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辦專項督查31省份不動產登記 明年出問責名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658.html

2016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關鍵一年,按照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如何確保這一艱巨任務如期完成?

主導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的國土資源部今年5月份曾披露,全國已有26個省份的83個地市、525個縣區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分別占比24.8%、18.4%,全國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202萬本、不動產權屬證明200萬份。

這個進度顯然不能讓中央滿意。為推動基層的不動產登記盡快落地,國務院辦公廳已經著手部署專項督查。督查的目的是: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實施,2016年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

明年將提出問責名單

國土部近日發布消息稱,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已納入國務院辦公廳年度專項督查臺賬,明確由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協調,國土部具體組織實施,各督查組具體實施監督檢查,國土部相關司局和單位參與配合。

專項督查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點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專項督查結果報國務院,同時向省級人民政府反饋,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將予以公開通報或約談問責。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今年年初曾表示,2016年要重點抓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2017年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證、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加快推進農村房地一體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

此次督查的範圍是:31個省(區、市)的所有市縣。督查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各級不動產登記工作計劃推進和出臺文件情況,重點督查工作計劃是否有效落實、出臺文件是否依法依規;二是市縣不動產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重點督查機構建設是否到位、資料移交是否到位、資金保障是否到位。

在此基礎上,對尚未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地方,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推進工作的意見建議,推動地方做好各項基礎準備工作,依法依規開展不動產登記,以2016年12月31日為時間節點,力爭實現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

根據《方案》排定的“時間表”,今年7月至9月為地方自查階段,要求省級自查報告經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查局審核後於9月底前報部;10月至12月為督查實施階段,期間,國土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若幹督查組,對工作進展緩慢或工作難度較大的省份開展重點督查,2017年1月10日前,督查組提出工作不力或不作為地區清單和建議問責名單。2017年1月15日前,形成專項督查情況報告按程序報送國務院,同時抄送省級人民政府。

市縣一級始終是難點

自中央政府2013開始提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以來,外界便給予極大關註,並賦予其反腐和打壓房價的功能。

現任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局長冷宏誌曾表示,這些與不動產統一登記並沒有直接關系。反腐由專門機構組織調查,不動產在原來的登記機關同樣有登記,並不是有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就是反腐。房價上漲和下跌,原因在於供求關系的轉變和經濟形勢的變化,而不是因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征稅屬於國家財稅政策,什麽稅該征不該征,由國家制定和頒布,跟不動產統一登記沒有必然聯系。

作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主導機構——國土部也確定了不動產統一登記“時間表”,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內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內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範實施;3年內全面建立並完善各項制度;4年內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不過,此後的執行過程並分一帆風順,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在市縣一級的落地始終是個難題和重點。

2015年,因為進展一度十分緩慢,縣級不動產登記職責機構整合工作就曾成為國土部頭疼的大難題。為推進地方不動產登記機構和職責整合,國土部在2015年第四季度在全國開展地方不動產登記職責機構整合情況專項督察。

也有地方的進度較為迅速。廣東已經宣布,今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市、縣(市、區)將力爭全面頒發不動產登記新證、停發舊證。

截至2015年10月14日,廣東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118個縣(市、區)全部完成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工作;截至2016年6月17日,廣州、深圳等14個地級市本級和62個縣(市、區)已先後頒發新版不動產權證書,共頒發不動產權證書、證明達170多萬余本,位居全國前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18

力推不動產登記落地 國土部稱手中已有“尚方寶劍”

2016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的關鍵一年,按照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停發舊證、頒發新證。目前來看,完成這一工作仍有不小的難度。

7月28日,2015年度全國土地變更調查匯總暨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議提出,要全力推動地籍管理和不動產登記工作再上新臺階,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落地,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發新停舊”任務。

國土部副部長王廣華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繼續堅持不動產統一登記和土地調查監測“雙輪”驅動,實現從基礎服務到縱向延伸、橫向拓展的重大轉變,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他表示,務必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發新停舊”的任務。尚未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發新停舊”為重點,盡快做到機構建設、人員劃轉、資料移交、數據整合、流程再造、系統開發、窗口設置全面到位;已經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規範化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數據整合,加強信息應用。

國土部今年5月份曾披露,全國已有26個省份的83個地市、525個縣區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分別占比24.8%、18.4%,全國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202萬本、不動產權屬證明200萬份。

這個進度顯然不能讓中央滿意。為推動基層的不動產登記盡快落地,國務院已著手部署專項督查,明確由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協調,國土部具體組織實施,各督查組具體實施監督檢查,國土部相關司局和單位參與配合

督查的目的是: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實施,2016年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

