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很平凡,但高富帥都愛上我...為什麽瑪麗蘇劇那麽受歡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347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劇照/圖)

即便年紀再大,身材再臃腫,性格再平凡,每一個女性都擁有做夢的權利,都有擁有一顆“少女心”的權利。

但瑪麗蘇劇有值得警惕的一面。它向女性傳遞一個訊息:你什麽都不要做、不用改變,你只要等,然後就會有一個完美男子出現,他會對你無條件的付出。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麽瑪麗蘇劇那麽受歡迎?

近日,2016年度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公布了。《羋月傳》《錦繡未央》《親愛的翻譯官》《女醫明妃傳》等電視劇名列前茅,如果說這些電視劇有什麽共同點的話,就是它們都是瑪麗蘇劇。

再看一下2017年已成為爆款和可能成為爆款的電視劇,從《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如懿傳》《夏至未至》《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悲傷》,無一例外也是瑪麗蘇風格。不誇張地說,瑪麗蘇劇真的是國產電視熒屏最受歡迎的劇種之一。當然了,也別因此瞧不起本國觀眾,事實上,雖然歐美市場優質影視劇不少,但瑪麗蘇題材也總是很受觀影,像元旦期間在國內上映的《BJ單身日記3》,一個40多歲的、發胖的、邋遢的、講話口無遮攔的“大齡剩女”,竟然被兩大男神(一個大律師,一個大富翁)追求;這個系列從2001年拍到現在,聽說作者又在著手寫第四部了。

這的確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為何全世界觀眾——或者說本國觀眾,如此熱衷於瑪麗蘇電視劇?

瑪麗蘇劇的特征

首先,簡單說明下,什麽是瑪麗蘇劇?瑪麗蘇劇有什麽特征?

何為瑪麗蘇?它是英文Mary Su的中譯,說是1970年代,某外國作者在自編的科幻同人文里創造了一個名叫Mary Sue的虛構女主角,她非但以自己的才華拯救了全人類,還憑借美貌和性感俘獲了所有男人,最後在拯救世界後華麗地死去,為大愛犧牲自己。瑪麗蘇隨後名聲大振,並成為一種心態名詞,即女性對自我魅力的無限意淫。

瑪麗蘇劇就是將女性魅力的無限意淫敷衍成劇集,女性的魅力通常體現在女主角總是集萬千男性寵愛於一身,想想看,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男人都愛上我——還有比這更大的意淫嗎?如果女主角是風華絕代、傾國傾城、才華橫溢、無所不能那也就算了,可在瑪麗蘇劇中,女主角往往還是一個普通姑娘:她們出身平凡,長相普通,智商一般,脾氣也不一定溫柔,甚至還非常暴躁。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女二號,她們往往樣貌美艷,身材高挑,出身好,學歷高,對男主角還一心一意非你不可。可高大帥氣溫柔體貼專一深情的男主角偏偏不愛女二號,而一心只喜歡普通的灰姑娘。把經典韓劇翻出來一看,十有八九是這個套路;國產的都市偶像劇延續的是韓劇的套路,而像《羋月傳》《錦繡未央》這樣的古裝劇,表面看起來是女性的成長史,但女性的成長路上各路男神紮推出現,並成為女性進步的最大助力。

總之,這個世界上有兩種高富帥,一種是現實中,他們絕大多數只選擇與他們顏值能力相當的白富美,一種是瑪麗蘇劇中的,他們白富美看多了,遇見普通的灰姑娘就“很好,你引起了我們的註意”,接著死心塌地愛上了,甚至不惜因此放棄巨額財產、與父母斷絕關系、與整個家族決裂。

至於瑪麗蘇劇的風格,往往都是超現實的、唯美的、夢幻的,以及悲情的。因為高富帥與灰姑娘的搭配,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他們的情感路上,充斥著狠毒的父母或後媽,因嫉妒心而黑化的女二,各路牛鬼蛇神,癡情的男二,以及車禍、白血病、失憶等坎坷曲折的經歷。

《女醫明妃傳》(電影劇照/圖)

女性的情感空擋

瑪麗蘇劇為何充斥電視熒屏?

