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出貨量同比僅增30萬部 蘋果迎最困難時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7/153996.shtml
導讀 : 庫克說:我們認為第二財季將是最困難的一個財季,因為去年第二財季公司的iPhone供貨依舊趨緊,而且我們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也同上年同期有著極大的不同。
i黑馬訊1月27日消息,昨日,美國蘋果公司發布了2016財年第一財季財報。iPhone出貨總量為7480萬部,營收為759億美元,凈利潤為184億美元。
iPhone出貨總量為748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7450萬部增長0.4%。第一財季是蘋果最新旗艦產品iPhone 6S和6S Plus開售的第一個完整財季,而0.4%的增幅也創出自iPhone 2007年推向市場以來的新低。
蘋果第一財季大中華區營收為183.7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61.44億美元增長14%。蘋果首席財務官盧卡·馬斯特里(Luca Maestr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蘋果正看到該區域的經濟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香港地區。進入第二財季,經濟放緩的跡象將會更加的明顯。我們正在發現一些此前從未出現過的跡象。”市場分析師此前一直擔心,作為蘋果第二大市場,中國市場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將會給蘋果業務構成影響。
蘋果預計,公司第二財季營收將在500億美元至530億美元,低於市場分析師平均預計的556億美元。
蘋果第一財季iPhone出貨總量未達市場平均預計的7550萬部。該公司第一財季營收為75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746億美元增長1.7%;凈利潤為18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80億美元增長1.9%。蘋果第一財季營收和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
以下為蘋果公司高管回答分析師的提問。
問答環節:
高盛分析師:什麽原因導致蘋果對第二財季的營收預期同比下滑了雙位數百分比?
麥斯特里:按照固定匯率計算,蘋果第二財季的營收預計將同比下滑5%至10%。也就是說,匯率給蘋果第二財季的營收構成了4個百分點的影響。除去美元匯率同比走強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原因導致蘋果本財季的營收將低於上年同期。當前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依舊非常疲軟,包括俄羅斯、巴西和加拿大等商品驅動型經濟體的經濟同比都非常疲軟。我們對於匯率變動的答複一直是漲價,這種做法有助於保護公司的利潤率,卻不可避免的因高價影響到產品銷量。
高盛分析師:iPhone出貨量是否已經見頂?
庫克:iPhone是公司目前最重要的產品。當我關註市場份額時,我認為新興市場要比金磚四國更寬廣,我看到了巨大的機遇。就升級而言,它非常重要,因為消費者已習慣於不同的樣式。就虛擬現實而言,我不認為它是一款小眾技術。我認為虛擬現實技術會變得非常酷,會擁有一些有趣的應用。
問:關於iPhone的平均銷售價格
麥斯特里:我們對iPhone的平均銷售價格並不十分滿意。匯率給iPhone的平均銷售價格構成了49美元的影響。消費者目前正在積極采用新款iPhone。如果關註整體,就會發現iPhone的平均銷售價格依舊表現良好。我們對此感覺非常好。關於iPhone的渠道庫存,目前已處於我們目標的低端。我們預計的低端在5至7周範圍。iPad和Mac的渠道庫存也都在我們的預期之內。
問:根據蘋果的預計,iPhone第二財季出貨將同比下滑15%至20%,這意味著2016財年iPhone出貨將整體出現下滑。這是否是因為智能手機市場將不再增長,或者蘋果設備已經飽和?
庫克:我們確實認為iPhone出貨在第二財季將會出現下滑,但下滑幅度並未達到你們所預測的水平。目前,我們認為第二財季將是最困難的一個財季,因為去年第二財季公司的iPhone供貨依舊趨緊,而且我們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也同上年同期有著極大的不同。事實上所有國家都陷入了困境。
就市場本身我們不會花費太多時間進行預測。我們的觀點是,如果我們能夠制造出偉大的產品,我們就能夠讓用戶購買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50%的iPhone買家仍為第一次買家。
問:中國市場的下一個支柱是什麽?印度市場在未來2-3年會有什麽變化?
庫克:就中國市場而言,長期演進技術的普及率目前在在20%多。過去我曾談論過這一問題,中國在2010年的中產階級人數尚不足5000萬,但是到2020年將達到5億。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我們將繼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渠道。我們將為中國市場精心打造產品和服務。我們目前不同意中國市場前景將極為慘淡的預期觀點。
印度市場目前是令人興奮的市場。蘋果在該市場的增長非常強勁,增速已快於金磚四國。印度目前是全區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而且人口結構非常年輕。印度的人口年齡結構非常有利於消費品牌,而且印度消費者希望獲得最優秀的產品。
問:因為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企業已經更改了營銷戰略。蘋果的營銷戰略是否也會變化?
