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年磨一劍 成就市值1500億股王

2013-12-16  TWM
 
 

 

一位中學化學老師憑什麼能開創一家市值1500億元的企業王國?

憑資本?不是!因為他的創業本錢只有300萬元;憑技術?也不是!因為創業前他是這項技術的門外漢;憑人脈?更不是!因為他自認做生意方法很差,不善交際。

他是大立光電創辦人林耀英。即使研發技術高超,卻一直刻意掩蓋鋒芒他用幾近殘酷的嚴厲態度,追求極致;他用專注的定力,寫下股王經營傳奇。

撰文‧謝富旭、林麗娟 研究員‧周岐原一一三○元來自對○.○○二毫米的堅持!

十二月六日,大立光電股價收在一一三○元。至於○.○○二毫米,不到一根頭髮直徑一半大小,是大立光手機照相鏡頭所能容許的最大誤差值。

大立光電創辦人林耀英彷彿一位深藏不露的劍客,平日專注且低調地磨練技術,追求產品細緻化與極小誤差值幾至不可能的境界。但是,只要刀一出鞘,即鋒芒畢露,劇力萬鈞地把大立光推向手機照相鏡頭世界第一的地位。如今,全世界每賣出一百支智慧型手機,至少五十支以上搭載大立光所設計製造的照相鏡頭。

在今年台灣電子業低潮期的一年,大立光成為少數耀眼閃爍的明星。囊括蘋果iPhone訂單的大立光,市值從今年初迄今,大幅成長一○二%;獲利、股價一枝獨秀,原因並不是它所屬的光學產業景氣有多好;相反地,光學產業正是台灣電子業中,今年最低迷的產業之一。

以手機照相鏡頭為主力的玉晶光電,股價從今年初迄今暴跌七七%、先進光大跌四二%,更遑論股價低迷多年,以數位相機為主的華晶科、亞光、今國光。「今年台灣光學產業真是又苦又悶的一年啊﹗」玉晶光的一位主管感嘆。

今年在光學產業中最熱門的新技術叫陣列鏡頭(Array Camera),它把多顆鏡頭組合在一起,宛如蜻蜓的複眼般,更快達到定焦效果,拍出來的照片質感更為清晰與細膩。

研究大立光多年的瑞銀證券分析師謝宗文說:「許多廠商紛紛誇耀自己的Array鏡頭開發有多麼領先,看在一直三緘其口的大立光眼中可能很好笑。據我了解,大立光Array鏡頭已默默研發多年,才是業界真正的領先者,但公司不對分析師透露任何細節、甚至對客戶與供應商也保密到家。」「以它過去的紀錄,等它正式推出時,一定又會讓人嚇一跳!」

定力

不求鬼神、不搞財務操作、不講人際關係林耀英藏鋒沉潛的修持來自於他的定力,這種定力,即使神佛鬼怪也絲毫無法擾其心神。每年中元節一到,即使是高科技與精密機械廠林立的台中工業園區,各家公司大樓的大門前無不香煙裊裊,員工擺上最豐盛的祭品,大老闆們化身虔誠的善男信女,雙手拈香祈求生意興隆。

惟獨園區內最賺錢的大立光,每到中元節,不管是總公司還是分廠,從不燒金紙拜鬼神。大立光資深員工透露,林耀英不僅連中元普度不拜拜,甚至每當大立光一座座新廠破土、落成或開工的重要時刻,也不祭拜天地,「鐵齒」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一九九五年,大立光前副總謝文琛(已歿),銜命赴廣東東莞設廠時,因產品良率提升牛步化、營運陷入困境,便與大立光一位大股東到當地的土地公廟拜拜。這件事傳入林耀英耳中,把謝文琛痛罵一頓。林耀英認為,提升良率唯一之道,只有努力地改進再改進,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從此之後,也就沒有員工敢質疑林耀英不信鬼神的作風。

林耀英的兩個兒子,長子林恩舟(現任大立光董事長)與次子林恩平(任執行長)的禪修老師洪文亮指出:「老董(林耀英)是無神論者,不僅不信鬼神,討厭偶像崇拜,他堅信人一切的超越,都可靠意志力達成!」林耀英的「定」,還可從大立光從不搞財務操作,甚至連匯率避險動作都不做的經營作風,展露無遺。林耀英堅信,只要大立光技術夠好,就能維持高毛利率,高毛利率就能抵禦匯率升貶的衝擊;況且,匯率升貶也並非他可掌握,操心匯損根本是自尋煩惱。

不過,隨大立光營收規模迅速成長,匯損金額也愈來愈驚人,讓投資法人心驚膽跳。向來鐵齒不對匯率避險的林耀英,已多次吃到匯損苦頭,終於在一○年第四季受到重創,當季就出現高達三.一億新台幣匯損,吃掉公司當季近四分之一獲利,震驚投資圈。

即使有這樣的「教訓」,林耀英依舊不改本色,對匯率波動始終抱持順其自然的態度。而時間證明,大立光經過多次匯損衝擊,但表現亮眼的本業,讓大立光股價即使歷經匯損震盪,到最後依然能扶搖直上。

林耀英的定力,還表現在他做生意不喜交際應酬的孤僻風格上。有「飆股俱樂部」美名的磐石會,是台中地區最重要的聯誼組織,有企圖心的企業家莫不爭相參與,不僅可提高企業知名度與形象,更是厚植人脈、找尋商機的好地方。磐石會創會發起人、人造皮革製造大廠優笠發企業副董謝平上說:「好幾次邀林耀英參加磐石會,但每次都被婉拒,他們父子從不跟我們打交道。」

行難

爬上愈高大的山,才有愈美麗的視野不參加磐石會,大立光倒是加入了「台中市精密園區廠商協進會」,協進會理事長江進助說:「邀大立光加入時,他們一位協理接見,只問了須繳多少會費?」「每當繳錢時,大立光非常準時,從不拖延;但開會或會員交流從未出席過,也不願擔任協進會任何職務,給人一種很冷淡的感覺。」江進助苦笑道。連林耀英自己也承認:「我做生意的方法其實很差,但我們有一個長處,就是要技術好,我們是靠品質來彌補我們笨拙的地方。」林耀英雖不像兩個兒子般打坐修行,但在工作上的定力與禪定無異;不同的是,他的道場是在公司、是在日常生活中。

有一位高僧有感大限將至,想要挑選接班人,某一天,他指著遠方某座山告訴弟子說,誰先取得我在那兒事先藏好的一部經書,他就是我的接班人。

高僧所指之地,路途遙遠,山高水深,弟子們出發時紛紛避開橫亙眼前的一座奇險大山,試圖繞道找出捷徑;只有一位弟子勇往直前,賣力地攀登大山;等他爬到高處低頭遠眺,找出一條最快的路,於是,他順著觀察過的路線,率先取得師父所藏的佛經。