不難發現,瑪麗蘇劇帶著濃重的女性特征,它以女性為主角,講述的是女性的故事,關註的是女性的情感需求,這在根本上是因為,電視劇的遙控器往往掌握在女性手中。何況步入消費社會,女性已經成為文化工業最大的消費群體——女性是電視臺節目的收視群體,是大明星演唱會的粉絲群體,是購買時尚雜誌和奢侈品的消費群體,以女性的情感體驗、心理訴求為鵠的瑪麗蘇劇大量出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就像文化研究者張檸所說:“媒介傳播中永遠存在一個有待填補的情感空檔。文化生產商正是洞悉了這個空檔的秘密,他們利用婦女特有的情感方式,將媒介變成一種快感消費,將剩余時間和剩余情感轉換成剩余價值。這種剩余時間和剩余情感被制造商抽象為一組數據——收視率,再轉賣給廣告商。”因此,韓國關註家庭生活的日日劇、周末家庭劇,日本的晨間劇(又稱“女人劇”),始終在本國擁有極高的收視率。

但與韓國日日劇或日本晨間劇這種關註柴米油鹽的家庭生活,動輒上百集不同,瑪麗蘇都很短,像日本往往就十集,韓國一般也只有十六集(國產偶像劇動輒四十五集是例外,因為基本靠註水);在制作上更為精良,比如布景優美、畫面清新、服化時髦;更為關鍵的是,女主角的身份也不只局限於家庭主婦,她們還可能是職業女性。瑪麗蘇劇瞄準的不只是家庭主婦,也瞄準了都市女白領或大學生等準都市女白領。

應該看到,職業女性往往要承擔著比職場上的男性更多的壓力,然而她們在入職、晉升等方面,卻又總是面臨著隱形的歧視。並且,許多職業女性不僅僅是“主外”,甚至要兼顧“主內”,家庭工作兩頭跑。在生育、職場、家庭、衰老(身材)四座大山面前,許多女性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個女子內心的那些大的和小的絕望”,在面對邋遢的、不做家務的、不帶小孩、沒有同理心、不可理喻的丈夫或者男友時,她們難免會有這樣的幻想:如果有一個完美的男人理解我、愛上我那該多好!

瑪麗蘇劇是滿足這種幻想的不二選擇。

《BJ單身日記3》(電影劇照/圖)

少女癌還是少女心

法國文學大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可謂瑪麗蘇典型。包法利夫人是個小鎮姑娘,從物質角度來看,嫁給包法利不算是個壞的選擇,包法利雖木訥,但對於包法利夫人還算是忠誠體貼的。但羅曼蒂克小說看多了,包法利夫人老覺得自己也該是貴婦人,該穿梭在貴族舞會,周旋在追求者中間。她幸福的閾值便提高了。在某些人那里,衣食無憂相敬如賓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但當你見識了太多的朱門繡戶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之後,就會覺得平淡的小康生活是貧瘠的、煩悶的、空虛的。平淡的生活已經滿足不了包法利夫人了,她沈溺於幻想之中,與他人發生了婚外戀,並因此走上了不歸路。

某種程度上說,《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瑪麗蘇的勸誡書。福樓拜經由包法利夫人的悲慘經歷告誡讀者:不切實際的幻想可能是致命的毒藥,服用需謹慎。這的確讓人想到問題的另一面:沈迷於瑪麗蘇劇不僅僅是娛樂消遣那麽簡單,它可能對女性的情感世界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瑪麗蘇劇有值得警惕的一面。它不斷向女性傳遞一個這樣的訊息:你什麽都不要做,什麽都不用改變,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你只要等,然後就會有一個頂級的完美男子出現,他會對你無條件的付出。就像郭敬明寫的、一度成為無數少女的QQ簽名的那句話:“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你的愛人,無論你此刻正被光芒環繞、被掌聲淹沒,還是那時你正孤獨地走過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濕,無論是飄著小雪的微亮清晨,還是被熱浪炙烤的薄暮黃昏,他一定會穿越這個世界上洶湧著的人群,他一一地走過他們,懷著一顆用力跳動的心臟走向你……”

