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冬天里的一把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6/153232.shtml

導讀 : 冬天里的一把火資本的冬天,不一定是創業者的冬天,甚至有可能成為創業者的春天。

前幾天,參加黑馬會廈門分會的成立儀式,其間與黑馬大師兄、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有一個深入的交流。

張浩過去是快樂學習的創始人,做線下教育培訓,是地道的地派。加入黑馬營接觸了很多天派的黑馬兄弟後,開始改造他的商業模式,用重度垂直的方法天地融合,創辦了瘋狂老師。可以說瘋狂老師是在黑馬社群成長起來的明星樣板,成立一年融了5 輪錢,業務發展得非常快非常好,已經牢牢地坐穩了所在品類第一的位置。

除了天地融合,我們還談了創業公司或者說黑馬兄弟如何度過資本冬天的問題。

資本的冬天不可避免地來了。這一輪,最受挑戰的還是那些只會融資不能賺錢的天派公司,或者說融資能力就是公司整體實力的公司,尤其是那些身處C 輪前後,融到了大量資金,每個季度都要燒掉很多錢做補貼做規模的公司,一旦融不到錢,不論現在多強大,立即會面臨系統性斷崖式崩盤。

年初,《創業家》雜誌刊載了易凱資本CEO 王冉撰寫的封面文章《C 輪死》,最近半年《創業家》和i 黑馬網也做了很多相關的報道,我也在不同的場合提出在創業熱的大時代里,創業者尤其是黑馬兄弟們要做更多的冷思考,要學會在春夏秋冬的季節輪替中更好地生存發展。

資本的冬天,不一定是創業者的冬天,甚至有可能成為創業者的春天。在每一輪冬天,都會有這樣三類公司:1、有些創業公司在冬天里就被凍死了,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那些只會融錢不能賺錢的公司,或者說那些一直找風口和離風口近的公司;2、還有些公司在冬天快速進入冬眠模式,只要活著就好,靜待春天複蘇;3、還有一些企業,把每一次危機都當作脫穎而出的機會,在冬天里強身健體偷著長,只要一到春天他們就會上一個大臺階,很多偉大公司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我們的黑馬兄弟選擇什麽樣的過冬方式很重要。1、天地融合。過去我們把企業分成天派和地派,它們都有各自的發展路徑,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就需要天地融合了,就需要讓會融錢的和能賺錢的兩種人或者兩種能力結合到一起,這樣才能既生存又發展,從容應對四季輪替;2、抱團取暖。黑馬社群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6 個行業和地方分會,1 萬多位創始人會員的中國最大的創始人社群,可以說現在黑馬四海皆兄弟,已經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樣板人群,加入黑馬成為黑馬、大家一起過冬一起成長。

如何面對冬天是心態問題,如何應對冬天就是姿勢問題了。在黑馬這個大家庭里,在這個冬天,我們一起來點一把火,點一把創業精神的火,點一把黑馬精神的火,照亮前路也溫暖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75

組合基金經理人的債市趨吉避凶術 鎖定美國長期公債 中國或可賭一把

2016-02-01  TWM

以「挑選債券基金」為本職的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說,目前市場混沌詭譎,今年投資債券的心態,必須以「避險」為主,持有較多美國長天期公債的基金,是適當選擇。

今年以來,不只股市兵荒馬亂,債市同樣一片低迷。「還有什麼債券基金可以買?」是許多仰賴債券基金安穩獲利者的共同疑問;而最能回答問題的是,以「挑選債券基金」為本職的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

盯著盤面低迷的數字,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張俊逸忍不住抱頭,「以今年債券情況來說,能確實掌握到的獲利機會,可以說幾乎沒有。」在如此悲觀的前提下,他點明:「避險,是今年債券的操作重點。」而這也是他給投資人面對一六年債市操作心態的建議。

張俊逸進一步說明,目前市場上高收益債全面潰敗,不管美國、歐洲、亞洲,高收債跌幅幾乎一致。其中美國升息循環啟動,資金環境緊縮,加上能源價格低迷,能源企業債務違約率預期上升,「美國高收債下跌還算有理,但歐、亞兩地的跌勢卻令人憂心。」張俊逸表示,「歐洲還在量化寬鬆,去年十一、十二月表現都不錯,卻在今年一月出現大幅修正;亞洲原本最令市場擔心的中國房地產,當地營建商的營運狀況已有改善,同時這兩地都沒有能源產業的風險,卻出現與美國類似的跌勢,這代表今年的債券市場,投資人都在降低風險。」

回歸避險功能

美國長期公債成避風港

也就是說,市場的恐慌情緒正在蔓延,導致基本盤不錯的歐洲、亞洲高收益債,都無法脫鉤,跟著被掃到颱風尾。在這樣風聲鶴唳的氛圍下,今年對債券部位的定位,將從過去的「獲利」轉為「避險」;簡單地說,不應再考慮「如何靠債券賺錢」,而是必須把債券視為資產配置中的避險部位。

或許正是這樣的定位調整,使得近期唯一能夠逆勢上揚的債券類型,僅有「長天期美國公債」。

張俊逸解釋,「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公債流動性高,沒有『賣不掉』的風險;另一方面,越長天期的債券,對利率的變動越敏感,市場單挑長天期公債作多,等於是為『聯準會不升息』的風險布局。」進一步想,聯準會升息「卡關」的前提,是整體投資環境的動盪明顯加劇,由此看來,「用長天期美國公債規避市場可能發生的劇烈動盪」,這是目前國際資金對債市操作的主流心態。對於保守型投資人來說,從美國債券基金中,挑選持有較多長天期公債的基金,不失為安全的選擇。

當避險成為首要考量,張俊逸直白建議,「今年債券挑選的考量重點,是安全性高過資本利得;甚至從安全性角度來說,減少跌勢是重點,不該期待大賺。」的確不宜期待大賺,基本上,債券獲利的管道有三種:利息收入、匯差、價差,「以今年來看,只有匯差較有獲利空間。」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說。

何出此言?首先,仰賴利息為主要收入的券種,通常是短天期債券或公司債,但這兩種也是目前最有可能出現跌價損失的債券,也就是即使利率仍誘人,但「跌價風險已經超過利息收入空間」,因此並不值得大量介入。相對地,長天期債券現階段較無跌價風險,但除非股市劇烈動盪引爆全球風險意識瞬間升高,否則債券價格也沒有快速攀升的機會。

伺機賺價差

可留意中國「激進」 降息當利息收入與資本利得的兩大獲利管道都出局,「匯差」則成為僅有的賺錢機會。宏利全球動態入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則表示,全球股市波動只會更推升美債需求,現在手頭債券超過一半是美債,而美國啟動升息循環,讓全球資金都往美國跑,美元維持強勢,「光是今年以來至一月十五日為止,美元已帶來逾二%的報酬率。」許家豪也認為,歐洲、日本還在量化寬鬆,新興市場在資本外流的威脅下,幣值孱弱已是共識,「因此,美元應該占投資組合比較高的部分。」張俊逸則給出更精準的時間點,「賺美元債的重點是弱勢台幣,市場預期一美元兌台幣可能升到三十五、三十六元左右,且可能在第一季就會見到。」換言之,如果想透過債券基金賺取匯差空間,投資人可能要在第一季「見好就收」。

即使債市看法普遍保守,但若有投資者具備冒險犯難的精神,想要賭一把賺錢機會,中國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中國政府基於「維穩」需求,救市手段向來激進,張俊逸解析,「參考中國政府過去救經濟的手法,當經濟震盪,一年期存款利率曾經降到一.九八%的超低水平,未來把利率降到比美國公債殖利率低,也不是不可能。」事實上,花旗發表二○一六年的經濟展望報告也稱,中國可能成為新興市場中,第一個將利率降到「零」的國家。現在中國利率還有走緩空間,代表未來債券市場還有走多的希望,但必須注意的是,若要押注在此,前提是中國不能出現金融動盪,降息純為「救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74

熱門產品怎麽逃過火一把就死的命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01/155007.shtml

導讀 : 按照傳統商業模式打造的手遊,生命周期一般都很短,短就短在遊戲帶給用戶的新鮮度會不斷衰減。

一家創建兩年、幾近倒閉的遊戲公司Plain Vanilla Productions,在失敗N次後,硬是在血雨腥風的App Store遊戲市場中一夜成功。

這個遊戲名為QuizUp,一款百科知識競猜類應用,自2013年11月7日正式上線App Store後,一周內迅速攀升至免費榜應用第一名,註冊用戶已超過170萬,並在發布10天內進行了超過7千萬場知識競猜比賽。目前QuizUp擁有4500萬的用戶規模,遍布全球131個國家,平臺上已進行超過50億場競猜比賽。

這樣突然大火的故事在遊戲領域並不少見,包括《憤怒的小鳥》、《你畫我猜》、《Flappy Bird》、《紀念碑谷》一個大家從未見過的遊戲玩法往往讓所有玩家趨之若鶩,趕緊嘗鮮。

但QuizUp所屬的Trivia遊戲類型(Trivia指的是一些瑣碎的常識知識)並不新鮮,以知識競猜為主題的遊戲在App Store上數不勝數,而且知識競猜類遊戲在互聯網誕生前,就是風靡歐美的桌遊類型,甚至改成電視節目。還記得奧斯卡獲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麽?

