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要只看表面,多獨立思考-東方日報20120507

1 : GS(14)@2012-05-13 17:40:52

http://blog.163.com/wang_ya_yuan ... 9314120124732674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61

只看照片 不看履歷 名大狀專請索女

1 : GS(14)@2014-04-15 00:07: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414/18688820
靚女有著數,說的是澳洲大狀的女助理。大律師沃特斯特(Charles Waterstreet)的女下屬個個正、靚、索,在當地法律界有「查理天使」之稱,皆因沃特斯特請人時看相片多於看履歷。
聲名大噪逾40載的沃特斯特,為人津津樂道的除了打官司的技巧,還有一班在他周圍團團轉的女助手--奧爾森(Syan Olsen)帶點東方媚態,氣質非凡;巴斯卡里奧(Katherine Buskariol)雙眸圓大,架上墨鏡的輪廓更有點像名模Miranda Kerr。巴斯卡里奧還記得見工當天誤闖會議室,打斷沃特斯特與客人會談,老闆問「你是誰」,她答「我來見工的」,然後他由上至下打量她,就說:「我的天,星期一上班吧!」。
雖然獲聘過程有點兒戲,但這兩位女助手都堅稱自己美貌與智慧並重,絕非花瓶。巴斯卡里奧即將赴美,沃特斯特正招請新天使,直言「很多律師行都著重履歷表,我則只看照片」。
澳洲《星期日電訊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82

港股「大時代」後最超買 4日漲811點 RSI升見82 花旗只看24000

1 : GS(14)@2016-09-07 08:07:13

【本報訊】恒指連升4日、累升逾800點之際,卻是去年大時代後最超買!花旗料港股只會升至二萬四關,專家則認為該處縱有阻力,但不排除後市可破關續上。記者:余倩敏



港股昨再升138點或0.58%,收報23787點,4天累計升811點或3.5%。騰訊(700)再破頂收報215元,市值突破2萬億元,貢獻恒指54點升幅,相當大市約四成升幅。H指升107點或1.1%,收報9938點。成交756億元,連續4天高於700億元,沽空率最近兩日均維持在一成。



16藍籌進入超買區

大市連日向上後已屆超買,恒指與H指的9天RSI(相對強弱指數)均已升至70以上超買水平。恒指RSI昨報82,是去年4月份港股大時代以來最高,H指RSI亦報78。去年4月13日大時代期間,恒指9天RSI最高曾見94,恒指亦於兩周後創出28588點的逾7年收市高位。在資金掃入重磅股下,以9天RSI計,逾三成共16隻恒指成份股已屆70或以上的超買區。當中最誇張的是交行(3328),9天RSI已見93的極度超買水平,其次為滙控(005)及中行(3988),兩者9天RSI分別為88及86。花旗將恒指2017年目標價,由原先的21500點上調至24000點,最新目標價距昨收市價僅約200點。該行又指,恒指再升空間及動力有限,並認為根據滬港通經驗,深港通將無法為本港帶來大量資金流入。對於24000點是否恒指阻力所在,市場看法各異。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指大市上望該水平,但技術指標顯示已超買,要當心回吐風險,如守穩20天線(22983點)關鍵支持,則升勢不變。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認為,恒指突破23433點後已入無人之境,二萬四只是心理關口,真正阻力在24650點。


港股通淨流入50億

資金經滬港通湧港情況未改,港股通昨錄50億元淨流入,佔每日使用額度近48%,是6月24日脫歐後最高。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董事沈慶洪認為,北水湧港下現為資金市,故恒指何時見頂難以估計。他解釋,滬港通每日使用額度,倘由現時的數十億元人民幣,收縮至以往每日僅數億元人民幣的水平,今次升市亦「差唔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7/197628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38

黃國英:「打仔」沒原則 只看賠率

1 : GS(14)@2017-01-09 08:06:14

【明報專訊】踏入2017年市况比預期略好,投資者如果敢於乘勢追擊和果斷換馬是會有可觀的利潤,現在不宜對後市看得太淡。去年12月有走資潮的出現,結果市况變成陰乾陰跌,現在情况已見好轉。國內走資的誘因已經被消化得七七八八,暫時可以說是告一段落,兼且又過了年結,貨源又似轉到了強手之中,市况正在出現微妙的變化,甚至在市場中,竟然開始出現浮誇的估計,有說恒指今年內可以直逼4萬點!

