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疑點仍在 光洋科內情不單純? 盜賣黃金、作假帳 四百億市值一夕打趴

2016-05-23  TWM

光洋科爆發假帳疑雲後閃電停止交易,案情仍待調查。但消息指出,先前認列員工竊盜損失的五億餘元之外,可能還有未揭露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損失,有待檢調釐清。

五月十七日,光洋科股票停止交易,這是一堂價值四百億元、血淋淋的公司治理課。

進入資本市場十二年的光洋科,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價只剩下八.七五元,與○七年最高股價三六七元、市值逾四百億元的輝煌相比,僅存的是種種不堪,就好像偌大豪宅,如今只見斷垣殘壁。

光洋科如何從一檔業績傲人的高價股,走向人人喊打的地雷?事件要從一則重大訊息說起。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光洋科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布訊息,指已離職的課長許芳齊,去年將公司黃金非法轉讓四五○公斤,令公司損失五.一二億元。

既然是遭竊,在去年第四季財報中,這筆款項以「其他利益及損失」項的其他支出認列,看似合乎規定。沒人料到,四十三天後,案情急轉直下,五月十三日,董事長陳李賀、會計主管陳裕明、監察人陳美玲(董事長胞妹)向調查局自首,坦承自一一年起,就以不當會計作法,為公司遞延累積損失達十七億元,及保守認列銦等貴金屬存貨跌價損失十一億元,為市場投下一顆更大的震撼彈,也決定了光洋科遭櫃買中心宣布股票停止交易的命運。

即使光洋科股票停止交易,但仍然留下太多問號等待釐清,其中源頭,可從最令材料回收同業匪夷所思的「黃金被盜」開始說起。

疑點一:

女員工竟能獨力盜賣?

一位曾參觀光洋科工廠的同業私下指出:「整件事很怪!」他強調,貴金屬回收公司因存貨價值不菲,保全十分嚴謹;規定是保險箱密碼、鑰匙分處不同部門,加上陪同主管,至少同時有兩個單位、三名員工在場,才能進入庫房,領取貴金屬庫存。

就算真是員工人謀不臧,重達四五○公斤的黃金,要怎麼搬出去變賣?「他們廠區門口有外聘的保全、X光掃描機、金屬探測器,以我過去的經驗,人員通行前必須將皮帶、鞋子脫下,以金屬探測器檢查全身,別說四五○公斤,連一公斤都會被查到!」一位觀察光洋科多年的退休金融業高層也說:「貴金屬回收業者的庫存,通常比照分行金庫管理,流程應該都是很嚴格的。一包水泥是五十公斤,女課長前後偷走等於九包水泥重的黃金,還能不被內控發現,成功機率很低。以我的經驗判斷,決策者應該知情整件事。」換言之,這位女員工要獨力犯罪,機率甚微。

三月底的記者會還未能釐清重重疑點,五月四日,原負責核閱第一季財報的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突然被光洋科告知,與加拿大豐業銀行還有過去從未揭露的「未入帳損失」。安永審計營運長張嵐菁表示,會計師在查核過程中,曾獨立發函給該銀行,但對方回函內容並未揭露任何交易。

由於會計師認為,光洋科高層已蓄意隱匿部分財務交易資訊,嚴重影響財報真實性,於是在五月四日第一時間通報櫃買中心,並於五月九日主動中止委任。張嵐菁強調:「我們所有的查核程序,完全依照、符合台灣證券相關法令,以及審計準則公報的規定。」她感慨,在事務所中止委任後,光洋科高層甚至揚言找立委施壓,要求會計師繼續簽證,但已遭事務所回絕。

在櫃買中心派員查訪後,因光洋科未能具體說明,員工不法轉出的黃金損失四五○公斤,與內部帳戶僅調整三○○公斤之差異原因何在,光洋科先被打為全額交割,然後在十七日股票停止交易。

至此,台灣最大靶材(利用沉積技術生產的鍍膜材料)廠高層們聯手捏造數據的舞弊案,已令三萬多戶股東的權益走入絕境。

疑點二:

黃金去向為何交代不清?

