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anada公司設計的全長近2700公里的Keystone XL是一條直接打通上下游的跨國輸油管道,目的是從加拿大油砂生產重鎮阿爾伯塔省出產的原油直接輸往美國石油精煉基地——墨西哥灣。2010年3月,Keystone XL順利拿到了加拿大方面的准建許可,但美國方面的審批卻波折不斷。2012年1月,奧巴馬否決了已在審核中煎熬44個月之久的Keystone XL。正面受挫的TransCanada決定改變策略,2月27日發佈聲明稱,公司已決定將Keystone XL一分為二,首先尋求快速啟動項目南段的建設工作。南段管道由俄克拉荷馬州重要石油中轉站庫欣起步,一路南下直至墨西哥灣。
這一段工程不涉及跨國建設,無需美國務院審批。更重要的是,這段管線建成後將極大緩解美國中西部原油運輸不暢的難題。庫欣是美國紐交所原油期貨交貨地,也是美國中部地區非常重要的一個石油中轉站,墨西哥灣煉油廠的原油供應大多需要在這裡中轉。近些年美國國內的石油產量持續提升,給庫欣有限的中轉能力製造了巨大壓力。
由於運力不足,庫欣積壓的原油庫存已呈「氾濫」之勢,周邊一些重要油田,如北達科他州 Bakken油田生產的原油也都難以順利運出,直接導致墨西哥灣大部分煉廠無法滿負荷運作。Keystone XL日均83萬桶原油的運輸能力無疑將大幅緩解庫欣運力不足的弊病。
但是Keystone XL項目北段(阿爾伯塔至庫欣)卻遲遲無法通過美國的審批。先是去年11月美國總統換屆大選中,共和黨屢屢以此為例,抨擊奧巴馬扼殺了一個保障美國能源供應安全和提振就業的優質項目,並試圖將Keystone XL與美國當前偏高的汽油價格聯繫在一起。這導致了奧巴馬在今年1月提前否決了Keystone XL,理由是在眾院給出的時間期限內難以完成項目評估。白宮方面還曾就此向加拿大總理哈珀做出解釋,稱否決Keystone XL與項目本身無關,完全是受共和黨壓力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同時,西方輿論一邊倒地報導環保人士如何激烈反對Keystone XL,也給該項目在EPA審理過程中增加了不少煩惱. 管道鋪設途經內布拉斯加州的沙丘地帶,緊挨著當地的重要水源,鋪設管道很有可能影響到內布拉斯加及附近幾個州近200萬民眾的用水。從2月13日民眾對待這一項目的態度來說(見2月19日礦業能源見聞),Keystone XL在美國等待審理的日子還很漫長.
支持該項目的人認為:
Keystone XL項目是北美實現能源獨立的入場券。美國日進口原油佔日消費原油近一半。美國日消費原油在1500萬桶,而日進口原油在8至9百萬桶之間。據EIA在2012年發佈的預告稱,美國將持續到2035年日進口原油在750萬桶左右。而加拿大目前日進口美國原油在220萬桶,並且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到440萬桶左右。但就現狀來看,加拿大目前的原油管道容量有限,這使得不少原油轉向鐵路運輸。目前,僅就這些有限的原油管道就已經使得加拿大原油價格下降到每桶30美元。如果Keystone XL能夠順利建成,加拿大原油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就十分明顯了。
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
沒有Keystone XL,毫無問題.按照Keystone XL設計計劃是每日輸出83萬桶原油。而自去年起,加拿大通過鐵路運到美國的原油已經達到這個數目的55%。 根據美國鐵路協會的記錄來看,自2011年起,加拿大到美國的原油通過鐵路運輸上漲30%,在12月就達到了190萬桶每天。更不要說各種環境破壞擔憂,管道經過地區田地產權購買談判以及涉及的各種政治紛爭等因素了。
事實上,雖然TransCanada公司在努力促成美國政府批准通過這一項目。但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已經對此不抱期待了。他稱,
Keystone XL管道給加拿大敲響了警鐘,我們有必要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度並加強與亞洲的聯繫。
事實上,加拿大已經計劃興建一條從艾伯塔省油砂田通往太平洋海岸的管道,以便將燃料更快運抵亞洲市場。而TransCanada公司也無法忍受因項目一再拖延而導致的成本不斷增加。更何況,美國國務院2012年1月發佈的管道評估報告中曾提到,
