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二手車一個月的交易量達到四萬多輛,去年12月份的交易費收入已經過億元。
i黑馬訊 3月17日消息 今日,瓜子二手車直賣網與58集團舉辦戰略合作發布會,雙方將在流量、車源、金融風控、大數據等方面合作。據瓜子二手車創始人兼CEO楊浩湧透露,瓜子二手車一個月的交易量達到四萬多輛,去年12月份的交易費收入已經過億元。
楊浩湧表示,瓜子二手車的盈利將提上日程,今年三季度左右,“瓜子會是整個O2O里面第一家盈利的公司”。但與此同時,瓜子的廣告營銷戰略依舊會持續。一直以來,瓜子二手車延續了趕集時期在廣告商的投入,重金砸向市場營銷。
58集團創始人姚勁波闡述了雙方合作的細節。一是流量上協同,姚勁波透露,58的二手車的訪問流量每天超過700萬。而瓜子二手車的日活為400萬,月活700萬。另一方面,瓜子二手車的車源也將放到58里面。
二是線上與線下協同。58趕集更多地定位為平臺,線上服務買車的人為主,而瓜子已經在線下的檢測方面做了布局,在檢測結果上,雙方互認。
三是金融層面的數據打通。
58集團與瓜子二手車的淵源頗深。瓜子二手車的前身是趕集好車,為趕集網內部孵化的項目。2015年,58趕集合並之後,趕集好車從58趕集分拆,更名為瓜子二手車,楊浩湧也一門心思投入到了二手車的創業。目前,58集團是瓜子二手車的大股東,而楊浩湧也還持有58集團的股票。
據悉,瓜子二手車已經獲得了融資租賃牌照,2016年底獲得了互聯網小額貸款牌照,並正式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
據日本共同社3月29日報道,相關人士29日透露,處於經營重組期的東芝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決定申請適用《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條,已經啟動相關程序。東芝也在當天的董事會上予以批準。預計提交申請後當天將立刻適用。這是相當於日本《民事再生法》的重組型破產處理,東芝將確定預計達1萬億日元(約合62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金額。
今後,東芝將把西屋電氣從合並結算對象中剔除,並退出海外的核電業務,重振財務基礎。
作為西屋電氣的母公司,適用破產法可使東芝最初預計的逾7000億日元損失大幅縮小,但東芝將提供約8000億日元債務擔保,損失也可能進一步加大。為填補虧空,東芝將抓緊出售半導體業務。
若適用破產法,對西屋電氣的債權回收及訴訟將自動停止,西屋電氣將在繼續業務的同時制定重組計劃。若能得到債權人和法院的同意,或能實施計劃盡早實現重組。
東芝2006年斥資6000多億日元收購了西屋電氣,但由於美國核電建設陷入困境,導致了巨額損失。
西屋電氣曾向美軍核動力航母與核潛艇提供反應堆。美方擔心根據支援西屋電氣重組的企業的不同,軍事力量機密或有可能泄露。路透社華盛頓電28日援引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表示關切,認為“這是潛在的國家安全問題”。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9日的記者會上指出“日美政府正在緊密合作開展應對”。他表示,為實現西屋電氣重組“期待(相關人士之間的)建設性討論”。
上交所3月31日公告,正著手準備優化回購利率計息規則,擬將回購計息方式從名義天數改為資金實際占用天數。目前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即將就緒,預計5月份開始實施。
昨日,上交所1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最高達到32%,全天加權平均利率為24.30%,成交0.85萬億元。上交所表示,交易所回購利率較高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近期正值一季度末MPA考核時點,銀行對非銀金融機構融資意願下降,部分非銀機構轉到交易所市場融資,增加交易所市場資金需求量;二是交易所回購利率名義天數非資金實際占用天數計息,因清明假期因素,3月30日一天回購首次結算日為3月31日,到期結算日為4月5日,資金實際占用天數為5天,因此實際年化回購利率應除以5,這樣調整後1天期回購利率最高6.4%,加權平均4.86%。總體看來上交所回購利率處於合理水平。
預計上述措施有助於平滑交易所回購利率,更方便投資者了解和參與交易所回購市場。
來自中國化工集團5日消息稱,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工)和先正達今天宣布獲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關於中國化工擬收購先正達的批準。
中國化工集團表示,這標誌著向交易成功邁出了重要一步,預計交易將於2017年二季度完成。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交易將確保美國及全球的種植者繼續有多種選擇,並獲得不斷創新。
中國化工總部設在北京,在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研發基地和營銷體系,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世界500強排名第234位,主要業務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高端制造和基礎化工領域。此前,中國化工成功收購了法、英、以色列、意大利,德國等國的9家行業領先企業。
而先正達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公司,使上百萬農民得以更好地利用資源,從而幫助改善全球糧食安全。通過世界一流的科技和創新的作物解決方案,先正達遍布90多個國家超過2.8萬名員工正在研究如何改變作物生長的方式。先正達致力於治理土地退化,提高生物多樣性,讓農村社區重新煥發活力。
