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生果鋪八年無休成功上位

2010-11-18  NM




四十五歲的Daisy(方蘭 卿),八年前斷然離開拍拖六年的富貴男友,跟睡到日上三竿的「Hea」生活劃清界線。逛「連卡佛」多過逛街市的她,為慳九千元租金,膽粗粗頂手九龍城一間 連閣樓水果檔搬竇兼創業。從果欄入貨賣十元三個蘋果開始,到轉型高級日本水果店,絕招是二十四小時營業賺搏命錢,八年間一百呎地攤鋪起家的「源興水菓專門 店」,已發展成今日與明星水果店永富並駕齊驅的九龍城果王。

回首過去,Daisy不忘感激多年來的生意拍檔兼男友麥子宏(三十七歲)。兩人一個日更,一個夜更,一主內,一主外,日日做到無停手,只好在這裡訴說同撈 同煲的歲月!

子宏︰

忙碌的日子過得真快!每天廿四小時營業,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從不打烊,我們的心血結晶——「源興」轉眼間已八歲了。

回想剛開業,眼見數個鋪位之隔的永富食品賣日本水果生意甚好,便向他們供應商要貨,怎料供應商不接我們生意。同行如敵國,怨不了人。我們大不了到SOGO 用優惠咭買日本水果,再用原價賣給客人。利潤少得可憐,但至少向客人證明我們也有日本水果賣!慢慢建立到口碑,加上你人緣好,找到一位經營日本水產的朋友 幫我們搭路,聯絡到另一間日本水果供應商,規模更不輸行家的。

二百磅南瓜吸客

說起這間供應商,可真對我們十分關照,合作七年,經常幫我們搜羅各種新產品。我們一眾行家都清楚對方來貨價,不能靠價格戰吸客,要贏人,入貨必須有特色, 好像乒乓球般大的「紅寶石提子」,極之罕有,供應商就讓我們獨家賣了三年;現在鋪面擺放兩個重二百多磅的日本北海道巨型南瓜,都是供應商教我們引入,作獨 家「生招牌」,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

除了靠特色,學過插花的我,深明包裝對促銷的重要性。一箱箱日本水果運到鋪頭後,就是我和夥計大展身手的時候。我們用的包裝物料,由保鮮紙到三款水果托、 六款水果碟,都是從日本訂購,貪其款式夠精美,可以配搭不同顏色的水果。成本的確是高一點,每隻碟要一元五角,一個托也要一元,但可減少水果變壞,香港人 買水果習慣拎上手摸一摸,撚一撚,水果自然容易變爛,日本水果來貨價不便宜,預先包裝好減低損失,變相慳了錢。若客人要求,我也會打開保鮮紙給他們「驗 貨」。

製果乾減損耗

水果最不耐放,一爛就賣不出去,所以要懂得散貨。除了賣鮮搾果汁外,我還會製作雜果乾。一次,有位客人買了大量芒果,我好奇一問,他解釋是用來做芒果乾; 於是靈機一觸,便買了兩部食物風乾機,每發現店內的水果「唔靚仔」,便拿它們製雜果乾,以一包二十八元出售,雖然只能回本,卻封了蝕本門,就連山頂一間咖 啡店都跟我們要貨,貪其無添加。

子宏,我一個女人仔,十七歲結婚生子,到二十八歲離婚自立,連搵工都要編造履歷,三個月轉一次工就是為追回十年工作經驗。學做生意更是勇字行頭,當時隻身 去果欄入貨被人蝦,買貨又被人偷龍轉鳳,人家見我斯斯文文,直言叫我轉行,我不服輸每天只睡兩三小時也要捱過去,與囡囡傾長途電話都累得睡着了。

你見我如此辛苦,竟辭去月入二萬多元的裝修工作來幫我手。這些年來,我們雖然經常為鋪頭的事起爭拗,但其實我內心滿是感激,所以許多事情我都依你的決定。 例如今年五月鋪頭擴充一事,當時隔壁的豬肉檔租約期滿,業主向我們招手,這間鋪我們恨了多年,可是簽約前一刻,我們最信任的三位日更員工竟集體辭職,後來 才知道他們在街尾自立門戶,跟我們打對台。這個時候搞擴充,花錢裝修之餘,租金一下子由八萬元跳升到十二萬元,有一定風險;但若打退堂鼓,又怕新租客不願 意把其鋪位門口位置分租給我們,鋪面變相細了一截。我心想,算吧,若真的捱不住便執笠,想不到你十分堅持,裝修還趕及中秋節檔期,今年生意上升不止一倍 呢。現在證明你的決定是對的,謝謝你!

Daisy︰

我們多年賺來的全都投資落鋪頭,怎可以輕言執笠?我固然明白你的顧慮,但我心裡知道你對當年被客人揶揄我們鋪頭是「地攤」一事耿耿於懷。你曾跟我訴苦說, 隔壁豬肉檔常把地方弄污,租門口小小位置,卻要三萬元租金。難得盼到他們租約滿,我一定要把握機會擴充。現在,鋪頭足有四百呎,花了近百萬裝修,裝有兩部 冷氣機,還有誰敢說它是「地攤」?

我堅持租下豬肉檔還因為它是轉角鋪,佔盡地利,可以吸引更多生客幫襯。九龍城侯王道賣日本水果的鋪頭至少四間,競爭激烈,但同時因為集中,吸引許多跨區客 駕車來光顧。「源興」位處衙前圍道與侯王道交界,對正十字路口,汽車駛進來第一間鋪就是我們。拆掉豬肉檔的帳篷,我特意在外牆裝了十四支射燈,入夜後,橙 色的燈光照得鋪頭格外光鮮醒目。

八時果欄入貨

鋪頭擴充了,我要更加努力入貨。當初辭職過來幫手,跟你一樣,我對水果一竅不通,果欄買貨見到紋身大漢都會心慌一慌,自然也成了欄商的「羊牯」。自己技不 如人,無話可說,只好四圍請教果欄的老行尊,平時跟他們多多聯誼,中秋節送月餅,派「流通貨幣」——香煙,我才學懂入貨的技巧。到果欄買貨,定要快人一 步。那裡凌晨三時最旺場,但晚上八時許,一箱箱水果已陸陸續續運到;有你負責看鋪,我八時半已來到果欄,見到「揀手貨」便立刻在水果箱上寫上鋪頭字號,搶 先認投。快手搶貨,一來可避免某些欄商魚目混珠,把好的和爛的水果摻在一起;二來,一板水果,頂層的幾箱是最好的,底層有很多會壓爛了,遲來的行家只能買 到這些「籮底橙」。

Daisy,我知道你心願是把「源興」升格為一間小型超級市場;畢竟,賣水果利潤不高,又有旺季淡季之分。秋冬,我們都要靠大閘蟹幫補收入。今年首次跟團 購網「uBuyiBuy」合作,推出優惠價四十五元一隻大閘蟹,二十小時內賣出逾萬隻。雖然網站不抽佣亦只能收回成本價,但起碼打響名堂,客人來取貨又會 順道買水果,名利雙收。我們近一年又跟友人合資開了一間有機菜店,和一間韓國食品雜貨店,汲取經驗,為達成你的心願又邁進一大步了。

開業資料(4/2003)

租金*︰$84,000

入貨︰$80,000

頂手費︰$100,000

雜費︰$20,000

總投資︰$284,000

*兩個月按金,1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10/2010)

營業額︰$2,000,000

租金︰$120,000

人工^︰$160,000

入貨︰$1,500,000

雜費︰$110,000

盈利︰$110,000

^2名老闆及12名員工

永富食品公司董事陳錦輝

面對僅數個鋪位之隔的源興來勢洶洶,經營高級水果及大閘蟹生意18年的陳錦輝,大方回應對手策略,認為危中有機。

有危︰對手「源興」擴充,整體感覺光鮮搶眼很多,加上駕車進入侯王道總會先經過源興,無疑存在壓力。另外今年亦曾有幾間團購網找我們商議合作賣大閘蟹,其 中ubuyibuy要收取售價二成半作佣金,因為食水太深而遭我拒絕。最後他們免費為源興促銷。

