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拉勾網聯合創始人鮑艾樂: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全世界就找到了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8/163820.shtml

拉勾網聯合創始人鮑艾樂: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全世界就找到了你!
四郎 四郎

拉勾網聯合創始人鮑艾樂: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全世界就找到了你!

我們有很多方式去找初心,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世界外面有什麽,對你來說不是特別的重要,最關鍵你自己是誰,如果你能找到你自己是誰,其實整個世界都會找到你。


口述 | 鮑艾樂

編輯 | 四郎

創業家-至美季》是一檔周播演說類節目,由創業黑馬和OPPO共同推出。節目邀請了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拉勾聯合創始人鮑艾樂、洛可可/洛客創始人賈偉、悅跑圈創始人梁峰、小紅唇創始人姜誌熹、火辣健身的創始人徐威特等年輕一代明星創業家,用TED的方式,講述了他們用創新的技術、服務和商業模式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創業初心。

WechatIMG9

本期主人公是拉勾聯合創始人鮑艾樂,讓我們來聽聽她找到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每個人找到自己的故事。

講這個故事之前,我想先問一下在座的人,你們今天都在北京工作、生活,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在北京買房子了?能舉一下手嗎?看到了,不是很多。為什麽會問這個話題呢?因為最近朋友圈有些文章很火,在討論逃離北上廣,以及逃離北上廣的原因,很多媒體就把矛頭指向了房價。

看到這些熱貼後,我跟行業里的人講。四年前,我們開始做拉勾網的時候,做過一個行業調研,互聯網行業的用戶跳槽的周期是多長時間?結論是18-24個月。我們當時認為這個頻率是非常高的。今年我們再次做了同樣的調研,發現用戶跳槽周期縮短到了大概17個月。我問同事們,你們知道時間縮短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嗎?有可能就是房價,因為大家的生存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曾經我有一個下屬,現在他是一個遊戲創業公司的CEO。他當時從我這兒離職的時候,我很心痛,問他為什麽想要離職?他說,我要成為牛逼的有錢人。

聽到這句話,我當時就笑了。我非常理解,這是大部分人在職場中都追求的東西:你要很牛逼,這意味著你要變成一個專業的人,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你要成為有錢人,意味著你的工作能給你帶來很好的財務回報。我覺得這樣的要求一點都不高。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通過什麽樣的途徑,或者什麽樣的路徑,能夠真正幫助你實現這樣的目標呢?跳槽能幫著實現這樣的目標嗎?不一定!

雖然我是做幫年輕人找工作,幫企業找人的,我覺得大家不要隨便跳槽。那什麽樣的方式能夠幫你找到自己呢?幫你實現這個所謂成為牛逼有錢人這樣的個人目標呢?晚點再跟大家總結。

我先分享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是2005年加入互聯網行業的,工作過兩家公司,一家是騰訊,一家是搜狐。

在我工作的第四年,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職場焦慮。我相信,對自己的成長非常有要求的人,可能都會面臨這樣的階段。當時公司的平臺很好,我的工作很開心,團隊也很好,但心里有隱隱的不安全感,總想知道自己的未來長什麽樣子。

我說,實在不行就停下來,全職念個MBA,去矽谷看一看更大的世界,這樣也許能更好找到自己的未來。

WechatIMG7

我準備去斯坦福的申請文書,有個題目:對你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麽?當時我非常糾結,在那個年紀,我真的不知道怎麽回答。

我參加了一個斯坦福校友的活動,有校友說,自己之前做過一家小創業公司,他說,你一旦開始創業,就像騎上了一只奔騰的老虎,你會非常痛苦,但是你不能下來,你要學會駕馭這只老虎。

這是我對創業最早的認知,非常震撼。

我當時想,有這樣經歷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一直在讀書,在公司里按部就班地工作,可能我對這個世界很多的感知是沒有這麽豐富的。

