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突破困局 大學喪失競爭力 搶救高教產業不能等 鬆綁管理,鼓勵多元創新

2015-02-09  TWM
台灣高等教育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該怎麼解決?《今周刊》訪問多位大學領導階層與專家,大家的共同心聲是「鬆綁」,鬆綁對大學的管理,鼓勵多元發展特色。

撰文‧郭淑媛

用一套規則來統一管理,導致大學失去活力與效能,「教育部大學」已經不合時宜。

只要確保教學品質,其他包括學制變革、院系所學位學程調整、教授聘任、招生名額、財務運用、產學合作模式等,都應在法規上鬆綁,行政上給予彈性空間,減少管制,讓大學創新,「才能攪動這一攤死水。」某國立大學校長說。

當然,實務上不可能做到一下子完全鬆綁,該如何循序漸進?以下是幾個關鍵。

解方1.採「公教分離」

依表現彈性給薪

攸關大學競爭力的師資問題,應以「公教分離」來解套,這是因為,公立大學老師薪水比照公務員的機制管理,毫無彈性,無法與其他國家競爭優秀人才,若能讓大學老師跳脫公務員身分,依表現彈性給薪,才有攬才留才條件。

倡議公教分離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政雄即指出,國立大學競爭力無法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好的老師進不來,壞的老師出不去,若能公教分離,讓大學老師每年有考評,表現差的不予續聘等,才可以汰劣擇優。

以香港大學為例,一九九六年起打破終身聘任制,新加入教職員均改為合約制,定期根據學術表現決定續約與否。二○○三年起,香港的大學教授薪資與管理制度,已和公務員脫鉤,完全看表現決定去留,這是近年來香港的大學競爭力提升,已有四所躋身世界百大原因之一。

解方2.教育部應放手

發展特色大學

要拉近產學距離,解決學用落差問題,教育部應放手,給予大學彈性空間去發展特色,有研究能量的大學,著重發展研究;有產學能量的大學,可強化學術與市場結合,培育市場所需人才,朝向專業化大學發展;而後段班大學則應鼓勵轉型或退場回五專、技職,重新出發。

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聯合中心主任杜本麟分享澳洲經驗,值得借鏡,他說,澳洲八成是公立學校,但並非都是全科大學,較晚成立的大學都會發展特色,像塔大因距離南極近,故南極與海洋研究特別好,政府也撥錢進來。

目前台灣已有部分學校發展成特色大學,其中實踐大學的設計學院還被評選為全球前三十強設計校院,校長陳振貴表示,即使是普通大學也可發展技職,實踐大學是將特色大學專業化。

陳振貴並指出,台灣高等教育目前少了一個緩衝的學制,美國有社區學院,台灣的五專與二專萎縮掉,很可惜,對專技人才培育是不利的。有「科技創新教父」之稱的台大副校長陳良基也指出,業界常說可以動手做事的工程師不足,正好就是技職工專體系應該培養的人才,五專五年是最好的訓練,台灣應該思考恢復技職體系。

杜本麟並指出,澳洲與新加坡相當重視教授除了研究,也要與業界密切合作,研究導向的大學不一定會與業界脫節,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國家,為維持競爭力,可以與學校做結合,學校可以是業界R&D的一部分,對雙方來說都是互利;大學也鼓勵科研成果要商品化或公司化,讓研究成果為社會謀更多福祉,又可以創造額外收入。

在不背離教育初衷下,教育部應開放大學開辦衍生企業甚至校辦企業,目前台大雖力推創新創業,但學生創業成果,學校無法介入經營,雖解決學用落差問題,但無法替學校帶來附加效益,相當可惜。

解方3.放寬私校管制

從學雜費開始

經費多寡,決定教育市場的競爭力,美國大多數頂尖大學是私立,這是因為學費自由化,校務基金自籌,政府放手不介入;反觀台灣,教育部對私大的補貼平均占學校收入一成一,從幾千萬元到一、二億元不等,但因為補助私立大學要看績效指標,而大學評鑑很多指標把私校限制住,反而妨礙私校發展特色,有些私立大學校長就私下表示,寧願不要補助,想要自己發展。

因此,教育部應優先鬆綁對私立大學的管制,並從鬆綁學雜費開始做起。目前所有大學的學雜費受到管制,而私立大學學雜費占所有收入六成六,造成部分私立大學財務困難,教學設備與市場需求差距很大,教學品質毫無競爭力,政府可以將原本要補助私大的經費改為補助弱勢學生,放手讓私大自由發展,私大競爭力就出來了,這也可以刺激公立大學必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提供獎學金給弱勢生

避免助長M型化社會

在歐陸以外的先進國家中,台灣學雜費最便宜。公立大學一年平均五萬八千元,占GDP一一.三一%,遠低於美國、香港、韓國、日本、英國,私立大學平均近十一萬元,占GDP二一.一八%,也遠低於美、日、韓、英等國,但台灣的賦稅負擔率只有二○%,同樣遠低於英、美、日、韓等國;也就是說,台灣人繳的稅比英、美、日、韓等國少,負擔的大學學雜費也比這些國家少,造成政府財政沉重的負擔。

再加上,高密度的大學數量分食有限的資源,使得高教經費稀薄化,教育部若不再管私大,鬆綁私大學雜費,讓私大校務基金自籌,私大發展自然會與產業連結,發展產學合作,學用落差情況會降低;而學校也得接受市場機制檢驗,自負盈虧,順勢造成自然淘汰。

著有︽大學倒了沒︾的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即指出:未來幾年少子化衝擊之下,存活的大學都屬績優,公私立學費都應可以調漲一倍,目前實踐大學一學期的學雜費約四萬多元,等於是美國南加大一個學分(約一千四百美元)的費用,這怎麼競爭?

在私大鬆綁的同時,公立大學也應可適度調漲,目前公立大學學雜費收入占總收入一成八,若能適度鬆綁,讓學校有較多經費聘請優秀老師,並改善教學設備,也可提高國際競爭力。

鬆綁學雜費也可以避免低價格造成超額需求,吸引一些原本不適合或不需要讀大學或研究所的學生來讀,造成資源浪費。

事實上,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各大學學雜費調漲幅度有限;惟教育是讓貧窮家庭翻身的機會,在學雜費調漲的同時,也大量提供獎學金給弱勢學生,就可避免助長M型化社會的發展。

搶救台灣高教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從解構「教育部大學」做起,台灣,不能再遲疑了。

台灣學雜費偏低,造成高教資源不足

——各國學雜費比較

國家/地區公立學校

學雜費

(萬元新台幣)學雜費占

國民平均

所得比率

(%)私立大學

學雜費

(萬元新台幣)學雜費占國民平均所得比率(%)美 國34.322.59112.273.97 日 本20.413.1385.755.01 香 港19.919.4322.822.27 英 國16.412.4544.431.04 韓 國11.417.4620.531.38 台 灣5.911.3111.021.18

資料來源:教育部高教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1

高教窘境 國際競爭力弱化,贏不了星港 我們的大學哪裡出了問題?

2015-02-09  TWM
在台灣,大學的管理階層普遍有一種無力感,因為制度與系統是他們無法改變的。

眼看著台灣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逐漸弱化,問題出在哪裡?

