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表決前 突刪戰略新興板 分析:未具推行條件 維穩至上
1 :
GS(14)@2016-03-16 13:33:05【明報專訊】全國人大今日閉幕,並為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拍板。惟官媒《北京晚報》昨日報道,草案中關於「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的內容在修改版本中被刪除,意味其可能半路夭折,引起市場嘩然。業內人士認為,除未具備推出條件外,新監管層上任,取態更為謹慎,寧殺錯不放過,叫停戰略新興板,或是慎防重蹈「熔斷」覆轍。
明報記者 武君
官媒報道稱,根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的意見,修改完善綱要草案,共擬修改57處。其中第9條寫明,「根據證監會意見,刪除第27頁『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原文僅留下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
原文留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
此舉引起市場諸多猜疑,紛紛揣測刪除的用意,有意見認為,沒有寫進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意味至少5年內不會推進戰略新興板。《財新》援引消息人士稱,戰略新興板要與註冊制的實施結合,目前註冊制尚不具備實施條件,意味戰略新興產業板不會再推出。
上交所2014年提出戰略新興產業板概念,擬吸引未能符合主板上市資格的創新產業企業,傳螞蟻金服、愛奇藝和大眾點評等是首批戰略新興板上市企業(見表)。另外,戰略新興板也是被上交所定位為「承接國外上市的中概股回歸的平台」。根據券商預測,有回歸意願且可以在戰略新興板上市的中概股(現時全在美國掛牌)便有30家。
不少中概股已從美退市 準備回歸
不少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為了能回歸A股,早早將戰略新興板作為目標,進行私有化退市,再拆除VIE結構(境外上市實體通過協議控制境內業務實體),以便符合內地上市要求,如安全軟件公司奇虎360已經完成私有化協議。戰略新興板被叫停,除影響內地企業,中概股亦無所適從,或不得不藉助借殼上市的方式。截至昨晚11時,早前宣布擬私有化的中概股陌陌跌9%,而聚美優品也跌逾2%。
由提出至今,戰略新興板似乎一直在順利推進的過程中,今次事件令市場措手不及。財經評論家葉檀表示,A股弱不禁風,證監會對戰略新興板的態度變得謹慎,顧慮內地環境能否適應這種和國外的對接,會否出現類似熔斷機制的後果等。另外,由於中概股估值較高,A股又有「炒新」風氣,很容易造成動盪,故恐防市場或無法承受。
另有不願具名人士認為,戰略新興板和深圳創業板定位相似,早已變成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博弈,是次取消戰略新興板,反映上交所在和新任監管層的磨合中輸給了深交所。至於和戰略新興板為「同期生」的深港通,繼新任中證監主席劉士余稱今年肯定開通後,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昨日表示,深港通在下半年推出是可行的。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6/news/ea_eaa1.htm
內地首批養老基金料選5省推行
1 :
GS(14)@2016-10-30 12:40:15【本報訊】養老保險基金經過一年多籌備後,正如期推進。內地媒體報道,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日前在發佈會表示,人社部門年內將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組織首批委託省份與社保基金簽約,並公告首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名單。有學者估計,首批投資營運的省市或選3至5個,涉及營運資金規模不逾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8月,國務院已印發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管理辦法),經過一年籌備,部份省份已制訂具體方案。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訪問時表示,《管理辦法》出台後,預計首批獲委託省份,是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較多的沿海省份,如江蘇、浙江及上海等地。他估計首批獲委託的省份約3至5個省(市),委託總規模約2,000億至3,000億資金。截至去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超過千億元的省份,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北京及四川等7個省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30/19816587
實名認證礙港推行
1 :
GS(14)@2017-01-30 09:23:30【明報專訊】香港有沒有可能推出類似的自助單車租賃?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陳家豪認為,在香港推行類似的自助單車App有難度,比如實名認證,很多港人會覺得侵犯隱私不願意提供,但為防止單車丟失,這是需要的步驟;另外因為牽涉到利益,或被一些出租單車店和議員反對。不過他認為單車共享值得嘗試,如上水、大埔或梅窩等地的區議會可以先小規模試行,如由本區市民夾錢買單車,還可以解決廢棄爛單車成堆的問題。
沙田區議會大型交通建設及單車網絡發展工作小組早於三年前就發布研究報告,建議在沙田建立自助單車租賃系統,但迄今未得到採納。沙田區議員、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李世榮稱,沙田一些區域如馬鞍山到大學站已經有單車徑,有條件做自助單車租賃系統,或者在一些人流較多地區做點到點的單車接駁站,如大學站到香港科學園的路程實際很短,卻需要搭乘巴士,若有單車會方便很多。他稱感覺政府一方面在宣傳綠色環保,另一方面卻無誠意推動單車出行,自相矛盾。
財經界有名的「單車上班族」、Bricks and Mortar創辦人兼總裁王震宇(圖)直言,市區很多地區並無提供單車通行的道路,也不夠地方停泊單車才是關鍵,「政府對汽車泊車考慮得非常周到,卻當單車無到」。
「代表文明進步 沒理由不推行」
