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糧食局發布指導意見:加快推動糧食“去庫存” 發展“互聯網+糧食”

7月19日,國家糧食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努力實現更高層次的糧食供需動態平衡。加快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繼續執行並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要加快推動糧食“去庫存”,加快淘汰落後產能。要積極發展“互聯網+糧食” ,加強電商平臺建設。

意見全文如下:

國家糧食局關於加快推進

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

國糧政〔2016〕1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糧食局: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當前,國內糧食市場運行多重矛盾交織、新老問題疊加,部分糧食品種階段性供過於求特征明顯,糧食流通服務和加工轉化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糧食“去庫存”任務艱巨,現行收儲制度需加快改革完善等等,充分說明我國糧食領域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矛盾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破解當前糧食領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促進糧食產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構築高層次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選擇。為加快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糧食流通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並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深入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緊緊圍繞中央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以推動糧食流通領域轉方式、調結構、去庫存、降成本、強產業、補短板為方向,以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改革完善糧食流通體制和收儲制度、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加快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為重點,促進糧食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效率的大力提升,促進糧食行業向現代發展模式的積極轉變,促進糧食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快速躍升,著力構建動態開放、穩健可靠、運轉高效、調控有力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二)基本原則

堅持供需結合、互促共進。進一步調優供給結構,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催生和培育新的市場需求,切實增強糧食產品供給和需求結構的匹配度、適應性,實現更高層次的糧食供需動態平衡。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著眼於糧食產需、收儲制度、產業經濟、產品結構、流通服務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找準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著力補齊短板、破解瓶頸,推動糧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激發動能。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突出創新驅動,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發展環境,矯正要素配置扭曲,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多元市場主體和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形成改革發展合力,讓各類要素資源活力競相迸發,把糧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堅持統籌推進、分類指導。把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把握好改革的方向、節奏和力度。圍繞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統籌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強化指導,務求實效。

(三)主要目標

——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加快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充分發揮流通對生產的引導和反饋作用,推動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健全完善相關制度保障體系,保障農民種糧合理收益,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著力提升糧食流通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強糧食科技創新,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加快實施“糧安工程”,加強現代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行業信息化建設,補齊糧食流通短板,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好地滿足糧食資源快速集散、順暢流通、高效配送的需要。

——糧食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糧食加工轉化為引擎,促進產收儲加銷有機融合,激發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活力,推動糧食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實現抓收儲、管庫存、保供應、穩市場和強產業、活經濟、穩增長、促發展“雙輪驅動”。

——糧食產品供給結構更加優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產品供給結構調整,強化中高端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等有效供給,提供適銷對路、品種豐富、質量安全、營養健康的糧油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糧油產品消費需求。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糧食收儲體制機制

1.改革完善糧食收儲制度。繼續執行並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理順糧食價格形成機制,使價格真正成為反映市場供求的“晴雨表”。建立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切實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

2.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收儲責任。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積極爭取財政、信貸等支持政策,鼓勵引導大中型糧食加工企業、飼料生產企業等入市,推動形成多元主體積極參與收購的糧食流通新格局,全力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

3.開展糧食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完善優質糧食評價標準體系,健全收獲糧食品質測報制度,引導優質糧食生產。探索糧食收購新模式,鼓勵通過優質優價、技術指導、代收代儲等方式,積極引導農民增加優質糧食品種供給,增加種糧農民收益。

4.打造農企利益共同體。積極發展“訂單糧食”,鼓勵糧食收儲加工企業與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簽訂收購合同。鼓勵糧食收儲加工企業積極吸收農民以土地經營權等方式入股,形成風險共擔、收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利益共同體。

(二)加快推動糧食“去庫存”

5.積極穩妥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加強對國內外糧食市場的綜合分析研判,切實提高糧食“去庫存”的預見性和精準性。充分發揮全國糧食統一競價交易系統作用,綜合考慮庫存糧食結構、品質和市場需求等情況,靈活運用競價銷售、定向銷售、邀標銷售、輪換銷售等多種方式,合理確定銷售價格,科學安排庫存糧食銷售進度和次序。

6.嚴防糧食“出庫難”。督促指導承儲企業、買方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性糧食銷售政策,確保銷售糧食正常出庫。對於設置出庫障礙、額外收取費用、拍賣信息與實際不符、拒不執行交易規則、未按政策規定及時出庫等各種“出庫難”,進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確保順利出庫。

7.加強出庫糧食流向監管。對定向銷售給澱粉、酒精、飼料等加工企業的糧食,加強從出庫、中轉到加工的全程監管,確保糧食流向和用途符合國家規定,堅決避免出現“轉圈糧”、虛購虛銷、轉手倒賣、擅自改變用途等違規行為,堅決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