教育部即將提出「高教創新轉型方案」,但有用嗎?且看《今周刊》的分析。

撰文‧郭淑媛

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的浪潮不僅席捲就業市場,同樣也衝擊到就業前最後一站的高等教育。這十年,全球頂尖大學無不積極追求國際化,競爭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教授與優秀學生,維持學生、進而是國家的競爭力。

鄰近台灣的香港與新加坡,過去十幾年來積極國際化,在世界排名中急起直追,不少對全球化浪潮十分焦慮的台灣學子與家長,不再像過去大學畢業後再去國外讀研究所,而是在大學就採取行動出走台灣。

香港學生求職積極

大一就開始找實習機會

這是一位大一升大二時,從台灣知名國立大學企管系,轉學到香港中文大學計量金融學系學生的心聲:我會到香港是因為在台灣讀書時覺得不夠國際化,在中大我感受到巨大落差,從大一開始,學生一到放假就在找實習機會,同學的職涯追求很積極。這是因為商學院的學生都以學士為最終學位,沒有人要念碩士、博士,認為專業證照比碩博士重要,專業場域的競爭比在研究所還激烈。

系上和商學院的職涯中心每天會寄獎學金、實習機會、職涯講座、公司參訪等就業市場資訊給學生,院級中心提供的實習機會很難拿到,可以到中國大陸去,競爭很激烈。反觀我原來就讀的大學,大多是三年級以後才有實習機會,很多人是研究所再去煩惱就業問題,台灣的同學傾向於在大學追求小確幸。

當台灣同年齡的大學生還在溫室般的校園裡生活,這位轉學生已經早一步感受社會的脈動,爭取到外商公司實習機會。

職業生涯考量以及國際化不足的問題,促使台灣優秀學生出走,而學生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統計數字會說話。

台灣二十五至三十四歲人口中,有大學以上學歷的比率已達六成,領先美國、香港、英國,高於OECD國家平均值三九.六五%,但台灣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失業率也高達五.二六%,高於OECD國家平均值四.八%。台灣大學生的就業市場愈來愈險惡。

內需市場不足,那畢業生有辦法到海外工作嗎?這時就凸顯台灣高等教育的封閉性。即使頂尖大學台成清交政,外籍生占學生總數只有二%至五%;而台灣高教師資追求內需市場,不願把門打開,外籍老師也很稀少,一四年教職員國際化程度排名,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分列二十二、二十三名,但台灣頂尖大學中,台大、成大才四百名,清大、交大也僅二百多名。

台灣好老師留不住

香港用五倍待遇搶人才

如果,世界各國都像台灣一樣封閉也就罷了,但令人憂心的是,鄰近國家為競爭優秀老師,已經將觸角伸到台灣來,即使我們大門不開,城牆已破洞百出。

政大研究特優獎得主、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所副教授李治安,與太太兩人都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二○一○年取得學位後,香港中文大學提出台灣國立大學五倍的待遇禮聘,但李治安當時認為自己領公費獎學金讀書,應該回饋台灣,毅然返台任教。但中大不放棄,一再提出邀請,一四年李治安的太太也獲得香港城市大學聘書,而且連孩子教育都被安排好了,李治安夫婦最後選擇前進香港。

台灣在世界人力資源爭奪戰中節節敗退,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教授薪資低又沒彈性,無法給頂尖教授國際級的待遇。

「問題出在,全台只有一所大學─教育部大學。」不少大學管理階層談到高教問題,都異口同聲地如此說。一位不願具名的國立大學校長就說,台灣的問題是管制太多,規畫太多,經常用資源與標準化作法來規範,跟不上世界快速的腳步。

問題1.教授薪水沒彈性 搶國際人才的致命傷台灣目前有三成教授年齡已達五十五歲以上,其中國立大學教授年資超過十五年以上高達七二.八六%,由於教授年資滿二十五年即可申請退休,十年內,國立大學要換掉的老師勢必超過五成。

就拿國內名列前茅的政大商學院來說,十年內有一半老師、約八十人要退休。但是,人才哪裡找?事實上,這幾年只要美國知名商學院畢業的台灣人才,都面臨要與香港、新加坡甚至澳洲同時競爭的情況。

月薪差鄰國兩三倍

大學向企業界募款補貼

台灣高教經費占GDP二.七%,遠高於香港一.一六%、新加坡一.○七%,與韓國二.六%、美國二.七%差不多,與國際相較並不低,但高教經費仍不足,每位學生享有的教育經費並不多。即使是頂尖大學,台大一五年總預算是九十四億元,但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達五○六億元,香港大學也高達二九九億元,台大平均每位學生才分到二八.五萬元預算,新大學生則可分到一三六.八萬元,港大學生也可分到一一○.七萬元。

這當然與台灣目前有一六一所公私立大學,分配預算的大學太多有關,導致高教資源稀薄化,連帶使大學教師無法受惠。

台灣助理教授月薪約六萬多元,副教授約八萬多元,教授約十萬元。近年來,韓國教授平均月薪是台灣的二至四倍,新加坡、香港、美國、英國約台灣的兩、三倍,若換算物價平準後的教授薪水,新加坡、香港、韓國也都還是台灣的二、三倍。

平均薪資落後,加上毫無彈性的給薪制度,是台灣難以在國際上搶人才的致命傷。

台灣的公立大學待遇比照公務員規定,而私立大學又大多比照公立大學,制度限制讓大學動彈不得。

先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任教的學者杜本麟指出,亞洲的學校以公立為主,也都會受到規範,但這些國家的政府會給予學校彈性。他舉例,澳洲有四十所大學八成都是公立,澳洲與台灣教授的底薪約差三、四倍,正教授以下的薪水有分級,但正教授只規定最低薪資,薪水可與學校談。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葉家興也說,香港助理教授薪水可比正教授高,因助理教授比較有生產力,「政府只給一個月五萬元港幣,若這個人開十萬元港幣,學校會募款補差額。」不少頂尖大學透過向企業界募款,解燃眉之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一一年提供二千多萬元經費,讓政大商學院得以補貼新進助理教授與副教授一個月二至四萬元,但期限只有三年,目前這筆經費已用掉三分之二。台大數學系與財金系也獲得四、五位校友廠商捐款贊助,國泰人壽即捐贈一千七百萬元給財金系當聘才基金。只是,短期的補貼政策,終究非長久之計。

問題2.系所進場不自由 審查程序曠日廢時隨著科技進展,傳統就業市場崩解,跨領域人才夯。國外也紛紛用新設系所或跨領域學程來跟上這波腳步。

台大成立研究中心

但畢業學位仍是原系所

台灣系所進場與出場不自由,申請新設系所要先經過校內審查程序,再到教育部審查同意,歷時三至五年,「輪到你時氣都沒了,可能市場已過,且教育部最後可能不會同意。」一位國立大學校長無奈地說。

但市場不等人,台大就想辦法用跨領域學程來突圍。

譬如,近年機器人研發很夯,台大就成立智慧型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整合跨五個學院系所相關教授,「這樣做是自己找出路,讓研究的靈活度寬很多。」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說。但因研究中心不能單獨招收學生,學生跟著老師做,畢業學位還是原本的系所,畢業證書上看不到學生在這個研究中心的學歷,就可能影響學生未來職涯發展,學生投入的動力也會降低。

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政雄指出,教育部對所有大學的學生、老師人數、系所都在管制,課程幾乎動彈不得,在總量管制下,原本的系所要減少才能新增系所,這會面臨校內反彈,很多大學認為一動不如一靜。

頂尖大學與台灣同樣是公立的香港,雖接受政府補助,但作法彈性。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推出優配學額制,十分重視績效評估,葉家興說明,香港每年都會調查大學畢業生一年後的就業與薪資情況,來判斷學生是否具備競爭力,情況不佳的科系退場機制明確,每年會減少二至五%的學生名額預算,三年累積下來的額度會回撥給學校,就可用來開設新系所或學科,但學校仍須提出申請,經教資會依社會需求審核決定,強迫教育市場更新。

問題3.經費使用太僵硬 防弊機制跟不上時代全球化要與國際接軌,但台灣的管理制度妨礙國際交流與競爭,一位大學教授向我們抱怨,拿公費出國在支用上會覺得矮人一截,譬如各國教授一起租車從飯店去研討會場,台灣教授就要猶豫能不能報帳,「我要自己出錢,還是我不要參加?很多人只好自掏腰包解決。」

核銷制度過於繁瑣

荒謬制度嚇跑頂尖教授

國立大學財務會計管理比照政府機關,僵硬的制度,與先進國家相較十分荒謬,讓大學老師在研究教學之餘,必須耗費心力面對繁瑣的行政作業,妨礙研究發展。一二年爆發的大學教授以不實發票詐領國科會(現改名科技部)補助款案,就因當時國科會經費核銷方式過於繁瑣,上千名國立大學教授與研究人員被調查,一○七人被起訴貪汙,最後只能修法解套。