王震宇直斥政府「懶」,一些官員整天把環保掛在嘴邊,卻忽視市民對單車出行的需要,非常虛偽。反問倫敦、紐約都曾致力於減少私家車流量,為單車騰出空間,為何香港不行?他稱,「一些人仍敵視單車,認為是低等交通工具,這種心態要改變,其實騎單車是城市文明進步的象徵,沒理由香港不推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93&issue=20170130
裝束不倫不類 執法陷尷尬城管推行統一制服
1 :
GS(14)@2017-02-18 09:51:26遠看像警察,近看像保安,細看原來是城管?內地各地城管執法人員過往制服與標識均不統一,令外國人甚至內地人,均未必能即時分清城管與公安等外貌上的分別。內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前日則於記者會上,展示即將出現在街頭的城管新制服,並稱全國城管執法制服與標誌將於今年底統一。
當局指長期以來,各地城管人員的制服和標誌標識缺乏統一設計管理,標準各自為政,五花八門。官方評論更表示,目前有些地方的城管制服不倫不類,令民眾認為城管是「雜牌軍」,執法時候或陷入尷尬的境地。新的統一制服規範於上月由總理李克強主持會議啟動。制服主色為藏青色及天空藍色,並搭配金色標誌;女性人員短袖制服則穿及膝裙。
避免與公安武警混淆
此外,佩戴標識採用的元素包括國徽(象徵國家)、「人」字飄帶(代表人民)、盾牌(象徵依法行政),以及五朵牡丹花和橄欖枝組成裝飾圖案(表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等。當局指通過統一服裝制式,「進一步推進規範執法、文明執法,建設一支管理精細化、執法規範化、服務人性化的城管隊伍」。「城管執法」隸屬各地方行政編制中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主要負責市容衞生、交通秩序等的管理執法,近年經常傳出城管毆打小販、暴力拆遷等負面新聞,激化社會矛盾之餘,暴力形象也令中國城管「舉世聞名」。不過國內外不少人分不清城管與隸屬公務員公安系統的民警(一般警察)、刑警(負責刑事調查)、特警(負責反恐暴等),以及隸屬中央軍委領導的武警(受軍事化訓練)等的角色及制服分別,也令城管變得猶似「四不像」。新華社/《新京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8/19931964
連串醜聞日益孤立特政策外交難推行
1 :
GS(14)@2017-05-21 13:16:01連串醜聞加上民望持續低迷,特朗普(圖)日益孤立,他跟政府、國會與情報機關都關係惡劣,共和黨內無人出面挺他。多個部門都人手不足,除了政策難以推行,連帶外交層面也大受影響。特朗普無論在政治路線抑或政策層面,都與國會黨友各自為政,溝通不足,有時甚至在Twitter發表和黨團立場矛盾的言論。上周司法部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通俄風波,部份共和黨議員對於白宮一直沒有聯絡他們尋求支持感到相當奇怪。有黨內人士指,黨內正打算無視特朗普,自行想辦法應對危機,反正他們也怕支持特朗普會影響明年中期選舉選情。
政府部門缺高層決策
類似情況還出現在政府部門中。很多部門如司法部、國土安全部、教育部等都有大量高層職位出現空缺,影響行政效率之餘,一旦出現危機也無人處理。有官員抱怨:「無人知道這些空缺何時、甚至會否有人補上。」國務院情況更嚴重,由於多個高級職位無人擔任,特朗普與外國領袖通電話時缺乏資深官員事先講解,他早前接見俄羅斯外長和以色列總理時,更沒有國務院官員在場,影響談話質素。多名國務院和情報部門官員,都不滿現時白宮內的權力高度集中在少數特朗普親信手上。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1/20028161
母企分拆同股不同權傳抽起 免招爭議 爭取盡快落實推行
1 :
GS(14)@2018-02-17 15:30:27【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將於農曆新年後就同股不同權提細則諮詢,上周有本地傳媒報道指文件可能加入建議,容許已上市的公司分拆新經濟子公司上市,並由企業持有特權股份。但有消息表示,有關建議引起激烈討論,考慮到容許分拆或引起市場爭議,為免在短短6至8星期諮詢期間再旁生枝節,估計最終不會將建議加入最終版本的諮詢文件,以如期於6月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申請上市。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港交所在去年第一輪諮詢的總結文件當中,有提到在為分拆出來的申請人作獨立評估,決定是否適合採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另外亦有提到只有新申請人方可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交易所將制定反規避規則限制。據上周《信報》報道表示,文件可能加入建議上市公司分拆新經濟業務,可由母企以公司名義持特權股,並非如當初所建議的、必須由創辦人持股。
據了解,這項建議曝光後惹來激烈討論,港交所傾向將相關條文抽起,故在農曆新年後的細則諮詢中,將不會建議放寬容許上市公司分拆作同股不同權,或由母企直接持特權股。港交所、證監會發言人分別對此表示不作評論。農曆新年後的細則諮詢為期最長8星期,意味港交所於4月底完成收集意見後兩個月內需做總結,時間上非常緊逼。
證監主席曾指要防已上市公司走後門
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去年6月接受本報訪問時曾強調,港容許新經濟公司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首先要解決如何避免已經上市的公司「走後門」,更舉例指出「恒地(0012)、長和(0001)」以同股不同權方式分拆業務上市,並非市場所樂見。」
市場對於是否應該容許分拆反應各異,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認為,將分拆條文放進諮詢文件,讓市場發表意見較合適。他表示,公司本身屬法人(legal person),可擁投票權,只開放個人而不讓企業持股說不過去,建議由公司持股可有附加監管規則,而非一面倒禁止,客觀而言以公司持股有實際需要,特別是稅務安排上將造成不便,他指「快而做得不好」、最終效果是「綁手綁腳」,並非最理想的做法。
安永蔡偉榮:公司持股可附加規則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同股不同權的原意是讓新經濟公司的創辦人在自己的生意有一定控制權,同時上市集資。已經上市的公司業務相對穩定,再以同股不同權方式分拆業務,有取巧之嫌,但「已上市公司或會覺得唔公平」,因業務屬新經濟卻不在考慮之列。他指能夠理解港交所不想於諮詢程序上拖延,期望各方以「大局為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38&issue=201802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