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後結果失敗,則這個寒冬比想象中的更為漫長。
來源 | 文娛商業觀察
作者 | 淩先靜
孫儷錯過的,楊洋會抓住!
就在文投控股宣布放棄並購重組孫儷持股的海潤影視幾天後,就公布了收購楊洋賈士凱持股的悅凱傳媒和寧財神蘇芒等人持股的宏宇天潤的諸多細節,讓外界再一次找到了明星資本化的嗨點。
昨晚(12月4日),上市公司文投控股發布重組草案:
其中以16.7億元的價格收購悅凱傳媒100%股份,其中賈士凱持有公司約51.25%,擁有絕對控股權;而楊洋和父親楊國平共計持有27.22%的股份;宋茜、穎兒分別持有0.85%。
另一家公司宏宇天潤整體作價7億元,同樣星光熠熠:寧財神持股12%、蘇芒持股1%,網文大神玄色持股1%、導演滕華濤持股0.77%、網文大神月關持股0.5%,網文大神蝴蝶藍持股0.5%。
雖然交易是以70%股權加上30%現金對價設計的,但是這些明星股東卻沒少套現,根據草案,賈士凱套現2.57億元、楊洋父子套現1.36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次收購草案中,悅凱傳媒的增值率為 2175.90%,宏宇天潤的預估增值率為 1305.50%。
像這樣群星雲集、增值率奇高的並購重組案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A股市場上了,自從去年嚴打影視娛樂行業並購重組以來,整個市場都小心翼翼、謹言慎行。
而具有國資背景的文投控股此時出手,頗有幾分試探的味道:如果證監會能夠順利通過,則應是寒冬可能逐漸回暖;如果最後結果失敗,則這個寒冬比想象中的更為漫長。
一年時間估值翻番至16.7億,楊洋身價4.55億元、賈士凱8.56億元
先來說一說楊洋賈士凱的悅凱傳媒,特別有意思的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是業內著名經紀人賈士凱離職歡瑞創立的公司,成立於2015年,業務範圍涉及演員經紀、廣告代言等多項經紀業務,目前參與投資的項目包括《武動乾坤》《獨步天下》等,曾被業內視為嘉行傳媒的翻版。
因此這家公司最為人矚目的就是明星股東。根據資料,楊洋、宋茜、劉穎均為北京悅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各持股1.7%、0.85%和0.85%。
在這三個明星中,最大的咖非楊洋莫屬,但1.7%只是直接持股,其父親楊國平間接持股的比例更大。
根據交易草案,楊洋父親楊國平分別持有上海櫃湯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長興和盛源科技發展中心(有限合夥)兩家公司99%的股權,而這兩家公司合計持有悅凱傳媒25.52%的股份。
這意味著楊洋一家持有悅凱傳媒27.22%的股份,在這次收購草案中,這部分股份價值約4.55億元,其中套現約1.36億元,獲得股份對價約為3.19億元。
而幕後的大Boss賈士凱,通過上海件稱、長興悅凱兩家公司持有悅凱傳媒51.25%股份,總價值約8.56億元。其中套現2.57億元,獲得股份對價約5.99億元。
除了這幾位明星股東之外,阿里影業和耀客傳媒兩家業內知名的公司也十分惹人註目。
2016年9月底,阿里影業以1250萬元的價格獲得悅凱傳媒14.81%的股權,在此次收購中價值約為2.47億元,足足增長了接近20倍。
而耀客傳媒則在2016年12月底以4000萬的價格獲得悅凱影視5%的股權,在此次收購中價值約為8350萬元,投資回報率約為200%,並沒有阿里影業回報率那麽誇張。
這也意味著悅凱傳媒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估值已經從8億躥升至16.7億,升值速度驚人!
但是在業績上看,悅凱傳媒的估值有一點虛高。2016年和2017年前九個月悅凱傳媒的凈利潤分別為-1673.30萬元和1620.94萬元,盈利能力不是很強。
因為擔心外界質疑上市公司收購標的額估值問題,悅凱傳媒也做了相應的業績承諾,承諾2017年-2020年實現凈利潤7.62億元,意味著4年平均每年業績承諾近2億元。
對於一個前三季度還不足2000萬元凈利潤的企業,壓力著實有點大!