宣布光洋科股票停止交易後,櫃買中心人員對外表示,這段期間不斷要求公司清楚說明,但卻「要資料沒資料」;傳言指出,在面對主管機關要求查核時,光洋科一度態度強硬,拒絕熟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查核人員介入。且雖然公司宣稱是員工偷竊黃金,但主管機關盤點後,卻發現黃金庫存與帳目有所落差;至於黃金去向,公司雖提供報關單據,但對於出貨到哪一國,卻也無法清楚交代。

據指出,主管機關至此已對光洋科的種種說法起疑,並將矛頭指向公司可能以實物交割,來隱藏部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損失,實際的黃金存貨與帳目差距,也不排除高於目前已知的四五○公斤。

在此同時,也有消息指出,公司可能之前看好黃金價格上漲,因此作多黃金衍生性金融商品,但黃金價格走勢不如預期,造成巨大交易虧損,最後被迫使用實物來履行交割,因此也造成了實體黃金在層層控管之下「不翼而飛」;這個說法尚待證實,而目前檢調單位和主管機關也還在試圖還原全部交易的真相。

關於上述種種質疑,《今周刊》嘗試聯絡光洋科總經理暨發言人黃啟峰詢問,惟辦公室人員僅表示將盡速轉達,至截稿前,本刊尚未取得回覆。

在原會計師拒簽,又找不到繼任會計師之下,光洋科高層突然向調查局自首,引爆了這次的舞弊疑雲,也才讓這一筆「其他支出」背後的謎團,隱約透露出一點曙光。

陳李賀等人如何在過去五年以會計手法遞延累積損失,以及保守認列庫存的跌價損失究竟如何?將待釐清,而曾被視為企業經營教案的陳李賀,殷實打拚的形象,如今則已全然翻轉。

陳李賀曾獲全國優良商人「金商獎」、「卓越企業獎」,一三年,他更接掌台南億載會會長。創業以來獲獎無數的他,為何讓一手創立的光洋科,走到今天這個境地?

疑點三:

金價崩盤是導火線?

陳李賀畢業於明志工專,早年在中科院擔任研究助理,一九七八年離職、創立光洋科,從生產白銀化學品起家,逐步跨足貴金屬回收與加工。九○年代晚期,因國內光碟製造廠陸續崛起,陳李賀看準將金、銀等貴金屬濺鍍到產品上的「靶材」商機而轉進市場,也讓光洋科進入高速成長期。

當年,陳李賀廣納人才,又有專業的回收技術,打出品牌價值的他,陸續取得國際認證,帶領光洋科走向事業高峰,隨著原物料行情飆漲,○八年公司甚至配發五.?九六元股票股利,刺激股價在除權前飆漲至三六七元。

但一一年起,黃金價格急轉直下,從每盎司一八九五美元高點一路下殺,這個時間,正是陳李賀向檢調坦承鋌而走險、用謊言掩飾虧損的開始。

曾與陳李賀多次互動的億載會成員對《今周刊》記者表示:「到現在,我還記得他當會長時,那種意氣風發的樣子。印象中,他做事很認真,可能是太相信幹部、太愛面子,在公司突然遭遇衰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又想維繫股價,才會選擇這樣方式(造假)。我甚至聽說,他有在操作外匯選擇權……。」對比近年陳李賀將股票質押的比重來看,從一一年的六二.二七% ,到今年已經提高到八六.三一%,確實符合外界對他「敢拚、敢衝」的形象。

主辦光洋科九十億元聯貸案的銀行團,仍選擇力挺公司說法,表示評估新經營團隊及會計師報告後,願協助其度過難關。然而中華信評已表示「公司未來數月將面臨高度違約風險」,另一方面,隨著檢調偵辦深入案情,是否有其他未爆彈,可能還是未知數。

撰文 / 黃瑋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82

反脫歐大遊行又來了!英國超四百萬人聯名要求二次公投

據央視新聞報道,英國倫敦3日有大批民眾集會遊行,在國會5號複會前表達反對脫歐的訴求。

報道稱,參加遊行的民眾手舉歐盟旗幟,身穿代表歐盟的藍色服裝,從倫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園一路行進到議會大廈廣場, 在沿線匯成一道藍色的洪流。

據悉,目前已有超過400萬人在網上簽名要求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理由是上次公投投票率沒有超過75%,支持脫歐的民眾也沒有達到60%以上的比例。而英國議會下院5號將就此舉行辯論。

報道稱,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各地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也大幅上升,公投後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報案登記的就有6000多起仇恨犯罪,這亦引發民眾的擔心和警覺。

面對當前局面,留歐派民眾3號在英國5個城市舉行了反脫歐大遊行,要求和政府對話, 希望能參與構建未來英國與歐盟關系的新框架。

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各地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也大幅上升(來源:央視新聞)

