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芝白色家電擬在美的旗下於2017年實現扭虧

已被納入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旗下的白色家電業務公司“東芝LIFE STYLE”8日宣布,將與美的攜手削減生產成本,力爭在2017年度扭虧為盈。日本國內目前只銷售東芝品牌的家電,但今後也將研發參考美的產品的新商品。

東芝希望與美的共享零部件采購資源,以此來降低成本;還將充分利用美的的海外網點,拓展此前未能展開業務的歐美及印度市場。

今年5月份,日本東芝公布2015/16財年業績顯示,東芝家電業務(Life Style)部門仍然深陷巨虧,錄得營業虧損150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億元)。6月30日下午,美的集團發布公告對外宣布,對東芝白電業務股權收購交易已經完成,80.1%股權的最終交易價格為51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3億元)。東芝家電業務子公司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正式成為美的集團控股子公司。

美的今後40年將繼續使用東芝品牌。日本國內銷售工作將由東芝LIFE STYLE負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183

深圳惠程:再次甩賣8套房產 前三季度業績扭虧為盈

深圳惠程10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房產中介公司公開出售公司位於北京、南京、長沙、武漢、石家莊、福州、蘭州、長春等地的8套房產,根據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本次房產處置事項評估總價合計3,355.64萬元,占公司2015年經審計凈資產116,061.77的2.89%,預計產生收益約1,700萬元,占公司2015年經審計凈利潤12,833.15萬元的13.25%。

公司表示,本次處置房產事項能夠有效盤活公司存量資產,更好地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率。若本次處置房產事項能夠在2016年度內完成交易,將會對公司2016年度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10月15日,公司發布2016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2016年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0萬元~55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08%~95.98%。此前,公司半年報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1800萬元至2200萬元。公司表示,業績修正系報告期公司為盤活資產處置了部分房產致收益增加;報告期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公司利潤產生較大影響;報告期公司電氣業務銷售收入增加,同時通過加強費用管理降本增效,利潤情況好於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30

眾誠保險正“沖刺”新三板創新層 年內有望扭虧為盈

作為首家新三板掛牌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眾誠保險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誠保險”,股票代碼835987))掛牌以後市值迅速超百億元,引來民營和外資資本青睞。

日前,眾誠保險黨委委員、副總裁屈海文在北京金融博覽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爭取實現全年盈利的目標。 對於掛牌後的安排,希望從協議交易轉到做市交易,沖刺進入創新層,讓交易更加活躍。同時,正密切關註新三板轉板機制,若相關政策落地,公司將盡快創造條件進入主板市場。

謀求轉入主板

近兩年來,新三板掛牌日漸成為中小險企上市融資的另類路徑,尤其是今年監管層政策明確了方向指引。8月15日,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中國保監會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鼓勵掛牌保險公司采取做市方式或競價方式進行掛牌股份轉讓。

今年8月16日,眾誠保險敲響開市鐘,成為國內首家登陸新三板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同時成為首家在新三板產生交易的保險企業,打破了保險企業新三板“零交易”的局面。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保險公司標的倍受投資者青睞。眾誠保險方面透露,9月公司在新三板幾乎每周都發生交易,最高成交價高達10元每股,曾一天內成交超過30萬股,創下日均交易量新高。10月實現“連續7日基本每日發生交易、成交近20萬股”的新記錄。

據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眾誠保險新三板總市值達127.50億元。

“現在采取協議交易,協議交易既有原有股東請求新的接盤者,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投資者看到眾誠掛牌新三板業績的提升,也想成為眾誠的股東。”