目前美加兩國的跨國管道運輸能力過剩,但美國國內的管道運力不足,管道南段建成後將解決墨灣煉廠原油供應不足的問題。
因此項目北段建設對白宮來說缺少動力去推進了。
兩天來,隨著那輛電動車一起灰飛煙滅的還有特斯拉24億美元的市值。
特斯拉已經確認在西雅圖南部一輛特斯拉S型車在撞擊了一個大型金屬物體後著火的事實。而處理事故的官員表示著火點位於電動車的液態鋰離子電池(LIB)部分。
這是一系列鋰電池故障的最新一次,許多汽車生產商都使用鋰電池製造電動車。然而,這是特斯拉出現的第一起電池事故。
這場火災和隨之而來的公眾責難給這家專門生產電動車的廠商帶來了公關災難。
Stifel, Nicolaus & Co的分析師James Albertine向路透表示:「對於特斯拉的要求標準非常高。特斯拉不能承受持續的消費者投訴和事故,這可能是的下一個車型的需求銳減。」
R. W. Baird的分析師Ben Kallo將特斯拉的評級下調至「中性」,他表示:「特斯拉是一個爭議很大的股票,這給了空頭機會。他們會說這將導致銷售放緩。」
他預計這場火災對銷售的影響很小,他和其他分析師仍然預計特斯拉的需求強勁。
這並非電動車的第一次電池火災事故。通用雪佛蘭品牌的Volt和三菱的i-MiEV都出現過類似事故。波音的新夢想者飛機在今年初也出現鋰電池著火事故。
| ||||||
為了拍攝台灣,齊柏林不惜放棄安穩的公務員生活,抵押房子來購買空拍設備,只為了記錄地理環境的面貌,讓台灣人更認識台灣,更進一步喚醒各界的環保意識。 「我在飛機上,就嘆息聲不斷啊!」擁有二十年空拍經驗的齊柏林,看到不斷映入眼簾的怵目驚心景象,萬分焦急的他,終究忍不住決定拍攝台灣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 入圍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原創音樂 《看見台灣》未演先轟動,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兩項大獎。但在這光芒的背後,付出的是五年的籌備時間,其中拍攝時間更長達三年,並耗資九千萬元,一半是募集各界的贊助。一份愛台灣的使命感,始終在齊柏林背後強力支持著他。 在籌備《看見台灣》的過程並不順利,齊柏林曾經天真地以為,既然他的空拍照片廣獲好評,拍成影片也應該會得到很多的支持;只是沒想到,籌措經費的過程,出乎他意料地不順利。「當初拍片碰到最大的困難,講出來其實很俗氣,就是缺經費啦!」他尷尬笑了笑地說。 因為台灣從來沒有過空拍電影,這也導致他在籌措經費時,遇上很大的阻礙,向許多人解釋空拍電影的構想,「但所有人都說:『不知道!』」「雖然過程中覺得有點受到屈辱,但自己還是幸運的。」當時媒體工作者陳文茜的紀錄片《正負二度C》推出時,曾在節目上專訪齊柏林,讓他的空拍照片獲得大大的曝光;○九年盧貝松的電影《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上映,讓大家終於曉得什麼叫作空拍電影。 他獲得台達電文教基金會的金援,總統夫人周美青也請來中國國際商銀文教基金會贊助,阿布電影公司每年發行的桌曆,網路鄉民更是熱烈購買。 侯孝賢力挺 「我的名字隨便用」 「當初想著一定要找有分量的人來幫忙,不然人家會以為我在騙錢!」於是他想到知名導演侯孝賢,不僅在台灣電影圈很有分量,也是關心台灣環境的同好。經過齊柏林解說之後,侯孝賢深表支持,「他甚至說:『我的名字可以隨意給你們用!』」於是侯孝賢成了《看見台灣》的監製,也給了齊柏林拍攝方向的建議。 另一位非常「阿沙力」的,非導演吳念真莫屬。「剛開始大家都鼓勵我自己配旁白,因為是我的電影,應該由我的聲音詮釋,我也就跟著信心滿滿地進錄音室錄音。結果錄出來之後,媽呀!這也太難聽了吧!」齊柏林回想起來,覺得非常好笑又難為情。 找吳念真配旁白 「不是很貴 就是免費」於是他想到了吳念真,感性又獨具磁性嗓音的旁白風格,絕對是不二人選。「吳念真當初說得很清楚,要他配旁白,不是很貴,就是免費。」沒想到,吳念真看過片子之後,一口就答應免費替《看見台灣》配旁白。 吳念真回想當初看到還沒有口白、配樂的初剪影片時,光是畫面就令人震撼,「我回來就告訴我兒子:『不管未來你會不會有什麼成就,你都要感謝自己生在這個島嶼!』」除了旁白,這部紀錄片的音樂也是一大重點。「我的影片沒有故事,男主角就是怪手吧,所以音樂就顯得非常重要!」齊柏林曾經找過台灣的作曲家以及交響樂團,但不是開得價碼太高,不然就是以其他理由婉拒他。