宏宇天潤明星股東:寧財神、蘇芒、滕華濤、玄色、月關和蝴蝶藍
另一家公司宏宇天潤同樣來頭不小。
在交易披露之初,大家都知道其主營業務為IP運營,旗下全資子公司則專註於IP影視化及影視項目投資,背後股東有《時尚芭莎》的創始人蘇芒,編劇寧財神及導演滕華濤等。
根據資料,寧財神在宏宇天潤持股12%,在此次交易中價值約為8400萬元;而蘇芒持股比例為1%,價值700萬元;導演滕華濤持股0.77%,價值約為539萬元。
上述三位都是目前國內的一線從業人員,對公司無論是名氣還是資源上都幫助極大;公司的另一塊價值在於籠絡了一大批網絡文學作家,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唐家三少、玄色、蝴蝶藍、方想、蘇小懶等。
根據資料,目前公司擁有60多位合作作家,國內一線作家覆蓋率達40%左右;此外公司儲備的優質IP已達上百部,其中不乏《啞舍》、《鬥徒》、《惡魔法則》、《新倩女幽魂》等超級IP。
這些網絡作家中部分已經和宏宇天潤實現了資本上的綁定。
連載過《回到明朝當王爺》《錦衣夜行》等大神級作品的月關(原名魏立軍)在公司持股0.75%;代表作《獨闖天涯》《全職高手》的網文作家蝴蝶藍(原名王冬)持股0.5%;《武林萌主系列》《啞舍系列》《調教成神系列》《血色塔羅》的大神玄色(原名陳思玄)持股1%。
從財務上看,宏宇天潤的盈利能力並不是很強。其2017年前9個月、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509.26萬元和8920.9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740.84萬元和2263.25萬元。
和悅凱傳媒一樣,宏宇天潤也承諾2017年-2020年實現業績2.8億元,4年平均每年實現7000萬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宏宇天潤的壓力也不小。
隨著網文公司紛紛登陸資本市場以及財報的陸續發布,讓外界窺見了這一快速崛起的風口行業的真實發展狀況。
4月25日,中文在線(300364.SH)發布了2017年年報,加上此前閱文集團(00772.HK)、掌閱科技(603533.SH)均發布了上市後首份年報,至此,三大網文上市公司均公布了2017年年報,三家公司幾乎占據了網文產業近九成市場,通過三家公司的財報分析也基本上可以窺見這一行業的真實發展狀況。
從財報可以看出,幾家業績均有較好增長。隨著居民文化娛樂消費需求增長,網絡文學成為最主要IP源頭,正處於風口的網絡文學產業正在保持高速增長,同時,基於網文IP一體化開發正成為網絡文學產業下一個增長點,但這部分目前仍需較大投入及處於探索期,能否做好一體化開發無疑將決定網絡文學產業能否找到下一個高速增長點。
多元內容平臺推動數字閱讀收入增長
根據中文在線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1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52.71萬元,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121.22%。此外,閱文集團營收41億元,同比增長60.2%;凈利潤5.561億元,同比增長1415%。掌閱科技營收16.67億元,同比增長39.1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60.22%。
可見,三大網文公司業績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結構升級、中產階層崛起,人們消費從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升級轉向文化娛樂教育需求,文化娛樂教育需求空前旺盛,推動了網絡文學產業的高速發展。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朱悅表示:“近幾年隨著版權市場逐漸規範化、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以及泛娛樂生態運作的日趨成熟,網文市場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發展迅速。2017年網文市場擁有3億~4億用戶,市場規模接近百億元。”