正好我原來在騰訊工作的同事說,我們弄一個咖啡館吧?這就是後來總理去過的那家3W咖啡,我義無反顧地投入進去,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這個事情上。很多人不理解,這個事情剛開始看起來不是特別靠譜,好象也沒有明確的產品和財務回報,你為什麽要投入進去?我說,因為我要找自己啊。當我能夠體驗到一個創業公司發展過程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找自己的過程。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我們做了3W咖啡,又在2013年做了拉勾網,這兩家公司都還發展的不錯,這兩家公司也讓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

在3W咖啡做到第二年,我決定不出國念書了。我跟我的合夥人講,創業就是一所最好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應該投身其中,如果你足夠投入,會慢慢地趨近於自己心目中的完美。

這是我的故事,我也曾經在職場很焦慮,也曾經特別想要找到完美的狀態,但這個完美的狀態其實是在我後來主動的投入到創業當中,主動尋求新的人生體驗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完成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棒的體驗。

隨著(後來)我們做拉勾網,我自己也陷入到非常忙碌、焦頭爛額的狀態,這時候我又有一個新的體驗,我發現,其實一家公司就像一個人一樣,也是有人格的。拉勾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呢?有兩個小故事:

2014年,一個天津的用戶用拉勾找工作。有一天晚上,他坐在馬桶上投了一個簡歷,還沒有起身的時候,收到了CEO給他的回複,讓他第二天到一個地方去面試。他當時非常震驚,說,這絕不可能是真的,一定是系統的機器人自動回複。第二天,他去了這家公司面試,見到了給他發消息的CEO,這個老板告訴他,那條消息是我發給你的。

WechatIMG3

2015年,有家公司是做(共享)大巴業務的。隨著行業的發展,這家公司被滴滴兼並掉了,公司的幾十名員工面臨著失業的狀況。這時,HR非常細心地收集了所有要裁員員工的簡歷,並在簡歷上細心地做了標註,寫了每個人的優點,做了一個壓縮文檔,在網上四處求救,說,你們誰家有招聘的需求,我這里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小夥伴,你們要不要接收?

這讓我非常感動。我大概半夜在微信上知道的這個消息。當時我們做了一個決定,要讓這家公司所有被裁的小夥伴妥善地被安置。第二天,我們向整個互聯網發出號召:如果有招聘的需求,可以邀請這家公司的員工去面試,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溫暖的故事。

因為一個與眾不同的HR,多做了一點事情,也因為拉勾,這件事情後來變得非常火爆,這間公司的創始人和HR,被很多媒體關註。

創業浪潮當中,公司被兼並掉,或者在資本寒冬里有一些公司裁員,這樣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這樣的事情其實構成了這個行業的點點滴滴,拉勾在其中一直是一個深度的參與者,活躍的推動者。

在這個過程中,拉勾就找到了自己的個性,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也找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完美境界。

這是關於我和我公司的故事。

最後,我想再分享一個去年發生的故事。拉勾做了一個自由職業者平臺大鯤,我認識了一個非常好玩的人,他是之前微軟的設計師,叫朱宏。2015年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決定,辭掉了工作,帶著僅有的積蓄去國外旅行,開始寫小說。

WechatIMG20

大家一定很好奇,這樣的人辭了工作,過了一年,活得怎麽樣啊,他還有積蓄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他會賣一些自己家里用不著的電子產品。

2016年過後,他跟我講了一句話,“我可能這輩子再也不會回到公司去工作了”。

我問他,為什麽?他說,當我真的做了一年完整的自由職業者之後,我發現,我的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自律,我只有通過自律才能按時地完成我的寫作計劃。

現在,他的小說被影視公司買走了版權,他也成為多家公司設計部門的顧問,找到了自己職業道路一個新的方向。

我通過這些故事想跟大家說什麽呢?其實找初心的方式和找到自己的方式有非常多的途徑。有的人是通過不停地跳槽,這是很流行的方式;有的人是通過堅持做一件事情,有的人可能是通過創業。

我們有很多方式去找初心,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世界外面有什麽,對你來說不是特別的重要,最關鍵你自己是誰,如果你能找到你自己是誰,其實整個世界都會找到你。

謝謝大家!