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建議齊柏林,一定要先找到作曲家,於是推薦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新加坡作曲者何國杰。「何國杰原本拒絕,因為他向來只做商業片,不做紀錄片;其實有部分原因,是不知道紀錄片的票房會如何。」但何國杰的太太看了Demo帶(示範片)之後,覺得這是部非常與眾不同的紀錄片,因此何國杰答應了。由於價碼不低,阿布電影公司非常努力地找企業來贊助。 「我們想要報名金馬獎,所以趕著把紀錄片做出來,原本三個月的作曲時間壓縮成兩個月,何國杰的壓力非常大;我們一直到布拉格錄音的前一天,他都還在修改曲子。」齊柏林滿心的感謝,「何國杰也說這是他覺得他做得最好的一部曲子」。 雖然空拍電影對台灣來說太過於陌生,但幸運地一步步集結各路英雄好漢,共同完成這部片,讓齊柏林得以為台灣完成這項任務,也讓台灣人換個高度,知道自己居住的土地已經受傷的這個事實。 其實,愛攝影的齊柏林,當初和一般攝影師並無太大不同,都喜愛美的事物。他回憶民國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速度驚人,十大建設蓬勃發展,當初都習慣以追求美感的角度來拍攝,「但如果把照片的畫面拍廣一點,就會發現台灣的環境被破壞得很嚴重,而且日益惡化。」於是,他決定排除萬難,完成這部紀錄片。 齊柏林剛開始常覺得,應該是政府的法令不夠周全,但也因為考量到在當地生活居民的生計,「大家平時罵政府罵習慣,但其實人人都有責任,只是政府應該出來帶頭並且承擔。」吳念真也憤慨地說:「那些土地的傷痕歷歷在目,都是我們的罪行,就算我們沒有直接參與破壞,其實我們也都是共犯!我們雖然不在阿里山種茶,可是阿里山茶難道不是賣給我們嗎?我們不在廬山開民宿,但我們也在那兒泡溫泉!」 柯一正呼籲 政府應負起教育責任 導演柯一正則說,農民和老百姓也許不知道個人行為將對環境導致什麼嚴重後果,「但政府是知道的,所以政府官員早就應該制止,或是教導我們,如何在不造成經濟恐慌的前提下,來保護環境,並且安全地取得食物。」不過齊柏林更認為,除了政府應該帶頭負起責任之外,每個人也都應該從自身做起。「像現在的環保公民運動就很值得嘉獎,雖然短時間還無法改變,但若能持續下去,就會有所成效。而小孩的教育尤其重要,爸媽應從孩子小時候,就帶他們去認識台灣這塊土地,讓他們從小就有環境保護的意識。」以一片雲朵的角度,齊柏林帶領台灣人俯瞰寶島的壯麗與瘡疤,期盼藉由這部空拍電影,喚醒國人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因為,台灣值得我們萬分珍惜。 齊柏林 出生:1964年 現職:台灣阿布電影公司導演經歷:台灣阿布電影公司共同創辦人、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行政人員、《摩登家庭》雜誌攝影師家庭:已婚,育有一兒一女台灣,人間仙境墾丁南灣珊瑚茂盛生長,搭配漸層的海洋顏色,在陽光下波光瀲灩。 感謝上天賜予我們,祂一筆一畫勾勒出的寶島,這般無瑕的藝術創作,四面環海,旖旎而多姿,壯麗而非凡,令人驚豔、著迷,美得讓人屏息。 撰文‧楊寶楨 |
| ||||||
近年來,台資銀行看好柬埔寨的台商客戶多、利差空間大,紛紛搶進駐點;只是他們也憂心,在同業習慣殺價競爭的共業下,如此誘人的利差空間,恐怕也享受不了太久。 撰文‧張舒婷 在柬埔寨金邊市熱鬧而擁擠的街道旁,除毗連的貨幣兌換店與雜貨攤位外,也有愈來愈多外資銀行大型廣告,包括新加坡銀行(SBC Bank)、馬來西亞大眾銀行、柬埔寨郵政銀行(淡馬錫、加華集團、柬埔寨郵政局合資)等,而來自台灣的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銀行,也赫然在列。 新藍海 客戶多、利差高儘管日前柬埔寨政府以「國內銀行業已飽和」為理由,暫時停止發放銀行執照,但台資銀行仍然前赴後繼,爭相去柬埔寨,透過各種方式「殺出重圍」,拓展據點。 部分銀行以購併柬埔寨銀行為主,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玉山銀行、國泰世華銀行。二○一三年九月上旬,玉山收購柬埔寨聯合商業銀行(UCB Bank)七○%股權;短短兩周後,金管會宣布,同意國泰世華增加轉投資柬埔寨SBC銀行,正式成為持股百分百的海外子行。 