荒謬的制度,已成老師出走原因。台大曾有位頂尖教授,是校方花很大力氣從美國禮聘回來,他為了台灣的家人,接受只有原來三分之一的薪水,但一直無法接受研究經費申請與核銷的繁瑣程序,在國科會補助款案爆發後,這位教授雖未涉案但深受衝擊,不久辭職返美。

除核銷制度僵化,負責分配資源的教育部為求公平,使用經費規定都是齊頭式平等,譬如人事成本不能超過五、六成,依學歷給薪水等,「這使得你在做事需要人時綁手綁腳,例如需要跨領域專長的人,但能給的錢有限,很多工作助教最懂,但他只能領一份薪水,用錢上的限制,把學校的生命力綁死。」一位要求匿名的學者說。

國立大學自籌經費約占五成,但使用上也受限制。台大教務長莊榮輝就說,曾經收到五十萬元的捐款,但礙於會計制度限制,不能當成人員薪水來補貼,只能拿來報餐費、買便當,十分可惜。

而學校內部為了防弊,也會自我設限。一位不願具名的國立大學教授指出,教育部給的預算要依教育部規範,有些學校自籌經費是校內可以自由運用,但是沒人敢負責,怕出事,因此規定嚴格,譬如一筆研究經費能不能拿一些出來用餐,必須上簽呈給校長,校長准了才能用。有些是A帳規定餐費五百元,但B帳規定八十元,而且教授與副教授可以用的餐費也不同,各項規定亂成一團。一個研究案子是總包制,原本負責人可以彈性運用經費,但校內主計人員為保護自己,都會要求教授上簽呈,上面准了才可以動用。

教育部與學校重視防弊,但過度防弊不但造成行政效率低落,學校想興利也很困難,過時的防弊機制已跟不上時代了。

學用落差日益嚴重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香港、美國與歐陸等國家,大學畢業即就業是普遍現象,但台灣廣設大學與研究所政策,讓研究所已成延長教育,台灣一二年畢業的博士生高達三八六一人,足足是OECD國家的八.五倍,而且OECD國家的博士畢業生當中,有五十六%是國際學生。

另據統計,台灣一二年有高達六九.九%的十八至二十一歲青年正在就學,但是,大學教育雖普及,學用落差情況卻日益嚴重,一三年擁有大學學歷畢業生失業率達五.八一%,反而專科畢業生失業率三.一一%最低。

「這與高等教育偏重學術研究,產學鏈結不足,大學生普遍實作能力不強,不耐操等因素有關。」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另一位大學校長也說,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就跟他說,剛到高雄餐旅大學兼課時,發現老師不會做菜,都在教行銷。

大學學歷貶值,各大學壓力都很大,這幾年終於開始覺悟,想辦法要透過產學合作來降低失業率。

為解決學用落差,政府近來鼓勵校園創業,但依規定,老師只能掛名公司股東、顧問,不能掛名經營,問題在於,創業的技術核心與經營者可能是老師,業界投資也是因為老師,校園創業仍雷大雨小。而在香港與美國等地,只要沒有利益衝突,大學支持研發成果公司化,這是為了讓學界與產業界密切結合。

不改變,台灣高等教育會走入死胡同,但改變又受限於教育部的種種限制。無論讓後段班的學校轉型成特色或技職院校,或讓頂尖國立大學成為帶動產學創新的火車頭,只要「教育部」大學存在,就沒有實現的一天。

台灣上大學人口比率高

失業率也高

各國具大學學歷的青壯年失業率

25~34歲人口中

有大學以上學歷的比率(%)失業率(%)台 灣60.565.26 美 國44.044.1 日 本58.553.7 英 國47.863.6

新加坡743.6

香 港44.663.5 韓 國65.683.2 OECD平均39.654.8 註:香港資料為25~39歲資料來源:OECD、主計總處、2014香港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statistic singapore 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不足比率(%)台灣知名大學外籍生比率低

新加坡大學33.06

香港大學25.31

成功大學5.8

政治大學3.53

交通大學3.07

清華大學2.36

台灣大學2.1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台灣知名大學國際化程度不如星港

香港大學22

新加坡大學23

交通大學275

清華大學294

台灣大學、成功大學401 註:2008年數據 資料來源:各大學網站、《2014QS世界大學排名》

大學太多

高教資源稀薄化

亞洲頂尖大學每位學生預算 (新台幣元)新加坡大學136.8萬

香港大學110.7萬

台灣大學28.5萬

資料來源:各大學網站

10年內

7成教授要退休??

103年國立大學教授年資結構

年資結構比(%)

15年以上72.86

10年以上未滿15年15.77 5年以上未滿10年9.31

未滿5年2.06

註:教授年資滿25年可退休

資料來源:教育部

薪資偏低

找不到好老師

各國教授月薪比較

物價平準後薪水(萬元新台幣)

新加坡35.4

香 港29.3

韓 國21.7

英 國20.7

美 國17.0

台 灣14.4

日 本13.8

註:物價平準標準參照世界銀行2011年物價指數報告資料來源:中研院研究報告台灣博士生是OECD8.5倍博士生占全部人口數的比率(人╱每十萬人)

台灣17

OECD2

資料來源:OECD、教育部

教育部回應

制度逐漸鬆綁,給大學更多彈性對於高等教育發展的諸多限制,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表示,目前有些制度會逐漸鬆綁。

陳德華說,大學教師每個月拿到的薪水確實不高,但台灣特殊之處是有退休金制度,退休領到的錢可能比在職還高;過去幾年來有討論彈薪方案,只是哪一所大學有這麼大的魄力,敢以很高的薪水延攬一個人進來,這樣其他老師怎麼辦?

陳德華承認,目前研究經費使用規定確實彈性不夠,科技部正計畫調整,給教授一筆經費讓他彈性運用,教育部也會比照修正。

陳德華說,大學新設系所是總量管制,政府管制當然要愈少愈好,但相對要課以大學責任,大學應該要去思考未來培養的人要做什麼。產學合作制度需要突破,未來要修訂相關法律來鬆綁,給大學更多彈性,如開辦衍生企業、創新創業老師掛名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3

扭曲現況 廣設博士班 充當「廉價學術勞動力」 失序高教 拚論文數竟成主調

2015-06-01  TWM


大學博士班過度擴張,是台灣高等教育最離譜的假象,學生浪費時間,學校浪費社會資源,大家都在演一場熱中知識的假戲。從頂尖大學今年多個博士班錄取率百分之百的情況可見,戳破假面,面對供過於求的問題,刻不容緩。

撰文•賴若函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在中研院院士會議上指出,政府成立太多大學,讓太多年輕人投入時間在念書上,對日後就業一點幫助也沒有。「一大堆博士假裝在教書、一大堆人假裝在讀書,整個國家都在作假。」童子賢一番話,直接戳中台灣高等教育假象,令人心有戚戚焉。

三十年前,台灣的大學錄取率不到三○%,現在大學錄取率高達九五%。猜看看,台灣最知名的台、成、清、交、政等五所頂尖大學,現在考博士班的錄取率是多少?

答案出人意料之外。台大目前還未完全放榜,但可預計今年博士班錄取率達百分之百的系所高達三十九所,交大也有十九所錄取率破百、清大七所、成大三十二所,除了清大占一成六,其餘都占三成左右,人文科系居多的政大,預計錄取率破百者有八所、占約二成。換言之,只要你願意,要進台灣頂尖大學讀博士班根本不是難事。

荒謬!

博士班錄取率竟可達百分之百放眼台、政、清、交、成大的百分百錄取率系所,不乏熱門科系,例如台大化學所、會計所、資訊工程所、光電工程所;政大統計所、資科所、教育所心輔組、東亞所;清大物理所、光電所、天文所;交大機械工程所、生物科技所;成大工設所、應數所、地科所、建築所、化學所、機械工程所(丙、丁組)、土木工程所(甲、丁組)等,都已經出現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相同的狀況。

甚至部分科系和組別的報考人數掛零,例如台大微生物所乙組、農經所;成大外文所文學組、電機所、地球科學所乙組、工程科學所、統計所;交大統計所、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清大醫環所(乙、丙、丁組)、核工所(乙組︶、資工生物所、神經科學所;政大會計所等。

會出現這種現象,台大教務長莊榮輝分析,除了少子化,和大環境不好也有關,台灣教職難尋,業界對於博士的需求也不高,因此過去難考的熱門科系如機械系、電機系,如今考上不再是難事,學生的平均素質比起十年前,也下滑很多。

一所中部國立大學在今年招生中就傳出有科系討論,有考生沒有面試成績,能否直接用筆試成績錄取?原本該科系考生應該同時有筆試與口試成績,但因為報考人數太少,逼得該系只好討論是否要用這種幾乎「等同放水」的門檻來招生。

這反映出,為了衝學生人數,學校降格以求,可能找來本來不適合再深造的人來讀。學生浪費時間,學校浪費社會資源,為何台灣的高等教育淪落至此?大家都在演一場熱中知識的假戲?