這樣的唯美設定與煽情語錄,輕易就能把不少女性麻醉。不知不覺間,它提高了很多女性對於情感的閾值,當她們真的什麽都不做就這樣等著的話,她們很可能孤老終生;或者當她們以瑪麗蘇劇中男主角的標準在現實中挑選男友時,將發現身邊的男性都面目可憎,無人可以滿足要求;甚至當她們學著像瑪麗蘇劇那樣生活時,可能在情感和生活上一步錯,步步錯,而像包法利夫人那樣走上不歸路。她們成了“少女癌”患者:“無限制地增加對異性的要求,從而開始對現實生活產生不滿,對異性失望甚至絕望,吐槽抱怨完之後繼續沈迷於韓劇塑造的虛擬中,將個人需求和喜好投入到劇中人物角色中,形成循環,最終一心憧憬美好的理想,卻無法面對骨感的現實。”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走向極端,將所有熱愛瑪麗蘇劇的女性觀眾都認定為“少女癌”或者幼稚可笑。畢竟,絕大多數人也僅僅是把瑪麗蘇劇當消遣,把達西先生、韓國歐巴或者國產小鮮肉當做夢中偶爾路過的情人,關掉電視,她們該工作工作,該帶娃帶娃,一點也不含糊。

即便年紀再大,身材再臃腫,性格再平凡,每一個女性都擁有做夢的權利,都有擁有一顆“少女心”的權利。“少女心”並非意味著對現實的逃遁,它可以是“一個審美的標準、品位的區間和妥協的底線”,告誡女性如何更好地做自己、更好地愛自己,以及更為優雅自在地應對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06

霸道總裁愛上平凡女人的概率有多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547

《喜歡你》(電影劇照/圖)

不少小姑娘看小妞電影和瑪麗蘇偶像劇多了,總幻想著自己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霸道總裁。

但沒有誰聽說馬雲、馬化騰、王健林、紮克伯格、比爾·蓋茨等大總裁的妻子是在服務生里找的,她們更多是總裁們的大學同學,有著與總裁相匹敵的智商和能力。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霸道總裁愛上平凡女人的概率有多大?

周冬雨、金城武主演的電影《喜歡你》,可以說是票房口碑雙豐收。盡管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都市言情電影,好在演員演技在線,導演水平在線,於是觀眾都不罵其劇情離譜,而是將視為“小妞電影”的典型。又趕上白百何出事,影評人紛紛認定周冬雨就是小妞電影新的代言人。

什麽是小妞電影?它又叫小雞電影,源於英文chick flick,是指那些劇情比較輕松浪漫,多半以女性角色為核心的愛情電影,正式一點的稱呼就是“女性浪漫愛情喜劇”。有人言簡意賅總結了小妞電影的幾個關鍵詞:女性視角,加油勵誌;愛情母題,騎士現身;時尚風範,都市藍調;逗趣耍寶,團圓結局。

這麽一看,小妞電影其實跟電視上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或“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偶像劇沒什麽兩樣。它們都主打女性觀眾,展現女性的情感與生活,滿足女性情感上的幻想。作為一種情感消費品,小妞電影和瑪麗蘇偶像劇當然無可厚非,不過令人好奇的倒是另一個問題,小妞電影里上演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兌現的可能性究竟有多高?

不少小姑娘看小妞電影和瑪麗蘇偶像劇多了,總幻想著自己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霸道總裁。最近有媒體報道,有個高一女生沈迷在霸道總裁文中不能自拔,甚至提出要去大酒店打工、做服務員,因為這樣特別容易碰到住總統套房的多金總裁。著迷了的小姑娘忘了考慮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她們真有可能被霸道總裁愛上嗎?

要讓霸道總裁愛上,前提是得讓霸道總裁遇上。高一女孩要去咖啡店和飯店打工,這多半是韓國偶像劇的荼毒,比如像李敏鎬、樸信惠的《繼承者們》,李敏鎬就是在咖啡店里被哭泣的樸信惠吸引的。只是小姑娘不知道,霸道總裁基本不親自上咖啡店,你以為他們的助理是拿來當擺設的啊?