市場中的「北斗星」通常可分成「打仔型」和「書生型」。「書生」的路通常是比較舒適,而「打仔」通常都會被市場和其他打仔不斷地折磨和蹂躪,是另一條困難而痛苦的路。如果選擇做一個「書生」,就會有三種可能的類型。第一種類型就是變成了「標題黨」!如果對後市看好就會把目標定得很高, 引發一個引人注目的效應,以便吸引到投資者的眼球。反之如看淡後市的話就會說低處未算低,下跌目標必定定得令人心膽俱裂,其實質也是同樣的效果!但其中最大可能出現的悲哀就是定下了一個自己既不相信、又不參與的目標,結果最終卻竟然達標、甚至超標!「對人歡笑背人垂淚」的辛酸並不是旁人能夠輕易理解的。

維穩派吹噓內地經濟 削改革動力

第二種就是「維穩派」,就是不斷地自我催眠地說中國經濟已經見底、股票廉宜,市况已是否極泰來、守得雲開見月明,只要堅持就是勝利!相對來說,好像是可取一點。因為「無可奈何奧巴馬去,出人意料特朗普來」,極有可能給中國有一個改轅易轍的機會。如果真的可以殺出一條血路,「逆轉勝」亦是情理之中!這些「書生」極可能是證券行的職業「打手」,但若真的吹捧成功,又反而有可能令情况變為不利!因為太多人相信了這些吹噓而不去力求改變的話,就沒有了視死如歸的態度去改變實况,真正推動改變的動力就會減弱,這其實是一種弔詭的反動。

第三種類型就是那些滿口風花雪月的「花生友」!他們的特徵是說了一大篇似是而非的「充分理據」,到最後就補充一句「大家要小心」!但這些「大道理」就正如「阿媽係女人」一樣是永遠不會錯的,根本就是廢話。連篇累牘的說一大堆「真知灼見」,到最後就是叫你綁好安全帶!「書生」永遠都有下台階,投資者就要自求多福了。

「打仔」是另一種方式,他們雖然入市時也有一個理論去支撐操作,但是入市之後如果發覺「應升不升,應跌不跌」就會果斷倒戈,立即推翻了之前所有的決定!即是敢於認錯!對市場敬畏其實是沙場老兵必備的特質,市場的力量是不可能被個別投資者所能轉移,逆勢而行最終必被市場吞噬。很多投資者就是很難接受放下自己的理論和身段去和市場作出妥協,不協調的情况是投資者最大的挑戰!能夠拋棄自尊來見風掌舵並不是每個投資者都能夠做到的。

善戰老兵順應市場大勢

真正的「打仔」可能根本沒有什麼原則可言,一切只看賠率來操作,對什麼事件、什麼黑天鵝都沒有既定立場,方向如搖風擺柳,目標是唯利是圖。「打仔」為何有得贏,其實最重要因為不顧形象,所有的自尊、所有的觀念都可以為了獲利而立即拋棄,可以沒有理由的情况下「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行為可以突然作出180度的完全轉變。沒有不快、毫無悔意,這樣的行為才是善戰的最高境界。

行為瘋狂 唯利是圖

股票的價值有時並不是牌面上可以看到,最重要是股民的觀感和熱情!如果情有獨鐘就可以屢創高峰,如果此情不再就會兩忘煙水。股價就會在兩個極端間來回波動,表面上好像極之情緒化,但實際上卻是合理的追尋利潤行為,表面上瘋狂實際上卻是合情合理。今天的股評人很多時都為了個人的舒適和安全,只會教投資者炒來炒去,自己卻置身事外!用很多道理來勸說投資者入市,自己卻用種種的方式來迴避責任!現在愈來愈多人做這種「指路明燈」,實在並非投資者之福。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14&issue=20170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37

摩根:特朗普減稅 利企業回購 類債券黃金期已過 勿只看派息選股

1 : GS(14)@2017-03-23 06:08:59

【明報專訊】特朗普的減稅計劃顯然令市場充滿遐想,除了企業減稅之外,減稅計劃還對海外回流的資金實施低至10%的優惠稅率,這令市場廣泛憧憬美股企業會利用回流的資金,進行更多股份回購,利好以收息為主的美股投資者。摩根資產管理常務董事、摩根全方位入息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預計,特朗普可能將對用於投資的回流資金以更低稅率徵稅。

2004年喬治布殊曾採用類似計劃,稅率低至5.25%,當時回流資金主要被企業用於股份回購,根據彭博引述高盛的數據,此舉刺激標普500指數企業回購量大增84%。

減稅細節未出爐 惟大方向無懸念

特朗普減稅計劃的詳細安排遲遲不見端倪,高盛於上周五發表報告,因為特朗普減稅計劃具體細節仍未清晰,決定調低2017年股票回購預測,由1月預期的8000億美元調至7000億美元。