有機︰「源興」擴充營業,無疑加劇區內水果店的競爭,不過,今年中秋節生意額不跌反升。長遠而言,各行家努力做旺個市,把侯王道打造成「水果街」,餅大 了,對誰都有好處。好像大閘蟹,侯王道現時有十間鋪頭賣蟹,知名度足媲美尖沙咀加連威老道,吸引不少跨區客光顧。事實上,近年已有不少內地豪客慕名到九龍 城買日本水果,以本公司為例,內地客增長近兩成。

接招︰我們一向都有做宣傳,如︰互聯網、報刊,但現階段不考慮同區擴張,因為九龍城有不少地方正在收地,搵位擴充存在不明朗因素。不過,我們計劃裝修鋪頭 及把門口燈箱招牌改成LED燈,吸引客人。我們不會仿效「源興」廿四小時營業。我跟太太平日都會留守鋪頭招呼客人,若廿四小時經營,便須放棄家庭生活。況 且,凌晨來賣水果的客人始終不多,未必能「維到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84

恒指38000 樓市升1倍 炒到爆

2010-11-18  nm




美國的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2)落實後,準備開動印銀紙機,這一招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熱錢有如決堤般湧入經濟較佳的新興市場,總理溫家寶上週訪問澳門,特別 提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資產價格上,極容易產生泡沫,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和澳門都要準備應對之策。」

泡沫正在形成,但何時爆煲,真是天曉得!但亦可從過往的泡沫作推測,本刊以九七年樓市見頂時的數據作參考,發現要達至九七年的瘋狂水平,現時樓價仍有八成 以上的升幅,而恒指要攀上○七年狂牛狀態,則勢破三萬點。在銀紙無力的經濟環境下,全城皆炒,除樓、股外,紅酒、郵票、人民幣都炒,草根階層則囤積日用品 來抗通脹,一於要貨唔要錢,呢鋪肯定炒爆香港。

資產價格不斷上升,銀紙貶值,手持港元的香港人更覺無力。今年三十六歲的Terry本來做會計,二十多歲開始炒股票,三年前,他替一家公司搞上市,拿了一 筆錢,真正賺了人生第一桶金後,就不再打工,開始做職業炒家,今年初開始,他狂掃新界樓,現持有單位十六個,亦買入人民幣及基金,手頭現金只佔身家一成。 他每天的生活離不開一部iPad,隨時篤股價、睇樓市成交、外幣匯價,連炒賣iPhone這門小生意都不放過,身體力行在這個資產泡沫大浪中淘金。

他說:「而家副身家五成係樓、三成股票、一成其他投資工具,只有一成係現金。留咁多現金喺手,只會不斷貶值,總之手頭上嘅錢夠我每個月開支就夠,真係緊急 要用錢時先放啲股票囉。」

二百萬樓下即掃

在Terry的投資組合中,住宅樓佔最多,他的買樓策略是:「二百萬樓下嘅樓,唔使睇即買。如果低層又話唔買、望墳又話唔買,會買少好多嘢。」他認為只要 單位的價錢,比九七時的價錢低最少兩成,就叫有水位,現時單位中有九個在粉嶺,包括粉嶺名都及碧湖花園,七個在沙田及大埔。買入的單位,假如連租約就會繼 續出租,其餘一律短炒,每個約賺最少一成就賣。

但他的炒樓經歷並非一帆風順,第一個買入的單位在九七年,是沙田河畔花園:「最後都交咗幾十萬學費,好彩有份工,咪一路hold住個單位。」他說相比以 前,現在低息令投資環境不如九七般風高浪急,他說得頭頭是道:「九七時利息要P(最優惠利率)+2%、P+3%,律師費都二、三萬呀,成本好高。而家買樓 用HIBOR(銀行同業拆息)好平,就算HIBOR加息,都有封頂P-2.4%,律師費幾千蚊咋,同以前差一大截。」

一直以來,他都只持有一、兩個單位投資,但去年底開始瞓身炒樓,就是因為低息,基本上他會向銀行借七成,分三十年攤還:「以前單位出租嘅收入,剛剛夠付供 樓,但因為息低,而家租出去供埋樓,仲有錢落袋。」他舉例,一個粉嶺兩房單位,供款每月四千多元,但租金有六、七千元,不但每月有千多元落袋,樓價同時不 斷升值。一年間,他前後炒賣十多個單位,每個賺十多萬,令他賺了接近二百萬。

樓市升八成

供款與租金比例是衡量樓價會否爆煲的指標之一;九七年時樓價狂升兼息口高企,以太古城為例,供款大大超過租金,供款租金比例達1.79,在沙士時則只是 0.95。本刊以此推算出「爆煲指標」,方法是假設利率不變為1%,要達至供款租金1.79的比例,樓價要升至$1,100萬,相對於現價$627萬,仍 有75%升幅。即使假設利率升至3%,樓價要升至$900萬才達至「爆煲指標」。

加息無有怕

上週樓按加息,特首曾蔭權公開指會隨時出手打擊樓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表示關注QE2對本港經濟帶來的泡沫風險。市場猜測政府將對樓市炒家徵重稅。 Terry坦言這個星期相約睇樓的人少了,但他卻仍然無懼地說:「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嚟緊仲有第三期,美國起碼出年年尾先加息啦,九七年嘅時候都唔係一加息 個樓市就跌,要加幾次息先得。」不過,為了保險,他不會炒豪宅,只會選二百萬以下的單位投資:「因為豪宅係熱錢炒,但係細價樓真係有市場需要,我睇過好多 上市公司今年的業績,好多都賺錢,出年應該人人有人工加,咁就要上車啦。」他認為細價樓買少見少,現正積極物色低水的公屋及居屋。

另一方面,人民幣上升,他也有買外幣及債券。最「抵死」的是,他連iPhone都炒,早前蘋果公司限制每個住址,只可登記買十部iPhone,以壓抑炒 風,他的「住址」多的是,每轉炒十部,已炒了兩轉。訪問當日他就急急拿手上的iPhone往旺角先達放售,他說每部可賺一千五百元,他前後買了二十部,賺 了近三萬元。他認為入場費又平,而且風險低,不過賺得少,故只屬玩票性質。

樓價可升一倍

Terry對樓市非常樂觀,認為美國到明年底才會加息,而且按九七經驗,最少加幾多息樓市才「冧」,到底樓市何時到頂爆煲?

以太古城為例,現時的每月供款與租金收入相同,比例是一,但九七年息口達九釐時,當時一個六百七十五呎單位要五百六十七萬,月供三萬五千多元,但租金只有 兩萬,供款相對租金的比例達一點七九。雖然同樣單位現價要六百二十七萬,遠超九七年樓價,但息口低企,每月供款只是兩萬元,而租金約萬八至兩萬,若要達至 九七年一點七九這個供款相對租金比例,樓價要升至一千一百萬才爆煲,即是還有七成半升幅。而新界落後屋苑,潛在升幅更驚人,一個現價二百一十五萬的嘉湖山 莊,要升至六百萬元才「爆煲」!

裕泰興地產執行董事羅守耀預期,息口在這幾年進入加息周期的機會極微。「中間有可能加一、兩次息,但不是進入加息周期,影響樓市不大。而家係炒落後市,追 晒新界西北、居屋公屋,或單幢樓村屋。我哋睇到嗰啲四、五千蚊一呎嘅最當炒。金融海嘯嘅餘波太厲害,要出QE1、QE2甚至更多救市,港元同美金掛鈎無得 避。喺溫和通脹,過低利率下,買任何樓收租都起碼有三釐以上回報,所以必有炒風。我哋只能隨波,不能抗衡!」

恒指破三萬

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是否「抵買」的指標之一,市盈率=股價每股盈利,亦可視為回本的年期(假設上市公司以後每年淨利和去年相同),若市盈率10倍,即假設盈 利不變及長揸股票下,投資者要長揸十年才回本。過往每當股市見頂,市盈率亦達歷史高位。本刊以過往九七、二○○○年及二○○七年恒指高位的市盈率作基準計 算「爆煲指標」,例如九七年股市最高峰回落前,恒指市盈率達至19.2倍,本週二恒指的市盈率是17.46倍,恒指要達至19.2倍的市盈率,便要攀上 26,000點,較現時恒指23,700點仍有10%的潛在升幅。恒指要攀上二○○○及○七年高峰市盈率,這個浪有力挑戰33,000點至38,000 點!

