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男友前妻上電視數臭黃宇詩哭訴受困擾 堅拒分手
1 :
GS(14)@2017-05-28 10:38:14■黃宇詩大前年等到男友Peter辦妥離婚手續,但二人未有結婚打算。資料圖片
黃霑跟前妻華娃生的41歲女兒黃宇詩,11年低調與人夫兼公司董事彭慶餘(Peter)發展地下情,Peter大前年辦妥離婚,兩人光明正大拍拖。Peter前妻陳小姐曾申訴被迫離婚,近日更接受無綫新節目《關你家事》訪問,爆seed講婚變始末。黃宇詩昨直認受困擾落淚,但決不會分手。
黃宇詩與Peter於11年被爆地下情,當時男方仍未辦妥離婚手續,Peter大前年才回復自由身,其前妻陳小姐卻要母兼父職照顧兩女一子,近日接受下月5日首播的無綫節目《關你家事》訪問,數臭黃宇詩。陳小姐表示答應接受節目訪問,是有感現今婚外情問題嚴重,希望以過來人身份分享自己的故事。她昨又在周刊訪問中哭訴離婚的辛酸,並用「第三者」形容黃宇詩。陳小姐憶述19歲奉子成婚,婚後當全職主婦,直認被第三者介入前,婚姻已亮紅燈。她當年為挽救家庭,與Peter一同報讀人生課程,想不到造就機會讓男方認識了同學黃宇詩。
■黃宇詩昨日在社交網貼新相自我鼓勵,充滿正能量。互聯網圖片
■黃宇詩把全副精神用來打理內衣店。資料圖片
前妻曾患抑鬱
Peter暗撻黃宇詩,甚至不讓陳小姐出席他們的小組聚會。陳小姐大爆曾發現Peter跟黃宇詩玩FaceTime,但當見到她行近即cut線。陳小姐又指第三者在對話中嗌Peter做「BB」,令她不能接受,並指黃宇詩的母親華娃當年因林燕妮介入而離婚,其實黃宇詩母女都是受害者,萬料不到黃宇詩也做第三者破壞別人家庭。陳小姐表示那段時間很痛苦,當時幼女只得歲半,婚變打擊令她終日以淚洗面,更患了抑鬱,甚至曾萌輕生念頭。被迫離婚的陳小姐早前曾向本報出示離婚書,反駁黃宇詩自稱並非第三者的時序。根據離婚書上顯示,陳小姐和Peter於98年9月28日結婚,男方於11年單方面申請離婚,法庭判決兩人大前年8月4日正式離婚。陳小姐去年做義工結交了新男友,子女都支持媽咪覓第二春,她不排除再婚,昨在電話中說:「我都想再擁有家庭。」並有感積壓4年的心結已解開,是否已除去離婚陰影?她說:「過晒。」問到她會怎形容那段黑暗期,她說:「係經歷,置諸死地而後生,我要活得比你好。」
■黃宇詩的爸爸黃霑當年雖因第三者拋棄家庭,但父女關係很好。
■黃宇詩指媽咪華娃很好,沒有因今次事件找她。資料圖片
沒和男友同居
黃宇詩昨在電話訪問中直認受困擾,並為事件喊過:「好down,唔想再講。」其母是否很擔心?黃宇詩說:「媽咪好好,冇搵過我。」對於陳小姐上電視爆大鑊,她無奈說:「係佢自由。」和Peter是否有結婚打算?她說:「冇。」據知陳小姐和Peter育有的18歲長女和17歲二子近年轉隨爸爸生活,只有7歲幼女跟媽咪相依為命。三父女同住,黃宇詩未有與Peter同居,黃宇詩說:「從來都唔係。」並透露每年只見Peter的子女一、兩次。有指陳小姐仍獲前奶奶力撐,黃宇詩說:「見過佢媽咪,唔想講咁多。」會否因壓力分手?她肯定地答:「唔會囉!」採訪:楊定、嵐山
■Peter與前妻陳小姐曾努力挽救婚姻,可惜失敗。
■最近上電視受訪數臭黃宇詩的陳小姐已解開心結。
■Peter前妻陳小姐跟前奶奶關係很好,不時帶子女前往探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28/20036075