據悉,這項交易始於去年2月,當時中國化工宣布將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若交易成功,將是中資企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外並購。
早在2015年,接觸過先正達的公司除了中國化工之外,還有美國杜邦公司、先正達競爭對手孟山都以及巴斯夫。其中孟山都希望並購先正達的決心、信心最大,但是先正達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方提議。
先正達有著其他公司不可比擬的純正農業“基因”,其作物保護占銷售額75%,種子占20%。而孟山都在農藥業務領域只有草甘膦,它一直希望可以通過拿下先正達補足自己的短板。即便如此,先正達還是不甘心被同行買下。杜邦、巴斯夫等化工名企也都做好了與先正達交易的準備,不過此後也無下文。杜邦最終選擇與陶氏化學進行全線整合,在整合過程中,杜邦處於下風。
由於先正達是世界500強、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價值創造力突出,盈利能力較強,如果中國化工成功並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據新華社消息,北京市醫藥分開改革將於8日零時起正式實施,並同步啟動藥品陽光采購。記者5日從北京市衛計委了解到,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采購的政策疊加效應,將使藥價平均降幅達到20%。
北京市醫藥陽光采購平臺5日首次對媒體開放。記者看到,交易系統界面上,北京市各醫療機構的藥品訂單每分鐘都在刷新;而在監管平臺界面上,則可以實時監看每一個訂單的藥品價格與原價相差的幅度。據北京市衛計委藥械處處長嶽小林介紹,從3月27日開始,該系統已提前開放給醫療機構使用,預計三天內,醫療機構將會集中采購藥品,以保證8日患者能用上最新價格的藥品。
嶽小林說,藥品陽光采購平臺類似電商平臺,價格、庫存都是公開透明的,數據信息每天動態調整更新。目前平臺上共有藥品7000多個品種、4萬多個品規,入駐平臺的配送商達到140多家。針對市場供應充足的常用藥品,平臺將動態聯動全國省級采購最低價格和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采購價格,引導同類藥品價格始終處於全國較低水平。在8日陽光采購平臺正式運行後,市衛計委將動態調整藥品的最低參考價格,並實時預警過高的采購價格。北京市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官網還將向公眾開放查詢功能,患者可查詢到各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的品種及價格。
北京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根據測算,藥品實行陽光采購後預計價格將會下降8%,而醫藥分開改革落地後,所有醫療機構將全部取消15%的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兩項政策疊加,藥價平均降幅將達到20%。不過,針對臨床救治必需的低價短缺藥品不限制全國最低價,其供應價格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動態調整,以緩解“短缺藥”“救命藥”供應緊張問題。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化工集團網站獲悉,中國化工收購瑞士農用化學品巨頭先正達(Syngenta)12日已獲得中國商務部的批準。這標誌著並購交易已接近終點線,預計交易將於2017年二季度完成。
稍早之前,該收購已通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歐盟委員會、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COFECE)的反壟斷審查。目前,該交易僅需等待印度監管機構批準。
先正達是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價值創造力突出,盈利能力較強。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中國化工成功並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增強中國農化行業競爭力
FTC和歐盟委員會分別於當地時間4月4日、4月5日通過該交易的反壟斷審查。上述兩家機構同時明確提出批準該交易的前提條件,即要求中國化工剝離在當地的部分資產。據接近交易的人士稱,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在歐盟和美國剝離的資產分別僅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1.1%和0.16%,合計起來也只有約2.2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先正達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公司,使上百萬農民得以更好地利用資源,從而幫助改善全球糧食安全。通過世界一流的科技和創新的作物解決方案,先正達遍布90多個國家超過2.8萬名員工正在研究如何改變作物生長的方式。先正達致力於治理土地退化,提高生物多樣性,讓農村社區重新煥發活力。
