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推翻政府禁令大馬兩報獲准復刊
1 :
GS(14)@2015-09-23 02:13:56馬來西亞兩份報刊因報道首相納吉涉貪醜聞,7月底遭政府勒令停刊3個月,法庭昨日裁定政府做法違反公平程序,推翻禁令,並判內政部向兩報母公司賠償1.5萬馬幣令吉(2.7萬港元)。涉訟的兩份報章,包括《The Edge財經日報》及《The Edge周報》(圖)。法官指內政部長基於不相關的考慮頒佈停刊命令時,未有向有關傳媒解釋詳情,不符公平程序原則,違反印刷及出版法案條例,故裁定與訟傳媒勝訴兼得堂費。兩份報章早前大肆報道納吉涉嫌獨吞國有投資基金「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近7億美元(54.6億港元)款項,被下令由7月27日至10月27日間停刊,上月觸發300名傳媒人上街,抗議政府打壓新聞自由。馬來西亞內幕者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2/19304643
朱立倫推翻不參選︰我責無旁貸
1 :
GS(14)@2015-10-08 02:23:38台灣總統選舉明年1月登場,國民黨近日卻觸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換柱」風波,黨主席朱立倫昨日首度鬆口證實,曾至少兩次跟洪溝通及表明立場:「作為黨主席,我責無旁貸」,有關言論意味着他有意接替洪秀柱選總統,但同時推翻自己過往堅持不選總統的立場。雖然國民黨形勢風高浪尖,但多位國民黨重量級人物繼續神隱,避談選戰。
王金平六說「不清楚」
朱立倫昨主持市政會議後表示,作為黨主席,必須考慮黨未來的生存發展,還要顧及立委候選人。他說,欽佩洪秀柱的堅持,不計個人成敗,也不考慮立委席次問題。他說:「但這必須要溝通並請她考慮,否則的話就必須要以大局為重」朱又曾向洪說:「做為黨主席,我責無旁貸。如果有需要,我必須要承擔一切的責任,這是我跟她表達的一個態度。」而另一位備受關注的人物立法院長王金平,昨連用六次「不清楚」及「不知道」回應追問。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認為,朱與洪應坐下來談,並邀請總統馬英九、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等共同討論。但包括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等重量級人物都沒露面。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認為,國民黨分為本土派、深藍及淺藍,如果朱立倫取代洪秀柱選總統,本土派、淺藍的選民會獲得鼓舞。假若換柱過程太難看,比如令洪感到侮辱,又或者她堅持參選,將會影響深藍選票,甚至造成黨內實質分裂,那不見得「換洪」對選舉有利。陶教授認為,洪4月表態出選時指明是拋磚引玉,但黨內A咖(即一線人士)都不願出來,而她是合法程序選出來的候選人,故換柱對洪不公平。但陶教授指,洪競選至今的言論,顯現出她是威權保守的人,洪將馬英九執政上遇到的困難,都歸咎為反對黨的無理取鬧,以及台灣人民的民粹不理性,其想法不符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基本社會價值觀。BBC中文網評論文章認為,如果換柱情況繼續,換上另一位候選人能不能拉抬氣勢還不知道。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7/19323428
財會拒推翻高鐵196億撥款表決泛民狙擊 陳健波腰斬會議
1 :
GS(14)@2016-03-14 01:13:31【下午】■陳健波(箭嘴示)要求保安在其身前築起人牆,被陳志全和陳偉業企枱指罵。李家皓攝
