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忿小妹妹畀人蝦空手道小子衝前打導師

1 : GS(14)@2016-03-15 16:07:52

小伙子年紀小小已經懂得英勇護花,叫人既窩心又忍不住笑。網民「SlimJones123」在社交網Imgur上載一段影片,見到一班小孩正在上空手道課,鏡頭前一名導師跟金髮小女孩「過招」,只見導師輕力把小女孩按在地上,似騷癢似玩耍,女孩拳打腳踢扭腰都無法擺脫導師,正鬧得不可開交之際,英雄出現了!坐在相距他們大約6米遠的一名小男孩,戴着頭套和手套,似乎看不過眼「大蝦細」,由遠方急步殺至,二話不說就向導師腰部揮了一拳,導師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得呆在當地。小英雄成功阻止導師「作惡」後,瀟灑萬分地轉身退場,留下呆呆的導師,在場的其他同事和導師全都忍不住猛笑。片段未知何時及何地拍攝。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4/19528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019

【香港鞋匠】馬師傅造鞋大半世 製衣業訓練局唯一導師

1 : GS(14)@2016-10-16 08:22:40

馬師傅用展示以機器掹鞋。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香港,造鞋業逐漸興盛,70歲的馬澤坤師傅便是那個年代成長,「我爸臨終之前,都叫我媽別讓我造鞋,但他離開了不到一星期我就做了。他知道我很拼搏,不讓我造鞋,但我想放膽一試做老闆,便出來造鞋。」馬師傅是製衣業訓練局(CITA)的製鞋導師。他生於四十年代,經歷了香港造鞋業興衰。爸爸是鞋匠,自小在工場長大的馬師傅,14歲便開始幫忙製鞋,「小時候發夢當老闆,於是開了工場,做了八年,誰知做生意和造鞋是兩回事。」工場叫「永安鞋廠」,賣當時十分便宜的漆皮鞋。以為鞋廠必定是大大間?其實就只在東京街租一間板間房,由三至四個員工,一人做鞋面,一人造鞋底,落手落腳做起鞋廠。五十年代的鞋匠多在中環、上環,因很多賣皮及鞋料的店舖集中在摩羅街,後來許多鞋廠才轉移到深水埗。到了七十年代,一些大型工廠接下大定單,使工人工作較穩定,造鞋業漸上軌道,「我的年代是五十至七十年代。以前分得很清楚,天熱做涼鞋,天冷多做密面鞋、綁帶鞋。天冷的時候想買涼鞋也沒有,不像現在,甚麼鞋都有人賣。」以前沒有鞋設計師,因鞋廠老闆不捨得付錢請人畫鞋辦,製鞋師傅得同時負責「諗板」(設計鞋款),沒有靈感時如何是好?「當時面皮薄,走去鞋店看鞋辦,男人之家去看女裝鞋,有點尷尬,有些店員知道你來抄設計,會出來問:『看甚麼看?來拍照是嗎?』你可以反駁:『夠膽就落閘別讓人看!』」說起當年,眉飛色舞。



掹鞋令皮革緊緊包裹鞋楦,需靠機器輔助。

馬師傅以刀片、木片、皮革及繩自製工具,聽說比較順手。


海關上堂為洞悉鞋如何藏物

八十年代初中國大陸開放,造鞋定單北移,因經營越見困難,馬師傅決定關了鞋廠,轉做散工。1988年起加入CITA,當二級製鞋工場導師。直到九七年退休,因CITA缺乏造鞋導師,始轉而當兼職導師至今,一做便是28年,「當年CITA有兩名造鞋師傅,現在只有我一人。全香港教造鞋的師傅,連同教手作的,不會超過十至二十個。」馬師傅教授入門班,平均一年有廿名學生,年齡由20到60歲都有,學造鞋的原因主要是興趣,或從事相關行業如服裝設計、售貨員、洋行跟單員、懲教署及醫管局的義肢部門;有些學生則是想創業做手作,「試過有一位海關人員上課,原來是為了解鞋的哪些位置可收藏東西!」馬師傅更即場示範製鞋過程,只見他手法利落,由畫紙樣、開料、鏟皮、上漿摺面,到車縫修剪、掹鞋、壓底,動作毫不馬虎,展現訓練大半生的造鞋技術,「造一對靚鞋要多方面配合,工具、材料及場地都要配合,實在不容易。」



以自製工具切割鞋皮。

課程教授製作的綁帶皮鞋。

記者:封愷瑜攝影:劉永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6/198020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00

