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翠園97「樓蟹」返家鄉
1 :
GS(14)@2018-01-28 18:32:51■深井浪翠園
【本報訊】新界兩大97年經典「樓蟹」命運各異。新地(016)發展的深井浪翠園,市場剛錄得97年摸頂貨成交,業主死捱21年才返家鄉,賬面賺16萬元。長實(1113)天水圍嘉湖山莊有「97貨」變樓王,勁賺逾七成,兩房逼近500萬元。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7.51點,較1997年10月高位102.93點升63%﹔因交通問題,浪翠園卻是全港少數仍未重返97年高位的經典樓盤。當年一場金融風暴及03年沙士,浪翠園樓價大跌逾七成;能夠由97年守到今日,由蝕七成到有錢賺,應是樓市神話。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浪翠園2座中層D室三房戶,實用623方呎,剛以641萬元售出,呎價10,289元。今次易手的浪翠園單位,97年2月至8月短短半年內竟三度轉手,2月以452萬元售出後,不足1個月內再以499.8萬元「摩出」(完成交易前轉手)。單位至8月底又轉手,樓價升至625萬元,短短半年炒貴38%或173萬元。
嘉湖97貨賺逾七成
當年以625萬元摸頂接火棒的黃姓買家,兩個月後爆發金融風暴,仍獲大新銀行提供一按上會;至2003年即使樓價一度跌至不足200萬元,業主仍死守,至2006年供斷物業,守足21年終於返家鄉。嘉湖山莊反彈力比浪翠園強得多,昨錄兩宗破頂,其中一宗亦屬「97貨」,今日成交價比97價貴逾七成。單位為美湖居3座極高層F室,實用441方呎,剛以488萬元易手,呎價11,066元,無論樓價及呎價均創下屋苑兩房戶歷來新高。賣方97年以281萬元買入,賺207萬元。另景湖居7座高層C室三房戶亦以580萬元售出,呎價10,623元,亦創屋苑細三房戶歷來新高價。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5/20285113
【飲食籽】印尼姐姐撐有家鄉味 斑蘭雞飯受港人歡迎
1 :
GS(14)@2018-01-28 18:49:17老闆Alex和印尼華僑太太Susan經營的餐廳,以正宗地道印尼菜作招徠。
【飲食籽:識飲惜食】滿街都是泰越餐廳,但港人對印尼菜是陌生的。若要立刻數出幾款印尼菜式,恐怕答案都只得撈麵和炸蝦餅罷了。楊卓賢(Alex)和印尼華僑的太太Susan,在銅鑼灣維園附近經營餐廳,以正宗地道印尼菜作招徠。適逢周末,小店坐滿了印尼幫傭姐姐。也許是菜式對味,又或是見到朋友心情愉快,客人們將小菜一小塊一小塊的送進口。人在他方,呷一口家鄉味道,聽着親切的語言,一點一滴可解鄉愁。
小店面積不大,但微黃的燈光,嫩綠的斑蘭葉裝飾,倍添小島風情。店面的設計都由Alex一手包辦,至於餐廳的靈魂,他謙稱全由太太主理。沿着香氣走進廚房,只見桌上全是大大小小的香料,小店的所有出品大多由老闆娘Susan親手主理。「印尼沿海有那麼多小島,印尼菜其實有很多種,不全是乾身或炸的。但有些印尼餐廳或小賣店覺得,大多客人都是幫傭姐姐,所以用料不會太講究,一般湯底或醬汁甚麼的,都是買回來。」Susan在廚房一邊數着配料一邊說道。「但我在印尼的餐廳,一直都是沿用這些配方及用料,沒有理由來到香港自己經營就改變吧!」Susan是印尼華僑,在加里曼丹島長大,家族在印尼經營餐廳多年,言語中聽出對家鄉菜甚有堅持。
捧場客多為印尼幫傭姐姐,也許小店是有種熟悉的家鄉味,和一種家的感覺。
每款醬汁(小圖)店家堅持以古法石磨磨製,市面買少見少。
堅時用傳統石磨製作醬料
炸鍋旁端放着一座灰黑色的石磨,與旁邊整齊擺放着紅彤彤的辣椒和香料,形成強烈的對比。「印尼菜香料多,有很多在香港找不到,我每周都會從印尼空運到港。」她說罷將一堆辣椒灑在石磨上。「有幾個國家仍會沿用這種石磨,例如印尼和馬來西亞,不過很多餐廳已不用了。但我想保留這傳統的味道,因為口感會不同,不知為何總覺得磨出來總比較好吃,傳統傳下來的吧!」她笑了笑,說罷又將幾種配料倒入石磨搗爛。不難理解為何大多餐廳不用石磨製作醬汁,畢竟每道菜醬汁不同,見Susan搗爛一小份量辣醬都費了不少力氣,每天到底要搗多少遍?想必她也未必數得清吧。
斑蘭雞飯最受香港客歡迎,每客$68。
炸碎雞飯,每客$68。
雞肉嫩滑 斑蘭飯煮足兩個半鐘
印尼菜,耗費得最多的未必是香料,一定是心機。小店的斑蘭雞飯據說最受香港客歡迎,單單是飯,Susan說準備材料和煮的時間就需要兩個半小時:「做飯比較複雜,首先要剪開新鮮斑蘭葉並將其磨成汁,繼而將米用高溫炒香,再加椰汁和斑蘭汁煲飯再蒸,最後再加上調味才算完成。」斑蘭葉每星期皆由印尼運送到香港,為了不加入色素,店家特意採購了兩種斑蘭葉,一款用作調色,另一款用作烹煮。而雞則會在雞肚內放入高良薑、香茅及斑蘭葉,再用上湯浸二十多分鐘至熟透,以保持雞肉嫩滑。雖然工夫多,但每口飯吃得出店家的誠意。斑蘭葉的天然色素浸透米飯,米飯呈淡淡的青綠色,入口不僅有斑蘭香味還滲出椰汁的清新。採訪當日是星期六,店內此起彼落都是印尼語。Alex和Susan笑言新舖剛開張的時候,一到周末就最忙碌,凌晨一、二時回到家,休息一、兩小時,四時就要回小店準備開舖,為的就是一班捧場的印尼姐姐。「聽着她們說味道和家鄉的一樣,其實很有滿足感。」Susan看着店面說道,臉上的笑容和食客的笑容一致。也許小店貴乎不在菜式花款有多新奇,只是有種熟悉的家鄉味,和一種家的感覺。
大粒包細粒牛丸,每碗$55。
小店面積不大,但微黃的燈光,嫩綠的斑蘭葉裝飾,倍添小島風情。
班蘭葉印尼美食銅鑼灣商業大廈地下B2舖採訪:黃雯娟攝影:伍慶泉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3/2028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