(三)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

8.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糧食產品供給。加快推動主食產業化,適應家務勞動社會化要求,加快推進饅頭、包子、米飯、米粉等傳統米面制品的工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提升主食產品社會化供應能力,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營養、可口的主食產品。積極發展綠色全谷物、有機食品等中高端糧食產品,不斷增加針對老年人、嬰幼兒等特定人群的糧食產品供給,著力推動風味小吃和地方特色食品的工業化生產。

9.加快發展糧食精深加工轉化。依托糧食資源優勢,加快科技攻關,完善糧食精深加工轉化產業體系和產品鏈條,實現糧食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提質增效。加大自主開發和生產投入力度,著力增加化工、醫藥、保健等領域所需糧食精深加工產品的有效供給,逐步補齊產品短板,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10.扶持壯大骨幹糧食企業。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集中力量做強做優做大各類骨幹糧食企業。積極推廣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培育一批集糧食生產、倉儲、物流、加工、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突出比較優勢,打造一批“高精尖”專業性企業集團。大力培育領軍型產業集團,形成“走出去”合力,積極參與國際糧食分工和產業鏈再造,提升國際糧食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

11.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推進現有糧食品牌整合,鞏固發展一批質量好、美譽度高、消費者認可的糧食優質品牌。加大資金、技術支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產品叫得響、質量信得過的糧油新品牌,大力提高優質糧油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12.推動糧食產業集群發展。加強糧食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建設,吸引優勢企業、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和資金不斷湧入,充分發揮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註重發揮區域優勢和特色,在優勢產區發展若幹糧食產業集群,形成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產業經濟發展新格局。

13.發展糧食循環經濟。積極研發和推廣應用生態環保、節能減排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大力提升糧油加工綜合利用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高糧食產業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

14.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因地制宜,加大兼並重組力度,積極穩妥處置長期虧損、資產負債率高、停產半停產的“僵屍企業”。加強分類指導和規劃引導,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水平、粗放式的落後加工產能。

15.發展新型糧食經營業態。積極發展“互聯網+糧食”,鼓勵糧食經營企業創新營銷方式,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商平臺建設。鼓勵糧食批發市場、連鎖超市、放心糧店等開展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糧油網絡經濟,有效拓寬糧食營銷渠道,提高供給效率。

(四)著力提升糧食流通社會化服務水平

16.推廣建設糧食產後服務中心。適應糧食生產適度規模化快速發展的需要,加大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以糧食收儲加工企業為主體,加快建立集收購、儲存、烘幹、加工、銷售、質量檢測、信息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優質服務。

17.完善“放心糧油”供應體系。加快實施“放心糧油”工程,健全規範的糧油加工配送渠道,完善“放心糧油”管理制度,推動“放心糧油”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進鄉村。

18.完善糧食質量安全保障機制。全面貫徹《食品安全法》,按照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管理要求,進一步落實糧食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對糧食流通各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加強糧食質量檢驗監測體系建設,提升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確保監管無盲區。進一步加強糧食標準制修訂,加快建成科學合理的新型糧油標準體系。推動建立汙染糧食處置長效機制,做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庫存糧食的處置工作,嚴防流入口糧市場。探索建立問題糧食召回制度。

19.提升市場信息服務水平。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微信等媒體平臺,及時發布市場供求、價格、貿易等信息,全面準確地釋放市場信號,加強對農民、經紀人、收儲加工企業等多元市場主體的正面引導,積極發揮市場信息在實施供給側改革、服務宏觀調控中的重要作用。

(五)推動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建設

20.統籌推進糧食倉儲設施建設。以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提升功能為重點,改建、擴建和新建糧食倉儲設施,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倉型比例,將糧食收儲能力保持在合理水平。積極推動糧食倉儲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大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對糧食烘幹、整理和質檢設施設備的投入,進一步提升倉儲設施功能。

21.加快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緊密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加快完善“八大糧食物流通道”,優化“兩橫五縱”重點線路。支持建設一批糧食接發設施,支持建設一批中轉倉、鐵路專用線、內河沿海碼頭,支持建設一批重要物流節點項目和綜合性物流園區。加強糧食物流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推廣新型專用運輸工具及裝卸設備,著力打通糧油配送“最後一公里”。

22.全面推動行業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信息化和糧食行業發展深度融合,廣泛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糧食行業,加快推進“糧安工程”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供應、質量監測監管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

23.加強糧食應急供應能力建設。完善糧食應急預案,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加強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儲備設施和配送中心等配套建設,充實成品糧儲備,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運轉高效、軍民兼融、保障有力的糧食應急供應保障體系。

