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移民也上街紐約萬人撐穆斯林
1 :
GS(14)@2017-02-02 02:33:52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不到兩周,其簽署的行政命令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旅客入境,掀起軒然大波。其中,紐約市逾萬名民眾周日在市內舉行大型集會遊行,高呼「不要禁令、不要圍牆」,為穆斯林教徒打氣;亦有無證移民勇敢地走上街頭,聲言不會被特朗普的惡法嚇怕。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特朗普日前利用總統特權頒下逐客令,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包括敍利亞、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里、蘇丹、也門旅客入境,以及即時停止接受難民;數百名持有效證件、甚至俗稱「綠卡」、剛抵達美國的旅客,周六在全國機場突遭拘留,引發示威者湧到機場聲援。外來人口佔四成的紐約市,周日再次舉行大型集會遊行,抗議政策歧視穆斯林教徒,逾萬人出席,當中包括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等政客。有份上台發言的無證移民Yatziri對《蘋果》說,無懼特朗普恐嚇,揚言繼續上街抗爭。在墨西哥出生、2歲來到紐約市的Yatziri,強調自己不是「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而是「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今年暑假大學畢業的她表示,願望是當上老師,「但不知道將來要怎麼跟學生說,2017年發生了甚麼事」,她續指,對於特朗普的反穆斯林政策沒有半點恐懼,「看到這麼多人出來聲援穆斯林、支持新移民,我們一定會抗爭到底,不會讓特朗普為所欲為」。祖父母由意大利移民美國的白思豪,則批評該行政命令非美國人所為(un-American),「我們為了自由來到這個國家,不能讓它從特朗普手中溜走」。白思豪透露,截止周日中午仍有17人遭拘留於甘迺迪國際機場內,當中有人替美軍在敍利亞充當翻譯,亦有回家探望臨盤在即的女兒、持美國合法居留權的媽媽,示威者立即高呼「羞恥、羞恥(shame)」回應。在集會遊行完結後約兩個小時,特朗普罕有地在個人社交網站發表聲明,但把茅頭指向傳媒誤導,「奧巴馬也曾於2011年,禁止伊拉克旅客入境」,強調該行政命令並非針對穆斯林教徒,目的只為避免恐怖份子從7個國家混入美國;特朗普又指,他對敍利亞的人道災難感到同情,「但作為總統,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美國」。白宮周日則發表聲明,指7國的綠卡持有人將不受禁令影響、仍可入境美國,但海關人員仍有權盤問或扣押可疑的特定國家旅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1/19914589
【禁穆斯林惹禍】特朗普嚇走移民客華人老闆怨:餐廳生意跌三成半
1 :
GS(14)@2017-02-02 02:33:53「特朗普一紙禁令下來短短幾天,我的生意跌了35%!」中菜餐廳老闆鄭先生對《蘋果》記者說。移民美國數十年的鄭先生從事餐廳生意,餐廳開在以外來移民為主的皇后區。他接受《蘋果》訪問,坦言少了許多穆斯林客人,其他國家移民族群也非常擔憂,「這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現在這樣的狀況,不知道未來應該怎辦?」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1,500美金(約1.1萬港元)的訂單,說不要就不要了!」鄭先生說,近日生意急劇下滑,很多客人因為怕出面惹事,寧願把錢存起來,以備任何緊急狀況發生:「大家現在都把錢放在口袋裏,不願意拿出來了,生怕出了甚麼事,還可以帶着錢走!」鄭先生談到特朗普禁令頒佈後的狀況,表示非常擔心,稱特朗普這麼做很「自私』:「完全是在為自己着想!」鄭先生說,他有一些穆斯林客人,平時都很友好,自己招待他們也沒有任何異常,但特朗普禁令一出,讓這類族群非常擔憂,他表示不僅是穆斯林,例如墨西哥建牆,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很多工作都會沒有人做,在我這裏打工的有很多來自中東國家、拉丁美洲的人。」他表示,美國員工開價都在一小時20(156港元)至30美元(約234港元),有一些工作也根本不願意做:「這樣會讓美國人自己生活很困難!」