【高鐵黑洞】【本報訊】立法會財委會前日在代主席陳鑑林「鑑粗」剪布下,通過高鐵196億元超支撥款,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昨恢復主持會議,泛民隨即將追究事件矛頭指向陳健波,要求他宣佈高鐵撥款表決無效,以及對陳鑑林提出不信任動議。不過陳健波聲稱無權推翻投票結果,又拒絕處理不信任動議,結果再觸發泛民抗爭,陳偉業及陳志全更一度企枱示威,令會議被迫腰斬。記者:林俊謙立法會財委會昨早9時再度召開,原訂處理其他撥款項目,包括多項政府工程以及長者醫療券等民生項目撥款。前日剪布通過高鐵撥款的民建聯陳鑑林未有現身會議,其黨友指是為避免泛民攻擊,結果泛民將追究事件矛頭指向陳健波。陳健波在會議開始時,聲稱酌情讓每名議員就高鐵撥款發言3分鐘,工黨李卓人隨即提出對陳鑑林的不信任動議,並要求陳健波宣佈高鐵撥款表決無效,但陳健波以昨日議程無有關內容為由拒絕,又拒絕對不信任動議豁免通知期。立法會秘書解釋,不信任動議需6天前作預告,而陳拒絕豁免該通知期。民主黨劉慧卿批評,陳鑑林不按議事規則主持會議,「以後仲按乜規矩做事?」更一度激動在枱上掟文件。民建聯譚耀宗則稱,對高鐵超支「好唔開心」,但認為通過撥款「對子孫後代係好事」。
【上午】■泛民佔領主席台後,陳健波要求眾人返回座位。
提不信任動議受阻
會議進行至早上10時半,泛民不滿陳堅拒處理陳鑑林不信任動議,再次衝出座位抗議,陳志全再度佔領主席台,陳健波隨即宣佈休會20分鐘,但復會後泛民繼續抗議,迫使陳健波宣佈提早結束第一節會議。到第二節會議開始時,梁國雄、陳偉業和陳志全3人,全部坐在主席台位置,再迫使陳健波宣佈會議暫停,到下午2時半再開會。面對泛民堅持佔領主席台及拒絕離開,陳健波昨午再宣佈將開會地點改於立法會一樓會議廳,又破天荒要求十多名保安在其身前築起人牆,防止泛民議員再衝擊,泛民改以文鬥方式,由公民黨梁家傑提出休會動議。休會動議發言時,除泛民批評陳健波外,也有多名建制派議員批評陳健波主持會議方式。
泛民休會動議遭否決
行會成員、新民黨葉劉淑儀直指昨日根本不應開會,應讓議員「降一降溫」,批評昨日出席會議「只係浪費生命」。工聯會黃國健亦批評,陳健波讓議員討論陳鑑林早前的裁決是「搞出個大頭彿」。最終休會動議在泛民支持、建制派反對下,以13票支持、29票反對遭到否決。部份泛民議員在休會動議遭否決後,再次要求陳健波宣佈高鐵追加撥款的裁決無效不果後,再度試圖衝向主席台,其間長毛用紙擲中陳健波,保安一度與長毛發生激烈推撞。其後陳志全和陳偉業再將行動升級,先後站上立法會枱面示威,最終迫使陳健波提早結束會議。陳健波會後指,他會在本周五再召開會議後,於周六再加開8小時會議,指昨日提早終止會議,是因為體重相當的陳偉業站在枱上示威,「壓落嚟一定有人傷亡」,又表明會在處理全部撥款項目後,才處理不信任動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3/19527622
憲法法院推翻國會決定機會甚微
1 :
GS(14)@2016-12-10 03:45:11朴槿惠是去是留,最終由南韓憲法法院定奪。憲法法院有駁回國會彈劾決定先例,現時九名大法官傾向保守,表面上有利朴留任,但她失職證據明顯、民心背向,料憲法法院推翻國會決定機會甚微。
曾駁回盧武鉉彈劾案
按南韓憲法,國會若通過彈劾案,憲法法院要在180日內裁決,其間會公開聆訊,聽取國會司法委員會主席及總統代表律師陳詞,若最終六位或以上大法官贊成,總統會遭罷免。2004年,國會通過時任總統盧武鉉彈劾案,最終被憲法法院駁回,令他得以留任。現時憲法法院大法官均由朴槿惠及前任總統李明博委任,立場流於保守,前年以八票贊成、一票反對,裁定一個親北韓政黨違反自由民主,要求該黨解散並禠奪該黨五名國會議員資格。此外,其中兩名大法官分別在明年1月和3月離職,朴槿惠又無即時提名新人選意向,要在剩餘七人湊夠六票支持罷免,有一定難度。但有曾參與盧武鉉彈劾案的律師指,朴槿惠失職證據確鑿,加上連續數周過百萬人示威,與盧武鉉獲國民支持大相逕庭,大法官似乎無理由駁回。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9/19859647
中英秘密協議:推翻88直選換取京承諾《基本法》寫入直選
1 :
GS(14)@2017-01-02 00:48:52■88直選落空,經歷九七香港回歸,港人爭取普選至今29年依然未能如願。