“各地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充分運用好國務院專項督查這把尚方寶劍。”王廣華說。

專項督查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點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專項督查結果報國務院,同時向省級人民政府反饋,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將予以公開通報或約談問責。

作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主導機構——國土部早就確定了不動產統一登記“時間表”,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內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內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範實施;3年內全面建立並完善各項制度;4年內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王廣華在上述會議上要求加快推進信息平臺建設。各地要倒排時間進度、量化階段目標,確保完成2017年底全面建成信息平臺、2018年全面應用的任務。今年全國接入信息平臺的總數要不低於1000個縣,四個直轄市要全覆蓋,東、中、西部省份要分別覆蓋60%、40%、20%以上的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75

溫哥華對外國人加征15%不動產稅 防的還是中國買家?

為了抑制當地房價,溫哥華開始向海外房地產投資者征收高達15%的不動產稅。

該新規已於當地時間8月2日開始正式生效,將向外國不動產買家、外國註冊公司,以及外國人或外國公司部分或全資控股的加拿大公司,征繳一次性稅收。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也會額外再雇傭審計人員幫助新稅法的執行。

如此高昂的稅率旨在防止外國投資者快速擡高溫哥華這個本已是加拿大最昂貴的不動產市場。而這里所指的外國投資者,大部分都來自中國。

三分之一買家來自中國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海外購置地產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連續兩年的增速都超過了50%。灼識咨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5年全年達到980億美元,同比增長52%,而在投資地域的選擇上,最受歡迎的前5大城市都位於美國和加拿大。隨著我國高凈值人群的增長,海外置產是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的需求所致。”

在加拿大,溫哥華尤其受到中國投資者青睞。

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10日~7月14日間,外國投資者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房地產投資總額估計已達10億加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其中86%的投資都集中在大溫哥華地區。

隨著大量外國投資者的湧入,今年6月,溫哥華平均房價比去年同期猛增了32%。

根據加拿大國家銀行的估算,2015年溫哥華住宅市場的交易,有三分之一的買家都來自中國。另據金融分析師勞特里奇(Peter Routledge)此前的一份報告,2015年中國投資者在溫哥華購買房地產總額達到127億加元(約合635億元人民幣),占當年該市房地產總銷售額的33%。在多倫多則購買了約14%。

目前,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房屋轉讓稅率在1%~3%之間,根據房屋價值具體而定,這也是買方承擔的最大稅費項目之一。此外,買房還需要支付驗屋費、保險費、律師費、登記費、房貸手續費,以及新屋購買者需繳納的消費稅等。

今年5月,有媒體爆出,一名中國留學生以3110萬加元(約合1.5億人民幣)的天價買下了溫哥華格雷岬區的一棟豪宅,創下今年以來溫哥華豪宅最高成交紀錄。

據當地媒體報道,該房產由一名中國留學生和一名商人共同擁有,前者擁有99%的產權,並支付了2200萬加元(約1.1億元人民幣)的首付,隨後二人成功從加拿大帝國銀行得到了990萬加元(約合5000萬元人民幣)的貸款。貸款每兩周支付一次,每月還貸金額約4萬加元(約合20萬元人民幣),另外每年還得支付逾8萬加元(約合40萬元人民幣)的地稅。該消息一出,立即引爆溫哥華當地和國內網民的熱議。對買主來說,應該慶幸該交易發生在溫哥華地產稅新規實施之前,否則還得支付一筆昂貴的不動產稅。

不排除更嚴厲的政策出臺

王文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加拿大政府加征15%的不動產稅背後原因主要是2016年6月來,受到低利率的影響,海外投資者的投資額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湧入了10億加元,溫哥華地區的房價上漲了超過30%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擔憂。

“當然也有一些選舉的政策原因摻雜在其中,畢竟房價的飆升一定會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置業需求, 高企的房價和收入之間的差距愈發明顯,而這也一定程度上左右選民的態度。”他認為,新政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夠減少海外買家的數量,尤其是減少投機性炒房的買家,幫助解決當地居民的不動產的負擔能力。如果政策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加嚴厲的政策出臺也是可期的。

對於上述房地產的新規,外界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批評者稱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尋找漏洞逃稅。另外,全球中文國際房產平臺居外網北美負責人馬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溫哥華出臺這樣的新規,很可能導致投資者轉投其他城市,令加拿大其他城市的房價上漲。

安大略省財政廳廳長蘇善民(Charles Sousa)說,該省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緊跟溫哥華不動產稅新規的步伐,以遏制多倫多房價的上漲。溫哥華和多倫多房地產市場均排在海外投資者在加國投資目標的前列。