至於新三板掛牌後的戰略安排,屈海文表示,第一步是從協議交易轉到做市交易。第二步是進入創新層,讓交易更加活躍,使得公司價值更加讓公眾知曉,讓市場反映公司的價值。

為了沖刺創新層,眾誠保險正在進行密集籌備工作。對此,屈海文表示,主要通過增加股東的數量,尋求做市商,改善公司經營的績效,優化公司的治理結構等方面進行展開。

屈海文還表示,公司正密切關註新三板轉板機制,若相關政策落地,公司將盡快創造條件進入主板。

爭取全年盈利

事實上,在掛牌新三板前,眾誠保險已連續三年虧損,財報顯示,公司2013年、2014年和和201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29億元、6.55億元和10.1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3億元、-1.69億元和-0.82億元。

不過,從眾誠保險近期披露的2016年半年報來看,公司經營狀況有所改善。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5.01億元,同比增長6.04%,歸屬掛牌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74.59萬元,同比增長25.34%。

對於公司盈利狀況,屈海文表示,“剛開始幾年,眾誠更註重規模的擴張,但現在我們重點把效益盈利放在第一位,有意識放慢發展。爭取實現全年盈利的目標,保險特點是業務增長越快,準備金計提就造成提轉差的虧損,形成技術性的虧損,越在年底越明顯。”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1年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眾誠保險被靠廣汽集團大股東優勢,新三板掛盤後也迎來了各路資本的青睞。

“不出意外在今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實現真正控股。”屈海文透露,正在洽談的潛在投資者既有民營企業,也有外資企業。新股東加入既能夠帶來保費的資源,也能夠提升公司的活力,比如混合所有制激發公司活力,使得公司未來朝更穩健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在“償二代”體系和商車費改市場因素驅動下,中小險企發展局面越來越艱難,另辟蹊徑,尋求差異化、精準化的市場路徑成為生存法則。

對此,屈海文明確表示,眾誠保險明確不走普通中小公司的路,具有很強的獨特發展路徑,不致力於躋身全面、綜合性業務的市場競爭,專註於細分市場私家車主中產收入的人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08

聯想集團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扭虧 PC業務仍排名世界第一

聯想集團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2017財年上半年營收為212.87億元,同比下跌7%,凈利潤為3.3億美元,同比扭虧。第二季度聯想集團營收為112.31億美元,同比下降8%,凈利潤為1.57億美元,同比扭虧。

在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聯想集團的綜合收入同比下跌7%,按固定匯率換算則同比下跌5%,為212.87億美元。聯想集團個人計算機和智能設備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8%,為147.96億美元;移動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10%,為37.51億美元;數據中心業務的收入同比減少4%,為21.68億美元;其他商品及服務收入為5.72億美元。

聯想集團稱,該集團通過切實執行戰略以爭取市場整合中的機遇,並在快速增長的領域包括遊戲和可拆卸式計算機展現創新能力,使其表現繼續優於個人計算機市場。因此,該集團繼續鞏固其於個人計算機和個人及平板計算機合計市場位列第一的位置。在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該集團的全球個人計算機銷量同比下降3%至2,770萬部,市場則同比下跌4%。聯想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根據行業初步估計,在本財年的第二季度,其全球個人計算機的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至21.5%。

此外,隨著聯想集團位於北京的新大樓已落成,並開始逐步安排員工遷移至新辦公大樓,因此,該集團在上半年把北京兩座辦公樓進行售後回租,此出售物業的收益分別為第一及第二季度帶來1.29億美元和2.06億美元的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37

聯想賣房扭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710

2014年11月11日,北京,聯想旗艦店。(CFP/圖)

11月3日,聯想集團(港交所,股票代碼00992)發布了最新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的過去6個月里,聯想集團綜合收入為212.87億美元,凈盈利為3.30億美元,去年同期則凈虧損6.09億美元。

財報稱,隨著聯想集團位於北京的新大樓已落成,並開始逐步安排員工遷移至新辦公大樓,聯想集團今年的兩個財報季度里,先後把北京的兩座辦公樓進行了售後回租,這次出售物業的收益分別為1.29億美元和2.06億美元。

算下來,聯想集團兩次出售物業的收益是3.35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不出售這兩棟物業,聯想集團今年的中期財報依然會不太樂觀。