《繼承者們》(影視劇照/圖)

當然了,僅僅遇上了是不夠的,關鍵得跟霸道總裁建立聯系。影視劇普遍的做法是,不打不相識。《喜歡你》一開頭,周冬雨為了替閨蜜出頭在閨蜜前男友的奧迪車上刻字,孰料神經大條的周冬雨刻錯車了,車的主人不是什麽閨蜜的前男友而是金城武。金城武竟然不是打電話報警或打電話給保險或打給助理,而是留了個號碼給周冬雨,開著刻著臟話的車走了。

很顯然,編劇沒有常識,應該說所有瑪麗蘇劇的編劇都沒什麽常識,她們既低估了法律條文,也低估了霸道總裁的提防心。要是刻個車就能遇到霸道總裁,那還不簡單,叫小姑娘拿著刀片到馬路上尋找豪車,看到貴的就蹬上去刻一通。可這樣做得結果,不是你遇上了金城武,而是去警察局蹲幾天,然後花上一年的工資給車重新噴個漆。

不打不相識之後,往往就是“很好,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註意”。編劇們總會這樣寫道,霸道總裁有什麽童年陰影啊,妖艷賤貨看得太多啦,圍在他周邊的女人都是看上他的錢,胸大無腦啊。於是霸道總裁遇上一個清新脫俗橫沖直撞的灰姑娘,立即就被她的樸素、真誠、善良吸引了。

編劇首先是高估了普通女孩。許多普通女孩學歷不高,能力不強,長得不漂亮,她們難免自我安慰:我性格可比那些白富美好,我真誠我善良我單純!可事實是,她們可能既不真誠不善良也不單純,還沒有白富美的“白富美”;許多白富美的確有錢胸大無腦,但普通姑娘可能沒錢胸不大也無腦。

編劇們在高估普通姑娘的性格魅力時,也低估了霸道總裁的審美能力,更是低估了他身邊的女性。現實生活中,圍繞在霸道總裁身邊的,可不是什麽高一就輟學在咖啡店打工的女性,相反,她們多數畢業於中外知名大學,有一口流利的外語,做事幹練果斷,同時有著女性溫婉柔情的一面。我可沒聽說馬雲、馬化騰、王健林、紮克伯格、比爾·蓋茨等大總裁的妻子是在服務生里找的,她們更多是總裁們的大學同學,有著與總裁相匹敵的智商和能力。簡單地說,沒有與總裁相匹配的三觀和能力,就想讓總裁死心塌地愛上,這難度系數堪比掰彎他。

編劇還看錯了一點,如果是總裁,他們真的很忙,很忙,很忙。

像《喜歡你》里的金城武,身價350億美元,福布斯排行榜榜上有名,這樣的人要麽就是在開會、考察,要麽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他們身旁有一大堆助理,會幫助他們處理一切無關緊要的事務,他們真的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跟你上演無數個誤會,無數個澄清誤會,無數個分手,然後無數個和好如初。於是看到《喜歡你》中周冬雨闖進金城武的房里發酒瘋,金城武打給吧臺沒接,他沒有打給助理或報警,而是把她裝進行李箱拖出去,然後被逮到警察局待一晚——筆者白眼真是快翻到頂了。為了增加霸道總裁和小妞之間的情感聯系,也只好把總裁往又蠢又閑的方向寫了。

總而言之,普通女孩讓像《繼承者們》中的李敏鎬或《喜歡你》中的金城武愛上的概率,微乎其微,近乎沒有。這不僅是基於最基本的常識推理,也是基於無數的現實案例。何況,並不是所有霸道總裁都有著李敏鎬和金城武的顏,他們可能又矮又挫又花心;也不是嫁給了霸道總裁就意味著你從此就是人生贏家了,多少女明星一心想要嫁入豪門,可機關算盡卻不入其門,或者一輩子都活在宮鬥劇中。

因此,小妞電影或瑪麗蘇劇看看可以,但千萬不要入戲,這就像薯條等垃圾食品,偶爾吃吃可以,一旦把它當主餐,你會爆痘和消化不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023