根據加拿大不動產協會的數據,今年6月多倫多平均房價為74.6546萬加元(約合377萬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7%。

一些房地產經紀人擔心不動產稅將影響當前正在談判協商中的一些交易。

此外,溫哥華市還被賦予了向空置房征收特別稅的權力。溫哥華市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則稱,該政策將鼓勵投資者出租房屋,並有助於結束該市的住房承受能力危機。根據溫哥華市的數據,該市有約1.1萬套房屋已空置了至少12個月。

想遏制中國買家熱情的不只有加拿大

王文華表示,由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20-30年的高速發展和中國人的房產情節,使得中國的投資人對於不動產標的有著特別的偏好。隨著中國投資者對海外房地產的投資額的增加,投資海外地產的觸角也伸向了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除了溫哥華外,澳大利亞、新加坡和英國等國的不少城市也曾發聲指責富有的海外投資者擡高本地房地產價格。據美國媒體此前的報道,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稱,在截止2015年6月30日的財年,中國人是澳大利亞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投資者,投資額是美國的3倍,新加坡的6倍。

王文華以倫敦的房地產為例說:“很多中國人偏好投資的城市房價都會出現短期內飆升的現象,例如中國人海外投資置業最喜歡的英國,倫敦的新開盤的樓盤有報道說60%的公寓都被中國買家提前買走,這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倫敦房價的上漲。”

因此,為了遏制海外買家的投機舉動,不少成熟市場都會通過印花稅進行調節。一旦房價上漲超出了政府可承受的範圍,為了保護本國居民的利益,就會隨之出臺相應的政策以遏制不健康的房價上漲。

馬修表示:“最近不少國家和地區,如香港、新加坡、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出臺了限制外國人購房政策,但其實當地房價的高漲是否是由中國買家推動並沒有數據支持。另外,國際買家對當地房地產業經濟的貢獻,也沒有得到那足夠的關註。”

政策變動不影響海外房地產長期投資

然而,海外房地產作為中國高凈值人群資產全球配置的需求,隨著高凈值人群的不斷擴大,這部分需求終究還是需要找到一個理想的投資標的。在王文華看來,一方面,某一海外市場增加相關稅費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短期的投機行為,使得這部分資金會在其他相對投資收益更理想的地區轉移,使得短期地產投資的結構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對於長期的投資人而言,也會綜合評估當地房地產的升值空間、投資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

“一項政策的出臺不會使得則這部分的投資群體銳減消失。因此短期的政策調整,在出現比房地產更好的投資標的之前,不會對海外房地產的投資長期增長產生巨大的影響。”他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19

上海10月8日起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制度

9月28日,上海市規土局決定,自10月8日起,本市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屆時,房地產登記由不動產登記替代,房地產權證書和登記證明停止發放,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登記證明》。按照“不變不換”原則,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前依法核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登記證明繼續有效。各區現有的房地產交易大廳調整為不動產交易登記大廳,受理不動產登記業務。

通知如下:

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自2016年10月8日起,本市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下設的上海市不動產登記局為本市不動產登記機構,各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受上海市不動產登記局委托,具體辦理轄區範圍內不動產登記事務工作。

10月8日,本市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後,房地產登記由不動產登記替代,房地產權證書和登記證明停止發放,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登記證明》。按照“不變不換”的原則,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前依法核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登記證明繼續有效,權利不變動,證書不更換。為方便企業群眾辦事,按照“便民利民,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的原則,各區現有的房地產交易大廳調整為不動產交易登記大廳,房地產登記受理窗口調整為不動產登記受理窗口,受理不動產登記業務。

6月12日,奉賢區在本市率先實施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截止9月27日,奉賢區共頒發7380本不動產權證書和11166本不動產登記證明。

附:各區不動產登記受理點一覽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91

山東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不強制換證

29日據新華社消息,從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截至9月28日,山東省110個獨立發證的市、縣(市、區)不動產登記機構已全面運轉,全部實現“停發舊證、頒發新證”,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已在山東全面建立並實施。

按照國家要求,今年底前全國所有市縣不動產統一登記機構都要全面運行,停發舊證、頒發新證。28日起,山東全省各個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各類不動產登記業務,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登記證明》。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林業等部門停止發放土地、房屋、林權等權屬證書。

“不動產統一登記是將原來分散在土地、房屋、農業、林業、海洋等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由各級國土資源部門下屬的不動產登記部門承擔;四個部門的登記職能整合到一個部門,四個證書整合為一個證書。這有利於群眾方便辦事、少跑腿、少折騰,從政府角度有利於簡政放權,而根本上是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交易人合法權益。”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不動產登記管理處處長王安東說。