財報還顯示,在今年的半年報期間,聯想集團的綜合收入同比下降7%。其中,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收入同比下跌8%,移動業務收入同比下跌10%,數據中心業務同比下跌4%。

聯想個人電腦業務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PC業的集體頹勢所致。目前聯想的個人電腦業務正在回升,這是因為聯想做了一些創新舉動,比如推出可拆卸式電腦。聯想財報稱,聯想在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上依然是全球第一,也是聯想最大的收入來源,占據總收入的70%左右。

聯想的移動業務則繼續表現糟糕,它只占到聯想總收入的18%,但卻是聯想目前最看重的業務。在移動業務上,目前聯想專註於中高端價格市場,砍掉了很多低價產品,這導致聯想在半年里,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跌28%。

聯想的移動業務也因此再次換帥。11月3日,聯想業績發布會的當天,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給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宣布喬健代替陳旭東,擔任聯想移動業務集團聯席總裁,並直接向楊元慶匯報。

過去兩年時間里,聯想移動業務先後換了三個掌門人。

喬健在聯想負責過全球人力資源團隊和中國市場營銷工作,還擔任過聯想首席戰略官。楊元慶說,在高速增長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喬健在市場營銷領域的深厚背景和成功經驗,將幫助中國移動業務加速發展。

從2016年開始,聯想大力發展第四大業務,即創投業務,大量投資於創新型創業公司,並在深圳和香港設立創業加速器。

聯想財報顯示,目前中國區對聯想收入的貢獻是28%,美洲區是30%,歐洲中東和非洲占據25%。由此可見,聯想的國際化程度之高。

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聯想的成功在於強調執行力的企業文化、管理上的不斷創新以及領導層的雄心壯誌。

在執行力上,聯想內部曾經有過這麽一個提法:前面一堵墻擋住了去路,我們打個洞過去。聯想創始人柳傳誌就曾公開表示,聯想是斯巴達克方陣。

在管理上,聯想幾乎每年都要蛻變一次,不斷修正自己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

“柳傳誌和楊元慶都是有大願景的人,他們的雄心壯誌讓聯想相比其他公司有了差異化能力,這一能力對聯想國際化幫助尤其大。”上述業內人士說。

然而,國際化的成功,卻分散了聯想在國內市場的精力和資源。尤其是這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養育出BAT等互聯網巨無霸,但聯想卻沒有很好利用上這一時代紅利。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聯想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國際化給“綁架了”,比如企業文化上,在國際化之後,強調國內外員工的同工同酬,企業成本提高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聯想過去在管理上的優勢,已經不太明顯。比如,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組織結構更為扁平化,並且有著更為合理和完善的期權和股權激勵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73

聯想賣房扭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710

2014年11月11日,北京,聯想旗艦店。(CFP/圖)

11月3日,聯想集團(港交所,股票代碼00992)發布了最新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的過去6個月里,聯想集團綜合收入為212.87億美元,凈盈利為3.30億美元,去年同期則凈虧損6.09億美元。

財報稱,隨著聯想集團位於北京的新大樓已落成,並開始逐步安排員工遷移至新辦公大樓,聯想集團今年的兩個財報季度里,先後把北京的兩座辦公樓進行了售後回租,這次出售物業的收益分別為1.29億美元和2.06億美元。

算下來,聯想集團兩次出售物業的收益是3.35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不出售這兩棟物業,聯想集團今年的中期財報依然會不太樂觀。

財報還顯示,在今年的半年報期間,聯想集團的綜合收入同比下降7%。其中,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收入同比下跌8%,移動業務收入同比下跌10%,數據中心業務同比下跌4%。

聯想個人電腦業務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PC業的集體頹勢所致。目前聯想的個人電腦業務正在回升,這是因為聯想做了一些創新舉動,比如推出可拆卸式電腦。聯想財報稱,聯想在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上依然是全球第一,也是聯想最大的收入來源,占據總收入的70%左右。