三代扎根 村民哭訴無日安寧
1 :
GS(14)@2017-08-04 06:35:58【本報訊】橫洲三村的私人土地昨日凌晨起,被正式收回變成官地,村民面臨被政府逼遷。居住約50年的村民伍靜嫺,連續三代家人都扎根三村中的鳳池村。她說昨晚對村民來說是噩耗,因家園頓變官地,她哽咽道:「自2015年10月起,地政(總署)大批人嚟話收地,村裏就無日安寧,有老人家受唔住刺激。小朋友見到父母為頭家奔波,都知父母嘅憂愁」。
促重組發展棕地
伍靜嫺斥政府從無諮詢村民,村民多次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向政府表達不遷不拆的訴求都不獲理會,政府更以不公不義的手段壓迫村民,感到非常失望,「由(前特首)梁振英搞出嚟嘅禍,但(現屆)政府係逃避」。她期盼特首林鄭月娥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能面對面聆聽村民意見,採用興建公屋同時,保留三村和重組發展棕地的「三贏方案」,「?家政府搞到三方都輸,令到村民變暴民」。另一三村村民張太亦不禁哽咽,「呢兩年過得太憂慮,驚間屋會被人拆、會無屋住,但無人可以理解到」。她強調村民不是刁民,只是希望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與官員對話,「點解要溝通都咁困難?係咪好驚我哋?」■記者李詠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4/20111378
【時新風暴】名漢堡包店重開爭商標 二哥哭訴:大哥想我死!
1 :
GS(14)@2018-01-28 18:49:16訪問期間,二哥鍾奇濤曾先後三次流淚,多次重申只想繼承爸爸的遺願,將時新漢堡包一直傳下去。
上星期我們曾報道以港式漢堡店聞名、位於紅磡的時新快餐店,將在黃埔重開的消息。有網民留言指是假店,而時新快餐店fb專頁亦發出聲明,指「暫時未有再以任何形式重新或繼續經營」。據悉背後牽涉第二代掌舵人兄弟不和的家族糾紛。
時新在1960年代開設,前身為士多,1979年改為快餐店。
創辦人鍾冠球有6名仔女,逝世後,店舖交由兩名兒子鍾奇清、鍾奇濤打理,去年8月突然結業後,二哥鍾奇濤宣佈今年三月重開時新,新店名字叫時新漢堡包。報道一出,二哥主動接觸記者,希望為新店澄清。「最近網上說時新漢堡包這間舖頭,不是以前經營者的舖頭。我可以拿出好多證據,時新漢堡包這間舖不是A貨,真真正正是由我主理。」他說。「他們(大哥)見到我可以重開時新漢堡包,當然是眼紅,想搞事端令我麻煩。他們(大哥)想我坐監,想我死,搞到這樣已經不當我是兄弟。」二哥說。有人以劇集溏心風暴形容今次兄弟反目的爭產風波,「我覺得任何一樣都像溏心風暴情節,人生如戲,這亦不是新鮮事,像福臨門都有發生爭產,只是我們的家產少,講出來都被人笑。我這麼多年來是被迫害的人,生活得幾慘,頭先不好意思,說起這麼多年的經營,我有少少眼淺。」在訪問期間,他曾先後三次流淚,多次重申只想繼承爸爸的遺願,將時新漢堡包一直傳下去。今次重開新店名字改為時新漢堡包,並不是舊店的時新快餐店,原來二哥鍾奇濤已早於五年前部署,並註冊新商標。
店舖由兩名兒子鍾奇清、鍾奇濤打理,去年8月突然結業後,二哥鍾奇濤宣布今年三月重開時新。