一九九四年因應教改政策,高等教育開始擴張,技職院校紛紛升格大學,大學從五十幾所暴增至一百六十多所,對教授的需求孔急,造成近二十年來博士生人數成長了近五倍,從一九九六年招收兩千多人,到二○一四年招收六千多人。

擴張!

應減招的博士班 竟﹁盡量找人來讀﹂然而,這些擴張的碩博士名額即將面對台灣少子化的海嘯來襲,開始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窘境。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五學年大學新生開始銳減,到一一二學年,公私立大學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班招生總量,將從三十六萬多人,降到二十三萬多人,其中,博士班降幅約三成七四,由於台、政、清、交、成等頂尖大學的博士班數量最多,占整體七成,所受衝擊也最大。

目前錄取率超過百分之百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勢必從博士班蔓延到碩士班。面對少子化衝擊,各大學碩博士班減招應該是正常調整的作法,但很多學校的因應作法不是減招,而是盡量找人來讀;曾有碩士畢業多年已在工作者,接到過去指導教授電話,鼓勵他返校投考博士班。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認為,因為在教育部給予大學補助的設計上,學術論文是重要指標,各大學都需要博士班學生來充當「廉價學術勞動力」。教育部為了拚進全球百大大學,在○六年起實施頂尖大學計畫,並依此給予重點大學補助。各校為了爭取「五年五百億」大餅,需要更多學術發表論文累積積分,尤其在理工領域,老師一個人寫論文的速度太慢,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用博士生。

政大一名社會所博士生坦言,除了自己份內的產出,他也在別的系所擔任老師國科會計畫底下的研究員,所寫出來的論文,大多由老師掛名,「學術生產線上,還有好幾位博士生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因此才能造就一位教授三年期的國科會計畫案,產出五篇論文的驚人數字。」共犯!

為了薪水、順利畢業 大家都量產論文面對自己一字一句辛苦敲出來的論文,最後卻成為教授的作品,他當然不好受,「但是,為了薪水、為了順利畢業,大家都認了,摸摸鼻子,做一樣的事情。」「這是一個很悲哀的共犯架構。」戴伯芬指出。「在績效主義的思惟下,學校開始透過教師評鑑,將研究綁升等,在短時間內衝論文發表數,成為教授最大的壓力。」教授每個月要寫月報表,用研究和出版等產出換成點數,點數不足,就有可能升等失敗。於是,為了通過評鑑與升等,衍生出虛假的論文「帳面數字」,許多老師互相掛名論文,常可見一篇論文作者欄落落長的寫了六、七人,離譜至極。

戴伯芬感嘆,曾有一所中部醫學大學,要求教授每年必須產出兩篇SCI的論文,才能通過教師評鑑,而整所大學有超過六十位教授無法達到要求,只好開始大量互相掛名、甚至將博士班學生的產出作為自己的論文。

教育部長吳思華曾公開表示,過去十年,各大學新進教師人數不超過一千五百人,但每年產出四千名博士畢業生,供過於求的落差,造成社會很難承擔,他強調,「不能再一年招收六千多名博士生了。」需要在源頭的人才培育部分,減少數量、改善生師比、增加博士生品質。

至於迫在眉睫的碩博士生過量問題,教育部近兩年已經進行總額控管,將每年開放招生名額最多七千名,降到一四年的六千多名。師大教務長陳昭珍說,在教育部幾次和大專院校的開會下,目前暫定每所學校在一一二學年度時,也就是八年後,平均要砍三成的博士招生名額。

減招三成,真的有用嗎?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少子化第一波浪潮在明年、也就是一六年就會出現,大學新生數將驟減兩萬人,跌幅達一成,四年後這些人大學畢業,二○二○年將開始影響到碩博士生的數量,而二二年時,大學新生數將低於二十萬人、二八年時,更是達到十五.六萬人的新低點,對於碩博士班的影響更巨。減招三成,只是應付當下招不到博士的問題,但教育部卻安排在八年後達標,到時少子化大海嘯已經來襲,三成一定不夠,顯然教育部減招的速度緩不濟急。

面對招生不佳的系所,積極進行整併,是教育部當務之急,若不加快速度大刀闊斧改變,台灣的高等教育,將持續讓資源錯置與浪費,無論是數量上持續供過於求,還是在品質上學生素質的下滑,這都令人為台灣未來人才養成感到擔憂,這樣的高等教育,還有希望嗎?

台灣高教2大假象有待改革

假象 1博士生過多

博士班過度擴張,頂尖大學台、政、清、交、成2014年博士預計錄取率大幅提高,錄取率高達100%者,光是台大就有39所。

假象 2博士生淪為學術生產線工人為了達到評鑑及升等要求,許多教授需要大量博士生協助產出論文,甚至直接將學生作品掛名。

這些系所,今年博士班無人報考?

學校無人報考系所/總系所系所台 大4所/123所微生物學研究所乙組(主修寄生蟲學)、農藝學系作物科學乙組(主修遺傳、分子育種)、農業經濟學系、生物科技研究所丙組(主修微生物生物技術)政 大1所/42所會計學系一般生清 大7所/42所生科醫師、神經科學、醫環系(乙組、丙組、丁組)、核工所(乙組)、資工生物交 大7所/53所土木工程學系己組、應用數學系(乙組、丙組)、統計學研究所、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教育研究所丙組、影像與生醫光電博士學位學程成 大20所/53所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外國語文學系外國文學組、地球科學系乙組、生物科技研究所乙組、機械工程學系戊組、電機工程學系(丙組、丁組)、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甲組、土木工程學系(乙組、丙組、戊組)、建築學系(甲組、乙組、丙組)、工程科學系(丙組、丁組、己組)、資訊工程學系乙組、統計學系?但這些系所今年博士班預估錄取率,竟達100%!

學校錄取100%系所/總系所系所台 大39所/123所近三分之一戲劇學系、化學系(化學組、化學生物學組)、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大氣科學系、海洋研究所、政治學系甲組、經濟學系、國家發展研究所甲組(主修當代台灣)、臨床牙醫學研究所、藥學系(藥物科技組、分子醫藥組)、物理治療學系(臨床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免疫學研究所、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應用力學研究所、農藝學系(作物科學甲組、農藝學系生物統計學組)、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農業化學系、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獸醫學系、昆蟲學系、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食品科技研究所、會計學系、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資訊工程學系、光電工程學研究所、電信工程學研究所、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生命科學系、植物科學研究所、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政 大8所/42所

近兩成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民族學系、東亞研究所、統計學系、應用數學系、資訊科學系、社會學系、資管系資管組

清 大7所/42所

近六分之一統計所、物理系、天文所、生科結構、化工系、光電所、資應所

交 大19所/53所

超過三分之一電信工程研究所、機械工程學系(乙組、丙組、丁組)、土木工程學系(甲組、乙組、戊組、庚組)、物理研究所、應用數學系甲組、應用化學系分子科學博士班、生醫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學程乙組、生物科技學系甲組、科技法律研究所博士班、應用藝術研究所乙組、加速器光源科技與應用博士學位學程、照明與能源光電博士學位學程、光電系統博士學位學程、應用化學所成 大32所/106所超過三分之一多媒體系統與智慧型運算工程博士學位學程、生物資訊與訊息傳遞研究所、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甲組、基礎醫學研究所(乙組、丁組)、臨床藥學與藥物科技研究所(甲組、乙組)、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丙組、丁組)、數學系應用數學、化學系、地球科學系甲組、機械工程學系(丙組、丁組)、電機工程學系甲組、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奈微科技博士班、土木工程學系(甲組、丁組)、建築學系丁組、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乙組、工程科學系乙組、都市計畫學系、工業設計學系(甲組、乙組、丙組、丁組)、航太太空工程學系、環境工程學系(甲組、乙組)、資訊工程學系甲組、企業管理學系丙組、環境醫學研究所甲組、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整理:陳前康、賴若函

備註:資料整理截至5月26日止,有螢光註記者,為台大、政大部分未公布最終錄取名單的系所,因此根據其網站上公告資訊,以招生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得出「預計錄取率」。清大、交大、成大則為最終錄取率,上述統計資料不含在職班,僅計算一般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61

社會焦躁 人才外流 高教龍頭怎麼看?台大校長楊泮池:把握優勢 年輕人可以做更好

2015-08-24  TWM

台灣社會紛亂,經濟低迷,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大學應提供什麼價值觀給學生?

