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河北今起實施水資源稅改 高耗水行業從高定稅但不增居民負擔

7月1日起,河北省將實施水資源費改稅改革試點。

河北省財政廳副巡視員趙建國6月30日在財政部記者會上表示,按照改革前後稅費平移的,水資源費改稅後,不會增加正常居民生活用水和一般企業用水負擔。

趙建國表示,河北水資源稅改革不對居民直接征收,是對水源地取水的自來水公司實行水資源費改稅。稅改也保障農業生產中的合理用水,對規定限額內的農業生產取用水免征水資源稅。

趙建國同時指出,對高耗水行業、超計劃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區取用地下水,從高制定稅額標準促進節約用水。

稅收的剛性比較強,可以通過嚴格征收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張天犁介紹,對超采、超計劃用水加大征稅力度,通過這種調節政策來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比如火力發電這種高耗水行業,水資源“費改稅”後,企業就會考慮使用中水和再生水,從而降低成本。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在河北省先行試點開征水資源稅,可以有效發揮稅收調節作用,並與其他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有效抑制地下水超采和不合理用水需求,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形成節約保護水資源的社會環境。

趙建國介紹,河北省地稅機關已做好水資源稅改革的各項征管準備工作,聯合水利部門組織全省取用水情況拉網式摸底調查,徹底摸清取用水戶底數,核實水源類型、許可水量和取水設施等信息。

據介紹,河北省開征水資源稅試點工作,將地表水和地下水納入征稅範圍,具體取用水分類及適用稅額標準由河北省政府提出建議,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確定核準。

財政部、國稅總局、水利部聯合印發的《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暫行辦法》規定,河北省按取水量計征水資源稅的最低征收標準為:地表水平均不低於每立方米0.4元,地下水平均不低於每立方米1.5元;對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貫流式取用水的稅額標準為每千瓦小時0.005元。

辦法還規定,水資源緊缺地區地下水水資源稅稅額標準要大幅高於地表水,超采地區的地下水水資源稅稅額標準要高於非超采地區,嚴重超采地區的地下水水資源稅稅額標準要大幅高於非超采地區;對特種行業取用水,從高制定稅額標準;對超計劃或者超定額取用水,從高制定稅額標準。

安永大中華區能源行業稅務主管合夥人蘭東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稅改之前的水資源費計征方式與稅改後類似,也是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從量定額計征,對發電企業按發電量計征。與水資源稅所不同的是,水資源費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征收,這次“費改稅”以後,將由地方稅務部門負責征收。

蘭東武指出,目前河北一些地區的水資源費計征標準已經超過了上述0.4元和1.5元的水資源稅最低稅額標準。依據前述本次費改稅的稅費平移原則,預計對相關企業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趙建國認為,之所以選擇河北作為水資源改革的試點,是因為河北水資源短缺,用水浪費現象突出,水環境汙染和水生態損害嚴重。河北省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地下水超采總量及超采面積均占全國1/3,是超采最為嚴重的地區,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沈降和地裂等問題,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蘭東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河北也具有一定的征收管理經驗和基礎。河北省從2011年開始征收水資源費。2014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在河北省開展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采取了調整種植結構、加強水利建設、推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等多項措施。

據了解,水資源稅仍按水資源費中央和地方1:9的分成比例不變。河北省在繳納南水北調工程基金期間,水資源稅收入全部留給該省。

財政部稱,此次先在河北省開展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選擇其他省份逐步擴大試點範圍,條件成熟後在全國推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30

湖北省委緊急部署梁子湖破垸分洪 附近居民開始轉移

在經歷前幾次強降雨襲擊之後,湖北一些城市內澇嚴重。新的一輪強降雨即將來臨,湖北省委緊急部署並提出,應急還要謀遠,退垸還湖保生態。附近一些居民已經開始搬遷。

在13日15時湖北省防指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湖北將於7月14日上午6:30左右正式啟動對省內第二大湖泊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進行破垸蓄洪,緩解武漢等平原湖區漬澇災害。

牛山湖是梁子湖的一個湖汊,因湖南面有牛山,形狀似牛,山湖相連,故名“牛山湖”