報道指出,一些民眾對脫歐前景感到茫然,脫歐集會的組織者希望,政府能夠放緩脫歐進程,並且繼續與歐盟保持在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緊密聯系。

集會組織者里格爾表示,“我們想要了解脫歐到底會帶來什麽,希望他們能了解。我們依然希望英國處於歐洲的中心,和歐盟繼續保持密切的聯系,在擁有一個清晰的計劃之前,希望他們不要啟動脫歐進程。”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8月31號曾召集內閣全體會議,要求內閣成員在所負責的部門找出脫歐機遇。特雷莎·梅重申,英國政府會在無需議會授權的情況下啟動脫歐進程,她希望一些人丟掉幻想。她說:脫歐就是脫歐。英國政府將努力使脫歐進程圓滿成功。

7月2日,大批民眾來到英國倫敦市中心參加反對“脫歐”公投結果的遊行。(來源:新華社)

6月24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以51.9%的支持率決定退出歐盟。

據中新網此前報道,英國大批民眾7月2日在倫敦市中心舉行示威遊行,反對英國脫離歐盟。組織者稱,超過4萬名示威者參加遊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81

三季度房地產信托增長四百億 四季度或踩“急剎車”

就像北方季節的更叠,受調控和監管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融資的行情時而火熱、時而降溫。

從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三季度末,房地產信托規模為1.35萬億元,比二季度的1.31萬億元增加400億元,環比增長3.05%;較去年同期的1.29億元增加600億元,同比增長4.65%,房地產信托呈現回暖態勢。

然而,時下全國多地實施限購政策、監管趨緊,信托公司紛紛提高地產融資準入標準,四季度房地產信托業務規模收緊或成大概率事件。

三季度房地產信托增長四百億

在“去庫存、去杠桿”下,加上市場流動性充裕、優質資產配置缺乏、銀行加碼按揭貸款等多重因素交織,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此前近半年間上演了一輪房價快速上漲的行情。

步入10月份以來,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是,抑制和防止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資產泡沫風險已經上升至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高度。

一家北方中型信托公司總裁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房地產是支柱產業之一,聯動很多產業,一旦硬著陸或者跌落谷底,將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國家希望房地產市場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但要極力遏制房價快速上漲。

央行三季度報告顯示,商品房銷售增速略有放緩,但依然較快。截至9月末,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0.5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6.9%,增速較上半年低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為 8.02萬億元,同比增長41.3%,增速較上半年低0.8個百分點。

從三季度信托數據看,房地產信托資金規模增長。三季度末,房地產信托規模為1.35萬億元,比二季度的1.31萬億元增加400億元,環比增長3.05%;較去年同期的1.29億元增加600億元,同比增長4.65%。不過,三季度房地產信托占比,較去年同期的8.96%減少了0.51個百分點。

對此,陸家嘴信托戰略發展部高級經理王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三季度房地產信托呈現增長趨勢比較明顯,絕對規模增長,但資金占比同比下降,這表明信托業對房地產業務依舊持謹慎態度。

王俊還指出,房地產信托數據有滯後性,全國18個城市於10月1日重啟限購政策,本輪限購政策對信托業的影響存在滯後效應。

政策調控 地產融資收緊

事實上,在房地產上行周期,房地產融資一直是金融機構的重點業務領域,采取各種方式規避監管。比如,銀行不能以自營資金發放貸款便通過表外理財走信托通道規避;信托資金不能用於房地產商購置土地的貸款,多以“明股實債”方式為地產融資。而這些手段並未被強監管,房地產領域隱含了監管套利帶來的風險。

對此,王俊表示,房地產業務在信托公司不被鼓勵與政策調控有很大關聯。宏觀政策和行業態勢是影響信托公司房地產政策變化的重要因素,除了政策因素,當前房地產行業銷售金額大幅回升,房地產企業資金比較充裕,短期風險不大。

“本輪房地產調控帶有政府行政幹預的性質,銀監會對房地產領域融資開展檢查,監管判斷依據主要取決於業務是否存在泡沫風險。即使市場行情好,機構也不會無視監管態度拓展業務。”王俊說。

自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房地產價格經歷了快速上漲。在業內人士看來,信托公司並未一哄而上盲目介入,風險相對可控,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收緊,房地產信托業務也會相應收緊。

但也有人認為,由於一二線城市房價的攀升,地產價格存在泡沫風險。一位北京地區信托公司業務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前房地產領域存在風險,房地產價格總體有泡沫,有些城市庫存過剩,如果項目銷售不佳,對應的地產公司回款將受影響,這將給信托公司借款回款帶來直接影響。”