而談到應對的計劃,鄭先生也稱沒有辦法,只能硬挺着,等到一個兩個月後再看。同樣在餐飲行業工作的王先生則表示沒有受到這麼大的衝擊,原來,他的餐廳開在紐約大學旁,前來就餐的多是華裔年輕人:「對我們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沒有很多穆斯林國家客人,但是很多華裔客人會談到他們很反對特朗普的這個做法,因為紐約是多元的社會形態,與其閉關鎖國,不如用更好的方式增加社會的包容性,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溝通和實踐。」而作為年輕的留學生,來自法學院Cardozo School of Law的司法學博士Justin也表示,目前他並沒有感受到這則禁令對華人的影響:「中國人目前不需要擔憂,因為華人從來不是恐怖主義的執行者,目前中國又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貿易往來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美國暫時不會拿中國『開刀』,尤其是持合法身份的F1、F2、H1B這樣的年輕人。」而他也提到,想要解決現在的狀況,並不是沒有辦法:「歷史上總統被告違憲也是有的,首先必須有人在法院提起訴訟,任何人都可以,然後官司可能要一直往上打,甚至打到最高法院,當最高法院宣佈總統違憲後,行政命令就會被取消。」但Justin說,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一兩年或更長時間:「現在最高法院只有八個法官,如果形成四對四的局面,依然無法判定他違憲,因此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特朗普要任命的第九個法官,這位法官將填補去世的大法官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的空缺,恢復九大法官鼎立的局面,同時還有大法官肯尼迪(Anthony Kennedy)手中的搖擺票,判定違憲與否的關鍵也於他會投在哪一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1/19914590
財金冒險號:富豪仲移民香港?
1 :
GS(14)@2017-02-03 02:55:14內地富豪肖建華離奇在本港失蹤,據聞被黑幫挾上大陸,然後發聲明(姑勿論係自願定被迫),內容極有黑色幽默感:「中國政府是文明法治的政府」,令人諗起電影《整蠱專家》中,食咗謊言豆沙包嘅周星馳話「李鵬係我哋最偉大嘅領袖」。「本人為加拿大公民」更可圈可點,足以震驚14億人:原來走資落嚟香港買樓買股,甚至擁有西方文明國家護照,根本唔安全。上年10月底,胡潤與諮詢公司發表報告,指中國最有錢嘅人當中,超過六成計劃喺未來三年投資海外物業,而美國係移民及投資嘅熱門地方。呢一點毫不意外,中國人「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平日鬧美帝,但發夢都想做美國人。報告嘅另一點更有趣:只有1.1%的中國富豪想移民香港並置業,可見中國富豪心知肚明,移民香港難保證身家性命安全,尤其係超級富豪,邊個自問發迹過程全無犯法貪腐、唔怕被強力部門「跨境執法」?不過,兩年前巴克萊銀行訪問過2,000個中國富豪,有近半話會離開中國,而竟然有三成人首選移民香港。點解胡潤同巴克萊嘅調查結果差咁遠,小生唔知,但我肯定如果今日再問呢班有錢佬,眼見香港經過三權合作、人大改基本法、李波、肖建華事件,有得揀嘅話,移民一定唔揀香港。如此轉變,或者會對香港嘅樓市有微妙影響。笑笑生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2/19914854
【紐約直擊】母出軌逼做童工養家移民導演拍血淚紀錄片
1 :
GS(14)@2017-02-05 10:39:35導演曾穎馳(Alvin)9歲時移民美國與家人團聚,生活隨即出現巨變,母親出軌、當童工養家,最終更患上抑鬱症,他把個人經歷拍成紀錄片《家庭團聚(Reunification)》,感動無數美國觀眾。曾穎馳接受《蘋果》專訪指,新移民離鄉別井到美國落地生根,「生活已經夠艱苦,政府應該包容他們,而非拒諸門外」。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曾穎馳在香港出生,9歲時、即1985年跟隨父親移民洛杉磯,與提早取得綠卡的母親、哥哥及妹妹團聚。小時候夢寐以求、一家團聚的願望,在曾穎馳抵達美國一刻夢碎,母親愛上父親的朋友,毅然提出離婚,被迫與母親及繼父同居的曾穎馳,每天放學後被帶到寫字樓清潔,當童工賺錢養家,「下午3點放學,坐2小時車到寫字樓工作,晚上8點才回家吃飯、做功課」。