12日的下午,湖北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聽取當前梁子湖防汛形勢匯報,研究部署全省防汛抗洪救災工作,提出“切勿麻痹松懈、嚴密防守保安全、應急還要謀遠、退垸還湖保生態”的戰略指示。

梁子湖是湖北省內的五大湖之一。截至12日,梁子湖水位已達21.48米,比保證水位高0.12米,比歷史最高水位高0.05米,防守形勢尤為緊張。目前,入梅以來第五輪強降雨已經來襲,梁子湖防汛壓力將進一步增大,退垸還湖迫在眉睫。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13日的通報顯示,梁子湖僅有的樊口泵站已全力排水80天,但每天降水僅1厘米,受高水位浸泡影響,梁子湖堤防發生重大險情的幾率日益增大。

根據湖北氣象預報,12日至18日,五大湖泊流域範圍將有200到300毫米降雨,內澇問題將加重,其中梁子湖問題最為突出,水位將達到22.38米,超過保證水位1米以上,而湖堤高程在22到23.5米之間,漫堤風險更大。

梁子湖位於江漢平原東南邊緣,湖面面積270平方公里,武漢市江夏區占三分之二以上,鄂州、鹹寧占其它部分,流域面積3265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面積第二大的淡水湖。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附近居民已經開始連夜搬遷。有些已經轉移和安置到附近的一些學校里。

湖北梁子湖退垸(湖)還湖工程進入倒計時。圖為東湖高新區龍泉街升華村大徐灣村民連夜轉移。

184名升華村村民被臨時安置在升華小學內。13日淩晨4時許,村民們陸續接到緊急口頭通知:“要炸大堤啦,要放水啦,快搬家呀!”大部分村民來不及收拾行李,卷著鋪蓋連夜轉移到安置點。

即將實施爆破的牛山湖大堤,梁子湖與牛山湖的水位落差有1米多高。退垸還湖工程利於湖泊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複。

向安置人員免費提供的盒飯,15元/人/餐 夥食還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63

上半年居民收入再次“跑輸”GDP增速

今年4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居民收入增速比當季GDP增速少0.2個百分點。

7月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這一數據同樣低於同期中國GDP同比6.7%的增長速度。

自2014年一季度國家統計局公布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結果以來,扣除價格因素後,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連續兩年“跑贏”GDP。但自從今年一季度以來,這個勢頭就被打斷了。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要用人均GDP來和居民人均收入做比較。GDP總量的增長速度是6.7%,如果考慮城鎮化和人口的因素,人均GDP的增速是在6.2%和6.3%左右。

他說,如果這樣來看的話,居民人均收入是高於人均GDP增速的。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則表示,居民收入、特別是城市居民收入,慢於GDP,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經濟下行,這導致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放緩工資增長的步伐和幅度。

(綜合新京報、統計局網站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75

統計局官員: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仍存在一定困難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 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接近上半年6.7%的經濟增長速度,保持了基本同步。我個人認為,對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也存在如何認識和理解的問題。

一、從過去四年看,居民收入平均增速仍快於GDP平均增速。

隨著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的各項政策的落實,近幾年來,居民收入一直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而且快於GDP增速。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GDP增長7.7%;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0%,GDP增長7.3%;2015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長7.4%,GDP增長6.9%。若將2013--2016年平均的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7.5%與同期平均的上半年GDP增速平均7.0%相比,人均收入增速仍快於GDP增速0.5個百分點。所以,從更長時間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仍是快於GDP增速的。

二、從人均水平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於人均GDP增速。

盡管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略慢於GDP增速,但仍快於人均GDP增速。近幾年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人口自然增長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體現在GDP上,人均GDP增速就要比GDP增速要慢一些。扣除約0.5%的人口自然增長因素,今年上半年人均GDP增速約為6.2%。因此,從人均水平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的增速要高於人均GDP增速。

三、從城鄉協調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註的問題,也是協調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 元,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同比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隨著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均高於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下降為2.80:1。

四、從收入來源看,來自服務業的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服務業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地位逐步提高,居民來自服務業的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比重不斷提高。上半年來自房地產、教育、衛生、公共管理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均在15%左右;來自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文體娛樂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均在10%左右;來自租賃和商務服務、居民服務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在7%以上。來自多數服務行業工資性收入的較快增長,有效沖抵了來自制造、批發零售、建築、住宿餐飲、采礦等行業工資性收入增長較慢甚至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得全國居民工資性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846元,增長8.5%。