先正達一直是農化行業表現穩健的領先者,2004年至2015年期間,先正達在植保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從18%提高到20%。這基於其強大研發產品線的支撐。研發產品線是農藥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越多的研發產品線,意味著越多的新產品。過去五年先正達新推出的產品在2016年產生了7.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先正達的研發產品線仍使業內同行羨慕不已,而且預計銷售峰值將超過40億美元。先正達過去十年對研發的投入超過110億美元,未來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抓住持續擴展的機會。先正達的創新速度,按新技術研發投入的每一美元計算,是行業效率最高的企業之一。
去年2月,時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該項收購有利於雙方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實現共同發展,也將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具有積極意義。支持中國化工按照國際通行商業原則開展這項收購,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希望有關國家客觀、理性看待這項收購。
中國化工網總編劉心田在媒體上表示,中國化工集團收購先正達符合國家和企業的長遠利益。國內的種業農藥等企業普遍分散、體量較小,大多缺乏核心技術或專利,面對國際巨頭很難具有競爭優勢。中國化工集團通過此次收購也將擴大資產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此項並購對提升中國農產品產量以及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業現代化有所助力。
此外,這還將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積累經驗。中國化工已承諾將保留先正達的一切,包括公司名字、公司總部地址、公司管理層、公司員工,不改變先正達現有的運營系統,只添加董事會席位。這種以尊重為基礎的模式得到了先正達董事會的認可和信任。
並購交易旨在“擴大增量”
目前還有兩個同行業內的大型並購正在進行中。上周,歐盟委員會有條件批準了美國化工公司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和杜邦(DuPont)價值1300億美元的合並。
同時,德國制藥及化工集團拜耳(Bayer)也在去年與美國農藥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達成了660億美元的收購協議。
業內人士分析,陶氏和杜邦的交易、拜耳和孟山都的交易都是更偏向於“成本節約”,而中國化工和先正達的交易旨在“擴大增量”,即由創新和新興市場帶動來實現增長。
一位接近市場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拜耳收購孟山都交易26.1%的溢價率相比,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溢價率為22.2%,這符合其他全球並購支付的平均水平。
他還表示,作物保護和種子行業的所有主要競爭對手在過去兩年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中國化工非常了解導致行業下滑的主要因素,而且也將這些因素納入了收購吸引力的評估範疇。
先正達在作物保護及生物種子方面都是令人矚目的創新者,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涵蓋長期及短期,先正達有能力通過結合農化及種子技術,為農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孟山都和拜耳的交易正是效仿了這一戰略。
根據先正達公開資料整理,過去10年,先正達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利潤(EBITDA)利潤率一直保持在很窄的區間(19%-23%)。這一方面說明先正達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也說明它不會因為市場變化有較大的波浪起伏,比較穩健。先正達的長期(2001-2015年)銷售年複合增長6%,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5%,股東回報分紅年複合增長28%。短期(2010-2015年)雖然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但其銷售年複合增長也達到了3%,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保持5%,股東分紅年複合增長了11%。
過去兩年農化行業業績不佳,主要原因包括大宗商品(農作物)價格下降,拉丁美洲市場疲軟,同時美元走強。而業績壓力就成為了主要農化企業整合背後的驅動力。
研究機構分析預測農化行業將回歸增長,而主要企業(專利企業)的收入在未來三年將提高2%-6%,先正達的EBITDA預計在2016至2019年期間將增長約6億美元。先正達管理層繼續相信2018-2019的EBITDA將在24%-26%之間。
2016年2月3日,中國化工和先正達達成收購協議,先正達董事會全體一致推薦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100%股權的要約,要約價格為每股465美元現金。要約還允許交易交割時支付的每股5瑞郎特別分紅,取決於先正達股東批準。先正達已發行股本金的總價值為430億美元。
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在交易宣布時曾表示,將與先正達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努力,保持公司在全球農業科技領域最領先的競爭優勢。