(六)進一步強化糧食科技、人才重要支撐作用

24.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充分發揮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的骨幹和引領作用,加快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現代科研院所。積極構建糧食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加快建設糧食產後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及重點實驗室,加快建立“糧食產業科技專家庫”,培育和集聚一批糧食科研創新團隊。堅持戰略導向和問題導向,註重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相結合,註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相結合,加快在糧油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和新產品新裝備方面取得突破。

25.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推廣應用低溫及準低溫儲糧,充氮、惰性粉、多殺菌素等蟲黴綠色防治,平房倉負壓橫向通風等儲糧新技術,以及糧食汙染監測、現場快速檢驗、真菌毒素和重金屬消減等質量安全保障新技術。建立糧食行業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服務平臺,廣泛征集行業技術難題和科技需求,促進糧食科技創新成果與需求對接、科研機構科研人員與企業合作對接,探索科技成果轉化多方共贏模式,加強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經濟節約的糧食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早日形成現實生產力。

26.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落實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支持企業建設技術中心,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和認定一批科技創新型示範企業,支持大型糧食企業與有關單位聯合組建糧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27.加強行業人才培養。全面落實人才興糧戰略,合理確定人才培養結構層次,建立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培育國家級高層次領軍人才,加快建立糧食行業“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制度,大力培養糧食行業中青年領軍人才和團隊。采取與糧食行業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委托培養、在職進修等方式,加快培養基層一線緊缺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實用型人才。積極開展在職幹部輪訓,全面提升幹部職工隊伍素質。實施開放的人才引進機制,加大重點人才引進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把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在突出位置,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改革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構建起層層分工負責、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積極推動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二)加強信貸支持。突出發揮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作用,加強與其他政策性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的多層次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金融服務效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為糧食企業開展購銷、加工等業務創造良好的金融信貸環境。

(三)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爭取財政、稅收、金融等相關政策支持,統籌使用好各類發展資金,加大產業經濟發展、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和行業信息化建設、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和糧食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為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條件。

(四)突出項目支撐。統籌謀劃、積極推進國家“糧安工程”建設規劃、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及各地相關規劃中明確的行業發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提高項目質量,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為推動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五)嚴格督查考核。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有關規定和要求,加強對涉及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關措施推進落實情況的督查考核,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國家糧食局

2016年7月12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75

國家糧食局緊急發文:確保糧食安全度夏度汛

據國家糧食局網站消息,糧食局近日發布緊急通知指出,當前,夏糧收購正在進行,部分產區倉容緊張,由於高溫洪汛交相疊加,儲糧安全度夏和糧庫防汛形勢異常嚴峻。各地區、各單位對此務必高度重視、科學應對,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油倉儲單位要盡職盡責做好夏季及汛期安全儲糧與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糧食安全度夏度汛。

以下為通知全文:

國家糧食局辦公室關於做好今夏糧食行業安全度汛工作的緊急通知

國糧電〔2016〕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糧食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中航工業集團公司:

入夏以來,我國多地遭遇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部分區域江河湖庫持續高水位運行,特別是長江流域、東南沿海等受災嚴重,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也對糧食行業造成不利影響。當前,夏糧收購正在進行,部分產區倉容緊張,由於高溫洪汛交相疊加,儲糧安全度夏和糧庫防汛形勢異常嚴峻。各地區、各單位對此務必高度重視、加強指導、科學應對,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油倉儲單位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處置各種突發情況,盡職盡責做好夏季及汛期安全儲糧與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糧食安全度夏度汛。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認真做好庫區防汛和安全生產工作要做好災情預警監測和防汛排澇準備,加強與氣象、水文、交通等部門聯動;要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演練,提前做好擋水措施,將地勢低窪或易遭水患區域的人員、糧食及其他重要資材和危險物品轉移至地勢較高的安全地帶,並做好防護;在防災抗災的同時,要嚴防次生災害和事故發生,加強值班巡查,保持信息通暢;及時按照《糧食企業自然災害損失統計報告暫行辦法》(國糧展〔2011〕102號)的規定統計報告受災損失。夏糧收購期間糧食進出倉作業頻繁,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組織作業,嚴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二、確保汛期糧油儲存安全要嚴格執行《糧油儲存安全責任暫行規定》(國糧儲〔2016〕136號),堅決落實“誰儲糧、誰負責,誰壞糧、誰擔責”的原則,紮實做好倉儲設施及糧油貨位的防雨、防潮、防漏工作;要確保入倉糧食品質,尤其是做好降水、清雜工作;要加強對儲藏糧情的監測,科學使用儲糧化學藥劑,合理采取各種冷源降溫措施,及時消除蟲糧、發熱糧、黴變糧、高水分糧等安全隱患;利用晴好天氣,抓緊通風、攤晾、烘曬;“危倉老庫”未經維修加固或安全鑒定不得裝糧,嚴禁違規超限裝糧。

