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305元,較昨日升值125個基點。周一中間價報6.6430元,16:30收盤報6.6406,23:30收盤報6.6370。
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強度的美元指數周一下跌0.09%,至95.59,近周五的1周半低點95.19。因近期發布的美國經濟數據疲弱影響仍在,削弱了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今年升息的預期。
據交易員分析,近期匯價在6.64附近盤整已有時日,客盤購匯情緒較上周有所下降,而實需結匯是剛需,加上美元指數疲弱的因素,短期料維持震蕩走勢。另外,由於波動區間較窄,交投獲利難度增大,自營頭寸根據定價規則布局隔夜交易興趣漸增。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央行7月外匯占款下降1,905億元(前值:-977億元),顯示7月外匯凈流出規模在擴大。由於月初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估值效應等因素,外儲7月下降41億美元。外匯占款是央行因購買外匯而投放的人民幣累計值,其下降表明央行7月仍在凈賣出外匯以支撐人民幣匯率。
本周以來,人民幣中間價連續三日大幅上調,其中8月17日調整幅度達到249個基點,向市場釋放了人民幣穩定回升的積極信號。
與此同時,不斷有利好消息傳來進一步增強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信心。“深港通”箭在弦上,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大步邁進,同時促進兩地的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以及SDR債券的發行對人民幣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然而,對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市場仍不敢掉以輕心。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波動、7月份結售匯數據顯示即期和遠期結售匯逆差的大幅上揚、民間投資增速的快速下滑,都暗示市場對於人民幣貶值預期仍然存在。德意誌銀行外匯策略師許丕勵(Perry Kojodjoj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未來幾月人民幣對美元及CFETS籃子貨幣仍存貶值壓力,但釋放貶值壓力的速度將會放緩。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恢複並穩定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的信心成為當務之急。
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在
1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056,較上一交易日6.6305大幅上調249個基點,成為自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大的上調幅度。本周以來,人民幣中間價累計上調487個基點,為市場信心的恢複註入強心劑。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變化 來源:中國央行)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17日不論在岸市場或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並未像市場預期般大幅上漲。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在16:30收盤時報6.6310,較開盤價6.6220貶值90個基點。夜盤開始後,人民幣貶值幅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走勢)
離岸市場(CNH)與在岸市場盤中走勢十分相似。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在盤中一度較開盤價貶值140個基點,貶值幅度為0.16%。
“目前對於人民幣的情景分析主要有三種”,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在8月16日舉行的“2016世紀中國論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長期增長”上表示, 一種情形是中國央行政策態度清晰,並且市場願意“買賬”,相信央行有能力維持人民幣穩定,這樣市場就不會攻擊人民幣。
第二種情形是匯率貶值受到內部或者外部的壓力,比如國際經濟下行,美元走強或國內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等。在內部或外部任何因素發生變化時,都有可能對人民幣匯率、資本流動造成負面影響。
最不利的情形則是內外部同時發生劇烈變化,市場失去對央行穩定匯率的信心,人民幣空頭發動攻勢。這時想要穩定匯率,只能取決於“央行在多大程度上願意消耗外匯儲備來支持匯率,或者多大程度上願意加強外匯管制來控制資本流動”。管濤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人民幣出現的是第一和第二種情形的疊加。”
目前,從外部環境來看,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不斷波動成為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最大因素之一。
8月16日,市場廣泛關註的美國7月CPI數據創下今年2月以來最低增速,但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的鷹派講話“嚇壞”市場,美元指數在17日快速從近2個月低位反彈,給人民幣貶值造成一定壓力。