恒指破三萬

每逢牛市,都會湧現一批股神,有「元朗股神」之稱的曾錦安於二○○六年發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投資,莫過於在○五年買賣富士康而大賺過百萬元。曾錦安現職 宏利保險高級分行經理,出外見客亦隨身攜帶股票機,股票機設定了到價提示功能,方便時刻緊貼市況。

「而家係牛三(牛市第三階段)嘅第一個升浪,個市仲有得升。我睇好個市唔係因為QE2,而係遲啲會有QE3、QE4、QE5,美國經濟一日唔好,就會有 QE N,更多更多嘅熱錢會繼續流入。」睇好後市,曾錦安近日開始將窩輪的注碼加大至三、四成,更開始投身市場更小、更難賣出的恒指期權市場。「我唔鍾意買藍籌 嘅正股,太大隻,困死資金,窩輪、期權先可以放大回報,窩輪有六至七倍嘅槓桿,而期權更加有近三十倍,賺錢快好多。」其中,曾錦安說因為九月初李嘉誠跟胡 錦濤的一次世紀握手而最睇好長和系窩輪,並花五萬元買入三十五萬股和黃認購輪(24268),當時窩輪價一毫四仙左右,而和黃股價為六十元,現升至八十元 水平,他手持的窩輪價升至八毫二,賬面賺二十三萬多元。他認為和黃可上望至一百一十二元:「上次○七年高位係九十四元,根據鐘擺理論,今次個頂會係上次個 頂嘅一點二倍,所以我嘅目標價係一百一十二元。」

他拿着計算機,再次依據鐘擺理論,估計恒指會在下年八、九月見頂:「將上次(二○○七年)個頂(三萬二千點)乘一點二,下次個頂會係三萬八千四百點。」

「爆煲指數」如應用在股市上,亦上升在望;如以九七年市盈率推算,恒指升至二萬六千點才爆煲,若以二千年科網股市盈率推算,恒指則要達三萬八千點才爆煲, 就算以○七年市盈率計算,恒指則升至三萬三千點才爆煲;現時恒指在兩萬四千點水平,泡沫似乎只在初步形成階段。

歷年股市泡沫比併

另類投資爆升

直擊百萬元掃酒

「你哋有幾多拉菲(Lafite)存貨?有幾多我要幾多。」一名染了一小撮金髮、身穿便服的女士走進尖沙咀一間酒鋪,便直衝到收銀處說了這番話。

店員聽罷也見怪不怪,施施然將紅酒搬出來,她看罷嫌存貨不夠,索性叫店主把Latour及Mouton等名酒亦統統拿來。經過二十多分鐘揀貨,她最終以一 百一十萬元港幣,買入二百多瓶紅酒,並即時拿了數萬元人民幣現鈔落訂,再找專人送返深圳。由於大堆銀紙點算困難,女士向職員說:「俾塊濕布我,好難數。」

記者上前採訪,深圳居民歐小姐指是替內地豪客買酒,每隔兩星期便來港採購,「內地市場好大,需求大到你想像唔到,呢二百幾支酒,兩個星期又冇晒。我仲會去 其他酒鋪睇,真係唔可以諗,有幾多便掃幾多。」

經常深港兩邊走的她,指着其中一箱Mouton二千年紅酒,「幾個月前先八千幾,依家要過萬,升得咁快,真係要掃,買得十八支都唔係好夠。」她越說越起 勁,「最近內地好多人搵瑪歌紅亭(Pavillon Rouge),好似○七年嘅,三個月前六百蚊一支,依家要千四蚊,呢度只得百二支,我全部要晒。」

事實上,紅酒價格在這兩年間大幅上升,上月底蘇富比在香港舉行的紅酒拍賣會,其中三瓶一八六九年的Lafite,被一名透過電話出價的買家,以每瓶一百八 十一萬五千元(連佣金)投得,破了世界紀錄。

有行內人指該買家是國內人,老牌酒商Berry Bros. & Rudd香港主席梅國基亦認同此說法,更指這個價錢雖然有點瘋狂,但拍賣會後亦扯高其他紅酒升值兩成,導致國內人更瘋狂掃貨,「冇辦法啦,依家第二度搵錢 容易,好多人閒閒哋都有幾百萬嘅酒。」

郵票翻生

鈔票持續貶值,郵票市場卻絕地翻生,上海盧工郵票交易市場更成為炒家天堂,一版八十張的金猴生肖郵票,由今年初廿萬元人民幣,最近被狂炒至約一百萬元。

而為沙士發行的紀念郵票,現時亦較票面勁升一千六百倍,帶挈廿來歲的香港炒家張介明賺個滿盆紅,「○三年只係賣幾十蚊一版,今年初賣八百蚊,而家要千六 蚊。」他指以天災人禍為題的郵票最值錢,其持有的地震及文革郵票,升值便以數十倍計,令他十多萬元資本,賬面翻了三番。

他原來是集郵世家,「阿爺阿爸成日炒賣,當時好多人睇好英女王皇冠郵票,所以大量入貨等升值。」惟九七年政府宣布停用皇冠郵票,其父變得滿手蟹貨,蝕了十 數萬元,儘管他仍手執一版金猴郵票,現值逾百萬元,但已變得痛恨郵票,「佢將賣剩唔值錢嘅郵票俾晒我。」

○三年,他亦沾手炒賣郵票,透過同學間互相買賣,賺取差價,「日日都去商場搵郵票,老闆有時將少少瑕疵啲郵票俾我,我再比原價平少少嘅價錢,賣俾同學。」 他將賺到的資金,再加上家人的零用錢,瞓身轉攻大陸郵票,父親知道後大怒。「有次唔小心俾佢見到我攞啲郵票入房,同佢鬧晒交,我唯有呃佢話以後都唔再玩郵 票。」

記者問他郵票泡沫會再爆破嗎?他表示毫不擔心,「依家唔算泡沫,大陸而家先開始發展,多咗好多人收藏精品,好嘢永遠係好嘢。」

連體紙幣斷市

除了郵票,紀念鈔票亦被同胞炒到㷫起,「渣打一百五十周年,三十五連體紀念鈔舊年一出,由原價萬八跌到萬四蚊,上個月都係萬五,今個月初突然升到四萬 蚊。」金輝錢幣老闆陳榮輝指,內地炒家左右了錢幣價格,只要被他們睇中,升勢便一發不可收拾。

陳榮輝指尤以連體鈔最值錢,例如上月的公益金活動,抽出一百二十名善長,每人捐款二萬八千元,便獲贈兩張四十五連體的十元鈔票,「兩張係相同號碼,一張係 膠版,一張係紙版,所以好值錢。」推出首日已炒至五萬元,現時更升至十二萬元。

身為錢幣炒家的歐海堂,明知這款連體鈔有錢途,故叫齊一家四口入飛搏做「善長」,結果只得他抽中,不過仍未肯沽售,他笑笑口說:「五十萬元或者會考慮。」

全套鈔票價值連城

歐海堂全屋擺滿數十個膠箱,裝滿各式紙幣,總值逾一百萬元,「响銀行租咗四、五個保險箱,屋企放嗰啲,唔係最值錢。」

他指國內人最流行儲「全套」人仔鈔票,「五年前我用兩萬蚊買咗兩套,舊年五萬幾賣咗套,而家升到二十五萬元,早知唔咁早放啦。」另一款八○年印製的二元人 民幣,銀行每收一張便報銷一張,故此歐海堂亦大手掃貨,「而家嘅新銀紙,已經無面值兩元,我當時十幾至四十幾蚊買咗五、六綑,而家升到每張九十蚊。」