其他銀行的動作,還包括一三年十二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成立辦事處;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則擬在柬埔寨成立財務融資公司,日前已收到當地政府的許可通知,現正籌備中,預計一四年第一季開業。 此外,最早搶進柬埔寨、成立國銀第一家金邊分行的第一銀行,在一三年九月下旬,獲金管會同意,申請在金邊分行下增設北區、南區兩家支行;兩年多前成立金邊分行的兆豐銀行,則在一三年十二月在金邊分行下另外設立機場支行。 長期籠罩在「赤色風暴」下的柬埔寨,對外開放資本市場不過短短十餘年,為何已成為台灣金融業者眼中不可或缺的藍海市場之一? 原因之一,在於柬埔寨已成為台商在海外投資生產的主要國家。一銀海外業務處高層就說,愈來愈多台商從中國轉入柬埔寨,甚至包括儒鴻、聚陽、如興等知名上市公司,而當地台商取得融資不易,在台資銀行眼中,自然是商機所在。 另方面,柬埔寨是少數的雙貨幣國家之一,美元十分流通。兆豐銀行金邊支行經理莊啟明分析,柬埔寨匯率穩定,美元又流通,各行各業資金匯往金邊,匯兌風險甚低,對銀行來說,資金進出也相當方便。 但柬埔寨最讓台資銀行垂涎的一點,還是高出台灣數倍的利差空間。某位熟稔柬埔寨金融市場的行庫主管說,當地放款利率皆可達到一○%以上,扣掉一到二%資金成本,利差普遍在七到八%以上;至於台商,以擔保品較佳者來說,也有五到六%利差;這與放款給國內客戶,利率普遍約二%的低檔水平,可謂天壤之別。 台資銀行在柬埔寨有多好賺?以一一年成立的兆豐金邊分行為例,成立僅半年左右即損益兩平;目前每月平均獲利達到二十五萬美元(約七五○萬新台幣),表現不俗。 一銀副總林漢奇指出,截至一三年十一月,一銀金邊分行累計獲利為七一○萬美元(約二.一億新台幣),目前平均每月獲利八十萬到一百萬元美元(約二四○○萬到三千萬新台幣),成績亮麗,預估一三年全年度獲利可達到八百萬美元。 老風險 政經環境、同業只是,不少業者卻不約而同開始憂心:台資銀行在柬埔寨的好時光,還能維持多久? 之所以有此顧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政治風險,而是台資同業之間的殺價競爭。 不久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就在立法院公開斥責,國銀授信業務習慣惡性殺價,還從國內殺到海外,必須加以導正。一談到這件事情,最先進駐柬埔寨的一銀主管,有吐不完的苦水:「本來只有我們一家在柬埔寨的時候,利差都在十個百分點以上;第二家設分行後,利差馬上腰斬,只剩五、六個百分點。」一位民營金融機構的高層也感嘆:「柬埔寨的餅原本這麼大,一下子就變得很難搶,為什麼這麼快就把藍海殺成紅海?很划不來啊。」另一位金控高層說,台資銀行不管到哪裡,一定都在殺價,「因為都在搶同一批(台商)客戶嘛!」「事實上,柬埔寨央行很樂見這種競爭!」某位深入柬埔寨市場的國銀主管說,柬國政府開放外資銀行,就是希望在市場競爭下,提供企業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但再怎麼殺,利差空間最低也可維持在五到六%,還是比台灣高出很多。 不論各單位如何看待台資銀行在柬埔寨的殺價競爭,幾乎都承認:在台灣市場長期低利、銀行獲利不易的大環境下,台資銀行在柬埔寨的殺價競爭是無法避免的。只不過,目前柬埔寨位於經濟高度成長階段,一旦承受政治情勢劇變或經濟反轉的風險,這樣的競爭模式,是否還能支應相關資金成本與風險?或許是另一個值得業界深入思考的面向。 前赴後繼 ——台資銀行搶進柬埔寨進程 銀行 進度 第一銀行 1998年9月成立金邊分行,其後陸續增設中洲、奧林匹克支行,2013年9月再增設北區、南區等支行兆豐銀行2011年成立金邊分行,2013年12月成立金邊機場支行合庫銀行 2013年3月底設立金邊分行玉山銀行2013年9月收購柬埔寨聯合商業銀行(UCB)70%股份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2012年收購柬埔寨SBC Bank(Singapore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7成股權;2013年9月收購剩下3成股權,成為SBC Bank百分百持股大股東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2013年11月獲得核准,成立財務公司,為中小型企業客戶提供融資服務上海商銀2013年12月成立辦事處,加強服務台商客戶 資料來源:各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