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上市商會主席 撐同股不同權

1 : GS(14)@2015-07-02 17:59: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2/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CVC Capital主席梁伯韜日前獲選為上市公司商會主席,這名「紅籌之父」再度出山,揚言要為香港金融業做一點事。與前任主席辛定華不同,梁伯韜坦言上任後要就同股不同權問題向當局反映意見,強調香港需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呼應內地改革。「香港已經落後內地許多,但若政策開放一點,還是有機會急起直追。」

多層次資本市場 呼應內地改革

證監會日前高調宣布,董事會一致決定不支持同股不同權的草案,令不同股權的爭議再度升溫。之前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亦指出,有關問題要詳細考慮,因為外國大部分機構都實行同股同權,方法正確。不過,被稱為李嘉誠「御用銀行家」的梁伯韜,卻在此問題上持有相反看法。

保持市場自由開放 是投資者最好保障

梁伯韜指出,監管機構不應過分干預市場自由,近年市場變化之大,並非監管機構能夠完全了解。「最好的保障就是保持市場自由開放,讓投資者自己學習,而非因為害怕遇到賊人,把門關起來,把999個好人拒諸門外。」他指出,香港金融市場正逐漸被邊緣化,近日多家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選擇退市回流,首選卻不是香港上市,而是回歸A股。

他認為,香港市場較內地成熟,投資者的信心相對較大,香港並非沒有優勢,但若果在制度上繼續保守,將失去更多機會。他強調,內地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甚至近日研究的上海新興板,「內地提倡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香港亦可迎合,若能容納這類新興產業公司,香港亦可研究再設新板」。

羅嘉瑞:考慮財政司長特批創板上市

一手創立香港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商會副主席羅嘉瑞則認為,香港錯失阿里巴巴是重大損失,他建議日後這類新興產業的公司,即使行不同股權架構,也可考慮由財政司長特批,在創業板上市。羅嘉瑞又強調,當年他有份促成香港禁止AB股,但世界在變,現在若有特殊情,例如對香港經濟有莫大益處的,他認為有酌情的空間。

現時上市公司商會有254名會員,涵蓋港股超過40%的市值,故在同股不同權的爭議上亦扮演重要角色。商會在爭議之初曾經持反對意見,前任主席辛定華在2013年上任初期曾經指出,對於同股不同權,香港應堅決說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36

證監擬增股東參與 上市商會有保留 憂濫用程序 外洩商業機密

1 : GS(14)@2015-10-13 02:30:5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2/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證監會就《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進行的諮詢,早於6月初完成,並正待公布諮詢結果。不過上市公司商會對因應證監會建議訂下的七項原則,容許訂明何時可以將行動升級,以至容許投資者在適當時,與其他投資者採取集體行動等方面,率先提出持保留意見。

證監會就《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問題,提出7項原則,鼓勵投資者加強參與所投資的公司事務,就可影響經營業務方式的事宜,給予持有人發言及投票的權利,並且進行諮詢。當中包括制訂向持份者匯報其履行擁有權責任的政策;監察並參與其所投資公司的事務;制訂清晰政策,訂明何時會將其參與活動的程度升級;制訂清晰的投票政策;樂意在適當時候與其他投資者集體行動;甚至在代客戶作出投資的情下,制訂管理利益衝突的政策等等。

黃明偉:或須增聘人手應付股東要求

不過在業界等待諮詢結果公布前,上市公司商會率先表態對諮詢內容保留。該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表示,若硬性推出《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條文,明言可讓持有人採取升級行動,以至可讓股東聯手採取集團行動下,隨著近年股東積極主義日漸普遍,這不單令上市公司要增聘更多投資者關係職員去應付股東要求。他們亦憂慮到,會有人濫用程序,以至產生不必要的商業機密外洩。若在現行企業管治機制下,投資者大抵只需事前預約,便可與上市公司高層面見直接反映意見,據他理解很少會遭到拒絕,根本不需增加機制。