不過高禮行則認為,畢竟稅制改革的安排在正式成為法例之前仍需很多程序,市場只能加以猜測,但改革方向卻十分清晰,無論如何調整,調整多少,都定會朝有利增長的方向發展。

小布殊實施類似政策 回購激增

他認為,對回流資金不同用途採用不同稅率是徵稅政策可能性之一。資金回流之後,企業可能將其用於投資,或用於回購股份和派發股息,其中用於投資的回流資金有機會享受較低稅率。

高禮行認為,即使政府採取政策令本來計劃派息的資金轉為投資,如果企業能夠調整回流資金和現有資金用途,入息基金仍受利好。他舉例表示,假設企業在美國獲得20元利潤,計劃其中10元用於派息,另外10元用於投資。在優惠稅收吸引之下,另外100元資金回流美國,為了節省稅收開支,企業選擇將原先在美國已有的20元利潤,優先全部用於派息,而投資資金則可從回流資金提取。那麼,派息總額仍然至少可以由10元升至20元。

資金回流 利潤優先派息

類債券股票(bond-proxy)在去年低息環境以及多重政治風險之下,尤受青睞,收息基金亦受歡迎。不過,今年收息基金的吸引點可能由類債券股票轉移。

高禮行表示,根據他所管理基金的淨流入看,投資者對入息基金的興趣比去年還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的投資策略絕非集中於去年表現較好的類債券股票。以他管理的摩根全方位入息基金為例,基金主要投資高收益債券和環球股票,對於典型的派息行業,或類債券類別,包括必需消費品、能源、房地產、電訊服務以及公用股份,基金僅分別配置9%、8%、3%、7%和4%,而對增長潛力多的金融和科技行業,則由較高配置,分別為25%和12%。

「我們不會將『派息最多』作為選股標準,對比類債券股票去年7月前後6至7個月各自表現,會發現平均行業回報由之前17.2%跌至現時僅有的-2.9%,而其他行業平均表現則由3.9%急升至11.6%。」他續表示,相對主動管理的入息基金,市場現有的聰明啤打ETF的收息策略,則更加注重行業篩選,更多集中於傳統派息,即類債券行業。

歐股仍受政治因素困擾

歐洲股票派息潛力去年常被歐洲股票組合用作賣點,但高禮行對歐股的總回報仍有疑慮,擔心股票的資本回報會影響總回報表現,因此暫時滿足於現時8%的配置。

不過,他強調歐洲多國大選等政治因素並非主要原因,每股盈利增長緩慢才是他最大疑慮。

姚丁鈺 明報記者

[姚丁鈺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33&issue=20170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87

買旅遊保只看價錢 隨時中伏 財物外傭旅警保障 各家條款分別大

1 : GS(14)@2017-04-06 07:31:04

【明報專訊】下周便是復活節假期,又是很多港人外遊的日子。許多人外遊也會買旅遊保險,惟有部分人可能只是抱着「人有我有」的心態,卻沒有詳細了解保障細節,例如有的旅遊保險特別寫明不保障智能手機遺失或毁壞。因此,投保人士購買旅保時,不要只着眼於保費,而要小心選擇配合自己行程及財物需要的保單,當不幸遇上意外時,旅遊保險才可發揮功用,為投保人提供支援和補償。

海外非當地居民的醫療費用,以及送返原居地醫治的費用一般很高昂,如果保單未有提供相關的意外或醫療保障,一旦投保人在外地發生意外或患病,便須自行負擔昂貴費用。另外,如果外遊的地區較偏遠或醫療水平較低,更要留意保單是否提供緊急支援服務。

與外傭旅遊 注意身處外地有否保障

旅保保單一般會訂明不受保障的項目,包括: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某些高風險活動如熱氣球、激流、滑雪及跳傘等;前往戰爭、罷工或嚴重騷亂等地區。如果投保人打算外遊時參與較高風險的活動,宜先向保險公司確認哪些活動屬保單的保障範圍,因為保險公司未必會在宣傳單張或保單內詳列承保的高風險活動。

若投保人在行程期間打算即興參加高風險活動,但不清楚是否屬保單的保障範圍,便要認真考慮是否參與。

一家人到外地旅遊,有家長為了想自己「放假」,故考慮攜同外傭同行,幫助照顧子女。但要留意的是,外傭的逗留條件只會在外傭身處香港時有約束力。

假如經雙方同意,外傭跟隨僱主到外地,若外傭在外地因工受傷,她可按照當地的僱員保險法例申索補償。

如果與外傭一同外遊,最好投保一份適合的旅遊保險,其中投保恒生銀行(0011)旅遊保險,其實是由昆士蘭保險承保,只要外傭持有香港臨時身分證,可以自行或由僱主代為購買保險,但外傭外遊受傷是有不保事項,其中包括照顧小朋友或長者時受傷,甚至代僱主取行李而受傷,這當為工傷,住院及醫療支出不獲賠償。但若遇上交通意外或染病等需要住院,有關支出則會獲得保障。