聯想的移動業務則繼續表現糟糕,它只占到聯想總收入的18%,但卻是聯想目前最看重的業務。在移動業務上,目前聯想專註於中高端價格市場,砍掉了很多低價產品,這導致聯想在半年里,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跌28%。

聯想的移動業務也因此再次換帥。11月3日,聯想業績發布會的當天,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給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宣布喬健代替陳旭東,擔任聯想移動業務集團聯席總裁,並直接向楊元慶匯報。

過去兩年時間里,聯想移動業務先後換了三個掌門人。

喬健在聯想負責過全球人力資源團隊和中國市場營銷工作,還擔任過聯想首席戰略官。楊元慶說,在高速增長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喬健在市場營銷領域的深厚背景和成功經驗,將幫助中國移動業務加速發展。

從2016年開始,聯想大力發展第四大業務,即創投業務,大量投資於創新型創業公司,並在深圳和香港設立創業加速器。

聯想財報顯示,目前中國區對聯想收入的貢獻是28%,美洲區是30%,歐洲中東和非洲占據25%。由此可見,聯想的國際化程度之高。

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聯想的成功在於強調執行力的企業文化、管理上的不斷創新以及領導層的雄心壯誌。

在執行力上,聯想內部曾經有過這麽一個提法:前面一堵墻擋住了去路,我們打個洞過去。聯想創始人柳傳誌就曾公開表示,聯想是斯巴達克方陣。

在管理上,聯想幾乎每年都要蛻變一次,不斷修正自己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

“柳傳誌和楊元慶都是有大願景的人,他們的雄心壯誌讓聯想相比其他公司有了差異化能力,這一能力對聯想國際化幫助尤其大。”上述業內人士說。

然而,國際化的成功,卻分散了聯想在國內市場的精力和資源。尤其是這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養育出BAT等互聯網巨無霸,但聯想卻沒有很好利用上這一時代紅利。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聯想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國際化給“綁架了”,比如企業文化上,在國際化之後,強調國內外員工的同工同酬,企業成本提高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聯想過去在管理上的優勢,已經不太明顯。比如,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組織結構更為扁平化,並且有著更為合理和完善的期權和股權激勵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04

國資委這一年:央企利潤扭虧為盈 十項改革全面推開

這一年來,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第一財經記者9日從國務院國資委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隨著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臺,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更加完善。

“十項改革試點”全面鋪開,重大改革措施加快落地。1-10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2%,一舉扭轉了連續18個月的下滑局面。

央企利潤扭虧為盈

今年,1-10月,中央企業克服大宗商品價格低位波動、政策性讓利因素較多等不利影響,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2%,一舉扭轉了連續18個月的下滑局面,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31.4億元,同比增長0.5%,初步實現了效益恢複性增長的目標。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央企營收和利潤企穩回升,一方面是受經濟基本面向好的推動,工業產品的供求關系有積極變化,煤電油運等基礎產業經營保持穩定。二是鋼鐵煤炭行業在去產能的帶動下實現價格的恢複式上漲,企業實現扭虧為盈。三是中央要求央企瘦身健體,運營成本有所下降,利潤由降轉升,也得益於營業成本的改善,特別是今年下半年以來財務費用同比下降。四是新動能的形成。

截至10月底,中央煤炭企業退出煤礦53個,化解煤炭過剩產能3512萬噸,完成率110.4%;分流安置職工31380 人,完成率89.2%。中央鋼鐵企業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019萬噸,完成率141.7%;分流安置職工29679人,完成率111.3%,超額完成鋼鐵行業化解產能任務。

十項試點全面鋪開

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直接組織開展“十項改革試點”,國資委承擔的8項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董事會建設方面3項試點進一步深化,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進一步擴大,將在寶武集團、國投和中廣核集團開展,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將在國投、中國通號等中央企業的二級企業開展。

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增點擴面,新增神華集團、寶武集團、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6家企業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在誠通集團、中國國新開展,“兩類公司”試點企業合計已達10家。