資源有限的高等教育,面臨國際上的人才競爭,又該如何突圍?

《今周刊》特地專訪台大校長楊泮池,談他的憂慮與建言。

撰文•郭淑媛、林思宇

楊泮池

出生:1954年

現職:台大校長、中研院院士

經歷:

台大醫學院院長、

台大醫院副院長、內科部主任學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婚姻:已婚,育有1子1女台灣很小,天然資源有限,可以跟人家比拚的是人民教育素質好,譬如捷運站、電影院排隊井然有序,我們應利用此優勢。雖然大家會抱怨很多事,但應看久看遠一點,這些優勢應該更把握,讓它好能更好,但最近大家沒有把這件事做好,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台大校長楊泮池以他一貫不疾不徐的聲調,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不待提問,第一句話就道出他對台灣社會的憂慮與期待。

台灣社會近年充斥焦躁情緒,政局混亂,經濟低迷,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大學身為社會良心,能否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楊泮池在八月初反黑箱課綱運動時曾提出,「若課綱微調程序有瑕疵,應停下來好好溝通,把民主程序走完」主張,擲地有聲。

在此同時,台灣高等教育近年面臨中國、新加坡與香港強大的人才競爭壓力,身為大學龍頭,台大要如何因應?

訪談過程中,楊泮池雖擔心年輕人未來沒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但面對諸多問題,他多是正面思考。對學生,他強調要發揮利他精神,鼓勵挑戰權威,培養多元能力;對社會,他呼籲投注更多資源在高等教育,並倡議產學合作,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在他背後,是高掛在校長室牆上的台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楊泮池所思所想大概也從這裡出發。以下為訪談重點:談利他 一定要做一些對社會正面的事台灣社會缺乏正面能量,我希望以正面思考來引導學生,讓他們知道什麼方向是對的。

以前當醫學院院長時,新生進來,醫學人文課第一堂,我會告訴學生,你進到台大,是社會給你很多機會,希望你畢業後,一生一定要做一點事,這件事不論多微小,對社會是要正面而且幫社會往前走,每個人都這樣做,社會會更有競爭力,更和諧且更永續發展;事實上,在各行各業都要有這個想法。

以前台大學生注重書卷獎︵各系全學期學業總平均前五%學生可獲獎︶,在意比同學多○.一分,但多這○.一分又怎樣?我出任校長後,全面推動利他獎,由學生自己選,希望鼓勵同學做對社會有益、正面的事或典範,幫助同學、社會或弱勢,發揮利他精神,在校慶、院慶時頒獎表揚,在學生申請學校留學時,我們會大力強調這點。

利他獎在台大醫學院實施六年,在整個台大實施二年,成果是很多學生感受到利他精神的鼓勵,會組社團做有益社會的事。

利他是關心周遭的人以及關懷社會,你能想到並幫助人,即使再小,每個人都這樣想,整個社會累積起來就很多。

學生畢業來找我,我會告訴他們,台大學生畢業二、三十年,相對來說,在各行各業會有成就,但希望大家追求成就時必須有所選擇,如果是用掠奪式、讓周遭的人會損失或痛苦,這是不應該的。

成功有很多方式,你可以同時幫助別人,而且也讓自己有成就。

談學運 盲目相信權威,無法青出於藍談到學運要回到教育的本質。醫學院第一堂課,我也會跟學生講,不要盲目地相信權威。你希望學生青出於藍,但若學生盲目相信權威、相信教科書與老師講的話,就無法跨過門檻,學生表現永遠無法比老師好,因為很多教科書寫的不一定對,你一定要有能挑戰權威的想法。

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應該容忍並鼓勵多元,讓學生有多元思考能力,包容學生批評你、讓他說出不同意見。

延伸來看反課綱運動,應該高興學生能表達意見,不是學生聽老師講才是好學生,對不同看法應用包容方式,好好溝通,事情會比較好。

談高等教育 應正視教授頻被挖角警訊人才是正常分布曲線,台灣要有競爭力,得讓分布曲線往好的這邊走。高教人才投資應更多,但現在是反過來,比起中國、香港、新加坡差太多,人才一直被吸走,不止好學生被吸走,連老師都被挖走,台大有這種危機。

這是警訊,政府應有策略,很多事不是學校可處理,經費有限;中國的北大、清華經費是我們五倍、十倍,甚至連復旦、浙江等一堆學校經費都比台大多,你怎麼跟人家競爭?人家投資更多,我們會一直被拋在後面。

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對台大有幫助,讓我們進步,但別人比我們更有錢,進步更多。邁頂計畫這幾年一直縮,也進入尾聲,政府應更有視野一點,讓國家有競爭力的投資若不做,問題會很嚴重。

目前整體教育經費是增加的,但應好好思考,全面照顧、均分就會死掉,一個制度FIT︵適用︶所有學校會很慘,齊頭式平等,讓我們更沒有競爭力。

台大目前只能開源節流,用最少資源維持競爭力,盡量讓與產業界合作的經費來幫忙資深老師,再把大部分資源來幫忙年輕、新進的老師,讓他趕快站起來。

台大今年有十幾位老師被挖走,電資、管理學院等各系所都有,被香港、新加坡、澳門以五倍薪水挖走,無法聘到好老師,讓我更擔心學校發展。我們的薪水相對其他國家差很大,有些系所是校友捐錢用永續的方式幫忙新進老師,但也只有三年、五年,更不是每個系所都可做到。

除此之外,目前有些大學系所招不到人,台大還好,被視為較無競爭力的科系要動態調整,但全面減收是不對的,很多企業在萌芽階段,減收業界需要的碩博士生人才,企業會更慘,要更有彈性。

對人文社會科學,學校則會多開一些課程,讓學生具備多方面專長,如資訊處理、金融、經濟、管理等,讓學生畢業可以跨足不同職場,多元發展會更好。

至於大學學費是否調漲,得看社會氛圍。學費漲幾千元,對校務基金幫助有限,政府稅收投注高教是應該的,硬要漲學費得要好幾倍才夠,必須等社會經濟好一點時再來大改變,現階段要大改變可能社會無法承受,不是很妥當。

談技職教育 薪資不該與學歷掛鉤技職教育很重要,人才不一定要名校畢業,在各行各業專業上做得非常好就是人才,社會應調整觀念。目前社會上一個很大的隱憂,是技職教育變成升學主義。社會價值觀也要改變,薪資結構與學歷掛鉤絕對不對,應與能力掛鉤,甚至有能力就應當Leader(領導者)。

此外,現在高中只上二年半,很多高三課程都沒在上,學生推甄無論過了或沒過都無心上課,高中校長就說,希望把高中三年還給高中,才能把學生教好,大學把選才時間稍微延後會比較好。我也覺得要調整,這影響很大,學生到了大學,基礎科學能力不夠,我們須花更多精神去教。

談產學合作 將學生訓練成業界需要人才我們應該要用健康宏觀的角度看待產學合作,讓學用落差減少。台灣電子業要更領先,若沒有足夠研發人才會很慘,企業界會抱怨學校沒有培養需要的人才,其實學校與業界要共同培養需要的人才。

