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伯仙奴 - 史提拉 ibank女人心聲 (2011年11月04日)
1 :
GS(14)@2011-11-04 15:11:2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0003&d=1614
Rebecca是我的舊同事,她初入行時是個小女孩,雖然是讀工管財務出身,但卻醉心寫作,所以便考入雜誌社做見習編輯,當天根本沒有人理會她,因為所有人都認為R做不長久,而只有我,視她為妹妹一樣,傾囊相授,彼此建立了友情,直至她離職以後,我們還有聯絡。
其實,薑果然是老的辣,雜誌社的前輩沒看錯,R做不過一年便辭職,轉往財經界發展,當時我也認為那是聰明的決定,畢竟在中環IFC上班,總比在工廠區一隅屈就好,於是小女孩便頭也不回,往ibank之路出發。過了兩、三年,大家約見面聚舊,R已脫胎換骨,一身行政套裝,行頭十足,成熟嫵媚,原來青澀靦覥的少女,蛻變成優雅的中環一族,回看自己打扮,竟有點兒寒酸。本小姐當然不會妒忌,因為我真的待她如妹妹一樣,內心還替她開心呢!
幾年前她結婚了,轉了公司,職位更上一層樓,仍然在IFC 上班,忙得更不可開交,一個月裡留在香港不足十天,行頭更厲害,一身名牌衣裝,Blackberry、iPhone好幾部在手,跟她吃一頓飯,電話、電郵不停來回,坐在對面的人,看在眼中簡直會神經衰弱,不能想像她怎能每天承受的壓力。
前天晚上,在SOHO陪她喝酒,R苦笑說,ibank風光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她輕呷著紅酒,眼角滲出絲絲疲憊,為甚麼她年紀小幾年,為何化妝品也掩飾不了皮膚的乾涸?R接著說,十一月公司裁員,那已是公開的秘密,上上下下都不敢怠慢,而在這氛圍之下,老闆都像失去人性般壓逼手下,她每天過著的是刀頭舐血的日子,某報連載的ibank女律師故事,直情不吃人間煙火!
史提拉
2 :
kamfaiAthrun(1488)@2011-11-04 15:58:19daisy wong??
3 :
GS(14)@2011-11-04 16:33:42個tag 都貼埋啦
4 :
kamfaiAthrun(1488)@2011-11-04 16:38:09didnt notice @@
5 :
GS(14)@2011-11-04 16:41:24不過我見到劉倩婷個樣咁殘....
利世民:領匯股東心聲
1 :
GS(14)@2012-04-14 21:08:08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413/77954
我好想問領匯管理層,作為香港最大嘅商場業主,有無諗過自己有乜嘢「企業社會責任」?
「利世民都講企業社會責任?」有乜唔妥?我不但講企業社會責任,仲要跟到足主流輿論觀點,認為領匯做得好,可令消費者同打工仔得益。唯一分別,係我信消費者、打工仔及領匯股東利益冇根本衝突。
甚至應該話,三者相輔相成。領匯無可能靠干犯消費者同打工仔得益,可長遠賺錢。如你先入為主認為賺錢要靠剝削,對唔住,你已被馬克斯洗咗腦。不過唔緊要,你有呢個諗法,唔係你錯;你信馬克斯主義,就會將問題都賴成社會嘅錯。
入正題,究竟,領匯點先可令消費者、打工仔、租戶……所有人都得益呢?係咪搞吓紀曉華同小儀尋找美味呢?定係將商場不計成本賤價出租,咁就有良心呢?領匯唯一責任,就係要令旗下商場租金自然上升得比其他場更快。
「不如將租金加到太古廣場咁貴!」廢青咁問,唔奇。「加價一定賺多咗。」多得馬克斯洗腦,好多傳媒人覺得,價格可以亂開,令呢個低級經濟學錯誤,陰魂不散。