這個佛理小故事,告訴我們,「難行門」才是求道的不二法門。林耀英或許不學佛、不信佛,卻是難行門實踐者最佳寫照。

一九三三年出生的林耀英,受過六年的日本教育,畢業於中興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後,林耀英當過中學化學老師,也曾待過台糖、省府硫酸錏公司。以他的學經歷及專業素養,應該可以平順地過一輩子公務員生活;然而,如果他甘於穩定的公家鐵飯碗,就不會有如今員工高達三千多人的大立光。

林耀英曾說,他喜歡在工廠的感覺,於是毅然離開公務員生涯,轉戰民間企業。其後,林耀英曾在美商天美時錶廠待過,後來又到德商Bosch光學任職,並一路升至廠長。

因毫不妥協的鐵腕管理作風,即使是德國總公司派駐來台的德國工程師,因工作表現不佳,林耀英也不懼高層壓力,祭出開除處分。或許也因此得罪長官,一九八○年,在Bosch一次高層人事改組中,他說服研發部門同事陳世卿(現任大立光董事)與謝文琛一同離職,創立大根精密,那一年林耀英四十七歲。他說:「很多人都是因為現成訂單等著,才出來創業,但我們當初什麼都沒有,出來時也不知道生意在哪裡,我們真正有的是冒險家的精神!」在公司成立初期,負責業務的林耀英總是帶著兩只「○○七式」的皮箱,裡面裝著自家生產的玻璃、塑膠鏡片,開著一輛福特休旅車跑遍台灣數位相機廠找訂單。有時也會出國參展,但因為捨不得花錢租攤位,就打開皮箱當簡易攤位,推銷自家鏡片。

當時規模尚小的大立光,公司連傳真機都捨不得買,於是林耀英就用打字機寫信,每年都寄給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照相機大廠柯達,推銷自家鏡片,書信往返長達七年後,才獲得柯達青睞。柯達派人來大立光參訪後,一口氣給了一千萬台數位相機鏡頭的訂單,這筆訂單成為大立光站穩腳跟、飛黃騰達的關鍵。

從創立大根精密時,林耀英就堅持走技術自主的路:不買技術、不挖角、不做代工。這條技術自主的道路,在以定焦鏡頭為主流的傻瓜相機時代,還算走得順暢,但隨著傻瓜型數位相機規格愈來愈高檔,變焦鏡頭(Zoom Lens)成為標準配備後,大立光技術自主的路遭到嚴酷挑戰。

國內某數位相機大廠資深主管說,面對變焦鏡頭成為主流時代來臨,林耀英仍以堅強意志力與氣魄想自行研發變焦鏡頭,跳過日廠技術授權,而且,還真的讓他做出來了。○二年,大立光就對相機下游組裝廠客戶大力推銷自行研發的三倍變焦鏡頭,不僅價格較日廠有競爭力,也宣稱備妥生產線,具有量產能力。

「可惜的是,大家還是不捧大立光變焦鏡頭的場,不是不相信它的技術能力,而是變焦鏡頭專利早已被日本相機大廠布下天羅地網,卡得死死的。如採用大立光變焦鏡頭,但萬一日廠先告你侵權,再來假扣押,即使幾年後侵權官司真能還你清白,也已經付出慘痛代價!」該主管感嘆說。

數位相機變焦鏡頭一役未戰先敗的經驗,帶給林耀英極大的挫折,但這個挫折也是讓日後大立光脫胎換骨的一記當頭棒喝。因為,在數位相機正紅火之際,具備照相功能的手機正悄悄地崛起,這塊市場正是國際光學大廠尚未卡位的處女地。

林耀英砸下大量人力、資金與物力,全力衝刺手機照相鏡頭鏡片研發,待照相手機普及後,一般光學廠想回過頭來衝刺手機鏡頭,卻發現大立光在技術與製程上已遙遙領先。所以,與其說林耀英在手機照相鏡頭光學競賽的大獲全勝,是因照相手機大受消費者歡迎,是時勢造英雄的偶然,倒不如說,是他堅持技術自主,如前述攀登大山的和尚爬上某一高度一樣,能看到大部分人都看不到的視野,而促使他及早拓展另一條路的必然。

嚴酷

對親生兒子、創業夥伴、員工下屬的嚴厲一視同仁林耀英今年八十歲,有著傳統日本士紳般,一絲不苟、自律律人的嚴厲個性。林恩平曾向友人提起,父親林耀英是教養嚴格的嚴父,讓身為他的孩子總是又畏又懼。在林恩平記憶中,林耀英總是很晚才回家,下班或假日時,總是像發明家一般,在自己書房拆解機械零件或研讀資料,連林耀英自己也曾說過:「我沒有任何興趣或嗜好,唯一的興趣就是工作!」目前擔任大立光董事長的林恩舟,是林耀英的長子。今年已經五十五歲的林恩舟,因小時候生過重病,留下後遺症,行動不是很方便。

林恩舟從淡江大學銀保系畢業後,就到林耀英創辦的大根精密上班,但即使面對行動不便的兒子,林耀英仍不改嚴厲本色。光學廠通常是採師徒制,林耀英指派陳世卿擔任兒子的師父。陳世卿與林耀英一樣,在業界以工作狂著稱,大立光剛剛購買進來的設備,均由他親自調校,每次調校機台經常就是一、兩周,他會帶著睡袋睡在機台旁,徒弟林恩舟須跟在師父旁邊充當助手爬上爬下,常常在工廠熬夜。有員工透露:「曾有一段時間,清晨一大早開門讓員工進來上班的不是警衛,而是睡眼惺忪的林恩舟。」不僅對兒子教養嚴厲,在職場上,林耀英更是不改本色。而且不管對方是天子的人馬,還是有分量的大股東,或是具有革命情感的創業夥伴,均一視同仁。

據林恩舟妻子、林家長媳高芳真接受清華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研究生訪談指出,小林耀英十五歲的陳世卿,「兩人情同父子,陳世卿甚至比林耀英兒子還孝順。」即使如此,林耀英嚴厲的個性,連陳世卿也常遭炮擊。

有一次,林耀英當著許多員工的面厲聲斥責時任總經理的陳世卿,罵到陳世卿變臉,反擊說:「你太不給我面子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場,還這樣罵。」讓這對情同父子的創業夥伴,極為罕見地一度鬧僵。事實上,陳世卿家族持有大立光股份與林耀英家族不相上下,一○%股權,市值目前高達一四○億新台幣。

此外,大立光員工也形容,林耀英「走動管理」宛如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將軍出巡,常使公司氣氛急凍,讓員工緊張到連自己的心跳都聽得見。

員工最害怕的是,林耀英巡視時,駐足在你身邊,沉默片刻後,開始抽考工作上的細節,如果答不出來,就是一頓斥責。即使不抽考,林耀英看到員工走路時手插口袋,或坐著工作時看不到你的手在桌上,也會遭到喝斥。據員工指出,林耀英曾訓斥他們:「工作時就是在戰鬥,鬥志高昂的人,手通常都是在身體前面,握得緊緊的,工作中手不知擺哪裡,放後面或插口袋,通常就是鬆懈偷懶的人!」

