年春運從1月13日開始至2月21日結束,共計40天,春運火車票將從12月15日全面開售。
鐵路部門提示,為了配合此次運行圖和下一步春運運行圖的調整,12月30日以後的火車票預售期調整為30天。廣大旅客欲準確掌握列車開行服務資訊,可登錄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站及鐵路官方微博、微信查詢或關註各大火車站公告,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方便 vs 安全 vs 質素
有朋友最近問我對高登和 LIHKG 事件有什麼睇法,我的答案是沒有。原因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局外人不用多嘴。
但事件中倒反映了一個大趨勢,就是日常使用手提裝置上網的人數已經正式超越使用電腦(Desktop and Laptop)上網的人數,而這差距只會越拉越遠。
StatCounter 最新的報告指出自2016年10月起,全球使用手提裝置上網已經超越電腦上網的數量。如果以使用時間計算,
使用手機上網的時數早已於2014年超越電腦 ,而到2016年兩者的差距更已經超過一倍。這意味著在設計和推出面向公眾的應用時,傳統先開發網頁版,然後才開發手機 app 的策略已經過時。而Mobile First 以至到 Mobile Only,已經是必然的選擇。
老占是old school,還是比較喜歡用電腦上網,喜歡它的版面較大和上網速度較快。但現實是使用手機上網的人已經是大多數,原因就是方便。無論你在訓覺、食飯、上課、返工、坐車到拉屎,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這此方便都不是傳統電腦可以媲美的。
開發任何科技產品或服務,方便(Convenience)、安全(Security)和質素(Quality)是必然的元素。然而在有限的資源下,這三個重要的元素的優先次序是怎樣排列呢?如果直接訪問用家,相信很多人會回答最重視安全或質素,但實際選擇又是否如此?
10多年前全球的唱片業被MP3打殘左,業界很多人是歸詬是盜版問題,但這並不是真相的全部。君不見差不了多少時間,老翻行業,包括盜版CD 和 DVD,也開始絕跡?用戶選擇 MP3 而捨棄傳統 CD,除了經濟誘因外,主要是貪方便。老占過往有定期購買CD的習慣,但儲存是一個主要問題,而帶上街聽是另外一個。與其買了CD後又要rip又要分類後才可以抄到部電話裡,點及得直接從網上download MP3立刻有得聽咁爽快?但到這幾年Streaming 串流服務興起,又再一次令到過往下載電影或歌曲才能觀賞的方法式微。Apple Music, Spotify, JOOX, KKBOX, Netflix, HBO Go, Amazon Prime 等這些串流服務,即使要付月費,但使用人數仍然大幅增長,原因就是在移動裝置和無線通訊科技的配合下,使用這些串流服務比要以前用BT等seed更加方便。
Blu-ray 3D 的失敗更加是經典。幾年前市場還大力吹捧 3D 電視機和 blu-ray 電影時,即使在積極的推廣下,其銷量從來未好過。除了缺乏精彩的3D內容外,主因就是配戴3D 眼鏡去睇電視太唔方便。近日AR和VR雖然大熱,但老占敢斷定一日未能突破大大副VR眼鏡的局限,一日都不會普及。
另外一個就在我們生活裡的例了就是銀行的雙重驗証(2FA)。今年香港發生了多宗
黑客盜用網上銀行賬戶 而進行欺詐性股票交易的事件,很多銀行因此要提升系統保安設置,
要求客戶提供雙重驗証 。但老占從很間銀行內部得悉,如果銀行不是強制要求全部客戶提供雙重驗証,而是容許客戶自行選擇,選用雙重驗証的用戶比率會很低,甚至不足1%!原因很簡單,買賣股票時分秒必爭,大部份用戶必然不想費時失事去等待和輸入多一個密碼。但萬一賬戶沒有設置2FA給黑客入侵時又怎處辦?不幸出事時當然又找銀行賠償或找金管局投訴好了。即使在處理金錢這樣重要的課題上,大多用戶最後還是選擇了方便。
CD音質比MP3好,3D 電影(理論上)效果會好些,而銀行提供2FA肯定是會安全些,但用戶始終是選擇了方便。千萬請不要誤會,系統的安全性和質素還是很重要,但只要能滿足這兩個基本條件的情況下,系統的普及情度就是取決於用戶體驗和方便。
決策者一定要掌握到用戶體驗性的重要性,才能避免重覆犯著制造出大而無當,貼錢都無人用的項目(例如是電子支票,又例如是郵輪碼頭)的錯誤。
臺灣康師傅公司元旦已解散 不再生產銷售方便面
1月2日晚間,據中國臺灣網官方微博消息,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托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面,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臺灣頂新集團是一個以食品制銷為中心企業集團,旗下品牌包括康師傅、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同時頂新還涉及糧油、地產、社會公益等行業。2014年10月,臺灣檢方查獲頂新旗下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的案件,波及下遊上百家食品企業。由於同為頂新集團旗下企業,康師傅公司食品用油情況也成為社會關心的焦點。
康師傅相關負責人當時向記者回應稱,康師傅與臺灣味全、正義公司、頂新制油均為獨立經營法人,沒有直接關聯。國務院臺辦在隨後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也做出澄清,自2013年以來大陸方面未從臺灣進口過食用豬油脂。
康師傅在臺停售方便面;有償搶火車票遭質疑;蔡崇信減持阿里套現近6億美元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3/160628.shtml
康師傅在臺停售方便面;有償搶火車票遭質疑;蔡崇信減持阿里套現近6億美元 | 黑馬早報
i黑馬
2017-01-03 09:21
早上好,各位!