WechatIMG4

拉勾網 鮑艾樂 創業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494

你免費趁了一次網,人家賣了你的隱私賺80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2/166113.shtml

你免費趁了一次網,人家賣了你的隱私賺80塊
熊出墨請註意 熊出墨請註意

你免費趁了一次網,人家賣了你的隱私賺80塊

“其實不是病毒,是因為‘蹭網’導致的。”某公共Wi-Fi設備推銷業務員吳悅(化名)告訴熊出墨請註意,小梨之所以會被大量推銷信息騷擾,是因為蹭網蹭太多了,個人資料被多個WIFI的運營機構反複“倒賣”才造成這樣的麻煩,但這個“麻煩”卻是吳悅以及運營機構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來源 |  熊出墨請註意(ID:xiongxiongbiji)

作者 |  熊出墨請註意

21世紀什麽最貴?答案是——免費的東西最貴。那些打著免費旗號,卻沒安什麽好心的騙局已經司空見慣。你以為在“薅”免費的“羊毛”,卻不料別人“薅”的是你的肉身,這其中付出的代價,令人吃驚。

喜歡到處蹭網的小梨最近覺得很詭異,似乎自己在網絡上成了“透明人”。無論是短信還是微信總有大量不明來源的推銷信息騷擾她,而且這些信息大多還能知道她近期的消費需求,“尤其是雙11前,想買什麽都能知道,我一開始以為蹭網中毒了,但手機怎麽查殺並不都沒有效果,短信依舊發個不停,微信也頻繁有人加我推銷產品。”

無奈之下,小梨換了新的手機,但這些看似精準的推銷信息依舊沒有消停,讓她感到十分不解。她將上述經歷發到朋友圈,沒想到有不少好友也在下面紛紛留言,覺得手機似乎“中毒”了,不論是廣告還是推銷都相當精準,好比懂讀心術,但又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

“其實不是病毒,是因為‘蹭網’導致的。”某公共Wi-Fi設備推銷業務員吳悅(化名)告訴熊出墨請註意,小梨之所以會被大量推銷信息騷擾,是因為蹭網蹭太多了,個人資料被多個WIFI的運營機構反複“倒賣”才造成這樣的麻煩,但這個“麻煩”卻是吳悅以及運營機構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那麽通過公共Wi-Fi“蹭網”,真的會把個人信息“蹭”得滿大街都是嗎?提供免費Wi-Fi的商業公司如何掙錢?或許在吳悅忙碌的日程里,我們能夠得到確切的答案。

免費蹭網引發的“商機”

“老板,你家有免費Wi-Fi嗎?”

相信這樣的對話不論是餐廳、商場、咖啡廳甚至小吃店每天都會重複無數次。在4G高度普及的今天,Wi-Fi仍然是主流的上網方式。《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WiFi安全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國內用戶平均有61%的時間使用WiFi上網,並有超過50%的用戶使用WiFi的時間占比超過70%。

640

有用戶需求就有商機。“我每天都要跑十幾二十個地方(談合作)。”吳悅告訴熊出墨請註意,他負責的是羅湖和龍崗兩個片區內公共Wi-Fi系統的產品推廣,公司每個月只給4000底薪,但他每個月收入能高達2到3萬元。

“只要按照公司給出的推銷話術,比如告訴他我們的設備只需要借用你原來的網絡,不用商家付任何費用,還能根據用戶流量給商家返利,這樣的商業模式大受商家歡迎,根本無需我們多費口舌。”據吳悅介紹,無論是辦公樓、綜合體還是酒店,都希望通過這套公共Wi-Fi系統把寬帶錢給賺回來,甚至還能額外的收益,所以很多客戶他只推銷了一次就拍板要了。

據吳悅介紹,從安裝系統的次月開始,公司就會根據該區域連接Wi-Fi的數量給客戶返回一定金額,“有些客流量大的綜合體,甚至一個月可以拿到幾萬塊錢返利。”

有了“賺錢”的案例,吳悅漸漸覺得產品越來越好賣了。他向熊出墨請註意展示了一部分客戶清單,單單是一個區就有上千家辦公樓和綜合體在使用這一套公共Wi-Fi產品。加上部分友商的產品,安裝數量更是極為龐大。

可能許多人都會覺得,如此龐大的數量硬件支出,加上每個月還要返給客戶的費用。這些運營公共Wi-Fi的企業豈不虧死?他們到底圖什麽?