曾穎馳的童工生活,直至升讀高中後才結束,17歲那年暑假,他在夏令營(summer school)內首次向母親說不,「我不要回去繼續當清潔工!」曾穎馳憶述,當時母子關係跌至谷底,惟腦海從未浮現回港想法,「小時候覺得,香港的家已經賣了,便沒有回去的選擇」。修讀視覺藝術的曾穎馳,畢業後發現患上抑鬱症,偶然機會下他拿起從朋友借來的攝影機,拍攝生活點滴,透過鏡頭,他嘗試讓母親道出一直封口的離婚因由、讓父親真情流露說出對妻子的愛恨,同時解開多年來困擾自己成長的心結;2015年底,曾穎馳把多段短片剪成86分鐘、首部自傳式紀錄片《家庭團聚》,「剪輯過程中,逐漸了解爸媽帶著三個小孩,離鄉別井生活的艱辛,剪輯後終於學會原諒家人」。過去一年,電影在加州、香港、紐約、華盛頓等地影展上映,並贏得聖迭戈亞洲電影節「特別評審獎」,感動無數同樣帶著移民身份,在美國掙扎求存的觀眾。對於特朗普反移民政策,曾穎馳感到心痛,「像我一樣初來美國,移民家庭要面對各種困難;政府應該擁抱、包容他們,而非加重他們的痛苦」。曾穎馳透露,他計劃帶著電影到美國各個城市圖書館、民間組織等巡迴上映,把移民經歷分享予不同觀眾。其中在2月底,電影於洛杉磯6間圖書館上映,4月底回到紐約再上映三場,「媽媽知道《家庭團聚》,但還沒有看過,希望有機會跟她在洛杉磯家中欣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3/19916761
【禁穆斯林惹禍】特朗普下一步針對華人?律師:移民法恐縮緊
1 :
GS(14)@2017-02-05 10:39:36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周五一項針對穆斯林及難民入境的行政命令引起軒然大波,各地律師團體聯合入稟地方法院、推翻命令,最新洛杉磯聯邦法院亦頒出臨時禁令,阻止官員執行該令。雖然目前禁令只影響穆斯林國家及難民,但有移民律師表示,未來有機會進一步禍延到華人的移民政策上。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洛杉磯律師協會移民部主席黃子虔(Daniel)接受《蘋果》專訪時表示,周五特朗普頒發行政命令,未來90日禁止七個穆斯林國家人士進入美國境內,並於120日內全面禁止接收難民,其實是多餘及不合理,因為在奧巴馬(Barack Obama)年代對於穆斯林國家的人已經查得非常嚴格。他說,「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特朗普所列出的這七個國家,其實也沒有很多恐佈份子是從這些國家來的。最多恐佈分子是從沙地阿拉伯這些地方出來的,但反而沙地的人都沒有被禁止。」此外,不少傳媒引消息指特朗普政府已草擬一項行政命令,將改革H1B工作簽證制度。黃律師指,一旦減少H1B的名額,對於長期依賴海外員工的加州科技心臟之地矽谷,將會帶來莫大影響。現時H1B名額只淨下6.5萬個,名額已經不夠需要抽籤,如果再限制的話,亦會影響來美國讀書的人數,以及高科技公司或是一流學府的研發人才。另外,特朗普說過要大幅裁減政府部門內與國土安全無關的人,例如是移民局等,若成真,有機會延長審理移民的時間。黃律師認為,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強大)是想要回復到1930年代。他續指,在那個年代美國有排華法案,所以如果特朗普說到做到的話,以他對中國的取態,難保移民限制會進一步延伸到華人身上,「華人會是排外政策第一個受影響的民族,是排外目標之一。」他又指,最近新選出來的司法部部長人選(塞申斯,Jeff Sessions)也反移民,而他想強行推舉成國土安全部副部長(柯巴奇,Kris Kobach)的也是反移民組織的代表,加上周二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也是保守派,將會影響美國未來幾十年的判決及取態,未來移民政策有機會進一步收緊。特朗普上任一個星期多就發生這麼多事,黃律師認為,短時間內很快就會有數據出爐,讓大家發現美國不再是一個移民夢想要去的地方了,「最近跟很多來自中東的人聊天,他們以前逃離的國家就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政府因為他們的種族、宗教信仰對付他們。所以他們想要逃離到美國來,想不到在廿一世紀還會有這些事發生,覺得非常難過。」最近太多新政策推出,不少新移民對此感到不安、無所適從,黃律師指已聯同其他法律團體舉辦多場活動,希望可以解答到市民對於移民方面的法律問題,搞清楚自身權益,有興趣的洛杉磯居民可以免費參與及諮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3/19916771
學特朗普打民粹牌 反全球化反移民極右馬琳勒龐倡「法國優先」
1 :