三、加強對安全儲糧與安全生產的技術指導為做好非常時期糧油安全儲存和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國家糧食局已經成立了“安全儲糧與安全生產技術指導專家組”(有關職責詳見附件),在國家糧食局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指導解決疑難問題,為全國安全儲糧和行業安全生產提供常態化和應急性技術指導與服務。各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比照這一做法,盡快建立安全儲糧與安全生產技術指導“地方隊”,負責為本轄區內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技術指導,現場排除風險隱患,促進提升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實踐水平。

請各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於7月29日前,將本省(區、市)成立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工作領導機構及技術指導專家組的情況報送國家糧食局倉儲與科技司。

國家糧食局辦公室 2016年7月15日

(綜合國家糧食局網站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87

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鄧亦武調任中儲糧總經理

據國務院國資委微博@國資小新 消息,12日上午,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中組部有關幹部局負責同誌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儲糧總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鄧亦武同誌任總經理,免去其國家糧食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職務。同時,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決定:鄧亦武同誌任中儲糧總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

鄧亦武簡歷

鄧亦武,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0月出生,籍貫湖南攸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業經濟專業博士研究生。

1981.09——1983.07,湖南省糧食學校會計專業學生;

1983.07——1988.07,湖南省湘潭市糧油機械廠會計;

1988.07——1991.02,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1.02——1992.11,商業部財價司綜合處幹部、主任科員;

1992.11——1993.10,商業部財價司綜合處副處長;

1993.10——1996.02,國家糧食儲備局財會司綜合處副處長;

1996.02——1998.08,國家糧食儲備局財會司綜合處處長;

1998.08——2000.04,國家糧食儲備局調運司副司長;

2000.04——2000.12,國家糧食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2000.12——2002.07,國家糧食局監督檢查司副司長;

2002.07——2005.11,國家糧食局監督檢查司(財務司)副司長兼中國糧食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其間:2001.09——2004.07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業經濟專業研究生在職學習,2004.07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5.11——2006.09,國家糧食局財務司司長兼中國糧食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

2006.09——2011.07,國家糧食局財務司司長;

2011.07——2014.02,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長人選、雙遼市委書記,四平市副市長、雙遼市委書記,四平市委常委、雙遼市委書記;

2014.02——2015.11吉林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

2015.11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57

海南省糧食局原局長楊樹岷被"雙開"

24日從中紀委網站獲悉,據海南省紀委消息:日前,海南省紀委對檢察機關移送的海南省糧食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楊樹岷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

經查,楊樹岷利用擔任領導職務的便利,在土地征收、工程項目承建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楊樹岷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廉潔紀律和國家法律,敗壞了黨風政風,損害了黨的純潔性和公務員隊伍形象,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海南省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楊樹岷開除黨籍處分;由省監察廳報省政府批準,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由司法機關繼續依法查處。

楊樹岷簡歷:

楊樹岷,男,1955年8月出生,海南萬寧人,漢族,中央黨校大學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4年9月參加工作,197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海南省萬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定安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海南省糧食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海南省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33

糧食局副局長:糧食流通環節“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問題突出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一環,推動“三去一降一補”是糧食流通領域要打的一場硬仗。針對糧食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就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三大問題,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徐鳴9日在此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去庫存:解決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

記者:怎麽看待糧食高庫存?

徐鳴:高庫存體現了糧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征。總的看,我國糧食形勢出現了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流通能力顯著提升,為糧食工作提供了寬松環境。但高庫存、供需結構不匹配,成為新的嚴峻挑戰。

從生產看,糧食生產連獲豐收,但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國糧食產量由2003年的8613億斤增加到2016年的12325億斤。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凸顯。玉米、稻谷階段性過剩特征明顯,小麥優質品種供給不足,大豆產需缺口巨大。糧食生產日益向東北等水熱條件並不占優的北方核心產區集中,糧食跨區域流通和平衡的壓力越來越大。流通上“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壓力沈重。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財政負擔重、資源浪費大。

2017年,加快玉米“去庫存”。這是糧食行業貫徹“三去一降一補”最重要任務。配合做好擴大燃料乙醇產量和使用區域工作,要深入研究探索消化玉米庫存新門路。加大力度支持玉米加工轉化。加快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鼓勵多元主體收糧,鼓勵企業和農民多存糧,努力減少政策性庫存增量。協助有關部門在鼓勵加工產品出口,把握好進口,堅決打擊走私。沿海沿邊省份糧食部門要引導企業多用主產區的糧食,保持和增強主產區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

降成本:比發達國家高1倍多

記者:如何解決我國糧食流通成本過高?

