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消息,現年92歲高齡的美國前總統老布什(George H.W. Bush)近日因呼吸問題入院治療了5天,目前狀況良好。他的妻子芭芭拉也因身體不適於18日住院。他們將不會出席20日的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
18日,老布什的發言人麥格拉斯(Jim McGrath)向媒體表示,老布什上周六(1月14日)因肺炎引發的呼吸道問題入院就醫。目前,老布什對治療反應良好,其辦公室期待他在幾日之內出院回家。
老布什的辦公室主任貝克爾(Jean Becker)說,老布什被留在重癥監護病房繼續觀察,他處於穩定狀態。
老布什與妻子芭芭拉
據報道,本月早些時候,老布什的辦公室已宣布,老布什因健康狀況,他和夫人芭芭拉將不會出席特朗普20日的就職典禮。1月10日,老布什還曾致函特朗普,對無法參加就職典禮表示抱歉,並表示他和芭芭拉為特朗普就職送上最好的祝福,他寫道,“如果我可以提供任何幫助,請讓我知道”。
老布什(右)與兒子小布什
92歲的老布什是美國目前在世最年長的前總統。他於1989年就任美國第41任總統,也是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什的父親。
老布什患有帕金森病癥多年。晚年期間開始使用輪椅,並曾在2014年入院兩次。2015年7月,他又因摔傷頸椎入院。自其90歲起,已經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
2006年,沃倫·巴菲特將自己大部分的財富——1000萬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捐給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用來抗擊疾病和減少不平等現象。10年之後,蓋茨夫婦用一封信向巴菲特做了“工作匯報”。
當地時間14日,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夫婦發布了2017年度公開信《沃倫·巴菲特的最佳投資》(Warren Buffett's Best Investment),信中提到,“在過去25年里我們看到了發生在世界上最貧窮人群身上的一個故事,他們取得了驚人的進步:極端貧困人口減半,兒童死亡人數減半,數百萬計的女性得到賦權。這些偉大的進步靠的不僅是沃倫和其他慈善家的慷慨捐贈、來自世界各地的個人善款和窮人們自己的努力——還依靠捐贈國的巨大貢獻,而全球健康和發展的資金絕大部分都源自它們。”
疫苗接種是預防包括很多傳染病在內的嚴重疾病的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
信中寫到,“如果只用一個數字來說明最貧困人群生活的改善情況,那就是1.22億——它代表自1990年起被挽救的兒童人數。””自1990年起兒童每年死亡人數已經下降了一半。”
梅琳達·蓋茨在信中提到,“目前兒童基本疫苗的覆蓋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86%,並且最富裕國家和最貧窮國家之間的差距為歷史最低水平。兒童死亡人數下降最大的原因就是疫苗。”
正是看到了疫苗對挽救兒童生命的價值,蓋茨基金會設立了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
據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全球董事會獨立董事李亦非介紹,“全球免疫接種率在經歷多年提升之後,在20世紀末開始停滯不前。生活在貧窮國家的成千上萬的孩子們得不到必要的疫苗接種,亟需新的解決方案。Gavi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Gavi由蓋茨基金會在內的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和政府攜手,於2000年共同設立,旨在向全世界每一個兒童提供疫苗。Gavi將負責研發疫苗的公司、負責提供資金的富裕政府以及負責將疫苗送到大眾手中的發展中國家組成一個聯盟,成為全球最大的PPP模式的典範。
比爾·蓋茨該在信中介紹,自2000年起,該聯盟已經幫助全球範圍內5.8億名兒童接種疫苗。美國是該聯盟最大的捐助國,其他捐助國有英國、挪威、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這是富裕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所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梅琳達·蓋茨在信中表示,“但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仍有1900萬名兒童尚未獲得完整的免疫接種,而他們當中的許多孩子還生活在沖突地區或偏遠地區。他們的政府必須更加努力,為這些孩子接種疫苗。這一點對於再次將兒童死亡人數減半這一目標而言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在2030年前將兒童死亡人數降低到3百萬以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介紹,中國近幾十年在公共健康上也取得長足進步,傳染病防控功不可沒。這些成就主要體現在三個數據上:第一,中國的人均期望壽命從1950年代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15年的76.1歲,提高了1倍以上;第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950年代初期的250‰下降低至現在的10.7‰;第三,新生兒死亡率從1950年代初期的十萬分之1500,降低到現在的十萬分之20。
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認為,在應對全球健康挑戰方面,中國過去30年在降低兒童死亡率、瘧疾防控、結核病防控等方面成績顯著,“如果中國的經驗能夠能被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全球健康和發展會取得更大的進展。”
另外,中國的創新優勢和研發優勢也對全球健康意義重大。例如,由蓋茨基金會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以及帕斯適宜衛生科技組織(PATH)開展合作支持的乙腦疫苗已經在2013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成為中國首支通過該認證的疫苗產品。自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啟動對該疫苗的預認證以來,已有2.5億劑疫苗被銷往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2015年,老撾成為第一個受Gavi資助使用該乙腦疫苗產品的國家。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關註的另一個數字是發展中國家使用現代避孕藥具的女性人數。
梅琳達·蓋茨在信中提到,“在發展中國家,超過3億婦女使用現代方法避孕,這在歷史上尚數首次。這一數字達到2億歷經了數十年,而從2億達到3億只用了13年的時間——這在拯救生命方面影響重大。”
比爾·蓋茨也表示,“在發展中國家,如果婦女兩胎間隔時間為三年或更久,那麽胎兒順利成長到一周歲的幾率就能增長一倍。從長期來看,婦女使用避孕藥具以及安排懷孕間隔的能力成為降低兒童死亡人數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還提到,“目前發展中國家仍有超過2.25億名不希望懷孕的女性無法獲得避孕藥具。印度北方邦最近一份對年輕人的研究表明,64%的20歲以下的已婚女孩希望能夠推遲懷第一胎的時間,但是只有9%的受訪者使用了現代的避孕方法。”
“家庭生育計劃2020”是蓋茨基金會參與的一個全球合作夥伴項目,該項目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能夠獲得避孕藥具的女性人數再提升1.2億。梅琳達·蓋茨表示,“我們目前重點關註南亞和非洲,在這兩個地區分別只有三分之一和少於五分之一的女性使用避孕藥具。”
*ST海潤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孟廣寶及其配偶鮑樂計劃在今後6個月內,出資不低於1億元增持公司股份,截止目前,兩人中僅鮑樂持有公司0.11%股份。