“當然是圖財,而且利潤相當豐厚。”吳悅表示,與那些通過植入病毒來竊取密碼和個人信息的違法方式不同的是,公共Wi-Fi是通過正兒八經的方式掙錢,由於商業模式清晰,並不違法,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一灰色產業鏈中。

本想蹭網“薅”商家免費“羊毛”的用戶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商家和機構“薅”羊毛的對象。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看似“便民”的公共Wi-Fi是通過什麽方式在用戶身上大量變現的呢?

第一階段:加粉、推廣,獲取海量用戶數據

timg

公共Wi-Fi很容易通過免費熱點聚集大量用戶,而這些用戶數據就成為公共Wi-Fi運營企業變現的第一大途徑。

“翻一翻,許多人的微信里總有幾個不認識的公眾號。”吳悅告訴熊出墨請註意,許多公共Wi-Fi的連接驗證方式都是通過電話號碼或者微信授權進行的。但許多時候除了手機驗證以外,還需要關註某個微信公眾號才可以順利上網。因此,不少網絡營銷推廣公司成為公共WiFi運營公司的頭號客戶。

這些公眾號有些內容很少,有些甚至是空白的,對於用戶來說這樣一個公眾號留在微信里根本是沒有價值的,然而卻有許多用戶在上網之後忘了取消關註,而放在日後除非用戶自行清理公眾號的訂閱列表,不然就會被徹底遺忘,成了其“永久”的粉絲。

“因為關註公眾號成了上網關鍵的一步,所以很多用戶都勉為其難。”吳悅表示,經過公司技術團隊的一番測試之後,他們發現,有超過85%的用戶在上網之後並沒有取消關註公眾號,有些是忘了取消,也有些是懶得取消。

而這些拿來“被關註”的公眾賬號里,有一部分是來自客戶的訂單,許多營銷號需要大量的粉絲集數作為內容推廣的受眾群體,而恰好吳悅的團隊能夠提供給他們大量的真實粉絲。

“所以公共Wi-Fi上推薦的關註賬號很多是來自營銷號的訂單。”他告訴熊出墨請註意,這些營銷團隊會以20~30元一個粉絲的價格,向運營公司購買,而且因為大量用戶都會忘記取消關註,所以這些粉絲很少出現“掉粉”的現象,相比傳統“燒”紅包所獲的粉絲質量更高。而當公眾號達到一定數量之後,營銷團隊就會開始拿來做推廣了,“有些用戶會發現長時間被遺忘的一個無名公眾號突然就彈出了一條消息,我們都調侃這是‘詐屍’。”

除了幫營銷號們“加粉”之外,許多運營公司還通過公共Wi-Fi養許多自有的公眾賬號。吳悅透露,他所屬的公司就有專門的團隊在“養”這種公眾賬號,當賬號養到數萬粉時,就會通過一些網上交易平臺或者社交圈子買賣(轉讓)賬號,就以三萬粉絲的地區公眾號為例,價格在五千到三萬元不等,而且需求巨大,幾乎每天都有賬號被買走。

網絡社交高度發達的時代,誰要是能夠掌握用戶群體,誰就能夠斬獲營銷與推廣的紅利。而隨著營銷號的推陳出新,激烈的競爭也大大加重了它們獲取粉絲的成本。掌握著“加粉”技能的公共Wi-Fi運營機構卻在大肆利用著用戶的使用習慣與忘性,大量賺著營銷號和營銷機構的錢。