業界老師專業很強,可以來當實務老師,共同來指導學生。我們的老師也可以與業界合作,共同研發他們需要的東西,碩博士生可以被訓練成業界需要的研發人才。

台大大學生畢業後大部分會留在學術界,但以比例來看也有很多人會到業界服務,所以我才會希望企業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知道企業文化與專業知識的需求,他們回到學校才可重新規畫學習課程,以符合業界需要。

不過,老師兼職、產學合作或借調,教學時數一定要維持,或要有替代人力來幫忙教學,因此產學合作有回饋機制,很多資源是來補足人力,一定要在規範下進行。

整體來說,我會擔心年輕人如果沒有更好機會、沒有更好競爭力,那麼,台灣的未來發展是令人擔憂的。

面對低薪環境,年輕人要勇敢一點,外面環境有很多挑戰與困境,光是抱怨於事無補,最重要是讓自己能把握現在,抓住現有的機會。社會也要鼓勵年輕人,不吝於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去闖、站起來。

台大EMBA校友經常會問我,是不是需要捐助清寒獎學金,我會說,我們的確有需要,但我對EMBA校友有不同期待,因為他們都是奮鬥成功的典範,應回過頭來給學弟妹或其他年輕人更多機會,到他們的企業或公部門去實習或學習。結果,有家企業今年增加三十二個實習機會,其中十六個給台大,送他們出國去實習。

有些人說台灣一代不如一代,我看不是這樣,只要有機會,年輕人真的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00

前車之鑑》這場教改荒謬劇 究竟誰要負責任? 高教改革變噩夢 不可忽略政治力

2015-12-14  TWM

社會普遍盼望放寬大學窄門的時空背景下,國內大學數量自九○年代中期起快速擴充。 然而廣設大學的願景,在政府缺乏長遠規畫,政治人物又濫開選舉支票下, 演變成一場噩夢,直接導致高教資源稀釋及品質低落的後果。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超過兩萬名關心教育的民眾走上街頭。他們高舉「為下一代而走」的標語,溫和卻堅定地發出對台灣教育制度不滿的聲音;而「廣設高中、大學」,正是這場醞釀已久的遊行,最重要的訴求之一。

面對四一○教改遊行展現的強大民意,行政院在當年九月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並邀請甫回國接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擔任召集人,為台灣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揭開序幕。

兩年後,教改會提出《教改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增加高中及大學容量;至於如何增加?教改會建議,「暫緩增設公立研究型大學,新設或鼓勵現有專科學校改制為社區學院;並擴大民間資源投入高等教育」。

順應民意推教改

僅僅十多年 大學數量多兩倍在這份建議之前,教育部已於一九九五年開放專校設兩年制技術學院。台灣高等教育從此快速擴張,公、私立大學及學院數量從九六年之前的不到五十所,增加至二○一○年的一百六十三所,其中又以私立專校升格科大最多。

由於這樣的因果關係,當台灣高教陷入供給過剩且品質不佳的困境時,不少人就將矛頭指向李遠哲以及四一○教改聯盟發起人黃武雄等人;李遠哲也曾為教改失敗,公開向社會道歉。然而,將台灣高教亂象全歸咎於教改提倡者,有過度簡化社會歷史脈絡之嫌。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指出,九○年代中期,台灣高中生與高職生的數量為三比七;高中職畢業生能進入四年制大學的比率,也低於美、日等先進國家,「『廣設高中大學』的大方向並沒有錯,只是『廣設大學』應該到什麼程度,教改會並沒有具體建議,現在把責任全推給教改會,並不公平。」「台灣高教擴張的源起,應該往前追溯到一九七○年代,政府為培育工商業人力,而大量開放私人興辦工商專科學校;以及一九八七年師資培育辦法鬆綁,師專為求生存,競相升格為師範學院兩波浪潮談起。」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分析。

興學近似特許行業

有黨政背景 才能成立私校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也曾分析,大學數量於九○年代末期到政黨輪替後快速增加,不能忽略政治力介入的影響。

究竟什麼是「政治力」影響?戴伯芬指出,在兩蔣主政的威權時代,私人捐資興學原本就近似特許行業,私校創辦人不乏黨、政、軍或其他特殊背景。

目前一百六十多所大學院校當中,就有超過七十所私立技職院校,其中絕大部分,是成立於六、七○年代的老牌私立專校,一路升格改制;一半以上學校的創辦人及創校董事會成員,都具有黨、政、軍或教育行政等背景,各地方有力家族、指標性企業家捐資興學的案例也不在少見。

升格,意味學校可以爭取到更多經費,也能用更好看的文憑招攬學生。戴伯芬直言,這些具有特殊背景的私校董事,極可能在政府開放專校升格過程中,各自發揮影響力,讓教育部無法嚴格把關。

事實上,九五年教育部開放專校設技術學院,最初的規畫是「三年內升格不超過十五所」,政策正式上路前卻變成「符合條件即可升格」;最終,新設及升格大學超過七十所,形同將高速公路由兩線道拓寬為六線道。

兩千年政黨輪替前後,高教擴張速度達到高峰。光是九九年到二○○○年,就有二十九所私立專校升格為技術學院、四所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

前總統陳水扁執政八年來,更讓超過二十所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

至此,我們已經能確定,高等教育擴充這場大戲,幕後有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並非單一人士或政黨所能獨立演出。

「以技職學校升格為主的大學擴張政策存在嚴重瑕疵,許多地方派系或財團家族經營的工專或高職,都換個招牌成為私立大學或技術學院,這並不符合教改人士要求大學平等受教權的理想。」林宗弘如此為這場荒謬劇下了註腳。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36

北大來了,深圳沖刺高教“一線城市”

“等我家娃長大了,可能就有機會在家門口上北大了。”近日,深圳的石女士聽到北大即將在當地招收本科生的消息時,喜笑顏開。她的女兒在當地一所幼兒園就讀。

深圳的本科大學數量太少,落戶深圳七八年的石女士此前一直糾結是否將戶口遷回老家——高校雲集的西部某城。

深圳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一直在極力彌補教育的短板,試圖彎道超車。自去年以來,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雖然土地寸土寸金,但是當地政府仍撥錢批地,並先後和中山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牽手,簽署合作協議,以本科生教育為主。

十年後,經濟頗為亮眼的深圳也許再也不會被詬病為高等教育的貧瘠之地了。

從“一窮二白”起步

1979年,廣東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次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從深圳市劃出327.5平方公里設立“深圳經濟特區”。1982年,當地政府提出“教育與經濟同步發展”,“一窮二白”的深圳高等教育開始有了突破。次年,第一所全日制普通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誕生。在隨後相當長時間內,該校都作為當地唯一的本科院校,獨領風騷。

這遠遠不能滿足這座經濟高速發展的城市對於人才的渴求。不過,新建地方高校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等待品牌的沈澱。面對這種壓力,深圳市政府將目光投向了外來的優質資源。

但對當時的深圳來說,要讓好“鳥”飛進來並非易事。一開始,進駐的是招生規模不及本科生的研究生院。2001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成立了深圳研究生院。次年,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南下深圳。這三所院校集中坐落在南山區西麗鎮,大學城由此誕生。

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有一種說法是深圳不重視高等教育,其實不是,深圳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回憶起十幾年前的情形時說:“深圳一直大力支持發展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但是多年前國內外知名高校來深辦學的意願並不強。我們也很苦惱,一直不斷與眾多高校接洽,但是大部分高校只傾向於在深圳創建研究生院。”

不過,深圳從未放棄過發展本科教育的努力。2010年底,教育部正式批準南方科技大學籌建。但對於本地人口偏少、極度渴望外來人才的深圳來說,等不及這個地方高校慢慢長成參天大樹了。

自2015年以來,當地洽談引進外來高校的力度空前加大。當年年底,時任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郭雨蓉表示,到2020年高校數量將比現在多一倍,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約20萬人。其中,新增的高校將以招收本科生為主,以彌補深圳現在的空缺。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深圳現在的高校數量在10所左右。除了深圳職業技術學校等職院以外,招收本科生的高校不多,僅包括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哈工大這兩所外來院校。其中,後3所學校的招生規模尚小。