庫克:我們的戰略一直是制造最優秀的產品。我們已能夠提供不同價格範圍的產品。我不認為我們的做法會發生偏移。我們會為特定的價格區間設計開發產品。我們確保向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
高通、台積電想出貨 得要它點頭 為晶片把關 中華精測從快解散拚上興櫃股王
2016-02-29 TWM
|
|
一個差點結束的技術團隊,靠著不斷精進技術、耗費十年打造完整的服務供應鏈, 讓台積電、聯發科、高通不能沒它,它是半導體公司不能少的夥伴—中華精測。 在平鎮工業區中,一處人煙稀少、許多建築物甚至掛著待售招牌的角落,坐落著一座老舊的廠房,這家不起眼的公司,竟掌握了全球手機晶片能否順利出貨的關鍵鑰匙,更是現今資本市場上眾家追捧的新星。 它是中華精測,一家資本額還不到三億元的公司,卻是台積電、高通、聯發科、海思等少不了的合作夥伴。因為惟有通過它的檢測,這些全球知名半導體廠商的晶片,才算通過了「成年禮」,可以順利進入量產階段,成為智慧型手機運作的心臟。 幫助每顆晶片通過成年禮的,就是一片片由中華精測設計生產的測試板。透過測試板上方與晶片接觸的探針,確認晶片的功能是否正常,無論是晶圓代工廠還是封測廠,都需要這塊測試板把關晶片品質。 為穩定產品交期 耗十年打造完整生產線 別小看這塊測試板,要價動輒上百萬至上千萬元。中華精測月產能約一千五百片至兩千片,規模雖不大,但毛利率卻高達近五成,造就一四年與一五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八.三五元與十四.七七元的亮麗成績。成為興櫃股王的它,將以競拍新制決定上櫃承銷價的消息一出,引發投資人高度關注。 中華精測能走到今天,並非一蹴可幾。「公司到今年第十一年,前面八年都走得非常辛苦。」中華精測總經理黃水可直言,一九九七年為了讓中華電信北、中、南不同廠牌的交換器能相容運作,而在中華電信研究院開始進行高速PCB(印刷電路板)研究,後來因為這項需求沒了,差一點就解散這個團隊;黃水可捨不得,因而決定自立門戶,走上創業之路,而中華電信也成為這個小團隊背後最大的支柱,持股比率一直維持在四成以上。 這條路一點也不輕鬆,儘管還沒從研究院獨立門戶時,中華精測就已經和國內半導體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當時雖然已能出貨給半導體客戶,「但多半是委外生產,產品交期也不穩定。」黃水可回憶。 因為這樣,黃水可決定帶著團隊建構起中華精測完整的生產線,而這一建,就是近十年的歲月。 中華精測的測試板,是平均層數超過五十層的PCB組成,光是在五十層PCB上鑽出一個兩根頭髮直徑的洞,就讓中華精測開發了好幾年。 「這一塊測試板上,要鑽出上千、上萬的孔,只要有一根針在鑽孔時,鑽針斷在裡面,這塊板子就要丟了。」黃水可說,不只如此,要做出測試板,鑽孔是第一步,鑽完後,要把孔洞中殘留的膠清乾淨,還要電鍍。 當他說起這片測試板所需的特殊技術工法時,臉上盡是驕傲:「生產製程中,全球頂尖工法就有五、六道,更別說生產設備都要量身打造,我們跟設備商要從畫圖設計設備開始合作。」中信證券業務副總邵逸青表示:「與國外同業相較,中華精測在厚度六.二公釐的板子上,可鑽出僅○.一五公釐的孔徑,是業界之最。」除了技術領先,中華精測另一項讓競爭對手難以在短時間內追上的關鍵,是「信任」。就拿既是中華精測客戶、也是大股東的聯發科來說,兩家公司的合作關係少說十年。聯發科財務部處長陳恆真直言:「IC設計公司在產品量產之前,就必須和中華精測合作開發晶片的測試板,要建立這樣的信任關係並不容易,因此客戶多半不會隨意汰換供應商。」 客戶關係動輒好幾年 因為「可信任」博得好感 陳恆真指的信任關係,是IC設計業客戶在晶片推出前,就會讓中華精測先知道產品的設計機密,其實意味著晶片技術機密走漏的高度風險。 從二○○九年開始,為了與中國客戶建立關係,黃水可不但親自拜訪客戶,就算客戶的需求量很小,他一樣大力支援。「中國一個客戶,每筆訂單都只下兩片(測試板),比起手機晶片的檢測需求動輒數十片,我們本來想不做這個生意,但客戶一句要我們再支持他一年,我們也就繼續出貨與提供服務了。」儘管中華精測深耕的半導體產業,與母公司中華電信並無關聯,但中華電信超過十年的資金支持,以及營運保守穩健的薰陶,對中華精測可以說是另一項無形資產。 光從中華精測一四年買下平鎮總公司大樓的案例,就能看出中華電信對其財務保守操作的要求,「我們本來在一三年就想買下大樓擴增產能,但中華電信對投資案謹慎評估許久。」黃水可笑說,不過僅僅相差一年的時間,房價就飆漲不少。 即將在三月下旬上櫃的中華精測,未來將積極擴展半導體另一塊市場大餅整合元件廠(IDM),但不會改變的,是穩健保守的作風。 撰文 / 周品均 |
小米手機出貨量跌出前五名 饑餓營銷被質疑失靈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21/1006662.html
根據IDC的公開數據能夠看出,全球手機出貨量增速仍處於放緩狀態,國際手機廠商三星、蘋果也不能幸免。而國內手機廠商華為、OPPO、Vivo的出貨量均有上漲,分別達到2750萬臺、1850萬臺和1430萬臺,小米已被上述三家廠商甩在身後。
原標題:小米手機饑餓營銷失靈?出貨量跌出前五
銷量下滑已經讓小米走下神壇,在互聯網手機的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
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為3.349億臺,較去年同期僅上漲0.2%,三星、蘋果仍分列第一、二名,華為搶得第三名,然而榜單前五名中已看不見小米的身影。
針對銷量驟降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系了小米科技相關工作人員,該人士表示對第三方數據不予置評,其他問題則未做出任何回應。事實上,導致小米銷量下滑市場份額降低的罪魁禍首正是小米本身,原本助 其贏得市場的“利器”如今難露鋒芒,互聯網模式已難解除小米困局。