第二階段:對用戶數據進行分類,讓營銷和騙子更懂用戶

u=1466601043,1992156735&fm=27&gp=0

但這些Wi-Fi運營機構的盈利手段並沒有停留在“推薦關註”那麽簡單。手握如此龐大的用戶數據,如何進一步挖掘用戶行為和分類,讓營銷和推廣變得更為精準,才是他們希望能夠實現的更高階段目標。

吳悅告訴熊出墨請註意,海量的用戶數據中如果只有用戶微信名和手機號碼,這些原始數據的意義並不大,但通過公共Wi-Fi的連接節點,公司能夠清晰的知道用戶是在何時何地使用公共Wi-Fi,根據場所分類再給用戶貼上相應的標簽,這樣加工過的數據才有商業價值。

“比如在一些星級的高檔酒店里使用公共Wi-Fi的用戶,將被貼上‘有錢’的標簽,辦公樓里用戶一般會被標記為‘上班族’或‘白領’,而那些經常出現在購物中心的電話號碼,就會被視為‘剁手族’。“據吳悅介紹,公司會根據不同的標簽定價,這樣以來海量的用戶資料就成了運營公司的“金礦”,“能賣上高價錢。”

據吳悅透露,許多“剁手族”的資料被賣給了電商企業做推廣,“白領”的資料一般賣給小貸機構,部分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標價最貴,最高能賣到50元一條,內容包括手機號碼,最近所到的消費場所等,頗受奢侈品、豪車、房地產等商家青睞。

“這些商家或者業務經理,能夠根據這些信息估算用戶的購買力,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銷。”吳悅告訴熊出墨請註意,有商家反饋這些資料比較精準,所以推銷產品的成交率也比較高。

尤其是現在個人用戶信息本身就已經“滿天飛”,所以許多用戶接到推銷電話或者短信已經習以為常,抗拒心理並不是那麽強,更懶得追尋信息泄露的來源,“甚至有些詐騙團隊也在我們這里買資料,(有了這些信息)他們能把用戶的行程說得很準確,這就很恐怖,但老板是生意人肯定不管這些了。”

第三階段:記錄用戶行為 “玩法”更高階

電商平臺正在通過大數據來分析和記錄用戶瀏覽習慣,給用戶做標簽,並且作出更為精準的推送。這樣的方式也為越來越多廣告主所青睞,於是公共WiFi行業也通過引入新的技術,比如記錄用戶使用WiFi時候的瀏覽行為等來搶占市場。

640-1

吳悅所屬公司的技術團隊也開始在Wi-Fi的系統升級上“做手腳”。他告訴熊出墨請註意,最新一個版本的公共Wi-Fi系統,可以在用戶連接上網之後,攔截並破譯部分用戶的上網信息,通過後臺可以清晰的看到該用戶登陸了什麽網站,停留了多久時長,甚至在電商網站上瀏覽了什麽商品。

“通過這些痕跡細節,將用戶再一次進行分類,信息的精準性就大大提升了,價格也就更高了。”吳悅說,類似這種詳細的用戶信息一條均在80元以上,更有很多營銷顧問機構找上門希望從事信息代理的業務,構成了一條完整的用戶信息產業鏈條。

看到這里,許多用戶會恍然大悟。那些能夠“猜測”和“預知”用戶心理和需求的推銷電話,大多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得知用戶個人的行為與動作。而部分詐騙行為,更是通過購買這些詳細的行為資料,取得受害人的信任,進而騙取錢財。

“還有(一些不正規的運營機構)嘗試通過功公共Wi-Fi給安卓用戶植入程序,模擬用戶操作動作,這樣其實已經威脅了移動支付的安全。”吳悅表示,許多無下限的機構已經開始盯上了用戶的“錢包”,正在嘗試利用新的技術破解相關的安全壁壘,令人不寒而栗。

最後

商業Wi-Fi市場一直被視為是“入口”級的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艾瑞咨詢此前發布的《中國商業WiFi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商業WiFi的市場規模約為32.6億元,為2013年的21.7倍。同時,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移動網民規模達7.51億,網民對無線網絡的需求也在持續走高。