兼並重組試點重在推進深度融合,在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等原6家企業重組後組建的3家企業進行試點。

信息公開試點已在國家電投、南航集團、中國建築、中糧集團4家企業開展。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試點方面,“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由試點轉為在全國全面推開。

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已確定了10家試點的中央企業三級子企業名單。

重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

功能界定分類基本完成,定量複核後近期即可公布,與之相配套的分類考核方案已經制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中央企業的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超過92%,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68%。董事會建設進一步深化,建設規範董事會的中央企業達到85家,外部董事人才庫增加到389人,專職外部董事增加到26人。

市場化選聘加快落實,在4家試點企業采取市場化方式選聘了1名總經理和13名副總經理。新興際華集團完成了集團公司總經理、經理層副職、全部二級公司經理層的市場化選聘工作,包括6名總經理、31名經理層副職。

央企容錯機制初步建立,印發了《關於中央企業紀檢工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重要思想的指導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74

從資不抵債到扭虧 中國二重成國企重整改革樣本

作為本輪國企改革中最先開始脫困重整的“僵屍企業”,歷經國務院國資委和母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三年的“刮骨療傷”,中國二重(下稱“二重”)在今年已實現扭虧為盈。

第一財經近日獲悉,2016年二重預計實現營業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40%;預計實現利潤總額4.8億元,同比增利25.1億元。但在2014年時,這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有企業卻正走在生死邊緣。

“如果按照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標準,三年前的中國二重就是一個典型的‘僵屍企業’。”二重副董事長、黨委書記劉祖晴對第一財經稱。

而如何三年時間由資不抵債到扭虧,概括而言有債務重組、主動退市和結構性減員增效三招。

一百多億的債務重組

從2011年開始,二重接連出現巨額虧損。至2014年底,其資產負債率高達134%,企業已資不抵債。同時,旗下上市公司二重重裝連續四年虧損面臨退市。

“掙錢不賺錢、越幹活越虧”。當時的二重既有巨額債務壓身,又因經營機制老化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還有“三供一業”的歷史包袱沒解決,幾乎集中了國企改革面臨的所有棘手狀況,解決好二重就幾乎能解決其他企業的所有問題。

為探出新路,在獲國務院批複後,2013年7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親自操刀,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與二重實施聯合重組。

三年時間內,國機集團按照國務院配合國資委的要求,連施“外科手術”與“內科手術”,用了六個大招就讓二重重生,而這其中的一些思路和細節值得其他企業改革借鑒。

劉祖晴稱,第一招也是最困難的一招,即債務重組,“一百多億的債務重組,應該是當時資本市場上最受矚目的項目”。

劉祖晴並不諱言,二重最初也考慮過走政府批準的債務重組方式,但他稱,國機集團經過反複考量,認為這並非政府所希望的市場化改革道路。若企業不從根本上重整,看似簡單易行的行政重組無異於“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會留有後患。所以最後選擇了市場化的司法重整。

債務司法預重整以往常見諸歐美,國內只是近幾年開始才少有嘗試,連負責受理的德陽中院都將這一案件列為當年的司法創新項目。但歸根到底,司法預重整就是司法平臺上通過協商達到各方互相理解和利益平衡。

司法預重整也並非簡單的債轉股,對於有嚴格現金和盈利考核的銀行來說,只轉股不能解決資金回收問題。

於是,歷時近一年,經過與近二十家債權銀行艱苦磋商四十余次,最終達成多方認可的“以股抵債+現金償還+保留債務”的綜合受償方案。其間,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將五大國有銀行的主要領導都邀請到德陽的二重廠區,宣講解釋二重的改革方案,回答保證國機集團對二重債務的資金支持,真正讓債權方看到企業有持續現金流,才能換取銀行認可。

最大的債權人中國農業銀行德陽市分行行長朱波對媒體說,通過現金清償、留債、以股抵債等多種方式,金融債權清償率達到100%,同時極大地降低了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這在全國都是罕見的。