態度

股王可以很大方,也可以很小氣因投資大立光而致富,有一個更令人嘖嘖稱奇的傳奇,即大立光第三大股東梁氏家族。大根精密創立時,林耀英與陳世卿共同出資三百萬元,但還是遠遠不夠;最後林耀英透過親戚的介紹,找到台中大地主梁氏家族出資約一千萬元,沒想到三十三年前的這一千萬元,如今已變成二.九%的大立光持股,目前市值高達四十一億元,累計報酬率高達四一○倍。這還未將過去三十幾年來,大立光配的豐厚現金股利,以及梁家陸續處分的持股算在內。

雖對員工嚴厲,但林耀英對員工還算慷慨,每年約保留二○%獲利給員工分紅,最基層的作業員雖然月薪僅二萬四千元,但每年可分到十萬至二十萬元不等的現金分紅,工程師級現金分紅每年百萬元起跳。

然而,股王林耀英也有堅持原則而「小氣」的一面。一一年時,,大立光狀告一位林姓離職工程師,並索賠一七八萬元。當時身價百億元的林耀英不惜親自出庭作證,指責林姓工程師曠職、出勤不正常,任職期間所領、當時市值三六九萬元的股票與分紅,應返還一部分。法官調閱林姓工程師出勤紀錄,發現的確有出勤不正常,判大立光勝訴。

林耀英這種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也充分反映在大立光上市後的投資人關係上。研究大立光多年的瑞銀證券分析師謝宗文說:「不管你是外資分析師還是小散戶,得到的大立光消息都是一樣且同步的!」由於平時對營業狀況嚴格保密,大立光每一季開完法說會後,股價反映震盪就特別劇烈,常常不是漲停,就是跌停。「這是因為平時這些消息沒有機會反映在股價上,每當公布業績,市場反應一次集中爆發出來,顯得特別嚇人!」謝宗文說。

一○年時,林耀英退居幕後,董事長職位由總經理陳世卿接手,將經營棒子慢慢交出;今年六月,陳世卿在董監事改選後卸任董事長,由林恩舟接替,林恩平則出任副董事長兼任執行長,全面接班。

任董事長的林恩舟,就讀大學時就開始潛心學佛,甚至還將弟弟林恩平帶入佛法世界。林恩平就讀高雄醫學院時,拜禪學老師洪文亮為師,修持「曹洞宗」打坐法門,長達三十年之久。

傳承

林氏兄弟禪式管理也有林耀英的影子林恩平不僅出資贊助洪文亮出書、辦禪修課程,也在台中東勢山區一處僻靜處興建曹洞禪院,供學員共修之用。記者實地造訪東勢曹洞禪院,在禪院修行的師姊說:「曹洞宗不為過去罪愆救贖,不講未來死後天堂地獄,也沒有師父會灌頂治病,更視神通為無稽之談,所以很多人認為修這個法門很無趣、沒路用。」林恩平原本打算在東勢擴建學院,但因建照申請不下來,轉而在大立光位於台中精密工業園區的總部附近,覓得千坪土地,興建禪修中心,方便有興趣禪修的大立光員工免於舟車勞頓之苦。

林恩舟與林恩平雖每日力行打坐參禪,但曹洞宗以「最佳身心狀態,迎接當下任何挑戰」的法門,仍使大立光在兩兄弟接班後展現十足爆發力。今年,大立光一反以往低調被動姿態,主動出擊,狀告玉晶光、先進光與韓國三星電子侵權,要求巨額賠償金等種種動作,可見接班後的林氏兄弟,儘管平日行事低調,但遇到挑戰來臨,也決不畏戰的態度。

大立光宛如台灣電子業的一隻孤鳥,以自己的方式與生存之道,沉默無聲卻讓人難以忽視它的巨大影響力。林耀英獨樹一格的待人處世與經營風格,將在台灣企業經營上留下一段難以磨滅的歷史。

林耀英

出生:1933年

現職:大立光電董事

經歷:大立光電董事長

學歷:中興大學農化系

長子林恩舟

出生:1958年

現職:大立光董事長

經歷:大立光副董事長、生產處處長學歷:淡江大學銀行保險系

興趣:學佛、種菜

次子林恩平

出生:1960年

現職:大立光副董事長、執行長

經歷:小兒科開業醫師

學歷:美國多明尼加大學MBA、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興趣:禪修打坐、泡湯

林耀英風雲錄

1980年 林耀英、陳世卿自行出資300萬元,加上梁氏家族共合資1500萬元成立大根精密1987年林耀英連續7年向柯達寫信後,成功爭取1000萬台相機鏡頭訂單;同年成立大立光電,專攻塑膠鏡頭2001年 大根、大立光合併2002年大立光以205元掛牌上市,首日收盤價219元2007年 蘋果第一代iPhone問世,大立光成為手機照相鏡頭主要供應商2010年陳世卿改任董座,長子林恩舟任副董、次子林恩平接手擔任執行長2011年 股價首次站上千元、成為股王2013年股價攻抵1130元,林恩舟、林恩平分別改任正、副董座,公司並先後對三星、先進光、玉晶光提出侵權訴訟林耀英創造的大立光5大經營奇蹟奇蹟1毛利率40%以上大立光是一家具有黑手性質的電子精密零組件公司,卻能創造出高達40%的毛利率,媲美研發強度最高的台灣IC設計股王聯發科。

奇蹟2 每年可創造27%股東權益報酬率上市10年來,大立光沒有辦過現金增資(向股東拿錢),配股也以現金為主,平均每年高達27%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連以管理優秀著稱的台積電也略微遜色。

奇蹟3 460項 專利保護林耀英堅持走技術自主的路,大立光1年光研發經費就超過10億元,其股本也不過13.4億元。體積如紅豆般大小的手機照相鏡頭,卻有460多項專利保護,就算是三星電子這種大鱷級客戶,侵犯到其專利,大立光也敢告。

奇蹟4 年營收複合成長率27%2002年上市以來,大立光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7%,持續擴產的結果,大立光掛在總部及工廠的徵人紅布條,即使歷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金融海嘯,也從未卸下。

奇蹟5 累計報酬率502%如果你在大立光11年前上市時,以收盤價219元買進一張股票,加計11萬2000元現金股利與360股配股,目前可獲利110萬元,累積報酬率高達502%。