【中英解密】【本報訊】港人在80年代爭取1988年立法局選舉加入地區直選議席,被港府以諮詢顯示支持不足為由推翻,港府事後一直被批評扭曲諮詢結果。英國檔案處最新解封文件證實,港督衛奕信及外相賀維當年與中方達成秘密協議,藉諮詢結果推遲直選,換取中方將97後的直選寫入《基本法》,英國就毋須面對港人要求民主、但北京反對的兩難局面。記者︰林偉聰
■英國當年派出時任港督衛奕信及外相賀維與中方達成秘密協議,以推遲直選交換中方將直選寫入《基本法》(黃框示)。英國檔案處文件
外相賀維(Geoffrey Howe)1987年10月2日就香港政制問題致函首相戴卓爾夫人。當時香港就政制發展的諮詢剛結束,賀維引述港督衛奕信指,根據非正式的統計,大部份港人均支持推行立法局(立法會前身)直選,但對推行時間表就意見不一,而且無明顯傾向要求於1988年推行。賀維透露,中方在當年的夏天一直向他施壓,強調英國不應在1988年推行立法局直選,他引述中方表示並非反對直選本身,而是如果在《基本法》未完成草擬前就推行,會令人覺得英方將制度強加於中國。賀維指英方鑑於諮詢未結束,一直未作任何承諾,但認為現時諮詢既然無明顯要求翌年推行直選,於是向中方建議,在公佈諮詢結果的白皮書表明直選將在1991或1992年才推行,換取中方在《基本法》中闡明1997後香港立法會可以有直選元素。中方同意有關安排,表示只要直選在《基本法》完成後推行,就將在《基本法》中加入適當的條文。
扭曲諮詢結果
賀維在信中指,安排令英國毋須在中國反對下強行推行直選,亦不會被港人指摘不按諮詢結果行事,形容是「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戴卓爾夫人的私人秘書鮑威爾(Charles Powell)轉交文件前寫道,「如可確保1997後有直選,押後3年推行也值得」。戴卓爾夫人亦回覆︰「我同意,如《基本法》可訂明直選,這將是重大勝利(great triumph)」。同月月底,賀維的秘書再致函鮑威爾,表示諮詢結果如他們所料,只有小部份人要求在1988年推行直選,因此賀維和衛奕信已分別與中國外交部長吳學謙及副外長周南,並取得中方的「秘密承諾(private commitment)」,確認上述的安排,最終民主派一直爭取的「88直選」亦落空。中英的秘密協議表面上與諮詢結果一致,似乎無傷大雅,但當年港府處理民調的手法一直被批評玩弄數字及扭曲結果,不但獨立民調顯示支持88直選的人屬多數,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亦曾撰文,指當年港府曾稱簽名運動的支持人數參考價值不大,理由是「動員出來」,但反對88直選的樣版信件卻全數計算,令支持聲音反成為少數。前港督彭定康亦在回憶錄中提過中英雙方有秘密共識,並批評港府扭曲數據,務求取得「一個令中英雙方均滿意的結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1/19883154
林鄭為建故宮館 推翻西九規劃 周五到立會接受質詢
1 :
GS(14)@2017-01-04 23:05:21【本報訊】政府未經公開諮詢下突決定在西九文化區建故宮博物館,惹來社會極大反響,身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本周五將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解畫,料觸及與內地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內容等;身兼選委的園境師及議員則提出幾大質疑,包括有違西九規劃原意、處理不透明等,要求盛傳會出戰特首的林鄭公開交代。記者:陳雪玲 梁佩珊
自從聖誕前赴京出席故宮活動後,林鄭未有公開回應坊間對西九建故宮館的質疑,本周五她將應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邀請出席特別會議解畫,身兼內會主席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透露,預料屆時會觸及香港與內地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內容,以及公眾參與等社會關心的問題。