聯繫匯率雙面刃

「美元升,港股挫,樓價跌;美元瀉,港股颷,樓價漲。」這是香港炒樓炒股人士的師奶智慧!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令全球看淡美元。港元與美元掛鈎,跟隨美元崩盤,港人要保值,就只有狂買資產,造成資產泡沫,將樓股推上天價。一旦美國復甦,美息上 調,美元大幅反彈,港元不能像其他自由浮動貨幣般貶值,就只有資產價格下調,到時就會大爆煲,情況就如九七金融風暴一樣,樓股會跌六至八成。

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亞洲多種貨幣貶值五成,港元與美元掛鈎頓變亞洲最貴的貨幣。金融大鱷索羅斯攻擊港元聯繫匯率,以致銀行同業拆息一度挾高至三百釐,他 更沽空了港股及期指圖利。香港因被聯繫匯率綁死,失去以貨幣貶值來容納經濟疲弱帶來的震盪,以致資產,如樓價大跌八成,蒸發全城數千億元的財富,造成十萬 戶資不抵債的負資產,通縮更持續五十六個月。

拆解「全套」鈔票編號

AB00000001

AB11111111

AB22222222

AB33333333

AB44444444

AB55555555

AB66666666

AB77777777

AB88888888

AB99999999

AB100000000

師奶囤積糧食

至於無錢投資的家庭主婦,面對百物騰貴,唯有囤積日用品抗戰。黃大仙師奶黃太最愛格價,「超市好衰o架,你要得多先平,幾個師奶可以一齊大批買再分貨。」 她廚房幾個吊櫃已放滿日用品和糧食,猶如小貨倉,「阿女鍾意飲檸檬茶,前日見百佳買夠廿四包,送四支樽裝飲品,縱使屋企有存貨都一樣掃貨。如果我間屋大, 我就唔使就住入,廁所都放滿廁紙啦。家吓咩都貴,蒜頭餐餐飯都要用,年頭兩蚊三嚿,最近過六蚊啦,真係癲。」

她隨身必帶定紙筆,方便計算價格。除了儲貨外,又得意洋洋指住米缸,「我專買包裝穿窿米,呢包八公斤尋日先買,有窿即刻八折,七十蚊,好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85

直擊珠海稀土走私村

2010-11-11  NM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配額,但由於利 潤豐厚,不少人鋌而走險走私搵黑錢。

除了內蒙古包頭,原來就近香港的珠海市斗門鎮有一條村落——

大濠涌村,全村上上下下均參與走私稀土,本刊記者深入這條走私村,窺探到稀土山頭如何被非法開採,再被偷偷摸摸地從水路把稀土運出國,擺明與國家對着幹!

在珠海拱北碼頭,乘一小時車進入了斗門鎮,記者找來電單車司機送我們到大濠涌村的深水碼頭。他們都面有難色,然後跟我們說:「日頭還可以,晚黑之前就要 走。」沿着進村的路,路邊泊着一輛又一輛的重型貨櫃車,只見一幅幅被掘到凹凸不平的稀土地有如爛地盤,記者想找個位置看清楚,村屋內的狗隻見陌生人就不停 吠,幾名大漢即時跑出來,問記者為何來這裡,記者借意說找人,未問及找誰,他們已目露兇光地說:「這裡沒有你找的人,走呀!」他們一直跟着,至目送我們離 開為止。

村民警覺性十分高,短短一條村路,已有多人在把守,一見有陌生人進來,便立即打電話「通水」,每家每戶都養有一隻惡狗。抬頭看看,有些村屋更安裝了閉路電 視。

深水碼頭總共有三個貨船停泊處,村民說每晚總有一個在運作。記者到達了這個走私碼頭,白天時,船泊在碼頭旁,毫無動靜,運輸工人都躺在車內休息,只有一架 警車停泊在船的旁邊。村民叫我們千萬不要走近,因為警車不是用來保護市民,是保護走私者的。

村民敢怒不敢言

白天的大濠涌村十分寧靜。一到晚上,卻變了天。記者躲藏在一間村屋內一整夜,親眼目睹國家資源——稀土,如何流失。

上週四凌晨二時,記者在碼頭附近埋伏,有一架私家車突然有節奏地響安「咇咇、咇咇、咇咇」,猶如叫醒大家「開工呀!」那些白天停泊在路邊的重型貨車隨即開 動,泥斗上載滿一箱箱如泥頭般的稀土,魚貫地排隊進入碼頭上磅,再把稀土倒上着了大光燈的船上。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貨櫃車司機跟我們說:「稀土運出公海 後,就會轉船,直接送去日本及美國等地,一日大概運五千噸。」以現時稀土平均價每噸一萬元人民幣(下同)計,一晚走私額就達五千萬元!

船上有兩名船員拿着電筒四周圍照,海上亦有兩架巡邏船在行走。船上不斷發出「轟轟聲」,令村民難以入睡,但從來無人投訴!記者也不敢貿然舉機拍攝,因為聽 說曾經有海關線人暗地裡進行緝私活動被發現後,遭當地人持刀追殺。

記者循船隻登記號碼追查,據河北省曹妃甸港口海事處登記資料,這些船以往曾報稱是運鹽的,但現在卻用來走私稀土,有村民告訴記者,稀土走私在他們村已有五 年多,卻不敢告發:「我們這條村以前是全珠海最窮的,土地種不出東西來,吸毒者就最多,後來有姓鄧的人在這裡起了個私人碼頭,請了一些人幫手做運輸,亦在 湖南、四川找人負責監視,有人試過出聲反對,後來卻無故失蹤了,他們在這裡是無法無天的。姓鄧嘅主腦已經買通村長李華英,主腦嘅哥哥係珠海市副市長,海 關、公安全都被疏通好,平日有警車巡邏,但對他們的行為卻視而不見。」中國政府大聲疾呼保護稀土資源,對如此明目張膽的走私活動卻視而不見,莫非真是鞭長 莫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86

本站有統計以來點擊突破300萬隨感

經過兩年多的營運後,本站(包括湯財文庫及湯財手記)點擊率在這今天終於過了300萬,如果計及未統計及內地站點的點擊,估計接近350萬,在沒有強大的傳媒宣傳之下,能達到這樣的成績,相信是一個紀錄,所以值得記存。

本站在近一年風格已慢慢轉變,產量雖然減少,況且也少了許多股票推介,但希望把一些問題寫得較為深入,令人了解了上市規則及財技的應用、以及人物的來源,並且和Realforum互相深化,目的是把這站變成能讓人深入地了解股票,並希望周老師所稱的「宅男式炒股法」儘量能夠接近有人脈的炒股法。

其實人脈式炒股法,只需要多看八卦新聞及雜誌,並多多翻閱年報,了解人脈的關係,就可以儘量估到keyman是誰,周老師只是把它神化,你只要翻看近香港的報紙、雜誌、新聞、然後用Google就可以知個大概,他那個方法只能再去深入問真人,但人的因素難測,所以能儘量少就少好了。

有人好像做個統計,一個人一生一般能認識的人大約都是3,000個,有關係約100-200個,較長的合作的不出10-20個。雖云有人交游廣闊,但你在同一個圈子活動,認識的人不出圈子的機會很大,實際上只是較大的無圈的監獄吧。

webb-site.com及stock.zkiz.com的人物系統,或者未來製造的維基百科,亦希望儘量記得每一個人和甚麼人有些甚麼關係,使得可以儘量猜到每個人的把戲,使得別人不得隨便玩財技玩得這樣高興,亦使小股民可以知道騙局,能夠知所進退。

而小弟的博客的文章有以下的傾向:

(1) 把收購公告的事重新鋪排過一次,不清楚的搞清楚,並把它具體化,使人能夠儘量明白

(2) 把新聞及股評人提及的錯處能夠儘量更正,希望各新聞從業員及股評人能夠尊重自己的工作,另外使別人了解真正的事實

(3) 把一些逐步興起的股票集團逐步起底,並讓人了解他們的脈絡所在

有人稱現在是不需要懂任何知識,對,我們是不用懂任何知識,因為Google 一下就找到,我們何需了解甚麼。但是,必需要有一定的根底,然後從文件的事實中尋找真偽,不是一味照抄,這是我所需要的,所以必需廣泛閱讀。為免獻醜,有時不能快速出文的原因就在此。

另外,又有人說要人尊重一班長輩,現時知識處處,但這班長輩好像跟不上時代,不利用Google、Facebook去拿資料,也不勤力,只顧著幫自己的客戶,寫一些沒料的東西,還要沾沾自喜

但是,這些東西網上也找到,只是你肯不肯花時間去努力去找,所以他們落後是應該的,被人忽視是應該的。如果你這麼聰明,為何不用我的方法逐點逐點駁倒,還去說別人如何不尊重你們,你今天讀了書嗎?