房地產信托“急剎車” 拓展新的地產領域

盡管三季度信托配置房地產的資金增加,但是在政策調控、監管趨嚴的環境以及可能的泡沫風險下,信托公司對地產領域的熱情難以持續。

“現在經濟不景氣,政府加強房地產調控力度,但鑒於目前沒有更好的投資方向,各家信托公司、銀行依舊沒有徹底放棄房地產市場,但準入標準紛紛升高,一般為百強公司或標的在一線城市。”一位大型信托公司房地產業務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記者從某大型信托公司內部了解到,公司對房地產業務執行最新標準,除了北上廣深、南京、杭州、武漢、鄭州以外的房地產項目不再介入。

“地產項目總體標準比之前收緊了。”上述北京地區信托業務經理也表示,之前房地產項目可遍布全國省會城市,如今只能鎖定於發達地區省會城市的百強地產企業,中西部、東北、西南地區一律不再介入。

除了限制準入城市,房地產信托業務規模將大幅收緊。據了解,該公司房地產業務大信托模式從現在起暫停,今年起至明年,以北京、上海一線寫字樓項目收購和城市更新改造為主,項目持有一段時間再出售,加大力度;在深圳、廣州、南京、杭州四個城市,立足於大項目,大額資金投入,加強行業領頭企業合作;同時,全力推進海外地產投資業務。

至於房地產企業杠桿融資業務,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有信托公司明確要求:“先暫停房企拿地階段的杠杠融資業務,已過會的項目繼續推進,未過會、正在推進的項目暫停。有特殊情況的單獨再議,新的業務先停下來。”

在收緊傳統地產融資的同時,信托公司也在尋找新的機會。複旦大學信托研究中心教授殷醒民建議,信托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積極配合房地產“去庫存、補短板”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探索開展並購信托,促進房地產企業兼並重組;探索開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業務(REITs),助推商業地產去庫存;探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合規方式,幫助銀行盤活存量房地產信貸資產。

對於調控下的房地產市場判斷走勢,上述信托公司總裁明確表示“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並將在其中尋找新的機會。物流地產和養老地產是兩個新的方向,可致力於在這兩個商業地產方向上深耕細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46

「中原電器」兩前僱員以虛假發票詐騙四百五十萬元被判囚

1 : GS(14)@2010-07-10 15:06:50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032.html

中原電器行有限公司(「中原電器」)兩名前僱員,利用多間運輸公司的虛假發票,串謀詐騙該公司共逾四百五十萬元,被廉政公署拘控。兩名被告今日(星期四)在區域法院同被判監禁。

王志堅,四十四歲,「中原電器」前物流經理,被判入獄四年,而朱耀華,五十五歲,「中原電器」前物流主管,則被判入獄兩年八個月。

法官邱智立判刑時稱,兩名被告嚴重違反誠信,故須判處他們入獄。

王及朱較早時被控六項串謀詐騙罪名,兩人在審訊期間轉為認罪。法庭下令王餘下一項意圖及企圖作出妨礙司法公正行為罪名紀錄在案。

廉署較早時接獲貪污舉報,調查後揭發上述串謀詐騙罪行。

案情透露,王於案發時為「中原電器」物流部的負責人,而朱則是他的助理。兩人負責安排運送電器予顧客。

二 ○○五年一月至二○○八年十月期間,王向「中原電器」訛稱五間運輸公司曾為「中原電器」提供運輸服務。有關運輸公司分別為新記運輸、萬寶路客貨車電召中心、強記運輸、華記運輸及新財記運輸。

王及朱其後製作發票,虛假地顯示有關運輸服務已由上述運輸公司提供,並呈交有關發票予「中原電器」。

事實上,有關運輸服務由王僱用的多名司機和工人提供,而有關司機及工人收取的運輸費較虛假發票上所列的為低。

案情又透露,王於二○○八年中成立華達運輸有限公司(「華達」)。他向「中原電器」訛稱「華達」是由上述五間運輸公司經營。

二○○八年十月至二○○九年二月期間,「中原電器」將多份運輸訂單判予「華達」。事實上,有關運輸服務由王僱用的多名司機及工人提供。

王及朱於上述期間亦抬高發票上所收取的運輸費,並將有關發票呈交予「中原電器」。

兩人透過上述所有誇大運輸費的發票,串謀詐騙「中原電器」共逾四百五十萬元。

「中原電器」在廉署調查案件期間提供全面協助。

控方今日由大律師水佳麗代表出庭,並由廉署人員蔡國良協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53

