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塑膠廠離奇大火黑煙太空都睇到

1 : GS(14)@2017-07-07 01:32:49

台灣屏東縣萬丹鄉頂新路生產塑膠卡板的鳳榮公司,昨天清晨廠房突然起着火,黑煙直竄天際遠揚。由於萬丹工廠火勢猛烈,連台南東區數十公里的居民都看得到黑煙。事發於昨日上午6時55分,消防接報工廠發生火警,即派消防人員到場灌救。現場除大門外,整個廠房已陷入火海,消防只能監控各周邊,勿讓火勢蔓延。張姓負責人表示,據值班員工回報,起火處應在廠房內的原料桶攪拌區周遭,3名值班員工即時報警,並自行嘗試以滅火器等滅火,一名員工輕微嗆傷。由於火警沖天,連日本氣象衞星「向日葵8號」都拍黑煙沖天的影像。影像顯示,黑煙大量冒出,朝西北偏北方向漫延。台灣颱風論壇創辦人陳柏宏表示,由於今日吹偏南風,高雄、台南居民要特別注意。另外下午有雷雨,出門前應帶備雨傘,以免接觸有毒物質。台灣《蘋果日報》/《自由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6/20080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66

塑膠回收率低 死結難解

1 : GS(14)@2017-11-04 15:12:58

【明報專訊】根據環境保護署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5年》,在2015年,香港每日平均有2183噸都市塑膠廢物棄置於堆填區。當中206噸為膠樽,包括136噸PET膠樽及70噸其他種類的膠樽。

雖然塑膠廢物只是其中一種都市固體廢物,但它的回收率卻比金屬廢物和廢紙等低得多。2015年,本地塑膠廢物的回收率跌至11%,遠低於金屬廢物的92%回收率,以及廢紙的52%回收率。

環保署表示,本地塑膠廢物回收率持續下跌有多個原因,包括內地製造業對塑膠原材料的需求疲弱,內地嚴格管制塑膠回收物料的進口質量,以及原油價格持續疲弱,拖累塑膠回收物料的價值。

每日人均棄0.7個膠樽

據業界估計,膠樽回收率僅約10%。更有估計指,本地去年的PET膠樽回收率低至7.6%,遠遠落後於外國。香港地方小、租金高,而膠樽卻相當佔位,令儲存成本高企,體積龐大亦令運輸成本增加。由於質量輕,賣數十個膠樽給本地回收商才值0.5元。無利可圖下,拾荒者和回收商都不喜歡回收膠樽。雖然理論上膠樽可回收再造,但實際上本地九成或以上的膠樽都被棄置在堆填區。以每日206噸膠樽來說,聽起來好像不算太多,但業界估計,這大約相當於500多萬個膠樽。即是說,每個香港人每日都拋棄了大約0.7個膠樽在堆填區,可說相當驚人。

以現時的情況,相信不可能靠單一方法來解決香港的膠樽甚或塑膠廢料問題。設立免費添水站,鼓勵人們自備水樽,減少使用膠樽;引入膠樽按金製度、獎勵回收;制定「塑料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甚至改用可以多次回收重用的膠樽,都是方法。但相對於提高回收率,減少使用可能會較容易。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13&issue=20171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