今日開盤,*ST海潤再次跌停,股價跌至1.90元,成為A股市場近三年來第三只1元股。
據悉,因公司2016年度財務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自5月3日起,海潤光伏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簡稱變更為“*ST海潤”。
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19億元,虧損11.79億元,同樣,2017年一季度業績不理想,一季度營收7.58億元,虧損2.84億元。
業績問題屢次成為*ST海潤自2011年完成借殼上市以來的痛點。上市六年來,*ST海潤僅有三個會計年度年實現盈利。2013年至2014年,*ST海潤連續兩年遭遇凈利潤虧損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但2015年,*ST海潤成功扭虧,實現9000多萬元的凈利潤從而保殼成功。
“感覺這半年都餵了狗。”
來源丨三聲(ID:tosansheng)
文丨
10月8日中午12:00,正抓緊時間享受國慶最後一天假期的我,在群里刷出一張微博截圖,截圖的內容是鹿晗公開戀情。
我等這一天很久了。從今年4月28日,看《奔跑吧》第三期喜歡上鹿晗迪麗熱巴這對CP開始至今,半年時間里我一直盼著有一天鹿晗公開戀情,並@迪麗熱巴。
我和其他喜歡“陸地夫婦”(鹿晗與迪麗熱巴CP組合)的粉絲約好,如果這一天到來,我們要租下上海江灘的LED燈牌為他們應援,燈牌播放的視頻放B站UP主們早己剪輯好的跑男陸地合輯,BGM放陸地夫婦的應援歌《勇敢愛》。我無數次的想象,自己和其他陸地粉們站在江灘,看著鹿晗和迪麗熱巴在一起的微博,相互擁抱淚流滿面的樣子。
但是,鹿晗的微博內容卻是:"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女朋友@關曉彤。"
這條微博發布後不到幾分鐘,微博的系統就因為人數過多陷入崩潰。根據微博官方的介紹,這條簡短的微博在那個時段內快速的覆蓋了8.2億用戶。
和微博一同的崩潰的,還有希望鹿晗和迪麗熱巴在一起的CP粉們。擁有25萬粉絲的“陸地夫婦吧”率先成為這種情緒爆發的重災區,首頁上鋪滿了哀嚎謾罵和誓言脫粉的帖子,大多數都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希望能被證明只是炒作。
在“陸地夫婦”的粉絲群里,粉絲們的第一反應也是不可置信——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鹿晗和關曉彤最近合作的新戲,進而認為這是有關新戲的宣傳。但是,這種僥幸心理很快被打破,鹿晗和關曉彤在一起的消息經過其工作室和圈內好友的證實多個渠道得到了確認。
確定消息無誤後,不少陸地粉陸續開始刪除有關的陸地夫婦的圖片、視頻、音樂,並取關相關的貼吧、微博。與此同時,成千上百個“陸地夫婦”的群或者解散或者改名。實際上,在過去十幾個小時的粉絲激烈鬥爭中,“陸地夫婦”的粉絲也成為情緒最為激動、反應最為劇烈的群體之一。
對於僅僅是消費明星新聞的普通人而言,或許很難理解這一切。實際上,除了明星的個人粉絲外,CP粉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既能夠成為明星上升期或者轉型期的助力,也是明星在設計自己的娛樂圈包裝時不可忽視的人群。
隨著明星真人秀的繁榮,明星和節目生產方都開始依靠在真人秀中的CP關系而獲取話題度,吸引粉絲。目前,較為成功CP案例已經有從《我們相愛吧》走出的”石榴夫婦“(劉雯崔始源)、”宇宙夫婦“(周冬雨余文樂)、以及最近大火的無尾熊(吳昕潘瑋柏)。曾經參加過《花兒與少年》的鄭爽就曾經表示節目組希望她和井柏然炒CP ,但他們兩個都沒同意。
和個人粉絲一樣,CP粉們同樣會付出巨大精力興建貼吧、CP站,以及支持雙方作品和購買專輯。
當然,重燃“跑男”人氣的“陸地夫婦”幾乎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對。2017年2月,《奔跑吧》第五季宣布加入新成員迪麗熱巴。從節目播出開始,迪麗熱巴和鹿晗這對單身男女在節目中的互動關系就備受矚目,節目播出後,他們兩個人的名字也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成為上半年話題度和人氣最高的明星。
短短半年內,陸地夫婦吧就成為國內CP吧僅次於維尼夫婦吧(尼坤宋茜)的第二大CP吧,漲粉25萬;在B站上,與陸地夫婦相關的視頻也頻頻登上娛樂版的前十。經歷了半年的發酵,幾乎所有CP都在期待,鹿晗與迪麗熱巴這對CP能否在現實中迎來春天。
2017年10月8日12:00,和所有在真人秀中甜蜜互動過的CP們一樣,“陸地夫婦”夢碎微博,我們在這個粉絲的世界中一時間“無家可歸”。我擔任群主的”關愛陸地成長協會”,雖然很快把群名改為”關愛熱巴成長協會“。但在短短半小時里,不斷有消息提示我,有成員退出了這個曾經裝滿我們希望和祝福的群落。
就像漂流過海,終會遇到陸地
時間回到半年前。《奔跑吧》開播(該節目繼承自《奔跑吧,兄弟》,之前已播出四季),最新鮮的看點莫過於由於baby生子在家休養,而新近加入的成員迪麗熱巴。
作為正處於上升期的90後小花而言,能夠參與中國收視率連續排行第一的電視綜藝,迪麗熱巴所能獲得名氣和商業價值提升也顯而易見。對於已經奔跑了五季的跑男而言,新人的加入也給這個節目帶來了更多的看點。
在韓國原版節目的《runningman》中,宋智孝和姜熙健組成的“周一情侶”大獲好評,成為節目長期以來的一條線索和看點。此後,中國版本的“跑男”也延續了這一設定,讓尚未宣布婚訊的楊穎和鄭愷組成了類似的周五CP,通過各種甜蜜互動,承擔起love line的主線劇情。
CP是Couple的縮寫,意思是配對、情侶,CP粉則指喜歡這對CP的粉絲。CP的範圍不僅僅局限於真人秀、影視劇里的男女戀人,也包括小說、現實生活中、甚至是跨次元的同性戀人以及戀人之外的關系。用常常混跡B站的CP粉絲的話來說,“在CP圈,伏地魔和林黛玉也有可能是一對CP”。
在發展更為成熟的韓國綜藝中,CP早已成為固定的搭檔模式,從早期的《我們結婚吧》中的維尼夫婦到《X-MAN》中宋鐘國尹恩惠,這些CP都引起過眾多的粉絲追捧。一位參與“跑男”制作和剪輯的後期導演就曾經對《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表示:“觀眾的記憶點更多在人物關系和人物性格,而不是遊戲環節,所以嘉賓之間的真實化學反應才能打動觀眾。”
在楊穎和鄭愷各自婚嫁之後,此前“周五情侶”的CP關系隨之失去說服力,此時整個跑男團中只剩鹿晗一個單身,無法構成新的CP關系,迪麗熱巴在此時的加入為改變固定嘉賓關系提供了新的機會。
即便是密切關註娛樂圈的我,在“跑男”之前,也很難將外形清秀文弱的鹿晗和明艷奪人的迪麗熱巴聯系在一起。但在這一季“跑男”之後,兩個從未有任何交集、看起來並不般配的人,卻意外擦出讓人覺得心動的火花。
比如,在第三期節目中,兩個人”測心率“的環節中,僅僅是與熱巴對視和對手指,鹿晗的心率就直線上升,臉紅不止;在第五期的延安特輯中,在並未剪輯進去的節目花絮里,鹿晗一邊摘棗一邊逗熱巴。
除此之外,還有熱巴落水,鹿晗在泳池邊著急握緊拳頭、詢問熱巴熒幕初吻對象等互動。與此同時,節目組也在有意增加這對CP的鏡頭與互動環節,在十二期節目中就有六期節目,兩人搭檔組隊,其中三次都是作為情侶檔進行任務。
在當時,這些設計和情節均不足以讓CP粉們堅定地認為“陸地夫婦”會在現實中成為真實的情侶。相反,經歷韓綜各種翻來覆去炒作的CP、以及此前在節目中相親相愛,節目播放完畢就互不聯系的眾多CP之後,追蹤娛樂圈的CP粉絲們們也鍛煉出了鑒定真假的能力。
一個明顯的轉折點是2017年5月21日13:21分。在這個有”我愛你一生愛你“寓意的時間節點上,鹿晗點贊迪麗熱巴自拍,此舉瞬間引爆三方粉絲,更被CP粉視為公開表白的證據。
隨著節目的播出,以鹿晗迪麗熱巴兩人組成的陸地夫婦熱度不斷上漲。與此伴隨的是,鹿晗粉絲、迪麗熱巴粉絲、CP粉之間的混戰,以及雙方發布新專輯、雜誌、新劇時,三方粉絲較勁般的打榜刷數據,買專輯。
截止到節目結束,《奔跑吧》依舊保持全國收視第一的成績,並在節目播出期間話題度居高不下,與這檔節目相關的熱搜關鍵詞中,最高頻的正是“陸地夫婦”。迪麗熱巴在節目期間粉絲從兩千萬上漲到三千萬,一躍成為上半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女星,而鹿晗則因為在節目中對熱巴的照顧,開始被更多人認為“很man”,還曾被視為鹿晗轉型成功的標誌。
“陸地夫婦”的CP設計是成功的,它讓三方從中受益和獲利。節目的結束並沒有讓我們這樣的CP粉絲結束憧憬和想象,其中的不少人更是期待鹿晗和迪麗熱巴總有一天會像宋慧喬宋仲基一樣公開戀情。
我所在的群組里,當設想到那樣美好一天時,有人立即提出:“到時候我們去上海江灘用LED燈牌應援吧!”