我只希望別人少些應酬,多多做好自己的事,但是世界就是這樣,我只有略盡幾分力,把這些落後者了解自己的問題,希望他們能誠實。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0

2010-12月供指示 hiking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4696

78期月供匯控以$85購入45股,第40期月供領匯以$25.05購入157股,第32期月供中人壽以$35.35購入111股。

通 脹到臨,樓價必升,是不少人的想法,上月尾曹仁超在信報的投資者筆記指出以上關系並非必然,同時,亦指出通脹與食品、黃金、白金價格並非混為一談是美麗誤 會。價格上升,是供不應求的結果,通脹影響供求,但不是唯一因素。通脹必臨,是大眾預期,問題是否引起惡性通脹,另一問題是會否引起經濟衰退,經濟學家眾 說紛紜,小投資者與其買大細,不如做好自已果份工。

既然美國繼續印銀紙,樓價未必一定升,賺錢的中外(業務在非美元區)企業應該成為焦點,因美元貶值而水漲船高,業績有如順水推舟,事半功倍。

 

過去一個月的新聞中,最令人憂心的是中國九月份用電跌12%,2010年頭三季出現前高後低,是否意味工業生產出現轉勢?另一個數據,10月份中國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報54.7,比市場預期好,無論新訂單、生產、採購量、原材料庫存、產成品庫存等數據均呈上升。綜合兩數據項,加上10月份是傳統出口淡季,可解釋為中國過去半年多出口放緩,至上月國內消費正逐漸彌補國外需求的減少,引至PMI上升,關鍵還是用電量是否配合回升,若果用電回升,可以宏觀地推測產量上升,否則代表單價上升,即通脹加劇中。牛市結束,總要有個理由,一些不為市場注意的數據,可能會找到一點端倪,無論結果如何,動動腦筋也是好事。

 

恆生指數跌市三周年,2007年10月30日由高位31958.41開始下跌,經過約一年時間,至2008年10月27日跌至低位10676.29,跌幅66.6%(666魔鬼代號?)。之後又經過一年許,至2009年11月17日,恆指升破23000點後喘息,恆指在19000點至23000點間牛皮了幾乎一年,至2010年10月6日又再重返23000點以上。現時是牛幾?

 

道氏理論中所指的牛市,是指上升趨勢由一系列升浪構成,每一段升浪都持續向上穿越先前的高位,其間夾雜調整,但不會跌穿上一個升浪的低位,情況有如潮漲時海浪在沙灘留下的軌跡。所謂牛一、二、三,是指道氏理論中,在上升趨勢(牛市)的三個checkpoints :

牛一開始:由之前的熊市過度悲觀開始反彈

牛二開始:因企業盈利而增長

牛三開始:與價值背離的價格

 

如果對號入座,2009年恆指的升幅反映了市場對企業盈利的信心,當時恆指市盈率不到20,不算背離價格,其後證明普遍藍籌股盈利明顯上升,市盈率大幅回落至「合理水平」。一如熊市系列,引道氏理論的目的並非預測前景,而是找出現時身處何方。2010年餘下不足個半月,藍籌股業績預計普遍上升,預測市盈率會向下調整,恆指25000點只是樂觀,市盈率僅僅超過18倍,調整後唔算「價值背離的價格」。有報導指現在是牛三,我並不認同,恆指市盈率仍在歷史範圍之內(大部份時間在12-18倍),因此,我相信現在仍在牛二,靜待牛三。這就是九月初將MPF逐一轉回港股基金的理據。

經濟學是理性分析人類行為,牛三與熊三都由非理性行為組成,以理性分析推測非 理性行為(例如牛市高位與熊市低位),是邏輯茅盾!精力用在這課題是浪費時間。正如有司機醉酒或吸食毒品後駕駛,後果難以預料,理性分析不應花心神去預測 每位司機的最終結果,而是看到有車子左右不定地行駛,便要加倍留神,小心會被波及。

 

港股九月份平均成交金額由732億,升至十月份的978億,至十一月十七日1079億,貪婪的種子正在成長,指數唔跌穿上個浪的低位(過去年多的低位是五月時兩次跌穿19000點),牛市仍會持續,牛三一到,指數與成交往往都會創新高。

普遍政府嗜以政策以展示其愛民之心,議員亦積極提出種種「收買人心」的政策, 香港近期對樓價的聲音特別多,但均屬舊瓶新酒,只會影響短期供求,港英時代建了多少居屋,按揭由九成變七成,最終還是敵不過供求定律。高地價政策是高效率 稅制(成本比其他稅項低得多),不變為妙,在經濟角度看,政府要做的是控制供應以讓樓價在中高至極高的水平浮動,其餘一概不管,管制代表浪費納稅人金錢, 如限制發水,有無知市民,便有無能政府。張五常曾有篇短文分析街市「稱」現象,有趣!終有一天,會有一間發展商以標榜以實用面積,明碼實價作買點而大受歡迎,之後爭相效法。

 

身為價值投資見習生,信奉長期投資,但不等同只買不賣,當「看到」價值大幅低於價格時,我仍然願意取回現金。例如領匯派息率跌至不足3%,而人民幣預期年升幅高於3%,加上定期息率,後者是較佳的選擇。

 

友邦保險抽八得三,順利成為第28位成員。之前Tom.S問及Clear Book內是否太多股票,我的想法是肯定的。28隻股票中,現價比成本價低的有六隻(蝕錢),當中有三隻中國地產股,在等待公司成長,不賣;中蕊國際以前用來警惕自已,現在做事謹慎得多,除時可以賣出;中國電力當初天真地以為是公用股,現在了解深了,中國的公用股隨時成為宏調工具,也可以賣出;貿易通派息穩定,保留。

 

其餘22位成員,金融類包括中人壽、平保、交銀、中銀、太保、農行、友邦,賭業類澳博、永利澳門、金沙中國,都是喜歡的行業,港鐵及領匯愛不釋手(不斷以股代息),永旺收取的股息早已全數取回原來的投資,俊和是個人的第一次投資,任性一點,作為記念,以上14隻股票都會在Clear Book內長時間。工業股及零售股包括波斯登、重慶機電、中糧包裝、雷士照明、中國聯塑、新疆金風,抽股時已有相當了解,在其業務沒有大變(變壞)下,沒有賣出的理據。最難取捨的是聯通(原為網通)及中國鋁業,與中國電力一樣,為調控工具,當年投資時經驗不足,狠心賣出並無不可。

港交所上年尾為迎接澤西島註冊的俄侶而增加認可司法權區,上月尾,再增加巴西、日本和馬恩島(位於英倫三島中心),自然是為了全球第二大礦業公司淡水河谷來港上市(未知是發新股還是預托證券),據說明年初可成事,「四塊金磚」只欠印度,曾特首訪印度時大賣廣告,何時「印度神油」來港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1

