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吾知政財 - 吳仁 地產商的未來 (2012年08月31日)

1 : GS(14)@2012-08-31 10:32:1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9569&d=1833
香港開埠以來,地產商由最早期借錢買地起樓,起好賣出減去成本就是利潤,資金回本期太長,風險太大,隨時一個大浪就沒頂,後來霍英東發明分期付款賣樓花,地產商便跳升至另一層次,起樓資金來自買家,做到貨如輪轉,風險已很輕很輕,但信和置業(083)在99年遇上的災難是上佳例子,可能遇上沒頂之災 (信置當年天價投得小西灣地,導致財政出現困難)。
時至今日,地產商再跳升至更高層次,手持現金及租金之龐大,毋須為融資煩惱,新鴻基地產(016)去年租金收入約80億元,故有說最近連樓花也懶得賣,乾脆待現樓建成才售,除現金充裕,多年來建成數量龐大的單位,單單每月所收管理費已是天文數字,尚未計旗下大大小小商場、地舖、車位諸如此類,真是想想也覺吃驚地產商的勢頭之強勁,前景之明亮,以無得輸來形容絕不為過,但為何股價反而有折讓呢?解釋是前景雖好,增長空間已不大,錢留在自己袋裡總比放在別人手裡穩妥,故出現折讓。
政府早前宣佈推出3,000個青年宿舍,讓年輕人廉價租住約3年,趁機儲蓄置業。單位數量不多,看似影響不大,但據公營機構只會不斷自我膨脹至社會不能負荷才被削減的鐵律,第一期推出已有3,000個,可預期第二期6,000個,第三期9,000個,有多無少。吳仁在選舉論壇聽見某候選人高叫,這政策杯水車薪,3,000個根本不能滿足需求,要求政府增加云云,便知道這只是個開始,往後陸續有來。數年後,成千上萬青年人期滿被迫遷出,吳仁悲觀覺得有積蓄的人不會太多,就算有,以今時今日的人工又能儲多少?天知道到時政黨又高叫甚麼口號,但這堆燙手山芋年年出爐怎樣處理?上佳做法是把他們掃到大西北,更絕是重提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把競爭力弱的年輕人推到內地,這結果暗合最近政府密謀的中港融合。讓內地競爭力強的人進來,把香港競爭力弱的人送走。
年輕人為眼前便利,把力量借給政黨,相信政黨為他們謀求更大褔利,誰知正正是這樣,削弱自己的競爭力,導致以上推測成真,不亦悲哉。吳仁不想在這敏感時間說太多政治,只想指香港未來環境似乎無可避免走向倫敦化(即城市中心的樓宇被外來人買光,本地人反而要住偏遠地區,但每天要長途跋涉回市中心活動)。
最後地產商在市中心蓋豪宅,只要法制治安尚存,香港地產仍有無比吸引力,地產商則再昇華至更高層次,可建一些外形浮誇、窮奢極侈的建築物,吸引內地大款不問價購買。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倫敦化是前車之鑑,誰敢說不會在香港上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13

吾知政財 - 吳仁 認股權證是甚麼? (2012年09月07日)