光環消退出貨量暴跌
根據IDC的公開數據能夠看出,全球手機出貨量增速仍處於放緩狀態,國際手機廠商三星、蘋果也不能幸免。而國內手機廠商華為、OPPO、Vivo的出貨量均有上漲,分別達到2750萬臺、1850萬臺和1430萬臺,小米已被上述三家廠商甩在身後。
針對小米全球出貨量具體數字,記者咨詢了IDC相關數據負責人,對方回複稱:“因為小米沒有在全球五大手機供應商的名單中,所以我們無法提供。”
雖然無法獲得小米全球出貨量的真實數字,但從IDC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廠商中國市場出貨量報告中可以看到,小米以920萬臺的出貨量、9%的市場份額躋身國內市場第五名,僅對比其自身2015年同期的1350萬臺就減少了32%。
實際上,小米銷售乏力並不是剛剛開始的。2015年小米兩次放用戶鴿子至今仍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為等待“真愛”驍龍芯片錯失發布旗艦機的最佳時機,不僅限制了自身銷量,而且給對手制造更多搶占市場的機會。魅族在2015年幾乎每月都有新品發布,機海戰術也推動了魅族銷量的提高。
在銷量出現下滑之際,小米又將希望寄托於紅米系列,也讓它在低端泥潭越走越遠。資深IT評論人孫永傑認為:“紅米被定義為國民手機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在中國‘國民’就意味著低價,小米無形中把自己看低了。”最終2015年銷量未突破8000萬,沒有實現年初設定的目標。
相比之下,華為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卻在連年增多,從2010年的300萬臺增長到2015年的1億臺,實現近30倍的增長。另外,OPPO、Vivo的快速增長也反襯出小米出貨量嚴重的下滑。
互聯網優勢漸成劣勢
為何下滑,歸根結底是其原本的優勢均已不再,甚至將其自身置於劣勢之下。
小米硬件性能優勢不再。曾經“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代名詞,如今已不再是硬件、性能的先驅者。甚至個別產品比如小米4C深陷“發燒門”,被用戶戲稱“暖寶寶”。手機發熱與采用的芯片有很大關系,2015年小米多款產品采用了高通驍龍810芯片,提供高性能的同時帶來了發熱問題,嚴重的情況會導致手機運行變慢直接影響用戶體驗。
除了產品質量問題,小米在產品定位上也略顯失策。在2015年年底,業內傳出手機售價將整體上調,國內一些手機廠商比如榮耀,將最新旗艦機型定價為2299起,意圖打進中高端。反觀小米,仍然堅持千元戰略。誠然,當初小米能夠迅速占領市場的殺手鐧正是低價,然而用戶需求在變,小米沒變。IDC亞太地區客戶端設備團隊高級市場分析師Tay Xiaohan表示:“鑒於市場的成熟,用戶可能會尋找體驗更好、更知名的品牌,而不只是低價格的手機。”如今,單純的低價已不足以吸引用戶,反而會將低端烙印打得更深,影響手機品牌形象。
對於手機廠商來講,銷售渠道也至關重要。借助互聯網渠道以饑餓營銷問鼎國內手機銷量榜首,小米成功開創了一種銷售模式。Tay Xiaohan 認為:“小米是第一個做好在線業務模式的廠商,然而許多廠商隨後也做同樣的事情。”如此一來,線上營銷不再是小米的獨家秘訣,而線下渠道卻是小米的軟肋。在線下渠道方面,OPPO、Vivo原本就是依靠線下,華為也在線上線下齊步走,小米也意識到線下的重要性,開始鋪設線下渠道。中國派創始人吳茂林認為,小米開始走線下,就是一種自我反省。
專利是小米又一個痛點。隨著國內手機市場飽和,出海是不二之選,對於小米來說卻難如蜀道。小米在專利方面積累相對薄弱,很多都不是核心專利,無法與國外企業簽訂交叉授權,嚴重制約小米在海外市場的發展。相反,華為在海外市場進展順利就是得益於其專利積累,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華為公司專利申請量達到3898件,位居全球企業之首,蘋果也開始向華為支付專利費。
尋求轉型升級謀自救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表示:“現在的情況對小米來說算是比較嚴峻的,小米需要盡快改變下滑趨勢。”對小米來說,及時謀求自救迫在眉睫。一方面,在手機端需要找到能夠扭轉銷量下滑的辦法;另一方面,挖掘自身的潛在價值,尤其是小米生態鏈優勢。
挽救銷量的辦法無非是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硬件、軟件、營銷手段等都是影響競爭力的因素。硬件方面,小米應該加大研發投入,追求差異化避免同質競爭;軟件方面,小米重視用戶反饋,尤其在MIUI的升級更新中應考慮用戶的建議,維持用戶黏性;營銷方面,低成本的互聯網營銷不能繼續唱獨角戲,急需加速線下布局。孫永傑認為,營銷做得好不好至關重要,小米需要回歸到傳統的營銷方式上,提高營銷投入,同時也能提升品牌形象。
另外,小米生態鏈具有潛在價值。小米生態鏈為2015年營收貢獻了不小的規模,生態鏈不專註於手機業務,而是涉足多元化產品、投資創業團隊。據統計,小米生態鏈團隊已投資50余家創業公司,其中年營收過億元的公司已有7家。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智能終端和生態系統研究總監閆占孟表示:“小米的生態系統在中國是最完善的,盤面也比較大,一定程度上可以維護小米自身品牌形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小米目前的情況看,小米需要改善手機衰落的局面,重新找回原有優勢並向其他廠商學習。同時,懂得利用生態鏈,尋求轉型升級挖掘更多價值,如此才能推動小米及其生態鏈的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Q2出貨量暴跌38% 小米時代要結束了嗎?