林耀英語錄

同業看我們過於膽大,幾乎是不計一切代價,我只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

我做生意的方法其實很差;但我們有一項長處,就是要技術好,我們是靠品質來彌補我們笨拙的地方。

很多人都是因為現成訂單等著,才出來創業;但我們當初什麼都沒有,出來時也不知道生意在哪裡,我們真正有的是冒險家的精神。

或許我們的成長腳步不夠快;但是,我希望大立光電就像一個結實的鐵球,球心很solid(堅實);而不是因為球大,就變成一個泥巴球,甚至變成一個氣球。

鐵血爸爸的「四大皆空」管理哲學1.交際應酬是空,技術與管理才是經營致勝關鍵即使台中磐石會數度力邀,大立光也婉拒參加。林耀英認為,只要把技術與管理兩樣工作做好,擁有實力就會讓人不容忽視。大立光為爭取工業區用地,跳過地方政府,直接找馬總統陳情,就是發揮實力的最佳註腳。

2.求神拜佛是空,求自己才能腳踏實地林耀英痛恨神明、崇拜偶像。即使交棒給兩個信奉「曹洞宗」的兒子,但「曹洞宗」的核心教義,正是反對膜拜與任何迷信行為。「曹洞宗」主張人可透過打坐,達到身心平衡,以最佳狀態迎接活在當下的挑戰,正與林耀英的思想不謀而合。

3.留戀過去與描繪未來都是空,師徒制才能扎實傳承技術與精神師徒制是大立光內部管理的重要特色,身為師父不僅要負責指導徒弟技術,也要關心徒弟的生活。林耀英認為,師徒制不僅可傳承以經驗值為主要資產的企業價值,也傳承了大立光創業時的質樸與互助精神。

4.空有高學歷,沒有做事能力,到頭還是一場空林耀英說,擁有高學歷等於擁有一把剖甘蔗的利刃。但如果沒有經驗與功夫,這把利刃恐怕會把甘蔗削斷。大立光的研發團隊或管理團隊主力,大多是五專或大學畢業生,不迷信一流國立大學或留洋學歷,是林耀英選才的最大特色。

四大家族

共同持有大立光

林耀英家族12.1% 持股市值170 億元

長子林恩舟任董事長

次子林恩平任執行長

長媳高芳真任公司主管

陳世卿家族10 %持股市值143 億元

妻蔣翠英任董事

妹陳慧芬任監事

梁忠仁家族 2.91 %持股市值41 億元

弟梁博仁任董事

梁忠仁則任監事

謝銘源家族 2.7 %持股市值38 億元謝銘源之父謝文琛(已過世)為大立光創辦人之一註:大立光經營決策四人小組成員為林耀英、陳世卿、林恩舟、林恩平

從嚴酷管理到

禪式管理

禪式管理1 避免個人主觀獨斷禪式管理正視全體,又不忽略細節,強調用心聆聽,斬斷個人主觀獨斷思惟。林恩舟與林恩平2010年浮上枱面接班後,大立光電組成四人決策小組,從強人時代走入集體決策時代。

禪式管理2 透過打坐改造個人競爭力、集體成長「曹洞宗」重視打坐,林恩舟與林恩平兄弟不僅本身每日打坐,也在台中東勢山區及計畫在大立光總部附近,興建共修中心推廣打坐。「曹洞宗」認為,透過打坐可達到身心平衡,長期修行下,有助於企業員工提升個人競爭力與工作效率,這在日本企業已行之多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91

黃記煌創始人自述:如何靠一道燜菜年入20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3/57315.html

導讀:之前i黑馬網曾經報道過一家創新餐飲企業――i黑馬網今天要報道的是另外一家中式餐飲企業黃記煌。它也是04年起步,在短短10年不到的時間里,通過其獨特的菜品體系和加盟體系,完成了200多家直營店和200多家加盟店的布局,整個體系的年收入達20多億元,成為這個細分品類的絕對王者。它怎麽做到的?請看黃記煌創始人黃耕的講述:

我是廚師出身,高中畢業之後就開始做廚師。起初,我在國企里做魯菜和藥膳,89年從國企出來,去南方的個體企業做過,但終究覺得沒有太大出路。91年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小型的炒菜館,從四張桌子開始做起,之後逐漸開始涉足火鍋,慢慢有了一些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對中國餐飲業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與了解,發現了傳統餐飲模式的很多弊病。首先,培養廚師太麻煩了。04年正式做黃記煌之前,我已經開了好幾家別的類型的餐飲店。我發現,當店里廚師水平好的時候,生意就好;有的店廚師手藝不好,生意就不好。這讓我十分的苦惱。培養一個好的廚師十分困難,更要命的是,當你把一個廚師培養出來的時候,極容易流失。培養一個廚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情感,每當流失的時候你就會非常痛苦。傳統中餐最大制約因素是人(廚師)的因素。(i黑馬點評:這和之前i黑馬報道過的新辣道,以及最近流行的黃太吉這幾家標準化程度很高的餐飲企業幾乎如出一轍,他們的核心都在於去廚師化。)第二,我在經營一家有著15年歷史的老店時,發現油煙對(附近)居民影響非常大,居民投訴率很高,(開玩笑說)PM2.5(汙染)中,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餐飲。第三,在做火鍋店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傳統火鍋,為了保證味道的正宗,會把老油回收之後再利用。第四,一般的中餐存在油性過大等問題。認識到這些問題之後,我在想,我父親是一位營養學家,對藥膳很有研究,能否把藥膳和飯館結合起來?(i黑馬點評:結合自身的優勢,這是很多創業能成功地重要因素。i黑馬之前報道的新辣道創始人李劍二次創業之所以選擇做餐飲,也是因為之前做過餐飲,具備自身的一些優勢和可利用的條件。)再加上當時的確想做一個能規模化的東西,而不只是簡單地賺錢。開飯館本身很苦,能不能做一個既能解決上面四個弊端,同時也能讓我輕松點的生意?我從小在家吃一道祖傳下來的禦膳菜。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道菜不管什麽時候吃,味道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我琢磨,這其實就是一個標準投放量的問題――只要把做這道菜的相關食材配料精確到一定的數值就可以做到。另外,我還發現中國的傳統烹飪工藝中,有一個重要的方式叫“燜”。“燜”一般需要很長的時間。我研究“燜”的時間比較長,然後通過我自己的方法,讓所有的食材基本十分鐘左右可以“燜”熟。奧秘就是不加水燜制(i黑馬註:所謂的食物的成熟過程就是食物的脫水的過程,如果加入水意味著食物成熟過程自然變長)。而不加水燜制除了讓時間變短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但凡做過“燜”菜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不同的食材一起“燜”,極容易串味。根源在於,不同食材通過鍋里的水氣(也就是所謂的物理導體),容易混合到一起,味道就不好了。而現在不加水,利用菜自身包含的水分來實現高溫“燜”熟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不加水燜制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菜品味道變得更好。因為你只有等食物成熟脫了水以後放入調料,才能迅速滲透到原材料內部,不然就只是附在表面。它其實是食物的海綿效果。你要讓一塊海綿吃進其他的水分,一定要先把海綿弄幹。但這中間還有一個問題,不加水燜制,會不會糊掉?我的答案是不會,核心就在於使用低溫烹制法和可控的烹飪溫度。其實食物成熟的過程是一個脫水的過程,(一般的烹制方法中)食物脫完水之後,溫度還是很高,自然會糊。只有當烹飪溫度和時間掌握在一個合理程度,就不會糊。我們在整個操作上分幾個時間段:一開始火力大,隨後逐漸減少火力,整個烹制過程基本上控制在10-12分鐘。一般炒菜的油溫度沸點都很高,在300度以上,而我們的溫度基本控制在100度到120度。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專門去找廠家訂制符合我們的要求和標準的電磁爐。當然這道“黃記煌三汁燜鍋”,還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我們的獨特的調料,核心方法在於調味的比例。中國菜的特色是五味調和百菜香,利用調味品不同投放量,掌握投放的技巧,是廚師最高的境界。調和好了味道才好。我們調料也是經過繁複的過程,當時我為了調制出一個獨特的味道,把所有味道反複的組合,才得出一個最好的一個點,而正是這種調配比讓我形成一種獨特的方法。我們這個汁液中的成分其實在所有市面都能見到,只是調味的比例不一樣而已。(i黑馬點評:在舌尖的中國之中,其中有一集就叫做五味的調和,這是中國烹飪學中的精髓)於是,我研究出了“黃記煌三汁燜鍋”。它沒油煙,不用煎炒(油性低),根本不需要廚師,極其容易複制。我將這道菜研究出來後,開始在我的店里試賣,看顧客的反應。顧客都覺得不錯,我決定單獨靠這道菜來開一家店。老實說,初期,我的合作夥伴們認為,一道菜就想開一家店,有點天方夜談。但我憑著近20年餐飲從業經驗,認為這個事情值得做。我把玉泉路的一家火鍋店改造成了第一家黃記煌。這是我的一次試水,規模只有300平米左右。按照老北京的風格進行了裝修。一開始,大家都會問,黃記煌是什麽?“三汁燜鍋”是什麽?我解釋也沒法解釋,幹脆一個個跟客人說,你先來吃,如果味道好就付錢,如果味道不好,不用付錢。每一桌客人來了,我都會仔細地介紹:這個菜怎麽吃,原理是什麽。最後大家都把飯錢掏了。這道菜的味道和新穎的吃法,口碑很快傳開了。媒體也開始介入報道,人氣一下子就起來了。我趁著這個機會大做加盟,有著以下考慮:1、 我們的產品表面看起來十分好複制,容易被模仿。如果我先從完善基礎設施(比如上ERP系統)開始,用很慢的節奏做,可能很快沒了市場空間。我們要先用加盟的方式,跑馬圈地,把能看到的市場都給占領了。2、做加盟不需要自己培養人才。做直營店需要培養大量人才,過程漫長。開始我們選擇培養投資人而不是職業經理人,到一定階段我們要做直營的時候,再把我培養的投資人變成職業經理人。3、加盟相對容易。我的加盟商都是吃出來的:很多食客吃了“三汁燜鍋”,覺得特別好,考察後覺得還不錯就選擇加盟了。那個時候,一個加盟商也就交三四萬塊加盟費,門檻較低。我們用3-4年時間,很快發展了接近200家加盟店。當然,(現在回頭看)加盟階段有點隨意。但我認為這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小學階段難免有點放任。後來我發現,加盟店越開越多之後,有些店偏離了總部的標準化要求。比如,“三汁燜鍋”這道菜對原料有嚴格的要求,有的店因為做這道菜所需要的部分原料漲價了,就會不放某種原料,或者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做。從09年開始,我對整個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標準化改造。1、選址和VI統一。加盟店以前在哪里開都可以,統一改為必須開在shopping mall里。街邊店都關了。初期加盟的時候,基本只要掛個“黃記煌”的牌子就可以了,現在要求所有加盟店都更換統一的VI。2、統一管理手冊和加強督察。原來加盟店的管理比較粗獷,以前也有培訓手冊,我們一項一項細化,不斷巡查監督,對於不服從管理的,不再允許加盟。3、統一供應鏈。我們要求加盟商統一使用我們提供的核心調料(不使用就清理出加盟體系),我們再和上遊供應商簽約,讓它們專門生產符合我們體系要求的東西。(核心配料之外),加盟店(其他食材的)采購要求也進行細化,比如一條魚切多少片,厚薄是多少,我們都有嚴格的要求。4、建立專門的培訓學校。開設老板班、店經理班、廚師長班等,強化培訓,實現標準化。5、變革管理體制。在總部下設七個區域管理公司,由他們執行總部的命令與管理,進一步強化對加盟店的管理。以上種種調整,最核心的是,確保黃記煌總部的話語權――如果加盟店不按照我們的標準來做,我們有權利收回其加盟權。(當然,嚴格管理之外)我們要要讓加盟商明白,只有當所有的夥伴一起壯大,你自己才能壯大。做完這些調整後,黃記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04年還只有一家店,目前黃記煌全國200多家加盟店,200多家直營店,整個黃記煌體系年收入超過20億,其中直營體系收入超過10億。投資人點評:對於黃記煌這家企業,投資人又是如何說呢?i黑馬請來了專業消費品投資機構天圖資本投資經理曾凡華做點評:黃記煌是智慧而富有遠見的。首先,他較早就洞見了中式餐飲的不足,在擺脫廚師依賴、流程標準化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次,在競爭白熱化的餐飲市場,他獨創出“三汁燜鍋”這種烹飪方式,闖出了一條差異化競爭的道路。在完全競爭、供過於求的行業,“差異化生存”是所有企業“唯一”的生存方式,不是“之一”。最後,他在初創期,樸素的聚焦戰略執行得非常到位――主打三汁燜鍋魚。品項的聚焦,既增加了品牌傳播的便利性,又降低了企業運營管理的難度。燜鍋魚之於黃記煌,類似於炸雞之於肯德基、漢堡之於麥當勞、披薩之於必勝客。不光是餐飲企業,所有消費品牌,要進入消費者心智,都需要思考聚焦的問題。同時,黃記煌也是幸運的。在其利用加盟店搶占市場、大舉擴張的時候,加盟店雖有管理上的偏差與疏忽,但畢竟沒有出現大的失誤,沒有造成大的負面口碑,故其還有機會從2009年開始做出重整,沒有成為“呼啦圈效應”的又一典型失敗案例。連鎖擴張的兩種形態:加盟和直營,本身沒有必然的好或壞,但對不同業態、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有不同的適用性。在企業的管理能力、標準化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大舉擴張加盟店,其實是一個極具風險的行為。每一個直營店或加盟店都是企業品牌的自媒體,一個店出問題,影響不僅僅限於一個店,而是品牌全部。品牌的競爭,是一個長跑,發達國家的強勢消費品品牌都活了幾十到幾百年,才牢牢占據消費者的心智,才有今天的市場地位。我們中國消費品企業雖然這些年大步趕超,成績喜人,但仍然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呵護好自己的品牌。只有以這為前提的速度,才是有意義的成長速度;否則只是走向死亡的速度。不管是做消費品企業,還是做消費品企業投資,風物長宜放眼量。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靜靜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75

