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學家首遇神秘活船蛆同蚌、蠔同類?

1 : GS(14)@2017-04-22 10:21:48

科學家首次在彷如長牙的外殼內,發現一種棲息在菲律賓淺水潟湖的巨型活船蛆,這種生物長約5呎,依靠鰓中的細菌製造食物「自給自足」。今次是首次有研究人員接觸到這種學名為庫布什多孔粘膜炎(Kuphus polythalamia)的船蛆,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菲律賓一個電視台曾播放紀錄片,講述當地淺水潟湖的泥濘中存在這種船蛆,研究人員進行考察,終於第一次接觸到活生生的船蛆。雖然船蛆有一個類似寄生蟲的名字,但牠其實屬於雙殼軟體動物,與蚌和蠔屬於同一類別。一般船蛆利用細菌幫助蠶食樹木維生,但這種船蛆棲息地的泥土會釋放硫化氫,即一種聞起來像腐爛雞蛋的氣體,船蛆鰓中的細菌利用硫化氫作能源,製造有機碳作為食物,就仿似植物倚靠太陽能將空氣中的碳轉化為食物。由於船蛆毋須消化食物,因此內部的消化器官疏於使用而縮細。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0/199957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47

What we are reading:同類殘食好自然

1 : GS(14)@2017-04-30 15:17:32

2011年,無綫播出的電視劇《天與地》之所以多人討論,除了當中有大量政治隱喻,更涉及三位男主角在雪山殺死朋友將之吃掉保命,食人行為違反了人類最深遠、古老的禁忌,但類似情節並非此劇獨有,遠的有《沉默的羔羊》系列,近年大熱美劇《The Walking Dead》也多次提及。現實是,食人在歷史上多次出現,甚至曾是一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美國生物學家Bill Schutt新書《Cannibalism: A Perfectly Natural History》(自譯:《同類相食:完全自然的歷史》)從自然界入手,講述蝸牛、蜘蛛等以至較大型有脊椎動物都有「同類相食」傾向,從而一路推展,解釋有甚麼原因令人不再自相殘殺。北美鋤足蟾(Scaphiopodidae)與虎斑蠑螈(Ambystoma tigrinum)均是因環境壓力以及無其他食物選擇而會向同伴大開殺戒。追不上成長速度的幼體不單提供足夠營養,更能加快其他個體成長速度,避免被成年體吃掉,某程度上是對物種發展有所幫助,同時減低群族被其他獵食者掠食的機會。又例如粉甲蟲的物種,已被證明會同類相食的個體,生產的卵會較多,對維持群族健康,有重要作用。可見自然界相當殘酷,一個不留神就要被分屍了。當然Cannibalism亦可指人食人。但你別以為只有所謂落後國家才有這種「陋習」,1846年美國唐納大隊(Donner Party)西遷移民隊伍,誤信有捷徑到達加州,結果87人大隊在嚴冬被困內華達山脈,牲畜糧食均殆盡之時便吃死掉的親人同伴過冬,最終只有48人能活着到達加州。事件亦是美國移民史上最血腥一頁。而在中國歷史上「食人事件」更因天然災害、暴政等連綿不絕,至少發生過四百多次。較近代的則是大躍進時期,到處都有餓死街頭的人,曾有人肉包子出售。香港大學歷史系前助理教授周遜更找到相關國家檔案證明當時食人是非常普遍的事。不過,不殺死個體的也可以是同類相食,且同樣受爭議。例如中國人就有胎盤入藥作紫河車以補氣養血;近年美國也有很多產婦風行吃自己的胎盤,而且有很多吃法,作者Bill Schutt就有幸吃過胎盤意大利飯。味道如何?小肥波不便在此透露。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畿內亞,庫魯病於50年代開始流行於各部族,患者會頭痛、關節疼痛和四肢發顫。後來才發現,這種不可被治癒的退化性人類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原來源自於吃死去親人習俗。習俗被廢之後,疫症才開始受控。但那邊廂,英國等歐洲國家為降低飼養成本,將一些病死牛隻的肉、骨混合物加入飼料中,以補充牛隻蛋白質,結果造成瘋牛症事件,令牛腦發生海綿狀病變造成運動失調、癡呆和死亡,引起全球恐慌。本書無意在道德層面討論食人問題,但我們也可以反思,縱使自然界的同類相食尋常不過,食人又真的是正常嗎?小肥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30/20006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997