【動畫】13歲仔遭導師掟落地右腳重創要截肢

1 : GS(14)@2016-10-22 22:28:46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13歲男童懷疑被一名導師重重摔落地3次,導致神經受損,一隻腳將要被截肢。事發在上月12日,13歲男童托馬斯(Montravious Thomas)由於行為問題暫時不能在傳統學校上課,被安排參加「輔導課程」,他第一次上課就嚷著要回家,被行為心理學專家莫斯利(Bryant Mosley)多次重摔落地。托馬斯其後被送上校巴回家,校方既沒有安排醫護人員同行,也沒有通知家長托馬斯受了傷。托馬斯回家後,媽媽看見他的傷勢後立即報警。托馬斯最後要由直升機送往阿特蘭大醫院治理,接受4次外科手術。醫生周日告訴托馬斯,由於他的神經受損嚴重,影響血液流向小腿,將要為他截肢。托馬斯的代表律師指,有兩名教職員目睹事發經過,但都噤若寒蟬。代表律師又說,校方曾考慮為托馬斯召救護車,但最後沒有做,還決定不通知托馬斯的家長。托馬斯的家人近日決定入禀法院,要求500萬美元(3,880萬港元)賠償。警方指,事發時莫斯利認為托馬斯有「行為問題」,因此正進行「身體約束」。校區發言人指,假如學生對自己或其他人構成即時危險,在口頭警告等措施無效下,喬治亞州的學校可以「身體約束」學生。校區發言人又指,涉事的莫斯利並非由校區直接聘請,而是受聘於外判公司,但他現時已沒有再在這個校區內工作。當局繼續調查事件。美國《紐約每日新聞》/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2/19808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28

【你的名字症候群】發咩夢有得揀?靈魂出體導師教你控夢秘技

1 : GS(14)@2016-12-24 10:42:40

靈魂出體導師King Sir擁有25年控夢經驗,而控夢關鍵就是先識破自己正在發夢



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票房好評價高,而原來這個夢中交匯的故事靈感是源於小野小町的一首和歌,內容大致是「當你思念住對方入睡,就可以夢見佢,但如果知道係夢就不要醒過來」。換言之,夢真的可以控制嗎?其實可控制的夢境,稱為清明夢(lucid dream),而擁有25年控夢經驗的靈魂出體導師King Sir指出,控制夢境的關鍵就是─先識破自己正在發夢。記者:余傲芝 攝影:Neo、馮峰



《你的名字》的夢中交匯靈感源於小野小町的一首和歌,內容與控夢有關

積奇都有20年控夢年資,控夢讓她感到很有娛樂性

自古以來,控夢都是一種精神修練的方法,更有心理學家用作心理治療

當洞悉到自己發夢,就可以試控制自己夢中的行動甚至於改變夢境,但如何知道自己正在發夢,King Sir教你三大方法。



King Sir主要提出3大方法,一是多留意周圍環境,再提問自己:「我依家係咪發緊夢?」

方法1─提示語句

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周圍環境,然後在不同時間地點提問自己:「我依家係咪發緊夢?」。久而久之,將這個習慣帶進夢中。另外也要多觀察現實生活,你就會較容易察覺夢中奇怪與不合理的情況,例如看到男人穿女裝或大象在天空飛,繼而醒悟自己正在夢中。



二是書寫夢日記,寫下自己昨晚發的夢,越詳細越好

方法2─寫夢日記

每朝一起床,寫下自己昨晚發的夢,越詳細越好。King Sir認為當你越寫得多,越有機會有夢中知道自己正在發夢,因為有朝一日,你就會不自覺在夢中想起自已要記下所發生的事。



三是睡醒後再入睡。透過看到場景轉換,而令自己洞悉正在發夢

方法3─醒完再瞓

睡醒後再入睡是一個更直接的方法。當你一發夢,場景就會轉換,所以不停地「再醒再瞓」會令人有更多機會識破夢境的出現。



King Sir坦言,控制夢境並非甚麼新鮮事,而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一種精神修練的方法;甚至古代中美洲土著,都用作提升精神力量。而近代的心理學家亦會透過控制夢景,而為病人進行些心理治療,好讓他們彌補心裏的創傷。「其實控制夢代表乜,就係深入自己的潛意識,究竟你最驚乜嘢,有咩慾望願望,夢裏都會顯示。所以如果能夠控夢,又或者好清楚知道自己發夢,其實你就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嘅內在世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3/19873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885

【新年點過?】殘疾跨種族人士下廚煮湯圓 導師:示範要有耐性

1 : GS(14)@2017-01-31 16:02:28

活動的對象雖各有缺陷或來自不同種族,但無阻他們對新年食品的熱情。



這班學員今年參加了保良局天晴茶座新春小食製作體驗活動,分別會整芝麻湯圓和麥芽糖餅,預備與家人過年。不同的是,十位學員全都是自閉症病人、聽障人士、少數族裔和康復人士,很多甚至是首嘗親身下廚。