而且QuizUp遊戲的流程也和一般的知識競猜遊戲大同小異,用戶先選擇一個競賽主題,然後再挑選一個朋友,接著就進入到和這個主題有關的問答選擇題中,誰答對了,誰就能得分。

在這樣一個極為常見的遊戲領域,QuizUp又如何能吸引到用戶的關註?我們認為主要有三點:

市場機會:紅海中的藍海

具備瘋傳基因的產品

先做品牌再尋求變現的發行策略

 

1. 市場機會:紅海中的藍海

Plain Vanilla的首款遊戲是一個為學齡前兒童設計的應用The Moogies,被同時間上線的Dora幹翻在地,幾乎破產。然後他們開始認真思考接下來“山寨”什麽遊戲,Scrabble被Words With Friends抄了,Pictionary被Draw Something(《我畫你猜》)抄了。

但是,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桌面遊戲Trivial Pursuit還沒有特別像樣的山寨。在QuizUp誕生前,官方版本的Trivial Pursuit又是一個桌遊風格的翻版,沒有在遊戲中加入社交元素(而且是人機對決的而已)。

1

Trivia類遊戲(也就是百科問答遊戲)谷歌搜索趨勢 

從谷歌趨勢的Trivia類遊戲(也就是百科問答遊戲)搜索趨勢來看,雖然這類遊戲的關註度在逐年下降,但到了2011年基本就穩定下來,並且搜索量比“iPhone 遊戲”的谷歌搜索量還高出50%以上,顯示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很顯然QuizUp所屬的遊戲品類並不是一個新品類,而是一個衰退中的大品類,Plain Vanilla有機會在這個大品類中演化出一個新的子品類,那就是社交型的知識競猜遊戲。

在QuizUp誕生前,玩百科問答遊戲似乎是一種聖誕節日合家團聚時,用來消磨時光的老套的活動。對於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數字原住民來說,百科問答遊戲不是內容太陳舊,就是難得和同輩好友一起玩,顯然他們的個性化需求不會被輕易地滿足。

Trivial Pursuit,一款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桌面遊戲

2. 產品:簡單性+小眾話題PGC+用戶增長引擎

一切都要簡單:連小孩都會玩

3 

打開QuizUp,直接開始或是Facebook登錄,然後選擇類別,開始答題,得分升級,看排行,交流。整個過程都很簡單。一分鐘上手,五分鐘了解全部。對於熟悉問答遊戲玩法的用戶來說,沒有任何上手難度。

並且QuizUp把一款知識競猜類遊戲應該擁有的元素都做得足夠完整,無論是顏色、形狀、動畫、順暢的功能,一起提升了整個體驗層面的品質。和通常倡導快速發布MVP(最小可行性產品)的做法不同,Plain Vanilla在叠代4次,每次叠代都要把之前版本推倒從來之後,才有現在這個樣子的QuizUp。

“你今天看到的QuizUp實際上是第四次叠代的成果。我們團隊每次叠代都決定把上一個版本推倒,然後重新開發。”——創始人Fridriksson

App Store上發布一個月後,公司創始人Thor Fridiksson在美國的機場因為飛機延誤要滯留機場,但竟然發現有小朋友在玩QuizUp!要知道,這家公司的工作室是位於千里以外的冰島。

眾包給小眾:既降低成本,又獲取用戶

QuizUp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百科知識競猜應用。在App Store正式發布之時,其題目就已經涵蓋300個領域,超過15萬道題。除了一些通用的領域比如音樂、電影、商業、歷史,在這些大的領域下又細分了多個小的門類。你在里面甚至可以看到以美劇《絕命毒師》、或者以球星科比為主題的比賽題目。

這些更加細分的主題是設計者特意為之。很顯然現實中沒有人簡單說自己是影視迷,而更多是說自己是美劇迷、愛情動作片迷、昆汀迷之類。

公司創始人Thor Fridiksson介紹,為了找到那些細分領域話題的題目,比如二戰方面的問題,他們會專門到相關的社區找到熟知該領域的用戶來專門為他們設置題目(通常都是免費,偶爾會付費),並且由公司的專人審核通過。一些想要開創自己喜歡領域的用戶也可以在網站上傳他們設置的問題供大家一起來競猜。

這種眾包方式,除了有效降低了生產內容的成本,還讓QuizUp在上線前就獲取了一批種子用戶,並且進入了讓“用戶自己創造內容,自己消費內容”的類百科網站的良性循環,保證了遊戲內容的日久常新,才能避免“火一把就死”的尷尬。

5

QuizUp題庫量大,各細分主題涉及範圍非常廣

用戶增長奧秘:獲取新用戶的瘋傳基因

究竟是什麽產品特點促使那些流行產品能滾雪球一般地獲取新用戶?大熱的暢銷書《瘋傳: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一書的作者幫我們總結出一個框架:STEPPS法則,具體指的是

社交貨幣(Social Currency)

觸發(Trigger)

情緒(Emotion)

公共性(Public)

實用價值(Practical Value)

故事(Story) 

書中指出,利用這一法則或者是說遵循這一法則,“制造”流行,實現“瘋狂傳播”的營銷並非無跡可尋。而QuizUp的成功,也正是蘊含了這樣的“瘋傳基因”。

社交貨幣(Social Currency) 

就像人們使用貨幣能夠購買到商品和服務一樣,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傾向於選擇有標誌性的身份信號來作為判斷身份的最直接依據。

開法拉利跑車、背香奈兒包包、聽莫紮特音樂的人,討論著最新財經新聞的人,都會成為周圍人判斷他們更有財富或更有品味的標準。

這些就都是社交貨幣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所以,如果你的產品,你的應用能使得人們看起來更具有某方面的優勢,那麽你的產品自然就會變成社交貨幣,具有被人們討論和傳播的價值,從而實現暢銷。

在QuizUp中,用戶與其他用戶PK後,可以把雙方得分結果以及“我贏了誰誰誰”在Facebook、Twitter或其他社交網絡上“曬”出來,讓贏家炫耀一把。

另外一個社交貨幣就是在QuizUp首發後整整4個月,Google Play上才出現安卓版的身影。這4個月期間少不了很多人抱怨QuizUp沒有安卓版。其實美國人一樣有所謂iPhone群體,和國內的區別並不是說用iPhone就是土豪,而是用iPhone的人是略為“時尚”的。所以,在美國的學校里,只要一個班上有人裝了QuizUp,一個月內基本上有iphone的人都會裝上。

6

促因(Trigger) 

你的應用或遊戲是不是能夠成為人們頭腦當中首選的產品,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怎麽樣通過適當的激發的因素,能夠提醒用戶們與你的應用和遊戲產生互動或聯系,這是促因所強調的。

所有老用戶的朋友新加入QuizUp後,新老用戶會收到QuizUp的推送:新用戶會看到老用戶自動打招呼,而老用戶在看到“熟悉的新面孔”後,會有馬上發起挑戰的沖動——菜鳥一般都容易被欺負。

情緒(Emotion) 

如何讓你的應用或遊戲與用戶產生情感上的聯系?在QuizUp遊戲過程中,一般會有兩種用戶心理情緒產生並促使用戶病毒傳播QuizUp:PK後獲勝的愉悅情緒,對話題/明星IP的粉絲崇拜情緒。

公共性(Public) 

人們都有模仿和從眾的心態,社會影響會產生集群效應,所以要讓你的產品足夠突出,足夠引起別人的註意,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選擇你的產品。

和很多一時爆紅的應用一樣,QuizUp同樣將社交屬性融入到其中。用戶除了通過社交網絡“曬成績”吸引朋友參與遊戲,還可以手動邀請社交平臺上的好友來參與,甚至通過向陌生人發起挑戰來認識新朋友。這也是為什麽遊戲一經推出,平均用戶每天在上邊的活躍時間甚至高達40分鐘——超過了花在Facebook上的時間。

可能會有人擔心如果我要挑戰的朋友不在線上,怎麽辦?QuizUp的異步對戰(離線競技)功能使你向朋友發起挑戰後,在你答完一套題,等幾個小時她上線後她在玩的時候,你們兩個會覺得大家在同步對戰,這個做法使遊戲的實時性大大增強。

實用價值(Practical Value) 

與他人共享有用的信息,幫助他人解困,揭示真相、節省時間、給人們帶來快樂、讓人們更加健康,這些實用價值會增強產品和思想的傳播性。

玩遊戲還能學到知識,這樣的借口讓成千上萬的人有足夠的理由讓自己對QuizUp上癮。甚至還有用戶表示,在QuizUp上學到的東西比在學校學到的還要多。

故事(Story) 

