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汽車稅免減弱 今年銷量料放緩

1 : GS(14)@2017-01-21 12:03:41

【明報專訊】受惠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汽車成為樓市以外去年內地經濟增長另一大支柱,為避免經濟大幅滑坡,財政部亦在業界呼籲下將政策截止期由去年底延長至今年底,惟優惠力度卻減半,稅率由5%提升至7.5%。高盛早前曾發表報告稱,基於7.5%的優惠稅率,汽車業今年對中國GDP增長貢獻度將從去年的0.3個百分點大幅下滑至僅0.06個百分點。

料自主品牌車企影響大

高盛續稱,今年內地汽車銷量按年增幅預計將由15%下滑至3%,若考慮整個供應鏈,汽車銷量放緩帶來影響將更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本周公布,2016年全年內地汽車銷售約2803萬輛,按年增長13.65%,其中乘用車銷售約2438萬輛,按年增長14.93%。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香港及中國內地汽車行業分析師梅少琼表示,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減半對內地自主品牌車企影響較大,料車企需減價促銷才能維持銷量。星展給予內地自主品牌汽車股「持有」評級,而對受稅率影響較小的豪車品牌,如華晨寶馬(1114),給予「買入」評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00&issue=20170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61

春節前生產放緩 內地PMI仍守50

1 : GS(14)@2017-02-03 01:58:40

【明報專訊】1月份雖然有假期效應,但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6個月高於榮枯分界線,錄得較市場預期好的51.3,為2012年以來1月的高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分別為53.1和52.8,較12月回落0.2及0.4個百分點。而從業人員指數為49.2,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48及49.8,三者均低於臨界點。

當局解釋,受假日因素影響,製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放緩,而從業人員指數雖然低於50,但按月回升0.3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仍在收縮,但降幅減窄。

分析:留意通脹走勢對盈利影響

澳新銀行指出,儘管整體PMI較預期好,且維持在擴張水平,但增長的趨勢持續放緩,這可能因為農曆新年在1月份的緣故,以致有不少工廠在假期前停產。但該行認為,需要特別警惕價格指數,因為這將影響企業的盈利與市場氣氛。1月份的出廠價格指數按月回落4.1個百分點至54.7,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雖然同樣回落,但仍達到64.5,較出廠價格指數高出接近10個百分點。

高盛則指出,兩大分類指數,即生產指數及新訂單指數均有所回落,預期內地經濟活動的增長在今年首季將較去年第四季有所放緩。財新的PMI數據將會在本月3日公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23&issue=20170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07

美加息升溫 樓價升幅或放緩

1 : GS(14)@2017-03-05 09:22:26

【明報專訊】根據往績,息口上升意味貸款利率隨之增加,加重市民按揭還款的利息支出,對樓價不利。

陳永傑﹕對物業市場影響微

在市場預計美聯儲局本月中加息機會率大增,並有意加快加息步伐之際,本港地產業界人士亦預計,短期本港整體樓價升幅或略為放慢。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日前美國財政部消息表示,3月份加息機會率約達近八成,幅度約為0.25厘至0.5厘,相信對物業市場有輕微影響,短期而言整體樓價升幅或因而略為放慢。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美國加息對香港樓價影響不大,因為這已是市場預期中事,加上早前的地王效應,本月樓價升幅料加快,單月或升2%至3%。

富昌﹕供應影響甚於加息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則表示,本地住宅的供求對樓價的影響更甚於環球宏觀因素,即使美國聯儲局加息,本港樓價亦只會出現輕微震盪,但不會錄得顯著跌幅。他續解釋,不僅主打港人港地的住宅項目供不應求,近月甚至有不少中資企業來港以高價搶地,預料樓價難有大跌空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51&issue=2017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2