城中駅3房910萬沽 同類新高

1 : GS(14)@2017-05-22 11:18:53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76&issue=20170522
【明報專訊】儘管金管局突擊加辣,但無礙市場再現破頂成交;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伍錦基表示,將軍澳城中駅8座高層A室,屬實用面積651方呎3房戶,原業主本月初叫價938萬元,經客人多次還價後以910萬元賣出,實呎13,978元;成交價、呎價均創同類戶新高紀錄。據悉,單位原業主2008年4月以約375萬元購入,持貨9年,帳面獲利535萬元或1.4倍。

青華苑已補價3房590萬易手

另代理消息表示,青衣居屋青華苑E座中層7室,屬實用面積554方呎3房戶,「加辣」後以590萬元(已補地價)轉手,折合實呎10,650元,成交價創屋苑已補地價單位新高紀錄。

港置助理分區董事劉浩勤表示,將軍澳日出康城領峯7座高層右翼C室3房戶,望東南山景,業主去年底以707萬元放售,及至今年,先後多次提價至780萬元(即提價一成),終獲新買家承接,以單位實用面積681方呎計,實呎11,454元。據了解,原業主2009年底以402.7萬元購入上址,帳面獲利約378萬元、單位升值94%。

另西灣河鯉景灣5月暫錄3宗成交,平均實呎1.64萬元。中原區域營業經理陳凱超稱,屋苑新近錄得觀景閣低層B室成交,屬實用面積678方呎3房戶,原業主放盤即獲新買家出價,更不惜追價入市,最終以1218萬元購入單位,實呎17,965元。據悉,原業主2009年以598萬元買入單位,帳面賺620萬元、升值1倍。

買家追價 1218萬購鯉景灣海景戶

中原公布,十大屋苑本過去兩日錄6宗成交,上周末為5宗;另美聯統計十大屋苑周末錄約7宗成交,少於上周末同期的10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29

海怡兩房973萬易手 同類新高

1 : GS(14)@2017-06-24 11:46:02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12&issue=20170624
【明報專訊】雖然近日整體二手成交放緩,但鴨脷洲海怡半島本月錄得的3宗二手成交,均屬高價成交;中原首席分區營業經理盧鏡豪表示,海怡半島新近錄得21座中層A室易手,單位實用面積592方呎(建築755方呎),為2房連儲物室戶,以973萬元售出,實呎16,436元(建呎12,887元),成交價創同類新高;原業主2001年8月以260萬元買入單位,帳面獲利713萬元或2.7倍。

嘉悅首錄二手成交 業主平手離場

另將軍澳嘉悅錄得首宗二手成交;代理消息指,嘉悅2座低層實用面積343方呎B室1房戶,以520萬元連租約易手,實呎15,160元,原業主於2015年初以456萬元一手購入單位,帳面賺64萬元,扣除額印稅開支約52萬元後,估計平手離場。

此外,市場消息指,何文田山道永安台高層D室,實用面積1615方呎,於過去30年內合共有「24按」。業主於1987年以193萬元購入,當時向銀行借164萬元按揭,單位於2000年內部轉讓至3名關連人士,其後多次抵押給銀行及財務公司;於2013年更一年內6次向不同機構抵押。單位現淪為銀主盤,連車位叫價2500萬元,實呎1.55萬元。

永安台「24按」銀主盤 叫價2500萬

暑假臨近,Q房網高級營業董事潘洪發表示,一名香港大學外籍交流生以2.8萬元租入西半山服務式住宅Castle One by V低層1房戶,單位實用面積401方呎,實呎租金約7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76

動物園黑猩猩墮樹遭同類圍毆死亡

1 : GS(14)@2017-07-01 09:53:34

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動物園一隻黑猩猩,上周三遭其他同類圍毆後死亡。遊客米勒(Harry Miller)拍下事發經過,當時31歲雄性黑猩猩「Bahati」在動物園內爬上一棵樹後,欲跳過其他黑猩猩,怎料牠從樹上墮下,倒地後被十多隻同類圍毆,黑猩猩群不斷對牠拳打腳踢。當時不少小孩正在參觀動物園,目睹這兇殘一幕。其中一名小孩問:「看看那隻寶寶,牠好像說:『不要打我的朋友。』」另一名孩子說:「牠們正在咬牠……為何牠們要對付摔倒的黑猩猩。」米勒指遠遠已聽到喧鬧聲,「牠們有數隻正在樹上比賽,看來就像來來回回地打鬥」。據悉「Bahati」今年2月才搬到堪薩斯城動物園。動物園指,多隻黑猩猩正在追逐,牠爬上樹上後欲跳過其他黑猩猩,怎料跌下來受傷死亡,「有些意外是不能避免的」。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9/200729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87