能講故事並講得一手好故事,或是能產生故事,在傳播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每一段PK都是你和朋友間的故事。奇葩話題的問題也是大家感興趣的故事。和企業/機構相關的問題其實也是有趣的故事,甚至有人說應該把QuizUp作為企業培訓員工的工具。近年來,遊戲化(Gamification)的確改變了我們使用互聯網的習慣…——人的註意力有限,好玩的東西才有人喜歡。

3.  先做品牌再尋求變現的發行策略

QuizUp三個階段的谷歌趨勢

第一階段(2013117-20143月)

發行秘訣:通過付費推廣迅速進入病毒傳播臨界點 

Plain Vanilla公司知道,自己是一家創業公司,在競爭激烈的App Store遊戲市場,如果不是做一款新品類的遊戲,即使QuizUp一夜爆紅,也可能因為變現心切,對用戶造成App內購買壓力,讓用戶缺乏玩下去的耐性,“火一把就死”;或者難逃被Zynga這類遊戲巨頭抄襲的命運。因此發布之後,迅速擴大用戶規模成為了最合理的選擇。

即使QuizUp具備了極佳的病毒傳播因素,但進入病毒式增長模式之前,必須達到用戶規模臨界點才能讓這個群體通過社交傳播實現自我增長。Plain Vanilla為此找到了Fiksu這家公司制訂遊戲發布期內的廣告投放計劃。

Fiksu通過測試視頻、文字鏈、banner、彈窗廣告、RTB廣告等方式確定視頻和彈窗廣告最為有效,並且RTB廣告的點擊率竟然達到了5.6%!最終QuizUp在每個付費用戶上只花費了1美元,遠低於行業水平,並且通過這些付費用戶免費地獲取了10倍的用戶!要知道當時的行業平均水平,每個付費用戶一般只會帶來一個免費用戶而已。

第二階段(20143-20158月): 

發行秘訣:多平臺國際化 + 內容營銷 +原生廣告變現 + 社群運營

在幾個月內Plain Vanilla公司拿到了2000多萬的融資。有了資本的驅動後,QuizUp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占領全球,成為第一,成為唯一。Plain Vanilla公司馬不停蹄地開展國際化的進程,推出了英語、丹麥語、德語、法語、日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等多語言版本(覆蓋了世界上大半的人口所說的語言),還登錄了安卓和WP平臺。

與各個遊戲公司進行合作開發本地化版本——例如參與QuizUp A輪投資的騰訊。當然也少不了營銷機構如Fiksu在安卓平臺上進行發布活動時的廣告投放。

2015年4月16日,騰訊推出了中國國內首款問答社交手遊《腦力達人》,也就是QuizUp的中國版。遊戲上線數小時就上升至App Store免費榜榜首。Plain Vanilla公司CEO Fridricksson也覺得騰訊的本地化實現了他們原來計劃去做,但沒能實現的想法,比如語音提問。

8 

QuizUp的題目跨度巨大,尤其是流行文化的話題從哈利波特、火影忍者到NBA無所不包,相等於QuizUp幫這些大IP生產出了一個個微型的、遊戲化的內容,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用戶進行病毒傳播。這種自組織的內容營銷方式是Dr. Bee目前看到的最具生命力的內容營銷方式了。

雖然QuizUp在剛推出不久就使用了手遊領域常見的免費-增值變現模式(用戶可在應用內購買“經驗值加速器”(XP Booster)的道具,這個道具可以快速提升用戶在一個小時之內的成績分數),但這種模式和傳統的廣告模式並不一定能證明其商業價值。Plain Vanilla選擇了更特別的道路。

在推出QuizUp之前,Plain Vanilla就已經有和品牌合作的經驗,如與《暮光之城》合作推出同名遊戲。而Plain Vanilla通過和谷歌地圖、可口可樂+世界杯、迪斯尼等品牌合作推出有關他們品牌的問題來賺取這種原生廣告的收入,既證明自身商業變現的價值,又可以讓這些品牌的粉絲被這個品牌的QuizUp內容所吸引,成為QuizUp的用戶,可謂一石二鳥。

9 

谷歌地圖與QuizUp合作推出Earth from Above(鳥瞰地球)的問題遊戲

2014年,谷歌地圖與QuizUp合作推出Earth from Above(鳥瞰地球)的問題遊戲,在2周內讓95萬用戶進行了250萬盤遊戲,並獲取了近3%的轉化率。

這個階段的另外一個特點是,QuizUp的社群屬性逐漸凸顯。QuizUp中的社交元素做得比你畫我猜、瘋狂猜圖之類的社交應用更進一步。內置聊天、論壇,有同國籍(美國本地分州)的排名、周圍用戶的排名。你和玩家在遊戲中的比賽細節、每道題的犯錯情況、得分進度等都有完整的顯示。

並且在遊戲中會有例如論壇的公開討論組。雖然大部分討論組都淪為水帖集合,但部分討論組,如“物理”,後面居然演變成了像國內“知乎”這種開放式的論壇。

在2015年的一個新版本中,QuizUp允許用戶通過地理位置、性別和共同興趣來搜索和關註其他用戶。用戶還可以建立自己的頁面,在上邊上傳圖片、分享鏈接和自定義狀態。

而通過興趣來認識陌生人的這種話題破冰式的交友機制,就有點陌陌的影子。而且還讓這個社區成功地把強關系和弱關系結合,形成一個粘性極強的社區。強到什麽程度?甚至有好多對用戶在QuizUp這個遊戲中認識、戀愛然後結婚!

在這個階段Plain Vanilla公司的CEO Fridricksson篤定QuizUp未來的目標,不再僅僅是全球最大的百科問答遊戲,而是一個基於興趣的社交網絡。

第三階段(20159月至今)

發行秘訣:進入遊戲之外的衍生世界 

當QuizUp自己成為了一個大IP後,衍生品世界的大門就為它打開了。

2015年9月,美國NBC電視公司代表宣布將根據《QuizUp》制作10期直播遊戲競賽節目。除了這是根據遊戲制作的電視節目,而不是根據電視節目制作的遊戲之外,這個電視節目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在節目中,選手們將會與坐在家里使用移動設備玩這個遊戲的玩家進行比賽,贏取高達100萬美元的獎金。

據Fridricksson透露,該節目將在2016年夏季首播。時隔不到一個月,英國的ITV電視公司就從NBC公司買下了英國版的電視節目版權。

把手遊搬上電視這種方式目前仍屬少見。過去NBC曾嘗試過類似的互動遊戲節目,2013年的《Million Second Quiz》也是采取了選手與在家使用移動設備的觀眾進行比拼的形式。然而該節目的反響並不熱烈,在播完了10期之後就便沒有了消息。

而之所以NBC甘願再冒險一次,除了看重QuizUp帶來的年輕觀眾之外(QuizUp的大部分用戶是介於18-25歲),QuizUp的社交屬性,讓電視也“互聯網+”。此外,QuizUp成功和谷歌等互聯網公司合作進行原生廣告推廣,讓NBC可以向互聯網公司招手合作。最後,QuizUp在全球的受眾基礎,尤其在北美、英國、南亞等地的高人氣度,足以讓NBC在節目形式上創新,然後把電視版權授權給全球各國的電視臺合作夥伴。

QuizUp帶來的啟示

由阿根廷遊戲開發商Etermax開發的《Trivia Crack》,可謂QuizUp的山寨版。例如參考了QuizUp的UGC題目、社交媒體分享、社交好友邀請等特點、並且與QuizUp把重點市場放在發達國家不同,Trivia Crack在初期將潛在引爆的市場放在南美,令這個山寨手遊幾近瘋狂地在2015年初風頭蓋過QuizUp。

但按照傳統商業模式打造的手遊,生命周期一般都很短,短就短在遊戲帶給用戶的新鮮度會不斷衰減。

10

谷歌趨勢圖Trivia Crack的搜索量詮釋了什麽叫只火一把

而相比之下,QuizUp最大的不同是內部較強的社群屬性,能讓用戶不斷構建出一個維基百科般的手遊世界,和虛擬社區,再加上階段發行策略的穩紮穩打,讓這個曾被視為“火一把就死”成功地活了下來,並成了史上發展最快的iPhone遊戲。

轉載發布請註明

本文系AISSUER(微信號:AISSUER)原創出品。

如需轉出發布網站歡迎私信或前往微信號告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157

395美元:當形影不離的手機成為一把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565

《007:黑日危機》劇照(電影截圖)

(註:昨天知道君推送的文章後臺出現bug,只剩文末廣告,現在程序猿已經搶修好了,希望各位親愛的用戶大人不要拋棄寶寶,寶寶會繼續努力的。(ㄒoㄒ))

美國大片007系列電影《黑日危機》中詹姆士·邦德有這麽一款手槍,既可以具備智能手機同樣的功能使用,關鍵時刻也可以制敵於死命,殺人於無形。那麽,現實中真的存在這種手機麽?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手機槍”的誕生始末。

“手機槍”是什麽鬼?