廉署通緝公司董事涉嫌行賄銀行職員四百三十萬元

1 : GS(14)@2011-07-08 23:05:03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85.html


曾偉,身高約一點六五米,中等身材

來源:廉署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73

內地爆紅:拍《奔跑》狂吸四百萬人仔

1 : GS(14)@2015-02-13 09:01:24





王祖藍在情人節當日迎娶李亞男,婚前他就密密吸金,儲足老婆本。祖藍憑內地綜藝節目《百變大咖秀》而爆紅,之後便密密北上搵人仔,去年他以四百萬人民幣,參與另一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與Angelababy、鄧超及王寶強等人齊任主持(圖),節目大收旺場,連續六周成為全國綜藝節目冠軍,即時原班人馬開拍電影版,現時祖藍的身價已升至四十萬人民幣一場騷。早前有傳導演葉念琛欲找他拍攝新片《沒女神探》,便開出三百萬的片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213/19039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18

【中環搵食】四百蚊食勻老蘭 一晚跑足十間餐廳

1 : GS(14)@2016-12-07 08:01:42

中環有不少高級又好吃的餐廳,每次都不知該如何選擇,餐廳預訂平台App Chope在本月7號將首次推出「本地美食漫遊團」。參加者可以在當晚六至十一時內品嚐十間餐廳,讓三心兩意的食客們可一次過品嚐各種美食,當中包括日式、泰式及西式料理,每間餐廳都包括一杯雞尾酒或一道菜式,四百元亦算抵玩。



1.澳洲扒房Porterhouse by Laris將提供雞肝芭菲伴紅桑莓及意大利黑醋凍、多士及澳洲特色沙拉,食客可選擇配搭一杯Martini。2.主打新派台灣菜式的Check-In Taipei將向食客呈獻一客炸雞拼盤,4FUN炸雞、炸雞伴鬆餅及炸雞卷,不過最令人期待,還是充滿台式風味的珍珠奶茶雞尾酒。3.食客在Havana LKF,可選擇古巴火腿芝士三文治或墨西哥辣椒煙肉卷。香港美食漫遊團日期:12月7日時間:下午六時至十一時票價:12月6日$40012月7日$500參與食肆包括:Gaucho、Jinjuu、Ciao Chow、Porterhouse by Laris、Café Siam、Havana LKF、AMAZAKE、Azure、Common Room、Bungalow、Tipping Point、Check-In Taipei、The Diner及 Soi7。購票網站:http://cho.pe/ticketing記者:李泳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7/19857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55

金手指:港交所如何見四百

1 : GS(14)@2018-02-20 20:54:44

上個禮拜一,恒指裂口低開800點後,因北水狂買,跌幅收窄至300點。孫柏文嗰日收市後「金手指」專欄,話喺臨收市前開put,第一站睇跌至50日平均線,即要跌多千七。篇文大約當晚八點喺《蘋果》即時新聞出,不出兩個鐘頭,已引來過萬點擊。好多人留言,例如「信你分析一成,全家瞓直!」結果?第日跌1,650點。留言區再冇新嘅謾罵。其實,我係可以寫得好圓滑,話「大市有機會向下整固」等。令少啲人鬧我。不過,《蘋果》叫得撰稿,我就一定要一句一句逆耳嘅忠言咁講。點都好,過幾日我喺FB post咗句「毋忘817」。同絕大多數人講2007年,都係記得「資金自由行、炒上三萬二」。叻啲,就會記得8月17日係「大奇蹟日」。其實,最要記得係817前數周嘅市況。2007年,恒指卒之升穿2000年萬八高位,7月尾見23500點。不出三周,跌近兩成。就係喺低位出現「大奇蹟日」。嗰日可V型反彈,係因有人知,一,聯儲局嗰晚會由加息周期,一吓忽然減息。二,之後個交易日有「資金自由行」。當年成手匯控(005)put輪嘅我,喺「大奇蹟日」學到最大嘅教訓,就係聯儲局同阿爺第一吓嘅出手,會彈到你唔信。所以,今次你如果學我買跌,記得記得記得,如聯儲局同阿爺忽然轉軚,要即平。因嗰吓升浪,連港交所(388)都可見四百。幾時?唔知,不過我put緊就會最驚呢樣。孫柏文獨立股評人
http://fb.com/shuen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3/20304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