「我5年前開始部署,因為收購早在十年前已經有消息。這幾年在舖頭十多個小時,完全是孤軍作戰。我由後生放了這麼多時間,搞到今時今日不是他(大哥)功勞,他都要逼我走,這樣的態度,我當然不會走,我怎會雙手奉送給他。」他在2013年成功註冊時新漢堡包商標,兩年後大哥註冊另一商標時新快餐店,但不獲批准。今次重開新店,大哥兒子鍾國英曾指:「我們懷疑有人偷步!」、「因為我們的logo被私底下註冊了。」二哥則回應說:「任何一個自由社會、商業社會,都沒有說偷步。問題不是我制止他們重開,他們不去行動,他們不了了之。」那重開有知會大哥嗎?「不用知會他,已經不是兄弟,大家沒有兄弟做,你做你,我做我!」大哥聲明亦指其漢堡包和沙律醬,由始至終都是第二代大哥鍾奇清先生主理。二哥鍾奇濤則拿出一張手寫發黃手抄食譜,上面寫着漢堡包和沙律醬秘方,並說:「這張方是我爸爸退休時寫給我的,並不是他們所說他是擁有者,我是擁有者才是真的。他們都是求其,無完全跟足配方去做。」那爸爸為甚麼只傳給你呢?「我爸爸和我想法接近,一向亦較信任我,在舊店我亦是持牌人,過住負責行政及金錢事務,而大哥則只負責廚房及採購工作。」他說,現在局面是一對五,大哥聯同其他兄弟姊妹一齊迫害他。「這幾年在舖頭十多個小時,完全是孤軍作戰。好多人客投訴那些服務態度,不知所謂,我好心痛。我出不到聲,那些收銀經常鬧人,人是他找回來,我試過出聲,被人鬧番轉頭,這麼多年都是想這樣逼走我。」
漢堡包由純牛肉製造,一直受街坊歡迎。
時新收銀黑面,亦經常流傳,由大哥兒子鍾國英管理的時新快餐店fb專頁,去年7月張貼了一則告示,指「嚟時新好輕鬆只要幾個步驟」,教人想清楚要「食咩」、「要咩汁」、「要牛定豬」、「飲咩」等等,指「落完單先改,一定黑你面!」,最後還重申「問問題之前想清楚!低能嘢!一定比人串」。今次風波,二哥指是緣於爭家產,利益當前及互相不信任。「當時我媽媽走後,他已經對家產分配不滿意,猜不到這間舖位經過這麼多年,舖位升值得快,所以見到便眼紅。舊舖要重建,原本是我和大哥兩個人瓜分賣舖的錢,後來其他家族成員不滿意,我亦沒有一意孤行,已經說除六份,這樣應該完結,但他們亦不放過我。舖頭買賣由我一直和發展商商討,花了很多時間,由原來1900萬元,最後傾到3500萬元,我覺得對爸爸亦是交代。」他說,加上那時生意又不錯,便產生這個局面。「每月約60至70萬元營業額,我和大哥每月人工約4萬元,另每年分紅各約70萬元。」為了錢傷和氣,值得嗎?「他覺得值得,我覺得不值得,我都說笑死人,為了這些家產。」有想過修補關係嗎?「他們報差館來誣衊我,想我一無所有,想我死,我已經知道兄弟姊妹情已經不存在了。」
大哥鍾奇清
我們再邀請大哥接受訪問,其兒子鍾國英回覆指:「家父與另外四位弟妹,經已與鍾奇濤先生劃清界線」,並指事件已交給律師處理,所以不方便回應。不過,他補充父親懷疑二哥偽做母親遺囑,法庭已發出禁制令凍結其遺產。記者問二哥,如果爸爸媽媽在天之靈見到你們兄弟反目,這局面是否對不起他們?「我媽媽好贊成我一直做落去,我說希望將來起碼都發展幾間分店,她每次聽到都好開心。」如果知道你們兄弟反目呢?「我想這些她不會知道的,她不會知道。」
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3/2028264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