據介紹,下一步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將以便民利民、優質高效為目標,加快推進全省不動產登記工作規範化、制度化、信息化。王安東說,“針對人們關心的交易安全問題,預約登記、異議登記等登記制度上可以有效保護交易人合法權益。”

記者了解到,山東不動產登記將遵循“不變不換”的原則,權利不變動,證書不更換,“也就是說,原來各機構頒發的證書依然有效,不強制換證。”王安東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48

官方力推不動產登記落地 “與房產稅關聯”曾遭否認

為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實施,今年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國土資源部已經開展推動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

通知要求,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機構要重點對當前“發新停舊”嚴重滯後、存在等待觀望思想、尚未形成實質性整合等工作不力或不作為,以及登記資料移交不到位、職責整合履行不完整、業務流程不合法等不動產登記不規範並造成重大影響的地方開展1~2輪實地督察,督促各地所有市、縣年底前“頒發新證、停發舊證”。

2016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的關鍵一年,按照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停發舊證、頒發新證。目前來看,完成這一工作仍有不小的難度。

根據國土部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21日,全國335個地市、2855個縣區中,已有170個地市、1451個縣市區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分別占比50.7%、50.8%。根據今年年初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確定的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任務時間表,不動產統一登記落地工作任務目前完成過半。

國土部副部長王廣華曾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務必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發新停舊”的任務。尚未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發新停舊”為重點,盡快做到機構建設、人員劃轉、資料移交、數據整合、流程再造、系統開發、窗口設置全面到位;已經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規範化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數據整合,加強信息應用。

自中央政府2013開始提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以來,外界便給予極大關註,並賦予其反腐和掛鉤房產稅的功能。但官方一直並不認可這些猜測和關聯。

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局長冷宏誌曾表示,這些與不動產統一登記並沒有直接關系。反腐由專門機構組織調查,不動產在原來的登記機關同樣有登記,並不是有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就是反腐。房價上漲和下跌,原因在於供求關系的轉變和經濟形勢的變化,而不是因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征稅屬於國家財稅政策,什麽稅該征不該征,由國家制定和頒布,跟不動產統一登記沒有必然聯系。

作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主導機構——國土部也確定了不動產統一登記“時間表”,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內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內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範實施;3年內全面建立並完善各項制度;4年內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53

中海宏洋原執行董事劉軍加盟前海人壽 分管不動產投資業務

在不動產投資上已有頗多動作的前海人壽近期又添“猛將”。

《第一財經日報》從知情人士處獲知,中國海外宏洋集團有限公司(00081.HK)(下稱“中海宏洋”)原執行董事劉軍已離職,加盟前海人壽,將出任前海人壽副總經理,分管不動產投資業務板塊。

據了解,劉軍現年43歲,持有江西財經大學學士學位及瑞士維多利亞大學碩士學位,擁有18年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經驗,熟悉房地產投資、融資、運營各領域。其於1997年加入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歷任中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深圳中海地產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及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

2015年2月起,劉軍出任中海宏洋助理總裁。2015年12月1日起,劉軍獲委任為中海宏洋執行董事。

今年9月30日,中海宏洋公告稱,劉軍因個人事業發展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助理總裁的職務。

據前海人壽內部人士透露,公司非常重視銷售和投資雙輪驅動,註重引進各領域投資人才,公司權益投資團隊來源於業內精英,此次引進劉軍是為提高整體公司不動產資產投資能力。

根據中國保監會《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保監會對投資實行大比例監管,規定“投資不動產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公開資料顯示,前海人壽目前總資產已超過2000億元,按照30%的上限測算,理論上前海人壽可用於不動產投資的資金超600億元。

前海人壽近期在不動產投資上也動作頗多。

據媒體報道,2016年5月18日,前海人壽通過公開出讓競買取得上海虹口HK172-13地塊,總地價款為7.5億元。2016年9月1日,前海人壽競得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推出四宗相連商辦地塊,總價16.68億元。

上述前海人壽內部人士稱,劉軍加盟前海人壽已有一段時間,目前其已通過保監會高管任職資格考試。

隸屬“寶能系”的前海人壽在“寶萬之爭”中“一戰成名”。數據顯示,2015年,壽險行業投資收益5871億元,行業投資收益率7.91%,五年平均收益率5.32%。而據前海人壽相關人士介紹,其2015年投資收益112.9億元,同比增加168.2%,投資收益率21.87%,在整個壽險行業中居首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15

兩部委:推進信息共享,依法查詢被執行人不動產登記信息

據新華社報道,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土資源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信息共享和網絡執行查詢機制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與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推進信息共享和網絡執行查詢機制建設,依法查詢被執行人的不動產登記信息。

