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4/17-apr-11-2698.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4/15-apr-11-2198.html
大家可以到下列網址下載:
http://202.66.146.82/listco/hk/bewg/annual/2010/cres.pdf
我不知道「純利5.13億元,增長1.66倍,每股盈利12.99仙」算不算符合市場預期, 有關市場預期, 我只能在etnet找到3間大行的預測, 3間大行的預測平均值為4.33億, 那5.13億這個數字算是超出預期吧?
如果真的如此簡單就好了, 我總覺得事情不會如此順利, 我沒有看過它們的研究報告, 未知在細節上現實與他們的預估相距多少, 有時不能以一個數字作準
就讓未來的走勢告訴我們吧
我自己直接跳過BT項目帶來的盈利, 埋首研究水廠項目的進展, 因為BT項目的工程金額是估計不到, 至少我沒有這個能力
以下是2010全年與半年業績水務運營數據的比較
設計處理能力(千噸)
污水處理
(運作中) 2532.0 (半年績: 1804.5, 升40.3%)
(未運作) 1840.5 (半年績: 2313.5, 跌20.4%)
(總計) 4372.5 (半年績: 4117.5, 升6.1%)
供水
(運作中) 150.0 (半年績: 150.0, 無變)
(未運作) 1125.0 (半年績: 50.0, 升21.5倍或107.5萬噸/日)
(總計) 1275.0 (半年績: 200.0, 升5.3倍)
再生水
(運作中) 182.0 (半年績: 0 )
(未運作) 30.0 (半年績: 212.0)
(總計) 212.0 (半年績: 212.0, 無變)
海水淡化
(運作中) 0 (半年績: 0)
(未運作) 50.0 (半年績: 50.0)
(總計) 50.0 (半年績: 50.0)
項目總計
運作中: 2864.0 (半年績: 1954.5, 升46.5%)
未運作: 3045.5 (半年績: 2625.0, 升16%)
運作中處理能力佔總計: 48.4%
污水及再生水平均每日處理量及水價:
1929000噸 (半年績: 1282000噸, 升50.4%)
水價1.05港元/噸 (半年績: 1.05港元, 無變)
供水:
150000噸 (半年績: 150000噸, 無變)
水價1.57港元/噸 (半年績 1.56港元/噸, 升0.6%)
我應該表列出來會更好, 但是… 我真的很懶… 原諒我吧
上面的數據顯示2010下半年供水能力大幅提升, 預計2011上半年有部份產能可以投入服務, 新增了超過100萬噸/日, 實力不容置疑, 其他在港上市的對手目標都只是200萬噸/日, 這個數字對它們來說只是一個願景, 371用半年就已經實現他們一半的願景, 這是母企背景與管理層強勁的執行力促成, 空談是沒有用的
另一個值得higtlight的數據是運作中的產能只佔總能力的一半也沒有, 預計2011年年底的運營中處理能力可以翻一番, 這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因為2011年也有新項目完工, 屆時投入的新處理能力會更多
水價沒有變動, 不過應該沒有下調的空間, 只會看升吧, 預計高毛利率可以維持
水務營運2011年全年計, 可望比去年有1倍增長, 我希望在2011的半年績中, 環比可以升4成, 同比升1倍
財務費用大增, 主要因為借貸利息大增至2.18億, 利息也要付2.18億, 負債相當沉重, 供股有其迫切性, 供股後的資產負債比率由1.30降至0.38, 財務回復至較健康水平, 不過我預計稍後時間又會回升
打到這裡, 忽然又有些新想法
我想, 若不是北控水務的高槓桿(即是高負債), 我亦不會買進它
很多人不喜歡這類高槓桿的公司, 這些追求數據上完美的投資者, 一定不會選擇北控水務, 但擁有會計上完美的公司, 大多只會有2種結果, 一就是估值高昂, 人人都知道它的好, 為何要平賣給你們? 二是做假數, 等爆煲
北控水務的高槓桿策略我認為是十分正確, 因為這是一把雙利刃, 運用得宜就能加速增長, 反之當然是加倍受傷. 北控水務顯然有條件揮舞這把利刃