Webb:七項原則效力有限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當前機制對推動股東積極主義帶來限制,贊成應讓個人投資者有更多參與。他向證監會呈交意見時明言,贊成受積金局、證監會及金管會等監管的機構,披露是否遵照該等原則行事,但認為七項原則對加強企業管治不太有效。至於讓持份者在適當時與其他投資者集體行動方面,他指,在可能觸及收購合併守則條文,加上欠缺集體訴訟制支援下,效力有限。

譚紹興:是好事 可保障投資者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指出,有見過去五年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進行低價配股等行為不滿日增,證監會若能夠製訂清晰的機制去保障投資者,始終是好事。

因應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在大股東手上,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稱,令股東及投資者可以對公司挑戰的空間不多,這與外國企業股權分散,只需持股較少者發動行動,號召與被動的投資者聯手參與挑戰董事局,完全不同。因此香港上市公司股東要維權,只會在股票具備價值,遇到企業派送欠理想,或有企業行動影響股東利益,才有誘因發起行動。在近年興起沽空報告對上市公司帶來挑戰下,他認為還要在港搞上市公司維權意義不大。

明報記者 陳偉燊
2 : GS(14)@2015-10-13 02:32:0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2/news/ec_eca2.htm
股東維權意識日漸提高
  2015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近年股東維權越趨頻密。從1980年代有華人置業(0127)及愛美高一系公司股東在中環掛大字報抗議頻頻連橫供股抽水,到1990年代中股東域豐集團在恒鋒集團(即現時宏輝集團(0183))股東會擺陣,與大股東陳恒輝互相炮轟,以至近年有人借助中介機構發動一仙收購,出現股評人David Webb等在網上發文針對上市公司的問題,以至有機構投資者如TCI及Elliott對企業提出挑戰,和愈來愈多沽空報告針對上市公司問題發炮,演變得愈來愈專業,甚至利用現有制度伺機圖利。

近年上市公司股東對保障自身權益的意識日高,亦不會如過去般啞忍到股東大會時才公開發難。

有股壇長毛之稱的David Webb更不時發文公開向投資者提出警告,甚至積極參與股東會向管理層提出問題。在進入千禧年代,多間上市公司,包括太平洋興業(即新時代能源(0166)前身)、中華汽車(0026)等,更被人借助有「股壇壞孩子」稱號的禹銘發出低價一仙敵意收購,成為首批華資中介鼓吹股東積極主義搞局,最終逼令大股東讓步及改善回饋股東機制。

沽空報告趨專業

同被冠以「壞孩子」稱號的過江龍孩子基金TCI,更參與領展(0823)前身領匯股權買賣,Elliot亦對盈科大衍地產(0432)及東亞銀行管理層作出挑戰,成功逼令盈大出招回購股份。另自美國人Carlson Block發起的渾水,發出沽空報告炮轟嘉漢林業做假,成功令嘉漢股價狂插,以至和綠森(0094)一系解體而一舉成名後,更造就更多沽空報告產生,令向來管治水平一般的民營中資機構,亦更為頭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93

上市商會「鴻門宴」恐食檸檬

1 : GS(14)@2016-09-02 05:20:27

【明報專訊】上市公司商會下星期三(7日)擺定擂台,邀請證監會同港交所(0388)派代表辯論上市監管架構諮詢,除咗前上市委員會代表之外,噚日再搵咗投行摩根大通高層劉伯偉(David Lau)出席。不過,據講證監代表未必會出席呢場「鴻門宴」,而港交所總裁李小加都話未決定去唔去,咁搞法會唔會變成反對派誓師大會?

李小加未決定是否現身

小琴噚日收到上市委員會最新一份邀請函,繼前幾日搵咗上市委員會前主席李嘉士後,又搵到David嚟助陣。不過,David話佢只係打算中立陳述意見,講番佢對改革嘅見解,希望喺諮詢完結前向市場提供多啲資訊。

近排上市監管架構諮詢已經成為敏感詞,由帶頭開火嘅上市公司商會搞呢場辯論,對證監而言恐怕都係一場「鴻門宴」,所以據講就唔打算派人去辯論;而今次事件入面一直態度曖昧嘅小加,噚日被問起時答咗好多嘢,大概係好想好想好想去,但都係唔去比較好,而家仲未有決定之類,小琴睇怕佢都係唔去居多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17&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93

樂香園:上市公司商會無間道?