“北京時間8月18日淩晨兩點,美聯儲將公布7月會議紀要,市場預計紀要將偏鷹派,屆時勢必會再次掀起市場巨瀾。”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對記者表示。
從國內近期數據來看,8月16日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7月結售匯數據較6月份有所惡化,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扣除遠期結售匯當月履約數據)逆差167億美元,較6月增長44.6%;遠期結售匯逆差80.03億美元,較6月增長8.6倍;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119.07億美元,6月為順差47.80億美元。
“即期和遠期結售匯逆差的大幅上揚暗示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仍然存在,7月匯市呈現明顯的‘貶值預期與貶值事實彼此強化’的特征。”資深外匯人士韓會師公開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自去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較快的貶值速度抑制了企業的結匯意願,刺激了購匯需求,導致結售匯市場對人民幣施加更大的貶值壓力,而人民幣如果順應這種壓力繼續貶值,則貶值預期進一步得到鼓勵。
此外,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認為,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下,民營企業加大了海外投資的力度,出現內冷外熱的現象。“這個要冷靜觀察,有好有壞,走出去也是我們希望由貿易出口變成投資對外戰略的一個部分,但是如果國內民企投資缺口下降太快,那麽對內的投資可能也受影響。”
“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一些負面因素依然存在,警鐘長鳴”,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對記者稱,今年下半年可能讓中國央行再度面臨考驗,英國脫歐的影響或是美聯儲加息的預期,都可能推動美元走強。此外,如果經濟增長堅韌和資產價格堅挺這兩項支撐著人民幣穩定的條件發生變化,甚至有可能觸發人民幣的新一輪下跌。但他也表示,從目前的離岸人民幣與遠期水平,都顯示貶值預期有限。
人民幣利好因素不斷
盡管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尚未完全消散,但從目前來看,多重利好因素的出現也將為人民幣匯率繼續堅挺提供新的支撐。
許丕勵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政府已采取多項促進資本流入的措施,包括加快銀行間債市匯市對外開放,推動人民幣資產進入國際指數,鼓勵國有企業及其他中國企業發行美元計價債券,調回美元外匯收入等。
德銀預計,未來中國將繼續嚴密監測資本流出,保持宏觀審慎措施,並調度外匯儲備,確保外匯市場秩序穩定。另外,有關部門或將繼續完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構成,韓元及南非蘭特有望加入CFETS貨幣籃子。
值得註意的是,8月16日深港通已準備就緒的消息一出,為提振市場信心註入強大動力。
“‘深港通’、‘滬倫通’盡快得到推進的最大意義,是顯示中國的上海、深圳有條件通過不同渠道向海外市場開放,在不同時區之內加快與國際市場接軌。” 申萬宏源宏觀團隊在近日報告中提出,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賬戶開放的大局下,境外投資者是否會持有人民幣,急需一個可用於自由投資存量穩定市場,一個可進可出的優質資產池,滬深兩市與銀行間市場正逐步擔起大任。
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李慧敏則對記者表示,深港通是內地及香港證券市場發展的另一個新的里程,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邁進一大步,同時有助進一步連接內地與香港的證券市場和拓寬投資渠道,促進兩地的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
隨著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日期的臨近,世界銀行獲準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首批SDR債券無疑對人民幣成為國際性貨幣提供重要戰略意義。
中金宏觀認為,首批SDR債券的利息和本金支付都將以人民幣結算,可以增加人民幣在金融結算中的使用,對沖SDR敞口也將增加對包括人民幣在內SDR貨幣的使用。
作為首期SDR債券發行的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匯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認為,這是有史以來首個以人民幣結算的特別提款權債券發行計劃,有助於推動人民幣融資市場進一步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正進一步向國際投資者開放。
外匯交易中心周五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6211,較昨日中間價調升62點。昨日中間價報6.6273元,16:30收盤報6.6322,23:30收盤報6.6335。
周四,人民幣兌美元劇烈波動,在岸、離岸雙雙曾漲跌逾百點。人民幣對美元昨日早間劇烈波動,開盤大幅走高,一度升破6.62,最低報6.6176,較前一日夜盤收盤價高140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也大幅走高至6.6239。隨後,在岸價又多次直線貶逾150點,最高報6.6328。
交易員指出,受美元指數下滑影響,前幾天境內做空美元的情緒較濃。境內美元連續幾天下探,人民幣亦一路走升,昨日盤中一度創出七周新高,但之後市場交易人士開始高位做空人民幣,推動人民幣最終收跌。