■建測界選委陳彥璘(左)及陳元敬(右)昨開記招,斥故宮館有違西九規劃原意。
浪費顧問及基建開支
而民主派「L5@建。測。規。園」團隊的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選委昨召開記招,批評建故宮館的決定。曾經參與西九文化區總體園境規劃及設計的陳元敬批評,今次做法是把2009年至2011年3次大型公眾諮詢後,將最後的大型表演場地圖則推翻,將原有範圍一分為二,劃出部份地方建故宮館,指此舉影響附近已規劃的多用途廣場等,「以後係咪只要有資金同地方,就可以推翻以往嘅規劃?」陳又批評改建故宮館,會浪費已支付的顧問費用及基建費用,「我覺得係浪費公帑,要修改以往公開招標嘅設計、正在興建嘅基建等,推翻以前所有工夫,由蘋果轉橙,係好差嘅事」。團隊又指,原先的大型表演場地可容納1.5萬人,會帶動文化區內的零售和餐飲業,但改建的故宮館屬於密封式靜態展館,質疑有違整體規劃的原意及公眾期望。而現時已選擇的建館規劃團隊,是由賽馬會抑或西九董事局,甚至北京故宮博物館決定,當局亦有需要交代。
陳元敬強調把歷史文物送到香港展覽並非壞事,但不能未經諮詢便已定案,強調林鄭若參選特首,勢向她及其他候選人詢問有關故宮館的規劃。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計劃推行情況聯合小組委員會副主席、公民黨陳淑莊指,林鄭周五要交代事項,包括稱2015年起與北京故宮博物館洽商是以政務司司長抑或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身份,及為何作為主席可在董事局未授權下與有關方面商討。陳又稱,西九董事局早前稱林鄭曾於去年上半年諮詢夏佳理等局內資深成員,促林鄭交代哪些人及何時諮詢,有否相關文件及紀錄。陳直斥:「(故宮館)要擺喺西九,得,做公眾諮詢,(否則)一係唔好擺西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3/19884636
【終身囚翻案】華漢殺兩人稱精神失常 上訴成功推翻謀殺罪或重審
1 :
GS(14)@2017-01-29 10:31:34美國三藩市遊客區幾名華裔商販因爭生意起衝突,其中一人開槍殺死兩名「死對頭」,被判終身監禁。事隔多年,上訴庭認為法院沒有正視被告的精神問題,推翻原審判決,讓他得到翻案機會。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事發在2011年1月,漁人碼頭一間賣行李箱舖頭的吳姓(音譯,Hong Ri Wu)男店主與鄰舖的一男一女員工,因所賣貨品相似而起爭執。終在月底,吳憤而走到鄰舖拔槍當場將兩人殺死。死者為30歲的朱男(音譯,Qiong Han Chu)和歐女(音譯,Feng Ping Ou)。被告事後否認兩項謀殺控罪。當時代表被告的法援公辯律師法因蘭(Sandy Feinland)在審前提出被告有精神病癥狀,包括他難以溝通及為自己做決定,更一直絕食,需接受藥物治療。故Feinland要求先獨立聆訊決定他是否「勝任」(competent)應付審訊。當年多名評估被告的醫生中,包括能以被告母語(廣東話)與他溝通在內的醫生,原本已斷定他為「無法勝任」(incompetent),但法院最終相信另一醫生的結論,接納被告「勝任」受審,認同「絕食是精神狀況正常的人也懂的事」,拒絕辯方要求再次鑑定的申請。吳最終在2014年被裁定兩項一級謀殺罪成,被判終身監禁並不得假釋。公辯律師辦公室(Public Defenders Office)一直抗議裁決,認為被告面對的審訊不公,精神狀況並無得到正視,聆訊甚至在他留院時強行舉行。事隔多時,當時幫被告的公辯律師法因蘭接受《蘋果》訪問,堅稱他可證實被告精神問題嚴重。「我親自目擊作證,他根本不知自己為何會作出絕食行為,在過程中連我也無法合作,經常出現超乎現實的妄想,這些醫生也看到,但法官拒絕接納。」他更相信,被告的精神狀況在犯案前已出現問題。「我覺得法院或因他在審訊過程中經常表現不合作,而對他有所偏頗,但這是因他有病!」三藩市第一區上訴庭周五(27日)宣佈,將案件發還原審法庭去決定應否再次進行獨立聆訊檢定當時被告是否能明白整場審訊程序,確保他的權益。若然原審法庭認為並不需再進行獨立聆訊或在進行獨立聆訊後裁定被告當時「無法勝任」審訊,被告將獲得重審的機會。不過追求程序公義的同時,一直高呼兇手殘暴的死者家屬,又會否接納被告再獲得一次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9/19912420