瞬間,下面跟著幾百條的“支持”。
明星世界的包裝與套路
許多失敗的真人秀證明,即便投入巨大的場面和豪華的嘉賓陣容,也不一定能夠留住挑剔的觀眾。
《奔跑吧》總導演姚譯添曾告訴《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真人秀可以靠噱頭吸引觀眾過來看,但第二次再拿噱頭就不靈了”。在他看來,真人秀最重要的是”真實“,因為只有真實才能被觀眾感知,進而打動觀眾。
CP的流行來自於年輕人對於美好愛情的向往和曖昧關系的迷戀。比偶像劇中的熒幕CP更具穿透力,真人秀主打”真性情和真實表現“,其中的CP也往往會被觀眾們認定為發自內心的真實,進而真情實感地喜歡上這種比偶像劇更真實的互動關系,並希望他們在現實中也能繼續發展。
我正是被鹿晗和迪麗熱巴在節目中表現出的真實所打動。與人們想象的粉絲都是低齡人群不同,在幾次“陸地夫婦”CP粉絲的線下聚會中,我見到的絕大部分CP粉都已經工作或者結婚。包括了資深編劇,圈內經紀人、甚至還有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們聊到那些推動自己”入坑“的瞬間,莫過於以前看起來有些過於秀氣低調的鹿晗,在熱巴面前表現出的活躍和MEN的一面。在此前的綜藝中,他和其他女嘉賓總是保持非常遙遠的距離,並且對話尷尬,但和熱巴互動時具有默契——即便在攝像機沒有對準他們的情況下,兩個人也總是在竊竊私語。
這些不經意的舉動反而比偶像劇精心設計的情節更讓我們感覺“少女心”爆棚。隨後,鹿晗和迪麗熱巴的唯粉(只喜歡偶像一人的粉絲)因為反感節目炒CP而彼此之間在社交媒體上開展詆毀,讓我們這些自認為從不追星的大齡理智粉開始團結起來、共同維護兩人的聲譽。
整個5月,我和不少陸地粉奔走與微博、貼吧、QQ以及B站之間。在微博進行反黑,在貼吧分析兩個人的可能性,在QQ共同探討新的粉紅瞬間,B站上則有數百個UP主剪輯他們從影視劇到綜藝的各種視頻,拼接成的新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我寫的“陸地夫婦”同人文和分析貼一度被加為精華貼,這讓4000多個陸地粉關註了我的個人主頁。
所有的陸地粉都覺得,再也沒有比他們更加顏值爆表和登對的CP。這意味著,一旦兩個人成功合體,最終產生的商業效應可能超越此前所有的CP,而在此之前,我們要共同出力讓他們的商業價值被更多的人註意到。
2017年5月,微博舉行人氣之星投票,CP粉們每天開小號進行打榜。2017年6月19日,阿迪達斯官宣迪麗熱巴新代言,群內CP粉們從早晨7點開始轉發,單人至少轉發十條以上。2017年年6月27日,鹿晗發布新專輯,陸地粉絲成為購買榜的第二名,群里有女生個人就購買了120張。
此後,包括雙方的新代言、新劇在內,CP粉們都不遺余力的進行宣傳。還要利用業余時間與雙方的唯粉在網上爭吵和辯解。正因為如此,直到節目播出完,陸地夫婦的熱度一直持續,B站搜索陸地夫婦的視頻,仍舊能看到不斷有新視頻出現,吸引新人“入坑”。
同樣,以在《我們相愛吧》中大火的”石榴夫婦“為例,節目播出後,在國內都不屬於當紅明星的崔始源和劉雯瞬間爆紅,兩人合體登上《ELLE》雜誌,並代言HM新春系列,商業價值與人氣快速提升。
與之類似的還有”宇宙夫婦“,節目播出前,無論是在大陸並不算順利的余文樂,還是此前因為在《極限挑戰》中表現不佳被群嘲的周冬雨,都在節目播出後翻轉了個人形象與人氣,吸引了眾多的死忠CP粉。直到余文樂公布真實戀情之前,他們的CP粉都十分活躍。
最終,這些都構成了明星願意參與CP炒作和節目熱衷於設計CP的動力。但是,真人秀中的CP並不比熒幕CP更加真實和堅固。相反,有多少愛,似乎就會產生多少的恨。
以《我們相愛吧》為例,雙方和節目組簽訂條款,不僅會在節目中互動,代表著明星現實生活中態度與觀點的微博上,也需要頻繁地進行互動。如果雙方沒有固定伴侶,有些敬業的藝人還會在節目播出後繼續進行互動,比如去對方的演唱會,在采訪中表示有可能等不斷增加話題熱度的舉動。
對於在CP關系里的明星們而言,只要不明確公開戀情,保持曖昧不明的態度,他們的CP設定就能夠繼續維持,而CP粉們也會通過自己剪輯視頻等方式吸引新的粉絲加入。在這個意義上,鹿晗願意在此時宣布真實戀情,如果沒有更多附加原因,確實是一個勇敢和真誠的決定。
明星CP、CP粉、唯粉、對於外界而言,這是一個近乎複雜的生態關系。目前當紅的明星之中,幾乎全部都有自己的CP粉——僅僅是鹿晗,就有陸地、勛鹿(吳世勛鹿晗)、牛鹿(吳亦凡鹿晗)等熱門CP,且各個CP擁護者眾多,他們和龐大的鹿晗粉絲共同構成這位年輕偶像身上的巨大流量。
和之前所有因為單當面公布戀情而崩塌的熒幕CP一樣,“陸地夫婦”這對火了半年,為雙方帶來熱度與爭議的CP也走向了終結。
我收到了一條消息,來自一位曾經和我一起熬夜追“陸地夫婦”的女孩,她說:“再也不相信真人秀的CP了,所有真情實感的追星都會遭報應。”我點進她的微博主頁,所有與陸地相關的微博已經全部被清空,只留下這樣一條:
“感覺這半年都餵了狗。”
寫在最後:過去十幾個小時中,充斥於社交媒體的憤怒、祝福和玩笑聲中,也包括了一些疑似因為鹿晗戀愛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傳言。雖然無法全部辨別真偽,但欣慰地看到其中部分已經被證偽。更往前看,在過去幾十年的偶像生產工業中,很多娛樂圈當紅偶像也因此不敢公布自己的戀情和戀人。
也許這是一個契機,可以討論娛樂的邊界、商業的勝敗、明星的性格。但是。在感受完這些投入自己精力和心情的粉絲之後,我們只想說一句:寄情於他,祝福於他。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實習生 張玉路
每經編輯 杜蔚
又一位女藝人要當新三板公司的老板了!近日,科電瑞通(430756)公告稱,葉茜(藝名葉一茜)擬以現金700萬元收購中電科匯持有的科電瑞通70%股權,收購實施後葉一茜將成為科電瑞通新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葉一茜2005年參加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獲全國總決賽第七名,出道成名。之後讓她吸引更多外界目光的是與知名跳水奧運冠軍田亮結婚。田亮退役後,兩人攜手闖蕩娛樂圈,參加綜藝真人秀較多,田亮帶著女兒森蝶參加超級綜藝《爸爸去哪兒》至今讓一些觀眾印象深刻。
▲葉一茜(視覺中國/圖)
現在,葉一茜出手收購一家新三板公司的控股權,因為對收購人基本情況披露的要求,這對明星夫婦的投資版圖也被曝光了。
科電瑞通上半年無營收 葉一茜700萬買了個“殼”
葉一茜花700萬元受讓科電瑞通的控股股東中電科匯持有的科電瑞通70%股份,轉讓價格為1元/股。收購完成後,葉一茜將成為科電瑞通新的控股股東,另一股東劉國一持股30%。科電瑞通是一家從事火電鍋爐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之所以忽然“賣身”,是因為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慘不忍睹。