這是新年工作日的第一份早報,雖然沒玩夠睡夠,但早報還是要看的,這可是你通往人生巔峰的不二法門[Dog臉]。2017年接下來的日子里,靜靜的早報都將陪你一起度過哦。
好了別賴床了,來看今天的早報吧~
1.平臺推“有償搶火車票”遭質疑:跟黃牛有何區別?
不同於前幾年用刷票軟件免費刷票的模式,今年,各大平臺對有償搶票服務趨之若鶩。選好車次和搶票套餐,消費者還可以購買“插隊券”提升搶票成功概率,一張回家過年的火車票,竟需多掏低至幾十元、高至百余元的服務費。面對“一票難求”的局面,互聯網平臺的有償搶票生意引發網友質疑:這跟加錢到窗口倒票的黃牛很相似,以後會不會不加錢就搶不到票?
@shibasakiRoka : 支付寶平臺那個搶票軟件大概收三十塊的加急搶票費~但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扯淡吉哥 :說明黃牛符合市場經濟!
2.新華社:多家機構策略師認為中國股市有望迎來牛市
近期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18個月來首次將中國的評級調升為“增持”,他們預計中國公司股票價格將在新的盈利增長帶動下迎來一波反彈。今年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沒有跌破過去五年平均估值水平,這意味著市場情緒沒有出現崩潰。
@Longerthanever_ :意淫強國 意淫強市
3.境內個人購匯監管加強:不得用於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
雖然2017年居民5萬美元購匯額度並未縮減,但個人客戶購買外匯時需要填寫《申請書》,明確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等,違者將列入“關註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
@周玄毅 :太棒了!繼限購之後,除了“為啥在北京沒房”,我又有了“為啥在美國沒房”的體面理由
4.郭臺銘50天敲定610億投資背後的野心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宣布在增城投資610億元人民幣建立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預計一年半內完工。這是郭臺銘近十年來,對國內投資的最大一筆項目。郭臺銘說,廣州市政府領導之前多次與他交流,都希望他到廣州來投資,但因為交通等問題,沒有成行,這一等就是28年。這次“心平氣和”談下來,居然只用了50天時間。
@紫苑寺有子_Alice :美國想搶走,除非人工成本降低,要麽稅收降低,不然不可能。
5.繼馬雲之後,蔡崇信也將出售阿里巴巴650萬股股票
1月2日消息,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旗下慈善基金以及另兩家隸屬於蔡崇信的實體公司已采用預先安排的股票銷售計劃。這項計劃允許這些實體在2017年10月之前出售阿里巴巴的約650萬股公司股票。占蔡崇信實際擁有阿里巴巴股票的約8%。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12月30日),阿里巴巴股價為87.81美元,以此計算,出售該部分股份的賬面收益可能將達到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6億元)。
@中大恩地 :隔美國股民韭菜哈哈
6.蘇寧雲商29.75億收購天天快遞70%股份 未來將全資收購
蘇寧雲商1月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蘇寧物流以現金出資人民幣29.75億元收購轉讓方持有天天快遞70%股份。交割完成後12個月內,蘇寧物流或購買天天快遞剩余全部股份。
@深南錢莊 :這個天天快遞的服務真不敢恭維
7.傷眼睛?HTC、索尼、三星都建議不要讓小孩子玩VR
當VR技術越來越深入生活,被越來越多的人購買自用時,網上出現了疑問——“VR眼鏡的屏幕,距離眼睛那麽近,會不會對眼睛有傷害呢?”就在這時,HTC聲明不建議小孩使用VR設備,索尼也提示用戶不要讓12歲以下的小孩使用PlayStation VR;三星也在自己Gear VR的免責說明中寫道:“13歲及以下的孩子不應該使用Gear VR。
@蘇城 :理由更應該是:虛擬現實是給玩膩了現實的人準備的,而不是給孩子——他們現實還沒搞明白呢,非常容易分不清虛擬與現實。
8.下面來看兩條關於蘋果的消息
iPhone或減產10%,這款產品還被評價“不值得買”
據《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供應商數據稱,蘋果要將2017年第一季度iPhone的整體產量砍掉10%。日經稱,多款iPhone機型減產是因為需求下降,而需求頗高的iPhone 7 Plus的產能則因為攝像頭傳感器短缺而受限。
蘋果2017年展望:或推新版iPad 大幅更新iPhone
2016年對蘋果而言有些難以接受,iPhone遭遇了首次銷量下滑的尷尬局面,AirPod無線耳機發布時間推遲了兩個月,新版MacBook Pro的電池續航時間也極不穩定。2017年,蘋果最大的挑戰將是釋放更多的產品潛能,繼續彌補薄弱之處,特別是要改進其在人工智能、軟件以及其它數字服務等方面的諸多不足。
@河南孫夢濤 :沒啥難以接受的,手機頻繁關機卻拒絕免費更換電池,電腦關機的時候是90%,開機就成了9%,蘋果不愧是被咬了一口,就不是不完整!