正在用直播加促銷慶祝自己五歲生日的小米手機,收到一個並不愉快的“生日禮物”——來自IDC的報告顯示,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105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1710萬部暴跌38%。
曾經坐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位置的小米,現在排在華為、OPPO和Vivo之後。
這引發了小米的回應——僅以市場調研公司IDC一家所發布的數據為依據,並不能體現小米Q2的真實出貨量。不過截至目前,小米官方並未公布自己在第二季度出貨量。
而在出貨量爭議的背後,中國手機市場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早已將小米推向了一個頗為微妙的位置。五年的時間,小米已經從手機行業的挑戰者,變成了被挑戰的對象。
曾經,雷軍提出的“專註、極致、口碑、快”的七字訣和小米模式一舉成為業界標桿,但在快速擴張期過後,資本估值、市場份額、核心能力三者之間的馬拉松長跑,拼的不只是沖刺,還有耐力。
對於現在的小米,到了觸底反彈的時刻嗎?
風口停了?
和第一季度相比,IDC數據顯示,排在前五的手機廠商仍是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五家。不同的是,小米超越蘋果,從第一季度的第五排至第四,且兩家在第二季度經歷了銷量的暴跌。
其中,排在第一的華為手機的出貨量達到1910萬部,市場份額17.2%,同比實現增15.2%;排在其後的OPPO增長最快,手機出貨量1800萬部,市場份額16.2%,同比增長了124.1%;Vivo的出貨量是1470萬部,市場份額達到13.2%。
相比之下,小米出貨量為1050萬部,同比下跌38.4%,市場份額9.5%;蘋果的出貨量只有860萬部,同比下跌31.7%。
IDC根據統計指出,排在前兩位的華為和OPPO傳達出的營銷信息都是聚焦於一兩項關鍵性能,並幫助他們成功奪取了市場。前者是是手機采用徠卡鏡頭,後者是快速充電技術。此外,OPPO和Vivo的線下渠道持續發力,並且邀請明星代言的營銷方式也正在被其他廠商開始效仿。

數據來源:IDC
對於第三方給出的成績單,小米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截止目前,在已經公布的小米智能手機Q2國內出貨量報告當中,IHS的數據為1420萬臺,SA的數據為1280萬臺,IDC的數據為1050萬臺,其中IDC比IHS的統計數據少了370萬臺,統計數據差別巨大,並不能體現小米真實的Q2出貨量。
不過小米第二季度真實的出貨量究竟是多少,小米並未給出答案。
智能手機市場格局震蕩的背後,小米以“性價比”著稱的互聯網手機和電商渠道銷售模式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
進入2016年以來,國產手機產商在市場渠道策略上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互聯網電商這一線上渠道風暴之後,線下渠道的影響力也開始慢慢凸顯出來。
眼下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不僅僅是產品技術專利,而且是渠道資源的競爭。可以看到的是,例如,曾經對標“小米”的華為電商品牌“榮耀”在內部已經將戰場轉向了OPPO、金立等所在的線下渠道;而快速崛起Vivo、OPPO等品牌早已通過代理商制度深入覆蓋全國四五線城市。
“風停了,誰還在?”一名國產手機廠商的負責人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寫下了這句話。
小米怎麽了?
“這個時間段是我們的一個谷底,今年我們有三個月供應鏈極度缺貨,負面報道也很多。”今年6月小米組織的專家閉門會上,雷軍曾透露,而這也暴露了小米在手機供應鏈管控的隱憂。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最近雷軍在小米直播、小米商城、QQ空間、一直播和Bilibli五大平臺上直播“黑科技實驗”的主角“小米5”,原本預期要在2015年發布,但最終從研發到2016年2月發布,共歷時了19個月。

不過,小米今年5月的一項內部調整已經釋放出信號:雷軍親自掛帥研發和供應鏈團隊,全力解決供貨問題。
而在價值線的尹生看來,除了“沒能及時在產業鏈布局和提高產業鏈影響力方面有所作為”外,小米的問題在於“用戶從發燒友群體向大眾群體切換時,過於依賴價格的一種競爭維度,忽視了品質和個性化維度”,以及“不夠偏執,未能將‘硬件免費+應用服務收費’的模式做到極致”。不過,這並不是說那些從小米手中搶走份額的公司,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互聯網是一個工具,而不是萬能靈藥。”作為小米的競爭對手,華為榮耀總裁趙明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事實上,互聯網手機從商業模式來講,它的優勢從開始出現到現在並沒有變。但是當幾百個品牌都在加入互聯網手機營銷大軍,甚至有互聯網手機企業把營銷模式變成了公布BOM價格、羅列手機配置、簡單對比跑分的形式時,實際上造成了用戶的認知混亂,產品的實際體驗是在下降的,這就造成了互聯網手機今天遇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瓶頸,用戶重新回到線下的選擇。
但雷軍並不服氣。在他看來,過去小米雖然做了大量的創新,但在小米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下都被掩蓋了,或者小米的創新還不足以打動大家。
“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業務規模,還是商業模式的完善,包括小米過去兩年積累的各種技術陸續發布,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里面,會展現一個全新的小米。”雷軍說。
小米二季度出貨量跌38% 華為坐穩中國市場頭把交椅
據外媒報道,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機出貨總量為1050萬臺,較去年同期的1710萬部減少660萬部。這讓小米滑落至中國市場第四大手機廠商,華為占據了這個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頭把交椅。
今年第二季,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前三大廠商華為、OPPO和vivo市場份額合計47%,其後為小米及蘋果公司。數據顯示,小米第二季出貨量1050萬部,按年大減38.4%;蘋果只有860萬部,減少31.7%。相反,OPPO錄1.2倍升幅至1800萬部。據IDC數據,小米的估值曾一度高達460億美元。
IDC指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國本土廠商的銷量相比第1季度都有所增長,而蘋果銷量卻持續下跌,主要是其小屏幕手機iPhone SE未獲喜愛大屏幕的果粉們追捧,果粉們正期待蘋果在今年第3季度發布新的iPhone產品,這有望增加蘋果在中國的銷量。
IDC稱,通過在市場營銷中側重推廣旗下產品的一到兩個關鍵性能,華為和OPPO的市場份額已經實現了提升。華為著重強調其手機的萊卡鏡頭,OPPO則突出其快速充電技術。
傳錘子被樂視收購;IDC:小米出貨量同比跌38%;微博市值破百億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7/158190.shtml
傳錘子被樂視收購;IDC:小米出貨量同比跌38%;微博市值破百億美元
石慧

靜靜謹將此圖獻給奮鬥不息的創業者
昨天,靜靜讀到富蘭克林《窮理查德歷書》里的一句話:“不做準備,就是在準備失敗。”希望創業者們能“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打贏一場有準備的戰爭。
話不多說,來看今天的早報!