交易宣布時,時任先正達首席執行官John Ramsay表示,先正達是全球農化行業的領頭企業,並在過去十年大幅度擴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這項交易將幫助先正達維持並擴展市場地位,同時大幅度提高種子業務的潛力。交易將最有效地確保先正達繼續為種植者提供不同選項,以及正在進行不同科技和作物平臺的研發投資。
中國化工總部設在北京,在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研發基地和營銷體系,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世界500強排名第234位,主要業務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高端制造和基礎化工領域。此前,中國化工成功收購了法、英、以色列、意大利,德國等國的9家行業領先企業。
4月20日消息,樂視網晚間更正年報,在年報中添加了“致股東”等三段前言,稱2017 年是樂視戰略新階段元年,也是關鍵一年,是樂視的“盈利之戰”,樂視大屏將率先實現扭虧。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年報刪除了賈躍亭控股和參股6家上市公司股權的相關內容,包括間接持有港股北青傳媒13.72%股權,間接持有網酒網等5家新三板公司股權。
年報中增添的前言談到,樂視網凈利潤增長出現了6年以來的第一次回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公司業務範圍增加,新業務處於成長期造成的利潤總額下降。而2017 年是樂視戰略新階段元年,也是樂視網的關鍵一年,提升上市公司的變現能力、改善公司現金流、實現全面盈利,將成為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前言稱,樂視大屏將率先實現扭虧。去年樂視致新凈利潤虧損6億多元,這直接導致了樂視網凈利潤的下滑,而根據目前樂視致新的增速,預計2017 年樂視大屏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利,體現在業績上,預計將為樂視網凈利潤增加數億元。同時也預計2017年樂視網終端、會員以及廣告收入實現新的突破,而進入生態第二階段後,終端、會員、營收、凈利潤等也將成為衡量樂視網標準的重要指標,樂視網至此將進入化反效應的兌現期。
年報中改變較大的還有,刪除了賈躍亭控股和參股6家上市公司股權的相關內容。原年報中,介紹公司控股股東賈躍亭報告期內控股和參股的其他境內外上市公司的股權情況時,有這些:
間接持有新三板上市公司北京網酒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50.35%股權;
間接持有港股上司公司TCL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09%股權;
間接持有港股上市公司酷派集團有限公司28.9%股權;
間接持有新三板上司公司芝蘭玉樹(北京)科技股份有限1.18%股權;
間接持有新三板上市公司山西睿信智達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股權;
間接持有港股上市公司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H股13.72%股權;
間接持有新三板上市公司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5.34%股權;
間接持有新三板上市公司布丁酒店浙江股份有限公司0.47%股權;
間接持有 A 股上市公司武漢當代明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0.96%股權。
年報更正後只剩下:TCL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09%股權、酷派集團有限公司 28.9%股權以及武漢當代明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0.96%股權。刪掉的6家公司股權中,還包括間接持有港股北青傳媒13.72%股權,間接持有網酒網等5家新三板公司股權。
據新華社消息,國家旅遊局28日發布“五一”小長假旅遊市場預測:預計小長假期間旅遊市場將接待1.3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將達780億元,同比增長13%。
中國旅遊研究院二季度居民出遊意願調查的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及五月份期間,超過五成的人有外出旅遊意願,居民出遊以近郊遊為主(占42.4%),其次是跨省遊(占34.7%)。隨著高鐵運力的提升,周邊遊半徑不斷擴大,跨省周邊遊為越來越多遊客所青睞。
從遊客流向看,國內二三線城市居民的休閑需求增長迅速,北京、上海、西寧、承德、拉薩、濟南、贛州、煙臺、青島等地是“五一”前後最熱門的國內遊目的地。出境遊方面,港澳、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瑞士、丹麥、英國及非洲地區是“五一”前後熱門的出境遊目的地。
調查還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家庭出遊和親子出遊需求旺盛,從出遊方式看,以家庭和親友結伴的自助遊為主,自然風景區、名勝古跡/古跡公園、現代主題公園是遊客最感興趣的地方,有近4成遊客選擇自駕出遊。
國家旅遊局提示,遊客要規劃好行程安排和出行線路,盡量選擇錯峰出行,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國家旅遊局已在全國範圍內開通“12301”旅遊服務熱線,全天候為遊客提供旅遊咨詢、投訴、舉報等服務。