首先, 不是所有公司也能選擇高槓桿這條路, 要借錢也得有金主肯借給你花才行, 北控水務背後的實際話事人是北京國資委, 這個先天優勢使得北控水務能夠集巨資搶市場
其次, 北控水務高負債的風險不是想像中的高, 因為它的交易對手是(地方)政府, 而經營的業務是公用事業, 前者default風險是很低的, 而後者更加不用多說, 公用事業是最穩定的行業, 因為有剛性需求支撐, 同時水價下調的風險微, 正常情況下, 你肯做就有回報, 不過最大的缺點就是回報率不高
簡單點說, 北控水務所做的生意是回報率不高, 同時回報確定性很高, 所以高槓桿是最適合的戰略, 試想像如果我做的生意回報率高於利息支出, 而生意的風險是很低, 我當然盡借盡搏, 賺取中間的利差, 低風險的生意當然低回報, 如果要谷大回報率就是把槓桿做大, 我認為北控水務現在的戰略就是如此
如果有人還認為北控水務的高負債是個缺點, 它顯然不懂得水務市場的玩法, 希望我的看法沒錯, 如果看官們有別的想法, 歡迎留言分享
盈利主力BT項目我預測不到, 所以未來的業績我並不能寫下我的預測, 預測不到利潤都照樣去押注, 我是不是「很天真、很傻」呢? 可能吧…
支持我這個不太理性的投資決定(投機會更適合吧?), 是因為我信北控, 我信胡總胡曉勇以及管理層
胡先生是水務市場的專家, 我看過有報道說他曾經發起專注於水務市場的投資基金, 可惜最後搞不起來, 可見胡總是要幹一番大事的人, 現在他以北控水務CEO的身份繼續在水務市場打拼, 現在不用再煩籌錢搞基金了, 因為有北京控股做後盾, 水源非常充足
談到”水源”, 北控水務又有新發展, 除了最近完成供股籌了三十幾億元, 前幾天集團公佈了籌組融資額達13億的銀團貸款, 而在昨天的北控系業績記者會中, 更透露北控水務正申請來港發人債, 惟詳細情況未有發佈, 可見北控水務的集資行動是一浪接一浪
我相信母公司北京控股正打算「極速湊大」北控水務, 北京控股剛公佈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業績, 純利只增長了10%, 我認為公司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今年增長最迅猛的就是水務業, 所以母公司有很大的誘因要做大371這個水務旗艦, 最終目標應是繼燃氣業務之後打造另一隻現金牛
有母公司的意志和管理層的才能, 北控水務我依然看好
最後談談潛在風險, 提醒自己及其他朋友, 一面倒看好是很危險的一回事
潛在的風險包括: 工程失誤引致項目盈利減少甚至倒賠; 管理層的執行力未能跟隨業務擴張速度; 重要人物因貪污等事件下馬; 有強大對手加入競爭; 工程成本上升令毛利率受壓; 暫時想到這些… 不過, 以上全部風險都是不能估計… 最大的風險, 應該是盈利的可測性, 因為BT項目所佔部份並不能預測, 可惜此部份所佔比例頗高, 盈利的不確定性才是最大風險
希望各位網友留言討論, 分享看法, 謝謝
卡姆丹克今午已公佈2010年全年業績
可以下列網址下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7/LTN20110317190_C.pdf
先來個摘要:
收益人民幣1,021.4百萬元
毛利人民幣330.6百萬元
毛利率32.4%
純利人民幣222.9百萬元 (純利率21.8%)
不計有關受限制股份歸屬的非現金及一次過以股份為基礎的報酬約人民幣38.0百萬元,經調整純利為人民幣260.9百萬元
每股盈利人民幣21.0分
不計有關受限制股份歸屬的非現金及一次過以股份為基礎的報酬約人民幣38.0百萬元,經調整每股盈利為人民幣24.6分
經營摘要
截至二零一零年底產能達600兆瓦
於二零一一年下半年進一步擴充產能至約1吉瓦
整體貨運量達175.3兆瓦 (硅片銷量佔 165.5兆瓦)
其他我認為值得特別留意的數據:
1) 156mm單晶硅片: 截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瓦特人民幣6.0元略增4.1%至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瓦特人民幣6.2元。