GS(14)@2017-02-07 05:15:45【法國大選2017】法國距離總統選舉不足三個月,在首輪投票民調中領先的極右國民陣線候選人馬琳勒龐,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國家拯救者自居的選舉策略大有市場,前日在誓師大會上也拾其牙慧,提出法國優先政綱,重點反移民、反全球化和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揚言反建制的民怨,將會把她送入愛麗舍宮。
「人民已醒覺,起來反抗寡頭壟斷,不可能的事情將變得可能,就像特朗普這些敢於挑戰建制的總統,他們不但當選,還正在履行承諾」。馬琳勒龐在里昂一個會堂內向3,500觀眾發表競選感言,會場外還有1,500支持者未能入內。她又說:「英國脫歐為重獲自由作出了典範,歷史的風向已變,將引領我們再創高?……今次法國選舉將是一場文明抉擇,關乎我們孩子將來能否在一個尊重自己價值觀的自由民主國家生活、關乎我們未來是否有權講法語。」
新移民數目削減3/4
在近年全球化的趨勢下,法國經濟卻一潭死水,法國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又不斷受外來移民挑戰,加上恐襲陰霾籠罩,國民陣線排外和反建制的主張,成功將這股民怨化成催票機器,馬琳勒龐狂轟「金融極權主義(全球化)和極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試圖奴役法國的兩大思潮」,她提倡減稅和提高基層福利,同時將每年新移民數目削減3/4,而新移民必須遵從法國風俗,她說:「如果他們想用祖國的方式生活,乾脆留在家鄉吧!」馬琳勒龐承諾,上台後6個月內舉行脫歐公投,她打趣指如果歐盟願意用法國法郎取代歐元,她會支持留歐,否則「會請法國人叫停這場噩夢!」每當她發言停頓時,台下的支持者都會高呼:「這就是我們的家!這是我們的國家!」自上世紀歸附納粹德國後,法國極右勢力從未如此接近權力核心,全國已有2,000名地方議員來自國民陣線,該黨控制15個地方議會,最新民調顯示,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可在第二輪投票把馬琳勒龐壓下,但走勢隨時有變。
菲永強調不退選
馬克龍崛起前,原本最有力挑戰馬琳勒龐的是右翼共和黨候選人菲永,他近期備受醜聞困擾,當局正調查他是否讓妻子長期做掛名議員助理,白領薪金多年,菲永否認有詐,聲稱是被政治抹黑,昨天還舉行造勢大會,強調不會退選。英國《泰晤士報》/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7/19920320
【洛杉磯直擊】UCLA為弱勢學生留平價宿舍無證移民也受惠
1 :
GS(14)@2017-02-08 22:31:27不少人說「洛城居,大不易」,尤其對於住在靠近市中心的學生,要找個離學校近的房子,房租總是高得驚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周一公佈一個好消息:從下學年開始,校方將針對有需要的弱勢學生保留平價宿舍,其中連「沒有身份的移民學生」也名列名單之中。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我們一直以來都希望能提供平價的住宿系統給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幫助的族群」,負責UCLA學生事務的戈登(Monroe Gordon)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校方一直都把學生住宿當作首要議題,也努力地提供不同的方案給學生。從明年開始,符合資格的學生將可以租到從450美元(約3,510港元)到590美元(約4,602)不等的平價宿舍。從公佈的訊息看來,除了無證移民學生(Undocumented Students)之外,在名單之中的還包含了具備退伍軍人身份、面臨財務困境、或是來自領養家庭的學生等,都可以入住這些單位。《蘋果》走訪UCLA校園,發現多數學生都對這項新政策感到支持,他們認為這的確可以有效為需要幫助學生紓困。由於UCLA位於洛杉磯精華地段,一房一廁的單位通常至少要1,700美元(約1.3萬港元)左右才租得到。就算是與人合租、共用廁房浴室,房價也都逼近1,000美元(約7,800港元),對大學生來說的確不是一筆輕鬆的負擔。「我在UCLA已經很長的一段時間了,這附近的房租根本是年年都漲」。目前就讀博士班的瓊斯(Matt Jones)搵屋經驗豐富,他表示:「如果要找到離學校近、距離1至2哩的房子,即使只是套房,不花1,500美元(約1.1萬港元)是找不到的,如果要一房一廳,那更是要花到1,900美元(約1.4萬港元)以上」。瓊斯強調,學校的宿舍名額有限,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入住宿舍,即便是幸運兒,每個月1,400元美金(約1萬港元)也不算太便宜,現在這個新政策對於有需要的弱勢族群來說,不但是福音,把沒有身份的學生名列其中,更是具有象徵意義。