美國大片007系列電影《黑日危機》中詹姆士·邦德有這麽一款手槍,既可以具備智能手機同樣的功能使用,關鍵時刻也可以制敵於死命,殺人於無形。那麽,現實中真的存在這種手機麽?要相信,科技發展永遠會刷新你的三觀,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5日報道,一家名為“Ideal Conceal”(完美隱藏)的美國公司推出一款在“閉鎖”狀態下幾乎和智能手機一模一樣的“手機槍”。這個所謂的手機槍是一個長得即像手機又像手槍的雙管鐳射道具。它有兩支槍管,總共能發射兩顆0.38口徑子彈,可“輕松融入周邊環境”。這支槍顏色為灰色,把手搶手柄拉下來之後,里面藏著一個扣板,按下扣板即可開火。手柄合起來的時候,幾乎與手機無異,背部的手機攝像頭和耳機插孔都是偽裝部件。它將在2016年中上市,每支售價395美元(約合人民幣2570元)。當地官員發布聲明澄清事實,民眾在遇見此物時不必過分緊張。

Ideal Conceal公司表示,將在今年中年中推出這款手機型手槍,目前正等待專利批準。

未經面世卻飽受爭議

這項產品發布後引起了非常多人的討論,Ideal conceal 臉書截至3月底已收到16,000個贊,已經有4000名顧客說他們準備入手一只,但反對聲浪也相當強烈,有民眾對手機槍提出疑慮,它是否能混過機場安檢或其他不允許攜帶的地方,而且認為這種發明將使槍枝暴力事件更容易發生,尤其是近幾年美國屢傳校園槍擊事件,這種產品將使人手一支手機的校園風險大大提高,也更難讓一般人註意到身邊的危險分子。

此外,反槍枝組織與執法當局擔憂這款槍枝將在未來造成槍枝暴力。

美國全國警察組織協會執行主任約翰遜認為,基本上任何偽裝武器、使其看起來不像武器的概念,都令人擔心。

制止槍支暴力聯盟(Coalition to Stop Gun Violence)副通訊主管Andrew Patrick表示:“令人擔憂的是,這款槍支看起來像真的智能型手機。”他說:“我們聽過無數起小孩把玩玩具槍中彈事件,因為他們誤把真槍當成玩具槍。”“這款槍支不僅危險,還不負責任。”

據了解,美國槍械暴力事件頻發,每年有3萬人死於槍口下,但奧巴馬總統的控槍法案卻遭到共和黨人的反對。美國人對於擁槍權的看法呈兩極分化狀態,支持擁槍的人稱,槍支是必要的自衛工具;而主張禁槍的人認為,加強槍支管控有助於減少槍殺事件。美國目前有8個州允許人們在沒有準證的情況下攜帶可隱藏槍支。

設計師Kirk Kjellberg 解釋了為什麽要開發這樣一款手槍。

面對反對的聲音,Ideal Conceal似乎早有準備,從“安全”角度來宣傳這款讓他們相當自豪的產品,他們甚至說最好的槍“就是你身邊唾手可得那把”“只要它回到原本的形狀,就幾乎沒人會查覺它是一把槍!”“不僅可以完美隱入環境,大小也非常適合隨身攜帶,只要解開保險栓,立馬就能在危險狀態時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無論是家庭婦女還是任何行業的專業人士,只要擁有了這支手槍,你就獲得了使自己不成為暴力犧牲品的保障。”這家公司表示,“大多數威脅都發生在不到30秒之內。器械是否便利和快速就決定了不同的結果。Ideal Conceal手槍讓你可以迅速出手,立即有效地制止威脅。”

設計師Kirk Kjellberg解釋發明這把槍的初衷。有一天,他在飯店吃飯,有一個小孩子看見了他的手槍然後和他媽媽說:“媽媽,那個人有槍。”隨後,整個飯店的人都恐懼的看著他。於是他決定尋找一種方法,讓他可以在不引起人們恐慌的情況下攜帶手槍。於是,他設計了Ideal Conceal手槍。

面對民眾的質疑,他做出回應,手機槍的內設金屬是和普通的槍支沒有任何差別的,安檢的X射線是能夠掃描出來,而且他已著手和國家安全部溝通,將為他們提供武器詳細的X射線細節,使執法者能訓練員工識別它。而說到這把槍對兒童帶來的安全隱患,他表示,每一個持槍者都應該關閉槍口,承擔讓兒童遠離它的責任。

“手機槍”(新華社/圖)

槍將不僅成為持槍愛好者的獨食

美國控槍已經是個老話題,而近兩年愈演愈烈的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在美國給控槍這個老話題增添了新角度,2015年巴黎發生連環恐襲之後,美國全境槍支銷量激增,已持槍或剛拿到持槍許可的美國公民們紛紛購進新槍支,擁槍還是控槍成為了討論關鍵。而2016年美國奧巴馬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又一次為美國發生槍擊案而哽咽落淚。他在發布會上痛陳美國槍支暴力犯罪頑疾並宣布一系列控槍新舉措,以期繞過國會、用行政手段遏制頻發的槍支暴力事件,奧巴馬還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參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節目,痛陳槍支泛濫的害處。然而,這一系列控槍舉措只是“看起來很美”,反推升槍支銷量槍械商股票猛漲,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犯罪學學者加里•克萊克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奧巴馬執政的這幾年,美國槍械制造商產量大幅提升,在2009年到2013年的短短5年間,這一數字從560萬增至1090萬,接近翻了一番。

克萊克把這一現象稱為“奧巴馬效應”。他解釋說,美國的嚴重槍擊事件近年時有發生,控槍討論也從未停歇,但槍案的不斷湧現卻促使持槍人購買更多槍支,甚至一些原本沒有槍的人也跟風入手,進而使槍械泛濫、涉槍暴力問題嚴重的惡性循環不斷往複。

而Ideal Conceal的銷售似乎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據了解,上個月稍早時,軍火巨頭史密斯威森發布的財報顯示,由於槍支相關法規的變數,以及恐怖襲擊帶來的憂慮,槍支市場的需求出現了海嘯般的增長。史密斯威森的股票價格在過去一年間也翻了一番還多。

實際上,生活在一個槍支遍地的地方,有一個事實是不言自明的:你更有可能因受槍傷而死。多項研究表明,生活在一個槍支管控法寬松的國家,人們被謀殺和成功自殺的可能性都會增加。更何況,當隨身攜帶的手機都成了一把槍。

(部分資料整合自新華網、參考消息、赫芬頓郵報、新浪財經等)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04

凡客靠罵周傑倫刷了一把存在感,然後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4/156024.shtml

凡客靠罵周傑倫刷了一把存在感,然後呢?
i黑馬 i黑馬

凡客靠罵周傑倫刷了一把存在感,然後呢?

如果陳年是發自內心的垃圾化了周傑倫,這才企業真正的大危機。

文|馬本州

你還記得凡客嗎?你還會買凡客嗎?

凡客曾有過無上榮光,在“凡客體”風靡的2010年,凡客營收突破20億元,同比增長300%,不僅是垂直電商老大,更在全行業排名第四。雖然它創立9年、經過7輪融資,然而這家企業一度頻臨死亡,如今卻只剩下似有似無的喘息聲。

但近幾日,“凡客”突然又重回大眾視野,不是因為又產出了什麽新產品,而是因為凡客的CEO陳年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再做驚人語:我覺得100年後,大家肯定還記得穆旦,周傑倫肯定就是垃圾了。

o9.webp

“周傑倫是垃圾”,這一句就已經觸了不少人的逆鱗,尤其是否定了很多80、90後的記憶。不用看也能猜到陳年一定會被網友的噴死,但黑馬哥更關心的是陳年在此事件後會采取怎麽的處理方式來化解這場公關危機,然而……陳年只留下了2個致命的硬傷瀟灑而去。

01  被人下套,“流彈”傷人

商場風險巨大,企業家實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句不慎就可能給企業造成巨大傷害,所以謹言慎行是商場金律。但像周鴻祎之類企業家也常常會“毒舌直言”,甚至挑起戰爭(3Q大戰,小三大戰……),其實像周這類做法也是一種策略,以罵戰來吸引眼球,開展所謂的“負面營銷”。

但這里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那就是做“負面營銷”攻擊對象必須明確,應該向攻擊對象投下精準打擊,最忌諱“流彈”傷人。而陳年此次事件確實達到了“負面營銷”的效果,“凡客”、“陳年”等搜索指數大幅躥升,但隱患巨大,因為陳年是“誤發流彈”,而且流彈傷害的是一名影響巨大的“無辜第三方”——周傑倫。

o3.webp

陳年本身是一個“文藝中年”,一直以文藝為傲,他出過長篇小說,愛搞文藝創作,還把自己喜歡的文藝元素融入凡客的產品中。“文藝範”是陳年鮮明特色,在訪談之中很容易打動人,這當然對凡客品牌加分不少,但這一點如果被人利用,就很可怕。事實上,在訪談中陳年的文藝氣質又泛濫了,表現出很強的欲望想要談談詩人穆旦,主持人抓住這一點,有意的引誘陳年比較穆旦和周傑倫,事實上是把純文學和大眾文藝對立了起來。