東西兩隧加價到每程一千,咪發過畢菲特?報紙一份賣六百,咪好過印銀紙?或者,最低工資加到每小時一萬,所有香港人咪可以好似公民黨班大狀咁住山頂?醒吓啦!價格,唔係話你想加幾多都有人要。
瘋狂加租就會有人走,可能得不償失。領匯要旗下商場加租比人哋快,方法就係令到租戶盈利增加得比人哋更快。零售業,盈利絕大多數時間同營業額掛鈎。正如之前所講,增加營業額,唔一定係加價;好多時,薄利多銷更加有效。結果,生意做得大,甚至引入集團式經營,要請更多人,打工仔一機樣有着數。
領匯真係想做公關,唔該從呢個方向諗吓。左仔反發展就話去玩回憶,你又去照跟;作為股東,真係替呢間公司擔心。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
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尾場騷吐心聲 表態撐學生子華:一隻雞蛋碎咗,我都冇心情做
1 :
GS(14)@2014-10-18 23:05:17
■男神黃子華前晚尾場騷完結前以「扯B論」形容現在社會撕裂狀況。資料圖片
【雨傘革命】男神黃子華上周一在紅館的棟篤笑揭開序幕,轉眼11場便畫上句號,前晚尾場依然座無虛席,子華無懼敏感,晚晚大講雨傘革命,當中有笑有淚,隨着局勢變化作增刪,佔中導致社會出現撕裂現象,子華前晚台上力撐學生為愛而開始這場運動,直言「有一隻雞蛋碎咗,我都冇心情做」,擔心學生會受傷,呼籲大家要繼續滲入愛和智慧。
黃子華每次舉行棟篤笑必為觀眾發放笑彈,可是今次在紅館舉行的一連11場棟篤笑「唔黐線唔正常」卻撞正雨傘革命,身為港人的子華感慨萬分,自上周一晚首場騷開始,他每晚都因應局勢變化,上台時把內容作調整增刪。前晚尾場,劉青雲及黎耀祥一家三口撐場。子華更在完場前發表了「佔中感言」,貼題講及社會近日出現的撕裂情況,子華用「BB仔」比喻香港,呼籲大家要有愛,任何一方過度用力都會扯瓜他,全場拍掌和應。
■佔中和反佔中變得兩極化。資料圖片
■黃子華希望佔中問題可以用智慧解決。資料圖片
嘲鑊鑊新鮮鑊鑊甘
佔中和反佔中變得兩極,不單友人之間,連演藝界都爆出unfriend潮,子華卻說:「每晚我哋都有唔同意見,我哋呢度好民主,你放心,你隔籬嗰個係唔會即刻unfriend。」前晚最後一場,子華賣大包加送「安哥」,過去的棟篤笑,經歷過金融風暴及03年沙士等,輪到這次佔中,鑊鑊新鮮鑊鑊甘,子華坦言一度擔心佔領行動令棟篤笑胎死腹中:「自佔領開始,我每晚都預咗聽晚冇得做,呢個唔係一件好得意嘅事,因為每晚都有啲事發生,每晚件事都可以發生大到令我冇得做。好簡單嘅原因就做唔到,我一路講雞蛋、高牆。我當然企喺雞蛋嗰邊,如果有一晚,有一隻雞蛋碎咗,我就冇得做,我相信大家都冇興趣聽,我亦都冇心情做。」過去兩個多星期,佔中先後爆出連串清場行動,子華慶幸當中港人堅守愛香港精神,他說:「發生咗咁多日,冇碎過一粒雞蛋,係好唔容易。」子華用「BB仔」比喻香港,他說:「大家有個BB仔,一邊就扯住佢對手,一邊就扯住佢對腳,但
【專題籽】無壇可論聽心聲 謝志峰要做白姐姐
1 :
GS(14)@2015-09-18 02:15:36謝志峰原來好鬼馬,拍照時自創太極與功夫甫士,幾乎笑到我跌低。設計圖片
【專題籽:人言無畏】周日的正午,拳頭總是硬,電視很危險。近年,看《城市論壇》變成自虐行為,血管投訴:我要爆了。當我隔着mon都快崩潰,謝志峰在現場頂了十多年,還頻說好玩。於謾罵聲中榨取理性討論空間,平衡正反兩方,是他的拿手好戲。這個公道的裁判有個不公的下場:被退休。邀他訪談,我才看到不一樣的謝志峰。
約謝志峰於港台做訪問,他到來即要求:「畀兩分鐘我剃鬚。」我目測只有1mm長的鬍子,他不說,我根本看不到。「你好貪靚。」「唔靚才貪」。好,姿整無罪。等你。「青靚白淨」的他跟我想像的不同。
這張他辦公室內的空凳,下一手主人會是誰?