1、傳樂視收購錘子科技,羅永浩將出任樂視控股戰略營銷官
新浪科技訊 8月17日上午消息,近日傳聞稱,樂視將在控股酷派後並購錘子科技,消息主要來自手機圈內人士。不過對於該傳聞,新浪科技並未收到錘子科技方面的回應。錘子科技CEO羅永浩亦收到了對於該傳聞的求證,但他並未作明確否認。
8月16日,樂視酷派聯合舉行新品牌的首款手機發布會上,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到場支持。此前在樂視發布旗下兒童手表Kido Watch時,羅永浩也親自到場支持,這首次引發了外界猜測,但錘子科技官方當時給出的回應是:羅永浩出於個人友情原因到場支持,並不代表錘子科技官方。
另外,華為榮耀前總裁劉江峰加盟樂視擔任酷派CEO的消息已傳了半年之久,樂視和酷派都曾多次“辟謠”,昨日該消息塵埃落定。在樂視酷派聯合推出的新品牌首款手機發布會上,劉江峰以酷派集團CEO兼酷派集團董事長特別顧問身份出席。
@樂哲哲:在華為成功,不一定能在其他地方成功。
@如魚上岸jeremy:華為多個人才出走值得華為反思。
@芯八客:樂視最直接的對手還是小米,不過華為對樂視也頗為防範。
2、IDC:出貨量暴跌38% 小米官方回應:不真實!
來自IDC的報告顯示,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105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1710萬部暴跌38%。小米曾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現排在華為、OPPO和vivo之後。

小米回應,僅以市場調研公司IDC一家所發布的數據為依據,並不能體現小米Q2的真實出貨量。但截至目前,小米官方並未公布自己在第二季度的出貨量。
@CJIANHUA:現在手機市場都飽和了,誰天天換手機啊。
@Jason_deadpool:還沒觸底呢~
@扁鵲若能重生:買過一次電池要發燒,給我的印象就不好,以後都不太敢買小米了,真的是為發燒而生。
3、微博市值首次破百億美元
微博股價周一收盤上漲7.05%至45.72美元,市值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上周微博財報發布後,多家投資機構發布研究報告看好微博未來發展,並上調目標股價。八六證券昨日發布研報指出,里約奧運會將繼續推動微博活躍度提升,三季度的數據會繼續超過分析師預期。有媒體調侃,微博市值大漲還要感謝王寶強。不過,截止到8月16號收盤,微博市值略有回落,到91.90億美元。
@上帝是個瓜娃子:誰說微博衰落了。
@吳宇Rain:還需加強客戶體驗感,還有很大空間。
@春去春來29:可以,你要感謝我們這些廣大人民群眾!
4、中國郵政宣布戰略投資滴滴出行 未來將探索多層次合作
昨日,中國郵政與滴滴出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中國郵政成為滴滴出行的戰略投資人。未來,雙方將立足各自優勢領域,整合資源和運營經驗,探索並展開全方位、多層次合作。
@Downer:以後司機要幫忙捎快遞了……
@錕斤拷屯屯屯燙燙燙:會叫來一輛綠皮車嗎?
@席萁草:很好,大家都入坑了。
5、周鴻祎談360私有化回歸:為搶奪國內網絡安全市場大蛋糕
8月16日,在“2016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上,360創始人周鴻祎透露,360回歸國內,不想談論有關資本的任何問題。如果從資本考慮,就不會做私有化打算。360選擇回來是因為,國家將會在網絡安全上進行巨大的投入,未來五年國內的安全市場可能會有很大的爆發空間。然而,由於之前公司在美國上市,阻礙了360在中國安全領域的擴展。
“因為我們在美國上市,我的投資人大部分都是境外基金,從資本結構上來說,實際上是個外資,這樣的話,國家挺沒有安全感的,另外一方面來講,國家也逐漸在開放軍工行業對民營企業的合作,網絡安全也是一塊巨大的市場,我們已經在為一些軍隊的部門提供安全的保護和解決方案,但如果我是外企的話,很多資質是拿不到的,所以我們回來還是要充分發揮360在網絡安全方面的領導作用。”
對於前段時間引起爭論的白帽子問題,周鴻祎表示,白帽子在今天確實存在風險隱患,白帽子行為發現漏洞用的是灰色手段,但是以善意為目的的,希望國家給予一定的保護、鼓勵。白帽子群體現在變得很大,360也正跟有關部門溝通此事,如果不信任白帽子個人可以授權安全企業探測漏洞。
@王在z:支持老周。
@半夜吃餃子:只是覺得360沒有做好殺毒軟件本職。
@影真神:講真的,都別跟風說360流氓,360的技術實力真的毋庸置疑。
6、多家公司發布第二季度財報
陌陌第二季度凈利潤2320萬美元 直播業務貢獻近一半
昨日,陌陌發布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凈營收為9900萬美元,同比增長222%。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陌陌的凈利潤為232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凈利潤600萬美元相比增長290%,已經持續六個季度盈利。這主要歸功於其直播業務、移動營銷業務以及會員業務的增長。
@夢若君兮君若夢:請問現在還有誰玩陌陌麽。
@九局至尊團灬九想:沒有直播的話,哪能賺那麽多。
人人公司第二財季凈虧損4060萬美元
昨日,人人公司(NYSE: RENN)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總凈營收為1440萬美元,同比增長38.5%。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虧損為406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6430萬美元。
@星星的願望5320:人人理財不又起來了麽。
@楊鮮僧:曾經的校內,今天的人人,誰毀了一手好牌?