由於前面,陳年已經把自己架在了文藝的一方,為了維護文藝青年的尊嚴,他也不得不吐槽周傑倫。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值得被註意的細節,那就是陳年在被主持人使壞吐槽周傑倫的時候,他其實有一個很長時間的沈默,然而從視頻中可以判斷出,陳年確實太過激動,本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更好的組織語言化解沖突,想要推廣穆旦也可以更清楚的闡述觀點,但他采用了一個特別不好的方式:通過更用力的去“踩”周傑倫,為穆旦“擡身價”。

黑馬哥結合“凡客”顧客的人物畫像分析發現,其實喜歡凡客的人和喜歡周傑倫的人大部分都是重合的,而陳年侮辱大眾偶像的做法,顯然不能為穆旦做好推廣,也不能換來大家對陳年文藝氣質的認同,反而讓陳年的氣質大跌,傷了凡客自己用戶的心,此是大敗筆。

02  事後公關不佳

網絡危機公關的處理有以下5大原則:

➤Tip 1:快速反應,遏制不利流言的傳播。

➤Tip 2:承擔責任。對於任何用戶、競爭對手、第三方提出的問題,要勇於擔起責任。

➤Tip 3:誠懇溝通,擺正位置和立場。態度必須要端正、有誠意,而且,不管是誰提出的什麽問題,一定要從用戶和客戶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Tip 4:創始人要站出來。尤其是初創公司,創始人要勇敢擔責,主動溝通,釋放誠意。

➤Tip 5:抓住核心點、核心人物,只有處理好他們的問題,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對上述原則,黑馬哥覺得事件後陳年的公關處理並不夠高明。

通常情況下,任何危機事件和新聞的發生都會使公眾產生種種猜測和懷疑,媒體的作用也會擴大事件的傳播。這時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就是正視問題,以真誠負責的態度面對公眾與媒體,及時與公眾和媒體溝通。而任何遮遮掩掩,欲蓋彌彰,或者傲慢無禮,推諉責任只能招致公眾更大的反感,給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害。

陳年此次事件的公關危機失策,首先就是反應不夠及時,事件經過發酵後,大批的網友第一時間指出陳年的問題,要求陳年道歉,而他的做法就有點值得玩味了,他不回應也不解釋,只是連發數條關於穆旦的內容:包括幾首穆旦的詩歌,“穆旦”的百度指數飆升的截圖和一條講述他與穆旦淵源的長微博。言外之意好像是說:我就是愛穆旦,別讓我停下來。至於網友要求道歉的意見完全無視、不做反饋,這樣的表現激化了矛盾。

o0.webp

克制言行,找回包容的心態

陳年通過踩一腳周傑倫,幫凡客刷刷存在感的做法卻有不妥,但如果僅僅是營銷行為的話,危害還不算太大,可是如果陳年是發自內心的垃圾化了周傑倫,這才企業真正的大危機。

當一個人、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可以有兼容並包的心態,那麽他一定走在上升通道。而當心態真的進入了自我定位,或者鄙視鏈帶入,便是真正的山河日下。

最後,還是要老話重提一下,那就是無論如何一個企業家背負的是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對內肩扛的是所有員工的情感向心力,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為自己一時爽,可能公司品牌卻進了火葬場,那就真的得不償失啦。

凡客 周傑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473

靠一把刮鬍刀 Harry's成新創奇葩 兩個老美買下德國百年工藝 從網路顛覆製造業

2016-06-13  TWM

一個灰濛濛的二月天,紐約曼哈頓市中心區彌漫著一股垂死「獨角獸」 (編按: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的氣味。那斯達克指數剛跌落十五個月來新低,市值一度超過十億美元的電子商務公司Gilt Groupe,最近以二億五千萬美元跳樓價易手。線上刮鬍刀新創公司Harry's共同創辦人雷德(Jeff Raider)卻老神在在地說,「去年獨角獸領風騷,今年要看蟑螂顯威風了。」

新局:電商掉漆

「老土」產業出頭天

他說,比較不神祕、比較「土氣」的公司在今後更能勝出,「電子商務的日子會比過去難過,但我們有真正的生意,賺的是現金,還有一家工廠。」這家工廠,位於四千哩外的德國小鎮艾斯斐,當地居民約五千六百人,除了鎮內那座中世紀古堡,只有一樣值得一提的東西,就是自一九二○年起生產刮鬍刀片的工廠Feintechnik。誰又能想到,位於紐約時髦蘇活區的新創,竟能結合德國小鎮的藍領工藝,寫下一個顛覆產業的故事。

二○一一年,雷德與Harry's另一位創辦人凱梅菲爾(Andy Katz-Mayfield)準備成立線上刮鬍刀事業,與雄霸刮鬍刀市場百年的吉列(Gillette)與舒適(Schick),角逐一七○億美元(約五四○○億元新台幣)的市場。

那一年,刮鬍刀品牌Dollar Shave Club(DSC)在市場上發動價格戰,但雷德與凱梅菲爾另有一套策略:要以設計得更好的刀片、合理的價格,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刮鬍經驗。兩人從埃及到日本,買來每一家刀片廠生產的高級產品,在臥室用自己的臉做實驗。結果苦了自己臉皮,卻始終找不到滿意的產品。

後來,他們從部落格看到一個幾乎沒人知道的歐洲品牌Croma,它專賣Feintechnik廠生產的刀片,外銷歐洲各國。這家工廠用的是一種幾近失傳的「哥德式拱形切割」(gothic arch cut)技術,能將鋼片兩邊磨成拋物線形的鋒刃,既銳利又強韌。

兩人立刻打電話找上Feintechnik,卻發現這家廠既不在柏林,也不在慕尼黑,不但偏遠,而且當地沒有人會說英語。

經過好一番折騰,當Croma刀片終於送到時,兩人就知道他們找到供應商了。

整個故事,得從五年前的一個下午說起。拿到美國史丹福企管碩士學位的凱梅菲爾,走進商場買刮鬍刀,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名店員,幫他打開櫥櫃取出刮鬍刀;拿到收銀台付款時又發現,一套四片裝、加一瓶刮鬍膏的產品竟要價二十五美元。他覺得自己被坑,於是想起好友雷德。

創業:臥室裡的實驗

線上客製化刮鬍刀熱銷

當時雷德已經從華頓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並創辦線上眼鏡公司瓦比派克(Warby Parker,目前公司市值高達十二億美元),挑戰壟斷市場的義大利眼鏡製造商Luxottica,而且經營得很好。

凱梅菲爾心想,刮鬍刀市場為兩家業者把持,與眼鏡市場為Luxottica把持有什麼兩樣?瓦比派克可以挑戰眼鏡市場,何不如法炮製,開一家新創公司,挑戰刮鬍刀市場?他找上雷德,兩人一拍即合,立即展開他們的「臥室實驗」。

終於找到理想的供應商以後,兩人匆匆飛往德國,想說服有九十一年歷史的Feintechnik,替他們這家八字還沒一撇的公司生產刀片。一開始,德國人興趣缺缺,倒是Feintechnik執行長貝克(Heinz Dieter Becker)覺得,這兩個美國青年與其他那些線上新創有一點大不相同:他們要的不是廉價品,而是擁有獨特韌度與支軸的客製化高級產品。

雷德與凱梅菲爾費了五個月脣舌,終於說服貝克,簽下一紙供應合約。到一二年秋,雷德已設計出帶有濃厚男子氣息的Harry's刮鬍刀系列,從八美元的刀片組到三十九美元、附刮鬍膏的產品包等選項,可以搭配,也可以單項訂購。

雷德從紐約創投Thrive Capital籌得四百萬美元,於一三年三月在線上推出Harry's系列;兩個月以後,兩人碰上一個始料未及的大難題。近年來,幾乎每一項產品類型都出現類似Harry's這樣、直接以消費者為訴求的新創業者,主要是經銷商,而不是製造商。但兩人發現,這套模式在刮鬍刀產業行不通,Harry's不能只是透過合約要一家工廠替它生產刀片,它必須買下工廠。

情況是這樣的。產品上市兩周後,由於電子郵件廣告成功,口碑熱銷,Harry's賣光了所有庫存,甚至排隊等貨的訂單還累積了十二個星期。雷德要求貝克另闢生產線,專門為Harry's提供產品,但貝克說辦不到,因為資金不足。

想將生意繼續做下去,唯一辦法就是買下整個供應鏈:Harry's最重大的開支不是程式,而是鋼材、機器與工人。在新創企業的世界,這麼做幾乎是聞所未聞。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穆普露指出,新創公司像這樣大手筆投資的幾乎找不到,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等於是把馬車擺在馬的前面」,逆向操作。

顛覆:當廠商供貨不及

募資一億美元買下供應鏈

根據雷德與凱梅菲爾的估算,買下Feintechnik得籌資一億美元,大多數投資人不可能把這樣的資金投入一家新創。雷德透過在瓦比派克擔任董事、同時是紐約避險基金老虎環球(Tiger Global)高級主管的友人,要求老虎環球出資。