稱職調解員
與其說謝志峰是論壇主持,他更像調解員,三扒兩撥擺平維園一干滋事分子。時間煉成身手。他笑謂:「總之有汗出有糧出。」。鏡頭前他一聲令下,霸氣外露;鏡頭後他與各論壇常客關係不錯。傅振中知他離任,主動跟他自拍留影。其實聽着邏輯盲無恥說歪理,真能持平?「我堅守一個宗旨,他們個個都係我老闆,我畀他們發言,但要守規矩。」他提到自己處理得稍欠得體的,是某次李偲嫣質疑為何他請何君堯任嘉賓而非她,更反問:「我口才唔得咩?」她連珠炮發,他有點動氣回答:「你同佢比?差九皮。」事後他覺得自己把話說得太死。「雖然我覺得我無錯。」罵李偲嫣會反省,不是人人做到。
EQ之王者
他在城市論壇有個外號,叫「謝狗」。「我會回應唔狗點做記者?我係看門狗。」娘親被問候無限次,他從不上心。「做得呢份工,就預咗要聽粗口㗎啦!我理解他們的怨憤,咪畀佢哋發洩下。」生勾勾的謝志峰早前還收到死人花牌,叫他一路歸西。他笑謂:「我問佢哋做乜咁破費,驚佢哋claim唔番錢。」
鄧忍光以政務官身份空降出任廣播處處長,有指他將調任海關關長。
敢言酸秀才
自從鄧忍光當上廣播處處長,港台的中高層幾乎全面洗牌。「嘩,呢件都得?咁我可以做特首。」沒相關專業知識卻能上位,嗯,你懂的。今次不情不願地退休,政治打壓,別跟我說沒有。「港人治港50年不變,即50年後變。派得政務官來管,一定係跟政府路線。」不服氣但抗爭不了。「難道抱大腿?我呢種酸秀才有啲傲氣,唔多,但都仲有啲。」
未來白韻琹
「我的退休大計係返工,退休前大計就係搵工。」他笑自己是隔夜電池,不知還有沒有老闆吼。他的新目標竟然係「做白姐姐」,喂,寧教人打仔……喎。「在媒體做情緒輔導,是永恒的,以前佢形象最突出。」講真香港壓力爆煲,戾氣沖天,說不定訴心聲節目能爆到jam線。「諗埋㗎啦,請專家講,講足成日都得。」除了維園阿伯,常令我有衝動打爆電視的,還有建制派的青年軍,絕招是瞪大眼講大話。「我相信好多人講嘢,自己都唔信。佢哋好坦白,會話唔入建制派,點發達?從政為咗圖利,放棄理想,邊得㗎。」見慣風浪的他說時有些感觸,正因恐怖得太赤裸。
我不是猶大
對於政改方案,他曾叫大家「含淚袋住先」,後被批評賣港,加拿大居留權成為攻擊點。「我話袋住先,唔係因為我覺得係真普選,只係戰略運用,我冇為政府說話,只係認為咁做除笨有精。如果你話我啲策略好屎,我接受;但如果話我出賣香港民主,對唔住,我唔接受。」他說時有點激動。整個訪問他罵政府施政、建制、地產商、教育制度,談出賣的確說不過去。謀略就……《城市論壇》對政策沒甚麼實質影響力,可是它反映政府對民意的雅量。今天主持人被退休,節目被消失,這天還會遠嗎?
李偲嫣曾在港台門口示威,抗議謝志峰主持節目不夠公允。
他曾擺空凳「招呼」拒絕出席論壇、討論國民教育爭議的吳克儉及胡紅玉。
記者:葉青霞攝影:徐振國編輯:謝慧珊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802/19238763
【專題籽】中西琴俠 維修達人之心聲
1 :
GS(14)@2015-10-07 01:44:03唐健垣,中國古琴學會副會長,外號「箏怪」,南音愛好者稱他「南音箏聖」。又有人稱他為「雜家學者」,研究甲骨文、古琴、古箏、南音、粵曲、茶藝、文玩等等,現建立「正聞琴坊」製作和雕飾古琴。
【專題籽:音樂入魂】常言道,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在這物質豐盛的年代,物件壞了,可以買新的;人寂寞了,連醉生夢死都可以買。久而久之,放棄比擁有更容易,「買過新」、「換過新」的習慣,讓人忘記修補的意義。可是對於音樂人來說,伴隨自己的樂器豈只是件物件般簡單?彈指間抒發內心感受,不是「換過新」就能取代,就像小王子始終如一鍾愛自己星球的玫瑰花一樣。於是乎,中西樂的維修達人,擔當的都是同一使命──為樂器修補裂縫岔子,注入新生命,讓它重新發出真正屬於它的聲音,再次替樂手說話。
修古琴 還原大自然聲音