圖示全球增長最快的20條貿易線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576

機會成本優勢和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成為全球貿易的驅動力。下圖是高盛繪製的世界上增速最快的20條貿易線路,截取的時間區間為2005年至2012年,從中可見,幾乎有一半的貿易線是圍繞著中國展開。

而增速最快的三條線分別為中國——泰國、中國——南非以及中國——印度尼西亞,7年來貿易增幅超過30%。(點擊看大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08

CoVenture創始人:從睡大街到投資20家初創企業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9/57482.html

這是i黑馬看到的最具傳奇的故事之一。之前還在睡大街,轉眼就逆襲。這讓i黑馬想起了無數個白手起家的故事。創業之路是艱辛的,他是如何逆襲的?這是阿里•哈邁德(Ali Hamed)19歲時在康奈爾大學讀大二之前的那個暑假。他沒有打暑期工,也沒有回到自己南加州的家中,而是睡在了聯合廣場公園(Union Squre Park)里。哈邁德曾經是名運動員,到康奈爾大學念書的同時打棒球。他想要成為職業運動員的夢想在那年上半年的一次本壘打失誤之後化為了泡影――他的背部有兩處受傷,再也不能打棒球了。而後,他又陷入了無家可歸的狀態。“我們付不起布朗克斯的房租,所以我只能白天在星巴克打盹,晚上拖著箱子到處湊活。”哈邁德說。他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一項新的興趣之中:技術創業。白天,他想辦法避開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的保安,閱讀計算機編程相關書籍,並把那些書藏在兒童讀物區域――他不希望別人找到這些書。有一段時間,他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自己的處境。“我當時是個正在創業的孩子。”他回憶道,頗有些自憐自艾。哈邁德的第一家公司失敗了。這是一家采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從新聞報道中提取觀點的公司。他損失了所有的錢。為了重新站起來,他說服布魯克林的一名女房東把自家閣樓以每月250美元的價格租給了他。哈邁德白天做著咨詢工作,晚上就睡地板。三年很快過去,一眨眼到了2013年――哈邁德創立了CoVenture公司。這家公司的理念是打造價值約3萬美元的軟件,以換取初創企業5%的股權。今年,CoVenture和六家初創企業進行了合作;每一家企業都成功籌集了額外的資金,這些企業的營收總額約為1000萬美元。其中一家名為Globa.li的公司提供偏遠地區――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酒店的在線預訂服務。哈邁德解釋說,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酒店不能在網上進行預訂。CoVenture在短短六周時間內從天使投資人處籌集到50萬美元,現在它正尋求年內再和15家初創企業進行合作。CoVenture的投資人包括Harmonix公司董事長傑森•愛潑斯坦(Jason Epstein)、eLink公司聯合創始人邁克爾•斯隆(Michael Sloan),以及EKM資本(EKM Capital)掌門人埃里克•摩恩(Eric Moen)。哈邁德的聯合創始人賈米爾•格希爾(Jamil Goheer)是巴基斯坦的一名教授。CoVenture在巴基斯坦擁有一支由40名全職開發人員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隊,在4000平方英尺的辦公室里辦公。格希爾有50%的時間在巴基斯坦,負責監督那里的運營。CoVenture存在的意義是,為沒有技術背景的企業創始人開發軟件,使得後者無需按小時支付工資給開發人員,也無需四處尋找一位擁有編程背景的聯合創始人。哈邁德如是表示。哈邁德目前仍是康奈爾大學的一名大四學生。在康奈爾,他與人聯合創辦了Popshop,這家位於伊薩卡(Ithaca)的公司為未來的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合作空間。“如果你引得太多人關註你,然後又失敗了,那麽所有人都會知道,”哈邁德說,“甚至都很難和朋友們說上話。不過,失敗也會讓你害怕,下一次你再創辦公司的話――如果你還能這麽做――你腦海中還深深印有這種永遠不會忘記的感覺,它告訴你,你不能再次失敗。因為你知道失敗有多糟糕。”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福布斯中文網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707

審計署:各級政府債務超20萬億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177

審計署官方網站消息,審計署12月30日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6988.65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256.49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6504.56億。

審計署稱,審計結果表明,政府性債務是經過多年形成的,從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性債務的現狀和資產與負債的相互關係看,目前我國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審計署表示,全國政府性債務各項風險指標均處於國際通常使用的控制標準參考值範圍內。其中,截至2012年底,全國政府性債務的總負債率(年末債務餘額與當年GDP的比率)為39.43%,低於國際通常使用的60%的負債率控制標準參考值。

南方週末網此前報導,本次審計也是繼2011年後,審計署第二次全面「摸底」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署曾於2011年3月至5月對地方政府的債務情況進行全面審計。此次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除54個縣級政府沒有政府性債務外,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共計10.7萬億元。

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對36個地方政府的本級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抽查的結果則顯示: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94%。

全國政府性債務規模情況表 (統計局/圖)

地方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程度高

儘管全國政府性債務風險可控,不過,審計署表示,我國政府性債務管理仍存在地方政府債務增長快、部分地方和行業債務負擔重、地方政府債務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高和部分地方、單位違規融資,違規使用政府性債務資金這四大主要問題。

審計署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11個省級、316個市級、1396個縣級政府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的債務餘額34865.24億元,佔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餘額93642.66億元的37.23%。

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105789.05億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億元,年均增長19.97%。其中:省級、市級、縣級年均分別增長14.41%、17.36%和26.59%。

此外,截至2012年底,有3個省級、99個市級、195個縣級、3465個鄉鎮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於100%。其中,有2個省級、31個市級、29個縣級、148個鄉鎮2012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借新還舊率(舉借新債償還的債務本金佔償還債務本金總額的比重)超過20%。

而從行業債務狀況看,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和取消收費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債務餘額分別為19422.48億元和4433.86億元,債務償還壓力較大。

此外,此次審計還發現部分地方和單位違規融資、違規使用政府性債務資金。審計署表示,本次審計發現並已依法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的涉嫌違法違紀案件線索51件,涉案人員69人。有關處理結果將適時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38