星洲准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 同類企業成交少 港業界料難成氣候

1 : GS(14)@2017-07-30 17:13:08

【明報專訊】新加坡交易所昨日發表聲明,指接受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作第二上市,前提是公司已經在富時、MSCI等指數所定義為「已發展國家」作第一上市,新加坡在今年4月完成了第一輪容許同股不同權上市的公眾諮詢,並獲得政府大力支持。有分析認為新加坡此舉實為「爭客」,但單從放寬第二上市而言對公司吸引力不大。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新交所表示在現存的第二上市制度中,主要指數視為已發展國家的22個市場的上市公司,包括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只需要按新加坡要求作披露就可上市,不需要其他條件,所有公司都會由獨立的「上市顧問委員會」(委員會)就其合適性作審批。

新交所表明,釐清「雙重股權架構」公司可作第二上市,不代表容許此類公司將新加坡作第一上市地,交易所希望年底前就收到的市場意見作出檢討,作下一步的建議。新交所早在去年就議題發報告,獲委員會支持,訂下具體框架。

企業管治協會:引惡性競爭

新交所其後於今年就引入「雙重股權架構」展開公眾諮詢,總理李顯龍表示支持,不過會員包括貝萊德及退休基金在內的亞洲企業管治協會(ACGA)就公開表示反對,指其引起惡性競爭,只為部分財務中介帶來短暫利益,有損市場長遠發展。

ACGA昨日亦發新聞稿對新交所的決定表示遺憾,認為舉措是為全面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鋪路,更指這將「鼓勵」港交所(0388)以建立新板的方式引進同股不同權。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表示,如果是內地A股市場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作第二上市,會有很多中概股考慮,但他認為新加坡的市場吸引力相對較小,不及香港建立新板。

事實上,現時在香港第二上市企業,除宏利(0945)外,大部分股份成交疏落,部分日均成交僅得數萬元甚至數千元(見表)。

第二上市實際效益不大

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表示,新加坡或因市場壓力「先走一小步」,但僅作為第二上市地帶來實際效益不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14&issue=201707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12

寶盈兩房595萬同類新高

1 : GS(14)@2017-08-28 14:01:00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06&issue=20170823
示,將軍澳居屋寶盈花園3座中層G室,原業主於上周才於自由市場放盤,微減3萬元後,新近以595萬元沽出單位,以單位實用面積484方呎計算,折合實呎12,293元,成交價創出屋苑同類2房戶的自由市場做價新高。據悉,單位原業主於2009年7月於自由市場以215萬元購入單位,現帳面賺380萬元或1.8倍。

廣告

匯豐高層沽Albany 15年賺3.6倍

另市場消息指,由匯豐銀行亞洲私人銀行服務亞洲區前行政總裁王以智持有的中半山The Albany低層A室,最新以約8800萬元連車位售出,單位實用面積1948方呎,實呎45,174元;原業主2002年以1900萬元購入,持貨15年帳面獲利6900萬元或3.6倍。

此外,沙田河畔花園錄得反價成交。中原副分區經理招錦昌表示,該上述單位為河畔花園A座中層實用面積269方呎01室,原業主反價8萬元或2%後,以410萬元沽出單位,實用面積呎價15,242元,新買家為上車客。招表示,由於原業主早於1984年以17.5萬元購入單位,帳面賺逾392萬元或22倍。

另市場連環有銀主盤以低於市價售出,其中尖沙嘴名鑄中層B室,實用面積817方呎,以1800萬元售出,較開價1600萬元高出12%,實呎2.2萬元;原業主是於2009年以1652萬元購入,物業8年來帳面僅升值148萬元或約9%。

同屬銀主盤烏溪沙銀湖.天峰1座低層,屬實用面積1432方呎連590方呎平台特色戶,以1660萬元售出,較開價1500萬元高160萬元或逾一成,實呎11,592元,但對比市價則低近一成,物業7年升值272萬元或20%。

CCL僅6個成份屋苑實呎未破1萬

此外,中原研究報告指,目前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成份128個屋苑,僅餘6個屋苑實用呎價仍低於1萬元,實呎介乎9500元至1萬元,6個屋苑為屯門黃金海岸、屯門大興花園、元朗蝶翠峰、荃灣荃威花園、屯門海翠花園,另只有天水圍嘉湖山莊平均實呎仍未升穿900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57