蝸居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2.html

    昨日睇電視節目,話說一班八十後青少年夢想擁有自己的安樂窩,但可惜大環境不許可,樓價過高以及租金太貴,於是要被迫租套房或者和別人分租,其實 我最不明白為何一定要買樓,租樓又有何不可呢。至於樓價太貴,住得遍遠一點不就可以了嗎,而你必須住在油尖旺或者港島,不貴就假了。

        八十後有些大學還未畢業又喊著樓價太高沒錢買樓,喂,哥哥仔,你工作都未有就諗住買樓,會不會異想天開呢,至少你得先找份工作,然後開始 努力點節衣縮食,勤儉儲蓄起來,到有首期後再慢慢供樓吧,至於你現在什麼都沒有準備,又在喊什麼呢,就算現在樓價回到沙氏時期的低點,你也是一樣買不起 的,醒醒吧。

        然後有一個講到是北區區議員,月入二萬元,但又買不起樓,粉嶺區百多萬元的樓也買不起,這個我不明白,月入二萬元,如果百幾萬的樓都買唔 起還要說貴,那什麼叫做便宜,另外,在海嘯時期單位回落到一百一十萬,他又心想應該會再跌的,但不好意思,這個價已是谷底反彈之價了,衰什麼呢,貪心吧。 現在樓價不跌反升,還要在你不相信的情況下不斷再上升,於是你心中絕對可能會想到,現在不買,可能此生都沒機會買了,認命吧,於是結果當你真的落訂的時 候,風雨即至,呯的一樣高價應聲倒地,恭喜晒,你又摸頂了。

        還有一堆八十後,聲東擊西,這邊喊樓價太高沒錢買樓,但那邊廂手握最新MODEL的IPHONE4,還有名牌襯衫和牛仔褲,全身包裝加起 上來足夠我吃一年有多,但仍然喊著沒錢買樓。都是那句舊話,你不是沒錢,只是你將錢花在不應該的地方,才會沒有錢買樓吧。

        弱者永遠將錯誤歸疚於別人,而成功則是自己的辛勞,眾說現在高樓價是地產商惹的禍,高地價高樓價,應該要地產商賺少一點,讓廣大巿民能夠 買樓,噢天呀,這些事應該是政府或善堂做的吧,與地產商何干呢,我真是搞不明白。如果是這樣,你們應該每天都回公司做義工,因為你知道啦,公司產品不應該 訂得太高價錢,所以員工們將就一些,自己降薪吧,你自己都覺得無可能之事,居然跑去叫別人這樣做,世間既事真是無其不有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2

百亿注资邮储银行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00319&time=2010-11-20&cl=115&page=all

邮储银行面临二次创业,即如何尽快建立起安全的放贷能力、理顺与邮政的利益关系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张宇哲

 

  资本金仅及一家中等规模股份制银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资产规模却仅次于五大行与国开行。设立时资本金200亿元的邮储银行,成立三年来,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应遵循怎样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每年的缺口如何弥补?

  “今年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8%。”一位邮储银行知情人士称。“这是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标准。”一位监管人士表示。虽然,这距目前大型银行11.5%、中小银行10%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仍有差距。

  本刊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今年年末,邮储银行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称中邮集团)第二次追加资本金100亿元。2009年,邮储银行曾首获中邮集团百亿增资,目前资本金300亿元。

  中邮集团是邮储银行全资股东,邮储银行设立时的200亿元资本金,很大一部分是中邮集团以固定资产的方式投入。而来自邮政集团的增资,大多来自邮储银行的上缴利润。财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中邮集团亏损近10亿元。

  本刊记者同时获悉,至2010年6月底,邮储银行转存央行的资金,已全部转入邮储自主运用资金账户,不再享受无风险利差的利率优惠。至此,邮储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面临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意味着,与其他商业银行为存贷比超过75%的红线而展开存款大战相比,邮储银行的问题,却是尽快就如何运用其巨额资金找到合适、安全的盈利模式。

  “钱多了,也一样是压力。”接近邮储的有关知情人士表示。

二次创业

  “现在是邮储的‘二次创业’。”一位邮储银行人士表示,从邮政独立出来,成立银行,是第一次创业。

  截至9月底,邮储银行全行各类贷款5200多亿元。而仅根据截至2009年末的数据,邮储银行总资产达2.7万亿元,存款余额约2.4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我们要成为政策性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大型银行的资金供应商。”一位邮储银行人士如此描述该行的战略方向之一。

  截至9月底,邮储银行的贷款中,有一半为批发类信贷结余2500多亿元,其中含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余额约为1900多亿元。

  批发类资产业务是指银行之间巨额款项的借入与贷出,区别于银行与其顾客之间以传统方式构成的零售银行业务,是邮储银行重要的资产类业务,主要包括银团贷款、协议存款和票据业务三种。

  目前,共有逾4000亿元邮政储蓄资金通过批发业务投向县域经济,包括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向农村投放的资金。

  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恢复以来,长期只存不贷,资金按4.131%的利率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

  到2003年8月后,央行才允许邮政储蓄资金“新老划断”,其旧有资金仍然转存央行,新增资金可自主运用,但渠道非常狭窄,仅包括购买债券和大额协议存款。

  按照2005年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储蓄存在央行的8290亿元必须按比例分五年转出,如2007年、2008年分别有1658亿元和 2072亿元资金进入邮储自主运用资金账户,至2010年6月底,邮政储蓄转存央行的资金,已全部转入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账户。这意味着,邮政储蓄原有 的“食利”模式已然结束。

  如何找到新的赢利模式,通过贷款赚取利差收入是必然之选,也是摆在邮储银行面前的“创业”难题。

  “邮储银行的存款结构仍以农村市场为主体客户资源,在低利率环境下,仍能在较长时间内提供稳定的资本来源,这种资金上的优势其实为邮储银行在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批发性信贷业务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前述邮储银行人士表示。

小额贷款根基

  为推动其向商业银行转型,银监会为邮储银行指出的另一条道路是小额贷款业务,也是邮储银行区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独特定位。2006年以来,银监会先后批准邮储银行地业务试点,包括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业务等。

  “这是我们为何在目前转型初期主要专注于小额贷款的原因,也是邮储银行长远发展的根基。”一位邮储银行人士如是表示。

  没有任何不良资产包袱、遍及城乡的巨大网络、雄厚的存款规模,这些都是邮储银行的优势,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邮储银行历史上长期面向个人业务,只 存不贷,缺少放贷经验是其主要短板,“这决定了其信贷步伐和资金运作比较审慎,信贷业务开展比较缓慢。”一位监管部门人士向本刊记者分析。

  “主要还在于贷款的能力不足,包括评估项目的能力。”一位投行机构高管向本刊记者表示。与已经开展信贷业务数十年的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一直到2008年,银监会才允许邮储银行开办对公业务包括各项授信业务。

  最近,邮储银行公布“2010年小额贷款发放突破1000亿元”。邮储银行副行长吕家进对媒体表示,“要在小额贷款方面做足文章。”

  2007年6月22日,邮储银行“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业务在河南新乡长垣县启动试点,至当年末共有七省试点开办,2008年初开始全国推广。截 至2010年10月16日,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2100个县市及主要的乡镇,4500多个网点已开办这项业务。迄今为止,邮储银行在全国累 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金额2300多亿元,平均每笔贷款约5.9万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1500多亿元,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 70%。

  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方式、方法差别并不大,但邮储银行的网络更贴近城乡基层客户,在一些边远地区,邮储银行是当地居民惟一可获得的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先天积累的地缘优势,使其掌握大量的存款人信息数据,可以据此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现金流、还款能力,这是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所不具备的优势,管理成本、收集信息的成本要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一位监管部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理顺银邮关系

  自邮储银行挂牌,即推进分支机构组建和加快业务发展工作。至2008年7月,邮储银行全国分行以下分支机构组建工作完成。但历史上邮储和邮政血 脉相连,中国邮政从财政上长期依赖邮储,如何理顺邮政和邮储的利益关系,建立合理有效的银邮协调机制,亦为顺利推进邮储银行改革的首要课题。