修理的意義何在?其實,觀乎怎樣對待自己喜愛的事物,已略知其人一二。修補,就是不貪快,重新梳理問題的癥結,從歲月年輪的裂縫中,尋回舊物的價值,回憶喜歡的初衷,過程裏學到的是珍惜,是生活。自言「此生只為雅琴來」,唐健垣一生與琴有緣,中學時期受國學大師饒宗頤啟蒙,其後師承梅庵琴派吳宗漢、台灣民族藝師山林派孫毓芹。1967年開始學琴,兩年後開始做琴和修琴,46年來修理過唐、宋、明和清的古琴,也會利用明、清古杉木製仿古琴。「一花一世界,大自然透過花草樹木與人對話。」每塊古木都有自己的聲音,每張琴都有它要說的韻事,唐師傅說修琴就是要搶救先人的藝術結晶,「古人做琴技術高明,即使是一張被水浸過的古琴,現在拿上手只要風乾依然完整有味道;二胡琵琶就算新造也容易找到好音色,但古琴是文化的聚集,以木做的樂器一定以舊為好。」
古木越老越好 新琴像小孩說話
做古琴的木最大特性就是木身夠乾透,木質越老,泛音、顫音的頻率越高,令音色更加蒼古回甘;要令木身夠乾必須經過歲月的沉浸,即使利用高溫焗或烘乾,其音色也不夠純正。「學彈琴,好少人會買新樂器,新琴極其量只是有音無韻,發出的只是鐵線味,好像小孩子說話般;但木頭、灰漆老化能讓琴音有甜美韻味,共鳴好舒服。」唐師傅覺得古琴比其他樂器敏感,不像鋼琴,按一下鍵便拉動琴內槓桿,然後敲響弦線發出聲音,關係疏離;古琴是手指與琴弦直接發生關係,弦下無琴碼,好的修琴師先要把中國文化融會貫通,才能把琴的神韻細膩表達。唐師傅雖然年屆七十,依然熱衷修琴與彈琴,每每眉飛色舞,引經據典,確實是位文人雅士;彈指間關節時而靈活有力,時而輕描淡寫。他邊彈邊說,當初學琴時發現老師們用的古琴都是明琴、清琴,破破爛爛,而他們往往都是靠自己修理,認為彈琴一定會碰到琴的不同毛病,於是趕快學習修琴技巧,「很多古琴都來自宋朝、明朝,飽經歲月侵蝕已經脫漆,琴身開裂,脫漆便用天然材料鹿角灰加生漆樹的汁液,把琴身磨平;琴身開裂便釘合,有些木頭太重我就乾脆把琴鋸開減薄,木頭有裂縫就將它修補。修琴最重要的是知識,不是技巧,選對木材,還要懂得使用,即使年輪疏密都有影響,還要兼顧灰漆比例的配合等等。」
拆大宅 牆身藏唐代古琴
除了頭痛醫頭外,有時遇到千年古琴,唐師傅也會直接破開琴身修理,務求改善音韻。他最難忘的修琴體驗發生在某次廣東新會拆古宅時,在古老大屋的夾層牆上出土了一些小古董,其中發現了一張琴,「初初覺得木頭很重,於是我將它破開,以為是宋琴,後來發現裏面是用雙層面板製成,一層是杉木,一層是梧桐木,硬軟木組成如陰陽結合,只有唐朝製的琴才會用這個方法。」大喜過後,唐師傅用毛筆掃走琴內的灰塵,發現刻了「貞觀二年製」數個小字,彈奏時聲音古雅,琴身斷紋清晰,「相信是當時屋主逃難,又不想隨便掉棄這一張琴,於是就藏在牆身裏。」修琴,既是修補瑕疵,也是修補古人與現代人的歲月斷層,重現古樸淡雅的聲音,唐師傅作總結:「古琴的聲音要有內容,有餘音,不過份張揚。作為修琴人,職責就是挖掘它應有的內容。」珍惜古人留下的餘音,同時在過程中還原大自然的聲音,以此達到調劑性情,道法自然的意境。
要令琴身重現光潔,需用砂紙打磨,配以乾磨或濕磨,直至琴面平整均勻為止。
這些銼木頭的專用工具,已跟隨了唐健垣不知多少日子。
古琴若脫漆,便用天然材料鹿角灰,加生漆樹的汁液混合而成的灰漆髹漆。
經典收藏,唐「貞觀二年製」的雙層面板琴,琴背面的「琴外韻」三字,是饒宗頤為琴而題的名字。
這兩張均是北宋古琴,(上)雲表龍璈琴、(下)紀侯鐘琴。
修結他 彈出人性化聲音
長髮大男孩Kenneth Angus在結他維修界無人不識,本身是獨立樂隊Nowhere Boys主音結他手的他茹素,酷愛六七十年代英倫搖滾和結他手,大學一年級時因太熱愛結他中途輟學,到美國MI(Musician Institute,是一所流行音樂學院,提供當代音樂界多種學士學位、副學士、證書課程)修讀結他演奏,其間他第一支擁有的電結他Gibson Nighthawk損壞了,「結他頸損壞嚴重,柄與頭完全分離,曾經給木匠修理,最後發現還用錯了膠水。」經MI老師搶救後,整支結他竟然可以修補得天衣無縫,沒有任何破爛的痕迹,Kenneth驚覺維修結他的樂趣可能比彈結他更好玩,之後進修結他技術課程,師承John Carruthers(他修理過結他大師David Gilmour、Santana、Richie Sambora等名人的結他),學曉製作電結他,同時也練得一身維修好本領。「以前結他壞了就修理壞的部份,不會想去改良結他,近幾年全世界的趨勢是大家都開始好願意花錢,大家的耳朵好像比以前更靈敏,現在的人肯花錢、肯研究pickup、cable等的分別,不斷改良自己的樂器。」