南方科技大學今年9月迎來1300名新生,是建校以來招生規模最大的一年,目前該校在校生人數已過3000人

本科教育擴張的藍圖早在幾年前就已寫進當地的規劃。根據2011年起實施的《深圳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辦好現有高校的同時,到2020年,再新建2~3所本科以上高校。

石女士為之興奮的北大正在深圳興辦一個小而精的本科學院,即文理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吳雲東對本報記者介紹:“學生入學後,前兩年文理生不分家,人文、社會和基礎科學等專業的學生一起住宿和上課,隨後才會確定專業方向。”他崇尚的是博雅教育,即理工科學生具有人文情懷和文學底蘊,文科生也能通曉科學常識。

吳雲東說:“美國和西方的博雅教育改革由哈佛、芝加哥、哥倫比亞大學等一批名校開端。在國內,北大在博雅教育領域也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未來在深圳的文理學院也將在融合、交流中為這一世界性問題尋找答案。”

北大在深圳建校區,是北大建校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首次異地本科辦學,將為北大帶來一南一北兩個校區的全新格局。吳雲東最近正在全球穿梭忙碌,希望能與諸如哈佛之類的國際頂尖大學攜手,在深圳這座開創新風氣之先的南方城市,再打造出一個百年品牌。

名校在新的地方和體制下,在諸如政府和學校的關系、經費投入、學生培養的方向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期望能走出一條與本部不同的路。

向本科教育傾斜

深圳是否有必要大力打造本科教育?在一位研究教育經濟的學者看來,深圳目前的教育結構是比較合理的,深圳經濟的健康發展就能證明這一點。

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近幾年快速增長,擁有雄厚的財力

根據他的觀察,2011~2015年,深圳高等教育學校數量相對穩定。除了2015年研究生與本科學校各增加1所外,其余4年各級高校數量保持不變,鑒於新增兩所學校在2015年並未招生,所以可以說2011~2015年,深圳高等教育結構呈“V”型。

“‘V’型兩端頂部是研究生學校數和專科學校數,底部是本科校數。這樣相對穩定的高等教育結構對於2011~2015年深圳持續增長的經濟來講,是基本適應的。”他對本報記者說。

在深圳,除了研究生教育以外,高職教育的地位也頗為突出。就以當地被譽為“職業教育的清華和北大”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擁有200多位正教授和600多位副教授,師資力量雄厚。2015年,該學院的錄取分數線甚至超過本科生,就業率也常年保持在99%左右。

“但是,深圳的人口結構失衡,本科以上的人才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偏低,而一個健康的城市需要各個層次的人才。發展本科教育,是調整人口素質的方式。”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信息部部長鄭宇劼的看法代表著另一種更為廣泛的觀點。

深圳本科以上人才的占比與北上廣相比,依然相距甚遠。即便是大專以上學歷人數,也要低於這三座城市。今年4月,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透露,深圳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為24%,而北京、上海、廣州的這一數字均超過了30%。

鄭宇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深圳的高校數量太少了,與其城市地位相比,相差太遠。國內其他一線城市和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高校數量幾乎都在四五十所以上。稍微誇張一點說,你能想得到的城市,高校數量都比深圳多。而一個城市如果沒有高校和重點實驗室,就不可能有源頭創新。”

經濟地位的強勢崛起是深圳和眾多知名高校一拍即合的契機。此外,深圳的就業形勢也有吸引力。

根據深圳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的統計,深圳大學城碩博研究生就業“留深率”整體逐年上升。其中,哈工大最近三年“留深率”超過60%;北大2015年“留深率”首次排名第一並超過北京,2016年仍保持第一並進一步提高至32.75%;清華2016年畢業生“留深率”為16%,是歷年最高。雖然上述數字只是研究生的就業數據,但毋庸置疑,深圳對於畢業生就業的吸引力正在節節攀升。

合作辦學成效如何

在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看來,引進高校是深圳實現“彎道超車,借力打力”的必由之路。他對本報記者說:“我們引進的都是一流的學校,自己建的話,從人員配備齊全到承擔科研任務,再到社會認可,至少要20年,時間長,見效慢。深圳既然不缺財力,那麽為什麽不走一條捷徑呢?”

2016年上半年,深圳市GDP達8608.88億元, 同比增長8.6%。這個數字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宏觀背景下,頗為亮眼。而且,近年來深圳財政預算持續盈余。以今年1~3月為例,根據深圳市財政委員會的數據,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相抵,盈余約481億元。

深圳引進外來高校,主要是采取兩種模式:一種是以香港中文大學為代表、更偏向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另一種則是以北大、哈工大等學校為代表,享有更多財政支持的模式。

唐傑說,哈工大的運營模式不同於港中大。後者的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很高,學費也較高,一般每年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並且深圳市政府撥付的補貼逐年下降。“就國內其他城市而言,一般來說,如果引進國內高校,可以采用哈工大的模式;引進境外高校,則可以采取港中大的模式,這兩種模式都值得探討。”

大學城內的幾所院校對於深圳的貢獻不可抹殺。就以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一些關鍵指標為例,自2001年1月該院創辦以來,已經培養了7400多名畢業生,留在深圳工作的有2000~3000人。

而對源頭創新至關重要的實驗室,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也擁有多個。吳雲東介紹:“我們的化學基因組學實驗室是深圳該領域的第一個實驗室,是廣東省和科技部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培訓基地。另外,廣東省重點實驗基地我們有2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基地我們有14個。”

目前,深圳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2015年,這七大產業增加值7003.48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四成。

在學科布局方面,該院的8個學院均與這座新興城市的發展緊密結合。吳雲東舉例說,他們的信息工程學院與上述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密切相關,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和專利。“我們已經申請的556項專利中,一大半來自於信息工程學院。”

上述外來高校在科研上的研發成果也不容小覷。就拿哈工大(深圳)來說,他們的電力電子傳動研究中心同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研制出了高壓大功率電源控制器,並已成為我國衛星電源系統的核心設備。

棄分校,選校區

對於深圳來說,一個可喜的消息是,除了北大、哈工大之外,其他引進的高校也大多將以校區形式設置,而非分校。

分校和校區,雖是一字之差,卻是大相徑庭,在管理體制、資源配套、教育質量等方面有著天壤之別。如果是分校,學科體系不完整,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而校區則直屬本校,管理體系與本校一脈相承,招生也是統一的分數線和錄取線,同時享受本部的優質教學資源。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已經正式更名為哈工大(深圳)(籌),即籌建中的哈工大深圳校區,並於今年9月首次招收本科生。

不過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該校也與深圳其他的外來高校一樣,在分校和校區的定位之間徘徊,管理也遇到了一系列難題。目前擔任哈工大(深圳)籌建辦黨委書記的唐傑說:“以前,我們是分校,行政權、決策權,包括用人權和財政權都由遠在4000公里之外的哈工大本部負責。大部分教師也沒有深圳事業單位編制。另外,教師待遇與本地高校相比也偏低,因為我們是異地辦學的‘駐深機構’,差額撥款。”

哈工大(深圳)預計於今年11月迎接教育部的評估,以獲取獨立的招生代碼,成為哈工大除哈爾濱和威海之外的第三個校區。經教育部批準去“籌”後,哈工大(深圳)將成為教育部單列的高校,正式納入深圳市屬高校序列管理,按照市屬高校生均經費標準及實際招收本科生、研究生人數給予辦學經費。對於畢業生來說,畢業證和學位證也將與本部的一模一樣。

操作層面的隱憂

上述學者擔心,在目前高房價和高校學術管理生態環境壓力下,新建高校如何引進優秀教師並留住他們?“政府雖然會給一些購房補貼,但在高房價面前,實乃杯水車薪。如果教師數量和質量得不到保證,很難實現新辦大學的初衷。”

針對高房價問題,當地政府已經接二連三出手,一邊增加人才住房供應之余,一邊對樓市進行限購。其中,限購力度之大尤以此次“十一”假期出臺的政策為甚。
這些新建的學校是否能順利地招滿學生?哈工大(深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首批本科生共錄取了376名,招錄過程的順利出乎意料。她笑著說:“一開始擔心他們不來,結果很理想,還招到了很多學霸,在11個省份的錄取提檔線超過一本線80分,在黑龍江甚至超過一本線140分。”

他們對今年面對本科招生的專業斟酌了良久,最終確定了6個專業,包括機械類、材料類和土木類等。“必須得是我們的強勢專業,還要和深圳的產業發展相結合。”
深圳一位教育觀察者也擔心,深圳土地資源稀缺,但對外來高校大手筆撥錢批地,是否會存在“圈地”隱患?