徐鳴:從流通看,受流通現代化水平低等因素影響,我國糧食流通成本偏高,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要高1倍多。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三高”有效化解,是一項緊迫任務。

近年來,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調控機制不斷健全,在國際糧食市場數次大幅波動的背景下,國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保持穩定。但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尚不完善,資源要素配置扭曲,糧食流通環節“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問題突出。

去庫存、降成本需要通過改革來實施。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快改制步伐,積極穩妥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支持企業以資產為紐帶,組建跨區域、跨所有制的糧食企業集團,開展全產業鏈經營,提升企業競爭力。

目前糧食流通存在的問題,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因素,但根源在於供求結構性失衡。由於糧食需求彈性很小,簡單地采取擴大需求的辦法尤其行不通,必須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改革的辦法解決結構性矛盾、破解難題。

價格機制和收儲制度不改革,對生產的糧食“照單全收”,農民不僅不會有動力優化種植結構,結構性矛盾也緩解不了,使糧食加工業成本過高、不堪重負。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從改革玉米臨儲政策入手,下一步還要研究完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但是,不管怎麽改,都不能把生產能力改弱了,一定要保持糧食生產總體穩定。這是繼1993年糧改、1998年糧改、2004年糧改之後,糧食行業的又一次重要改革。解決糧食加工業成本高過問題,推動糧食加工業發展,會大大促進去庫存,更好滿足中高端化需求。

補短板:告別“千人一面”“萬人一米”

記者:怎麽補短板?

徐鳴:供需脫節是糧食問題的最大“短板”。從消費看,城鄉居民糧食消費需求加快升級,但綠色優質糧油供給不足。廣大城鄉居民已經不滿足於“吃得飽”,而要“吃得好”,吃得安全、營養、健康,綠色優質糧油產品消費需求旺盛,但是缺口很大。“大路貨”多、高端精品少。面包、糕點、餅幹等強筋粉、弱筋粉制品消費增長迅猛,但強筋小麥、弱筋小麥供給明顯不足。糧食流通方式非粗放,“千人一面”、“萬人一米”,與柔性精準流通方式距離甚遠。從田間到餐桌的糧食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黴爛變質等問題時有發生。我們必須從解決“吃得飽”到滿足“吃得好”華麗轉身。

自從我們提出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後,各地積極推進。山東、湖北糧油加工業總產值均超過3000億元,河北、黑龍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8省超過千億元。各地積極推動品牌化、集約化發展,山東涉糧企業有中國名牌產品40個。湖北的“荊楚糧油”經過幾年發展,品牌效應開始顯現。西安愛菊、天津聚龍、上海良友等一批糧食企業集團“走出去”,積極拓展國際發展空間。

糧食部門要主動作為、高掌遠跖,探索建立“優質優價”糧食流通機制。優質,滿足日益提升的中高端糧油消費需求;優價,讓種糧農民通過市場增加收入。要引導農民調整糧食品種結構,推動糧食加工業改造升級,增加中高端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供應,由保障“種糧賣得出、吃糧買得到”,轉到推動“種糧能賺錢、吃糧促健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05

國家糧食局:推進國有糧企改革 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糧企集團

國家糧食局網站今日發布《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提出紮實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糧食“去庫存”。深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制定實施《關於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快企業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跨行業、跨區域兼並重組,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

國家糧食局關於印發《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的通知

國糧發〔2017〕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糧食局:

根據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總體部署,國家糧食局研究制定了《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各地要將貫徹落實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精神和《要點》的情況,於今年年中、年底兩次上報國家糧食局,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以及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告。

國家糧食局

2017年2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糧食流通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糧食流通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善糧食宏觀調控體系,提升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加快糧食行業轉型升級,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一、深入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紮實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繼續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糧食價格的機制。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市場化收購糧食信貸支持力度,健全玉米運輸協調機制,強化產銷銜接,確保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和收購工作順利進行、取得實際成效。稻谷、小麥主產區也要深入研究完善糧食收儲政策,更好地發揮市場的引導調節作用,更好地保障口糧絕對安全。

2.加快推進糧食“去庫存”。認真落實糧食“去庫存”總體方案,合理確定銷售計劃、銷售價格和銷售方式。深入研究消化糧食特別是玉米庫存、擴大有效消費新途徑,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配合做好擴大燃料乙醇產量和使用區域工作。加快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鼓勵多元主體多收糧、農民多存糧,努力減少政策性庫存增量。協助有關部門在鼓勵加工產品出口的同時把握好進口,堅決打擊糧食走私,沿海沿邊省份要引導企業多用主產區糧食。督促和指導承儲企業、買方企業、批發市場等嚴格執行政策性糧食銷售政策,嚴厲打擊“出庫難”“轉圈糧”等違法違規行為。