毒的浪漫 修畢結他拍照放面書
Kenneth認為他的職責就是為結他發出它應有的聲音,加強它的表達能力,可以彈出較人性化的聲音,「要做到這點,本身一定要是結他手,不一定要彈得好好,但必須知道聲音的原理和構造是怎樣,興趣比耳朵的靈敏更重要。」現在結他唾手可得,但願意花錢維修的依然大有人在,好多人是因為一份情而維修結他,即使醫番都嘥藥費,幾百元買回來的結他都有人願意維修,「曾經維修過好幾支結他,維修費差不多等如結他本身價錢,我早說不化算,但原來是老婆送給他的,或者是先父留下來的。」紀念價值勝過一切,最教他難忘是為家強修理家駒留下來的Dobro(Beyond《長城》MV內家駒用的銀色結他)結他,「家駒影響我彈結他,那年代好多結他手都受他啟蒙而接觸搖滾樂,維修時我好激動,對我意義也很重大,可以親手維修自己喜愛的結他手的結他。」木工、電工一直都是男人最「毒的浪漫」,「我最享受的是修理好,抹乾淨然後拍照,放上facebook那一刻。」再毒點,連焊接都是一種不能自拔的樂趣,「就算是焊接一條線,或用不同方法繞線,發出的聲音都不同,以電結他舉例來說,用不同的ground(地)線,用PVC線焊接,還是用古舊的push back(布編織連接線),聲音已經有好大分別,影響整支結他的輸出。」
最貴不一定最好 用樂器表達自己
久經年月,結他品牌不同系列的年份、生產地及零件運用,品牌如何有系統地downgrade,從而縮減成本或真正改良哪一部份的聲音,他都瞭如指掌,「越來越多人懂得guitar setup,要令自己的結他多點特色,就要在modification上比別人多想一步,不是把所有最貴的物料放在一起就一定最好,發出的聲音會好古怪,失去原有深厚的特性,有時不斷實驗,加加減減反而效果更好。」
Kenneth說即使是電結他,小至連螺絲長短粗幼都有影響,拾音器(pickup)不是最大影響,hardware對聲音的準確性才是最大影響。維修多年,他開始發現一個現象,「好多樂手都本末倒置,不斷改良樂器但又無好好練習技術,沒思考怎樣利用樂器表達自己。選對自己的樂器,即使用好一般的樂器都可以好利害,你看Nirvana的 Kurt Cobain,他的結他不知從哪裏拾回來的,好平宜,但他就是幾個chords已經表現到好強的statement(表達)。」訪問期間,他多次強調玩音樂一定要有個人statement,如他喜愛的英國殿堂級結他手Jeff Beck、David Gilmour,往往就是簡單幾個音都有意思,真正懂得用樂器說話;而我相信他一雙手,就是樂器與樂手間的橋樑,幫助尋找樂器裏等待發掘的聲音。
Kenneth Angus,結他維修達人,酷愛六七十年代英倫搖滾,大學中途輟學,往Musician Institute進修,維修家駒的結他時最激動。
Kenneth說買齊工具成本差不多幾萬元不等,但修理一支結他才不過幾百元至千元,所以收徒弟真是無能為力。
修理結他基本工具,多年來由ebay不斷購入。
Kenneth的珍藏結他
Gibson Lap Steel
這支是英年早逝的創作歌手兼結他手Jeff Buckley的父親Tim Buckley彈過的結他,Tim Buckley同樣是民謠唱作歌手奇才,Kenneth說賣家跟Tim Buckley是老友。
60s Gibson Hofner Galaxy是Kenneth珍藏結他之一。
記者:胡靜雯攝影:黃子偉、徐振國編輯:陳漢榮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06/19321611
【父母學堂】新手父母十大心聲 你有冇共鳴?
1 :
GS(14)@2016-01-18 01:34:30台灣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超過62%的新手媽媽曾在湊B的過程中感到壓力,當地有網站則在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做了一個有關新手爸媽十大心聲的統計,結果依次如下,當你回想起昔日初為人父母時,這又是你的心聲嗎?