陳德豪﹕Work Life Balance令經濟增長放緩

1 : GS(14)@2017-04-12 07:46:25

【明報專訊】4月份的假期比較多,交易日數少,星期五開始復活節假期,不少基金經理也在這段時間放假,陪伴家人,所以很多人也無心戀戰。

玩樂增加 意味削減生產力

筆者發現,隨着地方的經濟增長,人民生活變得富庶,對生活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受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影響, 現在大家也講求Work Life Balance(WLB),在聖誕假和農曆新年假後,復活節假了,大家又要放假輕鬆吓,出外旅行,更不忘在微信及facebook分享旅遊照,所以前文也提到,連基金經理也不例外,WLB 一出,放假就要出外唞吓,旅行享樂,多麼寫意。

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WLB就是減低社會競爭力及減慢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 典型的經濟增長方程式就是:消費+投資政府消費+淨出口。 有另一條方程式,比較難量化,但也很有代表性,就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拆解生產力是什麼,就是勞動人口×工作時間。說到這裏,希望讀者們不會覺得太複雜,能理解筆者想表達的想法。

日本經濟不振 因講求生活質素

簡而言之,如果我們享樂多了,工作時間減少,理論上或實際上,生產力就會減弱,經濟增長也會放緩。為什麼日本在多年前進入了「迷失的數十年」(Lost Decades),一方面是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數目減少,直接影響國家的生產力,另一方面,上一代為下一代努力工作,製造了不少財富,下一代生活好,嬌生慣養,講求WLB,競爭力、生產力自然不及上一代。另外,在日本發生的「雙重泡沫爆破」——樓市及股市的災難,多種因素使到日本的經濟難以翻身。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83&issue=20170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055

老樓周記:次季樓市料放緩

1 : GS(14)@2017-04-22 10:40:34

自政府後知後覺修補一約多伙漏洞後,首兩個新盤推出,投資者已絕迹,還原基本步以一約一伙簽買,結果用家多了很多機會入市,對銷情沒有太大的影響。之前有傳聞,指金管局將有收緊一約一伙的按揭政策出籠,尤其是一份合約多伙的按揭成數同步收緊,諮詢結果聽聞很快便有公佈。據銀行界人士指出,銀行對大手投資者按揭一直嚴謹,假如購買第一伙,會按照一貫政策;第二伙則會根據還款者的收入和壓力測試,才會批出按揭,通常低至五成或更低。講明投資者,若是沒有足夠實力,銀行一定不會批,坊間便出現類似一約兩伙或三伙的撻定事件,或許與今次事件有關。有發展商表示,個別買家在撻定後要求發展商回水,按現行一手例不可以回水,以撻定處理。總之連他們也不明白,為甚麼買家最終選擇撻定,除了個別買後因家人反對外,絕大部份是在找銀行按揭時計錯數,當銀行拒按後,難支付首期餘數。踏入第二季,少了投資者,樓市去貨速度會慢番少少,新盤加價也會拖慢,由於重回用家主導,一下子加得太狼死會物極必反,影響銷情。發展商當然想長賣長有,每次限量賣少少才可以細水長流,殺雞取卵乃下下策。今季起碼有3,000多伙全新單位登場,老樓估計發展商為免推得太急,將會放慢手腳,令到一手銷售數字有所下調,若金管局在本月尾前出招,讓市場慢少少來適應新措施對樓市的影響。至於會否有買家偷步入市,呢個難估計,看看出乜招先!



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1/19996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22