3.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把增加綠色優質糧食供給放在突出位置,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糧油消費需求。抓緊制訂優質米、面、油等質量品質分類標準,建立覆蓋範圍廣的測評體系,定期向社會發布糧油質量信息。開展“優質優價”,引導農民調整糧食品種結構,通過市場增加收入,提高糧油有效供給。引導有條件的糧食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合作入股等方式建設優質糧基地,培育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優質糧油經營模式,增加安全、優質、綠色、健康的中高端糧油的供給。

4.穩步推進儲備糧管理體制改革。按照政策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分離的原則,深化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要求,落實地方糧食儲備,優化儲備布局和品種結構;創新管理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承儲地方儲備糧。完善儲備輪換管理辦法和吞吐調節機制,實現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在數量、結構、布局和儲存形態等方面有機銜接,加強中央和地方儲備信息共享,強化國家對中央與地方兩級儲備的統籌調度。

5.深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制定實施《關於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聯系點制度,開展試點示範帶動,促進國有糧食企業提質增效。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快企業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跨行業、跨區域兼並重組,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

二、保持糧食收儲供應平穩有序運行

6.認真抓好糧食收購。完善並落實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適時啟動執行預案,指導企業入市收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組織抓好市場化收購,引導多元市場主體入市,全年各類糧食企業糧食收購總量穩定在8000億斤左右,堅決防止發生大面積農民“賣糧難”。強化糧食收購監督檢查,維護市場收購秩序,嚴厲打擊“打白條”、壓級壓價等坑農害農行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7.確保儲糧安全和行業生產安全。全面貫徹實施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一規定兩守則”,組織開展全員輪訓。強化糧食庫存安全管理,督促企業落實“兩個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切實守住不發生重特大糧油儲存事故和生產安全事故的底線。重點做好南方地區防汛度夏、蟲黴防治和東北地區簡易倉囤儲糧等工作。加強倉儲規範化管理,推廣綠色儲糧技術。貫徹落實《國有糧油倉儲物流設施保護辦法》。

8.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落實糧食流通統計制度,增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品種、重要時點、重點對象的監測頻率。健全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全系統監測預警體系,建立預測預警數據模型和糧食安全決策支持系統,適時發布糧食統計和市場信息。

9.保證糧食市場供應。加強市場糧源組織和跨區域調運,完善糧食應急預案,健全應急供應機制,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做好節日市場供應、軍糧供應以及突發事件應急供應工作。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確保糧油市場供應平穩有序。

10.強化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按照“機構成網絡、監測全覆蓋、監管無盲區”的要求,將質量檢測功能向市縣延伸,從今年起在全國人口大縣(市)、產糧大縣建立第三方糧食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第三方檢驗檢測。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測、質量會檢和品質測報工作,落實國家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年度計劃和省級監測方案。加強糧油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測,切實履行原糧和政策性糧食質量監管責任,適時發布糧食質量安全信息。著力推進糧食質量安全保障機制和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建設。

三、以現代物流和信息化為重點深入推進“糧安工程”建設

11.加快推進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按照“十三五”全國糧食物流規劃,加快重要物流節點建設,在東北“北糧南運”鐵路聯運通道、東北產區對接京津冀城市群通道、長江經濟帶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道等五大通道,重點支持建設40個集倉儲、加工、質檢、信息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糧食物流園區,對達到標準的,國家糧食局將掛牌,發揮好中轉樞紐和調控載體作用。積極發展散糧汽車等專用運輸工具和散糧集裝箱等運輸裝備,加快建設點對點的散糧裝卸接發設施,提升散糧運輸比例。

12.加強糧食行業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糧食”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國家糧食管理綜合平臺建設,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外網和互聯網,統一規範數據標準、接口和協議,實現與省級糧食管理平臺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加強“智能糧庫”建設,以地方糧食儲備庫為重點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使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信息化升級改造覆蓋率達到40%,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實現地方儲備糧在線管理。不斷完善糧食行業信息化標準,推動大數據技術在行業管理及宏觀調控中的應用,推進糧食行業“雙隨機”抽查名錄庫和糧食行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建設。

13.加快構建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將“全國糧食統一競價交易系統”由政策性糧食拍賣擴展為全國性糧食電子交易平臺,實現31個省級糧食交易中心全覆蓋及平臺聯網,並向市縣延伸。各地要積極引導產區、種糧農民、新型經營主體網上賣糧,引導銷區、用糧企業網上買糧。市縣兩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發揮把關作用,按規定的條件選準選好進入主體,並對資質、誠信負責。要探索適合糧食流通特點的交易模式,規範標的、合約,引入質量檢測、物流配送等第三方服務。

14.加強軍糧供應體系建設。適應軍隊改革需要,健全軍糧供應網絡體系,抓好危倉老庫軍糧專項維修改造工作。啟動首批國家級國防動員中心(軍民融合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軍糧供應、應急供應、成品糧儲備、放心糧油、主食產業化“五位一體”融合發展。