智能插頭同類產品體積最小

1 : GS(14)@2017-10-22 16:00:07

【明報專訊】港資公司Team Concepts亦研製出支援Amazon Alexa和Google Assistant兩大語音助手的智能插頭、排插及LED燈,創辦人姚震邦表示,由於設計是在雲端切換程式,所以其產品毋須內置多枚晶片,可以降低零件成本。

雲端切換程式 降零件成本

他又稱,該公司的智能插頭的直徑與厚度均約1.5吋,相信是目前同類插頭中體積最小的,主要賣點是不會阻礙旁邊的插位。在展覽中,已有外國買家表示落單的意向;至於本地市場,該公司計劃不單只賣產品,亦會向有需要的客戶提供全套智能家居工程服務。

該公司將來亦會支援微軟的語音助手Cortana,技術上,可以用雲端的方式同時支援任何語音助手,包括Apple Siri;但Apple對於認證的要求與Amazon和Google兩者不同。若要正式取得其智能家居Apple HomeKit的認證,必須在產品內加上一片Apple認可的晶片。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33&issue=2017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38

FANG+期貨涵蓋十大科企 首日交易慢熱 同類期貨跑贏標指

1 : GS(14)@2017-11-12 16:49:34

【明報專訊】美國洲際交易所(ICE)針對備受追捧的「FANG」四大科技股龍頭股(facebook、Amazon、Netflix和Google),推出FANG+指數期貨合約,本周三開始交易,吸引投資者以較少本錢押注今年部分表現最佳的美股。除FANG外,該期貨合約還包括蘋果、阿里巴巴、百度、Tesla、英偉達(Nvidia)和Twitter共6隻科技股。這10隻成分股不論市值大小,佔該期貨的權重相同,所有股票合計市值達3.5萬億美元。

旗下擁有紐約證交所(NYSE)的ICE,9月推出了紐交所FANG+指數(NYSE FANG+)。這指數今年迄今上漲58%,相比下標普500指數今年升16%。ICE美國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負責人Trabue Bland稱,是應客戶需求推出紐交所FANG+指數。「我們與客戶談及股市時,這是得到最多回饋的投資產品。這些都是最令人興奮的股票」。FANG+指數期貨首日交易量為414張,預料將有穩定的增長空間。

明年停發細價股指數期貨

當前ICE有需要引入新產品,因其明年將失去發行細價股指數Russell 2000期貨的權利。Russell指數系列為ICE競爭對手倫敦證交所集團(LSE)所擁有,而Russell 2000期貨將轉投芝商所(CME Group)。芝商所上周也宣布計劃推出比特幣期貨,突顯交易所之間的競爭趨於激烈。 由於比特幣將避免了本月中再次出現「硬分差」,投資者獲發新比特幣的希望落空,比特幣價格在周三衝上7879美元的歷史高位後,昨回落至7000美元水平。

不過FANG+指數期貨涉及較高的槓桿和風險,市場已有類似的ETF可供買賣,例如名為First Trust Dow Jones Internet(FDN)的ETF,持有約30隻美國科技股,當中四大持股FANG的佔比逾30%。美銀美林統計顯示,科技股在標普500指數所佔的權重已達到24.5%,為2000年10月以來最高。這些美國上市的科技企業有很大部分收入來自海外,料可望受惠於特朗普政府建議的資金匯回稅寬減。

近期環球股市上漲,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升至兩年高位,新加坡著名的胡椒蟹店——「無招牌」海鮮酒家趁勢首次公開募股(IPO),本周起截至下周五接受認購,籌集3500萬坡元(約2億港元)發展啤酒業務。新股將於本月底上市,估計公司市值可達1.3億坡元(約7.46億港元)。

新加坡著名海鮮酒家申上市

分析認為,無招牌控股(No Signboard Holdings Ltd.)有意仿效競爭對手、珍寶集團的上市之路。珍寶自2015年10月上市以來,股價已上升逾1倍。彭博社稱,「無招牌」招股不乏捧場客,包括新加坡房地產開發商GSH Corp.的營運總監Kenneth Goi、散貨集裝箱供應商Goodpack創辦人David Lam,摩通資產管理部門也同意以基礎投資者身份購入股票。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44&issue=2017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12

