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產能向中國轉移 做服裝的晉江能造中國芯嗎?

隨著中國力量的崛起,全球芯片產能正加快向中國大陸轉移。7月16日,晉江集成電路存儲器項目奠基,一期投資達370億元,2018年投產後將具備每月6萬片12英寸晶圓的產能規模。

晉江項目開工,只是全球芯片產業格局大調整的縮影之一。事實上,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三星、英特爾等全球芯片巨頭都積極在中國進行布局,擴大在這個全球最大芯片市場的產能投入。

芯片(集成電路)被喻為“工業糧食”,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

以紡織服裝業揚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省泉州市晉江,想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抓住集成電路的制高點。但它必須面對強大的跨國巨頭,以及國內武漢、深圳、合肥、北京等其他地區的競爭。如何定位、如何打破人才和技術的瓶頸?

國家大基金支持

作為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國家大基金”)已成立一年多。晉江集成電路存儲器項目,就獲得了國家大基金的支持。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的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已納入中國“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

7月16日下午在晉江舉行的“國際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期間,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透露,2016年一季度中國集成電路銷售額798.6億元,同比增長16.5%。據海關統計,2016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金額達到469.4億美元,同比下降3.6%。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4年9月正式成立。丁文武說,截至2016年3月底,國家大基金總共投資了32個項目,累計項目投資額超過了460億元,實際投資超過了280億元。這些投資項目和資金涵蓋了集成電路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環境,從芯片的設計、裝備材料、生態鏈建設,到芯片的應用。

“大基金”還帶動了其他資本向IC產業的集聚。據丁文武介紹,“大基金”帶動新增社會投融資超過了1000億元;。

集成電路是中國消耗外匯最多的產品,其中,存儲器又是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里面最大宗的產品,2015年中國存儲器的進口額超過了2100億美元。發展存儲器既是市場需求,同時也是中國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戰略需要。

丁文武說,各地發展存儲器的積極性非常高,包括武漢、深圳、福建、合肥、北京等地。比如,武漢要投資240億美元來發展存儲器產業,目前第一期近8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很快就要動工,3月28日“武漢新芯”舉行啟動儀式,預計到2020年形成每月30萬片的生產規模。

深圳也非常重視存儲器的發展,如紫光要在深圳發展存儲器產業,但目前還沒有落定。福建從去年就開始謀劃發展存儲器產業,7月16日上午“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生產項目”的開工已經實現了他們的理想。合肥、北京亦想發展存儲器產業。

“我們也不願意看到存儲器遍地開花,希望通過重點布局的方式來發展存儲器產業,我今天列的這五個地方都是潛在發展存儲器的地方。”丁文武談道。

在這位“大基金”掌舵人看來,“各類資本正向存儲器產業聚集”,包括國家大基金、地方基金、社會資本(如清芯華創、武嶽峰)、企業力量(如紫光等)。如湖北省、福建省已分別成立了500億元的基金,支持武漢市、泉州市晉江打造內存基地。但是,國內發展存儲器產業,仍然需要面對技術、人才、成本、市場競爭力、資金持續高投入等問題。

丁文武建議,面臨各個地方、國內外大公司的競爭,“芯片生產風險巨大,一條生產線的投資在50億至80億美元之間,晉江項目一期投資370億元,三五年內沒有錢賺,而且要持續高投入,因此要聚焦重點,不要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做”。

有利與不利

縱使全球芯片業高手如雲,福建省、泉州市和晉江都欲放手一搏,搭上產業升級的快車。

提起晉江,人們會想起恒安、七匹狼等知名企業。現在,這個以紡織服裝業聞名的地方卻要轉戰高難度的芯片產業。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董事長、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事長邵玉龍坦言:“我們艱辛的日子開始了,這條路沒有回頭路。集成電路雖然是一個產品,但不是最終產品,一定要跟應用聯在一起。我很清楚,晉華跟前面三大公司的差距非常大”。