@lachie:人人居然還在……
汽車之家第二財季凈利潤5950萬美元 同比漲21%
昨日,汽車之家發布了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凈營收為人民幣13.784億元(約合2.074億美元),同比增長60.1%。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3.957億元(約合595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248億元相比增長21.8%。
@iNews新知科技:中國的創業公司,在創始人離走後再如何發展是很大問題。
@Aizazady:可想而知汽車之家的文章有多麽不能信。
@千竹子:@李想 怎麽看?
7、2016全球創新指數:中國首次躋身世界創新前25強
近日,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中國首次躋身世界最具創新力前25強。瑞士、瑞典、英國、美國和芬蘭依次占據榜單前五位。此前,高度發達經濟體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中國進入25強標誌著中等收入國家首次加入了高度發達經濟體行列。
@豪哲偵觀:山寨也算創新麽?
@CHN_Geek藍貓2013:繼續加油。
8、“e租寶”案已被法院受理

昨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官網發布公告,“e租寶”案件有了新進展。公告稱,e租寶實際控制人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集資詐騙罪,犯罪嫌疑人丁寧(e租寶實際控制人、鈺誠集團董事長)、張敏(e租寶總裁)等11人涉嫌集資詐騙罪,犯罪嫌疑人謝潔(鈺誠國際控股集團CEO)、王之煥(e租寶聯合創始人)等15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NULL小余兒:老百姓的錢怎麽辦???
@徐東勝:龐氏騙局在中國最後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9、易寶支付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央行罰款數千萬元
昨日,央行在官網公布了對易寶支付的處罰公告,沒收其違法所得約1059.2萬元,並處以違法所得4倍的罰款約4236.9萬元。對此,易寶支付官網回應稱,堅決支持並認真執行人民銀行的決議,深刻反省自身不足,積極整改落實。
@雲沐君:我就在用易寶支付。剛收到短信說要調整費率。
@天航:行業用戶用的多。
@DengDeng-Summer:易寶支付的體量現在是什麽情況?
10、張高麗會見庫克 庫克: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樂觀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一行。庫克表示,蘋果計劃2016年底前在中國設立亞太地區第一家獨立運營的研發中心,積極參與中國互聯網+行動和中國智能制造。
同日,新浪科技專訪蘋果CEO庫克。庫克表示,在過去財季,蘋果在渠道的銷售量是減少了,但實際銷售給消費者的銷量反倒增加了。iOS的用戶體驗還是遙遙領先的,消費者對於iPhone的滿意度也很高,用戶有很多理由選擇購買iPhone。隨著iOS 10的推出,他對今年秋季的前景非常樂觀:“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樂觀。”
@江湖遠_碧空長:不覺得iPhone哪好。
@xiaoyang20:挺期待iphone7是什麽樣子的。
@Hczsir:小米銷量好,是因為銷售給渠道的量比較多到用戶手上的量實際比較少。
11、贏得生前身後名 喬布斯獲得遠程控制遊艇專利
近日,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授予已故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遠程控制遊艇專利。這項專利名為“使用無線移動設備遠程運動控制”,申請於2013年,剛獲批準。這項專利目前登記在蘋果公司和Savant系統名下,該公司與喬布斯聯合研發了名為“金星”的超級遊艇。
@不知道叫什麽:還有這玩意,看來幫主考慮的與別人不一樣呀!完全不是只考慮iPhone銷量的狀況。
@小東西:喬幫主好久不見。
12、快鹿高管詐騙10億攜公章逃匿,遭懸賞捉拿
8月15日,快鹿集團官網發布《關於周萌萌孫曄冒用中海投平臺涉嫌詐騙10億元》的公告。公告稱,自7月26日快鹿集團發布中海投董事長周萌萌的免職通知後,周萌萌及同夥孫曄神秘失蹤,同時中海投集團公司公章、財務章、公司賬冊、財務憑證等重要資料被周萌萌孫曄等人藏匿。快鹿稱,提供周萌萌孫曄等人現藏匿住所詳細地址的,獎勵40萬元。
@何必:講真,一個人這事做不了!
@我就是喜歡:都是套路。
13、奧迪新技術可告訴司機紅燈何時變綠
奧迪將推出一項技術,使美國的奧迪汽車可以與紅綠燈通信。奧迪表示,這項技術使交通燈和其他基礎設施可以通過無線方式與車輛交換安全和其他運營數據,預計可減少交通事故,同時緩解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擁堵現象。
@Japhy:中國的紅綠燈都有倒計時的,比美國先進。
@我欠大海一個吶喊:事故會更多的,會搶燈。
14、迪拜或將建設全球首條商用超級高鐵線路
近日,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稱,如果一切照計劃進行,該公司可能在迪拜傑布阿里港建設首條商用超級高鐵線路。該公司CEO羅布-勞埃德表示,之所以選擇迪拜是因為那里具備充足的基礎設施和合適的監管政策,以及足夠的資金。
@宇漉:足夠的資金是關鍵。
@鐵血鷹旗:迪拜才幾畝地啊,剛起步就要剎車吧?