  “虽然邮储银行可能有后发优势,但其人员专业化素质及内控机制的完善方面和成熟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前述监管部门人士坦承。邮储银行面临着从传统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全功能商业银行转型的挑战。

  据一位业内人士调查,因人员数量的限制,很多邮储银行代理网点的从业人员是从邮政汇兑、报刊发行等传统邮政业务中分流出来,没有接受过金融业务 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从未经过全面的金融业务培训,而且由于邮储银行二类支行只有行长一人的人事关系划归邮储银行,其他人员和代理网点的人员均为邮政公司员 工或劳务人员,行长“管事不管人”,管理体制颇显不顺。

  尽管2009年,银监会制定出台了相关邮储银行代理营业机构的管理办法,明确了邮储银行与中邮集团双方在金融业务委托代理中的事权分工、风险责 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等问题。但在中邮集团内部,邮政系统和邮储银行之间薪酬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在同时代理金融业务的基层邮政网点机构,“建立何种激励机制, 是理顺银邮关系是一大压力。”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

  但邮储银行和邮政的关系也并非一无是处。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借助邮政的网络,在过去20多年积累了4亿多的客户,占全国人口比 例接近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来自农村地区,每年通过邮政储汇办理的个人结算金额超过2.1万亿元。在邮政储蓄投保的客户接近2500万户,占整个银行保险市 场的五分之一。

  一位邮储银行分行行长就表示,邮储银行兼有邮政网络的营销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可以发挥协同效应,交叉销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3

中信泰富“澳人治澳”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00323&time=2010-11-20&cl=115&page=all

不仅中国企业,整个西澳当地矿业界都在围观中信泰富正在开发的这个澳大利亚开发史上最大磁铁矿,所有人都希望知道这个项目进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挑战、决策的理由
《新世纪》周刊 特派记者 赵剑飞 发自珀斯

 

  “至少现在我可以强迫自己每周休息一天了。”在珀斯圣乔治(St Georges)大街101号的西澳俱乐部西餐厅里,中信泰富矿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泰富矿业)执行董事长华东一一边嚼着食物一边说,红润的脸上露出 轻松的微笑;大概是喝了白葡萄酒的缘故,额头上渗出细汗。他身穿淡粉色衬衣,外套鸡心领无袖羊毛衫,在即将入夏的珀斯,似乎对温度有些保守。

  中信泰富矿业在澳大利亚已投了52亿美元(约合315亿元人民币),作为中澳铁矿(Sino Iron)项目负责人,46岁的华东一不是一个风险偏好者。即使他自称对目前工程进展和费用已“有一定把握”,却并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向在香港的老 板、中信泰富执行董事张极井夸口“大局已定”。去年10月,正是由于他对所负责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说了这句话,就被北京总部从阿尔及利亚调到西 澳。现在华东一的状态,至少显示出中信泰富矿业的中澳铁矿项目已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参见本刊2010年第16期“中信澳矿‘恋爱初体验’”)。

  2006年,中信泰富开始投资开发中澳铁矿项目,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在建的最大矿业项目,资源量为20亿吨,原计划投资42亿美 元,2009年上半年投产。但这个项目随后经历了中信泰富危机、管理层大换血、矿业市场U型转弯等动荡,中信泰富矿业对外公开的投资预算也增加至现在的 52亿美元。中信泰富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能不能赚钱,一直是关注这一项目的西澳当地矿业人士的疑问。

  “明年上半年,预计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将开始投产。一旦生产线投产,项目的80%就算完成了。”华东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其他五条生产线,也将在一年左右陆续投产。

  初步统计,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参与投资的铁矿项目已超过两位数。按照曾在力拓任职多年、现西澳大学客座教授马尔科姆•理查德(Malcolm Richmond)的说法,几乎澳大利亚所有中型铁矿公司都有了中国资本。但是,还没有哪个项目在规模与复杂程度上可以与中澳铁矿项目较量——年产量2500万吨磁铁矿,在澳大利亚磁铁矿开发史上也是首次,必和必拓、力拓、FMG等开发的都是工序简单、成本低廉的赤铁矿。

  不仅西澳当地矿业界都在围观中信泰富,其他中国企业对中澳铁矿项目的兴趣也有增无减,它们希望知道这个项目进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挑战、决策的理 由,以便从中受益。甚至,很多在澳投资的中国企业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可以与中信泰富合作。不过,在华东一看来,眼下还不是总结经验的时候,重中之重仍 是完成工程、实现投产。

百万年薪矿工

  中澳铁矿项目现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规模巨大,即使是与必和必拓、力拓等矿业巨头在西澳运营的矿山相比,也毫不逊色。

  已经挖至地下40多米的矿坑里,十辆载重量达350吨的巨型卡车——其中不少由女司机驾驶——每天川流不息,繁忙地运送土方,车后扬起浓密的红色尘土。

  当卡车在装载时,旁边有一辆洒水车不停喷水,以降低粉尘的扩散,同时一辆小型挖掘机负责将散路在地面的碎石清理干净,以保证路面的平整。

  中澳铁矿项目一期在建的矿坑,坑口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5.3公里,截至到2010年1月剥离的矿石已达到7800万吨,可填满个北京的“鸟巢”——前期商务合同亦是由华东一谈判完成。

  带领记者参观的矿坑生产经理皮特(Pete Blackaby),五个月前刚离开力拓,加入这个项目。只有经过他的允许,参观者才可下到矿坑坑底。在他的吉普车里,皮特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一天可完成剥离的土方在12万吨左右,而每天能够挖掘的土方,取决于挖掘机而非矿车——虽然目前矿车司机也很短缺。

  短缺就意味着价格昂贵。皮特介绍,取决于驾驶车辆和设备的不同,驾驶员的年薪工资从12万澳元到15万澳元不等。这意味着有的驾驶员年薪已高达百万元人民币。

  昂贵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其他矿上工人的福利设施。矿区目前大约有3500名承包员工。不论是中信泰富矿业的员工,还是其他工程分包商的工人,在矿上的吃住行都需要中信泰富矿业负责。

  这意味着,每个在现场的工人在营地要有一间独立的宿舍,必须配备独立的卫生间、沐浴设施和电视。营地为工人提供的伙食标准是每天65澳元——华 东一坦言这在西澳当地只能算中上水平,并非最高,此外还要有游泳池、康乐室以及其他运动设施。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在当地雇佣并留住好的工人。据说,力拓的 矿山在周末甚至向矿工提供龙虾,由此亦可见西澳矿工之紧缺。

  对此,没有在澳大利亚运营过矿山项目的中国企业可能难以想象。华东一也承认,部分是由于经验不足的原因,对澳大利亚当地形势当初估计不足,项目投资超出最初预算。

  在决定投资项目之初,中信泰富曾以为可以利用中国廉价人工来降低成本。但是,后来发现难以实现,因为工人们首先要过英语关,即使是中国工人能够获得签证来到澳大利亚,仍需专业的资质要求才能工作,这对于不少中国工人都是很难逾越的门槛。

  驾驶卡车其实并不需要特殊的驾驶技能,皮特称训练三到五个星期左右再经过考核就可胜任。只是这份工作从早上6点多出门干到晚上6点,12个小时 里只有两次休息,一次是早上10点可以有20分钟喝水时间,另一次就是中午的半小时午餐时间。有时,矿山室外温度可能高达50度以上,而工人就把加了电解 质的水袋背在身上,方便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脱水。即使是能够忍受这一切艰苦,如果英语不足够流利,还是难以胜任,因为在矿山现场驾驶车辆时经常需要通话提 醒附近的同事,以免发生事故。

  西澳矿业人力短缺并非始于今日,随着金融危机之后矿业投资的恢复,短缺日益严重。对于在澳大利亚投资的外国公司来讲,好消息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对此也开始重视,有意修改政策。根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11月18日报道,预计西澳短缺的矿工可能高达3.5万人,联邦政府因此有意放松对外来劳工进入 澳大利亚的限制,以保证人力短缺不会对其他行业造成影响。