對於業績增長,中文在線方面向第一財經表示:“面對消費需求的轉變,中文在線通過緊緊圍繞文化及教育兩大新時代核心消費需求,多點布局,數字閱讀、IP一體化開發、遊戲發行、文化PPP、在線教育等業務齊發力,推動業績步入新臺階。”
隨著多年的發展,幾大網文平臺旗下均有多元化的內容平臺以及積累了大量網文作家,在豐富網文內容的同時也帶動了付費閱讀收入的增長。以中文在線為例,中文在線方面表示,在數字閱讀方面,憑借長期積累的傳統出版內容,大量知名作家周梅森、金一南、畢飛宇、劉和平、張小嫻、阿來、劉醒龍等的優秀作品,以及中文在線旗下17k小說網、湯圓創作、四月天文學網等多元原創互聯網文學平臺吸引了大量讀者用戶。不僅如此,受益於多元平臺的穩步發展,加之數字閱讀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付費意願的提升及數字閱讀行業正版化趨勢,中文在線的數字閱讀收入也在快速提升。
2017年度,中文在線數字閱讀產品產生的收入為3.47億元,同比增長16.42%。
IP一體化開發加速
事實上,包括中文在線在內的幾大網文平臺已經成為文娛產業IP最核心的源頭,憑借多元化內容平臺產出的各類網絡文學IP,讓網文公司可以用數字閱讀以及IP一體化業務“兩條腿走路”。
“從中文在線、閱文目前的行業布局來看,手握大量泛娛樂產業內容源頭的網文公司將不再滿足於IP內容生產與版權交易,而是深入到泛娛樂下遊,參與到泛娛樂產業全產業鏈的內容生產大潮中去。目前,IP變現的模式包括自營和授權,涉及的二次產品包括影視、動漫、圖書、音樂、演出等等,優秀的二次產品既需要優秀的網文作品,也需要強改編能力、強制作能力的制作方。”朱悅表示。中文在線年報顯示,2017 年度,中文在線數字內容增值服務產生的收入為 2.74億元,同比增長19.92%。閱文集團版權運營業務收入也同比增長48.0%至3.662億元。
從各大網文公司的財報可以看出,在IP一體化業務方面,手握大量IP的網文公司已經不再滿足於僅僅出售IP版權給影視公司,參與到影視內容制作中成為網文公司發展趨勢。中文在線財報顯示,中文在線一方面聯合企業一起開發IP影視劇,諸如聯合原力動畫打造的真人CG超級動畫網劇《隕神記》,聯合出品電視劇《情滿四合院》、《凰權·奕天下》及電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等,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中文光之影。同樣,閱文集團也推出了IP合夥人制度,與下遊影視、遊戲企業合夥開發IP。
作為網文公司在原有付費閱讀上衍生出來的業務,IP一體化開發仍在摸索中。朱悅指出:“哪些網文IP適合改編影視劇及遊戲、改編後的內容如何符合政策監管、IP改編質量的穩定性都是目前需要網文公司重視的問題。”
當然,網文公司也還在拓展更多元的營收模式,例如中文在線憑借數字閱讀的積累,開始布局教育領域,通過“書香中國”在線閱讀平臺縱貫中小學並延伸至高校及公共圖書館,形成數字教育行業閱讀產品全覆蓋。《2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已接近4億,市場規模達到152億元左右。數字閱讀正在加速助推全民閱讀時代的來臨。同樣,數字閱讀也將在K12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過,從整個行業來看,網絡文學作為數字閱讀產品最主要的門類之一,同樣面臨盜版和低俗內容的困擾。朱悅表示,隨著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文化部等多部委的監管加強,盜版、低俗內容等問題將得到有效控制,對網絡文學行業健康發展將起到助推作用。
土耳其里拉崩潰,給了人們對“美元收割機”的想象空間。
事情還得從2016年10月說起。美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在土耳其傳教,被土耳其官方指控為間諜,並從事恐怖活動。故土耳其將其關押至今,美國與土耳其有多次交涉,但土耳其均堅持自己的立場,美方對此頗有芥蒂。今年3月,特朗普對全球開征鋁和鐵關稅,考慮到土耳其里拉一直在貶值,特朗普在8月10日表示,要將對土耳其的關稅從原來的10%和25%提高到20%和50%,本就疲軟的里拉應聲下跌,最低到6.89的水平。8月1日到8月14日,土耳其里拉從4.9跌到6.9,半個月間跌幅達40%。這是自阿根廷比索危機之後的又一起貨幣崩潰事件,而且南非蘭特也緊隨其後。由於土耳其是歐盟成員國,歐洲其他國家也都持有土耳其資產,歐元也被拖累。而另一方面,美元則在8月15日站上了96.7的高位。