What we are reading:不平凡的平凡人

1 : GS(14)@2012-06-09 18:10: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8/164083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03

平凡酒店 非常中菜

1 : GS(14)@2014-11-12 23:19:04




■燒味檔是新樂名物,從彌敦道走過都叫人垂涎。



位於佐敦的新樂海鮮酒家在農曆新年以後就要結業了,這才讓我想起除了四季、半島這些大名鼎鼎的酒店外,香港還有很多被忽略了的二線酒店。他們雖然裝潢、排場、名氣都比不上大酒店,可是有的還是很努力地經營着,特別有好幾家中菜廳,更是禾稈冚珍珠,在飲食界中口耳相傳好口碑,為小酒店爭一口氣。記者:陳詠敏攝影:林柏鈞、劉永發

新樂酒店 人情味濃老酒家

新樂海鮮酒家其實並非酒店的食肆,只是租用酒店地方,但自新樂酒店落成以來,酒家便一直經營至今,而且都以酒店名字和徽號來當招牌,兩者早已密不可分。新樂酒家成立於1960年,由莫氏一家經營至今已五十多年。現在走過彌敦道,大概不會多看這老酒家一眼,但在六、七十年代,新樂卻是萬人迷酒家,滿載着傳奇。李小龍小時候住在新樂對面,經常和家人來飲茶吃飯;當時很多明星住在覺士道,導演、製片們貪方便,便常相約明星來酒家聚會傾新片,或是打麻雀、牌九,「以前我回酒樓,常常見到南紅、張英才、梁醒波。那時很多人來喝茶,一坐便坐到四、五點,為的是睇明星。」第二代老闆莫大任笑說。任哥從爸爸手上接過新樂40年,經歷過無數起起跌跌。金融風暴、沙士,不少餐廳也辛酸過,但屬老字號的新樂還經歷過早年的六七暴動,還有佐敦地鐵工程,「七十年代地鐵興建佐敦站,工程令我們這兒生意非常淡靜。熬過去後,我覺得對新樂不離不棄的員工實在太好了,那時精工電子錶又剛流行,於是我花了一筆錢,買了卅多隻鋼帶精工錶,送給每位員工,我自己也留了一隻,保存至今。」任哥說起從前的難關,不再苦,還帶甜。



■新樂酒家由莫氏三代經營,現由第二代任哥和囡囡嘉欣父女檔打理。

■龍鳳大禮堂早年裝修時已拆去,但晚宴的告示牌猶在。

■金粉字歡迎牌,在外面已很少見了。


■新樂樓高兩層,樓梯扶手的款式幾十年如一。

■新樂酒家一直和業主關係良好,店名、徽號一律沿用新樂酒店的。

■客人以上年紀的熟客居多。


香港少有 炭火燒鵝

新樂酒家最叫人難捨的,是上一輩幾十年做生意的老實和人情味。「長情長有長客在」,是新樂酒家內的一道標語,第三代接手的莫嘉欣也表示,老店沒求賺大錢,只求老老實實做好出品,讓做了多年的伙記有份工作,老茶客有個聚舊的地方,「最初回來幫忙時,也跟爸爸有過很多拗撬,覺得這樣做生意怎會有錢賺?但爸爸成日話:『唔緊要啦,我們只有一間酒樓,又不是做大生意。』近年也就順着上一輩的理念好了。有時也有客人向我投訴,說點心姐姐比較慢,手腳不靈活,但想深一層,她們都效力新樂好多年了,而且你見到她們會跟客人聊天,用心和客人交流,新一代的餐廳,沒幾家能這樣。」新樂酒家對於她們一家,不只是一盤生意,更是另一個家,「我爸爸媽媽在這兒結婚擺酒,生了我們三兄妹後在這兒擺滿月;到我哥哥結婚、姪兒滿月,一樣是在新樂擺酒宴客。其他大時大節、壽宴、做冬、團年,每餐都是在新樂吃。」莫嘉欣笑道。正因為自己也在這兒吃飯,新樂酒家講究出品,用的油一直是荷蘭油,湯水還是用新鮮豬肉來煲。他們的菜牌多年來很少改動,所以很多古老菜式在這兒還是可以吃得到,像蝦多士、佛跳牆、豬肚雞煲、砵仔焗魚腸等等,而招牌菜,是一隻炭火燒鵝。香港現在沒幾家店有炭燒牌照,也不發新牌,新樂那個是幾十年前阿爺申請的,沿用至今。他們的叉燒、燒肉、燒鵝都是以炭火爐烤成,火力夠,烤出來的燒味都有份獨有的炭香,別處難求。想吃的話就要把握時間,因為酒店跟新樂酒家沒法在新租金上達成協議,將會以200多萬月租轉租金舖,明年農曆新年後,約3月中新樂便會正式結業。任哥說:「其實酒店業主一直對我們很照顧,只是新租金我們實在負擔不來,惟有光榮結業。不過我們已努力在區內物色新舖位,希望他朝有日可以原班人馬東山再起。」