2) 多晶硅的平均價格由截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千克人民幣501.2元下降29.9%至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千克人民幣351.5元
3) 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凈現金狀況為人民幣123.7百萬元(二零零九年︰人民幣253.2百萬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人民幣293.7 百萬元(二零零九年︰人民幣399.2百萬元)及短期銀行貸款人民幣170.0百萬元 (流動資產淨值: 380百萬)
個人看法 + 買賣策略
扣除派option的支出(我不知道我這樣說對不對), 純利竟高達2.6億, 應該超過所有機構預測, 印象中他們沒有在預測中加入了這個因素, 如果記錯請指正
選擇在今年計入這個一次性支出, 我認為很聰明, 因為如此大好光景, 實在不知可以維持多久, 趁盈利夠buffer入帳就入吧, 又或者管理層認為今年賺錢夠多才搞這些股權激勵
若以純利2.6億計算, 一定是好於預期, 又或者至少是預期上限, 我想股價已在反映這個預期
600兆瓦達產順利, 產能大增2倍, 借用財演(財經演員)們的術語: 卡姆丹克有權升兩倍! 但是… 在去年第三、四季度的榮景, 有誰能保證會在本年再重複? 現價已經部份反映了這個預期, 如果今年在現價位再升1倍, 即大約7元, 市值會在80億左右, 若以15倍p/e計, 要賺5.3億港元, 平均每季要賺1.3億以上. 若要見這個價位, 我預想的情況將會是連續2季明顯高於這個均值, 令市場調高預期, 否則以每季1.3億的盈利應該要明年才見7元
現在說7元實在太遙遠, 太陽能股波動性高, 要像保利協鑫上半年維持的長期單邊升勢實屬難得, 這類升勢是最好的, 不會被人震倉嚇退
不談遠景, 談近況, 以大家都知道的訊息來做估算, 我心目中的卡姆丹克應值3.3至3.5, 只是我的直覺推斷, 我也解釋不到太多, 不好意思
換句話說, 經過3月17日的大升, 收市價3.54在我心目中已經到價, 接下來的空間我認為包含了炒作和反映最新一季的預期, 我認為, 急升就是炒作, 而反映預期是一個需要些時間的過程, 若預期是向好, 走勢可以是大漲小回, 那”大漲”那一段就包含了炒作, “小回”就可以解讀成”跌不下”
每隻股也可能有其”股性”, 卡姆丹克的股性是急升之後就會急跌, 很難判斷那時見頂, 但見底則比較易判斷, 以50天平均線或20週平均線做買入點是很好的選擇, 但切記, 以下的說話任何股票也適用, 以圖表操作, 一定要有清楚基本因素, 相輔相成才有效, 分析基本因素是需要時間磨練, 對行業景氣度或其循環有認知, 到了某些重要支持位, 你比較能掌握那些位置支持力度, 若自己做的研究告訴你行業前景已變壞, 昔日的支持位多數是引誘大家被套的位置, 我現在還在學習中, 希望能夠從互相交流中不斷增進
見網友們討論出貨的價位, 我也分享自己的看法
上面我已講過我認為卡姆丹克已經到價, 即是已經反映了現時的價值, 我的功力只能夠看到712現時只值3.5, 但價值在每人心目中是不同的, 若買入的出發點, 是覺得股價低於自己認為的價值所以買入持有等市場realize它應有的價值為止(不好意思, 我的中文真的很差…) 我大手買入的原因就是如此
分析功力越高, 越多可能性就會納入的自己的估值裡, 可能性就是利好和利淡的因素, 利好因素與利淡因素相消, 再加上風險系數(主要是利好和利淡實現的機率), 就是心目中的價值, 這裡的三個元素: 利好、利淡和風險系數, 各人都有不同的演譯, 所以大家的估值才不一樣, 也就是股價和波動的其中一個主因
我的基本分析功力有待長進, 希望各位可以指教一下,
如果, 以價值投資做定位, 若股價完全反映價值就應該沽, 但我們還可以用技術走勢來看衡量出貨的時機