兩人解釋,Harry's 的模式儘管看起來與瓦比派克近似,實則大不相同,因為高級刀片需要的工序難度比眼鏡專業得多;而且最根本的差異是,瓦比派克像大多數新創一樣,只負責產品設計,從供應商取得材料之後,透過合約交由製造業者製造。

以Harry's的主要競爭對手DSC來說,甚至連設計都免了:它直接從韓國的Dorco刮鬍刀廠採購已經設計好的刀片。也就是說,DSC得看供應商的臉色,Dorco之後在北美推出SXA 1000系列,成為DSC的直接對手,原因就在這裡。Harry's必須垂直整合,才能免此後顧之憂。

他們說動了老虎環球。到那年年底,雷德與凱梅菲爾又得到Thrive Capital與另五名投資人挹注一億二二五○萬美元。一四年一月,兩人正式成為Feintechnik的新老闆,成立十個月的Harry's,買下九十四年老店的製造工藝經驗。

兩年前第一次傳出這場收購消息時,德國《明鏡周刊》曾說,這是「美國創業精神與德國工程科技的奇怪組合」。Harry's的兩位創辦人也從管理三十五人電子商務新創的老闆,成為一家員工四百人、客戶遍及四十國公司的負責人。

兩年後的今天,雷德與凱梅菲爾認為他們的豪賭勝利在望。Harry's已做好衝刺的準備,計畫在兩年內將產能增加一倍,預計每年生產二十億片刀片。要達到這個目標非常耗錢,Harry's又籌了一輪資金,募得一億七千一百萬美元,不僅要將既有廠房設施擴充,還要建第二座廠房。

市調機構Slice Intelligence分析師卡薩說,在刮鬍刀這一行,「DSC與Harry's的異軍突起,是自從電動刮鬍刀問世以來,最重大的一次顛覆。」DSC雖是排名第一的線上刮鬍用品業者,Harry's的成長,卻比整個線上市場成長速度快兩倍。

近年來業績低迷的吉列,曾控告DSC與Harry's侵害它的專利(之後撤回),去年夏天,吉列也推出自己的刮鬍俱樂部,加入線上大戰。

挑戰:文化差異

美國牛仔PK德國工匠

當前Harry's最優先的要務在於「人」,他們知道文化差異是個大問題,也知道德國人正盯著他們看。雷德說,「我不想粉飾什麼,有些在這裡工作十五年的員工,想改變他們的心態實在很難。我們可不是六十歲的德國實業家,先得在德國人面前建立信譽才行。」看來兩人直到目前為止,還做得不錯,德國名製片人溫德曼(Ulli Wendelmann)最近拍紀錄片,描述這場「奇怪的組合」,根據他的說法,「小鎮上的德國人,對這兩個美國牛仔的感覺好極了。」新創公司該全線包到底嗎?

新一代的新創企業認為顛覆產業的關鍵,在於「一切自己動手做」。但在講求善用人力及生產外包,以達到商業模式「輕量化」的時代,這聽起來有悖常理。不過,矽谷知名的安霍創投負責人迪克森卻鼓勵公司追求這種模式,並稱之為「全線型創業」(full-stack starups)。如果你開發了一項新科技,不想賣斷或授權給既有的企業,可打造「完整的、終端到終端的」服務,設計到經銷一手包辦。這種模式的潛在優勢極大,相對財務風險也高,只有高度敏銳的創業家適用。「全線型」新創公司有三種作法:Harry's 自行製造Harry's垂直整合的關鍵,在於它所賣的高級刮鬍刀片,僅有少數工廠具備大規模製造的能力。因此,兩位創辦人認為,必須直接掌握這種少見的技術。

但他們強調,不是每個人都能設法斥資一億美元蓋工廠,除非自行製造能創造出獨特的優勢。

Nest Labs 掌握設計並非所有「全線型」企業都要抓住每一個供應鏈環節,僅掌握最關鍵的環節也能勝出。前蘋果設計師創辦的Nest Labs,無論軟硬體(智慧恆溫器、煙霧探測器等)皆自行打造,這使公司更能掌握使用者體驗,並進行產品創新。

特斯拉(Tesla)發明一個新供應鏈為了替它的電動車建立市場,特斯拉擁有從工廠、展示間到充電站等一切環節,完全重塑了供應鏈的概念。這是一場昂貴的豪賭,但若競爭者想效法它的作法,將很難迎頭趕上。

撰文 / Bernhard Warner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76

梅姨上任後的第一把火?英國新首相“斷電”中法核項目

中國核電出海的標誌性項目——英國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C核電站的建設一波三折。

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裝機容量3200兆瓦,將是英國近20年來第一座新建的核電站,原定於當地時間7月29日上午正式簽署合同,然而就在落筆敲定的11個小時前,英國方面意外宣布項目暫停,“推遲到秋季再做決定”。

2015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EDF)正式簽訂了該項目的投資協議。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EDF共同投資興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 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兩大後續核電項目。

中方擬出資60億英鎊(約合527億元人民幣),占總投資的1/3,開啟了中國企業在發達國家投資興建核電站的先例。

對於英方的舉動,作為中方聯合體牽頭方的中廣核在北京時間7月29日淩晨3時發表聲明:“鑒於欣克利角C項目對於英國未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英國新政府表示需要時間熟悉該項目,我們對此表示理解和尊重。中廣核已做好準備,將與戰略合作夥伴EDF一起,繼續推進該項目,為英國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

中國核電主管部門的一位退休高官、權威核電專家7月30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該項目不僅投資巨大,而且投資回報時間非常漫長,需要註意風險。

法方很震驚

對於英國而言,這一造價180億英鎊的核電站項目,除了擔負全英7%的電力輸出重任、惠及600萬英國家庭外,將幫助英國填補2025年後關閉所有燃煤電廠所導致的電力缺口。

這樣一座能為英國未來緩解電荒的核電站,英國新內閣表示要“等一等”。

英國新任商務大臣克拉克(Greg Clark)給出的解釋是,政府在決定前還要“仔細考慮”,將推遲到今年秋天再做決定。克拉克還表示:“英國需要可靠、安全的能源供給,政府認為核能是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就在英國政府叫停該項目的當天,法國時間7月28日早些時候,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已得到合資方之一的EDF董事會10:7票的批準,前景大好。

誰都沒想到,項目因英方的決定而停滯。這一決定也震驚了法方。

EDF的董事會原本計劃在7月29日與英方簽訂相關合同,EDF英國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德里瓦斯(Vincent De Rivaz)還期待著當天向公司高層匯報項目進展。

EDF稱,欣克利角C核電站一旦建成,將會成為歐洲最大的建設項目,也可作為EDF向世界輸出其反應堆技術的樣本。

在英國,目前核電成本每兆瓦時(即1000度電)比油氣發電成本高27.5英鎊,但在同等情況下,比風力發電便宜近20英鎊。按計劃,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將於明年動工,並於2025年完工,屆時將為當地帶來2.5萬個就業崗位。

不同聲音

為什麽英國新政府的態度突然轉彎?

前首相卡梅倫對該核電項目的建設傾力支持,不過其因英國公投選擇脫歐而下臺。新任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在兩周前還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該項目,“我們將確保核電站建設按計劃進行”。

然而,新首相特蕾莎·梅顯然不是這麽想的,她對於該項目的建設以及與法方的合作有自己的“算盤”。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我們會把新的‘時間表’與法方協商,在今年秋天的早些時候做出最終決定。”

梅不按常理出牌。有分析認為,這是她上任後的“第一把火”——除了作為在脫歐談判進程中故意向法方施壓的手段,也踐行了她在就職演說時的論調。當時,梅站在唐寧街10號門口高調表示:“當外資進入英國的戰略部門時,英國政府有時有必要進行幹預”。

其實,梅在擔任內政大臣時期就流露出對該項目的不滿,對卡梅倫推進該項目的熱情不以為然。英國前商務大臣文斯·凱布爾(Vince Cable)在接受英媒專訪時也表示,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梅對中國國企參與英國核能建設表示異議。目前,梅尚未對凱布爾的說法予以回應。

梅的首相幕僚長尼克·蒂莫西(Nick Timothy)此前也極力反對該項目。2015年,蒂莫西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根據政府內外安全專家的意見,中國參與這個項目,便可進入計算機系統,這會給中國人機會,他們將有能力阻礙英國的核能生產。他表示,這令人感到很擔心。

面對英國政府出人意料的決定,英國的行業工會表達了不滿。

規模最大的英國聯合工會成員凱文·科因表示,延後推進核電項目將帶來就業崗位的損失,進一步拖累英國經濟增速。“任何進一步的延遲或倒退,將拖累經濟增長。”科因說,“也將危及這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帶來的數千的技術崗位。”

工黨影子內閣的能源大臣嘉德納(Barry Gardiner)直言不諱地說:“這項本應該惠及英國民眾的建設如今已陷入一片混亂。”他還指責政府對項目停工的欲蓋彌彰,“政府推廣這一項目已有2年多了,但顯然如今沒有B計劃。”