四、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

15.建設糧食產後服務體系。以國有糧食企業為主體,以開展代儲存、代烘幹、代質檢、代加工、代銷售“五代”業務為重點,建設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提供專業化服務。支持農業合作社、有實力的糧食經紀人、工商資本聯合糧食企業共同建設或單獨建設。建設方式以基層現有糧庫為基礎,進行功能改造,配置清理、烘幹等相應的設備,提升糧食保鮮儲存能力,原則上不新建庫容,盤活存量。選擇一批產糧大縣開展試點,根據糧食產量、商品量、布局等情況和需要,建設產後服務中心,並給予必要支持。

16.加快發展糧食加工轉化。全面實施《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適應城鄉居民食品安全、膳食結構及營養健康水平日益上升的需求,增加綠色優質、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糧油產品供給。積極推廣糧油適度加工,提升主食產業化水平,發展全谷物食品,提高糧食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糧食加工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增加化工、醫藥、保健等領域所需糧食精深加工產品的有效供給。

17.積極引導和推動糧食企業“走出去”。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帶一路”戰略,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支持企業開展水稻、玉米、大豆和棕櫚油等糧食作物規模化生產、加工、儲運等多種形式的跨國經營,提高國際競爭力。

五、強化糧食安全和糧食流通工作保障措施

18.抓好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充分發揮考核的督促引導作用,認真履行政府賦予糧食部門的職責,做好部門評審、部門抽查、綜合評價和考核通報等環節工作,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合理確定2017年年度考核目標,突出考核的針對性和導向性,確保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19.加快建設法治糧食。加快推進《糧食法》立法,修訂完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地方糧食法規規章,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局關於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糧食的意見》,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培訓。完善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認定工作機制,推動網上審批。

20.加強糧食市場監管。改革糧食市場監管方式,壓實糧食經營者主體責任,實行信用監督管理,推進糧食行業“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政策性糧食庫存監管,加快實現中央儲備糧庫存的動態監管。加強糧食流通監管隊伍建設,落實監管經費,配備執法裝備。

21.深入實施科技興糧和人才興糧工程。大力實施《糧食行業科技創新發展“十三五”規劃》,聚焦行業重大需求和產業發展瓶頸,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推進行業急需的關鍵科研項目研究工作,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率。充分發揮糧食專家咨詢委員會等各類“智庫”和“外腦”作用,加強重大問題前瞻性研究,完善政策儲備。聚焦科技創新,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局關於加快推進糧食行業科技創新人才發展的意見》,加快培養行業急需的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

22.認真開展援疆援藏和行業扶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大援疆援藏、對口支援革命老區和行業扶貧工作力度,統籌推進智力支持、信息服務、結對幫扶、基層黨建等各項工作,推進全行業協調發展,為實現全面脫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23.加強糧食新聞宣傳引導和服務。圍繞中心抓好新聞宣傳,突出重點主動引導輿論,加強敏感糧食輿情監測並妥善應對,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辦好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

六、加強糧食系統黨建和黨風廉潔建設

24.堅定不移推進糧食行業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和完善黨對糧食流通工作的領導,發揮黨組織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方面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和糧食流通業務工作實現深度融合。認真落實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六個從嚴”要求,切實把嚴的要求貫徹到管黨治黨的全過程和糧食流通的各環節。

25.把落實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政治責任。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折不扣把中央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貫徹到糧食流通工作中。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斷開拓進取,全力做好新形勢下的糧食流通工作。

26.紮實推進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一崗雙責”“一案雙查”制度,真正把黨風廉潔建設主體責任落到實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格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把問題更多解決在萌芽狀態。嚴厲查處各類涉糧違紀違法案件,持續形成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從糧食行業實際出發,建立反腐敗長效機制,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著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

27.建設想幹事能幹事糧食行業幹部職工隊伍。持續加強黨性教育、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幹部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緊密結合糧食流通市場化、現代化、信息化發展需求,全面系統學習業務知識和專業本領,不斷提高新常態下推動糧食流通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11

糧食局: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國家糧食局網站9日發布《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提出要深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制定實施《關於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聯系點制度,開展試點示範帶動,促進國有糧食企業提質增效。

要點提出,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快企業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跨行業、跨區域兼並重組,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

此前,糧食領域的部分國企改革已經開始進行。2016年11月23日,據國資委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整體並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重組後,企業資產規模將達到1.47萬億元,位居央企前列。

此外,根據工作要點,今年糧食局還將紮實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糧食去庫存。繼續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糧食價格的機制。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市場化收購糧食信貸支持力度。加快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鼓勵多元主體多收糧、農民多存糧,努力減少政策性庫存增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46