9.1000多元一瓶的茅臺,是不是“國酒”?這個問題有了新說法
貴州茅臺截至2016年12月30日收盤市值達4198億,在3000多家上市公司當中排名第11。不過,1月1日的一則消息,可能不會讓茅臺開心。據悉,國家商標局下發了關於第8377533號“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註冊的決定。
@人原泰山 :茅臺一般規矩是:買的不喝,喝的不買
10.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不再生產銷售方便面
據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托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面,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永夜沈寂___ :康師博、康帥傅、康帥博等廠家一臉懵逼。
11.中國花10億造的這座大橋,讓英美網友炸開了鍋!
12月29日,北盤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全長1341.4米,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這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橋。據報道,該大橋總投資10.3億元。別以為這個價格很高,實際上,因為造價太低,國外網友都炸開了!
@海鵬在shanghai :英美橋梁隨隨便便都能用上百年,貴國的橋呢
@一百坨鼻屎 :趙州橋在看著你老弟
12.臺媒:中國2億單身男女將迎相親季 IT男壓力大
臺媒稱,年關將至,大陸的單身男女將“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報告顯示,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成都、重慶、西安、武漢、東莞、長沙成為單身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城市。而單身男最多的則是互聯網產業的IT工程師。
@彌夏i :IT男怎麽了!?信不信我分分鐘給你個new對象!還是數組的!
13.步億航後塵,零度智控被曝裁員上百人
告別2016、憧憬2017之際,無人機企業“零度智控”卻被曝進行大幅裁員。有匿名網友在知乎提問指出,“零度智控最近有人內部爆料已經裁員105人,此事發生在4-5分鐘之內,沒有任何預料,來的很突然,年關之際,好多人為此而失業。”而後,在其他相關報道中,裁員人數變為166人。
@鄭峻 :矽谷也一樣,去年爆火的自拍無人機Lily和3DR都在沽售中。
今日思想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麽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宮崎駿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康師傅
蔡崇信
阿里
贊(...)
分享到:
海南環島高鐵實現4G信號全線覆蓋 旅客打電話和上網都方便了
海南環島高鐵目前實現4G信號全線覆蓋,旅客在高速行駛的動車組上可以順暢地打電話和上網了。
據新華社報道,海南聯通計劃建設部總經理蔣應良介紹說,手機用戶在高速動車組運行時速超過每小時100千米以上時,就會出現頻繁切換站點、通話掉線斷網等現象。去年開始,海南省鐵路部門聯合海南聯通公司首次采用“小區合並”新技術,解決了高鐵運行中用戶掉線、站點切換等問題,極大提升了用戶的通話質量。
根據現場實測數據,西環高鐵的4G信號覆蓋率保持在97%,東環高鐵的4G信號覆蓋率達92.78%,峰值速率可達每秒85兆位左右,平均速率穩定在每秒40兆位左右,可以滿足旅客在列車運行中全程流暢觀看超清視頻。
2月2日,工作人員在環島高鐵D7108次列車上展示實測手機4G信號,當列車時速達到每小時200千米時,用手機打開網絡,結果是新聞網頁打開的速度和地面上幾乎相同,刷微信和看視頻也同樣通暢。列車進入隧道時,仍然能夠上網,手機4G信號顯示依然較強。
海南高速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勇表示,以前高鐵上手機信號不太好,旅客打電話上網不太方便。現在實現了4G網絡全線覆蓋,可以打電話、瀏覽網頁、看視頻,這能讓旅客切實感受到鐵路社會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在不斷提高。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