長期以來,由於存在著不同區域、類別資產收益之間的差別,過剩的全球資本四處遊蕩,以尋求超額收益。近幾十年來,最為流行的一種交易結構就是“廣義套息交易”——carry trade,主要是基於新興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不同的經濟增速和資金價格,一般的結構是從資金價格便宜的發達經濟體借入貨幣,包括日元、歐元和美元,換成經濟增長速度更高、資產回報更高的新興經濟體貨幣和資產,例如地產股票和各種直接投資。由於新興經濟體過去經歷的高速增長,通常使得它們的貨幣匯率也會有相應的升值,並且由於更多的海外投資湧入,這種升值的趨勢還可能會在某些時刻自我加強,因此投機資本可以在利率差和匯率差上同時獲得一定的收益。為了放大利潤,這些資本通常會進行高杠桿操作,這同融資炒股以及房地產抵押貸款沒什麽不同。
這種操作的風險是當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息差收斂時,還有新興市場匯率開始貶值時就會減少利潤,甚至招致損失,而這在美聯儲升息以及美元相對走強時就會發生。由於這類交易都帶有巨大的杠桿,所以一旦趨勢反轉,大量資金就會去杠桿,解除新興市場高風險資產上的頭寸,甚至開始做空,從而引發資產價格和匯率的崩潰,再帶動中長期資本的出走,從而形成大規模金融危機。這在1981~1985年拉丁美洲金融危機,1995~2000年東南亞和俄羅斯金融危機中都能夠找到類似模式。
土耳其里拉崩潰有其內在原因,比如長期依靠外債、經常賬戶長期赤字等。“里拉事件”的關鍵在哪里?在於它對歐元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土耳其是歐盟重要的一個外圍合作夥伴,如果歐洲的金融機構,特別是德國的銀行,在土耳其有大量風險敞口的話,它的損失可能也是比較大的,那就可能把歐元拉倒。
而歐元一旦走弱,對美元就會走強。2015年8月11日,中國進行了“8·11匯改”,人民幣就開始了一個貶值周期,同時美元也在走強。後來人民幣從接近7的位置漲到接近6.3,這中間,歐元幫了很大忙。
2017年,大家都特別擔心歐洲會徹底崩潰,但是不管是法國大選、德國大選還是荷蘭大選,就像我們打這個德州撲克拿了同花順一樣的。歐洲是涉險過關,那這樣的話歐元就挺起來了。特別是去年年中之後,歐洲經濟強勢複蘇,人們預期歐央行會退出QE,歐元快速上升。但今年一季度開始,歐洲經濟不達預期,但美國經濟卻很好,這樣一個周期錯位,就是貨幣匯率相對波動的關鍵因素。
美元指數中,65%是跟歐元掛鉤的。匯率是一個相對強弱的指標,歐元強,美元就弱。美元指數一旦被壓下去,從當時的接近100壓回到90的時候,整個新興市場包括人民幣,也就松了一口氣。
如果土耳其里拉崩潰導致了這一輪歐元波動的話,那整個世界,特別是人民幣,又會承受新一輪的壓力。
當然土耳其的情形是比較複雜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一個強人,當時他號召國民把所有的歐元、美元、黃金都換成土耳其里拉。他說:他們有美元,我們有神。這句話一說里拉貶值更快。
現在市場擔心,這可能會成為新興市場新一輪動蕩的開始,也可能會成為影響人民幣的一個主要的外來沖擊。
總體而言,這是在美元走強的大環境下發生的。在全球視野下,美元的強弱會驅使資本的全球流動,美元強,新興市場的資金就會抽逃。包括中國2015年8月11日匯改到現在三年,外匯儲備水平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套利資本逃出所引致的。
如同三年前一樣,整個新興市場的船板再度劇烈地搖晃。歷史不會簡單重複,環境也日益複雜。與1997年不同的是,由於多數發達經濟體也在變得羸弱並且積極參與貨幣競爭,這次的風險和挑戰可能要大得多。中國歷來是新興市場的旗艦和壓艙石,具有風向標和最後防線的作用。中國應當拿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人民幣換回大量的股權、資源、品牌、技術等。再順勢使人民幣部分頂替美元成為資源國的儲備貨幣,握住全球生產鏈的上遊,以此為契機推動人民幣對大宗商品的計價、定價功能,並最終實現儲備貨幣地位。可以預見的是,國際利益的現實主義博弈將會由此變得更加激烈和精彩。
(作者系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
2樓提及
政府唔拎住tradelink 的話, 報關界可能會多一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