打算下一個學期就要在外面租屋的萊文(Serena Levin)雖然不在校方幫助名單之上,但也對此一政策大表贊同,「UCLA的學費十分昂貴,這些學生(無身份者)無法走正常程序拿到財務補助,而學校願意幫助他們意義重大」。萊文說,她一直很關注無證移民議題,也很清楚無身份者在生活上會面臨許多困難,「但這些學生與大家一樣,都是因為學業成績傑出獲錄取,我不認為我們該把他們摒除在系統之外」。除了無身份學生,她也對其他族群被納入的事表達支持立場,「有許多在名單上的族群都相對弱勢,現在校方釋出這樣的方案,對減輕他們的壓力有實質的幫助」。由於洛杉磯寸土尺金,UCLA打算將目前幾棟宿舍重新改裝後,再出租給這些有需要的族群。校方表示,他們會把許多雙人房改裝成三人房,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族群。目前他們已經和當地消防局密切配合,希望能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大多數人都能享用這項福利。如果你想入住UCLA的平價宿舍,或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上述資格,請在本周五之前,透過
[email protected]與校方的住宿總監奎恩(Sarah Quinn)聯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8/19921720
移民考車易肥佬?師傅提你三點冇煩惱
1 :
GS(14)@2017-02-08 22:31:27生活於地大物博的洛杉磯,公共交通又不發達,不少人都是以車代步。有人戲言,在 L.A.唔揸車就好似冇腳一樣,哪裏都去不成。所以不少華人移民過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考車牌,不過就算在自己國家有幾十年開車經驗,來到美國亦不是一次就考得過。《蘋果》訪問了有20年教車經驗的老師博,教你美國考車攻略。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根據加州法例,旅客可使用自己國家駕照搭配國際駕駛執照,但如果擁有居民身份就必須要考加州駕照。所以不少華人移民過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考加州駕駛執照。雖然在加州的汽車管理局(DMV)有提供中文的筆試題目,但到路試時不少新移民仍會遇上語言障礙,有時候聽錯考官指示開錯路,想合格也難。在美國教車有20年經驗的馬教練表示,很多人仗着自己有多年開車經驗,所以對考試「輕敵」,以為駕駛考試好容易過,殊不知美國駕車的規矩與中、港、台有所不同,所以第一次通常碰壁;他建議要找具資格的教練補補鐘,學習美國揸車規矩。在美國考車,主要分成兩個部份,筆試相對十分簡單,而路試就非常嚴格,馬教練形容是「寬進嚴出」。他表示,路試主要考三個重要範圍,包括速度、轉彎以及檢查路面交通情況,「轉彎的角度一定要轉好,轉大或轉小都會考不過」。轉彎後,切記要留在原本的車道,不可隨意轉入他人車道。另外,駕駛時亦要注意道路使用權,直行道上的車是遠遠優先;而行人亦都是「大晒」,無論任何情況都是車讓人先走。「在國外開了好幾年車的人養成很多毛病,在美國開車則是按規則行事,一定要按路牌上的要求開。」他又指,不少在美國以外開車的人,在駕駛時速度控制不好,太快或太慢都會讓考照滑鐵盧;許多人對路面交通情況的觀察亦不夠,險象環生。另外,有一些規矩在國外未必有,例如美國大部份十字路口是可以紅燈右轉,除非路標標明不可以,但要留意左邊直行車輛、前面交通燈變化、右手邊的行人等,可謂要一眼觀七。同時又要讓考官在車上坐得安全舒服,合格亦非想像中困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8/19921721
心形不只代表浪漫紐約愛情新地標撐移民
1 :
GS(14)@2017-02-09 23:43:52「我們都曾是新來者(We Were Strangers Once Too)」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兩年多前在移民政策演說中的這番話,如今被搬到了紐約時報廣場賦予了新含義。情人節將至,代表着愛與共融的裝置藝術雕塑「我們都曾是陌生人」周二揭幕,33根錯落的柱子拼成粉紅色巨大的愛心,而走近一看,這些柱子上還藏有玄機,上面標示出不同國家的移民人數,呼籲每個人都應該用大愛擁抱不同族群。