主動退市+減員增效

第二招則是主動退市。用劉祖晴的話說,因為當時的條件不允許同時處理上市公司保殼和債務重整兩大問題,因此主動退市反而為企業處理債務鎖定了風險、提供了環境。采取主動退市,不僅為企業改革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也極大避免了強制退市後可能帶來的風險。

通過先後采取全面要約收購、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二重重裝2015年圓滿完成主動退市,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退市改革的首個成功案例。

第三招是結構性減員增效。原來用工人數從1.5萬人減少到7631人,降幅近五成。但企業核心人才庫內的2000人在薪酬、崗位、待遇均保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骨幹職工流失率控制在10%以內。

“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核心問題解決後,加快資產盤活、加強開拓國機集團內部子企業同二重間的資源市場互補、補短板來改革公司治理機制和商業模式這三招,則充實了二重扭虧的後續力量。

按照同銀行協商的方案,二重在債務重整和改革後將繼續經營恢複企業競爭力,這是給債權方的保證之一。為了給未來良好運轉做準備,劉祖晴對記者說,上述改革實施時二重的正常生產一直沒有停,這也是本次改革的一個亮點。“任洪斌董事長明確要求,只要是為促進二重的業務發展所需資金就全力支持,確保了企業的可持續性。”

改革之後,劉祖晴透露,明年國機集團將以二重重裝為平臺,將集團內重裝資源整合,打造新的高端重型裝備板塊國機重裝,並進一步謀求重新上市。

國機集團有關人士還對第一財經談到了一個改革細節。

今年年初,任洪斌專門到二重現場辦公時,曾在大會上為二重職工宣讀兩篇可能在今年年底發布的新聞稿:第一篇是二重改革成功、實現收入和利潤雙超,第二篇是二重改革失敗、2016年再次難逃虧損厄運。

“我們現在描繪的未來是哪一種?毋庸置疑,在座的所有人都會選答案一。但聽完第二篇新聞稿後,大家是不是感到句句都打在心頭?”任洪斌當時說,“我相信,沒有人希望是第二個答案”。

開弓沒有回頭箭,同二重的改革類似,新一輪國企改革需要的正是使命必達。當國企改革繼續成為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時,除了眾誌成城、背水一戰實際上已經沒有別的退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65

午間公告:*ST神火預計2016年扭虧為盈

*ST神火:預計2016年度扭虧為盈

*ST神火4日午間公告,預計公司2016年度業績扭虧為盈,盈利約3億至4億元。公司去年同期虧損16.73億元。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公司表示4月份以來,受供給側改革等有利政策因素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所處煤炭、電解鋁行業出現回暖,煤炭產品、鋁產品價格持續回升,公司子公司新疆神火煤電有限公司鋁產品單月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同時,公司及時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品結構,采取措施使成本費用大幅下降,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大幅增強。

在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披露後,公司將及時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對公司股票交易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該申請尚須深圳證券交易所核準。

大連重工:收到政府補助資金300萬元

大連重工4日午間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控股股東重工·起重集團《關於撥付國家風電傳動及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項資金函》,鑒於國家風電傳動及研究中心已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依托主體正式明確具備了承接條件,重工·起重集團向公司轉撥大連市科技局下達的300萬元研究中心建設專項資金。

金一文化: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事項獲證監會受理

金一文化4日午間公告,公司於2017年1月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 (163874號)。中國證監會依法對公司提交的《北京金一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核準》行政許可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認為該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

貴糖股份:收到政府補助資金4410萬元

貴糖股份4日午間公告,公司收到貴港市財政局扶持資金44,108,700.00元。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有關規定,該扶持資金計入公司2016年度損益,具體會計處理以會計師年度審計確認的結果為準,敬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23