導師度身設計食譜

以為是新年玩玩吓整食物?你就錯了。社企天晴茶座活動負責人王雅慧(ClaraWong)說:「普通人弄佷簡單,但此活動我們要把步驟設計簡單和濃縮,度身為他們調整食譜,令他們容易理解和明白。」因為對象的緣故,親身教授的天晴茶座店長吳渭銘(Ming)花了一兩個月預備,例如起初打算做蘿蔔糕,因為要切材料如蠟腸,程序太複雜而放棄。最後選用湯圓,「例如為了顧及部份痛風症學員,餡料用芝麻代替花生,保障健康。少數族裔習俗不食豬肉,雖然湯圓落豬油美味些,但都會避用豬油,不想他們碰,起碼尊重他們的文化。」如何兼顧學員更是一大學問。例如導師要懂得手語,Ming笑言慶幸自己數年前已考牌,不過中途學員亦要有員工一對二陪伴煮食,以策安全。不過最大的難度,其實是耐性,Ming:「一般人你示範一兩次已經可以,但對着這班學員一定要有耐性,要不斷重覆重覆。有些聽障人士聽不明白,只能示範給他們看。」在旁的兩位義工李太們:「他們接收能力比較慢,例如簡單的步驟叫他們搓麵粉和加水,他們會猶豫。」不辛苦嗎?她倆搖頭:「坊間很少人願意為他們服務,自己有能力就做。見他們手勢之後比我更熟練,都很滿足。」說罷,又走回學員身邊,繼續教搓湯圓,盡顯體貼之心。


學員之間打破隔閡 齊做湯圓獻家人


不過最大的困難是要學員之間達到共融,Ming笑說:「好似有幅牆(在他們之間)。例如聽障人士和康復人士之間不懂得溝通,我們要做一個橋樑。」其中一位巴裔學員沙健就提到身邊兩位聽障學員馬秀雯和莫文祺:「她們不能聽和說話,她們不知道我想法,我又不知她們的,所以用文字溝通。」沙健會遷就說話速度讓她倆看到唇語,秀雯和文祺就用電話文字回應,雖然不是直接用口溝通,但都能有講有笑。最後學員都花了兩三個小時完成,雖然比普通人學得慢和辛苦,但都是為了給家人表達心意。沙健就話自己很少下煮整新年食物,「親身整和出面買的感覺很不同,很都想嘗試整,成果不錯很想介紹給家人。」雖然是不同種族、殘疾,但對他們而言,能坐在一起,就算中途有困難,已經很開心和滿足。記者:鍾藹寧攝影:林栢鈞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天晴茶座活動負責人王雅慧(ClaraWong)說最主要在食譜方面下苦功配合學員。

天晴茶座店長吳渭銘(Ming)直言,最重要是心有耐性才能教好一班學員。

其中一位學員沙健雖患有軟骨症,但平時都會協作社區中心擔任活動助理。


兩位義工李太都希望為學員盡一點綿力參加活動。

活動最終是希望各學員都學到共融一課。

圖為學員成品,雖形狀參差,但都是學員獻給家人的一番心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31/199129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43

考導師牌似木人巷王馨平瑜伽血淚

1 : GS(14)@2017-04-30 15:22:14

【頭倒立】■48歲的王馨平經過4年學習瑜伽,現在身體已變得柔軟。



【《蘋果》專訪】現年48歲的王馨平(Linda)早前以開胸裝出席慈善騷,結果一露驚人,原來她是靠做瑜伽練得好身材,去年更考取瑜伽導師牌。日前她在中環親自示範瑜伽,一招頭倒立顯功架。
Linda形容苦練4年考牌過程,如打少林寺木人巷般辛苦:「之前打golf成日揈桿,搞到要搵物理治療師,啲人話瑜伽係自療,所以報名,呢4年真係好勤力學,過程好辛酸。我唔係好柔軟嘅人,考牌要學習200個鐘,每次拉筋都有血有淚,堅持每朝7點到課室,接受2至3個鐘體力訓練,直情覺得自己入咗少林寺,感覺好似喺木人巷裏面,而理論嘅嘢都好辛苦,要記梵文考試唔可以串錯。」



【立卧撐】■王馨平體重雖然沒減輕,但衣服卻穿細兩個碼。

【練平衡】■王馨平指做瑜伽有很多好處,包括令臀部及胸部堅挺。

■王馨平笑言老公從來不會讚她身材好。資料圖片


穿細兩個碼

學習瑜伽的初衷是治療身體,雖然收了身,但體重並無減輕,依然是64公斤,但衣服尺碼就細了兩個,Linda說:「牛仔褲以前係32吋腰,?家27吋都着到,所以一般人觀念嘅減肥係唔啱,唔係話幾日唔食嘢,上磅梗係輕咗啦!但咁係冇用,其實要透過運動令肌肉結實,自然會收水腫,呢種瘦法先健康。」