▲科電瑞通收購報告書 截圖
2016年3月9日,科電瑞通的控股權發生過一次變化,杭玉星取代劉國一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這對公司經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原有職工大部分於2016年上半年離職,公司沒有營業收入,下半年公司完成對治理結構的重新搭建,並招聘了新員工,業務仍未改變,但僅取得營業收入279.25萬元,相比上一年度大幅減少85.73%,公司2016年度虧損461.81萬元,基本來自於資產減值損失。2017年上半年,盡管公司原來的實際控制人劉國一重新加入了公司,但依然沒有業務開展,公司沒有營業收入,還虧損23.8萬元,這基本可以看作是一家歇業的殼公司。
葉一茜收購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將發生轉變,調整為從事影視劇投資、制作和藝人經紀相關的文化娛樂業務,科電瑞通將變成一家新三板的影視文化類公司。據收購書相關披露,葉一茜會將自己控制的其他文化企業的相關業務註入科電瑞通這只“殼”,如將上海泰朗影視文化工作室、寧波高新區赫辰影視文化傳媒工作室的藝人經紀項目、作為上遊供應商簽署的獨家授權代理協議等放入科電瑞通開展。
類似這樣的借殼在新三板公司中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楊冪的嘉行傳媒借殼西安同大,兩年時間嘉行傳媒從一個影視工作室變為估值50億元的公司。當然,這得益於嘉行傳媒的藝人經紀做得風生水起,並圍繞核心藝人楊冪、迪麗熱巴等打造了一些熱播電視劇,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因此,明星能否玩轉殼公司,要看裝入內容的品質。
葉一茜田亮投資13家公司曝光 藝人經紀餐飲等均涉及
葉一茜通過《超級女聲》出道後,成為上海天娛傳媒的簽約藝人,從2007年10月開始,她成為自由藝人。近些年,葉一茜出過音樂專輯,出演過《神雕俠侶》《綁架冰激淩》影視劇,參加較多的是綜藝節目。一些綜藝播出後反響不錯,如《中國冠軍範》2016年在浙江衛視播出期間曾奪得收視率第一;正在騰訊視頻獨播的《不可思議的媽媽》播出24天累計播放量3.5億次。
▲葉一茜帶兒子參加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豆瓣/圖)
葉一茜和跳水奧運冠軍田亮結婚後,隨著田亮退役,兩人攜手闖蕩娛樂圈,雖談不上大紅大紫,但也賺了不少錢。這次,葉一茜收購新三板公司,也曝光了她和田亮的投資情況。
葉一茜和田亮投資的企業共有13家,業務橫跨影視文化、農業、餐飲等。
▲田亮、葉一茜一家(視覺中國/圖)
其中,葉一茜對外投資成立有上海泰朗影視文化工作室(個人獨資企業)、寧波高新區赫宸影視文化傳媒工作室(個體工商戶)、北京禾田秋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0%)、青島歐美德平行進口車銷售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0%)、北京合和資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5%)、愛酸不吃醋餐飲管理(青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0%)、天津茜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0%)、北京盛夏星空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0.72%);並擔任北京禾田秋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監事、北京田心亮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監事。
上述葉一茜投資的公司中,北京盛夏星空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新三板公司,主營影視劇投資、藝人經紀等,田亮和葉一茜分別持股0.72%。田亮和馬天宇是公司的頂梁柱,2016年度兩人先後參加多個影視及綜藝節目,貢獻了公司80%以上的經紀業務收入。
▲科電瑞通收購報告書 截圖
葉一茜投資的兩家餐飲公司都是明星開辦的,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明星陳赫,持股35%;主持人朱楨持股20%,目前賢和莊已在福州和合肥開了多家店。陳赫不時在自己的微博上賣力推廣,邀請一眾明星去品嘗。葉一茜投資的另一家餐飲是愛酸不吃醋餐飲管理(青島)有限公司,則是聯合了黃渤的姐姐黃洮、創意菜廚師郭科等人,據天眼查信息,黃洮、郭科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0%。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實習生 張玉路
每經編輯 杜蔚
又一位女藝人要當新三板公司的老板了!近日,科電瑞通(430756)公告稱,葉茜(藝名葉一茜)擬以現金700萬元收購中電科匯持有的科電瑞通70%股權,收購實施後葉一茜將成為科電瑞通新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葉一茜2005年參加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獲全國總決賽第七名,出道成名。之後讓她吸引更多外界目光的是與知名跳水奧運冠軍田亮結婚。田亮退役後,兩人攜手闖蕩娛樂圈,參加綜藝真人秀較多,田亮帶著女兒森蝶參加超級綜藝《爸爸去哪兒》至今讓一些觀眾印象深刻。
▲葉一茜(視覺中國/圖)
現在,葉一茜出手收購一家新三板公司的控股權,因為對收購人基本情況披露的要求,這對明星夫婦的投資版圖也被曝光了。
科電瑞通上半年無營收 葉一茜700萬買了個“殼”
葉一茜花700萬元受讓科電瑞通的控股股東中電科匯持有的科電瑞通70%股份,轉讓價格為1元/股。收購完成後,葉一茜將成為科電瑞通新的控股股東,另一股東劉國一持股30%。科電瑞通是一家從事火電鍋爐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之所以忽然“賣身”,是因為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慘不忍睹。
▲科電瑞通收購報告書 截圖