ST股扭虧保殼“套路”多 預期炒作風險幾何

從使用頻率較高的甩賣資產、重組、補貼,到解鎖賣房子新招式,ST公司亂花迷人眼般的扭虧保殼“套路”成了A股大戲。

2017年01月09日,*ST中發(600520.SH)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警公告,預測2016年扭虧為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760萬元至1140萬元。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月10日,已經有31家ST公司發布了2016年的業績預告,其中,19家公司預計能夠扭虧,其余公司則是續虧、不確定等。

五花八門的保殼新招式帶動了一眾市場投資者的“炒殼”動作,但是掘金狂熱中危機重重。除因經營向好、基本面有較大改善的個股具有相對報障,資產重組預期、出售資產等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保殼預期的炒作存在風險。

重組、賣資產成首選

從ST上市公司已經發布的業績預警來看,有19家公司使盡渾身解數,在2016年實現業績扭虧,大概率實現保殼。但是這些實現保殼的招數也是不盡相同。重組是ST公司實現保殼的最常用手法,在上述19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在2016年實施了並購重組方案。

去年12月30日*ST濟柴(000617.SZ)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16年的凈利潤為50億元至55億元之間。*ST濟柴所預告的的凈利潤金額和同比增幅在上述19家中是最高。之所以業績有這樣驚人的轉變,得益於公司籌劃的重組事項。

2016年度,*ST濟柴籌劃並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通過重大資產置換並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中石油集團持有的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油資本”)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2016年12月23日,公司取得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目前,中石油集團持有的中油資本100%股權已轉讓至公司,*ST濟柴成為中油資本的唯一股東。而根據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及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中油資本將於2016年度納入*ST濟柴的合並報表範圍,中油資本在報告期內持續盈利,使得*ST濟柴2016年預計將實現扭虧為盈。

*ST藍豐(002513.SZ)、*ST宏盛(600817.SH)、*ST東晶(002199.SZ)、*ST創療(002173.SZ)、*ST江化(002061.SZ)也分別在業績預警中表示,公司經過並購重組,獲得優質資產註入或者新收購的標的資產盈利能力較好,最終將納入公司2016年合並報表中,增加利潤。

上市公司甩賣資產無疑是最快最簡單的扭虧方式,這些資產對公司來說都是包袱,急於保殼的公司對此已經沒有耐心,甩賣成了首選。

2017年01月04日,*ST神火(000933.SZ)公告了2016年度業績預盈,預測2016年將實現扭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3億元至4億元之間。其中提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股權轉讓變現,其公告稱為調整、優化資產結構,盤活存量資產,公司協議轉讓所持鄭州天宏工業有限公司70%股權,通過本次股權轉讓,將產生投資收益6.41億元。

無獨有偶,2016年12月14日,*ST合金(000633.SZ)也發布業績預警,預計2016年業績扭虧為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500萬元至3200萬元之間,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已經審議通過了出售持有的北京合金鼎世貿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上述資產處置預計將導致公司合並層面增加凈利潤約1000萬元。如果*ST合金2016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真正實現為正值,則可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對公司股票交易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沒有補貼賣房子來湊

在保殼大戰中,政府補助是一大主力,政府發放的紅包往往將瀕臨“續虧”邊緣的ST公司拉回“保殼”境地。

2017年01月09日,*ST中發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警公告,預測2016年扭虧為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760萬元至1140萬元。而實現扭虧為盈的原因之一便是“積極爭取各項財政補貼。”

*ST中特(002423.SZ)在2016年的三季報中預計,2016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1億元至1.2億元,但是,2017年1月4日該公司又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16年業績為扭虧為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萬元至1000萬元。

除了2016年12月份,*ST中特通過轉讓所持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股權,取得轉讓收益6,737.75萬元之外,2016年10月份,*ST中特收到財政部撥付的棚戶區改造補助資金5978萬元,該筆補助資金屬於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2016年度營業外收入。

面對連年披星戴帽的ST公司,地方政府護殼心切,送去金額不等的財政補貼,則成為這些ST股的免死金牌。市場分析認為,政府補貼雖然作用又快又明顯,但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公司經營能力,而且公司容易對此形成依賴。