此外,家庭經營服務業凈收入也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第三產業家庭經營凈收入1187元,增長9.4%。近三年來,全國居民人均第三產業家庭經營凈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2014年上半年增長13.1%,2015年上半年增長9.1%。

應當看到,雖然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與GDP增速基本同步,但持續較快增長仍存在一定困難,如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影響相關從業人員工資收入,部分大宗農產品價格下降使部分地區農業增收困難,城鄉居民轉移凈收入增速有所放緩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相信,隨著經濟的企穩回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居民收入將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人民生活仍會得到不斷提高。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05

韓軍測關島薩德雷達電磁波 試圖安撫韓部署地居民情緒

據韓聯社消息,美軍18日向韓國國防部相關人士和媒體公開部署於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薩德反導系統,韓軍對該基地雷達電磁波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雷達電磁波輻射僅為標準的0.007%。 這是美國首次向他國公開部署在海外的薩德基地。

美軍表示,將確保部署在韓國慶尚北道星州的薩德系統安全標準與關島基地相同,徹底檢查是否劃定好安全地區。

鑒於韓國星州薩德系統距離民宅1.5公里,韓軍人士此次訪問關島在距離AN/TPY-2遠程雷達約1.6公里處的空地進行了電磁波測量。電磁波測量在雷達啟動6分鐘後進行。結果顯示,最大輻射為每平方米0.0007瓦,為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標準的0.007%,平均值為每平方米0.0003瓦。

韓美兩國軍方一致表示,此次測量環境比星州地區環境更“差”,而電磁波輻射數值卻更低,力挺在星州部署薩德的安全性。

韓國軍方人士稱,標準的0.007%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檢測出的數值。

駐韓美軍司令部企劃參謀部長羅伯特·海德倫德說,薩德系統不會危害運作人員、官兵及公民健康和安全。適用於關島基地的安全標準高於美國政府標準。美軍在韓國將采用關島基地標準。

為了強調薩德系統不會給星州駐軍官兵和當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產生負面影響,美國軍方還向韓國國防部提供了政府官方文件。這份題為“有關薩德系統安全的事實”的文件強調,雷達為探測正在降落的導彈,雷達光束與地表面最小保持5度夾角,在這種情況下處於100米到3600米區段地上空間的人員被輻射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被忽視。鑒於星州薩德部署地高度更高,危險性更小。

文件還主張,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規定的雷達電磁波輻射安全標準為5.3~6.2mW/?,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的標準為10mW/?,美國國防部采用了二者當中更為嚴格的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標準。

據悉,韓國國防部還在研究在星州開展薩德部署工作時,設置可以自動測量電磁波數值的測量設備。

此前,韓國薩德部署地星州郡數千名居民集會抗議,要求政府撤回這一決定。一些人甚至寫下血書決死抗議。其中一封血書中稱:“我們用生命反對部署薩德。”

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也於15日訪問薩德反導系統部署地慶尚北道星州郡,並在星州郡政府出席居民說明會,對薩德系統的背景等進行說明。分析認為,黃教安此訪的目的是安撫人心。

(綜合韓聯社、參考消息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76

遼寧省上半年經濟增速為負 下行壓力或傳導至居民收入

遼寧省今天終於拿出了上半年經濟數據,但這個數據,需要去計算,並沒有直接說明。

根據遼寧電視臺引用遼寧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遼寧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500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快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4.2個百分點。

這個題目算起來很簡單,就是遼寧省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但遼寧電視臺始終未將這個負增長的數據直接說出來。

今年一季度,遼寧省GDP同比下降了1.3%,上半年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 ,說明遼寧的經濟未繼續斷崖式下滑。

遼寧省統計局的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該省的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一批以新產品、新行業、新業態為代表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在積聚,居民生活繼續改善。

這其中,制造業汽車、航天、通訊、醫藥、航空航天等高技術比重占多的行業是遼寧工業經濟的亮點。規模以上汽車工業增加值占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0.6%,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