2000年左右,隨著大學擴招的開始,全國各地興起了創辦大學城的潮流,不少地方在大學城的規模上互相攀比,大肆圈地,占地規模少則幾平方公里,多則幾十平方公里,引起了一些不良後果。比如說,部分高校利用銀行貸款對多余的土地進行商業開發,甚至負債累累,頗為外界詬病。

楊勤認為,深圳的情況特殊,無需為這個問題擔憂。他說:“深圳的土地太過稀缺,政府不會允許圈地的。就算是有學校多要了一兩百畝地,那也是為將來的發展留下空間。那些引進來的學校都是一流的,就沖著保護品牌,他們也不會浪費這些寶貴的土地資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75

成峰高教(1752)及祝敏申故事

相信新聞都好少講。

1. 學店賣水記實習學位

https://www.smh.com.au/education/internships-to-pwc-advertised-for-thousands-of-dollars-20160517-gowryd.html

2.  祝先生幫議員付帳單,議員辭職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907-dailynews-senator-donation/

3.  紅到幫手搞毛澤東音樂會,最後取消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6/09/160901_australia_concert_mao


隻股好大風險,請多位小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67

佔中兩子角逐高教界選委 反對梁振英連任 促撤特首校監實權

1 : GS(14)@2016-11-08 05:48:49

【本報訊】特首選舉委員會明日開始接受報名,泛民全力搶攻關鍵300席。高教界民主行動組成29人名單,參選高等教育界特首選委,成員包括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及陳健民、牽頭反國教的陳惜姿等。名單表明反對梁振英連任,亦不會提名胡國興及盛傳參選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要求取消特首校監的實權。記者:陳沛冰



高教界民主行動組成29人中7人是競逐連任。名單反對梁振英連任及8.31框架、要求重啟政改、推行雙普選、維護高教誠信、取消特首校監實權及增加民選校董比例。佔中發起人之一的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表示,高教界特首選委會選舉是業界的公投,2006年支持民主的參選人取得大多數議席,震撼中央,「以前香港專業界好保守,原來都投畀支持民主嘅參選人」,令中央也要重新評估形勢,顯示選舉的深層意義。陳指,「希望今次再震撼多北京一次,畀佢知香港視為中流砥柱嘅專業人士,一代一代堅持民主,維護核心價值」。


另一佔中發起人、首次參選的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表示,香港人權、自由及法治在此時此刻的香港尤其重要,人大釋法不必要地損害香港法治,威脅港人人權及思想自由;高等院校是培育及守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橋頭堡之一。現時香港核心價值受威脅,他作為高教界的一員必須站出來發聲。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稱,有人覺得選委是小圈子選舉,像電影《少林足球》中對白「球證、旁證、球員都係對方嘅人,球例都係對方決定」,大家可消極面對,「但係唔係甘心,崩壞後喺呢度生活」,盼爭關鍵少數票發揮影響力。首次參選的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內地高教界被箝制的情況開始蔓延來港,需本着良知及風骨守護高教界的核心價值。名單中最年輕、只有廿多歲的首次參選者、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表示,「香港爭取民主慘過供樓」,爭取民主涉及數代人,希望參選可傳承追求民主。


不提名曾俊華胡國興


高教界民主行動發言人黃志偉表示,不會提名建制派參選人,胡國興是建制派中開明者,曾俊華是在朝把持行政權力的人,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也屬建制派,而且曾俊華及胡國興一定在自己陣營有足夠提名票。黃指投票前會建立商議機制,一致投票,參考公投及有公信力的民調及當時政治形勢變化,配合名單的原則投票,不排除投白票。高教界一向是泛民票倉,上屆選舉有46人爭奪30個席,高教界民主行動取24席。今屆港大教授何式凝等12名學者成立「政治101:學者抗命」考慮參選。黃稱,高教界今屆有4至5隊參選,被問會否攬炒,他指「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7/198252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510

中大教務會前成員角逐高教界選委參選被DQ 張秀賢斥荒謬

1 : GS(14)@2016-11-18 17:03:20

【本報訊】繼參選工程界選委會的「進步工程」團隊6名成員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遭取消資格後,參選高教界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昨亦獲通知提名無效。張秀賢牽頭組成學生團隊「學界同盟2017」參選,7人中僅他不獲放行。張指自己卸任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不足一年,「學生都唔係高教界一分子,但一年嚟學校開一次會嘅校董就係?好荒謬!」記者:陳雪玲選管會主席馮驊昨在選委會簡介會上指,最終收到1,539份有效提名,13個界別及小組已自動當選,另有25個分組及小組需要投票。選舉事務處提名前共收到1,553份提名,當中4人退選,10人提名無效,6人來自工程界,另高教界、體育小組、進出口界及教育界各有1人提名無效。由於體育界1人提名無效,只餘15個候選人,與議席相等,自動當選選委人數料增至403人。


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

張秀賢指昨早收到助理選舉主任來電,指選舉主任在諮詢律政司及提名顧問委員會意見後,認為他與高教界無足夠聯繫,故裁定其提名無效,但未有進一步解釋原因。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候選人須為年滿18歲的地方選區已登記選民,及已登記為有關界別分組投票人、或令選舉主任信納他與該界別分組有密切聯繫。22歲的張秀賢以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身份參選,他於今年2月卸任。他說理論上在一年內做過相關工作亦可參選,他今年2月底才卸任但提名卻無效,形容情況是「龍門任佢搬,佢話晒事」,只憑選舉主任主觀判斷。張相信事件非政治審查,但認為已反映小圈子選舉的荒謬,因學生被指與高教界無密切聯繫,反而一年到校參與一、兩次會議的校董,卻可投票。「學界同盟2017」名單另外6名參選人已獲確認提名,他們均以大學教務會成員或校董會成員身份參選。「學界同盟2017」提出4大原則作提名及投票參考,包括特首參選人是否支持大學就特首出任大學校監的公投結果、會否主動向中央反釋法、是否就特首普選實踐公民提名和真普選、會否開放香港前途討論等。張說:「我哋幾年前出嚟抗爭為咗公民提名,唔會刻意用ABC做主打,因為反對梁連任已係既定立場,我哋冇人會提名或者投票畀佢。」高教界選委會今年競爭激烈,65人爭逐30席位,其中泛民陣營共3張名單,包括「高教民主行動」、「Politics1001:學者抗命」及「學界同盟2017」共47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6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46

高教社福界料無礙選情

1 : GS(14)@2016-12-11 12:58:57

【本報訊】高等教育界及社福界被視為泛民票倉,兩個界別今屆各有多張非建制名單參選,有候選人料梁振英「退出」對選委選情影響不大。高等教育界選委參選名單「Politics1001:學者抗命」成員、浸會大學助理教授黃偉國認為,一心抱着「ABC」(Anyone But CY)心態的選民,有可能略為受到影響,但他認為選民能夠充份明白,梁振英不參選只是為港人「送走一個低氣壓」,而非「一天都光晒」,相信今天的投票率不會被拖低。


教協冀獲7成支持


教協今屆派出30人名單參選教育界、力爭全取30席,名單成員之一的張銳輝同樣預料選情不受影響,強調教育界投票率穩定,目標是名單可獲得約7成選民支持,即維持立法會教育界選舉之中,葉建源所獲得的票數比例。社福界參選名單之一「社總」團隊發言人張國柱認為,梁振英宣佈不參選雖影響選舉氣氛,但強調其團隊並非只以「ABC」為口號。張國柱指出,「邊個玩(特首選舉)而個遊戲,我哋都要過第一關先㗎啦,而且我哋界別過去幾屆投票率都唔低,都有4、5成」,相信梁振英棄連任對選情影響不大。■記者周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1/198619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