聯邦快遞發債20億美元 加速股份回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083

聯邦快遞公司將增發20億美元債券以加快回購股票,該公司去年公布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回購計劃,此次發債也是這一計劃的一部分 據彭博社報道,聯邦快遞公司於當地時間本周一表示,這項升級的回購協議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公司協作,將會“先行發布”大約1140萬股票,按現價計算。根據協定,回購將於五月底完成。 去年10月,聯邦快遞公司公布了回購3200萬股股份的計劃,這也將成為該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股份回購。隨後,主動投資者( activist investor) Daniel Loeb披露他持有該公司的股份。科恩事務所的分析師Helane Becker認為,因為聯邦快遞的回購計劃早已公布,今天加速回購的消息不會有太大影響。 Becker負責對聯邦快遞的業績進行評級,他說:“我們相信股份回購計劃將增加盈利,但是我們也相信華爾街已經在回購的價格上對此做出反應。” 紐交所收盤時,聯邦快遞股價下跌1%,達到138.72美元。去年聯邦快遞股價漲57%,超過標普500指數的漲幅30%。 削減成本 該公司正在準備一個長達三年的規劃,預計削減17億美元的運營成本,主要針對其快遞業務。托運人希望聯邦快遞的次日簽收業務的費用能夠降低。 Loeb的Third Point11月公布持有該公司200萬股;億萬富翁投資者喬治·索羅斯和約翰·保爾森也公開持有聯邦快遞股權。Leo聲稱他已經與聯邦快遞的CEO Fred Smith進行會談。 分析師David Vernon認為,聯邦快遞在之前的幾個月中表現出更願意向股東支付現金的態度。可能Leob不太支持發行債券,否則他無論說什麽都會增加紛爭。 股東的反饋 Vernon說,“股東的反饋肯定會有影響,但是Leob的意見只不過是一個新股東的看法,必須和其他股東的意見一起權衡。” 去年12月,聯邦快遞公司針對對股東反饋的評價是考慮增加回購。現在這一計劃付諸實施,債券的條款將會“取決於市場和定價條件”。 他還認為聯邦快遞凈剩余現金充足,足以支付已有債務,所以能承擔得起一定程度的杠桿。 聯邦快遞為回購股份已經發行的債務為10年期7.5億美元,30年期7.5億美元,205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86

美國將迎來20年來最冷冬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60

美國國家氣象局周日警告,一股來自北極地區的寒流將導致美國多地氣溫降至20年來最低。 本周周末美東北部地區仍處於罕見的低溫當中。美國氣象局預測在至1月8日之前,全美近1億4000萬民眾將身處零下17攝氏度以下低溫。即便是美國最南部佛羅里達州氣溫也將跌至冰點以下。 一些城市氣溫將比平均溫度低至少30度。紐約州風寒指數可能下探至攝氏零下25度。 美國氣象局警告:風寒會產生低於攝氏零下45度體感溫度,赤身裸體可能讓人5分鐘變冰棒。 除了嚴寒之外,美國東部平原和五大湖地區又將迎來暴雪。 周日的嚴寒已經嚴重影響了交通。周末美國至少有3000架次航班取消。紐約市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已經被迫關閉。到目前為止,由於交通事故等已經至少造成十幾人死亡。 紐約及新澤西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政府呼籲民眾呆在家中。紐約及波士頓數百所學校停課。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也緊急關閉。另外,馬薩諸塞州部分地方積雪已厚達60厘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95

【快訊】京東要上市?據傳擬融資20億美元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49.html

1月15日有消息稱,彭博社今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京東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擬融資20億美元,如若傳言為真,則這將創下10多年來中國企業在美IPO融資規模的最高記錄。京東上市的新聞並不新鮮,但不知在美國呆了半年、瘦成一道光的東哥,這次是否真的已經下定決心,啟動上市?中國企業在美IPO融資規模的最高紀錄?這些知情人士稱,京東目前正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瑞銀商討IPO事宜。京東趨向於在美國上市,盡管香港也在考慮之內。彭博社數據顯示,如果京東此次成功在美上市,可能創下10多年來中國企業在美IPO融資規模的最高記錄。麥肯錫預計,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3950億美元。而此次IPO收益將有助於京東進一步拓展其市場份額。彭博社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企業通過在美IPO融資9.07億美元,相當於2012年融資額的5倍。自去年10月在美IPO後,58同城股價已上揚146%,而去哪兒自去年11月上市以來股價已增長89%。其中兩位知情人士稱,京東希望此次IPO能避開潛在的阿里巴巴IPO。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市場估值高達1900億美元。阿里巴巴也計劃於今年IPO。京東都有哪些投資者?京東一邊大手筆燒錢一邊花錢,可是為什麽總是京東?據公開資料,2007年4月,京東商城獲今日資本1000萬美元投資;2008年12月獲今日資本、雄牛資本及亞洲著名投資銀行家梁伯韜的私人公司投資,總投資金額2100萬美元;2010年1月27日,京東商城獲得老虎基金第三輪投資,首期7500萬美元到賬。2010年12月3日,京東商城第三輪融資中的第二期金額為7500萬美元的資金到賬。2012年4月,京東商城宣布已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15億美元。2013年2月,京東獲得了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的投資。據京東稱,總計從阿爾瓦利德旗下投資公司Kingdom Holding、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和其他一些股東獲得了約7億美元投資。其他一些投資者還包括億萬富翁阿利舍爾・烏斯馬諾夫,他曾投資Twitter、Facebook和阿里巴巴。烏斯馬諾夫去年6月曾表示,對於京東的投資,至少會獲得雙倍回報。遊學歸來的暗中發力?去年,在京東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CEO劉強東卻突然跑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遊學,關微博、換手機、學英語,順帶減肥了36斤。創業狂奔15年的劉強東停下來,閉關清修,思考人生。12月底,劉強東回歸,並召開了媒體戰略溝通會,在會上,他公布了了京東2013年數據和2014年的戰略方向。京東在2013年交易額達到1000億,移動用戶過億,人數逼近4萬人,並建立了1400個配送站和1300個區縣物流,2014年京東試圖發力三四線城市,突破這塊競爭短板,並實現O2O五年之內,生鮮、電商產品下單十分鐘送達。而前幾天電商圈的傳聞也讓人興奮不已――騰訊與京東洽談入股事宜,雖然雙方均保持緘默,但人們還是紛紛猜測:騰訊與京東結盟,是目前阻擊阿里的不二之選,只是不知東哥是否舍得俯下身來。而此次IPO傳言,或許可破除這一傳聞。要知道在美國呆了半年的劉強東,真的只是去學習嗎?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i黑馬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809