不過,嘉德納也對項目的造價持有異議。有數據顯示,建造該項目的最終成本將達到300億英鎊,發電成本也遠高於預期。但嘉德納表示,更傾向於改進這一建設計劃,而不是完全叫停。

投資的經濟算盤

一直以來,關於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的爭議從未停歇。支持者認為,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對滿足英國的能源需求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在2023年之前,英國現有的大多數核電站都將因老化而關閉;反對者卻認為,該項目在戰略、環保和技術等層面上,都存在眾多問題。

2015年9月,英國當地媒體曾發表一篇題為《我們支持核電,但欣克利角C應該被拋棄》的文章稱,該項目“在經濟上不科學”。

EDF同樣有這樣的擔心。今年早些時候,為了回應EDF內部工會以及管理人員的強力反對,EDF企業委員會決定請企業外部專家審議英國核電計劃的可行性。

今年3月初,EDF的首席財務官托馬斯·皮克馬爾曾向公司高層請辭,原因是在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上與公司的分歧無法彌合。他給出的理由是,在目前工會代表持續對該項目高昂造價日益表示不滿的情況下,公司不應當匆忙推進該項目,而且推進該項目會令公司的財務狀況面臨巨大風險。

由於法國政府握有EDF84%的股份,此事還驚動了法國經濟部長馬克隆。他曾在今年4月表示:“欣克利角C核電站兩座核反應機組的投資額相當於EDF一年的投資額。這項投資不會改變法電的財務軌道。”

他再次排除法國退出這個中法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首個重大項目的可能。

馬克隆還表示:“這個耗資巨大的計劃將是推廣法國技術的機會,這對法電集團立足英國是必需的,將可保存和保護國家核能工業的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60

電商們顫抖吧!天貓要把聚劃算打磨成一把“尖刀”

商家營銷平臺聚劃算是時候來一次“改頭換面”了,特別是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B2C電商爭相以各自姿態開啟新一輪消費升級的趨勢下。

聚劃算事業部總經理劉博最近在描述今年的發展方向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要拉大與天貓之間的差異化,在商家端,不再刻意關註聚劃算整體大盤的GMV(總交易額),而是更看重單個商家的交易規模;在用戶端,要推出更多創新玩法、事件營銷,努力把聚劃算打磨成一把“尖刀”,在創新中沖在前面。對這兩句話背後意圖的分析,不難看出聚劃算眼下面臨的機會空間與緊迫感。

起初,很多商家把聚劃算視為一個單純的出貨平臺,就是集中幾天做單品類低價大促,以價格驅動交易,大多是選擇“爆款”。貨賣完了,商家獲得了交易額與曝光,平臺拿到了提成,消費者享受到讓利,除此之外沒有沈澱下更多東西。以至一些不了解這個平臺的商家在招商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讓多少折扣出來?

現在,很多大商家已經不再走爆款套路,而是更講究“一盤貨”的整體銷售思路。同時,商家普遍想在活動結束後仍然保持與這些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來的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比如最好能將新用戶引導至品牌在天貓上開設的旗艦店,成為品牌的粉絲,做粉絲運營。

與同樣做大促的唯品會模式不同的是,聚劃算仍是一種品牌商直營的B2C平臺,各促銷活動中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品牌方直接發貨,且多為單倉發全國。有利的一面是商家可以在自己的後臺看到用戶動態,保證了與消費者之間互動更直接,這也是商家愈發看重的一種“溢價”。而像唯品會等整體出貨量更大的自營電商采取的模式是,自己從商家拿貨再自己發貨,該模式的好處是確定性更強,對貨品與物流的把控更深。但品牌商與消費者之間“隔了一層”,品牌直接運營用戶的難度較大。

但對於聚劃算模式,在平臺上做大促與導流到天貓旗艦店之間並沒有天然的連接邏輯,這就需要聚劃算在營銷方式上嘗試更多新意。比如平臺給消費者發放對應品牌旗艦店的消費紅包,將用戶轉到天貓旗艦店的日銷節奏中,這是一種最簡單粗暴的營銷手法。

這仍然很初級。現在擺在聚劃算面前的主要壓力來源於營銷新玩法上的創新。在經歷了最初單純的搶貨、搶資源階段後,電商現在進入到運營消費者的階段。理想情況下,營銷平臺的規模化與消費者黏性之間應該是一種良性循環關系。劉博現在很看重用戶在聚劃算上的持續訪問次數。盡管有單獨的聚劃算App,但畢竟它的最主要流量來源仍是手機淘寶App入口。畢竟在這個超級App里,有太多版塊和icon可以輕易分散掉消費者的註意力。

據第一財經記者從聚劃算內部了解到,中秋節假期過完後,聚劃算將馬上在上海新天地舉行一次與時尚芭莎合作的走秀,通過時尚明星將品牌、互聯網、時尚產業串聯起來。如果翻看聚劃算最近半年來的議程表不難發現,像與蘇州博物館進行時尚跨界、里約奧運門票首發、與美泰玩具合作進入兒童市場、與意大利酒展合作引入紅酒等,再加上剛結束的以內容營銷為訴求的“9.9聚星節”,均明確指向了同一個方向,即消費者黏性與平臺“調性”的提升。

總體上看,聚劃算在保證GMV的同時,正在逐漸改變平臺上的貨品結構。那些低價、爆款的小品牌出貨量大、利潤貢獻高,這部分仍是平臺上的重要組成,讓財報上的數字更好看;但另一方面,它也在提速引入國際大牌,甚至包括奢侈品,讓消費者從促銷貨架式的購物場景中升級到“逛”和“體驗”的消費場景。盡管“高逼格”並不意味著銷售額一定大。

但這又面臨一個需要博弈的苦惱。像海藍之謎這類高端品牌,舍得在天貓旗艦店的在線店鋪裝修上一次性花費1000萬元,盡量打造與線下專櫃同等的體驗效果,這類品牌大多不願意與那些9塊9包郵的團購貨放在同一個平臺上賣貨。這也是聚劃算需要去平衡的一個點。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對聚劃算的定位被形象地描述為一把“倚天劍”,意思是講究營銷穿透力,沒有冗長的供應鏈,采用內部買手團隊選貨這種更輕快的經營模式,只專註做好營銷平臺的角色,更好地連接用戶。大方向已經明確的聚劃算,需要在航程中不斷微調,以便讓更多用戶與商家“上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67

聯大告別演說!奧巴馬不忘黑特朗普一把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20日在聯合國大會大理石講臺前發表其任內最後一次演講,在長達50分鐘的演講中,這位即將謝幕的美國總統將焦點放在自己的歷史地位和7周後舉行的美國大選上。

他列舉自己擔任美國總統8年來的進步,也強調全球化在使人類更加緊密的同時暴露出國際秩序的深層次問題。

可是,奧巴馬總統,7年前的承諾你還記得嗎?

承諾

奧巴馬在聯大的年度演講一向被視為尋找其外交政策軌跡的好方法。對比其第一次演講和此次演講內容,可以看出奧巴馬已經不是2009年9月23日那個首次在聯大演講、躊躇滿誌和充滿希望的美國總統了。

有美國媒體評論稱,即將退出世界舞臺的奧巴馬看起來不像是要改變世界,而是和世界達成妥協。在20日的演講中,他提出要使全球經濟造福全人類而非少數富人,要打造包容、負責任的治理模式,反對原教旨主義和種族主義,以及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而在7年前,他發誓拋棄前任布什的單邊主義,承諾達成巴以和平協議與打擊恐怖主義、打造美國和穆斯林世界關系的新時代、防止核擴散、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發展全球經濟。7年過去了,奧巴馬的承諾兌現了多少?

2013年7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在美國國務卿克里的主持下重啟和談,再次談崩,巴以都希望美國能再次傳遞和平的希望和信心。然而,此時的奧巴馬卻好像逐漸“遺忘”了巴以問題。從2011年“基地”組織前領導人本•拉丹被擊斃後,奧巴馬政府就開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東不再是其戰略關註重心,而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後,巴以問題似乎更被奧巴馬忽視,這種視而不見的感覺一度讓美國傳統盟友以色列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而目前關於奧巴馬和巴以和談進程的最新消息是,當地時間18日白宮發言人稱,奧巴馬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1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的會場外舉行會晤,並無下文。

在20日的講話中,奧巴馬說,像敘利亞這樣的地方,無法獲得最終的軍事勝利,“我們必須進行外交努力,阻止暴力,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援助,支持那些追求政治和解的人”。

美國《紐約時報》評論稱,奧巴馬在敘利亞問題上基調如此慎重是有原因的,最明顯的就是他還有4個月的總統時間,這意味著像敘利亞這樣棘手的問題顯然無法在其任內解決。當然,他也明白自己存在一些政治上的束縛,不想因為自己的某些政策,例如推動巴以重回談判桌的新一輪計劃,惹惱選民而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帶來消極影響。

至於打擊恐怖主義,奧巴馬最值得說的還停留在2011年5月擊斃拉丹,然而“9•11”事件發生的15年後,17日紐約曼哈頓切爾西區發生爆炸,致數十人受傷,紐約州州長將此次爆炸定性為恐怖襲擊,又給他出了道難題。