而美元兌歐元周四更是觸及近八周最低水準,兌瑞郎也跌至八周低點,周三公布的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7月貨幣政策會議記錄顯示,政策制定者仍傾向反對短期內加息。
會議記錄讓那些原本押註美聯儲態度可能更為強硬的人感到失望;此前紐約聯儲總裁杜德利周二表示,美聯儲最快可能9月升息。杜德利周四重申整體經濟仍在正軌。盡管美元一度因此縮減跌幅,但很快就擺脫杜德利講話的影響,在午後交易時段擴大跌幅。
9:50更新
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6687元,漲0.21%。離岸人民幣一度跌破6.67關口。
9:30更新
周一美元兌在岸人民幣開盤報6.6630,上日收報6.6546。 在岸人民幣開盤大幅走弱近百點。
9:15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652,較上個交易日調弱441點。調弱幅度為6月27日以來最大。
另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8月19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11,按周跌0.38。
周一(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146點,報6.6873元,上周五中間價報6.6727元;上周五16:30收盤報6.6800,23:30收盤報6.6821。
消息面
1、G20杭州峰會正式開幕,習近平出席致開幕辭稱,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保持複蘇態勢,但面臨多重風險和挑戰,G20各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應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恪守不采取新的投資貿易保護政策承諾。
2、央行副行長易綱:中國去年底總體杠桿率234%,處於偏高水平;短期內穩杠桿就是將過高的增速降下來;中國穩健貨幣政策是有效的。
3、美國8月非農就業遠不及預期,令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驟降。美國8月新增非農就業15.1萬人,不及預期的18萬人,也大幅低於7月的25.5萬人。當月失業率為4.9%,高於預期的4.8%。路透報道稱,這基本?排除了美聯儲9月加息的可能,但從過去數年的情況來看,8月數據通常會在之後得到上修。期貨市場顯示,美聯儲9月加息的概率下降。
機構觀點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表示:當前中美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取向均現分化,短期人民幣雖現貶值,但在中國經濟下行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基本順應了市場的態勢。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已獲國際社會認可,美國亦有官員在不同場合對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走勢給予肯定。
周三(9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121點,報6.6555元,昨日中間價報6.6676元,16:30收盤報6.6803,23:30收盤報6.6730。
宏觀層面,新華社援引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稱,中美雙方共同重申在G20達成的關於匯率的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的目的來盯住匯率。中方將繼續有序向市場化匯率轉型,強化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中方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雙方認識到清晰地進行政策溝通的重要性。
一家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在投機資本看來,6.7為左右人民幣匯率未來波動方向的關鍵價位。若人民幣匯率跌破6.7,近期企穩的市場預期將出現大幅逆轉,人民幣貶值壓力驟增。”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剛剛結束的G20峰會進一步推動了IMF份額改革,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納入SDR,進一步確認了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這些都將有助於緩解人民幣貶值預期。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初步釋放,長期保持升值趨勢。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從傳統國際收支以及購買力平價來看,人民幣匯率確實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但從金融因素來看,下半年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資產價格攀升,都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承壓。考慮到當前外匯儲備充足,經濟基本面止住下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會出現一定程度貶值,但幅度不會超出預期。
摩根大通朱海斌:人民幣CFETS指數一個月以來保持平穩,料在岸人民幣兌美元3季度末至6.75,今年底至6.85。
周五(9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684,昨日中間價報6.6620,16:30收盤報6.6639,23:30收盤報6.6650。