【幹貨】創業路上的20個商業教訓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39.html

i黑馬給各位分享一篇幹貨,創業們都回答了同一個問題:哪一個商業教訓是你頭破血流學到的?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總能學到一些內容,一起看看吧。幾個月前,我們向ShortStack在Facebook上的粉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哪一個商業教訓是你頭破血流學到的?”起初,它作為一個簡單的問題是為了提高粉絲們的參與度,但最後卻引出一長串創業者們的陳年往事,其中不乏一些不錯的建議。當然,每一位創業者都經歷過磨難,但是我們在這里分享的20條溫馨提示或許可以幫你排憂解難。1. 你無法事事親力親為。建立一支團隊是必要條件,因為一個人投入一項工作的時間是有限的。具體什麽時候達到你的極限取決於你的其他責任。如果你是年輕的單身人士,你或許可以在一兩年的時間里事必躬親。但如果你已經成家,你的全身心投入最終會破壞家庭關系。但是一支團隊能夠在你不在的時候繼續推進工作。2. 你或許認為你的產品完美無瑕,但是你的客戶不會這麽想。聆聽用戶的反饋:你的意見可能不是最好的。要點是“盡早發布產品,而且要頻繁發布更新。”你不會知道你手上的這個產品是不是很棒――直到它進入市場,用戶們開始數落它的不足。這就像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中一些參賽者一樣。他們自認才華橫溢,朋友和家人亦如此認為,但是,只有當他們登上更大的舞臺,他們的缺點才暴露無遺。3. 真正做好一件事。創業者們往往試圖嘗試做所有事或變得無所不能,但是成為一家既出售魚餌,又賣嬰兒玩具還有披頭士樂隊(Beatles)經典專輯的商店幾乎是不可能的。確切地說,你能夠向你真正提供的東西收費。據說,如果有一種技能或者服務能夠完善你的核心產品,那就奉獻出來吧。4. 在你將一個項目交給客戶之前收取報酬。如果你提供服務,這一點尤其重要。一旦你將那份合同或者網站設計項目交給他人,你就不會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了。當我是一個平面設計師的時候,,我才會將我所有的項目打上水印,把網站托管給一個私人領域,直到賬單付清為止。5. 少收錢是不可持續的。你認為,“我並不需要每小時收取150美元,我可以收取70美元,遠遠超出我作為職工掙得薪水!”不過,或許你很快就會發現,你那“豐厚”的收費無法維系下去。等到你開始繳稅、支付員工薪水、為營業執照和保險繳費時,150美元/小時看上去更實際。以質量、專長和你對利基市場的關註取勝,而不是價格。如果僅僅是打價格戰,正在砍價的客戶總是會因為價格低於你的人或者公司而“背棄”你。6. 耐心和靈活性有助於你渡過經濟不景氣的時期。ShortStack起初是作為我網站和平面設計工作室的編外項目。我們並不是一家軟件開發工作室,但當客戶要求一個軟件產品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說不。我們不厭其煩,緩步擴大規模――部分出於必要,它使我創立了無任何債務的公司。7. 滿足當前市場。在我迄今所開發的軟件中,每一個都是為了滿足一個特定的需求。這純粹是“投機取巧”。如果你是一名程序開發員,你認為,“哇,我想某某行業可能會用某某程序,”你或許會失望。換言之,如果我沒有在一家餐廳長時間地工作過,我絕對不會自己開設一家餐廳!8. 在達成買賣協議之前,絕不形成合作關系。無論你認為你有多了解一個人,你永遠不知道他/她何時想要退休或者去做些別的事情。即便雙方十分相熟,當你們其中一人決定單飛之時,你也要知道如何能夠擺脫彼此嗎。9. 心懷感恩。對忠實的客戶表示感謝,因為他們表明了對你產品的一種需求,是多少錢都無法買到的品牌擁護者。信譽會轉化為忠實的顧客。10. 關照那些關照過你的人。我們在ShortStack提供推薦傭金,不過卻極為低調和神秘。我們希望人們因為喜歡而推薦這款產品,而不是為了1美元就能說任何話。如果我們註意到有些人公開贊美我們的產品,我們可能會送給他們一件T恤衫以表示感謝。如果他們不停地這麽做,我們或許會說,“嘿,你應該成為一個推薦人,從你幫我們介紹的業務中抽取提成。”11. 付款之後才稱得上是交易。這聽起來顯而易見,但是我們見過很多小企業業主,他們對於訂單或者是與潛在的客戶的會面都表現得非常興奮。但是要等到購買這些產品或者服務的資金已經入了銀行賬戶,它才可以算入在內。12. “吃啞巴虧”比做聰明人更能賺錢。與其與一位不高興的客戶吵架,還說,“你沒有正確使用,”或者“你對CSS的了解還不夠,沒法用我們的產品”,倒不如退錢給他們。從長遠來看,這些人消耗了太多客戶支持團隊的時間和精力,以至於直接退錢反而更具成本效益。他們並非我們的理想客戶,沒有關系。13. 人們離開的不是公司,是管理層。這一教訓對員工和客戶都適用。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認為他們的意見沒有被聽取或者重視,他的經理就會失去員工。如果顧客對你的產品或者服務表示不滿的話,他們將停止使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可靠性可以體現一家公司管理的好壞。14. 你介紹企業的方式應該反映受眾喜好。如果你的客戶嚴肅,那麽就嚴肅些。如果你的客戶時尚且風趣,那麽就表現幽默些。你必須找到你的利基市場,提供迎合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比如,立即通信公司(Constant Contact)和MailChimp公司業務基本一致,但他們的營銷內容則卻反映出不同的客戶群。15. 就範圍問題事先達成一致。在工作開始之前,明確合同內容。一旦一個項目超出這個文件中的計劃,就要收取費用。如果你同意建立10頁網站,但不久到了20頁,這位客戶要為其余的內容付費。如果你的合同在一開始就對此作出了明確說明,那麽控制“範圍蔓延”就變得容易了。16. 如果你的公司出售種類繁多的產品,確保你知道如何使用或者操作每一件產品。這可能聽起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取決於你的公司出售產品的數量――但學著使用你公司出售的產品有助於你以新視角看待事物。17. 當你認為你已經對產品進行了充分測試的時候,再測試幾次。在產品經過公司外部人士的多次測試之前,絕不輕易發布。18. 理解社交網站的運行。當Twitter首次面向企業開放的時候,我見很多人把它當做報紙上的廣告來用。如果你開發一個渠道,卻不能正確使用,那麽從長遠來看,弊大於利。19. 存錢。虧本經營可以維系很多年,但現金耗盡只要一次就能讓你玩完。成立“應急”基金,至少可以為兩三個月的運營成本提供不時之需。開通信用額度,即使你不計劃使用它。每個季度請一位註冊會計師審查賬目同樣必不可少。20. 永遠都要讓CFO為飲品買單。幹杯!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Young Entrepreneur Council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813

2014-01-20 工作記錄 Jackie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q8sx.html

把華晨集團整理完了,華晨集團2002年才成立,實際上是用於整合與華晨有關的一系列資產,追根溯源的話,就是早年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旗下的珠海華晨。算是為了梳理資產才成立的殼子公司吧。

旗下三塊業務:一塊是最老的金盃輕客;第二塊是中華系轎車;第三塊是合資公司寶馬轎車。另外,還有一些零部件類的公司。

不用說,寶馬是最好的業務了,一年貢獻20多個億的投資收益。中華系轎車也還湊合,每年能2、3個億的利潤。金盃的輕客賣得挺好的,能有30萬輛的銷量,但是利潤一般般,好的時候有1個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4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