節食唔健康

老公有否讚身材好?Linda笑說:「從來唔會讚我身材好唔好,我肥佢都要鍾意,我都唔會嫌佢㗎,自己最大缺點係臀部大,好在我夠高,可以拉長比例。」她坦承以前做歌手時試過節食減肥:「為咗3日後塊面尖啲唔食飯,夜晚唔食都試過,但咁唔健康,有運動習慣,塊面係有一種光彩,唔食嘢餓到死係唔靚。」
Linda指做瑜伽可以令臀及胸部堅挺:「老師話好多倒立動作,肩倒立每日做10分鐘有拉提作用,肌肉結實咗,唔再埋怨身體邊個部位唔夠靚,接受番自己,呢樣好重要。」採訪:皓騫攝影:陳俊強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30/20006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49

「浸大E神」全職做導師鍾麗淇教學生有滿足感

1 : GS(14)@2017-05-18 02:08:22

瑜伽呢個運動大行其道,成為唔少圈都係瑜伽愛好者之一,有啲圈中人仲索性考埋牌做導師。「浸大E神」楊焉曾經以楊梓瑤之名出道做o靚模,喺書展出過寫真《Huge》,又拍過葉念琛嘅電影《婚前試愛》,不過喺2014年同經理人公司解約之後,轉行做過辦公室文員,又做過拳手。而近年佢考獲瑜伽導師資格,轉型做瑜珈教練,佢不時喺網上拍片教瑜伽。黃佩霞名模出身嘅黃佩霞,當年做拍過電影,為咗平衡工作壓力練習瑜伽,仲係全港第一位Bikram認證嘅瑜伽導師,被視為星級瑜伽導師之一,佢仲係香港著名瑜伽中心嘅創辦人之一。鍾麗淇鍾麗淇喺2000年代淡出,專心鑽研瑜伽,經過四年苦練成為瑜伽導師,仲曾經喺黃佩霞嘅瑜伽中心工作,婚後生咗兩個寶貝女嘅佢都仲keep係教瑜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6/20022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81

導師嘆手語不普及 聾人學習障礙多

1 : GS(14)@2017-11-12 16:38:37

【明報專訊】香港政府一直推行融入教育政策,希望聾人學生可以透過讀唇、佩戴助聽器或接受人工耳蝸手術,與健聽學生一同就讀主流學校,享有接受均等教育的機會。

健聽導師蘇珮詩認為,失聰不像近視一樣,佩戴助聽器和接受手術後,只能改善部分聽力,不會完全變好。當課堂內容愈來愈複雜時,聾童因聽不清課堂內容,變相「跟不上進度」。

讀唇限制大 難跟上主流學校進度

聾人導師李婉華表示,聾人讀唇需要專心地看着說話者的嘴形,亦要根據句子和四周環境來推測,而使用手語讓聾人可清晰地接收信息。另一位聾人導師盧瑞華補充,不少字詞讀出來時嘴形相同,例如豬、魚、月和書,令聾人難以分辨。盧瑞華透露,自己父母均是健聽人士,若父母叫她幫忙拿「紙巾」,由於「紙巾」的嘴形跟「匙羮」一樣,當父母不用手語時,令她擔心自己可能拿錯。

兩位聾人導師在讀書時遇到不少困難,李婉華原本就讀使用手語教學的學校,當她中五畢業後升讀主流學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後,需要與健聽同學一同上課,令她遇到很多學習障礙。儘管同學們會借筆記給她,有的老師亦會為她下課後補習,但她認為這些只是有限的幫助,未能根治問題。盧瑞華曾就讀真鐸學校(昔日為聾人學校,在2004年轉型為主流學校),她表示當時學校禁止學生學習手語,令老師只能悄悄地使用手語教學,每當校長巡視課室時,老師便馬上改用口語教學。部分新老師不懂手語,上課時全程用口語授課,「整堂科學課我是完全聽不到,遇上很大的學習困難」。在中學會考時,班內全部同學都不及格,令他們很難找到工作和升讀大學。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55&issue=20171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52

67歲瑜伽導師:不抗拒內衣廣告

1 : GS(14)@2018-03-12 02:04:52

【明報專訊】練習瑜伽49年、現年67歲的Stella透露,她以往在貿易公司工作,因為工作時間太長,她在十多年前選擇提早退休,改為擔任兼職瑜伽導師至今。去年3月,她以電郵向老正工作室自薦,通過面試及8堂訓練,成為兼職模特兒。之後,她先後接拍了ViuTV的宣傳短片,以及一個健康飲品的網上廣告。其中,在健康飲品廣告更是擔任主角,在拍攝時需要穿上運動裝以及踩滑板。

曾踩滑板拍廣告

現時,她覺得愈拍愈有興趣,最希望將來能夠接到一些運動服裝的廣告,甚至內衣廣告也不抗拒。她更希望,將來拍攝廣告時,能夠展示一些瑜伽動作。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95&issue=201803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