1 : GS(14)@2016-09-23 08:07:18

再來篇上市改革「悶嘢」。有關收緊上市審核諮詢,除投行外,間接受影響的基金界都頗有微言。基金朋友說:「若果真係畀咗上市生殺大權證監,唔敢話金融界一定食穀種,但肯定生意一定會少好多……證監作風就係官家作風,少做少錯,呢個大家都明白嘅,咁大家咪補番齊啲料,謹慎啲,咪上少啲公司囉,投行都預咗㗎啦。」「出嚟行預咗要還」,多隻新股一上市就挾到七彩,加強監管勢在必行,也是沒有辦法吧?朋友指還有個更嚴重問題,是無機構制衡證監。友人說:「證監制衡港交所(388),邊個制衡證監?立法會?財政司?上唔上到市取決好多嘢,講得極端啲,證監咪即係變咗中證監?諗起都有啲驚。」話分兩頭,極力反對收緊上市審批的香港上市公司商會剛巧訪京,更計劃拜會主管國家經濟金融和證券資本市場部委,令人不禁聯想,證券界是不是想借「北風」壓倒香港上市改革(金融版人大釋法)?還是大家誤解了該會意圖,其實商會「身在曹營心在漢」,想裏應內合引入內地監管那一套?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3/19779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68

上市商會否認上京告御狀

1 : GS(14)@2016-09-24 22:47:23

【明報專訊】早前在上市監管架構諮詢,同證監會「撐到行」嘅上市公司商會,前幾日拉大隊到北京拜會人行、中證監、國資委、港澳辦等部委,正當大家都以為佢哋係就住上市諮詢嘅事,上京「告御狀」之際,點知噚日見傳媒嗰陣就嚟個反高潮,話冇呢回事喎!

商會主席梁伯韜(圖)噚日就同傳媒講,佢哋訪京,係就住點樣加強中港互聯互通、公司管治、人民幣國際化等等嘅宏觀議題,同內地溝通,但就冇同內地監管部門,具體咁傾過上市監管諮詢文件。佢仲話香港人有足夠嘅智慧去處理呢件事,唔需要內地嘅介入,而且諮詢文件嘅內容十分複雜,如果唔係非常熟悉香港市場,亦好難畀意見咁話喎!

雖然梁伯韜話冇同內地監管層「具體」咁傾過,但實際上傾到咩地步先叫「具體」呢,小琴真係唔知。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64&issue=201609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778

18商會促美列阿里入惡名市場

1 : GS(14)@2016-10-28 06:17:29

【本報訊】18個服飾、鞋履及鐘錶等商戶協會,日前去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要求將阿里巴巴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協會在信內指出,雖然阿里知道相關侵權情況,但無視問題,仍然有大量假貨在淘寶等平台上售賣。今次加入反對阿里售假貨行列商會,包括美國服裝及鞋履協會、瑞士錶業聯會、法國製造商聯會等。


屢被投訴賣假貨

早於2008年時,淘寶網曾被列入「惡名市場」,意思即是這些市場出售假貨,但在2012年時,淘寶從這個名單內除名。然而,集團2014年赴美上市後,其假貨問題再次成為焦點,連中國工商總局亦曾公開抨擊,但事件最終以雙方和解完結。不過,歐美甚至是亞洲區內商戶,對此問題未有放鬆,並且多次要求美國當局處置。阿里曾稱積極取締其平台上假貨,但成效不彰,集團總裁Michael Evans在個人網誌回應指,商會指控失實。他又指對方忽略阿里運用很多資源,打擊平台上假貨商,並稱有逾10萬個品牌在其平台上營商,證明這些品牌信任阿里。另外,阿里高調來港成立10億元創業基金,稱助年輕人創業。據專門為初創企業評分的網站Oddup顯示,阿里所投資6間企業中,有3間只獲得約78萬元。不過,DayDayCook及GRANA則否認有關說法,但均未透露獲注資多少。GRANA稱期望利用資金發展電子商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8/198146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75