15、諾基亞手機要殺回來了:與微軟協議到期
昨日,諾基亞通信中國和上海貝爾聯合管理團隊總裁王建亞在上海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今年第四季度諾基亞品牌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重新回到市場。諾基亞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後,約定兩年內不能推出諾基亞品牌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今年底協議到期,諾基亞將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回來。
@餵永遠有多:不會買諾基亞……雖有些懷念……堅決不買
@大俠aa:早就說殺回來了,就是沒見到東西,天天喊口號。
[本文作者石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錘子
樂視
小米
蘋果
微博
贊(...)
分享到:
電池真炸了?三星決定推遲Galaxy Note 7出貨
三星電子今日表示,由於需要進行額外的品控測試,現決定推遲Galaxy Note 7出貨。
三星在一份聲明中稱:“Galaxy Note 7的出貨被推遲,因為我們要對產品質量進行額外的測試。”三星並未說明需要對哪些方面進行額外測試,也未說明哪些市場的出貨將會受到影響。
但據韓國媒體報道,一些韓國用戶稍早些時候表示,他們的Galaxy Note 7電池發生爆炸。如果該消息屬實,這對三星而言將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三星正指望Galaxy Note 7來推動下半年的手機銷量增長。
三星上周曾表示,新一代大屏旗艦手機Galaxy Note 7的市場需求遠超預期,現已導致全球供貨緊張。為此,三星還推遲了Galaxy Note 7在部分國家的上市日期。三星當時還稱,正在加大產量,希望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業內人士稱,如果這種供貨緊張的局面持續太久,就會影響到三星營收。去年,曲屏版Galaxy S6 edge的缺貨已證實了這一點,讓三星苦不堪言。
212噸iPhone7從河南出貨;印度4G網絡免費了;滴滴順風車再漲價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7/158601.shtml
212噸iPhone7從河南出貨;印度4G網絡免費了;滴滴順風車再漲價
石慧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創業的你
周三,早上好。
昨天,靜靜讀到丁磊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丁磊抓住的“沙子”是什麽?正在奮鬥的你,又能抓住哪一把“沙子”?或許,成敗不取決於最高點時的盈余,而取決於最低點時的存貨。日子不好過,更得長點心,是吧?
好了,來看今天的早報。
1、北京滴滴順風車一年兩次漲價 乘客:快跟出租一樣貴了
在多地曝出滴滴快車價格悄然上漲後,9月5日,滴滴順風車被曝漲價20%。滴滴方面確認了價格調整的信息。滴滴稱,為了實現成本的合理分攤,鼓勵用戶共享出行,滴滴順風車在部分城市的價格進行了上調。按照北京滴滴順風車最新定價規則,起步價從10元(含3公里)上調至12元(含3公里),每公里定價從1.3元上調至1.5元。有乘客抱怨稱,順風車快跟出租車一樣貴了。
@憂桑獼猴桃:就是因為便宜才火起來的,跟出租一個價誰還坐。
@llNic:貴就別坐啊,你選擇市場又不是市場選擇你。
@盧俊傑cheer_up:好事,回歸正常狀態。
2、李彥宏:谷歌蘋果在歐洲遇麻煩,百度機會來了
近日,百度CEO李彥宏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谷歌在歐洲占據非常高的市場份額,甚至比他們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還要高。歐洲國家也苦於沒有更多的選擇余地,所以百度的機會來了,他認為,百度終將打入歐美市場。
@Prof_TAn_sss:並不知道百度有什麽劃時代的科技成果,何來機會?
@皮厚餡少大鳳餃:德語法語版百度助手系列???
3、小米成印度第三大線下品牌:建新工廠,每季產200萬部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小米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安得拉邦建造了一座新的智能手機裝配廠,將是小米現有產能的兩倍。新工廠每季度的產能很可能達到200萬部,將使小米在印度的產能僅落後於三星、Micromax和Intex等領先廠商。
@niaiwome0014:小米又在拿三星來標榜自己。
@插樓專用:至少小米不會爆炸吧。
4、萬科1.15億英鎊倫敦買樓 5天內中資兩度出手
當地時間9月6日,萬科集團以1.15億英鎊收購了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的寫字樓Ryder Court,首次進入英國寫字樓市場。這是萬科在英國地產市場的第二筆投資。去年10月萬科曾出資3000多萬英鎊入股倫敦第二大房地產開發商Galliard Homes旗下的住宅開發項目The Stage,取得該項目20%股權。
這筆交易也是英國脫歐公投後中資在英國的第二樁商業地產收購,9月2日,中民投以8450萬英鎊收購了位於倫敦金融城的法興銀行總部大樓。
@ogm9z:真有錢,倫敦市中心喲~
@dgjjdeyu:萬科最近貌似頻頻動用儲備金。
5、攜程計劃發行7.5億美元可轉債及2250萬股ADS
昨日,攜程宣布計劃發行225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S),每ADS相當於0.125股普通股,同時發行7.5億美元高級可轉換債券,由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任聯合賬簿管理人。攜程將向承銷商提供選擇,允許其在30天內額外購買最多337.5萬股ADS作為可能的超額認購。
@獨情泡泡:攜程又在圈錢了?