2016年3月9日,科電瑞通的控股權發生過一次變化,杭玉星取代劉國一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這對公司經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原有職工大部分於2016年上半年離職,公司沒有營業收入,下半年公司完成對治理結構的重新搭建,並招聘了新員工,業務仍未改變,但僅取得營業收入279.25萬元,相比上一年度大幅減少85.73%,公司2016年度虧損461.81萬元,基本來自於資產減值損失。2017年上半年,盡管公司原來的實際控制人劉國一重新加入了公司,但依然沒有業務開展,公司沒有營業收入,還虧損23.8萬元,這基本可以看作是一家歇業的殼公司。
葉一茜收購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將發生轉變,調整為從事影視劇投資、制作和藝人經紀相關的文化娛樂業務,科電瑞通將變成一家新三板的影視文化類公司。據收購書相關披露,葉一茜會將自己控制的其他文化企業的相關業務註入科電瑞通這只“殼”,如將上海泰朗影視文化工作室、寧波高新區赫辰影視文化傳媒工作室的藝人經紀項目、作為上遊供應商簽署的獨家授權代理協議等放入科電瑞通開展。
類似這樣的借殼在新三板公司中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楊冪的嘉行傳媒借殼西安同大,兩年時間嘉行傳媒從一個影視工作室變為估值50億元的公司。當然,這得益於嘉行傳媒的藝人經紀做得風生水起,並圍繞核心藝人楊冪、迪麗熱巴等打造了一些熱播電視劇,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因此,明星能否玩轉殼公司,要看裝入內容的品質。
葉一茜田亮投資13家公司曝光 藝人經紀餐飲等均涉及
葉一茜通過《超級女聲》出道後,成為上海天娛傳媒的簽約藝人,從2007年10月開始,她成為自由藝人。近些年,葉一茜出過音樂專輯,出演過《神雕俠侶》《綁架冰激淩》影視劇,參加較多的是綜藝節目。一些綜藝播出後反響不錯,如《中國冠軍範》2016年在浙江衛視播出期間曾奪得收視率第一;正在騰訊視頻獨播的《不可思議的媽媽》播出24天累計播放量3.5億次。
▲葉一茜帶兒子參加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豆瓣/圖)
葉一茜和跳水奧運冠軍田亮結婚後,隨著田亮退役,兩人攜手闖蕩娛樂圈,雖談不上大紅大紫,但也賺了不少錢。這次,葉一茜收購新三板公司,也曝光了她和田亮的投資情況。
葉一茜和田亮投資的企業共有13家,業務橫跨影視文化、農業、餐飲等。
▲田亮、葉一茜一家(視覺中國/圖)
其中,葉一茜對外投資成立有上海泰朗影視文化工作室(個人獨資企業)、寧波高新區赫宸影視文化傳媒工作室(個體工商戶)、北京禾田秋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0%)、青島歐美德平行進口車銷售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0%)、北京合和資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5%)、愛酸不吃醋餐飲管理(青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0%)、天津茜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0%)、北京盛夏星空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0.72%);並擔任北京禾田秋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監事、北京田心亮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監事。
上述葉一茜投資的公司中,北京盛夏星空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新三板公司,主營影視劇投資、藝人經紀等,田亮和葉一茜分別持股0.72%。田亮和馬天宇是公司的頂梁柱,2016年度兩人先後參加多個影視及綜藝節目,貢獻了公司80%以上的經紀業務收入。
▲科電瑞通收購報告書 截圖
葉一茜投資的兩家餐飲公司都是明星開辦的,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明星陳赫,持股35%;主持人朱楨持股20%,目前賢和莊已在福州和合肥開了多家店。陳赫不時在自己的微博上賣力推廣,邀請一眾明星去品嘗。葉一茜投資的另一家餐飲是愛酸不吃醋餐飲管理(青島)有限公司,則是聯合了黃渤的姐姐黃洮、創意菜廚師郭科等人,據天眼查信息,黃洮、郭科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0%。
11月9日,祥源文化晚間公告,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已更名為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對萬家文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 60 萬元罰款;對孔德永給予警告,並處 30 萬元罰款;對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 60 萬元罰款;
對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30 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采取 5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據告知書,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據當時萬家文化公告明確列出,趙薇夫婦持有資產價值合計約 56.63 億元。而一年過去,據啟信寶顯示:趙薇身為17家企業的股東(4家已吊銷),4家企業擔任法人(1家已吊銷),8家企業高管(3家已吊銷),而黃有龍擔任股東的企業已註銷,目前為深圳市東潤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趙薇夫婦商業版圖究竟是什麽樣?一圖了解↓
同時,我們回顧下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這次被收購事件始末:
2016年,萬家集團擬將其持有的29.135%萬家文化股份作價30.6億元轉讓給龍薇傳媒,後被否;
2017年8月,萬家集團100%股權以16.74億元轉讓給祥源控股,祥源市場禁入控股間接獲得29.72%上市公司股份;
一圖了解事件始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證監會一記重拳,趙薇夫婦被禁5年!