上市改革諮詢完結前再掀爭議 張華峰:LPC應增業界代表 上市公司商會:堅決要求撤回

1 : GS(14)@2016-11-15 07:57:29

【明報專訊】在市場上掀起激烈爭議,更一度將諮詢期延長的上市改革諮詢,在本周五(18日)結束諮詢前夕,市場卻再對上市政策委員會(LPC)方案是否有商榷空間出現議論。雖然有部分反對方案人士指「中間落墨」方案可以討論,但反對態度最激烈、代表一眾「大孖沙」的上市公司商會仍然立場堅定,上市改革前路仍然不明朗。

明報記者 徐寶文

由證監會及聯交所就改善上市決策架構聯合諮詢,因掀起激烈爭議,由原定9月19日結束,最終延長諮詢期至本周五(11月18日)才結束。惟在結束前夕,卻有聲音認為方案倘有所調整或可再作討論,而焦點更落在LPC之上。其中立法會議員(金融股務界)張華峰早前表示,成立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及由LPC評核上市科表現的建議不能接受,但LPC成立有益於市場發展,不過應增添多一些市場代表,以增加委員會的代表性。

金利豐:若平衡委員會組合基礎 較易接受

而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亦稱,若LPC有一套公平公正及合理的方案,例如擴大成員數目以擴闊及平衡委員會的組合基礎,業界會較容易接受。

本報向多個曾表態支持或反對方案的組織查詢,對於「中間落墨」言論的意見,惟有部分反對方案人士仍然立場堅定,其中上市公司商會表示,重申之前要求撤回方案的立場,強調當下有更急切的事情是市場發展,而這是今次諮詢所不能顧及的,而且有反效果,建議當局應先定出優先次序,再整理改革的方向。

詹劍崙: 方案乏制衡 應撤回諮詢

同屬「反對派」的詹劍崙及中潤證券副主席蔡思聰,亦維持要求當局收回整份諮詢。詹劍崙認為,諮詢方案缺乏制衡,令權力集中於證監會手上,整個改革方案都應該反對。蔡思聰亦稱,LRC架空了上市委員會,LPC只有8個人,專業性成疑,要求撤回整個方案,若當局依然希望為保護投資者而進行改革,建議需與市場各界,重新從長計議。

梁定邦:改革令證監擴權是謬誤

另一方面,支持改革的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部分人士認定方案令證監會擴大權力是一個謬誤,因證監會一直都有上市否決權,相信這個誤會可透過對話解決;至於其他關注地方,他相信證監會一定會審視每一個回應,若有需要會作出修改。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公會希望當局走得更前,由監管機構全權控制上市審批權,但亦需要照顧現實,一步一步來;目前不同界別均對諮詢方案有不同的關注點,冀證監會及聯交所,能透過與市場溝通,了解他們的關注,從而化解分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32&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15

引港大理據 上市商會:或掀司法覆核

1 : GS(14)@2016-11-18 15:52:59

【明報專訊】上市改革諮詢將近結束,一直高調反對的上市公司商會(下簡稱「商會」)昨日再度出擊。商會引用日前港大法學院轄下研究院所發的文章指,若該文章的論點成立,整份諮詢文件的合法性嚴重存疑,更有可能成為司法覆核的理據。對於會否自行提出司法覆核,商會回應指目前未有決定。

聲言可能藉此提呈司法覆核

證監會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不予置評。日前香港大學法學院轄下的「亞洲國際金融法研究院(AIIFL)」發表文章回應諮詢文件,指諮詢方案不單未能清楚解釋新架構比現行制度的優勝之處,更會為本港市場帶來法律及監管上的問題,故建議當局需全面檢討市場發展需要,並對症下藥。

近期積極回應各界言論的商會,昨日亦就AIIFL的文章發表回應,稱文章的論點,例如建議會破壞現存監管架構的互相制衡機制,證監會的角色衝突等,都與商會一直提出的意見脗合,並特別重申其中6點,當中包括新架構下證監會將由「守龍門」變為直接參與,權力性質與當初引入雙重存檔制度時法例授予的後備權力不同,有踰越法律之嫌;「上市監管委員會(LRC)」作出的審批決定,將避過證券及期貨上訴審裁處(SFAT)的審視而無須解釋等。