老樓周記:次季樓市料放緩

1 : GS(14)@2017-04-22 10:41:35

自政府後知後覺修補一約多伙漏洞後,首兩個新盤推出,投資者已絕迹,還原基本步以一約一伙簽買,結果用家多了很多機會入市,對銷情沒有太大的影響。之前有傳聞,指金管局將有收緊一約一伙的按揭政策出籠,尤其是一份合約多伙的按揭成數同步收緊,諮詢結果聽聞很快便有公佈。據銀行界人士指出,銀行對大手投資者按揭一直嚴謹,假如購買第一伙,會按照一貫政策;第二伙則會根據還款者的收入和壓力測試,才會批出按揭,通常低至五成或更低。講明投資者,若是沒有足夠實力,銀行一定不會批,坊間便出現類似一約兩伙或三伙的撻定事件,或許與今次事件有關。有發展商表示,個別買家在撻定後要求發展商回水,按現行一手例不可以回水,以撻定處理。總之連他們也不明白,為甚麼買家最終選擇撻定,除了個別買後因家人反對外,絕大部份是在找銀行按揭時計錯數,當銀行拒按後,難支付首期餘數。踏入第二季,少了投資者,樓市去貨速度會慢番少少,新盤加價也會拖慢,由於重回用家主導,一下子加得太狼死會物極必反,影響銷情。發展商當然想長賣長有,每次限量賣少少才可以細水長流,殺雞取卵乃下下策。今季起碼有3,000多伙全新單位登場,老樓估計發展商為免推得太急,將會放慢手腳,令到一手銷售數字有所下調,若金管局在本月尾前出招,讓市場慢少少來適應新措施對樓市的影響。至於會否有買家偷步入市,呢個難估計,看看出乜招先!



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1/19996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27

老樓周記:次季樓市料放緩

1 : GS(14)@2017-04-22 10:42:00

自政府後知後覺修補一約多伙漏洞後,首兩個新盤推出,投資者已絕迹,還原基本步以一約一伙簽買,結果用家多了很多機會入市,對銷情沒有太大的影響。之前有傳聞,指金管局將有收緊一約一伙的按揭政策出籠,尤其是一份合約多伙的按揭成數同步收緊,諮詢結果聽聞很快便有公佈。據銀行界人士指出,銀行對大手投資者按揭一直嚴謹,假如購買第一伙,會按照一貫政策;第二伙則會根據還款者的收入和壓力測試,才會批出按揭,通常低至五成或更低。講明投資者,若是沒有足夠實力,銀行一定不會批,坊間便出現類似一約兩伙或三伙的撻定事件,或許與今次事件有關。有發展商表示,個別買家在撻定後要求發展商回水,按現行一手例不可以回水,以撻定處理。總之連他們也不明白,為甚麼買家最終選擇撻定,除了個別買後因家人反對外,絕大部份是在找銀行按揭時計錯數,當銀行拒按後,難支付首期餘數。踏入第二季,少了投資者,樓市去貨速度會慢番少少,新盤加價也會拖慢,由於重回用家主導,一下子加得太狼死會物極必反,影響銷情。發展商當然想長賣長有,每次限量賣少少才可以細水長流,殺雞取卵乃下下策。今季起碼有3,000多伙全新單位登場,老樓估計發展商為免推得太急,將會放慢手腳,令到一手銷售數字有所下調,若金管局在本月尾前出招,讓市場慢少少來適應新措施對樓市的影響。至於會否有買家偷步入市,呢個難估計,看看出乜招先!



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1/19996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76

華經濟放緩 減產掣肘多

1 : GS(14)@2017-04-22 10:49:29

特朗普明顯銳意打擊中國鋼材的傾銷狀況,但其實鋼材產量供過於求對中國經濟亦無益,只是政府要推動減產的掣肘太多。鋼鐵業本對中國發展及基建相當重要,業界團體蘭格鋼鐵訊息研究中心甚至指「鋼材是中國經濟的食糧」,可以創造大量職位,2014年全中國就有470萬個鋼鐵業職位,佔當時勞動市場0.6%,當中為數不少是高薪職位;美國鋼鐵業職位卻只佔當地勞動市場不足0.1%。


需照顧失業工人

但數字亦反映中國工業對煉鋼的依賴,導致鋼產過多、價格暴跌,行業前景不大如前,加上會嚴重污染環境等因素,都驅使中國政府有意逐步收窄鋼鐵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去年關閉部份廠房後,鋼產減少6,500萬噸,並計劃今年再減5,000萬噸。但大舉關閉煉鋼廠會產生大量剩餘勞動力,政府或需向失業工人提供生活保障,或協助他們再就業,無論如何都要大灑金錢,但礙於中國經濟近年放緩,不少中小企都會趁鋼材產量下降、價格回升時復產,令問題遲遲未得到解決。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2/199977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03