消息面上,中國外貿數據遠遠好於預期。以美元計價,8月進口同比增1.5%,為兩年來首次轉正;出口下降2.8%,前值分別為下降12.5%、下降4.4%;8月貿易順差520.5億,前值523.1億。以人民幣計價,8月出口同比增5.9%,為連續6個月正增長;進口增10.8%,前值分別為增2.9%和降5.7%;8月貿易賬順差3460億元,前值順差3428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周四公布的外貿數據表明外貿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外貿順差始終保持一定的規模、人民幣在10月1日將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以及美聯儲9月份升息預期降溫等多因素都對整個9月份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有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因此,6.7為市場的心理關口,近期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幣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富拓外匯分析師鐘越認為,美國制造業和服務業數據雙雙大幅下滑,不免令人再度擔憂美國經濟前景。“加上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15.1萬,不及預期,導致市場對美聯儲短期內加息的預期瞬間降溫。”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895,較昨日中間價調貶169點。昨日16:30收盤報6.6800,23:30收盤報6.6798。
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周一發表了鴿派立場的講話,減弱了下周升息的預期。美元指數周二觸及一周高位的95.672,因市場焦點轉至美聯儲在12月升息的可能性,風險較大貨幣的下跌也提振美元。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周二幾近收平,繼續在6.68元附近窄幅震蕩,且和中間價寬幅升貶近乎脫節。交易員稱,近期客盤有購匯需求,大行依舊在6.68元附近提供美元流動性,由於匯價並未見明顯變化,部分機構參與倒量,預計中秋節小長假前匯價延續窄幅整理走勢。
同時,隨著香港金管局向市場投放流動性,離岸人民幣資金流動性緊張問題得到明顯緩解,香港離岸人民幣銀行同業隔夜拆放利率(HIBOR) 周二報2.838%,較前日下跌近半,並逐漸靠近2%左右正常水平。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對在岸價的影響趨於平靜。
周二(9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191點,創兩周最大調升幅度,報6.6595,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6786,16:30收盤報6.6716,23:30收盤報6.6688。
宏觀面:
1、中國8月銀行結售匯逆差環比降70%,資本外流壓力暫緩。外管局:8月銀行結售匯逆差95億美元,環比下降70%,為2015年7月以來月度最低值。中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有所緩解,並呈現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非銀部門涉外首付款逆差下降等特點。
2、香港隔夜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Hibor)較上一交易日暴漲1573基點至23.683%,創1月12日以來新高。香港金管局:Hibor上升反應資金供應緊張,必要時會提供流動性支援。
機構觀點:
分析人士指出,8月經濟金融數據較7月均有所改善,貨幣政策放松意願也不強,市場利率已出現企穩回升跡象,現階段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基本面壓力不大。近階段不確定性將主要源自海外市場。但隨著美聯儲9月升息概率不斷下降,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警情或已暫時解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有望延續近一階段箱體震蕩的運行格局。
中金公司分析師余向榮及梁紅在昨日發表的報告中寫道,人民幣加入SDR將於10月正式生效,為確保籃子平穩過渡,央行需要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且盡可能縮窄境內外價差以便SDR正常運作,故央行可能加強了在離岸市場操作以支持人民幣匯率。
9月23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744元,較上一交易日調貶74個基點,為9月19日以來最弱。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6670,16:30收盤報6.6700,23:30收盤報6.6698。
美元指數上周創一個月最大周度跌幅,主要因美聯儲周三結束貨幣政策會議時調降長期利率預估。美元指數上周五走勢反複,收盤較周四尾盤水準變動不大,因在本周一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前,投資人保持觀望。
美聯儲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如期未加息,然而這給人民幣喘息窗口卻不足一個上午。除了12月美國加息的預期升溫外,另一方面市場上“逢低購匯”的想法依然占優勢,年內維穩的壓力恐怕依然不減。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稱,人民幣作為新晉SDR(特別提款權)貨幣將於10月1日正式生效,這將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中金特別指出,中國在新籃子生效後將放任人民幣貶值的觀點是一種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