這方面我實在沒有太多東西可以分享, 因為我都是個初學者, 我現在做的分析都只是很簡單的看看平均線, MACD, RSI, 若這些指標和歷史見頂/見底指標相當接近, 便多加留意, 有時單日的走勢也可以得到些資訊, 我現在還在學習中, 大家有甚麼分享, 不妨留言:)
以技術面來看, 連續三天的大陽燭肯定了短線超買, 但是卡姆丹克從未如此連續大升三天, 沒有歷史做比對, 那只好靠自己的分析和直覺
以業績日的單日走勢來說, 是低開高收, 這是最好的走勢, 不斷有人以更高價追貨, 顯示動力充足; 成交異常的多, 達到9千多萬, 這現象是否大戶出貨, 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除非有”左手交右手”這回事, 我今天沒有看盤路, 但直覺認為今天的升勢是主動買盤, 大手大手買上去, 我不認為今天不像大戶出貨的形態, 今天的成交量實在太大, 有超過2%的股權易手, 我覺得今天是強者的貨落入更強者的手中, 我認為卡姆丹克的參與者大戶佔絕大多數, 此股散戶應該少玩, 就算買都不會買得多, 可能一路以來的走勢都是大戶間的博奕, 即使大戶真的是出貨, 我想如果今天的買盤是大手買上去, 大戶出的貨, 只是被另一大戶收了, 假設並不是左手交右手的話…
明天再升, 我會減持, 我持倉重, 可以分很多注, 始終我看不到有甚麼因素會令此急勁的升勢持續, 除非是…配股…
年報指出今年的擴產計劃需要約5億RMB的資金, 大家看看年報, 我特地把卡姆丹克持有的現金記錄起來, 目的是要帶出卡姆丹克確實有需要集資, 現時淨現金123.7百萬, 年報中還提到上次配股所得, 有133百萬用來擴產, 年報說還未動用, 這133百萬很可能是計入存款中, 可能沒有了這筆錢就會變成負現金狀態, 即使這兩筆款項是分析, 加起來都只是2.6億, 還有一半該怎麼辦? 短期銀行貸款1.7億, 再借2.4億即貸款要擴大超過一倍, 以主席的作風是不會行這步棋.
有集資的誘因, 就有配股的可能. 先說明, 集資不一定要靠配股完成, 也可以發債券發CB, 甚至押股等也可以
既然自己預計有配股的可能性, 那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而且, 從獲option的管理層的角度出發, 配股對他們沒有害處, 攤薄了股權對他們沒有壞, 一開始就不會有控制權, 就讓你攤薄個夠吧, 但向股東伸手要錢, 從而繼續擴產, 高增長得以維持下這個利好也會反映在股價上, 他們手上的股權變得更值錢了
大家有甚麼意見, 請踴躍發言, 真的想多聽大家的意見, 與你們交流我獲益良多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27-may-11-0738.html
|
||||||
新光銀行香港分行開幕儀式上冠蓋雲集,小小分行擠進上百名台商,只為一人而來。加入新光銀第一年,他就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也讓數千名台商心甘情願跟隨。他是新光銀總經理賴進淵。 撰文‧林筱庭 有誰能讓各方企業大老包括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交伉儷、味丹集團董事長楊頭雄、徐福記集團執行長徐沆專程飛一趟香港,只為捧他的場?五月六日新光銀行香港分行的開幕儀式上,賴進淵做到了。 賴進淵何許人也?兩年前,金融圈認識他的人還不多,但在台商界,他的名號,卻讓許多大老闆心悅誠服地只與他所屬的銀行往來。 二○○九年六月,賴進淵從任職三十五年的老東家兆豐銀閃電退休,甚至驚動央行總裁彭淮南請他喝了三次咖啡,只為關切賴進淵的下一步動向。兩個月後,賴進淵 確定落腳新光銀擔任總經理,他除了推動企業金融小組,將原先偏重消費金融的新光銀,調整企金與消金比例接近一比一,並且大幅改善資產品質,提升獲利穩定 度。隔年就交出銀行獲利大幅成長二.五倍的成績單,一○年獲利更高達二十億元,足足是○八年的八.八倍。 賴進淵老友曾私下透露一個祕密,外界流傳賴進淵的手機裡存有上千名台商電話,這套神祕電話簿,就是賴進淵四十年銀行生涯最寶貴的資產。但求證賴進淵,他只笑笑不置可否。 分享人脈 帶部屬衝第一線他說:「很多朋友願意幫我,我真的很感謝。」