意見要求,要結合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和網絡執行查詢機制建設情況,突出重點,穩步推進網絡執行查詢機制建設。已建立“點對點”網絡查詢機制的地區,要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聯合制定的《人民法院網絡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技術規範(試行)》的要求改造系統,盡快完成與最高人民法院網絡查控系統的對接,建立“點對總”網絡查控機制,由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匯總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查詢申請,通過專線提交至相應地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

尚未建立“點對點”網絡查詢機制的地區,要抓緊與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建立網絡對接,並按照上述技術規範要求研發查控軟件,開展信息共享,推進“點對總”網絡查詢機制建設,優先在已經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地區開展試點,逐步推廣。

意見明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人民法院的查詢申請進行統一查詢和反饋,反饋的結果主要包括不動產權利人和不動產坐落、面積、位置等基本情況,以及抵押、查封、地役權等信息。意見同時強調,各級人民法院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不動產登記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嚴格執行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制度,通過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和采取必要措施,確保不動產登記信息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24

不動產登記年底大限將至 國土部派48個督察組

距離今年年底所有市縣不動產統一登記“發新停舊”的目標僅剩兩個月時間,國土督察部門近期已經派出48個督察組趕赴地方,力促地方抓緊完成任務。

11月3日上午,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召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工作調度會。會議通報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工作進展及成效,並對下一步督察工作推進做出部署。

根據國土部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21日,全國335個地市、2855個縣區中,已有170個地市、1451個縣市區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分別占比50.7%、50.8%。

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列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項督查的重點任務之一。各督察局於10月下旬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將這項工作列入四季度重點督察任務。

據國土部官員介紹,此次專項督察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點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專項督察結果報國務院,同時向省級人民政府反饋,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將予以公開通報或約談問責。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今年年初曾表示,2016年要重點抓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2017年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證、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加快推進農村房地一體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

此次督察的範圍是:31個省(區、市)的所有市縣。督察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各級不動產登記工作計劃推進和出臺文件情況,重點督察工作計劃是否有效落實、出臺文件是否依法依規;二是市縣不動產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重點督察機構建設是否到位、資料移交是否到位、資金保障是否到位。

根據此前排定的“時間表”,2017年1月10日前,督察組提出工作不力或不作為地區清單和建議問責名單。2017年1月15日前,形成專項督察情況報告按程序報送國務院,同時抄送省級人民政府。

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主要負責人表示,自督察任務下達以來,各督察局高度重視、立即行動,主要負責同誌通過聯席會議等方式及時與督察區域省級人民政府對接溝通,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主體責任,明確工作任務和要求。根據督察工作部署,各督察局迅速派出督察組開展實地督導、座談調研和政策宣講,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到目前為止,共派出48個督察組,對100個地(市)和434個縣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進行了督察。據統計,自督察工作啟動以來,全國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級市和縣分別增加了25個和122個。

調度會上,總督察辦主要負責人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雖然取得了明顯進展,但離今年年底前實現所有市縣“發新停舊”目標依然任務艱巨,不能有絲毫松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75

國土部派79督察組 24省不動產登記“發新停舊”

在國土督察機構派出的79個督察組推動下,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方政府大為增加。

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近日在京召開會議,調度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再部署。

統計數據顯示,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市、縣分別增加49個、216個;截至11月20日,已有24個省(區、市)實現所有地市、縣“發新停舊”。

2016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的關鍵一年,按照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停發舊證、頒發新證。目前來看,距離年底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這一工作仍有不小的難度。

國土部副部長王廣華曾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務必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發新停舊”的任務。尚未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發新停舊”為重點,盡快做到機構建設、人員劃轉、資料移交、數據整合、流程再造、系統開發、窗口設置全面到位;已經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規範化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數據整合,加強信息應用。

為推動基層政府抓緊行動,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被列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項督查的重點任務。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是國土部黨組和國家土地總督察部署的一項重點督察任務。

專項督查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點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專項督查結果報國務院,同時向省級人民政府反饋,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將予以公開通報或約談問責。

截至目前,9個督察局共派出79個督察組、398人次,對150個地級市、599個縣進行實地督察,組織召開或參加地方各級座談會256次,有力促進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

針對登記資料移交、人員配備、歷史遺留問題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的問題,總督察辦負責人表示,要繼續加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的督察,全面完成部黨組交辦的任務;要將登記資料移交作為下一步督察工作的重點,督促各地嚴格按照標準,盡快移交到位,夯實頒發新證基礎,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順利實施。

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時間表”,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內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內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範實施;3年內全面建立並完善各項制度;4年內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