推翻《多德》法案 福禍難料
1 :
GS(14)@2017-02-05 10:30:49【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放寬金融業監管,修改金融改革法案,雖然有關行政命令未有細則,但市場普遍預計,該命令的矛頭是指向「前朝」奧巴馬推行的《多德 - 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Dodd-Frank Financial Reform Act)。
金融海嘯後 奧巴馬嚴管金融業
這項法案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通過,2010推行,是奧巴馬政府一手促成,因為奧巴馬認為金融海嘯的發生是源於監管不足,冀透過訂立法案,限制個人金融產品及銀行自營交易,例如禁止金融機構投資對冲基金及私募股權基金等。
不過特朗普卻認為,金融危機過後,奧巴馬這個法案扼殺了美國企業和創造就業機會,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多德》法案應進行全面修改。
要全面廢除 需國會通過
這個法案若成功修改,最大得益者莫過於金融機構,特朗普變相是讓大型銀行自行編寫規則,有利銀行業等發展;不過由金融業所帶來的風險卻隨之增加,長遠對美國,以至全球的金融市場都有重大影響。
不過,特朗普仍難憑一己之力全面廢除這項影響廣泛的改革法案,因為根據憲法,只有美國國會才可以對該法案作出重大修改。
但特朗普可以總統身分,利用行政令來選定優先修改內容,並指示監管人員執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98&issue=20170205
白宮指接受司法部建議受訪推翻說法特朗普炒科米認有考慮「通俄門」
1 :
GS(14)@2017-05-13 05:33:49■特朗普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訪問談炒科米,卻越描越黑。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革職一事,越鬧越大。特朗普受訪時承認是自己的決定,而且有想及「通俄門」調查,推翻白宮指他是接受司法部建議的說法。他昨日更在Twitter推文,警告科米勿再向傳媒爆料。
特朗普周二炒科米後,由白宮官員到副總統彭斯都強調,決定與FBI調查俄羅斯與特朗普競選團隊聯繫無關,是特朗普接納正副司法部長塞申斯和羅森斯坦的建議,羅森斯坦所列理據,是科米處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電郵門不當。不過特朗普在全國廣播公司(NBC)前晚播出的訪問,把這套辯詞撕碎。
署理局長指FBI內部支持科米
特朗普說:「事實上當我決定這樣做(炒科米)時,我向自己說,這個俄羅斯與特朗普的瓜葛是虛構出來的,是民主黨以為會贏大選但最後輸了的藉口。」「無論有甚麼建議,我都會炒科米。」他又說:「(科米)愛賣弄、譁眾取寵。FBI一團混亂,這件事你知我知人人知。」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前天也改口,稱白宮希望通俄門調查「有誠信地完成」,炒科米是恢復公信力重要一步,又堅稱FBI「無數」人員歡迎科米被炒。她辯稱前言不對後語是因起初沒直接問特朗普。連串自打嘴巴的說法,連一直支持特朗普的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都看不過眼,指特朗普有時決策很快,卻沒有團隊跟進和組織,「他們需要決定要說甚麼,決定了就緊跟口徑,隨意改說法並不有效」。對於特朗普和白宮指科米愛出風頭令FBI內部怨聲載道,FBI署理局長麥凱布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直指「不正確」,「科米局長在FBI內部受到廣泛支持,直到今日也一樣」。對於桑德斯周三指通俄門調查只是小調查,他又唱反調指那是「高度重要的調查」,指就算科米被炒都會繼續查,向議員承諾白宮如干預調查會告知他們,但稱暫時未有。