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雕塑的創作者之一,來自創意研究辦公室(The Office for Creative Research)的藝術家索普(Jer Thorp)對《蘋果》記者表示,深淺不一的粉色柱子不僅代表愛情,每一根柱子上都標示出不同國家、地區的名稱和數字,代表這些生於國外而定居紐約的移民群體,藉此為反對「禁穆斯林令」、「築長城」的特朗普移民政策發聲。「當你走到這些柱子當中,總會看到一些與你有關的國家,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街角的陌生人所來自的地方,每一個紐約人都如此緊密的彼此聯繫在一起,移民社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基礎。」索普稱,他們的團隊在創作初期,並沒有想到要如何去定義這件作品,直到11月特朗普當選:「發生了那麼多事以後,我們想通過這件作品告訴人們,移民才是這座城市的心臟!」他表示,在他和團隊的調查下,紐約市有超過三百萬人是出生在美國以外的外來人口,而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築牆、禁穆令、種族歧視等等一系列舉措已經變成了真實的「納粹」:「11月以來,形勢正一天比一天嚴峻,特朗普競選時的口號已經演變成行政命令,以致許多家庭支離破碎。」被問到如何描述這件作品時,索普只用了一個詞,那就是「愛」:「我希望人們能走到這顆『心』裡,了解到他們都與這些國家緊密相連,了解到我們需要的是愛而不是恨,去相互交流,打開彼此的內心。」柱子上每一英吋代表1000個移民,粉色柱子的長度就代表來自這個國家移民的比例,通過顏色深淺來表示移民增減的比例,包括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美洲的各個國家及地區,台灣也以20,784人位列其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9/19922891
【特朗普禁令】移民過關隨時被扣留律師教你點樣自救
1 :
GS(14)@2017-02-11 18:37:54洛杉磯為美國最多伊朗人的城市,亦是伊朗以外,全世界最多伊朗人居住的地方,估計有30至50萬伊朗人。總統特朗普的入境禁令嚴重衝擊伊朗社區,對此美籍伊朗律師組織舉辦一場講座,更新禁令最新資訊,以及如果在過關時被扣留的應對方法。而這些應對方法,適用於所有過海關遭「帶入房」(第二次盤查)的新移民。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移民律師David Strashinoy解釋,由於27日頒發的行政命令只有少數特朗普政府的人員參與及撰寫,並沒有廣泛諮詢。就Strashinoy以前曾在政府工作的經驗,知道在正常程序下,行政命令會預先讓執行部門知道,並詳細地列明各種情況下的處理手法,歷時一至兩個月;但今次的行政命令過於草率,所以各大機關都方寸大亂。講座上不少人都關注,90日後會發生甚麼事?移民律師阿卡倫(Ayda Aghnami Akalin)表示,根據行政命令,國安局要於60日內向被禁七個國家索取額外資訊,然後在90日期限後決定哪幾個國家的禁令要延續,哪些國家可以恢復正常,其間亦有機會修改。在首48個小時後,雖然當局進一步澄清只要這些國家人民出示護照及有效美國簽證,就可以入境,但事實上不同機場海關人員亦沒有統一遵從,仍然以有殺錯無放過的態度不斷扣查。阿卡倫又指,現時行政命令只是暫時禁止,而美國司法部亦已提出立即恢復總統特朗普針對移民和難民政策行政令的請求,將會在這幾日有裁決。所以如果有親友最近想來美國,最好向領事館查清楚,否則若被困在海關就麻煩了。她說:「就算你有綠卡,海關人員一樣可以帶你去第二次檢查盤問,並查看你的社交媒體、電話等。(其間)你並不能找移民律師幫忙,一扣就扣你三個小時,就算你是公民他亦有權這樣做。」不過,讓海關查看你的電腦或手機並不是必然,另一位移民律師努里(Faith Nouri)表示,有案例是法官裁定海關沒有權查看電腦上的資料。持有綠卡的伊朗人在會上問到,最近如果來回家鄉會否遇上問題?阿卡倫強烈建議,如非緊急,在這90日內就不要離境了。因為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最近不少持綠卡居民被逼簽放棄永久居民身份權利的《表格407》,在扣留期間受驚下,不少人會妥協。阿卡倫稱,可以拒簽並要求見移民官;如果不能夠長期逗留在美國至取得公民身份,可以申請「重新入境證」(re-entry permit)將綠卡身份延兩年;又或者盡快入紙(I-485)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就可以保障到自己的權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0/1992403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