所謂三大公司,是指在全球存儲器行業排前三位的企業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鎂光。

據集邦科技的分析師郭祚榮介紹,近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迅速,帶動了移動式內存的需求增長,移動式內存2016年一季度在全球存儲器市場的占比已達39.2%,其中,三星占全球移動式內存的營收比重高達60.4%,SK海力士居次為26.9%。

郭祚榮預測,下半年隨著智能手機紛紛采用4GB、6GB甚至8GB的內存,全球移動式內存的營收有望進一步提升,在2016年全球存儲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將達到42%。同時,服務器的存儲器市場也在增長,今年在全球存儲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將達到38%。相比之下,標準型PC的內存需求下滑,今年在全球存儲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將跌破19%。

而從智能手機產業鏈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前十名中,有七個是中國品牌,包括華為、OPPO、vivo、MOTO(聯想)、小米、TCL、中興等。這給在中國發展移動式內存產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不過,相比於泉州市晉江,深圳、武漢等地的手機產業鏈顯然更加成熟。武漢擬集合以天馬、華星光電為代表的顯示企業,以及以華為、聯想、富士康為代表的智能終端企業,共同打造萬億級的“芯片-顯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而紫光集團計劃投入800億元來發展存儲器產業,一方面投向深圳,另一方面可能投向武漢。

晉江也不是沒有優勢。今年,國家大基金、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縣級市)一起設立了“安芯產業投資基金”,目標資金規模500億元,重點支持晉江發展存儲器產業。

其次,晉江民間資本雄厚。晉華項目動工當天,泉州市、晉江也同步發布了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規劃和配套政策,從項目落地、科研獎勵、人才引進、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優惠。

另一個有利條件是離臺灣近,方便利用臺灣地區芯片業的人才和技術資源。此外,未來也將跟資本市場對接。晉華的董事長邵玉龍透露,“未來我們在晉江不止一條線,也不僅僅是制造,而是從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未來五到十年內打造一個產業集群。同時,按照我們現在的布局,會把晉華項目做成一個上市公司。”

晉江的差異化

晉江想在存儲器領域殺出一條“血路”,這是中國謀求在全球芯片業崛起的縮影之一。人才、技術、專利、成本、市場等,都是擺在面前需要去跨越的一道道障礙。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系主任、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教授深有感觸地說,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的經歷已經有幾十年,但總體發展水平仍然不高。事實上,2015年中國進口芯片總額達2300多億美元,已經超過原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芯片領域對外依存度之高,讓我們位居世界第一的電子新興產業的根基十分不牢。去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銷售額近3600億元,但是去除掉設計、制造、封測的重複計算部分,實際上中國芯片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只有5.8%。”魏少軍冷靜地說。

他反思道,“過去20年,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但是政策的搖擺、投資的缺失讓我們錯過了2000年最重要的十年機遇期。這兩年,我們克服了之前的政策和資金問題,但是發展的困難也加大了。不僅要大額投入,而且要長期投入,更要保持投入方向的正確,這是嚴峻的挑戰。”

在魏少軍看來,經過半個世紀的快速發展,全球集成電路已經步入成熟期,投資者不斷湧入,行業壟斷也在持續加大,這意味著後來者要花費更多的資金、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努力來追趕國際同行。“這要求我們有足夠的耐心,集成電路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近年,全球芯片巨頭紛紛在中國大陸擴大產能。繼三星在西安投建了大型芯片廠之後,英特爾砸重金把在中國大連的工廠改造為頂尖的存儲芯片廠,產線更新後將在2016年下半年投產。2016年7月7日,臺積電在南京的12英寸晶圓廠和設計服務中心奠基開工,預計2018年下半年投產、2019年達到每月2萬片12英寸晶圓的規劃產能。

曾經,中國為沒有半導體工廠而憂心忡忡,但如今卻迎來了中國半導體存儲器的大廠。魏少軍提醒說,“我們不乏熱情,但我們是否具備發展存儲器的基本要素和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