1.無時無刻都想着寶寶(2,101票,發生時機:外出工作時)家中添了新成員,生活起了巨變,新手父母在上班時一定會心掛掛,想知道BB今天有沒有扭計,想早點回家看看小寶寶,生活幾乎完全被BB佔據。2.好想出去玩去看電影(1,972票,發生時機:親友出遊時)日夜都要忙着湊仔,與朋友聚會,出國旅行的機會一定比以前大幅減少,甚至連只是到附近看場電影也變成奢侈的事。3.很多保護寶寶的規矩(1,479票,發生時機:親友聚會時)親友聚會時,每人都一定對BB很好奇,想上前又摸又抱,新手父母總會情不自禁提醒對方:「先洗手」、「先噴消毒液」、「不要太大力摸BB的臉」等。4.被問何時要生第二胎(1,239票,發生時機:親友聚會時)通常新婚夫婦會被問何時生小孩,生了第一胎又會被問何時生第二胎,生了第二胎又會再問還生不生,這是個沒完沒了的問題。5.手機裏都是寶寶的照片(749票,發生時機:外出工作時)手機內總會有很多BB的照片,就算只是個小動作,也可能會拍下數十張近乎一模一樣的照片,不捨得刪除。6.常被問餵母乳還是奶粉(525票,發生時機:親友聚會時)這也是個被問了十萬次的問題,無論用哪一種方法,也會有贊成及反對的聲音。7.隨時都看起來很累(462票,發生時機:獨自在家時)父母照顧初生BB最忙碌,每隔數小時就要餵奶,期間又要不停換尿片、陪玩,忙過不停,半夜三更又隨時被BB的哭聲嚇醒,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休息,想唔攰都幾難。8.被親友們比來比去(386票,發生時機:親友聚會時)很多人總喜歡將不同家庭的孩子比較,身高體重、頭髮多少、那個早點學會走路,事無大小都比較一餐。9.忙到沒有時間吃飯(214票,發生時機:獨自在家時)如果只得父母其中一方獨自留家湊仔的話,靠一人之力打點初生BB日常生活的一切,的確很容易忙得連吃飯的時間及精力也沒有。10.親友們管東管西(191票,發生時機:天氣變化時)新手媽媽坐月時一定會被老一輩叮囑,不能沾水洗頭吹風,又不時接到親友來電提醒要替BB穿多點或少點衣服等,有時會很滋擾,其實每人湊B的方法都不同,又何必給予人家壓力呢?資料來源:dailyview.tw記者:黃子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7/19455083
有話兒:社會沒公義沒平等盧冠廷再唱心聲
1 :
GS(14)@2016-03-11 13:31:42「如今夜了 請安息輕帶着靈魂別去」89年,盧冠廷為六四事件作歌《漆黑將不再面對》祭亡靈,今年,盧冠廷將於6月踏紅館開騷,27年過去了,他覺得社會沒變,依然是沒公義沒平等,但他仍在考慮會否唱這歌:「我個心一直冇變,但我冇咗嗰種為自由嘅熱血,而家幾十歲人睇化咗!」他為現今社會撕裂感傷心,希望港人不再有擔憂爭拗,世事何曾是絕對!撰文:余燕儀現年65歲的盧冠廷回歸樂壇,相隔8年後,將於6月10及11日假紅館開騷,89年盧冠廷寫歌《漆黑將不再面對》悼六四亡靈,剛巧今次開騷踏正6月!日前盧冠廷在沙田接受本報專訪,被問到會否再唱這歌?他說:「嘩!好敏感喎,點處理呢個問題要考慮,就算我唔唱呢隻,我都會唱而家啲人感受乜嘢、呢個世界發生緊乜嘢,因為冇變呀,冇公義、冇平等,幾十年嚟冇變,有人一日就會有呢啲事情發生,我有機會唱嘅時候,一定會唱我心聲出嚟。」
■89年盧冠廷出席「民主歌聲獻中華」,其後更為六四事件創作了《漆黑將不再面對》。
■盧冠廷對香港人仍然有信心,相信定能找到出路。
「撕裂我係好傷心」
步入長者之齡,盧冠廷的心沒改變,但人卻看化了:「我個心一路都冇變,但係咪一定要唱呢隻歌呢?要考慮囉,嗱,我講我性格畀你聽先,任何有爭拗嘅嘢,唔理你對錯都好,一有爭拗我就行開,乜嘢叫啱?共產黨啱定係美國啱吖?呢個冇絕對,我會支持真普選,但我唔會去佔中。當年嘅感受全部係真,到而家係咪仲係為自由咁熱血?唔係喎大佬,我而家幾十歲,我冇咗嗰種熱血喎,個人又睇化咗,乜嘢啱乜嘢唔啱?呢個世界何來有絕對?」眼看現在的社會撕裂,盧冠廷坦言:「撕裂我係好傷心,我希望嚟睇我演唱會嘅人,有番兩個鐘頭嘅安慰,或者令佢哋暫時忘記紛爭,我希望香港人開心,唔使再擔憂爭拗,去番和平啲嘅社會,呢個係我希望。演唱會叫『Beyond Imagination』,希望可以感動人,我唔會放煙花着靚衫整到個台好靚,呢啲唔係我感動人嘅方法,我要去搵magic,超乎人想像嘅感覺。」
■盧冠廷前年為徐小鳳演唱會擔任嘉賓,已令人期待他再開個唱。