國家糧食局來了新局長 山東省原副省長張務鋒補缺

國家糧食局來了新局長。

近日,國家糧食局網站“局領導”欄目更新,張務鋒已於2017年2月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據資料顯示,張務鋒此前擔任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自2016年10月,國家糧食局原局長任正曉任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以來,局長一職一直空缺。於今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在局長人選空缺的情況下,由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作了工作報告。

山東省幹部進京

根據國家糧食局官方網站顯示,現年57歲的新任局長張務鋒是山東萊蕪人。張務鋒長期在山東省內工作,仕途起步於山東省工商局。

據《濟南日報》報道,參加工作之初,張務鋒在省工商局市場管理處當辦事員。4年後,他於1984年年初升任省工商局團委副書記,基層教育處副科長。之後,他先後擔任過省工商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職務,並於40歲時升任省工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6年,46歲的張務鋒離開已工作了27年的省工商局,前往1994年12月才設立的地級市臨沂任職,出任臨沂市委常委、副市長。而臨沂也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擔任臨沂市委常委、副市長僅4個月後,他就轉任臨沂市委副書記,隨即駛入官場晉升的快車道。

2011年年初,張務鋒任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正式進入正廳級幹部序列。據《臨沂日報》報道,張務鋒主持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提出,特別要高度重視糧食合作社的建設,增強糧食生產和轉化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經歷過兩年臨沂市長這一地方主官的歷練後,張務鋒於2013年年初重回省會,擔任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當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次年年初,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至2015年7月,在擔任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的兩年多時間內,張務鋒先後兼任山東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辦公室主任和中共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隨後,他晉升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躋身副省部級幹部序列。

在山東省政府領導的分管領域中,張務鋒負責工業和信息化、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省環境保護廳、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不足兩年時間,張務鋒上調北京,擔任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同時也重新進入發展改革委系統,成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

糧食流通領域的改革重點
 
作為農業大國,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央歷來十分重視糧食工作。糧食主管部門也多次發生變革,目前的國家糧食局於2000年3月設立,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的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行業指導和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的行政機構。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糧食流通工作意義重大。這同樣也是擺在現任局長面前的重任。

當前我國糧食安全面臨新形勢新情況,“三高”即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的特征明顯,糧食庫存多,進口沖擊大,部分糧食品種階段性過剩。在庫存高企和國際市場供大於需的情況下,國內糧價面臨很大壓力,糧食收儲矛盾突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受到影響。

在今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原主任徐紹史提到,從長遠看,我國有13億多人口,糧食供求緊平衡的趨勢不會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力不會減。

他提到,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三個方面,即堅持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動搖、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

值得關註的是,糧價在走低,農民務工收入增長也在放緩,農民增收面臨較大困難。

徐紹史說,在這種情況下,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工作壓力很大。他建議,要多了解農民訴求,多了解糧食流通中的實際問題,多提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節奏。既要穩步推進糧食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實現市場定價,真正反映供求關系,又要防止糧食價格大幅波動,特別是要避免糧價過快下跌。要進一步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機制,確保種糧農民有收益、不吃虧。

在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方面,中央一直以來都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

自從2014年啟動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以來,2015年取消了油菜籽臨時收儲,調整玉米臨儲價格,2016年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新機制。根據中央的部署,今後玉米要“再接再厲、全力推進”收儲制度改革,稻谷、小麥繼續執行並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

當前庫存壓力巨大,在今年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徐鳴提到,糧食的庫存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中,占到85%以上,其中中央事權的糧食又占88%,財政負擔重、資源浪費大。

庫存的高企根源在於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始自2007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初衷本是鼓勵主產區玉米種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然而,從2011年以後,包括玉米在內的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大幅跳水,而中國玉米收儲價格卻逐年提升,這讓國內庫存不斷堆積,玉米出現嚴重供給過剩。收儲政策嚴重扭曲整個玉米產業鏈,玉米的敞開收購更是為庫存和財政帶來沈重負擔。

於是,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需要打好組合拳,執行玉米去庫存戰略的關鍵就在於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敞開收購”了,與此同時,配套調整玉米種植結構,控制住庫存增量,以及嚴格控制玉米和高粱、大麥等替代品的進口。

簡歷:

張務鋒,男,1960年10月出生,漢族,山東萊蕪人。1979年12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

歷任山東省工商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

1997.11--2000.08 山東省工商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1995.09--1998.02 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法專業學習)

2000.08--2006.12 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5.09--2006.01 中央黨校半年制中青班第4期學習)

2006.12--2007.03 山東省臨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2007.03--2011.01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

(2007.03--2008.01 中央黨校在職幹部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11.01--2011.02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2011.02--2013.02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2013.02--2013.03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山東省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兼)

2013.03--2015.07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先後兼任山東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辦公室主任和中共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2015.07--2017.02 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2017.02--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