來源 | 野馬財經(ID:YMCJ8686)
作者 |
11月9日晚間,祥源文化(600576.SH)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告知書顯示,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消息發出後,業內一片嘩然,懸而未決的處罰正式落地,祥源文化未來將何去何從,趙薇夫婦這5年還能去哪玩“空手道”的戲碼……
一
揭秘背後金主
2016年12月,萬家文化曾將29.14%的股權轉讓給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作價30.6億元。 趙薇想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本就惹人註目,當然也惹來了上交所有關資金來源的問詢。
當1月12日回複上交所稱“30.6億資金全部來自借款”時,便埋下了被調查的種子,空手套白狼的質疑不絕於耳。
公告披露稱,趙薇持股95%的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的30.6億資金來源為:關聯方借款為6000萬;作為第三方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西藏銀必信公司”)提供15億元借款,期限為3年,借款約定利率年化10%,擔保為趙薇個人信用;另有15億元借款來自金融機構,通過股票質押融資。
野馬財經(微信公眾號YMCJ8686)註意到,真正幫助趙薇出資收購萬家文化的“大哥”並不是一向與格格交好的馬雲,而是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特貓肉系。
提供了15億借款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上海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銀必信)在2016年2月26日更名而來,秦博為法人代表以及實際控制人。
上海銀必信於2014年曾增資擴股,野馬財經追溯新晉的股東深圳東升崢嶸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傑勝宏圖科技有限公司後發現,這兩家公司背後仍是秦博;16年11月,股權再次變更,變成西藏銀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一家投資,只有秦博沒變 。
實際上,在更名前,上海銀必信也是一家為特貓肉系鞍前馬後效力的公司。
2015年6月,上海銀必信公司曾參與上市公司聖萊達(002473.SZ)股權收購。而一同參與該次股權收購的還有特貓肉旗下信托平臺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據聖萊達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董事會從未見過秦博出席,溝通事情均是與特貓肉系專業的管理團隊溝通,秦博不管什麽事。和特貓肉系內部很多掛名在臺前出現的法人代表類似,也許註冊公司時只是提供了一個身份證,並不掌控公司。”
6000萬自有資金撬動了30.6億,杠桿比例高達51倍,趙薇這出“空手道”耍得雖好,但也沒能逃過證監會的火眼金睛,早在今年2月28日,萬家文化便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隨後交易終止,交易雙方均未追究責任,但證監會的調查卻未停止。
大半年過去,調查結果塵埃落定:龍薇傳媒的高杠桿收購、披露信息失實等行為造成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引起市場和媒體高度關註,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告知書中顯示,龍薇傳媒在收購前一個月成立,200萬的註冊資本都未實繳到位,財務指標都為零,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並購,且收購期間未進行資金的充分籌備。從調查的結果來看,龍薇傳媒在既未拿下金融機構的貸款審批,也沒準時拿到銀必信借款的情況下,未如實披露,采取高杠桿收購方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這場因“錢”而生的鬧劇告訴大家一個道理:踏實點,要啥自行車……
二
接盤俠——祥源文化的未來何去何從?
雖然這場收購最終未果,萬家文化仍沒擺脫易主的命運,在經歷過多位資本玩家的調戲之後,萬家文化最終的結婚對象變成一位實業家,2017年8月,祥源控股入了洞房。
萬家文化此前屢次被金融資本染指還屢次失敗,又被趙薇的收購搞得人盡皆知,從宣布祥源控股入主之後,市場報以漲停來看,投資者的胃口已經被吊的高高的。
在北京某投資公司擔任高管的何婧對野馬財經分析稱,相比明星資本的玩法運作,一家擁有實業資產的集團進入,對近些年來頻頻賣殼的萬家文化來說,無疑釋放的是一個利好的信號。
萬家文化在資本市場上多以“概念炒作”的形象示人,在長達13年的上市時間里,主營業務屢次更換,並購重組不斷,入主的資本玩家此起彼伏。
當時祥源控股入主時,市場上評論其“撿個大便宜”聲音不絕於耳,畢竟與趙薇時期的股權轉讓價格相比,轉讓價格掉了近一半,可事到如今,卻不得不背上萬家文化明星效應遺留的“黑鍋”。
此前趙薇等人的高杠桿收購雖未成功,可對上市公司的不利影響卻並未消除,盡管業績持續向好,三季報顯示2017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1%,但股價卻一瀉千里,從年初的高點23元/股降至9.32元/股(11月9日收盤價),小股東們要哭暈在廁所,有維權律師指出,受損投資者可以要求祥源文化及趙薇等虛假陳述行為人承擔相應責任,據稱,現在已經有律所率先就此事開展股民索賠預登記。
也不知,這份“舊罪”卸下之後,新的實控人能否帶著祥源文化走上正常的發展道路,畢竟這麽多次資本運作下來,吃虧的除了“活該”的明星,還有眾多翹首以盼的小股東……
每經影視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杜蔚
頭頂明星光環的趙薇夫婦(趙薇及黃有龍)在資本市場早就打響了名頭,而在近期受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更是讓他們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黃有龍趙薇夫婦(視覺中國/圖)
昨日晚間,新華社也對趙薇夫婦因收購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面臨證監會處罰一事發表了名為《趙薇夫婦收購“大戲”面臨證監會處罰 監管“鷹眼”將持續關註》的文章。文中提到,業內專家分析,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針對信披違法違規,本案已為頂格處罰。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5日表示,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都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保持高壓態勢。並購重組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證監會將持續關註其過程中的信息披露質量。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註意到,在11月10日,黃有龍通過旗下港股公司發布公告稱打算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陳述和申辯意見並要求舉行聽證會。而該公司也稱中國證監會將複核申辯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
正是由於黃有龍通過旗下港股公司的公告,才提醒投資者其實趙薇夫婦在港股市場還曾投資(或曾經投資過)眾多的股份。在此,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將為您呈現趙薇夫婦的港股極為複雜的資本運作情況。
通過阿里一次套現10億港元
讓趙薇在資本市場一炮而紅的公司非阿里影業(01060,HK)莫屬。
早在2014年12月,趙薇夫婦就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耗資30.88億港元買入了阿里影業19.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9.18%,並成為了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當然大股東是馬雲旗下的阿里巴巴集團。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註意到,在趙薇夫婦入股阿里影業後,阿里影業的股價在短時間里開始暴漲,於2015年4月股價一度漲至了最高的每股4.9港元,這也讓趙薇擁有了娛樂圈女股神的頭銜。
而就在2015年4月份,趙薇夫婦就分別兩次減持阿里影業1.92億股及6400萬股股份,減持價格均為3.9港元,共計套現10.37億港元,減持後趙薇夫婦持有阿里影業的股份比例降為7.96%。而在當時,上述的7.96%阿里影業股份市值仍有61.6億港元。
此後,趙薇夫婦仍在不斷減持阿里影業的股份。根據阿里影業最新年報數據,趙薇夫婦已經不在公司主要股東名單之列。目前最大股東仍是阿里巴巴集團,持股為49.49%。