例如香港分行開幕前幾天,台企聯會長郭山輝打電話給賴進淵,說當天有重要的事沒辦法出席,「我 馬上跟他說,沒關係,做生意比較要緊,但他立刻阿沙力地說,我請五位副會長代表出席。果然,當天五位副會長分別從四面八方,專程趕來香港。」又例如五月上 旬,他邀請十幾對重量級客戶在台北的「加賀屋」洗溫泉、話家常,席間無人談及與銀行相關的業務,但結束後沒多久,就有朋友把往來銀行轉到新光銀來,但賴進 淵說,朋友長年的情誼,無價。 新光銀企金業務比重因賴進淵帶進的台商業績而大幅調升,賴進淵不諱言,有許多客戶的確是衝著他而來,但真正能讓業務持續往來的關鍵,還是整個團隊的努力。 「我只對團隊說一句話,爭取不到的客戶來找我,我們一起去爭取。」跟隨賴進淵近十七年的新光銀香港分行協理蕭長庚透露:「賴總從不吝惜將自己的客戶轉介給 我們認識,他不是那種只下命令就將工作丟給你的長官,他會帶我們衝第一線。」賴進淵治軍嚴格,在他底下工作壓力大,對部屬要求也高,從任職第一天起即要求 分行經理每日不管多忙,一定要拜訪四位客戶並填寫工作日誌回報,只要有任何困難,立刻檢討解決。香港分行開立前,就曾有部屬因壓力過大,籌備期短短四個月 內即得了胃潰瘍與脂肪肝。 學歷不高 靠拚勁闖出一片天「我一路走來是很辛苦的,小學六年級我生了一場大病,沒去考初中反而進了一家私立職業學校,後來好不容易才拚到台中商專(現為台中技術學院)。」如今賴進淵已能笑談自己辛苦的奮鬥歷程。 學歷不高,在如今個個頂著國外名校學歷的金融圈裡,顯得與眾不同,但也刺激賴進淵更努力向上,採訪中賴進淵回憶起過往,有感而發哼起歌手翁立友的〈堅持 〉,記性極佳的他一字不漏:「有人出世著好命,阮是用命底打拚,……,運命不是天注定,只要用心來打拚,一定唱出阮的名。」賴進淵說,他到新光銀的目標除 了組織重整、強化前端行銷及後端管理,再來就是要建立海外據點。為拓展海外業務,新光銀與目前中國唯一的台資銀行──華一銀行簽下MOU(備忘錄),當時 很多人驚訝,華一銀行怎會看上規模不算大的新光銀?原來,華一銀行行長謝泓源是賴進淵在中國商銀二十多年的老同事,看準華一在中國境內獨一無二的背景與競 爭力,這紙MOU,賴進淵說什麼都得簽下來。 「我們走的是『實打實』路線,與其他銀行跟中國銀行簽的完全不一樣。」賴進淵分析,華一銀行雖在中國屬外商銀行,但華一卻沒有國外分行,簽訂MOU後,新光銀將全力提供華一銀在境外沒辦法服務的部分;反過來,華一銀即等於新光銀在中國的服務據點,彼此具有互補效益。 未來新光銀將推行兩岸快速匯款服務,客戶在台灣匯款,兩個小時後就可以在中國華一銀行提款。相較於目前一般外商銀行必須隔天到帳,大大提高台商資金調度的靈活性。 下一階段,賴進淵看好香港四千億元人民幣市場,將著重人民幣存款與債券業務,並配合新光金控在蘇州將成立的租賃公司,結合共同行銷,深耕中國台商異業結盟。 至今維持每日四、五點起床,拚到晚上八、九點才離開辦公室的習慣,周末還不忘把資料帶回研讀,這位困苦出身的銀行總經理,或許將成為另一頁金融圈傳奇。 賴進淵 現職:新光銀行總經理 經歷:兆豐銀行副總經理兼亞太市場總經理 中國商銀總處副總經理 兼台中分行經理 學歷:東海大學經濟學系、台中商專(現為台中技術學院)會統科新光銀近年獲利能力大躍進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第一季 淨資產 (億元) 206.00 222.60 245.10 253.1 該期純益(億元) 2.27 5.60 20.00 10.1 每股稅後盈餘(元) 0.12 0.29 1.02 0.52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05-jun-11-0811.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16-jun-11-0178.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25-jun-11-0533.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22-jun-11-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