■財爺曾俊華在預算案引用《憑着愛》歌詞,令盧冠廷十分興奮。
「有意志無人可阻」
對於財爺曾俊華在預算案引用《憑着愛》歌詞,盧冠廷笑說:「《憑着愛》我寫㗎,高興㗎,用我隻歌,咁多歌唔用。08年佢都有嚟睇我嘅演唱會,佢喺街見到我都問幾時再開第二次?大家食過一次飯,講吓jazz音樂。」問是否相信香港人真的會搵到出路?他說:「香港人搵到呢個出路,有意志係冇人可以阻撓,我成日都講,飛機未識飛時,你相信佢就一定飛得起,一樣道理。」場地:香港沙田萬怡酒店
The Starving Of SudanKevin Carter1994
為一張相創作新歌
盧冠廷將出新碟收錄2首新歌,一首是《憑着愛》的延續篇《你今天快樂嗎》,另一首是潘源良填詞的《Kumbaya》,他說:「《Kumbaya》係睇幅相有感而發,非洲小朋友趴喺地爬,仲有半里到有嘢食地方,但佢冇力,有隻禿鷹喺隔籬望住,等佢瓜老襯就食佢!嗰個記者好勁,識影張相震撼世界,但點解唔去幫佢呢?呢個對我震撼好大,點解會搞成咁?因為我哋斬晒啲樹,沙漠化種唔到食物出嚟,呢個係我用嚟警世嘅歌。」問到近年還有聽廣東歌嗎?他坦言:「老老實實係冇嘅,我樣樣音樂都聽,廣東歌未去到一個level令我興奮,而家啲歌唔好聽,冇咗創作能力,因為90年代初rap出咗嚟,完全係廢咗旋律嘅重要性,第二computer music出咗嚟,唔識音樂都可以做作曲家,啲歌係垃圾,我同唱片公司講,希望畀番人聽歌嘅興奮。廣東歌一定重要,我希望廣東歌好似韓國咁可以打出世界市場,呢個係我希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1/19524452
市民置業心聲及專家回應
1 :
GS(14)@2016-03-28 14:14:12■香港樓市自去年開始轉角,市民對置業抱不同看法。 資料圖片
拒被物業綁住青春
黃先生:我從來都唔會諗買樓,供樓好嘥時間,寧願攞啲錢做其他嘢,又或者用20、30萬就買到日製二手船。我覺得買樓好傻豬,幾百萬先買得嗰幾百呎嘅單位,跟住你就供20、30年,俾層樓咁樣綁住。
■黃先生
汪敦敬:年輕人生活應該交由他們自己決定。不過由實際財務安排角度出發,無公屋亦都無父蔭嘅年輕人,要認真諗租金問題,例如考慮租金與供款開支相若嘅情況下點處理。林浩文:買樓唔係人生嘅唯一一個目標。理想可以是各種各樣,唔一定要將樓擺響首位。關焯照:對香港人嚟講,樓某程度屬於必需品,能力許可下應該趁早置業,而且退休後亦可作逆按揭安老,不過實力唔夠就唔好勉強上車。
■陳先生
期望爆煲執平貨
陳先生:唔驚樓市跌喇,自己都無物業,梗係跌得越多越好喇,最好就跌九成。如果用實際因素考慮,我就估唔到嚟緊樓價會點。汪敦敬:我覺得唔實際囉!就算樓價跌九成,啲人都仲想跌,嗰時經濟亦都出現大問題。睇返2003年樓價谷底,當時經濟是最差的時期,失業亦最嚴重。林浩文:無話樓價跌幾多成大家一定會好,更重要係負擔比率嘅高低。好似話樓價跌五成,大家人工無咗一半,到時負擔比率一樣。關焯照:樓價跌九成有一個機會,就係有重大政治改變!不過,樓價跌九成的代價好大,好多人財富蒸發,到時啲人唔係排隊買樓,而係排隊攞粥水、等救濟。
■梁先生
業主料樓價難大跌
梁先生:我諗樓價跌多一成左右見底,因為建築有一定成本,而且今次樓市下滑同1997年情況唔同。當年講緊揸幾層樓,今次大部份都係揸1層至2層,估計嚟緊跌多一成自然應該都有人入市,因為累積好耐無人買樓。汪敦敬:用家唔適宜去搵最低個價,但可以租金回報率去分析樓價未來趨勢。林浩文:認同佢呀,當年97時10個煲都唔知有無5、6個蓋,但而家政府都捉得好緊,貸款比率處於一個健康水平,暫時睇返香港經濟亦都唔係真係好差。關焯照:樓價幾時見底呢啲個人判斷喇,但覺得佢幾理性,起碼睇到97至98年的重演都好難,因為暫時睇唔到金融制度出現問題,同業主持貨能力唔太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28/19543817
張德江:中央滿意梁振英工作泛民斥看不到聽不見港人心聲
1 :
GS(14)@2016-05-21 13:00:33■梁振英昨到機場迎接張德江。馬泉崇攝