  除了由于缺乏经验,华东一认为,过去几年矿业繁荣带来的各种成本上升,是意料之外的变化,很难提前判断。以卡车轮胎为例,必须提前两年下订单,因此,现在就必须要预订2013年的卡车轮胎,不然到时有钱也买不到。

属地化管理

  对于半途接手项目的华东一来讲,预算还不是最难控制的,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人,并让他做合适的事。今年5月21日,中信泰富矿业CEO巴里•费兹杰拉德(Barry Fitzgerald)辞职,其职责由华东一兼任。

  一位2009年4月离职的中信泰富矿业前员工告诉本刊记者,感觉当时公司管理比较混乱。中方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一度引起澳大利亚媒体关注。

  而据华东一介绍,现在情况已经改善,与工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因为公司一直坚持“属地化”特色的管理。

  目前中信泰富矿业将近680名员工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华语地区的60余名,从中信集团派出的仅7人,其余均为当地员工。

  通过“澳人治澳”,华东一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各个部门和业务负责人的监督与管理。至于工会,并没有给中信泰富制造什么麻烦。华东一称,至少在他接手以来并没有出现过罢工事件。

  西澳大学教授理查德亦认为,在目前人力短缺的情况下,工会起不到太大作用,因为基本上工人提什么要求都能得到雇主的满足,所以不需要工会代表他们来和资方提要求。

  在现场3000多名工人中,中信泰富矿业从国内调来的工人不过十来位。在中澳铁矿项目矿山现场,感觉与澳大利亚其他本地公司经营的矿山没有丝毫差异,除了午餐时餐厅里几位中国工程师和他们带来的中国菜,是一般澳大利亚矿山没有的。

  回到珀斯的办公室里,墙上仍可以看到中信集团以往和现任董事长的画像,以及一句“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口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4

乱世出英雄

http://magazine.caing.com/2010-11-20/100200320.html

谢文

  从诞生之日起,通讯(communication)就是互联网主要任务和功能之一,所有其他服务都从通讯基础上衍生出来。 业内公认的早期三大互联网杀手级应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搜索引擎中,两个是通讯类的。电子邮件几十年基本保持原始创新时的形态,直到2003年谷歌 推出大容量邮箱才有重大改进。即时通讯十几年来原型未改,腾讯可说是一个不断渐进完善的运营者。近两年,网络通讯服务出现两个新形式,一是 Facebook的消息推送,一是Twitter的话语广播。在互联网与传统电信服务之间,还有些类似短信和彩信的过渡性网络通讯服务形式。这五大类新型 通讯服务各自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养活着不少公司。

  这种持续了十几年的格局终于到了重组时刻。近日在美国举行的每年一届的Web2.0大会上,Facebook郑重宣布推出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 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声明,他推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邮件服务,而是一个创新体系。用户可以通过注册一个以@Facebook.com结尾的账号来使 用。同传统电子邮件服务相比,它更具有“无缝连接、非正式、即时送达、私人化、简短、小巧”等特点。按我的理解,“无缝连接”指电邮服务是整个 Facebook平台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非正式”指用户间邮件往来也是对话互动的一部分;“即时送达”打破了过去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延时通讯)的界 限;“私人化”既保护了用户隐私,又防止垃圾邮件的入侵,而实现这一点要依赖Facebook平台上真实的人际关系和隐私设定及对用户行为模式的智能化判 别能力;“简短、小巧”是去除正规信件的繁琐格式,去软件化,信件口语化,使电邮服务变得更接近正宗的互联网服务。

  扎克伯格没有说出口但昭然若揭的潜台词是:Facebook要出面重组和创新网络通讯服务了。用不了一年,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新一代 网络通讯服务系统的形成。在这个新体系中,什么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消息推送、一对多广播,统统都是一回事,是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功能。在互联网强势入侵手 机终端的今天,短信彩信服务被整合、被融合也指日可待。也许类似Gmail、QQ、Twitter之类的服务还会生存一段时日,但会日渐蜕变为这个体系下 的专门化应用。

  这个新型网络通讯体系,是网络业整合式创新的范例。如果考虑到Facebook用户世界第一的江湖地位,考虑到它依然保持用户量高速增长和收入 进入高速成长期的态势,这个远未成熟的东西很快变成业内事实标准的可能性极大,就像它的开放平台架构一样。也许有人在暗暗庆幸Facebook被挡在墙外 给了中国网络业喘息之机,但过去三年没有换来一个或若干个中国的Web2.0平台,谁能保证未来三年Facebook继续被挡在墙外,就能换来一个或若干 个中国的新型网络通讯体系呢?更大可能也许是中国互联网从落后世界潮流三至五年变成五至七年。中国近现代史上落后挨打,几乎亡国,闭关自守的封闭心态是主 要原因之一。但愿网络业能从中汲取教训。

  假如有些中国公司愿意参与网络通讯服务的重组和创新,哪些公司机会大一些?一种是那些已经在网络通讯服务上占领先地位的公司,例如腾讯(即时通 讯和电邮)、新浪(微博、即时通讯和电邮)和网易(电邮)。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创新,Facebook只投入了15位工程师干了一年,这些拥有品牌、用户 和庞大资源的公司都能干。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补上建设Web2.0平台这一课,因为这个新型网络通讯体系仅仅是Facebook整个平台一部分。没有这样 一个平台垫底,这个体系十成功力要减去七八。好在最近有些公司仿佛开始动作了,例如腾讯开始谈开放QQ了,新浪着手微博平台化了。另一种是那些依托电信运 营商从事网络通讯服务的专业公司。不过,这些公司从以往历史看,胜算不大。

  总之,网络通讯服务的重组和创新开始了,一个搅动产业格局的中等机会出现了。乱世出英雄,所有公司都有机会。无论如何,参与创新,总比抄袭、拆烂污、打群架有意思得多。

  作者为互联网资深评论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5

如何做買賣決定? - 天知公式 (二)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934

之前說過第一條公式將被修改:

天知公式:回報 = 股息率(過去) + 權益變化(經股本調整)

要修改的地方是權益變化的分母應是買入價而非年初權益值。

舉個例子:一年前我以$100買入一間公司,當時公司權益是$50,一年後我取得$5股息,公司權益是$55

 

 

 

補充

股息率(過去)

5%

5/100

權益變化

5%

(55-50)/100

回報

10%

 

這樣的話,回報會更取決於你的買入價!

現在要再談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投資關鍵,如果你有十個一倍回報的機會,你肯定不會把資金分配到回報只有70%的投資上。

舉個例:

20X1年,公司市值為100,當時權益也是100,你預計年末權益會上升至120,而公司亦會派發10股息,回報有30%,這時你應買入。到了20X2年,權益如你所料上升至120,但這時公司市值已上升至200,你預計年末權益會上升至140,而公司亦會派發10股息,以當時市值計回報有15%,這時你應持有。到了20X3年,權益如你所料上升至140,但這時公司市值已上升至300,你預計年末權益會上升至160,而公司亦會派發10股息,以當時市值計回報有10%,這時你應持有找尋回報更高的項目了。(我的指標是15%)

 

20X1

 

 

市值

100

 

權益

100

 

預期年末權益

120

 

股息

10

 

回報

30%

 = [(120-100)/100 + 10/100]

 

 

 

20X2

 

 

市值

200

 

權益

120

 

預期年末權益

140

 

股息

10

 

回報

15%

 

 

 

 

20X3

 

 

市值

300

 

權益

140

 

預期年末權益

160

 

股息

10

 

回報

10%

 

對於什麼價位買入,你亦可以以這公式協助你。

 

權益

100

預期年末權益

105

股息

5

要求回報

15%

買入價

67

有了這條公式,我們就不用經常對著股價升跌或盈利增長等一般人最著緊的事,而專注於每一間公司的增值情況,做一個專業的價值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