27日,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經信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業經濟面臨形勢錯綜複雜,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呈現低位趨穩態勢,生產要素先行指標保持相對平穩,部分行業效益狀況有所好轉,部分地區逐步走出低谷,但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這位相關負責人對上半年遼寧省工業經濟運行的新變化和特點,用“緩、穩、優、新、難”5個字進行了概括。

降幅趨緩。“緩”,主要表現在全省規上增加值降幅呈趨穩態勢。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遼寧省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0.7個百分點。產銷率98.0%,較上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1-5月份,全省規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51.1億元,實現利稅991.7億元,實現利潤376.1億元。

與一季度相比,大連、盤錦、鞍山等10個市工業增加值或實現正增長或降幅收窄,呈現向好態勢。遼寧全省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末分別收窄5.1和10.5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生產    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自去年9月以來已連續9個月降幅收窄。

生產趨穩。“穩”,主要表現在工業運行基本面保持穩定,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貨運量、企業中長期存貸款增長等先行指標保持平穩;全省重點跟蹤的23種原材料類產品中,價格環比上漲的占56.5%。工業稅收比重穩步提升。

結構趨優。“優”,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在穩步推進,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從去產能看,上半年煤炭產量下降了11.4%,粗鋼下降了4.7%;從降成本的角度來講,全省已經依法減免企業各項稅收100多億元,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16.3%,降本增效效果初顯。經濟運行的質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積。從這些數據來看,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力度不斷加大。

動力趨新。“新”,主要是新主體、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新的動力在增長。從企業主體情況看,今年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趨勢,據工商部門統計,上半年日均註冊登記企業320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8.2%。從新興產業的情況看,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繼續加快。從新業態和新模式來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逐步深化,服務型制造、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

困難不小。“難”,主要是遼寧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的陣痛還在持續,實體經濟運行還是比較困難。整個形勢還是嚴峻複雜,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遼寧省是否走出了困境,當地經濟專家表示不好判斷。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包括遼寧在內的東北地區的經濟矛盾,是幾十年造成的,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遼寧方面已經註意到經濟下行可能對居民收入造成的壓力。根據遼寧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同比增長6.9%。但遼寧當地學者認為,經濟下行壓力下,居民收入不可能逆勢增長,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最終會傳導到居民收入上面。

遼寧方面今天也表示,要重視經濟下行對居民收入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00

差距繼續縮小 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漲幅高於城鎮0.9個百分點

據中國政府網,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得新進展。與此同時,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

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高於城鎮漲幅0.9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當前的突出問題是品種結構不平衡,玉米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供求缺口逐年擴大、進口不斷增加。解決 問 題的思路是,一保、一減、一增、一穩。“一保”就是保口糧、保谷物,“一減”就是減非優勢區玉米,“一增”就是恢複增加優質食用大豆,“一穩”就是穩定棉 油糖自給水平。其中調減玉米是重點,目標是到2020年將玉米面積穩定在5億畝,減5000萬畝。

此外,還要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

農業形勢勢頭良好

當前農業形勢呈現良好勢頭,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支撐。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050元,實際增長6.7%,高於城鎮居民收入漲幅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呈繼續縮小態勢。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伴隨著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農村改革正在全面深化。目前,全國已有22個省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確權面積達6.5億 畝;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持續發 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總量近270萬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組建運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試點紮實推進。

九方面推進農村供給側改革

韓長賦表示,接下來 要突出抓好九個方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二是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三是以保護資 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四是以扶持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為重點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五是以推進標準化和可追溯為重點確保農產品質量安 全;六是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重點推進經營方式轉變;七是以節本增效為重點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八是以發展電子商務為重點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九是以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攻堅戰為重點推進農業資源環境保護。

(來源: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59

發改委政研室: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

8月9日,據發改委網站,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刊文表示,今年上半年,農村產業融合勢頭良好,農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農村改革創新穩步推進,為“十三五”期間農村經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較好基礎。

文章指出,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在33個縣(市、區)深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分類推進,農民股份合作試點繼續開展。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辦法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抵押貸款試點啟動,修訂農業保險條例,取消農業保險市場準入行政審批事項。

以下為全文:

農業農村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今年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大力推動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重點領域改革,農業生產發展總體平穩,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農村產業融合勢頭良好,農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農村改革創新穩步推進,為“十三五”期間農村經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較好基礎。

一、農業生產總體穩定,結構調整有序進行

一是夏糧再獲豐收。

夏糧總產量13926萬噸,比上年減少162.1萬噸,減幅1.2%,但仍居歷史第二高位;夏糧播種面積4.145億畝,增加0.03%;單產336公斤/畝,減少1.2%。預計今年早稻面積和產量略有減少。

二是經濟作物生產基本穩定。

夏收油菜籽產量持平略減,預計總產量約1300萬噸,比上年減少50萬噸。棉花種植繼續調減,據發展改革委種植意向調查,今年棉花播種面積約5620萬畝,比上年減少530萬畝。蔬菜生產基本平穩,據農業部對580個重點縣信息監測點監測,5月份蔬菜產量同比持平,環比增加19.3%。

三是畜牧業生產穩中略降。

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853萬噸,同比下降1.3%,其中豬肉產量2473萬噸,下降3.9%。生豬存欄40203萬頭,同比減少3.7%;生豬出欄31959萬頭,同比減少4.4%。去年12月以來,隨著豬肉價格上漲,養豬利潤連續6個月上升。受夏季生豬消費需求減少影響,6月份生豬出欄價格出現回落,養殖生豬頭均利潤573元,仍為歷史較高水平。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扭轉了此前連續30個月環比下跌的勢頭,生豬產能逐步恢複,下半年豬肉供給有保障。

四是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

積極推進“鐮刀彎”地區種植結構調整,推進種養結合協調發展,預計今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3000多萬畝。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耕地重金屬汙染、地下水超采治理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東北黑土地保護等試點啟動實施。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

一是農業農村補短板力度加大。

今年安排用於農業和農村建設的中央預算內投資2300億元以上,確保全年農業農村投入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累計下達中央資金760億元,可建成高標準農約6400萬畝。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進展順利,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已開工建設88項,江西峽江、河南河口村等6項工程基本建成並發揮效益,天津永定新河治理二期、江西浯溪口等8項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快推進,上半年共完成造林面積6333萬畝。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和涉農資金整合改革積極推進,研究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

二是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按照國務院部署,在基本穩定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的基礎上,2016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首次下調,逐步改變價格水平剛性上調的市場預期。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將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進一步推進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降低操作成本,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戶。

三是農村重點領域改革試點有序開展。

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在33個縣(市、區)深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分類推進,農民股份合作試點繼續開展。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辦法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抵押貸款試點啟動,修訂農業保險條例,取消農業保險市場準入行政審批事項。

三、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良好,農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

一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去年以來國家累計安排專項建設基金210多億元,帶動社會資本3000多億元投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和重點項目建設。四川、湖南等省積極推動設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投資基金,進一步撬動了社會資本投資,以農牧結合、農漁結合為重點的高效、立體、循環農業加快發展,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的產城融合加快推進,以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等為支撐的“互聯網+農業”發展迅猛,以田園山水遊、農事體驗遊、民風民俗遊等為特點的農旅結合蓬勃興起。

二是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方興未艾。

受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扶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的吸引,一些外出務工農民有了一定資金或技術積累後返鄉創業,一些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以返鄉創業實現就業,一些工商業者在外完成資本積累後返鄉投資現代農業實現企業轉型發展,農業農村正在成為創業就業、大展身手的重要領域。上半年,第一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60億元,同比增長21%,分別高於全社會和第二、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17、9個百分點。

三是農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

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實際增長6.7%,保持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為2.80,比上年同期縮小0.03。農民工資性收入繼續增張,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509萬人,同比增加73萬人;上半年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202元,同比增長6.7%。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仍然面臨一些需要高度關註的問題,洪澇災害持續造成的損失不斷增加,糧食倉容緊張導致農民賣糧難風險加大,農產品價格走弱的影響逐步顯現,農民收入增速減緩亟待打造新動能。

下半年,要繼續圍繞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切實抓好防汛抗洪和災後恢複工作,努力減少洪澇災害損失。統籌做好糧食收購和庫存消化工作,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繼續紮實推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抓緊啟動實施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持續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大力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等新型業態發展,實現農民致富和產業發展的雙贏。完善農民收入增長支持政策體系,確保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31