燒鵝 半隻$220■炭火燒鵝,皮脆肉嫩,有獨特的炭火香氣。

香脆蝦多士 $138■懷舊菜式,多士香脆,中蝦大隻而新鮮,爽口鮮甜。


新樂海鮮酒家

佐敦彌敦道223號



新樂酒店

.50年代由許讓成創辦,當時他有百樂酒店、樂斯酒店及新新百貨公司,被封為「酒店大王」。.除新樂酒家外,酒店另自設新樂餐廳,供應自助餐及西餐。


六國酒店 新鮮足料 平民飯堂

六國酒店,今天沒多少人在意它,但它在1933年落成時,卻巴閉得很,它樓高七層,是當時香港島最高建築物。那時有句佳話:「九龍有半島,香港有六國。」六國酒店更是香港第一家附設中菜廳的酒店,時至今日,雖然六國名氣大不如前,我還是很常聽見有人美言六國酒店的中菜廳粵軒。掌管粵軒的是馬榮德師傅,他在這兒已經12年,多年來都有不少名氣更大的酒店向他挖角,他卻不為所動,「我們酒店規模小一點,但也靈活多一點。同事人數較少,行政功夫就簡單點,我有甚麼想法直接向他們要求就可以,自由度大很多。與其將心機放在行政上,倒不如放在菜式上更好。」六國酒店是陸海通集團的家族生意,賺錢不是主因,維持先輩心血才重要,所以中菜廳很多材料都捨得用。好多年前,粵軒已經用有機沙律菜伴碟,炒的百合是北海道貨,蠔油是李錦記舊裝蠔油。他們的中菜紮實好吃,沒有六星級用很多矜貴食材入饌,但卻吃得出用料新鮮,而且味道恰到好處,鑊氣夠,像一道陳皮椒絲蝦就是好例子,用上七吋長的大花蝦,以5年陳皮和椒絲來炒,蝦肉爽彈帶着陳皮香,簡單實在,不是宴客式派頭的中菜,而是可以當飯堂天天去吃的中菜廳。



陳皮椒絲焗大花蝦 $268■花蝦大隻鮮甜,配上陳皮和少許椒絲,又香又辣。

金枝玉葉 $138■素菜三味包括炸蝦膠紫蘇葉配燒汁、香醋小木耳、金沙豆角,三隻味道不一,質感各異,卻都好吃。

■總廚馬榮德師傅寧可效力的酒店規模小一點,也想烹煮時自由度大一點。


粵軒

灣仔告士打道72號六國酒店



六國酒店

.1933年落成,由陸海通有限公司創辦人陳任國及陳符祥擁有。.香港淪陷期間被日軍徵用並改名為「千歲館」,作為日本高級官員俱樂部。.1948年,英國作家Richard Mason在六國飯店暫住,寫成小說《蘇絲黃的世界》。