多以港作為出發回程點 才獲賠償

僱主透過匯豐銀行投保、安盛保險(AXA)承保的旅保,則需要僱主代外傭投保,外傭當作同行朋友,保障項目與僱主一致,未有附加條款。匯豐旅保亦可接受非香港身分證持有人可以投保「旅遊萬全保」,條件是受保的行程須由香港出發,並以香港為回程終點。

但要留意安盛旅遊無憂全年旅遊保險的保單持有人及配偶必須持有香港身分證。

此外,俄羅斯聖彼得堡日前發生恐襲,香港對俄羅斯的旅遊警示暫時維持黃色,現時不少保險公司對黃色、紅色及黑色旅遊警示有不同處理,好像在恒生投保則不受旅遊警示影響相關保障,但若當地發生戰爭,要留意不保事項。

部分保險不受旅警影響

其實,無論購買哪類的保險產品,都應先了解自己的保險需要;清楚保單的詳細內容如保障範圍、不保事項及條款等。

在填寫投保書時,要如實回答當中的問題及交代所有重要資料,如以往的病歷、曾接受的手術或生活習慣等。

凡對保單條款或受保項目的定義有任何疑問,必須問清楚投保公司。這樣的最終目的,都是保障投保人的利益,以免日後發生索償糾紛。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23&issue=201704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30

胡孟青﹕企業捐獻不宜只看錢

1 : GS(14)@2017-10-29 22:22:51

【明報專訊】在企業層面上,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莫過於股價表現。說得白一點,從以往很多例子,股價表現愈好,未必代表就是屬於一家好公司,有時往往是相反的。企業形象是一套學問,企業管治之外,公司亦致力是保持及提升形象。

不能否認,對管理層來說,公司形象等同於品牌溢價,市場願意多付溢價買它的股票,到遇到有棘手問題時,品牌溢價很多時都會為公司提供一定緩衝。以蘋果為例,君不見品牌溢價對公司提供頗多好處,觀乎以往幾年,蘋果產品就算有過問題,但很快就解決了,未有太多負面發酵。換轉是其他對手,隨時被窮追猛打。

十大慈善捐獻榜 本港公司僅一家

近日,最感興趣的一宗報道,就是有關本港上市公司的慈善捐款數字統計。有機構計算,以2016年為例,本港上市公司合共捐款達128億元,按年增長24%。更有趣的是,去年恒大地產(3333)成為最慷慨解囊的上市公司,合共作出18億元的慈善捐獻,接近它們去年全年盈利的一成。而排名二至五位的公司;包括是匯豐控股(0005)、神華(1088)、嘉能可(0805)、與騰訊(0700)。本港華資上市公司,入頭十大慈善捐獻榜只有新世界(0017)一家,反之中資公司在10間之中,就佔了5間。

走出捐錢框框 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

該機構亦表示,只有一成本港上市公司在慈善事業上較為慷慨,而有四成八上市公司,卻完全沒有捐錢,另有兩成一捐款金額是少於50萬元。無疑,如果每年來一次有關統計,對本港上市企業某程度上是會提供一定推動作用。老套一點,企業賺錢亦屬於取諸社會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向社會及持份者提供一定回饋,絕對是社會樂於預見。

可是,將公司形象好與壞,完全跟捐款數字掛鈎亦未必是好事,如果靠捐錢多與少,去決定誰是良心企業的話,對很多公司並不公平。社會經常有種聲音,尤其是對經營公用事業的機構,認為賺大錢就不能加價,甚至要減費,對用家來說當然是歡迎,但公司也要向股東交代。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很多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課題。說穿了,企業責任、企業可持續發展,在很多本港上市公司眼中,已經完全走出純粹捐錢的框框,這亦是企業層面的自我提升的一種。香港其實是有很多上市公司,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上花過心思,而且相當出色,只是十大捐款榜中是沒有它們名字。以某些發展商為例,其新項目的籌劃,往往是惠及項目用家以外的整個社區層面群。同樣,個別收租股、保險股等,在每項可持續項目中,都是重點對焦,極之細心,這些都不應該以錢來衡量。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17&issue=20171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