7月金融數據真相:居民爭當房奴,企業幾十億吃利息

實體經濟需求不足,反倒使“房奴們”又火了一把。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7月金融數據引發強烈關註。一方面,M1(狹義貨幣)與M2(廣義貨幣)的增長“剪刀差”已擴至15.2%,創出歷史新高,加上企業貸款表現不佳,顯示企業投資意願下滑,資金“脫實向虛”依舊嚴重;另一方面,整個7月人民幣貸款只增加了4636億元,同比少增1.01萬億元,而住戶貸款就增加4575億元,成了新增貸款的“中流砥柱”。

“住戶貸款包括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消費貸款的主要部分是房貸。

央行數據還顯示,新增住戶貸款中的“主力”是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4773億元,占新增貸款的比重創歷史新高,達到102%。根據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王劍的解讀,這其中包括住房按揭、商用房按揭、汽車貸款等,而住房按揭是最為主要的,“不管房市好壞,每月總會有剛需購房的,所以個人長貸數據每月都較穩定。”

煤炭企業幾十億存著拿利息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企業貸款罕見下降的拖累下,7月新增貸款“跳水”與企業有效信貸需求持續低迷有關。

央行數據顯示,7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514億元,環比少增2591億;短期貸款減少2011億元,環比少增3992億。

信貸表現不佳表明企業投資意願不足。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M1和M2‘剪刀差’擴大與資金沒有投入到固定的地方去有關。”

在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看來,當前上述“脫實入虛”的情況已經形成了企業的流動性陷阱。他此前表示,大量的貨幣發行出來以後並沒有能夠迅速地拉動經濟,也就是企業沒有進行有效投資,M2增速因此沒有提高,這些錢一直停留在企業的活期存款賬戶上。

多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如今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產能過剩行業還是一些新能源領域,都存在持幣待投的情況。

“一些煤炭集團的存款上升規模高達幾十億元。”太鋼集團財務公司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集團今年活期存款資金比往年高了約10億元。

“過去煤炭企業不需要提前備儲,到期轉貸或到期發債轉貸即可,但今年由於債券違約事件頻發,煤炭企業到期還債規模高達百億,為解決還貸壓力,企業會累積資金。”該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生債券違約或負面新聞,貸款成本都會急劇上升。”

新能源行業也未能完全幸免。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位於華中地區的某國有大型新能源公司去年擴大了光伏發電和風電站的投資規模,公司在主營業務的布局力度沒有放緩。但今年以來,這家企業歸集到財務公司的閑置資金也已多用於還貸。

“即使做了投資,也不是實業投資,而是金融投資,這種往往是短期的比較多一些。”宗良說。

上述太鋼集團財務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集團有財務公司,可以在銀行間市場做些短期投資增值,但今年整個市場收益率與往年相比都有明顯下降。

剪刀差持續擴大應當如何應對?盛松成認為,貨幣政策有效而有限,需要財政政策積極地配合。推行財政政策主要應在兩方面,分別是降低企業稅負與提高財政赤字率。

一枝獨秀的房貸能否持續

央行數據顯示,7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4773億元,住房按揭貸款成了7月新增貸款的“中流砥柱”。從占比來看,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占新增貸款的比重創歷史新高,達到102%。此前該比值最高的時點為今年4月,當時比值為77%。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這表明當月以按揭貸款為主的零售貸款需求依然旺盛。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員李超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居民加杠桿購房支撐了7月信貸增長,而基建貸款則快速下降。“今年以來,房地產和基建的雙輪驅動一直是新增人民幣貸款平均增速較高的主力,預計四季度財政投資會逐漸發力。”他說。

王劍表示,居民住房貸款目前維持在每月5000億元上下,波動小,但比往年要大,往年月均僅3000多億元。這主要是因為房價上漲,居民杠桿購房的力度加大。

嗅覺更為敏銳的民資實際早已有所察覺,以北京為例,國務院督察組5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四月,北京八成民間投資都投向了房地產。督察組對此認為,促進結構改革和轉型升級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分析認為,由於樓市高溫消退緩慢,即使多地祭出限購(蘇州已成為首個重啟限購的二線城市)、限貸政策,由於新舊政策轉換具有時滯性,7月房貸並未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幅環比僅小幅回落。居民與企業兩部門信貸需求結構的分化現象有所加劇。

隨著樓市調控重啟,在滬深、長三角等樓市新政帶動下,加上監管圍繞去杠桿化,下一階段房貸的增長勢頭能否持續?房地產杠桿已經加到極限了嗎?