希拉里則在爆炸發生後稱,與國際同盟相互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應該是美國新總統的首要任務。她說,為戰勝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美國應該繼續加強反恐聯盟間的空襲協作,強化在敘利亞、伊拉克及其他地區的外交作用。

成績寥寥

“我們經歷了這個時代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在各方協作下,我們成功避免了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重,並成功將全球經濟重新帶回增長軌道。此外,我們成功搗毀了一些恐怖分子的老巢,並強化了全球核不擴散機制,通過外交努力,解決了伊核問題。”奧巴馬20日細數了自己的成績,“同時,我們還和古巴重啟外交往來,協助哥倫比亞結束了拉美地區歷時最長的一場內戰。”

在外交成就上頗值得一說的伊核協議,奧巴馬並未多渲染。在伊核問題上,奧巴馬和國務卿克里投入了頗多精力,一邊在國會山和反對派搏鬥,還要費時費力地和波斯灣的盟友修複關系。但在20日的演講中,他只是說該協議“加強了全球安全,提高了伊朗和其他國家合作的能力”,並提醒最近朝鮮進行核試驗帶來的威脅。

有分析認為,無論是長期風險還是收益,伊核協議在美國仍然是政治幹擾的來源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奧巴馬不多渲染是擔心讓共和黨鉆空子,影響希拉里的選戰。

映射特朗普

在演講中,他夾槍帶棍指責那些“築墻之人”,指責那些推動民粹主義、宗派仇恨和經濟不平等的外國領導人,盡管他並未提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名字,但無疑這些都可以對號入座。

“一個被墻壁環繞的國家只會自我禁錮。”奧巴馬在演講中重點提到貿易保護主義者加強了反對全球一體化的力量。

在此前的演講中,奧巴馬曾多次提到全球化的破壞力量,但這次,隨著其在位進入倒計時,抓取政治遺產的時間愈加緊迫,而全球陷入比以往更大的不穩定性中,奧巴馬也愈加強烈地呼籲國際合作和國際秩序。

“此刻,我們都面臨選擇。”奧巴馬說,我們可以選擇用更好的合作和一體化模式前景,或者我們可以退回到嚴重分裂和沖突的老路。

他還談到了在美國和歐洲,民粹主義推動的政治導致了全球的“不確定、不安和沖突”。

有政治觀察家評論稱,奧巴馬所說的“選擇”和“不確定性”無疑是描繪了當前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之間的競爭和選擇,提醒選民選擇特朗普就是選擇分裂、沖突和不確定。

此外,奧巴馬還稱,俄羅斯仍然是國際秩序的威脅。盡管幾天前美國和俄羅斯剛剛達成敘利亞停火協議,奧巴馬仍不忘攻擊俄羅斯。他說:“在一個早已遠離帝國時代的世界,俄羅斯仍試圖通過武力恢複其失去的榮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900

計算機板塊跌幅近3成 基金經理要博最後一把?

“不要與趨勢作對。”這句投資精英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箴言,在今年來表現地尤為明顯,尤其是管理計算機等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們,感觸尤深。

Wind統計顯示,僅僅以129只軟件行業主題基金作為觀測維度,今年來截至11月4日,其中82只基金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下跌超過10個點,占比近55%。這些基金中,不乏去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以及明星基金經理。

“計算機行業(表現不好)最主要的是去年上半年炒了一大波,這個板塊從2009年開始就持續走強,到了去年中旬成為估值最高的一個板塊,並且遠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今年以來表現比較差,估值的均值回歸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原因。”北京一家中小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第一財經日報》。

三季報顯示,計算機行業的基金倉位已經降至2013年6月來的新低,但目前該板塊仍沒有啟動的跡象。距離年底還有不到40個交易日,可以說,今年留給以計算機為主題投資的基金經理的機會所剩不多。

外延將減速

11月7日,大盤在煤炭、鋼鐵的帶領下實現微漲,創業板指則下跌0.7%。計算機板塊(中信一級行業)下跌0.37%後今年來跌幅已經達到29.76%。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計算機三季報的亮眼表現。

前三季度,計算機板塊的163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2872.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8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約5個百分點;共實現歸母凈利潤 266.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5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約 54個百分點。

從板塊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長均達到了近年來的較高水平。

但投資者似乎對此並不買賬。本報也註意到,從統計的行業內公司的三季報情況看,行業內公司業績表現分化較大,且預計並表對業績增長的貢獻度頗大。

“測算的結果都表明, 在三季報業績25%-30%左右的增速中,約10%來自外延並購,另外15-20%來自內生增長。我們判斷二三季度的並表高峰將帶來接下來兩到三個季度的業績增長, 預計第四季度並購帶來的業績增速可以保持在10%左右。”財富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

與此同時也要註意到的是,從統計的近三年行業內公司並購情況看,業績承諾也於今明兩年集中到期,分別為11和18家者,這也會對上市公司並購整合提出新的考驗,而整合不達預期的被並購公司則可能出現業績變臉風險。

廣發證券也指出,剔除並表影響後的行業內生增速或有不及預期風險,由於2017年外延並購的增長態勢明顯不及2014年與2015 年,可能造成未來行業對內生增長的依賴更大,從而帶來增速下滑的風險。

本報記者註意到,也有券商對四季度計算機板塊的投資給出“中性”評級的建議,顯示出並不是那麽樂觀。

估值仍高

截至10月31日,計算板塊的整體估值(TTM)約為50倍,基本位於歷史中位數附近。但板塊估值中值為95倍左右仍處於歷史高位。分析人士認為,整體法和中位數估值的差異也反映出小市值公司股價仍處於較高位置。

“最根本的還是估值太高,透支了未來2-3年的增長。市場也是從看前景到看業績有這麽一個轉變,市場情緒也是周期型的,跌到一定程度也會起來。”上述投資總監表示。

該基金經理也表示,從消費級互聯網到企業級互聯網已經是大勢所趨,投資計算機的產業邏輯並未發生變化。不過,投資邏輯已經從“無法證偽”的估值提升轉向“必須證實”的估值殺跌、從非理性繁榮轉向理性回歸。

“現在大家要看到一個明確的市場前景和盈利前景才會去買它。也能看到今年有很大比例的公司在做自己的業務,講故事的比例也不太多了。”這位基金經理也表示。

華東一家券商的分析師則表示,計算機的估值處於中位水平,短期內沒有熱點主題及明顯催化劑,行情十分平淡。在此背景下,建議選擇行業景氣度高、基本面優質、估值合理、中期有明確催化劑的公司進行中期布局;此外,臨近年末,建議布局股價較高、資本公積較多的具備潛在高送轉預期的個股。

歷史統計也顯示,高送轉主題在每年年末和年初年報披露前一般都有非常可觀的超額收益。通常股價越高、每股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越大、每股凈資產越高以及流通盤越小的個股高送轉的概率也就越大。

趨勢不可抵抗

基金三季報顯示,基金持有計算機的倉位已經到了2013年6月來的較低點。這顯示,三季度基金經理對板塊有一定幅度的減倉。對應著,重倉計算機主題板塊的基金經理表現也並不好。

Wind統計顯示,僅僅以129只軟件行業主題基金作為觀測維度,今年來截至上周五,其中82只基金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下跌超過10個點占比近55%。這些基金中,不乏去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以及明星基金經理。

對三季報進一步統計可發現,基金對中遊行業的加倉較為明顯,其中建築裝飾、輕工制造、建築材料成為了倉位環比增幅前三的行業,而減倉行業方面,傳媒、計算機、食品飲料是倉位環比降幅前三的行業。

較為悲觀的一種觀點是,行業短期內大概率仍將維持震蕩,估值在當下時點雖無大幅下跌風險,但仍存調整空間,因此在配置層面建議甄選個股以獲取成長收益。

另外,雖然大盤漲至3100點以上,但在當前在外匯儲備不斷消耗的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在同步走低的狀況也可能會成為A股的風險因素之一。因此考慮到海外風險及國內匯率壓力對國內股市日漸顯現的壓力,建議短期以中性倉位應對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融通基金也認為,臨近年底,資金更加註重博弈性機會,三季度機構減倉的食品飲料、電子、汽車零部件等偏消費的板塊,要警惕市場獲利了結。

“主題上關註地方國改,尤其是國改比較積極的山東、廣東,另外,根據深港通開通在即,也會出現短期交易性機會,對白酒、醫藥、證券形成刺激。”融通進一步向本報記者表示。

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表征場內風險資金的兩融余額國慶之後持續上升,說明部分場內資金的風險偏好有擡升的跡象。

“假設如果目前資金面短期資金緊張是由於短期信貸投放、整個實體經濟需求啟動,基本上可以確定至少到明年一季度,能基本確定權益是好於債券的。整個通脹水平水平同比都是向上的。所以在這個階段通脹預期會起來,那麽大家會選擇抗通脹的資產,權益便是這一類,也就是買股票賣債券。”一位公募二級債基基金經理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