@蝦條:好任性,攜程在手,說走就走……
6、中泰證券被立案調查,20家公司IPO受牽連
昨日,中泰證券公告稱,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期貨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中泰證券也成為了今年以來繼興業證券、西南證券、中德證券後第四家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的券商。其保薦的在會或準備遞交申請審核的項目都將被暫停受理。
據中國證監會數據,截至9月1日,中泰證券擔任保薦機構的IPO排隊企業共有21家。其中,亞振加劇與杭州集智機電已通過發審會。5家企業處於已反饋狀態,13家IPO已獲受理,有1家處於預先披露更新狀態。此外,13家企業的輔導備案登記已接受受理。
受波及擬IPO企業及狀態(部分):


@漂變:來股市圈錢的公司一大堆。
@琴聲悠揚:證監會今年頻繁出手啊。
7、37萬部iPhone7從河南出貨,華爾街日報唱衰
9月2日,首批蘋果新品手機從新鄭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出貨,共計8.47萬部,總重46.69噸。截至9月5日淩晨,鄭州綜保區海關已連續監管新品手機92車次,涉及新品手機37.10萬部,總重211.50噸,運往美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地。
近日,《華爾街日報》撰文稱,與以往的更新換代不同,iPhone7可能不會帶來太多新功能,還可能面臨iPhone有史以來首次銷售下降。
@沒什麽說的:蘋果創新太慢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別人抄得太快也是事實。
@小咖啡:不管你們怎麽說,我還是堅定地等待蘋果7。
8、IDC:中國VR市場96.2%的產品不到200元
新京報報道,據國際數據公司IDC,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VR(包括Cardboard手機盒子)市場96.2%的產品價格低於200元,高於5000元的僅占市場份額的0.8%。根據IDC的研究數據,目前中國VR/Cardboard市場,主要以Cardboard(手機盒子)產品為主,如暴風魔鏡、千幻魔鏡,大多數Cardboard的價格都在200元以內。
@我是大美妞:一分錢一分貨,這是真的,誰用誰知道。
@巴拉巴拉:隨著技術的進步,一定會逐漸平價的。
9、繼24元全球最便宜手機後,印度再推全球最便宜4G流量
據外媒報道,印度消費者正在歡慶該國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創立的新公司“Reliance Jio”(以下簡稱“Jio”)投入運營。從9月5日起,Jio將向全印度數億人民提供高速廉價的4G網絡服務。在試運營期間,Jio將向全印度人免費提供服務,直到今年年底。在免費期過後,其數據流量月資費也低至每月149盧比(約合15元人民幣)。據悉,該公司的4G網絡已經覆蓋全印度80%的地區。有分析認為,此舉將使該公司五年內無法獲得盈利。
在今年2月,印度Ringing Bells公司稱即將推出“全世界最便宜”的智能手機,僅售24元人民幣。
@小肚雞腸:印度開掛了,還有什麽不可能的?
@看贊一切:想不到印度現在4G都覆蓋了80%了。
10、教育部增設電競專業 鬥地主成為體育項目
9月2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個增補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代碼670411,新增專業適用於高等職業學校,將於2017年實行。

另外,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近日宣布,民間棋牌遊戲“鬥地主”將正式成為體育競技項目,正式運動項目名稱是“競技二打一撲克”。
@逍遙仙丶華子:好煩!生不逢時啊。
@珈琲_背燈櫻花越前漆:我只想問麻將什麽時候進奧運!?
@ TheLin-麟:直播打牌月入百萬!
[本文作者石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iPhone7
滴滴順風車
VR
贊(...)
分享到:
第三季度手機出貨量排行榜:華為穩坐國產機第一
10月22日,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官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延續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逐漸回溫的態勢,以及中國品牌出貨持續高度成長,2016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維持強勁成長動能,生產數量約3.5億部,季成長高達10.4%,創今年新高。
報告顯示,第三季華為智能手機生產數量達3200萬部,季成長約10.3%,穩坐全球第三。雖然雙鏡頭旗艦機種P9在其他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夾擊下銷售不如預期,但在旺季需求帶動下,華為整體生產數量仍持續在第三季攀高。


TrendForce智能手機分析師吳雅婷表示,第三季中國品牌智能手機生產數量達1.68億部,季成長18%,持續超越三星與蘋果兩大品牌的生產數量總和,全球出貨成長引擎的角色儼然確立。
蘋果在第三季生產數量達4500萬部,雖有iPhone7開始小量鋪貨,但仍呈現5.3%的季衰退,表現並不突出。而蘋果大部分的iPhone7生產集中在今年第四季,TrendForce預估第四季蘋果iPhone生產數量將呈現跳躍式成長。
第三季三星智能手機生產數量約7800萬部,小幅季成長1.3%。今年三星智能手機生產數量仍能維持與去年相仿的高水位,主要歸功於高性價比的J(Junior)系列部撐出貨表現,高階機種Galaxy S7/S7 edge也表現不俗。然而,在新旗艦機Note 7發表不久後即因爆炸意外停產的沖擊下,恐將影響消費者對三星手機的品牌印象,後續出貨表現值得持續觀察。
報告稱三季度OPPO中國市場出貨量第一 為小米的兩倍
IDC今日發布了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最新數據,數據顯示,三季度OPPO和vivo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分別達到了2010萬部和1920萬,首度成為中國市場的冠亞軍。
值得註意的是,從全球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629億部,其中三星以7250萬部的出貨量居首,蘋果、華為、OPPO、vivo分列前五,其中OPPO和vivo的出貨量之和已經超過了蘋果。

而OPPO的出貨量竟達到了小米的兩倍。OPPO和Vivo的出貨量同比增長均在100%以上,對比之下,小米和蘋果的出貨量同比下滑達到了42.3%和34.1%。
IDC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追求高性價比的時代已經過去,更多用戶追求設計時尚、配置升級的智能手機。用戶使用需求的增強加劇了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競爭。從整體來看,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是1.151億部,同比增長5.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