▲阿里巴巴杭州濱江園區(視覺中國/圖)
值得註意的是,阿里影業在2016年的經營數據也並不理想,在2016年度公司收入9.05億元人民幣,持續經營的虧損就達9.76億元人民幣。而阿里影業的股價也從此前高點的4.9港元一路下滑至了每股1.21港元(截至11月15日收盤)。
持有順龍控股市值約合11億港元
在上文可以看到,黃有龍正是通過順龍控股(00361,HK)發布了打算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陳述和申辯意見並要求舉行聽證會的公告。而黃有龍(趙薇作為配偶,是一致行動人)正是順龍控股的控股股東。
在2016年11月,黃有龍認購了順龍控股35.11億股股份,初始認購價為每股0.114港元,耗資約4億港元。目前黃有龍持有順龍控股67.5%的股權。而黃有龍也是順龍控股的主席。
▲黃有龍(左)馬雲(中)(視覺中國/圖)
順龍控股是一家從事高爾夫球相關產品的公司,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制造及買賣高爾夫球具、桿頭、球桿及高爾夫球袋和配件的業務。公司成立於1998年,雇員超過1000人,並在廣東省及山東省設有生產設備。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註意到,順龍控股的收入從2013年以來就逐年遞減,從2013年的4.34億港元減至了2.03億港元,而2015年和2016年公司也是處於虧損狀態,分別虧損9107萬港元和1.44億港元。而黃有龍在順龍控股2017年的年報上也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及預期來年經濟增長減慢,高爾夫球市場面臨重大挑戰,客戶購買力嚴重下挫,造成了公司收入大幅下跌。
從黃有龍接手順龍控股以來,該公司的股價一直處於橫盤震蕩走勢,目前股價為0.32港元(截至11月15日收盤),公司市值為16.6億港元。
虧本近五億港元甩賣金寶寶
對於經常混跡與資本市場的趙薇夫婦來說,也不是都是在賺錢,也有失手的時候,
其中金寶寶(01239,HK)(現已改名為“TEAMWAY INTL GP”)在2016年6月17日,趙薇夫婦以每股0.3港元的價格溢價買進了金寶寶21億股,耗資6.3億港元;
不過買進後其股價一路下跌,而趙薇夫婦又在今年7月7日以0.067港元的價格割肉了所持有的所有金寶寶股份,這一來一去虧損達4.89億港元。
▲趙薇在酒莊 圖片來源:@趙薇
有趣的是,就在趙薇夫婦剛一甩賣金寶寶的股份,公司就宣布修改公司名稱並指出:“建議更改公司名稱將更準確的反應公司未來的計劃及發展。”不過改名字也是沒有救公司的股價,目前公司股價更是跌至了0.055港元(截至11月15日收盤)。
值得註意的是,另一位女股神,被譽為“中國女股神”的劉央仍持有金寶寶10.53%的股份。
合夥虞鋒買過雲鋒金融及中國創意控股
在順龍控股和金寶寶上,趙薇夫婦都曾買成了第一大股東,阿里影業也曾買成過第二大股東。除此之外,趙薇夫婦還在其他港股上進行了較為“低調”的投資。
在2015年11月10日,將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中國創意(08368,HK)便與趙薇簽訂了基礎投資協議,中國創意以每股0.39港元的價格向趙薇配售5400萬股股票,總價格是2106萬港元,而趙薇將持有中國創意4.5%的股份。此外,雲鋒基金的創始人虞鋒也以相同的價格認購了與趙薇相同數目的中國創意股票。
▲趙薇(視覺中國/圖)
而在8天後,中國創意上市,開市就以每股4.4港元開盤,這可比此前0.39港元的配售價足足漲了10倍有余。隨後該股股價最多漲至了8.5港元,不過隨後中國創意股價一路下滑,目前(11月15日收盤)股價僅為0.295港元。由於趙薇持股不足5%,因此並不知道此後趙薇的中國創意交易情況。
除與著名投資人虞鋒一起投資了中國創意外,趙薇夫婦還和虞鋒一起持股了雲鋒金融(00376,HK),此外黃有龍還是雲鋒金融的非執行董事。黃有龍與虞鋒都是通過持股Jade Passion Limited而持有雲鋒金融的股份。Jade Passion Limited持有雲鋒金融55.97%的股份。
·相關鏈接
趙薇夫婦的大麻煩可能是這個……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截至11月14日,有至少十位律師向投資者展開了征集集體索賠的法律服務,其中包括知名證券維權律師、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宋一欣。據宋一欣預測,鑒於萬家文化收購案影響到的投資者數量,最終的索賠金額可能是巨大的。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謝良則表示,過去類似的已經打贏的案件,投資者總的索賠規模最終動輒幾千萬甚至過億。
央視財經報道稱,浙江一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厲健表示,第一被告肯定是萬家文化。因為它是上市公司,龍薇傳媒和趙薇夫婦等人的相關信息,都是通過萬家文化發布出來的。此外,由於龍薇傳媒、趙薇夫婦等人也是被證監會處罰、認定信息披露違規的,所以也會被列為共同的被告,要求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
第一批公開發布征集聲明的律師事務所包括: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浙江堅定律師事務所、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江蘇頤華律師事務所、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等。
另有媒體報道稱,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智斌表示,目前其經手的、材料已齊全的投資者超過30人,僅上周五一天新增了200多個咨詢的投資者。
▲網友的不滿(微博/圖)
厲健表示,根據司法解釋,和處罰告知的內容,初步確定,索賠條件是2017年的1月12日到3月31日期間,買入萬家文化的股票,並且在4月1日之後,把股票賣掉,或繼續持有的股民,可以參加索賠。
不過,謝良表示,“因為投資者索賠需要以證監會處罰決定為依據,如果黃有龍和趙薇提出申辯和聽證,可能會延長索賠進程。”
而從以往的案例來看,趙薇夫婦申辯成功的概率很低,但之前也有成功申辯的案例。
雖然,投資者索賠能否成功還不得而知,但趙薇做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明星,其商譽、品牌價值、信用值必然會受到影響。
財經作家皮海洲也表示,向趙薇提起訴訟可以向各類公眾人物尤其是影視明星們敲敲警種。目前的股市有不少公眾人物以及影視明星涉足,甚至由此引發股價的波動。但趙薇事件提醒這些公眾人物與影視明星,涉足中國股市一定要合法合規、守法守規,不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你是公眾人物還是影視明星,都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因此,在向趙薇索賠的問題上,投資者索賠的金額越大,其警示意義也就越大。
證監會近日對龍薇傳媒空殼收購案做出正式行政處罰,對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SH.600576)、龍薇傳媒以及趙薇夫婦等做出頂格處罰,趙薇夫婦遭5年市場禁入。
據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黃有龍、趙薇前期委托了代理人參加聽證,並提出了申辯意見。但是本案自調查至結案,趙薇本人都沒有親自出面。
2016年底、2017年初,趙薇夫婦曾企圖通過旗下“空殼公司”龍薇傳媒,以51倍杠桿收購百億市值的萬家文化,最終融資失敗,放棄收購。這場迅速襲來又快速退去的資本狂潮,最終留給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一地雞毛”。
多位證券訴訟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數十位投資者的訴訟請求已經處在材料收集或法院受理階段。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稱,已代理案件中首批案件法院已經受理,在等待安排開庭。上海市創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也表示,目前已經收到幾十位投資者的材料,索賠金額保守估計2千萬左右,近期正在組織向法院遞交材料。
龍薇傳媒的“謊言”
2017年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萬家文化發布了一份公告,稱公司大股東萬家集團已與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龍薇傳媒”)簽署“解除協議”,股權轉讓交易終止。一紙公告,讓熱鬧了三個多月的“資本遊戲”嘎然而止。
2016年12月23日,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30.599億元向龍薇傳媒轉讓29.135%的股份,交易完成後,龍薇傳媒將成為萬家文化控股股東。
在這場交易中,資金是最關鍵的一環。龍薇傳媒披露,上述30多億收購款中,龍薇傳媒自有出資僅6000萬,剩余資金均為借入,杠桿比例高達51倍。
從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到宣布簽訂解除協議,前後不過3個月時間,萬家文化的股價從18.83元/股漲到25元/股,之後一路下滑至6月2日跌至低點8.85元/股。