悅來酒店 無味精 有心思

悅來酒店,雖然位於不入流的荃灣,卻無礙大家發現它中菜廳的水準,今年剛公佈的米芝蓮中,酒店內的殷悅更得到米芝蓮推介。這家位於30樓的中菜廳,雖然茶市比同區其他酒樓貴一大截,卻還是天天座無虛席,只因點心特別出色。殷悅的出品全部無味精,以健康為原則。要做出清淡而不寡,靠的就是心思和用料靚,簡單如油,總廚吳仕友不用花生油而改用豆油,可是花生油就是香,其他油怎能比?吳師傅卻想到煉油,他把豆油先以洋葱、薑、蒜煮過,比花生油更香。用的材料亦不吝嗇,蝦餃用的蝦半公斤有30隻,比起其他酒樓格外大隻,而且原隻包入餃;又好像帶子燒賣,用的是澳洲帶子,單單一隻成本已近$10,難怪又鮮又甜。茶市還有不少心思位,例如除了大路茶款,還有一款人參烏龍,甘甘甜甜,順喉舒暢;師傳還自家炒製了森巴醬來代替豆瓣醬,辣之餘還惹味,吃得出的心思。



露筍鮮蝦餃 $46■非常好吃。像吃玻璃蝦球一樣,又爽又鮮,兩小粒青露筍,添香氣添爽口。

芝士三文魚撻 $38■自創的點心,牛油餅皮上是芝士三文魚,加上洋葱粒,像西式派對食物,好吃。

■悅來酒店又名熊貓酒店。


殷悅

荃灣荃華街3號悅來酒店30樓



悅來酒店

.1992年成立,由合和集團所有。.英文名為Panda Hotel,外牆又畫有熊貓,因而被暱稱為熊貓酒店。.中文名悅來,則是取自《論語》「有朋自遠方來」和「不亦悅乎」兩句。.擁有過千房間,為少見的大型酒店。


九龍維景酒店 最強正宗外省菜

九龍維景酒店出名,因為它的前身京華國際酒店正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沙士酒店。然而沙士前、沙士後,酒店的中菜廳唐宮其實一直都名聲在外,據聞家住何文田的劉德華、還有修哥胡楓、羅蘭姐都是常客。唐宮最有名的是外省菜,因為酒店集團在內地有40間酒店,每年酒店間都會互相出訪當客席廚師,現在唐宮每年都會有兩次外省菜推廣,有四川、山東、順德、南京、杭州等等。我記得好多年前我吃過一次四川菜的推廣,還有變臉表演。就算不在推廣期內,還是可以吃到外省菜。因為中菜廳內有個名叫「品牌菜」的餐牌,集團每年從不同省分的酒店中選出15道菜式,然後各地大廚便要上京學習。為了保持正宗口味,很多香料醬料更是由外省輸入本港。師傅為我做了一道重慶川味本草魚,用的泡椒、辣椒乾、豆瓣醬都是從重慶運來的,香之餘也辣勁十足,讓嘴巴又燙又痛,卻是辣得過癮。



重慶川味本草魚 $188■用上五、六款辣椒來煮,勁度夠,卻仍吃得出桂花魚的鮮甜,魚也煮得嫩滑。

南京淮揚獅子頭 $68■手剁豬肉,手搓成餡,淮揚菜該有的巧手都學得神似。獅子頭入口鬆軟,肉味鮮甜。


唐宮

九龍窩打老道75號



九龍維景酒店

.成立於1990年,前身為京華國際酒店,2006年易名九龍維景酒店。.酒店內除中菜廳,還有西餐廳、酒吧及餅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41112/18931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54

巴基斯坦移民 父駕巴士平凡「公屋仔」變市長

1 : GS(14)@2016-05-08 14:44:32

由平凡「公屋仔」成為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的經歷是現代童話。他1970年出生前不久,父母才由巴基斯坦移居英國,一個駕巴士、一個在家做針線工幫補家計,將八條「化骨龍」拉拔長大,一家十口住在南倫敦一個公屋三房單位,排行第五的薩迪克.汗直到24歲離家獨立前一直睡「碌架床」。薩迪克.汗自小受不少歧視,與人爭執打架是常事,他上的貝文書院亦非好學校:「貝文仔」是頑劣的同義詞。但他學業不錯,更立志做牙醫,老師卻覺得他「牙尖嘴利」愛駁嘴,建議他考慮讀法律,終令他走上人權律師之路。