除了上述已經發布業績預警的上市公司,一些變賣房保殼的ST公司也在2016年賺足眼球和資金。2016年9月20日,*ST寧通B一紙賣房公告迅速引發市場熱議,該公司擬出售兩套北京學區房,估價2272.62萬元。該公司2016年上半年虧損2110.91萬元,若將上述房產成功出售,那麽該公司保殼成功概率將增加。另外,*ST人樂和*ST亞星也分別貼出賣房公告,前者擬以4.36億元出售長沙市一套房產,後者則擬以3352.23 萬元出售上海、廣州等地6處閑置房產。

除了依靠外力扭虧和變賣資產,一些公司主營業務所處的行業環境有好轉,也是企業扭虧的原因所在。“2016年4月份以來,受供給側改革等有利政策因素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所處煤炭、電解鋁行業出現回暖,煤炭產品、鋁產品價格持續回升,公司子公司新疆神火煤電有限公司鋁產品單月盈利能力不斷增強”*ST神火稱。

*ST金瑞在2016年10月29日公布的三季報中預測,2016年將實現扭虧。由於該公司電池材料募集資金項目逐步達產釋放效益、金拓置業工業地產項目銷售情況良好以及國內電解錳銷售價格回升、公司錳及錳系材料板塊開始盈利,預計2016年度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

保殼炒作存風險

五花八門的保殼新招式帶動了一眾市場投資者的“炒殼”動作,但是掘金狂熱中危機重重。除因經營向好、基本面有較大改善的個股相對具有報障,資產重組預期、出售資產等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保殼預期的炒作存在風險。

篩選ST股中預期較強的個股,分散資金投入,是每年這時候部分投資者的慣有操作。Wind數據顯示,ST概念指數板塊自2016年10月以來,截至1月10日收盤,漲幅為8.09%,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則為5.22%。

但幾家歡喜幾家憂,並不是所有的保殼手段都能奏效的。2016年1月6日,*ST昆機發布公告,其扭虧的措施包括:配合政府完成土地收儲及房屋征收補償事項以及上述5項公開掛牌出售資產事項。由於上述5項公開掛牌出售資產事項未能於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預期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財政年度經審計仍為凈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根據上市規則對該公司A股實施暫停上市,再次進行了風險提示。

ST公司發布開始並購重組的預案往往能夠吸引市場投資者的註意,引來一眾“炒殼者”,希冀通過前期資金“埋伏”,待重組成功之後實現獲益,但並購重組中往往存在很多不確定性。Wind數據統計顯示,有4家ST公司稱2016年將“續虧”,虧損的原因,包括主營業務持續不振,或2016會計年度公司未完成資產重組等事項。

2016年12月30日,*ST亞星宣布終止重組,其稱,本次連續重大資產重組終止的原因是由於近期國內證券市場環境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與交易對方多次溝通、磋商後,就交易方案、交易進程安排等事項未達成一致意見,公司決定終止籌劃連續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1月4日,*ST吉恩也發布公告稱,“因與交易相關方就交易方案核心條款未達成一致意見,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因本次重組終止預計公司2016年度不能實現扭虧。若2016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最終確認為負數,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度報告披露後被暫停上市。”受此消息影響,*ST吉恩在1月6日複牌後至1月10日三個交易日中,股價已經連續出現不同程度下跌,跌幅分別為-5.01%、-4.98%、-4.93%。

除了一些公司根據自身發展做出重組調整,針對並購重組的監管也在不斷收緊。2016年9月9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實施。“史上最嚴”借殼新規發力之下,多起並購重組生變,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不確定性變大。

即使通過各種手段保殼成功,一些上市公司的後續發展也是令人擔憂。2013年依靠轉讓林木成功保殼的*ST景谷,在摘帽次年即又陷入虧損,2016年再次面臨退市風險。該公司在9月19日發布公告,為了保殼故技重施,擬對外轉讓部分自有活立木存貨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