1 : GS(14)@2012-09-07 09:45:3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566&d=1838
認股權證俗稱窩輪,可分認購證(call)及認沽證(put);兩種證均賦予持有人權利,若認購證被持有人行使,可按該認購證內附帶的價格購入相關股份或資產;相反,若認沽證被行使,則可以既定價格沽出相關股份或資產。
認股權證可以是上市公司自己發行,也可以是其他公司(常為投資銀行)發行。
由上市公司自己發行的,通常為認購證,分為上市類(即可於港交所進行買賣交易)及非上市類(即只可於場外交易)。
以Call輪來做例子。假設現在有一些M記優惠券(假設可以輕易在市場上買賣),使用一張,便可以用10蚊(認購價)買M記售21蚊的套餐,請問此券值幾多錢?
我估大約是11蚊左右吧。
但是,如果改變銷售方式,轉為可用21蚊,買M記的特價餐,而有效期為5年,那麼這張券又值幾多錢,你才會願意買呢?
總不會是零吧?如果是零,我會即以0.01元買下,博M記於未來5年內加價幾蚊,那這就是幾百倍的回報。
人同此心,這張券最後可能要用2蚊以上(發行價)才能買下。這多出的部分就叫做溢價。
回到窩輪市場來看的話,注意:溢價不是輪商的錯,過多的溢價才是他們的錯。正如買輪無問題,買超貴的輪才是問題。如果是平價輪(好似上面所說的M記券),發行商唔出價的話,我都唔驚,大不了等到期。
此外,因為此券在M記減價時可以唔用,這也是所謂蝕有限、賺無限的特性。而當價外輪(用22蚊買21蚊的特價餐)就快到期時,這張券的價值會跌得好快;相反,當M記餐價格上升時,優惠券價格就會升得好勁。這些就是窩輪和牛熊證(牛熊證類似不用補倉的期指或孖展)最大的分別。
從上面所說的窩輪基本原理,很多人都會明,但對於計算窩輪的定價模型,對於一般散戶來說,就不太容易理解,也就是說,一般散戶好難分得出,咩叫平咩叫貴,發行商自然將理論值0.01蚊的輪賣作0.1蚊,若不幸買咗,就只能睇住個價慢慢回覆正常,最後就造成只有好好運才能賺錢的情況了。
大部分散戶買窩輪/牛熊證是買來「賭」,而不是買來投資,從賭錢的角度看,賭牛熊證對比賭輪明智,當然不賭可能更明智。但是,不要誤以為認股權證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只是一種用來賺散戶錢的賭具咁簡單,吳仁將來會和大家分享上市公司和市場莊家怎樣使用認股權證來作向上炒或向下炒的工具。

80後的財經blogger,以80後的眼光看今日的財經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26

吾知政財 - 吳仁 上市目的決定潛質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4:5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00&d=1849
【am730專欄】之前吳仁寫咗篇《你是哪類型》,講股票要對咀型,先會獲得投資者信任,咁先會大升,成為明星股。但是,好多人後來向我講,話佢根本唔知吳仁講乜嘢,今次吳仁寫得簡單一些,講嚇點樣選擇股票。
首先,提醒嚇大家,要瞭解新股上市的目的是需要錢,還是有其他目的。
先講講需要錢的睇法。如果是需要錢,咁要瞭解是邊個需要錢,是大股東、上市公司、定是一些資本界人士。如果大股東需要錢,但他有財力可以守,股價可以是平靜無波,十年如一日,如果業績還可以的話,派息還會唔錯,可以作為長線投資,直至某一日唔夠錢為止。
但如果大股東無財力守的話,好需要錢,股價短期內會升得好快,甚至是倍翻,如果他需要出貨,報紙會突然出現很多關於這上市公司的訊息,如果見到你隻股有咁的訊號,記得醒水啦。
如果是上市公司需要錢的話,那真是先恭喜你,這間公司真是在發展業務。如果業績真是幾好的話,派息不過都是一般,因為錢都用晒去發展業務。如果發展順利的話,可能是一隻「N倍股」,但如果不幸的話,資金蝕曬,可能變成等著賣盤,這又是另外一個人生交叉點,結果就可好可壞。
如果是投資機構需要錢的話,因為這些投資機構需要定期的表現,並按此收取管理費,就算業績不太好,股價也會慢慢地上升,直至所有投資機構套現退出為止,雖然有例外的情況,但大多數都是市況不就才會發生。所以這部分也是潛在勁賺的股票,如果有錢,真是值得買一些長擺。
但是,如果這些股票不是需要錢的話,而是因為其他目的,如是為自己建立山頭及保護大股東財產的話,可能結果就會唔同。
如果是前者,上市目的只是為了建立山頭,保住權利,屆時業績便不可太耀眼,也不會太差,所以股價會平穩,派息會不錯,回報就是一般而矣,可能是慢慢下跌的風格,對小股東不是好的投資。
不過,如果讓公司擁有上市地位的目的屬於後者的話,股票可能都是由部分和大股東相關人士持有,所以股價會相對穩定,直至大股東有資金需要為止,當時,股價就會升到你唔信,又是一個發達的機會。
睇完呢一篇文章之後,雖然吳仁唔一定會全對,甚至有人瞭解之後,反轉來做都唔定。但吳仁希望大家都會去瞭解一嚇,公司點解要上市,從而得出好少少的投資決定。

80後的財經blogger,以80後的眼光看今日的財經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