檢察長聯署譴責特朗普
特朗普在給科米的解僱信,指科米曾三次向他證實他本人沒有受查,特朗普在NBC訪問自爆是他在一次白宮晚宴和兩次電話對話中主動問科米,但麥凱布在聽證會指,告知特定人士是否正受查,不是「慣常做法」。有法律專家指特朗普這樣問迹近妨礙司法公正。
NBC指特朗普取消了日內到訪FBI總部的計劃,因FBI官員向白宮指特朗普此時到訪,不會受到熱烈歡迎。1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長聯署譴責特朗普在通俄門調查未完炒科米,損害公眾信心和民主制度,要求由特別檢察官調查。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3/20019843
傳沙地為首中東多國慫恿卡軍作反卡塔爾醞釀政變推翻國王
1 :
GS(14)@2017-06-10 12:55:22■有傳卡塔爾國王塔米姆正面臨政變壓力。美聯社
波斯灣國家卡塔爾面臨的政治危機加劇,前日遭多個鄰國突然斷交和海陸空封鎖後,引發斷糧恐慌,區內更盛傳以沙地阿拉伯為首的中東國家得勢不饒人,正慫恿卡國軍方發動政變推翻37歲國王塔米姆。政治評論認為,陷入四面楚歌的塔米姆想求和,或得自行摘下皇冠上的明珠──半島電視台。
英國《泰晤士報》引述情報顧問公司IHS Markit的中東問題專家阿比阿里說,「海灣地區的媒體正散播傳聞,似有意為日後(卡塔爾)發生政變正名」。中東風險分析機構「基石全球夥伴」創辦人努賽貝亦同意有關塔米姆地位不穩的講法,認為他登基三年來,得罪了沙地、埃及等區內大國,加上縱容母后穆扎干政,已經惹來王室成員及兩大部族的不滿。
■卡塔爾深陷斷交危機,軍隊的動向令人關注。路透社
或關閉半島電視台示好
塔米姆追隨父親的平衡外交策略,既容許龐大的美軍進駐,又跟區內被統治者視為眼中釘的激進組織保持友好,常以中間人自居,並苦心經營半島電視台,增強在區內的影響力。結果,想左右逢源卻埋下了鄰國的積怨。美國也默許沙地所為,國務卿蒂勒森說:「我們見到區內有越來越多不滿,已持續一段時間,很明顯今時今日有國家忍無可忍要爆發,覺得有需要採取行動。」總統特朗普亦「抽水」,他在Twitter指上月訪問中東時,已警告不要資助「激進意識形態」,而各國都將矛頭指向卡塔爾,他自覺訪問有回報。沙地、巴林、埃及、阿聯酋、也門及馬爾代夫以卡塔爾支援恐怖組織為理由,同多哈政府斷交。《金融時報》指導火線是今年4月,卡塔爾為拯救在伊拉克被綁架的26名公民,同意向敍利亞阿蓋德分支支付3億美元(23.4億港元)換取對方釋放一批親伊朗的民兵,再加上向德黑蘭付出7億美元(54.6億港元)贖金,換取人質獲釋,換來鄰國震怒,指摘多哈資助恐怖分子。阿比阿里直言在沙地、埃及等六國高壓下,卡塔爾捱不了多久,驅逐境內的穆斯林兄弟會成員、塔利班分子、哈馬斯成員只是遲早的事。中東事務評論員卡西米預言,「塔米姆若要示好,最可能是先關閉半島電視台」。該電視台由多哈政府資助成立,被指是2010年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的推手,得罪區內的專制統治者。
科威特國王赴沙地調停
否認資助恐怖活動的卡塔爾,表明不會採取報復行動,避免局勢升級,塔米姆更同意推遲發表公開講話,讓友好的科威特國王薩巴赫昨日到沙地有空間居中調停。阿聯酋就表示,卡塔爾必須就改善關係,提出「承諾路線圖」,重建互信。英國《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7/2004703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