中信固收研究團隊指出,7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元,看上去比當月全部人民幣新增貸款還多,實際環比少增了866億元,說明購房熱度已有所回落,房地產投資面臨降溫。

相關數據也側面支持了這一預測。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1~7月房地產投資相關數據顯示,1~7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房企拿地面積也在下滑。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11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

制造業“受傷最重”

在企業貸款罕見下降的拖累下,7月新增貸款跳水。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減少26億元,是近1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中信固收團隊表示,企業貸款回落一方面受6月銀行年中時點集中投放沖貸款影響,另一方面反映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仍弱、活躍度較差,投資意願仍舊疲弱。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產投資情況顯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回落了0.9與0.7個百分點。基建、制造業、房地產三大投資增速進一步回落。此外,前7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增速進一步回落至0.7%,趨近零增長;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增速也回落1.5個百分點至10.9%。

從民間投資來看,制造業行業中無論是金屬冶煉還是鐵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設備制造業,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其中汽車制造業強行維持在13%的增速。但從全國制造業投資數據看,各細分類別投資情況較好。制造業雖然同比增長3.0%,但是增速也同比回落了0.3個百分點。

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看,制造業中,以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2.8%。此外有色金屬加工業與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降幅都在5個百分點左右。

但與此同時,制造業投資下滑、信貸需求不足的同時,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綠色高科技領域投資規模增幅均在20%以上。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濟南分行行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行短期貸款增長較多,說明企業用於短期資金周轉以及一般性運營支付需求較多。而中長期貸款截至半年末僅增長了156億元,中長期投資類的貸款數據暴露出大家對投資的信心不足。投到中長期項目實業中去的資金不積極。他發現,部分貸款企業因為沒有或者缺少投資機會,為減少財務費用也會歸還一部分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57

8月貸款大幅增長的一大看點是:居民中長期貸款為主

9月14日,央行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487億元,同比多增1391億元。

對於新增貸款出現的大幅增加現象,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認為,8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季節性回升至9487億,環比多增5000億,同比多增1391億。其中居民中長貸新增5286億,顯示出房地產火熱、房貸量高速增長對信貸貢獻最大。

數據顯示,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5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286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20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72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8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23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463億元。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研究團隊認為,新增人民幣貸款仍以居民購房貸款為主。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9487億元,其中居民貸款6755億元,為今年月度第二高值。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說,正常來講,信貸數據不是很好,目前,有一部分原因是房地產拉升,但是企業投資意願沒有明顯上升。此外房地產是強產業鏈,可以拉動設備投資以及下遊溢出效應。

目前只是短期增長,並不能看到長期貸款增長潛力,主要還需要關註民間投資數據。“貸款中值得註意的是,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長是主力,說明房地產市場貸款需求旺盛,但實體經濟貸款仍然增長有限,值得關註。”昆侖銀行李建軍表示。

招商固收團隊認為,房地產火爆背景下的居民中長期貸款繼續大幅增長5286億元,短期貸款大幅增加1469億元,居民信貸加杠桿趨勢顯著,企業中長期貸款下降80億元,反映銀行對企業信貸投放意願不強,不過8月地方債務定向置換+企業中長期貸款為3713億,接近前四個月平均水平,企業整體融資尚可。

九州證券鄧海清表示,貸款方面,居民貸款仍為主力,特別是中長期貸款,表明居民購房需求仍然旺盛;企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也在回升,美中不足的是企業貸款增幅非常微弱,企業中長期貸款還在下降。企業中長期貸款下降一般被理解為企業對未來信心不足,但也存在因為前期融資過多、企業現金堆積、票據和發債融資改善的背景下,所以企業並不缺貸款資金的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