撐同性婚姻受死亡恐嚇

1994年薩迪克.汗成為地方議員。他自小深信工會運動的力量,15歲加入工黨,因父親參加工會「人工和福利都不錯」,而媽媽只能自己爭取,待遇差得多。貝文書院當時有全英首位穆斯林中學校長,亦令他明白「膚色和背景無法阻止你爭取成功」。憑着這信念,他成為律師行合夥人,2005年當上國會議員,在白高敦政府任運輸國務大臣,是首個開內閣會議的穆斯林官員。自認開明的他,不諱言喜歡修甲,卻因曾投票支持同性婚姻,受伊斯蘭激進分子死亡恐嚇,令他一度考慮僱保鑣保護妻子和兩個女兒。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24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39

【飲食籽】不平凡燒味佬:馳名叉燒,我係No.1

1 : GS(14)@2017-02-18 00:51:52

老闆黃仲倫是非一般街市佬,他是Hi-Fi發燒友,家中收藏過百萬元音響設備。



【飲食籽:追源尋味】街市總是卧虎藏龍。在露天街市內,叫賣聲不斷,人來人往,賣菜的、賣魚的、賣雞的……穿着圍裙,忙着搬貨賣貨。遊走江湖,他們最懂得營銷之道,靈活變通。在旺角塘尾道街市的「齒留香」,和不少餐廳同名,卻是一間招積的燒味檔。每日中午總會出現人龍,要排足半小時先買到。

獨門醃製叉燒 人龍排足半小時

未深入認識燒味檔老闆黃仲倫時,你可能會覺得他很寸。在舖頭大大隻字寫着「馳名叉燒,我係No.1」、「再三回味,馳名熏蹄」,夠膽自認是「全區最優質叉燒」,檔口經常播着嘈到拆天的音樂。「我覺得坊間叉燒不好吃,沒有一間可以和我比。幾排幾排一齊燒,賣完便燒,基本上無停過手。」他大口氣地說。每到中午,檔口總是擠滿人,有不少是賣26元燒味飯,亦有不少師奶斬料加餸。食客譚先生是街坊,他說:「我最喜歡買燒肉和叉燒,叉燒有時會用來炒飯。」叉燒和熏蹄是店內招牌,其中叉燒每日賣六箱脢頭肉,消耗量大。「我燒叉燒比較特別,要做得好,就要用大火扯鬆,再猛火焗,其實道理很簡單,每個師傅都識得講,但怎樣稱得上是大火呢?大火要燒幾耐先夠鬆?怎樣才算鬆?鬆了又要再焗多久?所有步驟要掌握得好,這便是一種技術。」他續說,「好多師傅怕將叉燒燒燶,叉燒未夠鬆身便收火,燒得唔夠火候,那就不好味了。我比一般行家會燒多幾個字,起碼要多十多分鐘,要燒起碼一小時。」叉燒雖然用的是雪藏肉,但他有一招獨門醃料,始終不肯透露。「這是我的搵食架生,幫我打工的師傅都不會知道我的配方,因為我每朝會親手校好醃料。這個秘方是我每到一間酒樓打工,學習再自己改良而成,是獨一無二,其他行家絕對模仿不到。」叉燒半肥瘦,質感較坊間的軟腍,咬落有豐厚肉汁。舖內還有各款自製黑滷水和汁醬。熏蹄專用的白滷水,由於要味道穩定,所以每日浸一次就倒掉。滷水汁藥材味不重,浸後不肥膩,質感爽實,每日賣近百隻。



燒味檔以叉燒最好賣,打正旗號說自己是「馳名叉燒,我係No.1」。金牌叉燒,每斤$90

花雕豉油雞,小店自設工場,出品多達18款,其中每日以自製豉油浸雞。$98

熏蹄,專滷水汁藥材味不重,浸後不肥膩,質感爽實。每斤$80


熏蹄專用的白滷水,由於要味道穩定,所以每日浸一次就倒掉。

老闆倫哥對自己出品滿有自信。

每日中午總會出現長長人龍,要排足半小時先買到。

齒留香旺角塘尾道22號地下



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許先煜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7/199302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