供求放緩 中國PMI回落分析:遏房產去槓桿 經濟恐受壓

1 : GS(14)@2017-05-01 11:40:55

【本報訊】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五年高位回落,報51.2,較3月份降0.6,官方解釋為供需雙雙放緩。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則為54,按月回落1.1。分析認為,在嚴管房地產行業、槓桿太高受關注等因素下,4月份數據或預示全年增長先高後低,難敵放緩。記者:黃翹恩



反映中國商務活動的PMI最近兩年屢在榮枯分界線上下徘徊,繼三月份創下51.8的五年新高之後,四月份後勁不繼,回落至51.2,仍高於50,意即生產力仍在擴張。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釋,PMI按月下跌是由於市場供需增速雙雙放緩,而高耗能行業生產力跌破50,僅為49.3,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為45.1,按月大幅跌6.9,重回榮枯分界線以下,亦創今年最低點。



出廠價9個月新低

另外,進出口擴張同樣輕微回落、以及受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部份行業供求等影響,4月份PMI明顯回落,例如主要原材料買入及出廠價格指數均單月下跌數個百分點,創9個月新低,後者更跌至50以下,意味開始收縮。彭博經濟師Tom Orlik認為,內地四月份PMI轉勢,意味首季的強勁經濟增長或已成強弩之末,加上房地產面對政府嚴管、首季銷售疲弱,加上國內槓桿過高惹監管關注,預期全年經濟增長難敵放緩之勢。儘管四月份生產數據轉弱,裝備、高技術、消費品製造業PMI高於平均,帶動升勢,而小型企業PMI企穩50,為近兩年來高位,顯示外貿有改善,大中型企業更分別報52及50.2,顯示全國企業均處於擴張水平。


非製造業指數下跌

非製造業方面,4月份指數報54,比3月份跌1.1,但按年微升0.5,統計局指主由是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其中道路運輸、房地產、居民服務及修理業跌至50以下,業務重回收縮水平。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6,比3月份大跌7.1。內媒報道,人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指,內地債務槓桿率惹關注,主要國企及產能過剩行業高槓桿、增長快,金融機構槓桿上升及潛在風險,反而未受應有重視。他認為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同時,應淡化經濟增長目標,以免令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受過度刺激,「百害而無一利」,去槓桿要循序漸進。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認為,近期金融機構致力去槓桿,令短期經濟受壓,但隨着供求復蘇、新政治周期開始,經濟增長料短期呈W形、中期呈L形,而企業資產負債表持續修復,將為中期經濟增長帶來動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01/20007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18

PPI增速放緩 惹經濟見頂憂慮

1 : GS(14)@2017-05-13 01:48:31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按年增1.2%,略高於預期的1.1%,反映上游通脹的PPI則按年增6.4%,雖已經連續8個月上升,但增幅連續兩個月收窄,遜於市場預計的6.7%和3月的7.6%;按月計,更下跌0.4%,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錄得下跌。

按月跌0.4% 去年中以來首次

PPI按年增幅回落及按月中止回升,加上之前公布4月份的PMI及外貿也見高位回落,進一步加重內地經濟見頂憂慮。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按月跌幅擴大的有石油及相關行業,是PPI下跌主因;CPI方面,上升主要因非食品價格上漲,整體保持基本平穩。

瑞穗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PPI已經見頂,未來將進一步下行,而打擊影子銀行和收緊房地產調控將使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幫助中國遏制物價壓力。

分析:大宗商品價格跌 料遏物價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指出,4月份金融監管升級引發流動性緊張及需求收縮,接下來公布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金融數據將可更進一步印證金融監管加強對經濟二次探底的影響。雖然長期看,去槓桿有助擠泡沫、降成本、控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但短期壓力料難消,將形成經濟陣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27&issue=20170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