正因如此,不少互聯網、運營商玩家都先後入局,但如果按照投入產出比來算,整個行業始終是賠錢賺吆喝。比如由於“高額成本的巨大壓力、後向運營模式受阻、沒有政府資金的支持”,曾兩輪獲得4.38億元融資的16Wi-Fi在今年無奈“瘦身”,暫停廣州、上海、深圳等11座城市的運營,僅保留北京和昆明作為樣板城市。

更多的企業希望能夠從提供服務的用戶身上掙錢,“倒賣用戶數據”業務成為了不少公共Wi-Fi機構“不能說的秘密”。

實際上,本文的主人公所在的公司在這一領域相當出名,再比如,深圳友寶就將其微信加粉推廣業務明碼標價公開叫賣,熊出墨請註意的後臺就曾收到過報價單。

顯然,從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角度出發,手機用戶應該謹慎的對公共WiFi熱點加以識別,盡量不要使用部分利用手機號碼和微信授權登錄的熱點,以確保個人賬號與信息安全。

在交流的最後,吳悅打趣的告訴我們,“雖然我是推廣公共Wi-Fi的,但我在外面從來不蹭網,就怕不安全。”

公共Wi-Fi 免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48

許鞍華騙了你

1 : GS(14)@2012-03-24 16:00: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6177662
「桃姐」是一齣令我非常「失望」的電影。
只因懷抱「失望」,或者說,只因懷抱「期待」。
那種期待是被多年以來所看過的有關「老工人」的電影所隱隱建構的虛妄想像,既然情節跟媽姐有關,這位女士於早年做「妹仔」的時候肯定跟老爺有路,導演和編劇沒理由不把他們的曖昧情事細細挖出甚至重演眼前,讓觀眾投射代入,意淫一番。說不定,最後揭發,劉德華原來是葉德嫻的私生子。
如果拍得更有味,說不定,劉德華曾經暗戀葉德嫻,或葉德嫻曾經鹹濕劉德華,兩代之間曾有不可告人卻又回味無窮的不倫性愛,如日本 AV的老套相姦情節,少年熟女,客廳風月,水過留痕。
至少至少,既然打正名號說是老工人之死之逝,那麼於死前逝前總會有些掙扎場面,劉德華至少會坐在床邊,握着她的手,瞇起眼睛,在葉德嫻耳邊細聲說句「多謝你照顧了我咁多年」之類吧。又或者,葉德嫻會一邊喘氣彌留一邊睜大雙眼對劉德華囑咐,「少爺,對唔住,我無辦法再照顧你,你要生性做人,好好錫住你阿媽,佢雖然惡,但亦只係為你好」。
一切一切,都是習慣思維,如機械反應,一看見妹仔或工人電影海報便即從腦海冒起這番溫情想像。殊不知,都沒有,許鞍華騙了我,沒有揭秘,沒有翻案,沒有風月,甚至沒有眼淚。有的只是含蓄細緻的眼神交流,以及,一些不必傳言的心靈領悟,主僕之間,「母子」之間,都懂。
由是觀眾亦會懂得。把希望擱置一旁,在「失望」裏尋得喜悅,許鞍華是位善良的騙子,她騙了你,可你仍要對她說聲,謝謝。

(編按:蔡瀾先生因事請假,其間暫由馬家輝先生執筆。)