商會認為,上述論點事關重大,如果證監會一意孤行,強行推行諮詢文件的建議,將有可能會面對司法覆核的風險。被問到會否針對諮詢文件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時,商會發言人僅稱,「待證監會就諮詢發表總結後,才考慮下一步行動」。

待證監總結後再作行動

一度延長、歷時5個月的諮詢期今天(18日)結束,過去數月市場上雖然有不同界別人士及機構群起反對,惟商會的動作最為頻繁。除了在7月份率先高調反對外,及後更舉辦公開論壇邀請兩間監管機構出席,並先後回應多位人士的言論(見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85&issue=20161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08

上市公司商會反對保留LPC

1 : GS(14)@2016-11-23 07:38:17

【明報專訊】雖然上市改革諮詢已於上周五(18日)完結,不過上市公司商會(下簡稱「商會」)並未停止「狙擊」,再發聲明批評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張華峰日前的說法不合理,並逐點反駁。另外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則指今次的諮詢回應較多、較廣泛及分歧亦大,故需要時間分析,短期內不會有答案。

建議從執法及上市門檻入手

日前張華峰表示上市監管委員會(LRC)需要撤回,上市政策委員會(LPC)則可保留,但需要加入至少3名業界代表。商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張華峰的說法不合理,因為LPC處理所有上市規則及上市要求,關乎整體市場發展和前景,並不是僅增加數名證券經紀便可,而是要廣納律師、會計師、投行人士等,即等同上市委員會;且目前本港的上市審批效率已非常高,加上改善上市公司質素應從執法及上市門檻入手,故重申不需設立LPC,並呼籲證監會及港交所聆聽市場聲音,不要做出「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決定。

李小加:短期內難有答案

另外,李小加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今次諮詢讓他感到與過去幾次不同,收到的回應多、意見廣泛、分歧也大,所以要更有耐心去分析整理,相信短期內不會有答案,時間表亦難以預計。他直言自己也很心急,「最好就是明天能知結果,但這不可能」。

李小加又認為今次諮詢不存在誰讓步,因為大家的意見都是為香港好,最後結果一定會是集思廣益的結果;而香港最好的地方就是不可能黑箱作業,因最終所有回應都有機會讓公眾看到,大家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

[深港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92&issue=20161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88

離席見商會 吳克儉「為自己生涯規劃」

1 : GS(14)@2017-05-13 01:52:27

【本報訊】立法會昨繼續審議財政預算案撥款,多名泛民議員炮轟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本周一為出席慶回歸活動,只出席一節教育事務委員會有關基本能力評估(BCA,前稱TSA)的公聽會就提前離開,要求吳交代並道歉。吳克儉拒道歉同時,死撐當日與汕頭商會接觸,有助「增加生涯規劃教育的實習機會」,有泛民議員聞言即質疑即將離開政府的吳討好親中商會,「只係為自己的生涯規劃籌謀」。


泛民炮轟懶理BCA公聽會


人民力量陳志全指,特首選舉時各參選人均贊成取消小三TSA,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亦已就表態支持,認為建制派議員應支持其削減TSA費用的修正案。多名泛民議員均追究吳克儉本周一為出席汕頭商會的慶回歸活動,提前離開公聽會,促他交代及道歉。社民連梁國雄指根據《基本法》,政府官員出席立法會會議是憲制責任,但吳卻屢次缺席或早退,「原來去咗慶回歸,你話火唔火滾?」他指做人的風範、人格很重要,「唔通考TSA嘅學生又可以用各種理由拒絕考試咩?」教育界葉建源亦斥吳的行為難以理解,不滿吳認為參加商會儀式比出席立法會公聽會更重要。吳克儉回應議員批評時指,BCA獲學校、家長、辦學團體支持和共識,又特別回應議員不滿他提早離開公聽會的質疑,指有關會議當日延長了時間,而他一早已安排「很多其他活動」,更稱與香港商會接觸,能增加生涯規劃教育的實習機會。社福界邵家臻聞言後,即質疑汕頭商會如何能增加生涯規劃教育的實習機會,質疑即將離開政府的吳克儉討好親中商會,「只係為自己的生涯規劃籌謀」。■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2/200189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