股價坐了一輪過山車,但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交易卻仿佛什麽也沒有發生。
在4月1日公布的《解除協議》中,交易雙方表現得“一團和氣”——萬家集團將前期已收取的部分股份轉讓款返還給龍薇傳媒,龍薇傳媒不再向萬家集團支付任何股份轉讓協議款,雙方互不追究違約責任。
這場空殼公司以超高杠桿“空手”撬動上市公司股權的蹊蹺交易,引發市場的爭議,監管層對這場收購也釋放出了嚴格的監管信號。
“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證監會在處罰決定書中稱,龍薇傳媒對其資金實力的描述具有誤導性,強調的“家庭資產”“還款能力”加上其名人效應,實際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了嚴重誤導。
在監管層看來,這場一波三折的轉讓,從控股權轉讓變更為5.0396%股權轉讓,後又變更為完全終止股權轉讓,雙方不追究任何違約責任,這種商業行為“顯然有悖常理”。
那麽,趙薇夫婦及龍薇傳媒,到底說了哪些“謊言”?資金是關鍵之關鍵,大部分“謊言”也恰恰是圍繞資金展開。
2016年12月26日,龍薇傳媒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所控制的核心企業和核心關聯企業等情況,顯示出收購方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而在2017年1月,更是詳細披露稱:“龍薇傳媒實際控制人趙薇女士及其配偶黃有龍先生投資的金寶寶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述股票市值約45.22億元;…上述相關資產總價值約56.63億元,2016年投資收回的現金流約12.56億元港幣”。
但是實際上,龍薇傳媒2016年11月2日才成立,註冊資本200萬元,進行收購時,註冊資本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都為零。
在實際收購時,自有資金僅出資6000萬,“大頭”來自向金融機構高成本借款,且部分是以萬家文化的股份做質押。
根據起初披露的協議,借款當中,15億來自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銀必信),年化利率10%,以趙薇個人信用為擔保;其余14.999億為從金融機構的質押融資,後披露是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年利率6%左右,以擬收購的萬家文化股份做質押。
值得註意的是,公司還稱“若龍薇傳媒未能及時足額取得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龍薇傳媒將積極與萬家集團進行溝通以使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同時繼續尋求其他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
但是真實情況如何?證據顯示,2017年1月23日,萬家集團、龍薇傳媒已知曉其向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的融資計劃未通過中信銀行總行審批。截至2017年1月31日,龍薇傳媒並沒有與任何金融機構達成融資合作。
調查過程還原了背後更真實的融資故事。
從銀必信融資成本為年化10%,從銀行融資成本為6%。受黃有龍委托負責辦理萬家文化股份收購事項的法務負責人趙政後來證實,龍薇傳媒方面希望盡可能多的從銀行融資,甚至希望可以覆蓋全部收購資金需求。但值得註意的是,銀行質押融資金額直接與股價相關。
根據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的融資方案,龍薇傳媒向中信銀行融資款項中的第二筆以及第三筆發放額度取決於萬家文化股價情況。
但是,因項目融資金額較大,需上報中信銀行總行進行審批。2017年1月20日,龍薇傳媒接到銀行電話通知,本項目融資方案最終未獲批準。
另一邊的融資也不順利。銀必信實際控制人秦某詢問筆錄顯示,銀必信在2017年2月7日無法借給龍薇傳媒12億元,即銀必信在第二筆股權轉讓款支付期限截止時,沒有準備好足夠的資金。
融資遇阻,龍薇傳媒並未動用其強調的“還款能力”來繼續推進收購,而是稱其資產大部分在境外而停止收購,而資產在境外這一客觀情況是顯然能夠提前預知的。
事實上,黃有龍後期在筆錄中甚至稱,中信銀行是萬家文化時任董事長孔德永找的,“我們這邊沒有找過任何銀行,包括深圳的銀行。自始至終,銀行方面都是孔德永聯系的,我和趙政都沒聯系過銀行”,他還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用自有資金進行收購”。在中信銀行融資失敗後,也沒有再與任何金融機構聯系過。
龍薇傳媒一邊在多次公告中透露自己的資金實力、收購意向,以及對意外出現之後依然願意努力促使交易完成的決心,使投資者產生強烈預期,另一邊後期來看實際的舉動,卻與前期的表態並不一致。最終收購告吹。
證監會在處罰決定書中也明確表示,後續“全然看不出龍薇傳媒有‘積極’促使本次交易順利完成的意願”。
趙薇夫婦的辯白
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個案子因為影響巨大,且有“名人效應”、涉及高杠桿空殼收購,對股價及投資者影響較大,監管層對該案的處理非常謹慎。
經過9個月的調查,去年11月,證監會下發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隨後於12月19日舉行了聽證會。“趙薇夫婦委托代理人參加了聽證,提出了申辯意見,請求免於處罰,”上述知情人士稱,他們本人沒有出席聽證。
對於監管層的處罰定性,趙薇夫婦及龍薇傳媒提出多項辯白。一方面,認為公告股權轉讓協議,是按照法律要求公告,不認可所謂“貿然公告”;二是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影響,不認為自己有責任,而認為是“正常的市場反應”。
黃有龍本人還提出,“參與收購的初衷和目的是促進藝術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長期、協同發展,而非謀求短期利益”;“參與交易的行為是善意、誠信、合法的,最終的失敗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事後看,這與其“從來沒有想過用自有資金進行收購”的態度相對照,頗為諷刺。
趙薇則試圖剝離自己的直接責任關系。她稱,自己並非涉案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也不是上市公司的“董監高”,雖然為龍薇傳媒的股東、執行董事、經理及法定代表人,但對龍薇傳媒披露的信息不負有法定保證責任。
“趙薇肯定是知情的,調查過程中是有證據證明的。”前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趙政在詢問筆錄中稱,“收購事項的進展情況她(趙薇)是知道的…兩次材料我們在公告之前都發給過黃有龍看過,他同意的,趙薇也知道的”。
根據調查,黃有龍負責組織、策劃、指派相關人員具體實施本次控股權轉讓事項,實際與孔德永進行控股權轉讓談判,決策收購萬家文化控股權,並指派人員進行融資安排、信息披露,知悉並決策本次收購的進展情況。
趙薇作為龍薇傳媒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在《股份轉讓協議》《借款協議》上簽字,為公告以及銀行融資方案提供個人資產情況、個人征信查詢。加上其他證據證實,趙薇也是該案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最終,證監會對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前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無論是高杠桿收購,還是以擬收購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進行融資,只要不違法,都是可以采用的金融工具。但是,龍薇傳媒在信息披露時,收購條件尚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時貿然公告,收購遭遇變數時又沒有充分揭示風險,融資最終失敗後又沒有主動尋求解決辦法推進融資,從收購控股權、到只收購5%多一點,再到迅速取消收購,嚴重誤導市場和投資者,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證監會對公司處以60萬元罰金、對趙薇等個人處以30萬元罰金,從罰金數額上可以反映違法情節嚴重,屬於頂格處罰。”厲健對第一財經稱,在這起信披違法案件中,趙薇的名人效應可謂是“雙刃劍”,具有重大警示意義。如果趙薇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名人效應可以推動上市公司成長,投資者也可以受益。
他表示,但遺憾的是,趙薇沒有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而是利用名人效應,嚴重誤導廣大投資者,導致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如今,不但被證監會頂格處罰,還將面臨投資者巨額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