  (馬家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94

利字當頭:當AI搶了你的飯碗

1 : GS(14)@2017-01-12 08:07:25

踏入2017年,到處都好像是AI的新聞。廿一世紀霍士,將一套電影的劇本拿去讓IBM的Watson分析,然後剪成一條宣傳片,感覺上還是蠻緊湊的。另一邊廂,近來橫行網上圍棋界的Master,證實不是「藤原佐為」,而是AlphaGo。《蘋果日報》做了一張資料圖,解釋甚麼工種可以被AI取代,甚麼工種被取代的機會相對低;當中列舉了醫生、教師、時裝設計師、律師、撰稿人、軟件開發和導遊。資料來源據說是牛津大學的研究,可是以目前的發展看來,有理由相信不少表面上穩陣的工作,其實也暗藏危機。就以律師為例,除了因為行業的保護主義,其實不少律師的工作,不難被AI所取代。IBM的Ross,就是第一個在Watson上針對法律研究的AI程式。技術上,Watson可以將法規條文和過去判決,全部消化成程式邏輯,甚至分析和計算不同情況下,判決和量刑的機會率,然後就每一件案件的具體資料,提出法律意見。人腦再厲害,經驗再豐富,處理資訊的能力也不可能勝過大型電腦。當然,不是說所有律師都會失業;甚至乎優秀的律師,得到AI的協助,收入可能更高。可是,律師行業需要的各種支援人手,將會大大減少。事實上,醫生面對的情況也是一樣。至於撰稿人,就更加不用說了。電腦在社交網絡上收集大量的訊息,可以透過簡單的統計,找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並且經過AI分析,就像Watson分析劇本一樣,再拼湊出時下潮文。事實上,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估計相關兩個候選人的Twitter貼文,尤其是有利特朗普的言論,有四成左右是由機器人發佈。有人說奧巴馬懂得借用社交媒體的力量,但依我說特朗普的團隊,才是真正的高手。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37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70

金曲獎告白「有了你誰還需要完美」盧凱彤出櫃得獎謝太太

1 : GS(14)@2017-06-25 11:26:56

■盧凱彤昨晚獲獎後自揭出櫃及已於去年結婚。



第28屆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昨晚假台北小巨蛋舉行,星光大道下午5時開始,盧凱彤以香港代表身份,分別角逐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及最佳編曲人獎,獲頒最佳編曲人獎時盧凱彤公開出櫃,自爆去年已在加拿大結婚。



■盧凱彤昨晚穿大deep V現身金曲獎。台灣《蘋果日報》

■盧凱彤的太太余靜萍為攝影師。互聯網圖片


七年前認識

盧凱彤憑歌曲《還不夠遠》獲頒最佳編曲人獎,而一直支持同志運動的她,在台上領獎時公開出櫃:「還有一個人,我今天一定要感謝,沒有她,我不會在七年前寫第一首國語歌,我要感謝我太太,我跟我太太去年在國外結婚,謝謝她讓我的生命變得更完整,我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我的人不完美,有了你,誰還需要完美。」之後受訪時盧凱彤表示是在加拿大結婚。據悉盧凱彤太太是台灣名攝影師余靜萍,二人七年前認識,一度因性格不合分手,後來盧凱彤患抑鬱症,雙方還是沒聯絡,之後在台灣一個音樂會巧遇才復合。盧凱彤表示要將獎項送給太太,台灣同志婚姻兩年後將合法,她表示屆時將會登記,並辦小型婚宴。昨晚現身頒獎禮的還有入圍最佳演唱組合獎的草蜢、第六度入圍最佳國語男歌手獎的方大同,以及首度入圍最佳樂團獎的雞蛋蒸肉餅。早前在林敏驄作品展綵排時受傷的蔡一智,表示醫生指他康復理想,加上是短途機,故批准他坐飛機。



■容祖兒昨日任嘉賓,行紅地毯時表示希望盧凱彤得獎。

■楊丞琳身穿白色水鑽薄紗亮相,俏皮中不失甜美。


阿信膺詞人

張震嶽昨晚擔任開場表演,高舉「沒有人是局外人」標語現身為台灣環保問題請命。另外,日本天團GLAY擔任表演嘉賓演唱後,再與五月天的怪獸演唱《誘惑》,還與GLAY的結他手互彈結他,五月天阿信在台下high爆揮手,出道18年的阿信昨晚更首奪最佳作詞人獎。撰文:李察


■蔡一智(左)剛傷癒,跟蔡一傑(中)及蘇志威飛台灣出席頒獎禮。

■五月天的怪獸(左)與日本天團GLAY同台表演成名曲《誘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5/200676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