【本報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起一連3天訪港行程,甫下機即表示今次訪港目的可用「看、聽、講」3個字來概括,聲稱想看香港變化、聽港人要求,但面對港人對特首梁振英施政不滿,張下午聽取政府官員工作匯報,仍表明中央對梁及特區政府工作感滿意。多名泛民議員質疑,張在反恐級別的重重保安包圍下,根本「睇唔到、聽唔到」港人真正心聲。記者:林俊謙 陳雪玲張德江昨午12時乘坐專機抵港,隨行官員包括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等。到場迎接包括梁振英與三司、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等。張在機場發表講話,稱今次來港是要看、聽和講,看香港這些年的變化、新老朋友及港人生活情況;聽取特首和政府工作情況,社會各界對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貫徹落實《基本法》有何建議和要求等。張又會在今晚歡迎晚宴發表講話。張德江之後在下榻酒店與梁會面,政府新聞處只發放照片,隨後張轉到政府總部會見主要官員,由梁及三司負責作工作匯報。政府消息人士指,會面約個半小時,氣氛融洽、超時完成。張德江非常了解及掌握香港情況,理解政府面對的施政困難;又形容全體主要官員及常秘都在場,充分凸顯政府管治團隊同坐一條船。
張被諷變成恐怖分子
張德江開場重申,去年12月梁述職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充份肯定梁振英及特區工作;又指港府在土地、房屋、養老及扶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仍對香港發展有信心。官員與張會面約兩小時,匯報部份並無公開。傍晚梁在禮賓府設宴招待張德江,梁與太太唐青儀在門外迎接,獲邀出席人士包括王光亞、張曉明、李飛等中方官員,以及外交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及深圳市官員。工黨李卓人質疑,張稱要看、聽、講,但因梁「擦鞋擦過龍」,令張看不到任何抗議橫額,聽不到民間聲音,所謂的反恐保安區將張德江變成恐怖分子;社民連梁國雄譴責警方濫權,呼籲香港人勿忘初衷,在張訪港期間穿黃色衣物,在家掛上「我要真普選」字句。《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署名文章,指張德江為香港各界帶來信心,又指香港非皇帝女不愁嫁,其優勢已逐漸削弱,中央在此時再次為困境中的香港帶來「東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8/19616573
【憂鬱星期一】誰發明了返工? 到肉插畫道盡心聲
1 :
GS(14)@2016-07-12 03:22:14賤人新世紀的〈如果一星期是男子〉,以不同相貌的男人比喻一周的七天,周一核突;周二三四面目模糊,周五六是男神級數,而周日就係blue blue地的文青。
最短恐怖故事大賽,「星期一」三個字肯定係全球打工仔票選冠軍。好驚,真心驚,星期日黃昏開始驚。「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可能係周日最多人在Facebook用的tag。
網上有很多描繪這種心境的到肉插圖,幫大家表達對Happy Friday跟周末過去、周一來襲的恐懼與恨意。香港插畫師都喜歡畫這類插畫,例如Cliffy就形容星期一「比萬聖節更似萬聖節」;Hello Wong就認為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星期一與星期日;賤人新世紀就把一星期以不同男人作比喻,星期五、六是陽光、野性靚仔,而星期一就是不知廉恥,騷擾你正常生活的核突佬,貼切到呢!
Nothing Serious就把迎接星期一的生理同心理狀態描繪出來:不安、焦躁、想射波又唔願瞓,憂鬱滿瀉;爵爵&貓叔就恨不得化身為武士把星期一恨恨殺掉;Plastic Thing就把周一睡過頭的頹廢造型畫出,女神周一,慘變麻甩。捱到星期一夜晚,文地貓放大殘酷,告訴你你還有星期二三四五要捱。每幅圖都令人好有共鳴,看罷笑完之後……真係喊出來。嗚呀!記者:葉青霞
爵爵&貓叔想化身武士把星期一殺掉,打工仔最大願望莫過於此。
星期一的恐怖程度在Cliffy眼中「比萬聖節更似萬聖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1/1968948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