據新華網報道,中國社科院今日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2017年中國經濟前景分析》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6%左右,實現年初預期6.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繼續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
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社科院經濟學部、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協辦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2017年中國經濟前景分析》發布會28日在京舉行。
藍皮書指出,在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背景下,在傳統動能與新經濟、新動能的共同作用下,經濟運行的內在穩定性正在逐漸鞏固。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9%、6.7%、6.6%、6.5%,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2017年全年GDP增長6.6%,比上年略微下降0.1個百分點,仍然保持平穩較快的合理增長區間。從定性分析上看,這種預測趨勢與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的現實情況相一致。
藍皮書預計,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4%。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繼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回落,消費增速總體平穩,進出口增速下降,貿易順差基本穩定,CPI與PPI背離的剪刀差有所縮小,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藍皮書建議,今年應加大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力度,適度擴大財政赤字規模,以“穩增長”為目標,供給側改革與擴大內需並重;有效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適當降低增值稅稅率,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在促進企業創新中的作用;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綜合應用貨幣政策工具及創新,調控和引導貨幣總量增速,防範流動性風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的努力於當地時間3日獲得了飛躍性進展。共和黨領導人安排當地時間4日在眾議院就最新的共和黨版本醫改修正法案進行投票。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表示對該法案通關很有信心,因為一些此前反對該法案的關鍵溫和派共和黨議員已轉向。
親自施壓遊說
為了贏得自1月正式就職以來的首次立法勝利,特朗普竭盡全力地發動自己的政治資源,親自和議員們會面、給議員們打電話,以獲取支持。畢竟在共和黨控制著參眾兩院的局面下,若仍無法兌現廢除奧巴馬醫改的競選承諾,將無法對選民交代。
特朗普的助手稱他在電話里經常怒氣沖沖,氣勢壓人。
搖擺不定的溫和派共和黨人此前擔心,徹底改變奧巴馬醫改法案會讓太多現有病史群體面臨失去醫療保險的風險。但他們在與特朗普會晤後改變了立場,提出妥協版本議案。
眾議院保守派“自由黨團”成員表示,他們妥協後,特朗普醫改立法的前景進一步明朗化。“自由黨團”是上月反對特朗普醫改法案初版的關鍵力量。
數百萬美國人通過奧巴馬醫改獲得醫療保險。但長期以來,共和黨人一直在攻擊該法案,認為其給政府增加了超負荷重擔。廢除奧巴馬醫改也是特朗普與共和黨在去年大選期間的重要承諾。
今年3月初,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了新醫改方案,以稅收減免的方式鼓勵美國人購買醫保,同時削減政府補貼。
在特朗普和眾議院議長瑞安等人的竭力遊說下,該法案還是遭到了包括共和黨保守派和溫和派的多方反對。3月23日,“自由黨團”和特朗普在白宮磋商無果,原定於當日晚間的投票推遲。1天後由於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支持,瑞安宣布撤回新醫改提案。當時美國媒體對此最多的評論是,這對當時履新僅2個多月的特朗普來說是巨大的失敗。
關鍵性的2票
共和黨兩位重要議員厄普頓(Fred Upton)和朗(Billy Long)在與特朗普會面後宣布支持取代奧巴馬醫保的替代案。這應該是預示著醫改替代方案有望順利通過。
在溫和派中頗有影響力的議員厄普頓稱,只要新醫保法案增加了他提議的修正案,他就會支持。厄普頓提出,將在未來5年內提供80億美元減少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受保人保險費用等支出。
朗也表示支持新醫改議案,此前他曾表示擔心新法案難以保證覆蓋有病史群體。
他們說,特朗普贊同他們的計劃。在被問及特朗普如何說服他們時,朗稱,特朗普對他說:“比利,我們需要你。”
不過,有醫療政策專家稱,這區區80億美元不足以支付病重病人的醫保費用。
有白宮官員表示,共和黨距離通過特朗普醫改只差2、3票,厄普頓和朗的轉向為他們贏得了關鍵的支持。麥卡錫頗有信心地稱:“我們會獲得通過的。”
據美國媒體報道,新版本的醫改法案議案將取消對個人必須購買醫保的強制性要求,減少個人購買私人保險的稅收抵免,並猛砍給“醫療補助計劃”的撥款;保留了“子女在26歲之前可以跟父母一起投保”的條款;還保留了禁止保險公司拒絕有疾病的人投保條款。同時,新醫改法案還保證覆蓋有病史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