曼谷公寓每年看升兩成 豪宅價較港同類低八成 合長線投資

1 : GS(14)@2017-11-26 14:52:19

【明報專訊】最近西營盤一個新盤僅200餘方呎開放式單位,每實呎索價超過4.5萬元、定價逾千萬元引起熱議;這個價格在港人熱門旅遊勝地泰國,足以買入一間位於布吉的4房別墅。在本港樓價瘋癲的情况下,近年不少港人已轉戰當地一圓「上車夢」;但若有意投資泰國樓的港人,需留意近年曼谷高級住宅租金回報欠佳,反而樓價升幅更可觀,於過去5年升了逾三成。

高力地產報告顯示,在過去一至兩年間曼谷公寓樓價持續上升,平均每年升15%至20%,部分地區升幅可能更高。供應集中於每平方米5萬至10萬泰銖的單位,而且今年第三季推出的單位中,逾五成位於正興建地鐵的地盤附近。需求方面,第三季曼谷公寓佔用率為77%,尚有3.6萬個單位等待市場消化,其中約55%未售單位的售價,介乎每平方米5萬至10萬泰銖,進一步反映這類單位供應甚多。

投資者購買海外物業目的不外乎轉售獲利或收租,但曼谷公寓租金回報近年普遍較低,目前高級公寓平均租金回報僅為3厘,較5年前折讓了一半;反而這類住宅樓價於過去5年升了超過三成,租金卻只升了一成。即使投資者以全現金置業,沒有借貸成本,但租金回報亦需扣除裝修費和管理費等,例如豪華公寓管理費用(Common Area Management)普遍一年每平方米840泰銖(約200港元)。

高級公寓每年租金回報3厘

仲量聯行住宅部主管Bunthoon Damrongrak表示,雖然回報只有3厘並不吸引,但大部分買入物業的投資者,着重長期潛在價格增長多於租金回報,「撇除超級豪宅,豪華公寓價格仍非常具競爭力,價格亦較新加坡和香港同類住宅分別低六及八成,而且租金回報仍較其他成熟市場如新加坡高,後者回報不足2厘」。

無疑,泰國樓價當然比中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地都遠低得多,在泰國同一類公寓價格只是新加坡約25%,新加坡人均收入為泰國約6倍,加上土地短缺,推高樓價。投資資訊網站InvestAsian指出,只有當一個國家經濟有強勁增長,投資者才可為物業付出高昂價值,因為即使民眾未能負擔樓價,但只要國家每年經濟增長達6%或以上,他們的購買力終會追上。惟近年泰國經濟增長維持於約4%水平,為東盟10國其中最弱的經濟體,僅勝於文萊。泰國一家大學早前公布新盤買家信心指數,由今年1至8月雖然升了55.6,但為近年最慢增幅,反映買家對泰國長期經濟信心一般。

再者,InvestAsian指出,泰國有可能步上過去日本經濟衰退的後塵,一如當年日本陷入人口老化和減少的危機,甚至泰國情况可能更差,在未晉身成為發達國家前,人口已開始下跌,令勞動力下降和公共開支上升。最重要的問題是,以上因素導致樓市需求減少,連同供應不斷增加,影響之大不容忽視;事實上,第三季曼谷新盤供應已創近年新高。

泰銖持續升值 兌美元曾創30月新高

匯率方面,近日由於美元轉弱等影響,帶動東南亞國家貨幣持續升值,泰銖兌美元一度升近30個月新高,每港元最新兌4.18泰銖。

雖然有不少潛在負面因素,但隨本港政治爭拗不斷和樓價居高不下,導致不少港人繼1997年後再次萌生移民念頭,泰國無疑為一個熱門移居地。目前於泰國置業不能取得當地公民身分,但當地近年已逐步放寬居留限制,例如推出「退休簽證」,50歲以上外國人可獲簽證一年,每年續期,條件為於當地銀行戶口最少有80萬泰銖存款(約20萬港元)。

當地存款20萬 可申退休簽證

尚未到達退休年齡的港人,可考慮早前泰國政府推出「泰國益利尊榮卡」居留簽證計劃,一共有7個選項。當中較受歡迎為「優越專屬計劃」,年滿20歲或以上的申請人需要一次過繳交約6萬美元(約47萬港元)和約600美元(約4680港元)年費,便可申請長達20年的居留簽證。

家庭申請者可考慮「優進計劃」,主申請人須付約3萬美元(約23萬港元)及每位家庭成員約2.25萬美元(約17.55萬港元)一次過費用,毋須年費便可獲發10年有效簽證。

明報記者

[王俊騏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15&issue=20171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